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
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战略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一、引言战略新兴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的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分类和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二、战略新兴产业分类1. 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是指以计算机、软件、互联网、通信、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产业之一。
在信息技术产业中,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相关产业。
2. 生物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是指以生物医药、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等为代表的产业,是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推动生物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3. 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指以太阳能、风能、热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是应对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
4. 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是指以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特种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产业,是推动工业现代化、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领域。
5.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指以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为代表的汽车产业,是推动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车辆节能环保性能的重要领域。
三、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1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离不开专利的支持和保护。
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是指将国际专利分类与战略新兴产业分类相结合,提供专利分类与产业分类的对应关系,有助于指导创新者对相关专利信息的查询和利用。
1. 信息技术产业国际专利分类中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主要分类包括G06F(电算计、数字系统或基于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系统)、H04L(传输信息的电信)、G06Q(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特别是由管理公司或企业的经济或运营等方面的方法)等。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览
十二五规划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
2.电动汽车:汽车零部件前端、新型/高性能动力电池组、燃
料电池、氢能、料电池、氢能、热电转换
3.新材料:微电子和光电子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
结构材料、超细、纳米粉体制备、成型及加工
4.生物医药:生物育种、医药生物技术、创新药物、新剂型制剂技术及产品、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生物医药技术服务业
5.信息产业:软件、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终端产品、计算机
外围设备与关键部件、网络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等
6.节能环保:高效节能技术及其他
深圳市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1.互联网产业: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服务特色优势行业、互联网新兴应用领域(数据挖掘、网络安全等)
2.新能源产业: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电网
3.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
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型元器件和专用设备、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
5.生物产业:生物医疗、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制造、生物能源
6.未来产业: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技术,海洋技术。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以下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目录:
1. 信息技术产业:
- 与机器学习
- 云计算与大数据
-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
- 5G与通信技术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2. 新能源与清洁技术产业:
- 太阳能与光伏技术
- 风能与海洋能技术
- 能源储存与电池技术
- 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
- 清洁燃料与生物能技术
3. 生物技术与医疗健康产业: - 基因工程与基因编辑技术 - 医疗器械与医疗设备
- 生物药物与新药研发
- 数字健康与远程医疗
- 生物检测与诊断技术
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 机器人与无人系统
- 3D打印与增材制造
- 智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
- 新材料与特种材料
- 先进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
5. 虚拟经济与数字文化产业:
- 电子商务与移动支付
- 文化创意与数字娱乐
- 数字艺术与虚拟现实娱乐
- 电子竞技与游戏产业
- 数字教育与远程学习
这些分类目录只是一些常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可能的分类。
这些产业都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2022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广东省
2022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也是各地招商引资关注的重点产业。
多年来,深圳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子布局,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21万亿元,占深圳GDP比重达到39.6%,集聚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创新型企业。
本文梳理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发展目标及产业布局,以供企业参考。
二十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细分领域包括:网络与通信产业集群、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现代时尚产业集群、工业母机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集群、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新能源产业集群、安全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大健康产业集群、海洋产业集群。
八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地深海、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优质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一批现代化先进制造业园区和世界级灯塔工厂",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
