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是大脑和身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络机构。
它包含有两个部分,即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这两个部分的协同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机能和生命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自主神经系统结构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两个主要的神经网络——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主要管辖人体的“应激状态”,即躯体的反应性,而副交感神经则是负责人体的“松弛状态”,即人体的平静状态。
两个神经网络之间紧密配合,保持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组织之间的平衡状态。
交感神经系统是一种紧张兴奋的调节系统,主要起到“舞蹈”的作用。
它往往会在人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发生作用,以迅速控制人体的心跳、呼吸、肾上腺素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分泌。
交感神经系统由神经节、神经支配细胞和神经节的投射纤维等组成,主要由交感神经节、胸、腰和骶交感神经链、众多的交感神经纤维组成。
副交感神经系统管理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平静状态。
它的神经细胞体和肿母细胞均向目标器官分布,其神经支配可使心脏的跳动变缓,呼吸变深而缓,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平滑肌舒张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由延髓和脊髓灰质马尾神经节、下行纤维和内脏神经节组成,它们常常是不同的部位在同一器官内互相配合,以达到平衡状态。
自主神经与脊髓一起,构成脑神经分布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着各个基础脑区以及下丘脑和髓外层的神经元,使得以单独的神经元或同胞神经元为中心的部分组成微型的神经网络,使得脑干和颈部的神经元支配大部分控制人体的功能。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对于身体各个器官间的功能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发挥的作用非常广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心跳和呼吸心跳和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对身体生命活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细胞突触来控制心跳和呼吸的功能。
2.控制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常被认为是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重要的变量之一。
自主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系统来达到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目的。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
自主神经系统是一种生物神经系统,允许无脑的生物由内在的机制来控制身体关节的运动。
它由两个主要的部分组成,包括一组神经元组织,称为神经元元件,以及一组机械元件,称为机器元件。
神经元元件将身体运动控制信号发送给机械元件,从而控制身体运动,而机械元件则反馈信号以便检测机械运动。
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可以模拟大脑,它被广泛用于各种机械应用中,包括机器人控制、机器手、自动驾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等。
此外,自主神经系统还可以用于医疗领域,可以帮助某些患者控制他们的肢体运动,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自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调节系统,负责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它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生理过程的调节和平衡。
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遵循一定的规律,下面将从节律性、反射性和调节性三个方面来探讨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规律。
一、节律性规律: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节律。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例如,交感神经在早晨起床后会处于兴奋状态,促使人体充满活力;而在晚上睡觉前则会逐渐减弱,让人体进入休息状态。
副交感神经则与交感神经相反,它在夜间活动较为兴奋,帮助人体恢复和调节。
二、反射性规律: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主要是通过反射机制来实现的。
当人体遇到外界的刺激时,自主神经系统会迅速做出反应,以保护人体的安全和平衡。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出不同的指令,引发相应的生理反应。
例如,当人体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交感神经会迅速释放肾上腺素,提高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以应对突发情况。
三、调节性规律: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是通过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平衡,以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交感神经主要负责应激反应和身体的消耗性活动,如运动、劳动等;副交感神经则主要负责休息和恢复性活动,如消化、睡眠等。
两者相互作用,形成生理过程的调节和平衡,使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总结来说,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遵循着节律性、反射性和调节性三个规律。
这些规律保证了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和适应性,使人体能够在各种情况下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节。
了解自主神经系统的一般规律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和平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自主神经名词解释

自主神经名词解释自主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控制着我们身体的许多自动功能,如心跳、呼吸、消化和排泄等。
自主神经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负责身体的应激反应。
