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模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的开展方式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很强,很容易让学生因为枯燥生涩而不愿听且听不进。
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使学生不仅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丰富思想、理论深度和逻辑魅力,也体会到了经典著作的文本美,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原著的习惯和能力,其人文素养和欣赏力得到提升。
如此哲学思辨和文学审美活动相结合,可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实现课程开设的内在诉求,提高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形式以“原著读书小组”为主体开展实践教学。
小组人数6~8人,从教学大纲的阅读书目中选择本组阅读的名著或名篇,本小组成员均读同一名篇或名著,每人精读2000字以上,泛读10000字以上,提交小组研读会记录和小组读书报告。
四、组织实施1.第1周,占用课内1学时,教师要详细讲解“品读经典”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操作程序、成果形式及考核方式等,其中,教师要重点讲解成果形式,即小组读书报告(5000字以上)的格式和写法。
2.第1~3周,学生自愿分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召集小组成员开会协商并制定本小组实践活动计划安排(含阅读书目),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定稿。
小组负责人上交本小组成员及联系方式,教师建立起与小组负责人通畅的联系渠道,建议建立网络交流群(飞信群或QQ群等)。
3.第4~12周,依据教学大纲和小组实践教学计划,小组开展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2学时的集体读书研讨活动。
每次活动都要有集体参加活动的照片、录音、会议记录(手写,至少 200字以上)等资料。
完成小组读书报告的撰写。
小组长应提前2天把小组读书活动的时间、地点告知教师,教师可以随机抽查,并至少完整地参加2次小组读书活动。
4.第9周,教师要召集小组负责人召开会议,各小组负责人要介绍本小组实践活动的进展情况,教师与负责人充分交流并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安排本学期实践教学为1.5学分(24学时),具体分为两个板块:课内12学时,课外12学时。
课外的12学时不见课表,由主讲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主要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题、指导学生写作读书报告并且制作PPT、指导学生准备演讲稿等。
课内的12学时则安排到课表,即第2周、第8周和第15周的周六(每个教学班安排4节课,承担两个教学班的老师周六必须全天上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大板块:学生课题、演讲赛和读书报告PPT交流。
无论课内学时还是课外学时,都合计为主讲教师的工作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分离,进行单独考核。
期末成绩以百分制计算,每位同学必须在上述三项课内教学环节中任选一项参加,最终根据其参与情况和成果展示的优劣作出相应评价,此分值占期末总成绩的80%;剩下的20%是对学生实践课程平时表现的评价。
两个成绩之和即为该同学的最终期末成绩。
3次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第2周:1.布置本学期实践教学任务;2.对每项实践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流程作出详细说明。
(1)学生课题的要求和说明本课程本学期学生课题经费约为24000元,每个教学班平均1000元,项目数量由主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经费仍采取课程结束后通过发票报销的方法支付。
选题要求:学生必须尽可能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原理,对社会现实问题、学校存在的问题或学生身边的学习生活问题进行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行调查研究,最终确立研究题目。
操作流程:见下页(注:课题申请书和结题报告的格式规范另见文件)(2)演讲赛的要求和说明由教师拟定参考题目、学生主动报名并撰写演讲稿,利用课外学时师生有效沟通,达到预期目标后再利用课内学时集中展示,最终根据课程组统一讨论拟定的评分标准给出成绩。
(注:演讲赛参考题目、组织流程和评分标准另见文件)(3)读书报告PPT交流的要求和说明每位学生首先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背景选择某篇文章,然后在教师指导下仔细阅读,提炼观点,在学期结束时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报告。
马哲原理课实践课实施方案
马哲原理课实践课实施方案“原理”实践课实施方案一、实践课内容和要求本学期实践课教学的对象为学院2011级全体同学,兼及其他年级。
工作量相当于理论课教学的16个学时。
实践方式是举办“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1级大学生思想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广东文化的新发展”。
本论坛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组织安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具体实施。
要求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文化现象,分析文化观点,探索文化内涵,就广东文化的新发展作出初步的探讨。
论坛发言要有思想含量,有新意,要体现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本色。
希望学生积极参与,要求老师悉心指导。
论坛发言必须脱稿,时间不超过6分钟,可以使用PPT,但一定要简明清晰。
二、论坛发言内容1. 对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理解2. 制约广东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的探讨3. 对广东历史文化传统的再思考4. 如何认识“珠江文化”(“珠江文化”是否成立)5. 探析广东文化特质(地域文化比较)6. 谈谈你(广东同学)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和希望7. 认识新时期珠海文化建设的成就8. 对珠海文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9. 对培养大学校园文化的见解10.怎样做一个有“文化”的大学生(以上所列在于限定和规范本次论坛主题,请同学们不要作为发言题目。
同学们从观察纷繁的社会现象入手,发表自己的真切感受和深刻见解,以小见大,富有启发)三、活动日程安排第一周形成实施方案定稿第二周、第三周教师宣传动员,教师辅导学生撰写论坛报告第四周学生提交论坛报告第五周、第六周教师批阅、选拔论坛报告(选拔约40篇,每一位任课教师负责5-6篇)第七周教师和作者一同修改、加工选拔出来的论坛报告第八周举行报告会,再次选拔论坛报告(约10篇)第九周、第十周教师和作者一同修改、加工选拔出来的论坛报告第十一周举行“吉林大学珠海学院2011级大学生思想论坛——广东文化的新发展”第十二周课程组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2013年3月2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切实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实效,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本课程实践教学方案。
一、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原理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原理、方法的理解,掌握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立足“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分层指导、形式多样,注重实效”,通过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完成。
1、课内实践:即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实践。
主要形式包括课堂发言、时事热点与理论难点讨论、个人或小组展示等。
2、课外实践:课外实践形式有三大类,每个学生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其中某种形式开展,并完成8个学时的实践任务。
