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解读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解读
精选.
3
目录
Introduction
1 标准编制目的
2 规范学习
3 小结
精选.
4
01
标准编制目的
精选.
5
1.标准编制目的
1.1行业背景:安全事故不降反升
2018年1-10月,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37起、死亡736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 加39起、死亡人数增加33人,分别上升6.52%和4.69%。2018年10月,全国共发生2起房屋市政工程生 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
3
行安全监督。
危大工程的要求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工程概况、安全技术要求、风险
4
状况、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5 特种设备进场应有许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使用前应办理相关手续。
特种设备的要求
6 工程项目的工期应根据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确定,严禁随意改变合理工期。
精选.
工期的要求
支撑措施 作业安全 13
3.规范学习
2.4.1坍塌(基坑工程)
序号
内容
分析
基坑支护施工、使用时间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时应进行基坑安 1
全评估,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使用年限
2 基坑施工应按设计规定的顺序和参数进行开挖和支护,分层、 设计规定
分段、限时、均衡开挖。
基坑支护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要求的强度,并在锚杆 3 (索)、钢支撑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后,方可开挖下层土
7
1.标准编制目的
1.3指导性强:抓重点要点,符合趋势
精选.
04
8
02
规范学习
精选.
9
3.规范学习
今天开始讲解《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第3章 基本规
今天开始讲解《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第3章基本规
今天开始讲解《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第3章基本规定第二条
施工前应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并应进行危险源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制定控制措施。
1.第一讲讲过什么是施工过程危险源,那么如何进行危险源辨识呢?危险源辨识现在与安全风险辨识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概念是有区别的。
2.危险源辨识就是识别危险源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不但包括对危险源的识别,而且必须对其性质加以判断;安全风险辨识是指针对不同风险种类及特点,识别其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所以施工危险源辨识可以简单理解为危险源识别,归根结底都是“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3.国内外已经开发出的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4.现实中,很多单位都是找三方编制一份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其目的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平时装到档案盒内,很少拿出来看,也没人看,束之高阁,起不到指导安全作用,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这
种现象也是都知道,无论那一级来检查,只要有就行,至于是否有用,是否能落实,那就无从查起,也不会细究。
一级一级检查,一级一级走过场,项目部疲于应付,也无暇顾及了。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条文图文解释
5、工作环境艰苦的时候
在恶劣环境中作业,如果遇到风雪、雨雾 的天气,工作难度就会增大。即使在室内 作业,如果气温、照明等条件不良,人的 适应性和耐力就会减弱,容易导致事故发 生。
3、缺乏有效管理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又一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多数的安全事故发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管 理责任,缺乏管理也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完善有序的管 理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有力武器之一,包括人员管理、 设备管理、制度管理等。 4、机械设备维护不当,处于不安全状态。对机械设备 的维护保养不当,缺乏责任意识,设备只用不管,防护 装置形同虚设,机件老化不换等等,工地现场防护设施 搭建不规范,甚至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防护网破损严重 等,都将对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5、安全防护经费投入不足也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 因之一。虽然在工程预算时都有一定的安全文明施工费, 但是实际上这些费用往往被消减,或者克扣,造成安全 保护用品质量差,数量少,起不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防范对策:在布置工作任务时,必须既考虑需要又 兼顾可能,不能随意追加任务或缩短工期。如果发 现职工有为了抢任务而忽视安全的现象,要立即令 其停工。
2、即将下班或作业收尾阶段
经过1天的劳作,职工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 大,盼望早点下班休息,这是人之常情。 这时,也往往会出现思想溜号,工作精力 不集中,进而出现习惯性违章行为。作业 接近尾声,一直平安无事,人们对事故的 警惕性难免会有所松懈。
防范对策:企业要积极为施工人员创造良 好的工作环境,保证工人们在工作时保持 心情舒畅。遇到恶劣天气,应严格按照安 全规程的要求,暂停作业。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第一杀手”防范要点
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第一杀手”防范要点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第一杀手”,占据每年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的50%以上,因此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为了防范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整理有关防范高处坠落事故要点如下,供参考:一、防范范围。
可能发生高处坠落的施工作业范围如下:1、脚手架上作业;2、各类登高作业;3、外用电梯等设备安装作业;4、洞口临边作业;5、以及其他等。
【要点提示】以上前4点为重点防范范围。
二、职责及要求。
(一)施工单位职责及要求。
1、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制定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项目部职责及要求。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项目经理部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筑工程特点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要点提示】(1)双负责制。
施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2)措施、方案与实施。
施工单位制定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部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预防工作。
施工单位应做好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及相关的安全预防工作:(一)安全教育培训要求。
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2、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3、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签字交底。