当我们感到紧张、兴奋或惊恐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使身体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
这种模式下,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水平升高,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力量。
交感神经系统还控制着呼吸、消化和排泄等自动功能。
它的主要神经元位于脊髓和交感神经节。
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另一部分,它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反,它负责身体的放松反应。
当我们感到平静、放松或睡眠时,副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使身体进入“休息和消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心率降低,血压下降,消化和代谢加快,以帮助身体恢复和修复。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元位于脑干和骶髓。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感受器共同完成的。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它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周围感受器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它们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这些信息被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和分析,然后通过神经元和神经递质传递给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调节身体的自动功能,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自主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失调。
交感神经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高血压、心律不齐、心绞痛、焦虑、抑郁和失眠等症状。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失调可能导致低血压、心率过缓、消化不良、便秘、排尿困难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
这些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手术治疗等。
结论自主神经系统是身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控制着身体的许多自动功能。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作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自主神经系统概念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自主神经系统概念(一)定义自主神经系统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它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二)交感神经1. 结构与分布-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段至腰段的侧角。
其神经纤维由中枢发出后,经神经节换元,然后到达效应器。
-交感神经纤维分布广泛,几乎所有内脏器官都受其支配。
例如,在心脏中,交感神经纤维可支配心肌细胞。
2. 功能特点-在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发挥主要作用。
例如,当人面临危险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等生理反应。
这有助于机体应对紧急情况,如提高机体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为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做好准备。
(三)副交感神经1. 结构与分布-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骶段。
其神经纤维同样经过神经节换元到达效应器。
-副交感神经也广泛分布于内脏器官,如在胃肠道,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平滑肌和腺体等结构。
2. 功能特点-在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发挥主要作用。
它的功能往往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
例如,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心跳减慢、胃肠蠕动增强、瞳孔缩小等,有助于机体进行消化、吸收等生理过程,维持身体的平静状态,即“休息和消化”功能。
(四)自主神经系统的意义1. 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自主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使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例如,通过调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2. 协调内脏器官活动-确保不同内脏器官之间的活动相互协调。
比如,在消化过程中,副交感神经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同时也会协调肝脏、胰腺等器官的功能,使消化过程顺利进行。
二、。
自主神经系统

二、副交感神经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 (一)中枢部: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S2~S4)
器官旁节 (二)周围部 副交感神经节 器官内节
副 交 感 神 经 的 低 级 中 枢
脑 干 副 交 感 神 经 核
器 官 旁 节
骶 副 交 感 核
器 官 内 节
副 交 感 神 经 节
1.脑部副交感神经
(1)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 节前纤维,来自中脑的动 眼神经副核,在睫状神经节 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
第 六 章
自主神经系统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基本概况
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和控制内脏、心血管 和腺体的神经系统,又称内脏神经系统或植物神 经系统。 脑 自 主 神 经 系 统
中枢部
脊髓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周围部
内脏感觉神经
第一节
内脏运动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是指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 泌的神经,通常不受人的意志控制。 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一样,都受大脑皮质和皮