(1)观读心得体会类(个人独立完成,每个计算4学时)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资本论》、《论持久战》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观看《青年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等相关电影视频,或者参观思政实践教育基地等,撰写1篇不少于1500字左右的读书心得或观后感。
(2)调研报告类(小组合作完成,每个计算8学时)自由组合,小组分工完成,每组2-6个人。
小组结合课程学习要求,针对(但不限于)下列实际问题展开调研,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并撰写提交1篇不少于3000字的调研报告。
A.大一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和认识的调查。
B.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调研并分析影响和谐校园建设的因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一、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深化和拓展,通过实践教学,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实践教学的形式及要求实践教学中将学生按自愿结合及教师帮助组合的原则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的课题研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人员分工和进度等。
整个活动在6月20日前完成。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上交打印报告一份;并推荐小组代表在班内进行交流、评分。
最终形成不少于5000字的研究报告,报告要求条例清晰,思路明确,内容真实,有独立的分析及改变现状的思考。
实践教学操作步骤做了如下:第1周各任课教师做动员布置,对学生讲明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并提供参考调研课题。
第2周,结合成立课题小组,确定课题负责人,确定研究课题方向,完成开题报告。
每个小组将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列出:1、问题的提出;2、目前国内对这个问题研究的现状;3、存在问题是什么;4、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以及课题名称、人员分工和进度等情况。
)以电子版形式报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对各课题小组确定的调研计划给予指导。
,任课教师根据交流汇报情况,对各课题组的调研活动及研究报告进行总结点评。
三、实践调研活动的成绩评定实践调研活动的成绩评定:实践调研活动的成绩占期末考试的30%。
考核内容主要是课题报告书。
学生自评是指各小组将每个成员按所作贡献打出相应分数。
教师最终综合评分。
附件1:实施方案附件:2:调查选题范围附件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调研报告模板青岛大学思政部原理教研室2016年3月1。
马原实践报告实施方案
马原实践报告实施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的背景和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实践报告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方案的目标。
本次实践报告的目标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1. 实践报告主题的确定。
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实践报告的主题,可以选择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实践报告内容的要求。
实践报告内容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选择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3. 实践报告形式的确定。
实践报告可以采取书面报告、口头汇报、多媒体展示等形式进行,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
4. 实践报告评价标准的制定。
为了保证实践报告的质量,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逻辑性和条理性、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方面。
5. 实践报告的组织和管理。
为了保证实践报告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实践报告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包括时间安排、学生分组、指导老师的指导和监督等方面。
四、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好以下保障措施:1. 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
2. 加强对实践报告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实践报告的质量。
3. 加强对实践报告评价标准的宣传和解释,使学生清楚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
4. 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宣传和推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实践氛围。
五、实施方案的效果评估。
为了检验实施方案的效果,需要对实践报告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情况等方面。
马原小组实践教学策划方案
马原小组实践教学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项目背景马原(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往往缺乏实践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和思想上的迷茫。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在马原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项目目标本实践教学策划方案的目标是:•提升学生对马原课程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计划2.1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以马原小组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以下几个教学内容:•理论学习: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和理解马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研和实地考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促进思想碰撞;•项目报告:要求每个小组撰写马原实践项目报告和总结。
2.2 实施计划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阶段一:项目准备阶段,包括招募学生、选题和学习材料的准备;•阶段二:理论学习阶段,组织学生进行马原理论学习,并开展理论学习小测验;•阶段三:实践活动阶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分小组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和实地考察;•阶段四:小组讨论和报告阶段,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撰写项目报告;•阶段五:总结评估阶段,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三、项目组织和实施方案3.1 项目组织本项目将组织成立马原小组实践教学团队,由马原教师担任组长,学校相应学科领域的教师和社会实践导师作为指导和辅导;学生将组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约5-6人,由一名学生担任小组组长。
