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末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的意见》,明确提出我市要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条件,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重大发展机遇,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

一、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标准划定,截至2012年末,市国税局管辖的新兴产业税户已接近2.6万户,当年入库国税收入120.4亿元,约占当年全市国税总收入15%。其中增值所75.5亿元,所得税44.9亿元。

1、企业数量、经济规模双扩张,新兴产业税收发展潜力凸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科技引领发展为突出特点的技术密集

型产业,数据显示,我市新兴产业从业户数呈逐年加速增长态势,2012年新兴产业从业户数已较2008年(两法合并)翻了一番,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则分别较2008年增长了111.8%、102.2%,在近几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下,以20.63%、19.39%的年均增幅,跑赢GDP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同时新兴产业入库国税收入也迅速提升,尽管由于新兴产业税收优惠不断加大,产业税款年均增幅低于营业收入及利润增幅,但仍达到了15.28%,2008年至2012年五年入库税款总额达到了467.2亿元,仅以2012年为例,新兴产业税收的增长对当年国税收入增长的贡献超过三成。新兴产业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税收发展的强力引擎。

2、信息技术产业规模领跑全局,新兴产业协调并进。

2012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已超过3600亿元,分行业看,除新能源汽车规模略小外,其它五个产业发展较

为均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2年该产业申报销售收入1314亿元,当期入库国税收入36.5亿元,分别占新兴产业营业总收入及入库国税收入总量的36.5%、30.4%,位居各产业之首,当之无愧的成为引领我市产业发展的龙头行业。另外凭借我市生物制药及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2012年生物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分别实现税收21.7亿元、14.1亿元,分别占据新兴产业入库国税收入总量的18.1%、14.2%,发展规模紧跟信息技术产业。

3、内资企业税收总量占优,外资企业单户贡献居前

从注册类型看,在我市新兴产业构成中,内资企业占绝对优势,全市2.6万户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内资企业达到2.4万户,占比超过九成,2012年入库国税收入76亿元,约占全部新兴产业贡献税收总量的63.3%,税收贡献明显占优。而从户均税收贡献看,新兴产业中外资企业的单户规模及户均税收贡献远超内资企业。以2012年数据测算,外资企业户均贡献税收约300万元,而内资企业户均贡献却不足30万元。

4、大型企业贡献逐步凸现,税收贡献趋于集中。

从税收规模看,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两条走向迥异曲线。一方面,随着税收规模的增长,企业数量反向递减。税收贡献超过1000万元的大型企业、税收贡献在10万-1000万元间的中型企业及税收贡献不足10万元的小微企业数量分别为200户、3500户、2.18万户,小微企业户数远超大中型企业。另一方面,随着税收规模的增长,企业总体税收贡献正向递增。2012年,在新兴产业中,年入库税收规模超过千万的近200户大型及特大型企业贡献税收总量84.86亿元,税收占比由2008年的66.1%提高至70.3%,提高了4个百分点。而入库税款1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和入库税款1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则分别贡献税收34.2

亿元、1.7亿元,占比分别为28.3%、1.4% ,分别降低了3.7、

0.5个百分点。

二、目前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不足

1、部分区域发展滞后,区域均衡性仍显不足。

从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域分布看,尽管部分地区新兴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但仍有部分区县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发展思路尚不明确,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均衡性仍显不足,从税收入库看,新兴产业发展居前的江宁、雨花、浦口(高新)、栖霞(新港)等四个地区占据全市新兴全部税收总量的比例超过7成,而其他十个区县税收占比不足三成。其中排名居后的三个区县新兴产业税收合计占全市的比例不足5%。

2、外资企业税收贡献停滞不前,发展后续动力略显不足。

在2008年至2012年间,外资企业税收贡献占比由46.4%下降至36.7%,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四年间外资企业税收年均增长率约8.6%,远低于同期内资企业超过20%的年均增速。分析外资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我市新兴产业中新办外资企业较少,导致新兴产业中外资企业以存量企业为主。另一方面,大部分外资存量企业运营年限均已达8-10年,产品趋于成熟,企业规模大多已达到设计产能,故难以实现高速增长。以税收贡献居前的前十户外资企业为例,近九成企业均成立于2005年以前,且七成企业税收增幅不足5%。

3、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中小企业压力凸显。

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尽管新办登记中小新兴产业企业数量增长了近1.5倍。但中小企业税收贡献呈逐步下滑趋势,表明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中小企业规模、效益下滑脚步仍未停止。另外从户均规模分析,2008年至2012年间,中小企业户均税收贡献同比下降了近二成。

三、加速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建议

抢抓发展机遇,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明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因素。从企业偿债、营运、盈利、扩张、

创新和融资等六个方面能力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促进企业发展的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各项指标中,资产增长率和研发经费与企业发展正相关,即资产和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则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提升0.37和0.82个百分点,表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企业创新和扩张能力对产业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为此建议:

1、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企业实现自主创新。一是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积极鼓励企业从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各种创新活动,并对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在政策及科技人才专项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国税部门仅就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一项即办理退税106.7亿元,其中2012年办理26.6亿元,约占当年国税部门该税种收入的8%,组织收入总量的3%。二是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创新成果推广,形成良性创新循环。对创新性较强的科研成果,提供财政、市场优惠等政策支持,促进其产业化进程。三是整合企业创新资源,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利用我市科教优势,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支撑、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2、推进上下产业延伸优惠,形成产业扩展发展合力。一是进一步加强企业融资能力。引导和推动金融创新,在鼓励支持相关风险投资,加大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的同时,通过加强企业上市资源培育,大力发展企业债券融资等,建立完善新兴产业融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推进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建议一方面加大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促进人才个体向新兴产业流动的意愿。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企业人力资本支出扣除的力度,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以取得发展的持续动力。

同、收回房屋:

1.承租人擅自将房屋转让或转借的;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