图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也有3种去向: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 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 ②攀附动脉形成神经丛,随动脉的分支而分布。 如椎前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均是如此。
③由交感干神经节直接发出分支, 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4.交感神经的分布
(1)由全部交感干神经节发 出的节后纤维分别经灰交通支返 回到31对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 到头颈部、躯干和四肢的血管、 汗腺和立毛肌。 (2) T1-2节段侧角细胞发 出的一部分纤维,在交感干内上 升至颈上神经节交换神经元,节 后纤维随颈内、外动脉的分支分 布到头面部的平滑肌和腺体,如 瞳孔开大肌、泪腺、唾液腺以及 血管等。 如颈交感干受损,可出现Horner综合征,表现为患侧 瞳孔缩小、睑裂变小、面部潮红和无汗等。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概述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地功能特点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皮肤血管以与分布于 唾液腺,外生殖器地血管均收缩,胆 囊收缩,肌肉血管可收缩(NE能)或舒 张(Ach能)
心跳减慢,心房收缩减弱,部分 血管(如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 等)舒张
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粘液分泌
消化
辅助检查
温度计摄像仪拍摄地照片 上方为雷诺病病地手,下方为正常地手。 红色代表 热信号,绿色代表无热能
诊断标准
Ø 发作由寒冷或情感刺激诱发 Ø 双侧受累 Ø 一般无坏疽,即使仅限于指尖皮肤 Ø 无其它引起血管痉挛发作疾病地证据 Ø 病史2年以上
鉴别诊断
特点
起病 性别 严重程度 组织坏死 分布
甲皱毛细血管 病因
眼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 分泌
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促进肾上腺髓质 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概述
概述
颅部副交感神经分布情况
枢部
脑动眼神经 副核 脑桥上泌涎核
延髓下泌涎核
延髓迷走神经 背核
节前纤维
动眼神经
经面神经地 岩大 神经
经舌咽神经 地鼓室神经 至鼓室丛再 经岩小神经 经迷走神经 地分支
发颜色变化 握拳试验:两手握拳90秒后,于弯曲状态松开手指,部分
患者可出现发作时地颜色改变 将全身暴露于寒冷环境,同时将手浸于10-150C水,发作
地阳性率更高
辅助检查
Ø 血管无创性检查:测定寒冷刺激时手指收缩压 Ø 指动脉造影:了解血管痉挛与痉挛缓解情况。造影可以
显示动脉管腔变小,严重者可见动脉内膜粗糙,管腔狭窄 ,偶见动脉闭塞 Ø 其它:如微循环检查,血沉,如异常则支持继发性雷诺现 象
内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ppt课件

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支配器官
内脏运动神经 平滑肌、心肌、腺体
(不受意志控制)
躯体运动神经 骨骼肌
(受意志控制)
纤维成分
两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只有一种
神经元数目 纤维粗细不同 分布形式
两个神经元 低级中枢→植物神经节→效应器 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节后纤 维)的细纤维 节后纤维以神经丛形式分布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相应的神经丛(如颈内、 外动脉丛,腹腔丛,肠系膜上丛等),并随动脉分布到所支 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脏器。
-10-
2.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 颈上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下神经节 第1胸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
颈中神经节 颈胸神经节
交感干 肺丛
副交感神经
心脏 心跳加快、血压上升 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瞳孔
散大
缩小
支气管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胃肠
蠕动减慢
蠕动增强
膀胱
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松
肌收缩(贮尿)
弛(排尿)
-21-
(四)内脏神经丛 1.心丛 2.肺丛
-22-
3.腹腔丛 4.腹主动脉丛 5.腹下丛
(1)上腹下丛 (2)下腹下丛即盆丛
-23-
二、内脏感觉神经
•孤束核 中枢突
膝神经节
—周— 围突—面神经
舌咽神经下节 ———舌咽神经 →内脏器官
迷走神经下节 ———迷走神经
•脊髓 中枢突 (中间内侧核)
脊神经节
—周— 围突—交感神经 ———骶部副交感神经
→内脏器官
特点: 1. 痛阈较高。 2. 弥散的内脏痛,定位不准确。
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4)纤维粗细不同:躯体运动神经纤维一般是比较粗旳有 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纤维则是薄髓(节前纤维)和无髓 (节后纤维)旳细纤维。
(5)节后纤维分布形式不同:内脏运动神经节后纤维旳分 布形式和躯体神经亦有不同。躯体神经以神经干旳形式分布, 而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常攀附脏器或血管形成神经丛,由丛再分 支至效应器。
自主神经神经系统
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形态构造上旳差别
(1)支配旳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一般都受意 志旳控制;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 上不受意志旳控制。(2)纤维成份不同:躯体运动神经只有一种 纤维成份,内脏运动神经则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纤维成份,而多 数内脏器官又同步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旳双重支配。
切断兔颈部右侧交 感神经,同侧兔耳血 管旳变化。
3、外周克制
自主神经旳外周性作用与效应器本身旳功能状态有关。 例如,刺激交感神经可引致动物无孕子宫旳运动受到克制, 而对有孕子宫却可加强其运动(因为无孕与有孕子宫旳受 体不同);又如,胃幽门假如原来处于收缩状态,则刺激 迷走神经使之舒张,如原来处于舒张状态,则刺激迷走神 经使之收缩。
腺素)
药(心得静)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调节和控制内脏器官的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