(二)上岗前体检要求。
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安全防护用具配备与使用要求。
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
【要点提示】(1)岗前培训。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除其他教育培训要求外,必须进行有关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培训。
(2)岗前体检。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高处作业活动。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规程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规程》《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规程》是我部2014年下达的标准修订项目,由重庆建工第九建设有限公司和陕西省宏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编。
该规范于201*年**月通过“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向全国征求意见。
编制组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201*年**月,我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专家审查会议。
前言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坍塌;5 高处坠落;6 物体打击;7 机械伤害;8 触电;9 其他易发事故。
1.0.1为了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潜在的易发事故进行预防,保障施工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易发事故的防治安全管理。
1.0.3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建筑施工危险源construction hazard建筑工程施工相关活动中,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主要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临时建筑等。
2.0.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hazardous branch sub-item project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死伤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2.0.3坍塌collapse结构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车辆或起重机械的倒塌、爆破引起的坍塌和隧道、涵洞的坍塌。
2.0.4高处坠落high falling在高处作业中发生人员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坍塌、起重作业、触电造成的坠落事故。
2.0.5 物体打击object striking上下交叉作业中,上层物体坠落打击人体造成的伤害事故。
不包括车辆、机械设备、起重作业、坍塌、爆破引发的物体对人体的打击事故。
常见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及预防
常见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及预防一、常见施工安全事故类型1.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分类1)按事故的原因及性质分类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四类,即生产事故、质量问题、技术事故和环境事故。
(1)生产事故生产事故主要是指在建筑产品的生产、维修、拆除过程中,操作人员违反有关施工操作规程等而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
这类事故一般都是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发生的次数比较频繁,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
目前我国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是针对生产事故。
(2)质量问题质量问题主要是指由于设计不符合规范或施工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而导致建筑结构实体或使用功能存在瑕疵,进而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问题可能发生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建筑实体的使用过程中。
特别是在建筑实体的使用过程中,质量问题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在外加灾害(如地震、火灾)发生的情况下,其危害后果不堪设想。
质量问题也是建筑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之一。
(3)技术事故技术事故主要是指由于工程技术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技术事故的结果通常是毁灭性的。
技术是安全的保证,曾被确信无疑的技术可能会在突然之间出现问题,起初微不足道的瑕疵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很多时候正是由于一些不经意的技术失误才导致了严重的事故。
(4)环境事故环境事故主要是指建筑实体在施工或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环境或周边环境原因而导致的安全事故。
使用环境原因主要是对建筑实体的使用不当,比如荷载超标、静荷载设计而动荷载使用以及使用高污染建筑材料或放射性材料等。
周边环境原因主要是一些自然灾害方面的,比如山体滑坡等。
在一些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应该特别注意环境事故的发生。
环境事故的发生,其实是缺乏对环境事故的预判和防治能力。
2)按事故类别分类(1)按事故类别分,建筑业相关职业伤害事故可以分为12类,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解读
序号
内容
分析
1 边坡工程应按先设计后施工、边施工边治理边监测 的原则进行切坡、填筑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先设计后施工
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采取自上而下、
2 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半逆作法施工。切 施工工艺要求
坡作业,严禁先切除坡脚并不得从下部掏采挖土。
边坡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结构施工或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 JGJ/T 429-2018 )解读
基本信息
住建部发布《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基本信息
名称: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JGJ/T429-2018 释义: JG是建工,J是建设标准 ,T表示推荐性标准 类型: 行业标准 适用范围: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2.4.4坍塌(脚手架工程)
当采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处应设置一道附墙支座。在使用工况时, 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在升降工况时, 附墙支座上应设具 有防倾、导向功能的结构装置。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具有防倾覆、防坠落和同步升降 控制功能的结构装置。升降时应设专人对脚手架作业区域进行监护, 每 提升一次都应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1.对施工现场易发、频发的事故进行系 统、全面辨识,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 预防措施。 2.经统计,本规范及条文说明共参考、 引用39项规范的重点内容和核心条款。
1.标准编制目的
1.3指导性强: 抓重点要点,符合趋势
分析 水文地质
安全间距 临边堆载 开挖深度 专人看守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事故类型多样,造成的损失巨大。