3.2 实施方案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在项目准备阶段,组织项目组成员召开会议,明确项目目标、阶段性任务和责任分工;•在理论学习阶段,马原教师进行系统讲解,辅以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小测验;•在实践活动阶段,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和实地考察,学生小组进行具体实践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小组讨论和报告阶段,每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撰写项目报告;•在总结评估阶段,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总结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施计划方案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一、实践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即学生投身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通过各种方式直接体验和感受社会现实,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
三、实践教学的选题(一) 选题要求:学生选题要先交开题报告, 经任课教师认可才可以实施.(详见附件一)选题要坚持立足、面向全省的原则,能反映有关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同时选题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应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一个理论知识或思想观点密切相关。
为便于学生选题,我们拟定了系列选题,但这些选题只提供一个大的方向,仅供学生选题时参考,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另拟选题。
(二)实践教学选题:(1)调查家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职业的变化情况,联系唯物史观的交往理论,写一篇关于农民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2)调查家乡所在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进步的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完成调查报告。
(3)深入社区、乡村,调查人们的业余生活时间的支配情况,联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理论,撰写一篇关于人们闲暇生活情况及问题的调研报告。
(4)调查一个村庄、社区,对基层建设的状况(如村民委员会的建设、居民委员会作用的发挥)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基层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地位、途径等问题,完成调查报告。
(5)调查一部分人群,了解大家对改革开放形势的看法,如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政府干的事情、最不满意的方面,初步掌握目前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认识,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给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马克思实践教学策划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马克思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目标1.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理论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马克思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方案内容(一)实践教学形式1. 课堂讲授:邀请专家学者进行马克思理论专题讲座,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理论。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理论的魅力。
3. 主题研讨:围绕马克思理论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4.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马克思理论研究,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二)实践教学安排1. 课程设置:将马克思理论纳入必修课程,确保学生在大学期间系统学习马克思理论。
2. 课时安排:每周安排2课时,用于马克思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
3. 实践活动安排:每学期组织1-2次社会实践,每次活动不少于2天;每月组织1次主题研讨,每次研讨不少于1小时;每学期末组织1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三)实践教学实施1. 教师培训:加强马克思理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 课程资源建设:开发马克思理论教学课件、案例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
3. 实践基地建设:与革命纪念地、红色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4. 评价体系建立: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一、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性课程,是每一个大学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
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中,本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为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原理,为提高本科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实践教学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根本要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
通过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掌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坚定地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信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实践教学要求1学生必须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掌握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及相关的理论内容,做好进行实践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选定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确定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实践地点,完成实践作业。
本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实践环节活动,无故不参加者,实践教学成绩按0分记。
2、所有参加实践项目者必须完成相应的实践作业,完成过程中要态度端正,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获取材料,认真写作或制作,禁止他人代写,禁止网上下载,禁止抄袭。
3、教学实践作业必须按照相关实践项目内容要求完成。
4、实践教学作业要求:字体均为宋体,作业题目名称的字体用四号加粗,标题居中,标题正下方必须有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正文用小四号,单倍行距:“页面设置”为上:2厘米,下:2厘米,左:厘米,右:2厘米;右下角插入页码:必须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实践教学方案及选题范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2016—2017学年度第1学期)一、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要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把学生直接的生活感受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主动接受教育和锻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明辨是非和分析社会复杂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和法制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1.实践教学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社会访谈、社会考察、专题考察、专项课题研究、经典文献阅读、党的重要文献阅读、观看大型专题记录片、拍摄专题记录片、拍摄微电影等。