新一代电子信息在产业版图中居于重要位置。
深圳聚焦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在新型网络技术、芯片设计与制造、新型显示技术、智能终端软硬件、新型传感器技术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在数字与时尚产业,深圳聚焦软件与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现代时尚等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在高端制造装备产业,深圳聚焦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一、概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SEI)是国家发展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利用市场经济优势和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来进行的发展的。
旨在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
现代化,给社会福利带来更大的的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二、新兴产业的分类
2023年中国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分类,归类为六大类,包括: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智能信息技术产业(智能手机、智能
网络、智能硬件、智能技术及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卫星医学、药物制造、生物医药服务及设备)、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汽车等。
2、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业、
智能制造业、船舶航行装备制造业等。
3、新材料产业:包括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材料
等等。
4、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包括水处理技术、新能源发电工程、新
能源汽车技术、节能照明技术等。
5、新能源汽车及智能交通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节能技术及
其他新能源技术应用、智能交通技术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引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创新技术的推动下,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涌现出的具有战略重要性和发展前景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还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提高经济竞争力。
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制定分类目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目录,以指导政府和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资和创新。
一、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1.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
人工智能在交通、医疗、金融、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2. 大数据大数据是指规模庞大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集合,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大数据可以应用于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帮助企业做出更加准确的决策。
3. 云计算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可以按需分配和配置计算资源。
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同时降低了成本。
4. 软件开发和服务软件开发和服务是指提供软件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等服务的产业。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软件开发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二、新能源与节能环保1. 太阳能和风能太阳能和风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有助于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2. 锂电池锂电池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领域。
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 微网和智能电网微网和智能电网是通过集成和管理分布式能源资源实现能源互联互通的系统。
微网和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分配,提高能源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4. 节能环保技术与服务节能环保技术与服务包括节能改造、废物处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技术和服务。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信息网络、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空间等产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月三日人民大会堂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
温家宝指出,在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
我们必须在这场竞争中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温家宝指出,要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温家宝强调,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
要努力走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列,尽快确定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推进措施,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二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三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与智能绿色制造体系。
四要运用生命科学推动农业和医药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努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
五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实施好载人航天计划和嫦娥计划,有效进入并和平利用空间,切实加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努力提高地球深部资源探测水平,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种资源。
温家宝说,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和适用领域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范围,以确保本分类内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三)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为独立的分类体系,采用线分类法、分层次和可变递增格式编码方法。
本分类主体编码分为一、二、三层,新材料产业采用可变递增格式编码,增加至四层。
所有编码分层用“.”隔开,每一层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除新材料产业以外的类别,第二层如果不再细分,则第三层代码补一位“0”。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12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编制说明一、目的和范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推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特制定本分类。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二、主要原则(一) 同质性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每一个类别所包括内容是具有相同性质的活动,即所有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归入同一个类别。