其中一些事故是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为疏忽或违规操作所致,而另一些则是由于设计、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的。
无论是哪种原因,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都给施工单位、建设单位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伤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对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规章制度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遵守。
其次,建筑工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设计缺陷、材料质量问题、施工技术不过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此外,社会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也是造成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
三、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是防范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预防制度,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行为,增强设计、施工和监管的专业性,最终达到减少和避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目的。
四、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的内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安全责任制度:规定建筑工程各方的安全责任,明确管理层、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建立安全责任追究机制。
2. 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督导、安全风险评估等,确保从业人员了解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3. 安全技术标准:要求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违规操作。
4. 安全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建立和完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预防制度为了有效预防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开展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
2.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建筑工地安全标准
建筑工地安全标准建筑工地是一个高危的工作环境,各种安全事故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建筑工地安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在建筑工地上,安全标准的执行不仅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下面将从工地安全管理、安全设备和标识等方面来介绍建筑工地安全标准。
首先,建筑工地安全管理是保障工地安全的关键。
在建筑工地上,应有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工地的安全工作。
他们需要制定并执行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
同时,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也需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了解工地上的各项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其次,安全设备是提高工地安全的重要手段。
建筑工地上需要配备各类安全设备,如头盔、安全带、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这些安全设备应根据不同的工种和作业环境来配置,确保工人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此外,建筑工地还应配备灭火器、应急照明设备、紧急救援设备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最后,安全标识也是建筑工地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筑工地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禁止通行的区域、紧急出口、危险警示等。
这些标识应具有明确的标识意义,能够清晰地告知工人和来访人员工地的安全情况,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安全标识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建筑工地安全标准是保障工人安全和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和设置标准化的安全标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工地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工程的顺利进行。
建筑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工地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共同维护建筑工地的安全和稳定。
解读《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解读《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2版)》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基础,房屋市政工程一直是重要的产业,也是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石。
然而,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加快,工程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和遏制此类重大事故的发生,2022年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这一重要法规的发布,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对建筑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更加全面、科学、严谨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我们采访了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下面是他的精彩解读。
首先,他指出2022年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发布,对于规范市政工程建设行业、提高市政工程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减少重大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全面考虑了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和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完备细致的标准内容,极大的提高了规范化程度。
其次,他进一步指出,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诸多环节的不精细导致的,因此标准的制定要求所有责任方都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物、工地、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审批方、建设单位、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相关责任方应都推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责任方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除了责任方的落实,标准还要求从设计、施工、验收、试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保证所有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