2.实践教学成果形式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访谈报告、社会考察报告、专题考察报告、课题研究报告、专题记录片、微电影、阅读笔记、观后感等。
三、实践教学组织方式实践教学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和实施,各学习小组长协助,并争取任课班级所在系领导、学工部门、班主任的支持与配合。
1.教研室根据本学期的课程教学任务和国内外形势,制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确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实践教学专题内容。
2.学生按班级分成若干实践活动小组,每组5-8人,设组长1人。
负责组织开展活动,联系指导教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3.活动小组应该在课程规定的实践教学专题中选择活动内容,小组成员要经过讨论,确定具体的题目,并认真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申请书”,并获得任课教师同意后,方能开展。
学生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时,同一专题,在同一个教学班级最多只能接受2个学习小组选择,且侧重点应有所区别。
4.各实践小组选题后,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填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计划表”,任课教师负责审查实践活动计划及实施步骤等,保证每位学生参加1次以上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实施方案一、课程概况1、课程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国家开放大学本科所有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3学分,54学时,开设一学期。
2、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习者能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共设八个专题,按照学生自主学习进阶式的节奏,每个专题均设有专题导读、核心学习、专题测试、疑难解答、拓展学习等。
专题导读提供了导学文本,主要是介绍专题学习内容、思考题和学习路径图;核心学习为专题视频资源,是专题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
这八个专题分别是: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专题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专题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专题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专题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专题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专题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专题八: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三、课程考核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课程终结性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且课程综合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一)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为专题测验,占课程综合成绩的 50%。
任务要求:完成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课程中每个专题的阶段学习测验,该任务占课程综合成绩的 50%。
测验题题型:判断题和单项选择题。
测验特殊说明:学生学习完每一专题全部视频课程后,才可以进入“专题测验”完成每一专题的考核任务。
(二)终结性考试1.考试目的: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重点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命题原则:第一,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范围之内。
第二,主要考察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实施方案样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行方案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构成某些和重要环节, 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增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有效途径。
为了认真贯彻贯彻共青团中央、教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意见》精神,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决定从级学生开始, 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同步, 增长实践教学内容考核, 即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各抽出16学时, 运用两个暑假和寒假时间, 结合各自教学内容, 分别安排社会实践内容。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 通过认真研讨, 制定本课程实践教学实行方案。
一、实践教学指引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课程, 通过实行社会实践教学, 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解, 协助大学生树立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确立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培养服务社会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重要补充, 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实行, 重要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 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现象, 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学习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一步理解、消化、吸取、内化, 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科学世界观和办法论, 从而增强广大学生执行党基本路线和基本大纲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实践教学时间安排1. 社会实践动员活动学时: 2学时内容: 社会实践动员大会, 明确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筹划安排、规定等事项。
2. 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时: 10学时内容: 学生可以参照教师指定选题, 也可以自主设计社会实践题目, 详细实行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 运用各种方式办法收集、获取社会实践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改革、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社科部原理与概论教研室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精神,为加强本课程的实践环节,紧紧围绕本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本课程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制定如下实践教学方案。