本文将探讨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说明其在维持人体内稳态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自主神经系统由两个互为对立的部分组成: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它们相互协调工作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起源于脊髓胸腰段和髓外节段,通过胸骨上神经节、颈脊神经节以及膈神经等进入脏器。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来产生作用,具有兴奋、加速、应激等作用,促进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很多起源于位于脑干和脊髓底部的神经核,通过远离脊髓的神经纤维和胆经进入脏器。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通过释放乙酰胆碱来发挥作用,具有抑制、减速、消化等作用,促进机体的恢复和休息。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1. 调节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使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扩张血管,增加血压;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减慢心率、收缩血管,降低血压。
2. 调节消化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主要表现在增加或减少消化液的分泌以及消化道蠕动的调节。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兴奋胃酸的分泌,抑制胃肠蠕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则抑制胃酸的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及分泌。
3. 调节呼吸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对呼吸系统的调节主要表现在支配呼吸肌肉的运动。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兴奋呼吸肌收缩,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抑制呼吸肌肉的运动来实现呼吸的调节。
4. 调节泌尿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对泌尿系统的调节表现在控制膀胱的收缩和尿道的舒张。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兴奋膀胱的收缩,同时抑制尿道的舒张;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抑制膀胱的收缩,同时兴奋尿道的舒张。
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是属于复杂的神经系统,它控制身体内所有肌肉活动,非肌肉身体系统,以及多重方面的行为,包括记忆、思考和情绪。
它通过精细的控制系统把信息处理和指令传递给整个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共有三个主要级别,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外观面和神经节的内观面。
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含脊髓、丘脑和延脑。
它含有大量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突触,可以收集到身体内外信息,然后将信息传递给组合成关节运动,肌肉运动,延迟活动和行为等。
中枢可以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和应对,这是通过控制心脏跳动、呼吸等生理应激反应,和控制记忆、思考、决策等神经部分的完成的。
自主神经系统的外表面是支配的神经系统的传出部分,包括了迷走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注意力分配,对肌肉执行活动,调整消化道活动,调节血压等,而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调整心跳,血液反射,紧张兴奋,发育调节,通过内分泌调节身体的基础代谢等。
自主神经系统的内表面由许多神经节组成,它们分布于脊髓,肢体和胸腹腔内,主要参与支配脊髓和粗大的肌肉的运动。
神经节的主要作用是检测周围环境的信号,然后传递消息到中枢性神经系统。
神经节内部也有分离通路,控制传入脊髓信号和脊髓传出信号,调节脊髓抑制或激发活动,以及控制肌肉活动和反射。
自主神经系统可以用来将身体敏感的反应和突发性、直觉性的行为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生物体带来灵活的行为变化。
它能够遵从复杂环境的两个基础规则:及时和准确地发掘参数,再进行预测和调整。
只有理解了自主神经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才能保证人类得到健康舒适的环境。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诊治方法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诊治方法引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Autonomic Dysfunction)是指自主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导致一系列的身体功能紊乱。
这种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影响,因此,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一、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诊断方法1. 详细病史采集在进行任何医学诊断之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非常关键。
医生需要询问患者关于其症状、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相关信息,以便进行初步判断和进一步检查。
特别重要的是确定可能的诱因或触发因素。
2. 生理测定生理测定可以包括心电图(ECG)、血压监测、呼吸功能评估等。
这些测试能够提供关键数据,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并进一步指导后续治疗。
3. 血液检验血液检验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例如,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液糖和电解质水平等指标,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相关的潜在问题。
4. 神经内科检查神经内科检查是诊断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反射、肌力和感觉等方面来评估其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治疗策略1. 生活方式改变对于轻度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往往能够明显改善症状。
这包括规律作息、适量锻炼、控制饮食以及避免压力等情绪因素的刺激。
此外,戒除或减少吸烟和酒精摄入也是非常必要的。
2. 药物治疗在一些严重或无法通过生活方式改变缓解症状的病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α受体激动剂和抗惊厥药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运动、按摩和康复训练等手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恢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并加强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协调性,从而缓解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所导致的不适感。