具体来讲,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要求,要求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明确施工顺序、程序、时间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安全监管工作。
同时,标准还强调对安全标志的标注、群众安全教育、紧急联络等方面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确保全方位、全过程、有力有效的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与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与规范在建筑施工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指导和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和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现场是危险的工作环境,容易出现各种事故。
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建筑物布局、防火、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要求,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
2. 施工设备安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包括起重机、钢筋剪切机、电焊机等。
施工设备安全标准和规范涉及设备的选择、安装、维护和使用规定,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性能的可靠性。
3. 劳动防护和个人安全:建筑施工是体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工人需要在高处、狭小空间、高温等环境下工作。
劳动防护和个人安全标准和规范包括对工人的劳动防护要求、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等,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 施工过程控制: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工序和工种。
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和规范包括施工计划、工序安排、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施工过程的按序进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5. 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是重要的环节。
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督标准和规范包括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的监测和检测要求,以及对施工过程和质量的评估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达到规定的标准。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和规范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制定和修订相关标准和规范:各国的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和规范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
2.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筑施工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责任制、监督检查、事故报告和处理等,确保施工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3.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建筑施工工人需要接受安全培训和指导,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安全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安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建筑工程施工事故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安全水平,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事故类型及原因1. 高处坠落事故:高处坠落事故是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事故类型,原因包括: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防护网、防护栏等;施工人员对高处作业安全意识不足,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安全带等;高处作业操作不当,如使用不稳定的脚手架等。
2. 物体打击事故:物体打击事故是指在施工现场,由于重物坠落、移动等原因,造成施工人员受伤的事故。
原因包括: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如施工现场堆放物品不规范,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施工人员对物体打击事故的防范意识不足;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3. 机械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因接触机械设备而造成的事故。
原因包括: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不善,如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设备操作不当;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如未设置防护罩等;施工人员对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意识不足。
4. 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因接触电源而造成的事故。
原因包括: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布置不合理,如线路老化、破损等;施工人员对触电事故的防范意识不足,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使用绝缘工具等;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二、建筑工程施工事故预防措施1. 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完善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
2.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制定并落实安全规章制度: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坍塌 4.1一般规定 4.2基坑工程 4.3边坡工程 4.4挖孔桩工程 4.5脚手架工程
目次
4.6模板工程 4.7操作平台 4.8临时建筑 4.9钢围堰工程 4.10装配式建筑工程 4.11拆除工程
5 高处坠落 5.1一般规定 5.2基坑工程 5.3脚手架工程 5.4模板工程 5.5钢筋及混凝土工程 5.6门窗工程 5.7吊装与安装工程 5.8 垂直运输设备
3.0.7 施工单位应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 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并应定期检查。作业人 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
3.0.8 施工现场出入口、施工起重机械、临时 用电设施以及脚手架、模板支撑架等施工临时 设施、临边与洞口等危险部位,应设置明显的 安全警示标志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应经 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 护设施时,应按程序审批,经验收合格后方可 使用。
2.0.9 淹溺drowning
施工现场人员淹没于水中,由于窒息造成的伤 害事故。
2.0.10冒顶片帮 roof falling and rib spalling
隧道在开挖、衬砌过程中因开挖或支护不当, 顶部或侧壁大面积垮塌造成的伤害事故。侧壁 在岩土压力作用下变形,破坏而脱落的现象称 为片帮,顶部垮落的现象称为冒顶。
2.0.5 物体打击object striking
上下交叉作业中,上层物件坠落打击人体造成 的伤害事故。