一、实践教学目的1、制订本方案,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提高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使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二、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既要求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科本身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并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遵循以下原则:(一)针对性:教学实践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
(二)时效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各种思潮涌入国内,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
马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原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特制定本马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的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四、活动地点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五、活动对象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六、活动内容1. 马原理论讲座邀请知名马原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 社会实践调研组织学生分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农村、企业、社区等,了解社会现状,调查民生问题,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3. 马原知识竞赛举办马原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马原的兴趣,检验学生的理论水平。
4. 主题演讲比赛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如支教、环保、关爱孤寡老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6. 马原社会实践基地参观学习组织学生参观马原社会实践基地,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使学生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七、活动安排1. 第一个月:开展马原理论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第二个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调研报告。
3. 第三个月:举办马原知识竞赛和主题演讲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4. 第四个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第五个月:组织学生参观马原社会实践基地,亲身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方案一、制定本方案的依据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根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和《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制定本方案。
二、制定本方案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概括出来的,是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只有老老实实读原著,原原本本悟原理,才能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过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三、实践教学安排(一)内容实践教学主题围绕“经典阅读”展开,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见附件一)。
学生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思考。
(二)时间与进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贯穿整个学期。
任课教师可结合理论教学安排指导学生研读。
课程结束前提交读书报告。
(三)组织与形式1、教师在开学初对每一个教学班级进行分组(建议10人一组),小组成员围绕选定经典文本各自撰写一份读书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学期末小组成员围绕一学期以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特别是对经典文献阅读的感受、困惑、收获等,共同讨论写作完成一份《读书小组期末“经典阅读”总结》,字数不少于20XX字。
2、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班内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每学期末向教研室推荐优秀实践论文(读书报告)若干篇。
(四)考核与评价1、教师负责对实践活动的开展及论文(报告)撰写给予必要的组织和指导,并对学生读书报告进行认真批改。
根据学生完成的实践成果的过程和质量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
考核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
2、实践教学经典文献阅读评价标准A:(90-100)对文章理解准确,表达流畅;B:(80-90)对文章理解较为准确,表达清楚;C:(70-80)对文章认真阅读,理解不全面,表达不清楚;D:(70分以下)阅读了,但没有理解;E:特殊给零分,所写内容和布置作业没有任何关联或其他。
实践教学方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关于完善实践教学制度的精神,结合贺州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工作,特制订如下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是其理论教学的必要延伸,是为了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和深化,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考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教学理念落实情况的具体步骤。
通过实施实践教学环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更加坚定地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二、基本原则(一)针对性原则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层次,思想活跃,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同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心理特点不稳定;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观念丰富多彩,但缺乏稳定性,自发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尤为突出。
为此,教学实践性活动的选择,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确定,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突击。
(二)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关系。
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行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实效性本课程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实效性。