(二)唯一性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每一项产品(服务)原则上只能归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某一个类别,不得重复。
(三)经济活动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是按照经济活动进行划分,是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集合,是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基础上,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活动的再分类。
(四)统计单位的原则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原则上以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为统计单位。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到更细的活动和产品,因此在统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产业活动单位分类和统计更为准确。
三、主要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编制说明,第二部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共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
本分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中的七大产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七个大类;第二层和第三层依据《“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以及发改委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稿)将七大类进一步细分,第二层为30个类别,第三层为100个类别;在第三层建立与行业和产品(服务)的对应关系,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行业类别359个,对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及服务2410项,其中对应《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中的产品(服务)700多项。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实用标准文档文案大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围和适用领域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围,以确保本分类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三)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为独立的分类体系,采用线分类法、分层次和可变递增格式编码方法。
本分类主体编码分为一、二、三层,新材料产业采用可变递增格式编码,增加至四层。
所有编码分层用“.”隔开,每一层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除新材料产业以外的类别,第二层如果不再细分,则第三层代码补一位“0”。
2023年战略新兴产业分类目
2023年战略新兴产业分类目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新兴产业方面,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之一。
未来几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推进技术创新,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将介绍2023年战略新兴产业分类目,包括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制造。
一、新材料新材料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在新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新材料领域的投入,推进创新,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性能材料:主要包括高温合金材料、高强度钢材、高性能复合材料、新型轻量化材料等。
2.功能材料:主要包括传感器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生物材料等。
3.新型能源材料:主要包括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光伏材料、燃料电池材料等。
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推进创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硬件:主要包括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
2.大数据应用:主要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
3.智能服务:主要包括智能客服、智能教育、智能医疗等。
三、生物医药生物医药是未来医药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入,推进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因检测和治疗:主要包括基因测序、个性化基因治疗等。
2.生物制药:主要包括蛋白质药物、抗体药物等。
3.诊断试剂:主要包括免疫诊断试剂、分子诊断试剂等。
四、新能源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进创新,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太阳能: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利用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
采用卫星通信新技术(新协议)的高性价比地面通信系统
基于自主数据源的高速全交换式地面接收系统
低轨数据采集卫星应用终端
应急减灾卫星通信系统
宽带/高频/激光卫星通信系统
C、Ku、Ka 及L 波段的转发器
移动中卫星通信设备
面向服务的分发系统
模式类应用系统
微波通信设备
散射通信设备
载波通信设备
通信导航定向设备
雷达发射/应答器
其他雷达设备
雷达天线及其反射器及零件
2.2.2
高端计算机制造
3911
计算机整机制造
新型计算机
高端服务器
3912
计算机零部件制造
新型计算机、手持平板电脑等显示设备
新型计算机、手持平板电脑主板、显卡、网卡等
新型计算机等电源设备
新型计算机其他零部件
3913
计算机外围设备制造
人机交互设备
触感屏
6319
其他电信服务
移动话音服务
移动数据通信服务
可视电话服务
多媒体彩信服务
彩铃服务
手机阅读服务
光纤出租服务
光纤接入的其他相关服务
出租数字电路服务
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应用服务
基于物联网的公共事业服务
基于物联网的支撑性服务
IPTV服务
便携手持设备电视服务
固定移动融合服务
位置服务
2.1.2
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6410
大屏幕高端LED显示
激光显示
LED外延片
LED芯片
LED器件
LED应用产品
3971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
新型片式元件
新型电声元件