2.0.5 本条中的物件主要是指建筑施工中的建筑材料、工具、 零部件等。车辆、机械设备、起重作业、坍塌和爆破引发的物 体对人体的打击事故分别属于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 起重伤害事故、坍塌事故和放炮事故。
2.0.3 坍塌主要指临时结构物及岩土体在外力或重力 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 造成的事故,包括挖沟时的土石塌方、支架坍塌、堆 置物坍塌和建筑物坍塌。车辆的倒塌伤害属于车辆伤 害事故,起重机械的倒塌伤害属于起重伤害事故,隧 道和涵洞的坍塌属于冒顶片帮事故。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事故及其预防一、常见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T6441—1986)的规定,建筑施工事故类别多达20余种,但常见的事故类别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坍塌、触电、起重伤害等六类。
另外,随着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大量使用,中毒和窒息事故也常有发生。
二、预防:①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②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
③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④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应有可靠有效的保护接零和防雷装置,才可启动使用。
⑤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摆弄机电设备。
⑥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性能应完好,起动臂下方不准站人。
⑦杜绝“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员工违章等于自杀;管理人员违章指挥等于杀人。
(一)、高处坠落事故:凡事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临边高处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
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称为可能坠落范围。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般水平距离称为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高度。
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高度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3m;高度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4m;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5m;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6m。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科学管理,加强对作业人员进行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技术知识教育;对高处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凡有禁忌症者,及时调离高处作业。
建筑安全了解建筑安全标准和预防措施
建筑安全了解建筑安全标准和预防措施建筑安全:了解建筑安全标准和预防措施建筑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无论是住宅楼、商业大厦还是公共场所,建筑安全都是保障人们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过程中,遵循一系列的建筑安全标准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建筑安全的相关知识,包括标准和预防措施。
一、建筑安全标准建筑安全标准是建筑行业的基准,它规定了建筑物所必须符合的安全要求。
根据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建筑安全标准,其中包括结构、消防、电气和安全疏散等方面。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建筑安全标准:1. 结构安全标准:包括建筑物的承重能力、抗震性能等。
结构安全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中能够保持稳定,并且不会发生坍塌。
2. 消防安全标准:涉及建筑物内消防设备的选择、布局和使用。
消防安全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具备灭火设备、疏散通道和烟雾报警器等,以应对火灾事故。
3. 电气安全标准:包括建筑物内电气线路的敷设、电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
电气安全标准的目的是确保建筑物的电气系统稳定可靠,不会发生火灾或触电等危险。
4. 安全疏散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疏散通道的设置、尺寸和数量等。
安全疏散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快速而安全地撤离。
二、建筑安全预防措施除了符合建筑安全标准外,还需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建筑安全预防措施:1. 规范施工:在建造过程中,必须遵循施工规范,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这包括正确使用施工材料、符合结构布局和构造要求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筑物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进行常规维护和保养,确保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不受影响。
3. 加强安全培训:建筑物的使用者,包括住户和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建筑物的疏散通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等。
4. 安全设施完善:建筑物内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疏散标识、应急照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1.对施工现场易发、频发的事故进行系 统、全面辨识,提出了总体要求和主要 预防措施。 2.经统计,本规范及条文说明共参考、 引用39项规范的重点内容和核心条款。
1.标准编制目的
1.3指导性强:抓重点要点,符合趋势
04
3.规范学习
2.4.6坍塌(操作平台)
序号
内容
1 悬挑式操作平台的悬挑长度不宜大于5m,其搁置点、拉结点、支撑点应可靠设置在主体结构上。
斜拉式悬挑操作平台应在平台两侧各设置两道斜拉钢丝绳;支撑式悬挑操作平台应在下部设置不少于两道 2
斜撑;悬臂式操作平台应采用型钢梁或桁架梁作为悬挑主梁,不得使用脚手架钢管。
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 JGJ/T 429-2018 )解读
基本信息
住建部发布《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基本信息
名称: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JGJ/T429-2018 释义:JG是建工,J是建设标准 ,T表示推荐性标准 类型:行业标准 适用范围: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业较大事故中,坍塌事故占比最大,事故后果严重,是建筑业重点预防的事故类型。 下面以坍塌事故为例,对规范中10个类型坍塌事故的防治要求进行学习。
起重 伤害
触电
机械 伤害
易发 事故
高处 坠落
坍塌
……
物体 打击
坍塌 为例
拆除
基坑
边坡
钢围 堰
装配 式
临时 建筑
坍塌
操作 平台
挖孔 桩
脚手 架
模板
3.规范学习
分析 水文地质
安全间距 临边堆载 开挖深度 专人看守
3.规范学习
2.4.4坍塌(脚手架工程)
脚手架连墙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保证整体稳定性) 连墙件的安装应随架体升高及时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不得滞后安装; 当作业脚手架操作层高出相邻连墙件以上2步时,在上层连墙件安装
完毕前,应采取临时拉结措施。
02
规范学习
3.规范学习
2.1概要——10个方面,主要覆盖建筑行业七大伤害(除火坍塌
5
高处坠落
6
物体打击
7
机械伤害
说明
序号
内容
说明
目的、适用范围
8
触电
建筑业行七大伤害之一
14个词语定义介绍
9
起重伤害 建筑业行七大伤害之一
15项基本管理要求
最易导致群死群伤 (11个方面)
临时建筑的层数不宜超过2层。