实践教学要使大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转化成思想理论素质,内化为自身的品行,同时还要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有计划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水平、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计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第2学期为了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据我校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计划的规定,此课程除必须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学时外,还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努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自觉性,锻炼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实践教学目标1.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增强对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的深入把握和感性认识;2.使学生能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评价某些社会现象或政策;3.提高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
二、实践教学学时6学时三、实践教学具体内容(一)读经典原著要求:从指定的文章中任选一篇,并写出读后感。
(3学时,详见附件1)(二)社会调查布置参考性社会调查选题,要求学生以6—8为一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撰写规范的调查报告。
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可以在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资料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积极主动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
(3学时,详见附件2)四、实践课成绩评定实践课成绩=调查报告(60%)+读书心得(40%)。
学生应该按时完成并及时上交以上两项内容,过期不交者,取消考试及格。
五、期末总成绩评定。
实践课成绩按40%计入平时成绩。
读经典著作§书目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页—30页3、《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719-760页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的考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6、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7、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要求1、读书小组自由组合,每组8-10人;每个人或者每小组自由选择书目,读书、写心得;2、读书心得必须每人一篇,字数1000,书面提交,不得用电子版;3、各小组请推选一名小组长,由组长负责召集、组织活动和小组考核;4.读后心得要有封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实施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是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决定从2011级学生开始,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同时,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考核,即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三门课各抽出16学时,利用两个暑假和寒假时间,结合各自的教学内容,分别安排社会实践的内容。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经过认真研讨,制订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一、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教学,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把思想教育与社会锻炼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目的社会实践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主要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现象,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上学习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吸收、内化,进一步确立唯物辨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增强广大学生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三、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1.社会实践动员活动学时:2学时内容:社会实践动员大会,明确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计划安排、要求等事项。
2.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时:10学时内容: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指定的选题,也可以自主设计社会实践题目,具体实施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收集、获取社会实践资料。
3.社会实践报告写作活动学时:4学时内容:运用理论对收集、获取资料进行阐释论述,形成一份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社会实践报告,并得出正确结论。
四、社会实践的基本要求学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掌握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及相关的理论内容,做好社会实践的各项准备工作,选定社会实践的题目,确定社会实践对象、方法与时间,确定个人社会实践实施计划。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及时整理调查成果,并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最终完成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
具体要求如下:1.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无故不参加者,社会实践成绩按不及格记。
2.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后,必须独立完成社会实践报告,在写作过程中要态度端正,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获取材料,认真写作,禁止他人代写,禁止网上下载,禁止抄袭、雷同。
3.社会实践报告正文字数在2000字以上,A4纸打印,标题黑体,四号字;正文宋体,四号字,单倍行距。
封面要有社会实践的题目,姓名、班级、学号。
4.社会实践报告必须在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周三,以班级为单位,由学习委员收集,并按学号顺序排序,上交上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任课教师。
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守则1.如有特异体质、特殊疾病、不能按要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必须提前向指导老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可以酌情考虑该学生的社会实践问题。
如不提前申请,一律视为能够正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出行要选择乘坐公交工具或正规运营车辆,调研地点要选择安全的地方,严禁在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地方、自然灾害易发地、各种疾病感染高发区及其他危险场所从事实践活动。
3.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带必要证件和证明,带好手机,保证社会实践活动过程通讯联络正常。
4.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物安全,如遇突发情况及时与指导教师或相关部门汇报。