新型连接元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一、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1.1 风能发电技术1.2 太阳能电池及其应用技术1.3 生物质能转化技术1.4 地热能开发利用技术1.5 新型燃料电池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分类:- H02N ;电池、电容器或电容器系统;其制造或组装- H01L 31/00;半导体装置;其制造或组装- F24S;太阳能池组或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制造或组装- F03D;风力机装置;其组配或适配- E21B 43/00;岩层开采;控制或调节二、生物产业2.1 遗传工程及生物制品技术2.2 生物化学制品与分离技术2.3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2.4 新型生物传感技术2.5 农业高效种植、养殖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分类:- C12N ;微生物或酵母;其培养和保存- C12P;发酵或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微生物、培养培养液或发酵液的制备- A23K;饲料成分- A01B;农业或园艺机械或设备;土地耕种- G01N 27/00;分析或检测材料中的生化或生理过程,例如酶或微生物;其适用仪器或一般的化学方法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1 云计算技术3.2 物联网技术3.3 人工智能技术3.4 大数据分析技术3.5 网络安全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分类:- G06Q ;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特别是在企业管理方面;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商业或会计方面的活动- G06F ;计算机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电子邮件或网页扫描或浏览- H04L;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及其其他网络或通信系统- H05K;印制电路、印制基板或构造印制电路,及其制造- A63B 24/00;运动器材、健身器材及运动娱乐设备四、高端装备制造业4.1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技术4.2 高铁、重型机械及核工业装备制造技术4.3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技术4.4 智能制造技术4.5 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分类:- B64C;飞行器;飞行器制造或维护- F15B;液压元件或系统;液压、气压或振动动力- F16J;机械密封;垫片、密封环或类似的固体密封件- G05B;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过程测量或监测- B60L;动力传动系统的切换或控制;动力传动系统的控制或调节五、新材料产业5.1 先进结构材料技术5.2 高性能功能材料技术5.3 新型制造材料技术5.4 超导、半导体及微纳电子材料技术5.5 生物制造材料技术相关国际专利分类:- C22C;冶金或轻金属合金;他们的制造或处理- C08F;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或加工;包括含有其他化合物的聚合物- C03C;化学成分玻璃、化学成分陶瓷或集成玻璃材料;他们的制造、成形或处理- H01L 51/00;半导体器件;其制造或组装- B82Y;纳米技术推进的新发现;纳米技术、微系统技术另行分类的情况以上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在未来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
4.5.4
海洋生物制品制造
14
4.5.5
其他生物工程相关设备制造
35、40
5
新能源汽车产业
5.1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5.1.0
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
36
5.2
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
5.2.1
电机、发动机制造
36、38
5.2.2
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制造
35、38
5.2.3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件制造
34、35、36、38、40
矿产资源与工业废弃资源利用设备制 造
33、34、35、40
7.3.3
工业固体废物、废气、废液回收和资 源化利用
14、15、17、19、22、25、29、30、
31、32、34、35、36、42
7.3.4
城乡生活垃圾与农林废弃资源利用设 备制造
35
7.3.7
水及海水资源利用设备制造
33、34、35、37、40
风能发电其他相关装备及材料制造
26、30、35、37、38、40
6.2.5
风能发电工程技术服务
43
6.3
太阳能产业
6.3.1
太阳能设备和生产装备制造
30、34、35、38、40
6.3.2
太阳能材料制造
26、30、33、35、39
6.3.5
太阳能工程技术服务
43
6.4
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产业
6.4.1
29、30
3.4.5
矿物功能材料制造
26、30
3.5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
3.5.1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制造
26、28、30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一、分类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要求,为准确反映“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满足统计上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的需要,制定本分类。
二、分类范围和适用领域本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本分类适用于对“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监测和管理;适用于各地区、各部门依据本分类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三、编制原则(一)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为指导。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目的,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和国家其他相关文件为主线,确定编制的总体思路、框架设计和范围,以确保本分类内容能够涵盖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的产品和服务。
(二)以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 B/T4754-2017)为基础,对其中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有关活动进行再分类。
(三)注重实际可操作性,立足现行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保证统计部门能够采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数据。
四、结构和编码本分类为独立的分类体系,采用线分类法、分层次和可变递增格式编码方法。
本分类主体编码分为一、二、三层,新材料产业采用可变递增格式编码,增加至四层。
所有编码分层用“.”隔开,每一层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除新材料产业以外的类别,第二层如果不再细分,则第三层代码补一位“0”。
(精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课题组二〇一一年十二月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发布,确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由于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界定和分类标准模糊,产业分类目录尚未建立,缺乏统一规范的统计口径,无法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一个领域和方向均细化落实到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上,不利于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出台配套财税政策。
2010年底,按照部领导批示,决定组织研究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为国家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基础支撑。
二、编制原则《目录》编制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精神,结合我部重点工作,以“全局性、前瞻性、动态性、先导性、成长性和带动性”为总体原则,力求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规模及发展重点。
《目录》与国家统计局现行的工业统计目录成并列关系,亦可回归还原于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目录,不影响工业及国民经济的核算。
三、编制框架《目录》采取五级目录分类,共包括721类产品。
在产业重点领域和技术参数选择上,紧扣国发32号文件精神和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各行业相关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及行业技术标准。
一级目录的选取与32号文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一致;二级、三级目录主要依据32号文确定的24个重点方向和各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有所补充和扩展;四级以下目录为具体产品,其划分依据主要参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和行业统计制度。