2 临时建筑布置不得选择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危险地段和低洼积水区域。
弃土及物料堆放应远离围挡,围挡外侧应有禁止人群停留聚集和堆砌土方、货物 3
等警示标志,严禁在施工围挡上方或周围架设广告或宣传牌。
4
影响临时建筑安全的区域内堆置物不得超重堆载,严禁堆土、堆放材料、停放施 工机械,并不应有强夯、混凝土输送等振动影响。
专用运输车进行运输。超高、超宽、形状特殊部品的运输和堆放应有专项安全保护措施。 预制构件堆放层数不应大于3层。场地应平整、排水通畅。 预制梁、楼板安装应设置可靠的临时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
预制剪力墙、柱安装应设置可靠的临时支撑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斜撑与地面的夹角宜为45度-60度,其支撑点距底板的距离不宜小于
内容
分析
应组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足 管理体系、制度、人员配
1
额配备具有相应资格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备方面规定
2 施工前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评估,制定控制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
3
行安全监督。
危大工程的要求
3 采取封闭措施。在支护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 支护结构施工
求的强度,并在锚杆(索)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后, 方可开挖或填筑下一级土方。
4 边坡顶应采取截、排水措施,未支护的坡面应采取 防雨水冲刷措施。
截排水措施
5 边坡开开挖前应设置变形监测点。
变形监测
3.规范学习
2.4.3坍塌(挖孔桩工程)
序号 1
4 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包括:工程概况、安全技术要求、风险
状况、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5 特种设备进场应有许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使用前应办理相关手续。
安全技术交底的要求 特种设备的要求
6 工程项目的工期应根据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确定,严禁随意改变合理工期。
工期的要求
3.规范学习
2.3各类易发事故——坍塌
围堰支撑,不得在支撑上放置重物。
3 钢围堰抽水过程中应进行观察,并应进行钢围堰变形监测。
4 严禁任意加高围堰高度。
水上钢围堰应设置水上作业警示标志和防护栏,夜间河道作业区 5 域应布置警示照明灯;在靠近航道的作业区应设置防止船舶撞击
的装置。
3.规范学习
2.4.9坍塌(装配式建筑工程)
一般规定: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等平板式构件应采用设置侧向护栏或其他固定措施的专项运输架进行运输,或采用
脚手架的拆除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9月20日,上海一工地脚手架拆除时发生事故,致4人死亡) 架体拆除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不得上下同时拆除; 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不得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除架体; 拆除作业过程中,当架体的自由端高度大于2步时,应增设临时拉结件。
3.规范学习
2.4.4坍塌(脚手架工程)
3 落地式操作平台应设置连墙件和剪刀撑。
4 操作平台投入使用时,应在平台的明显位置处设置限载标志,物料应及时转运,不得超重与超高堆放。
3.规范学习
2.4.7坍塌(临时建筑)
序 号
内容
施工现场供人员使用的临时建筑应可靠稳定,不得采用钢管、毛竹、三合板、石 1 棉瓦等搭设简易的临时建筑物,不得将夹心板作为活动房的竖向承重构件使用。
支撑措施 作业安全
3.规范学习
2.4.1坍塌(基坑工程)
序号
内容
分析
1 基坑支护施工、使用时间超过设计使用年限时应进行基坑安 全评估,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
使用年限
2 基坑施工应按设计规定的顺序和参数进行开挖和支护,分层、 设计规定
分段、限时、均衡开挖。
基坑支护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的要求的强度,并在锚杆 3 (索)、钢支撑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后,方可开挖下层土
模架在首孔梁浇筑位置就位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压实验。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每完成一孔梁的施工,应随时检查模
架的关键受力部位和支撑系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 施进行处理。 模架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过孔时,应解除作用于模架上的全 部约束,纵向移动时两侧承重钢梁应保持同步。
3.规范学习
2.4.5坍塌(模板工程)
方,严禁提前开挖和超挖。
严禁超挖
4 基坑开挖及支护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施工。并随时检查坑壁 的稳定情况,基坑底部应满铺垫层,贴紧围护结构。
及时收集天气预报资料,遇降水时间较、降水量较大时,应 5 提前对已开挖未支护基坑的侧壁采取覆盖措施,并应及时排
除基坑内积水。
坑壁稳定 坑内排水
3.规范学习
2.4.2坍塌(边坡工程)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边1m范 围内。
桩孔每次开挖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且不得超过1m。混 凝土护壁应随挖随浇,上节护壁混凝土压强达到3MPa后, 方可进行下节土方开挖施工。
孔内作业时,孔口应设专人看守,孔内作业人员应检查护壁 变形、裂缝、渗水等情况,并与孔口人员保持联系,发现异 常应立即撤出。
2.4坍塌(一般规定)
序号
内容
分析
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模板、钢管、木方、砌块等堆放高度不应大于2m,钢筋 1
堆放高度不应大于1.2m。
堆码高度要求
2 楼板、屋面等结构物上堆放建筑材料,应严格控制重量,严禁超过设计载荷。
荷载要求
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和孔桩时,应合理选用降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并 3
编制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措施。 架体应均匀、对称设置剪力撑或斜撑杆、交叉拉杆,并应与架体连接牢固,连成整体。 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应符合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水平杆应按步距沿纵向和横向通长连续设置,不得缺失。 桥梁满堂支撑架搭设完成后应进行预压实验。
3.规范学习
2.4.5坍塌(模板工程)
当桥梁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目录
Introduction
1 标准编制目的
2 规范学习
3 小结
01
标准编制目的
1.标准编制目的
1.1行业背景:安全事故不降反升
2018年1-10月,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37起、死亡736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 加39起、死亡人数增加33人,分别上升6.52%和4.69%。2018年10月,全国共发生2起房屋市政工程生 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
序号
内容
分析
1 边坡工程应按先设计后施工、边施工边治理边监测 的原则进行切坡、填筑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先设计后施工
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采取自上而下、
2 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半逆作法施工。切 施工工艺要求
坡作业,严禁先切除坡脚并不得从下部掏采挖土。
边坡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支护结构施工或
当采用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液压提升系统所需的千斤顶和支撑杆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及专项 施工方案的规定;支撑杆的直径、规格应与所使用的千斤顶 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