5.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注意衣着得体,礼貌待人,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6.对于因个人不注意日常安全引起的事故,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六、社会实践成绩考核标准1.实践教学以学生的表现和态度、能力和水平、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社会调查报告等几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实践课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调研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良好:达到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
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大纲中规定的要求,社会调查报告能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较全面总结。
对待实践教学态度端正,无违纪行为。
及格:态度端正,完成了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完成社会调查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对待实践教学虽有一般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改正。
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为不及格:(1)无故不参加社会实践者;(2)未按规定时间上交社会调查报告者;(3)社会实践期间严重违反纪律要求,造成严重安全责任事故或恶劣影响者;(4)社会实践报告严重抄袭或非本人完成者,内容有明显错误;(5)几个同学合作搞某一调查研究,但报告内容雷同者。
七、社会实践报告完成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选题,可以是老师指定题目,也可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提到的理论观点相关的题目,注意选题要从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并具可操作性,开始拟定社会实践调查提纲,选择社会实践调查的方式方法。
2.实施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选题和调查提纲,实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注意选择多种方式和方法如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方法,通过观察和判断,收集获取资料。
3.分析研究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收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对社会实践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
所谓社会调查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
然后,根据事先设计的目标要求着手拟定报告提纲。
4.撰写报告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社会实践报告结构、规范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要求理论正确、内容真实、主题突出、言之有物。
5.总结提高阶段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个人社会实践综合情况作总结分析,肯定成果的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次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八、社会实践报告的内容结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结构一般有四个部分:题目、导言、正文、结语,有的还有附录。
(一)社会调查报告——题目社会调查报告题目可分为两类:1.单行标题。
只有一个正题,直接写明调查的事项、对象、范围。
如《关于辽阳市市国有企业科技人员作用发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2.双行标题。
正题下加一个副题,正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副题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
如《感情越拉越近——对江苏省“三下乡”活动的调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导言社会调查报告的导言言一般包括三点内容:1.调查研究的缘由和目的——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2.调查的对象、范围,3.调查的经过——时间、地点、过程及调查方法。
调查报告范文一:《要围绕经济建设抓教育——无锡、沙洲教育发展情况调查》的开头:调查报告范文一:在四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当怎样认识和处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正确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完成十二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南地区作了一些调查,对比我们过去了解到的经济发展较慢地区的情况,受到不少启发,现写出以就正于教育界的同志们。
这篇调查报告范文的开头着重说明了调查的目的,是在于解决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办好教育的问题。
调查报告范文二:《宣传工作在农村基层扎不了根的原因何在》的开头:调查报告范文二:八月上旬,我在XX县XX区调查了解上半年宣传工作情况,听了区委宣传委员的介绍,又到乡、村访问了一些千部和群众,调查的结果是:上面很重视宣传,地、县委宣传部订计划,编讲稿,训骨干,搞试点,忙得很。
可就是到了农村基层贯彻不下去,行动不起来,扎不了根。
为什么宣传工作在农村基层扎不下根呢这篇调查报告范文的开头介绍了作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及简单经过和主要结果,提出了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很有吸引力。
可见,调查报告的开头,一般是对调查对象的简单介绍,或对调查目的、时间、经过作简单的说明,调查报告提纲掣领地点出所要反映的事物的轮廓,目的在于首先给读者一个大致而又清晰的印象,便于接受下文所表述的事实和道理,以提高阅读效果。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正文正文部分是社会实践报告的主要部分,是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向人们介绍调查的重点。
学生占有材料的多寡、观点的正确与否,层次是否清楚,理由是否充足等等,都在这部分体现出来。
这部分内容如何,决定着调查报告的价值和命运,因而是写作的重点所在。
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内容:1.基本理论概述。
对报告所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进行概括说明。
要求理论选择准确,概括精炼,切记照搬照抄。
2.实践调查概述。
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整理,并结合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叙述概括。
要求材料全面、客观、精确、具体,具有代表性。
3.分析阐释。
运用一个或多个理论观点对实践调查概括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议论、说明。
这是报告的重点,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分析透彻,具有说服力。
这部分的写作既要防止单纯罗列材料,也要防止过多的议论和说理。
(四)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结语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语,主要包括形成结论、提出看法和建议。
其内容有时是总括全文,深化主题;有时是交代社会调查报告中未能解决而又须引起注意的问题;有时提出继续调查的希望和建议。
这是报告最有价值部分,要求内容精炼,字数不宜过多,结论正确,建议切实可行。
结尾写得好,可使整篇调查报告倍增光辉,有“点石成金”之效;反之则前功尽弃,有“狗尾续貂”之嫌。
所以,尽管调查报告的结尾可长可短,但一定要起到总结全文、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附录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