另外,考虑到物联网产业的特殊性,将物联网目录单列,未汇总到总目录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增
2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2.1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2.1.1
机器人与增材设备制造
新增
2.1.2
重大成套设备制造
4.5.2
重大成套设备制造
2.1.3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
4.5.1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
2.1.4
其他智能设备制造
新增
2.1.5
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
4.5.3
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
2.1.6
新增
1.1.4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服务
2.1.1
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服务
1.1.5
其他网络运营服务
新增
1.1.6
计算机和辅助设备修理
新增
1.2
电子核心产业
1.2.1
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
2.2.5
基础电子元器件及器材制造
更名
1.2.2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制造
2.2.4
高端电子装备和仪器制造
更名
1.2.3
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
4.4.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分解
3
新材料产业
3.1
先进钢铁材料
3.1.1
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制造
3.1.1.1
高性能轴承用钢加工
新增
3.1.1.2
高性能齿轮用钢加工
新增
3.1.1.3
高应力弹簧钢加工
新增
3.1.1.4
高强度紧固件用钢加工
新增
3.1.1.5
高性能工具模具钢加工
新增
3.1.1.6
机床专用钢加工
2.1.2
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分解
1.4.2
互联网平台服务(互联网+)
2.1.2
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分解
1.4.3
云计算与大数据服务
2.1.2
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分解
1.4.4
互联网相关信息服务
2.1.2
下一代互联网服务
分解
1.5
人工智能
1.5.1
人工智能软件开发
新增
1.5.2
智能消费相关设备制造
新增
1.5.3
新增
3.2.5.2
钽铌材料制造
新增
3.2.5.3
锆铪材料制造
智能制造相关服务
新增
2.2
航空装备产业
2.2.1
航空器装备制造
4.1.1
航空器装备制造
2.2.2
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及相关服务
4.1.2
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及修理
更名
2.3
卫星及应用产业
2.3.1
卫星装备制造
4.2.1
卫星装备制造
分解
2.3.2
卫星应用技术设备制造
4.2.2
卫星应用技术设备
更名
2.3.3
卫星应用服务
2.5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2.5.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4.4.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分解
2.5.2
深海石油钻探设备制造
4.4.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解
2.5.3
其他海洋相关设备与产品制造
4.4.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分解
2.5.4
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制造
4.4.0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分解
2.5.5
海洋工程建筑及相关服务
附件1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新旧对照表
本分类2018版
代码
本分类2018版名称
本分类2012版
代码
本分类2012版名称
简要说明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1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1.1.1
网络设备制造
新增
1.1.2
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
2.2.1
通信设备制造
合并
备制造
2.2.2
高端计算机制造
1.1.3
信息安全设备制造
超高强度钢加工
新增
3.1.12
先进钢铁材料制品制造
3.1.12.1
先进钢铁材料铸件制造
新增
3.1.12.2
先进钢铁材料锻件制造
新增
3.1.12.3
优质焊接材料制造
新增
3.1.12.4
高性能丝绳制品制造
新增
3.1.12.5
高性能金属密封材料制造
新增
3.1.12.6
高品质不锈钢制品制造
新增
3.2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3.1.6.1
高性能油气钻采用钢加工
新增
3.1.6.2
高性能油气输送用钢加工
新增
3.1.7
石化压力容器用钢加工
3.1.7.1
高温压力容器用钢加工
新增
3.1.7.2
低温压力容器用钢加工
新增
3.1.8
新一代功能复合化建筑用钢加工
3.1.8.1
高强耐火耐候房屋建筑钢加工
新增
3.1.8.2
桥梁用钢加工
新增
3.1.8.3
3.2.1
铝及铝合金制造
3.2.1.1
新型铝合金制造
新增
3.2.1.2
高品质铝铸件制造
新增
3.2.1.3
高品质铝材制造
新增
3.2.1.4
高品质铝锻件制造
新增
3.2.2
铜及铜合金制造
3.2.2.1
新型铜及铜合金制造
新增
3.2.2.2
高品质铜铸件制造
新增
3.2.2.3
高品质铜材制造
新增
3.2.2.4
铜合金锻件产品制造
4.2.3
卫星应用服务
2.3.4
其他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
4.2.1
卫星装备制造
分解
2.4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2.4.1
铁路高端装备制造
4.3.1
铁路高端装备制造
2.4.2
城市轨道装备制造
4.3.2
城市轨道装备制造
2.4.3
其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
4.3.3
轨道交通其他装备制造
更名
2.4.4
轨道交通相关服务
新增
沿海建筑用钢加工
新增
3.1.9
高性能工程、矿山及农业机械用钢加工
3.1.9.1
高强钢加工
新增
3.1.9.2
高耐磨钢加工
新增
3.1.10
高品质不锈钢及耐蚀合金加工
3.1.10.1
高品质不锈钢加工
新增
3.1.10.2
耐蚀合金加工
新增
3.1.11
其他先进钢铁材料制造
3.1.11.1
高温合金制造
新增
3.1.11.2
新增
1.2.4
集成电路制造
2.2.6
集成电路
更名
1.3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1.3.1
新兴软件开发
2.3.1
高端软件开发
更名
1.3.2
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新增
1.3.3
互联网安全服务
新增
1.3.4
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2.3.2
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1.4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1.4.1
工业互联网及支持服务
新增
3.1.1.7
线材制品用钢加工
新增
3.1.2
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加工
3.1.2.1
高技术船舶用钢加工
新增
3.1.2.2
海洋工程用钢加工
新增
3.1.3
先进轨道交通用钢加工
3.1.3.1
车轮用钢加工
新增
3.1.3.2
钢轨用钢加工
新增
3.1.3.3
车轴用钢加工
新增
3.1.3.4
转向架用钢加工
新增
3.1.3.5
车体用钢加工
新增
3.1.4
新型高强塑汽车钢加工
3.1.4.1
高强度汽车用冷轧板加工
新增
3.1.4.2
先进超高强度板及其镀层板加工
新增
3.1.5
能源用钢加工
3.1.5.1
核电用钢加工
新增
3.1.5.2
超超临界火电用钢加工
新增
3.1.5.3
高性能电工钢加工
新增
3.1.5.4
电池壳用钢加工
新增
3.1.6
能源油气钻采集储用钢加工
新增
3.2.3
钛及钛合金制造
3.2.3.1
高品质钛铸件制造
新增
3.2.3.2
高品质钛材制造
新增
3.2.3.3
高品质钛锻件制造
新增
3.2.4
镁及镁合金制造
3.2.4.1
高品质镁铸件制造
新增
3.2.4.2
高品质镁材制造
新增
3.2.4.3
镁合金锻件产品制造
新增
3.2.5
稀有金属材料制造
3.2.5.1
钨钼材料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