自主神经系统

α波阻断 脑电波形成的机制:
(二)皮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感觉系统或与感觉系统有关的任何结构受到刺 激时,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电位变化。
皮质诱发电位
主反应;对应投射区特异性投射 次反应(后发放)非特异性投射
主反应
次反应
后发放
刺激家兔腓总神经引起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SEP )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脊髓感觉传导功能 ➢丘脑及感觉投射系统 ➢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结构特点 1.神经元数量多,联系复杂; 2.皮层分6层; 3.大脑皮层功能单位—“感觉柱(sensory column)” (由6层细胞纵行排列而成) 感觉柱: 特点:①同一柱中神经元功能相同; ②同一柱中联系环路只通过柱中几个神经元接替即可; ③同一柱中是传入、传出整合信息的处理单位; ④一柱兴奋,相邻柱抑制(兴奋-抑制镶嵌模式)。
三、学习与记忆
非联合型 (一)学习的类型:
联合型
习惯化(habituation) 敏感化(sensitization)
1. 非联合型学习(nonassociative learning)
2. 联合型学习(associative learning) (1 )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2)操作式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
二、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状态的产生机制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脑电觉醒-----Ach (脑干网状结构),NE(蓝斑) ➢行为觉醒-----Dopamine(中脑黑质)
Ascending Arousal Pathways: Lesions Promote Sleep or even Coma
自主神经系统

位置与外形内部结构功能走行分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支分布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由于这些器官的活动是非随意的,似乎是自动进行的,故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因为该系统与内脏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又称为内脏神经系统;又因该系统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故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也含有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也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和心血管等处的内感受器,把感受到的各种刺激通过中枢突传到各级中枢,到达大脑,经中枢整合后,再通过内脏运动神经调节器官的活动,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发挥重要作用。
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形态结构、功能和药理的特点,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有:(1)支配器官不同,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神经则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2)躯体运动神经自中枢到效应器涉及的神经元只有一个神经元,而内脏运动神经自中枢发出到效应器之前,必须在自主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再由节内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效应器。
因此,内脏运动神经从中枢到效应器必须经过两个神经元(除肾上腺髓质外,不需要交换神经元)。
第一个神经元称为节前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称为节后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周围的自主神经节内,它们的轴突称为节后纤维节后神经元的数目较多,一个节前神经元可与多个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
(3)躯体运动神经以神经干的形式分布,而内脏运动神经常形成神经丛,再分支至效应器.(4)躯体运动神经一般是较粗的有髓纤维,而内脏运动神经则是较细的薄髓纤维(节前纤维)和无髓纤维(节后纤维)。
(5)躯体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一般受意志控制为随意性,而内脏运动神经对效应器的作用通常不受意志所控制,为非随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性神经系统即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nervoussystem脊椎动物的末梢神经系,由躯体神经分化、发展,形成机能上独立的神经系统。
单一地或主要地由传出神经组成,受大脑的支配,但有较多的独立性,特别是具有不受意志支配的自主活动,因此,兰列(J.N.Langley1905)命名为自主神经系统,另外也称不随意神经系统或植物性神经系统。
目录1简介2分类综述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中枢部分3功能特点不受意志控制双重支配颉颃作用紧张性效应应急反应递质均为乙酰胆碱调节中枢4系统生理5情绪调控6化学传递7紊乱8治疗9与胆石症的关系简介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自主神经系统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
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它们的中枢部也在脑和脊髓内,周围部包括内脏运动(传出)纤维和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分别构成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1]。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自主神经系统成为又名植物神经组织系统,是由交感神经留学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积累两部分组成,支配和调节机体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和分泌,并参与内科调节葡萄糖,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体温,睡眠和血压等两个系统分会在大脑皮质及下丘脑的支配下,既拮抗又协调的调节器官的生理活动自主神经处长系统可分为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
2分类综述包括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两个系统,通常,一个器官都分布有两系统的神经纤维,保持着自主神经系统双重的神经支配,同时,这两个神经系统对一个器官的作用,多数是相互拮抗的。
这两个系统末梢径路的形态学特征,表现为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来的神经纤维,在到达终末器官时都更换一次神经元。
最初的纤维即节前纤维是有髓的,它在中途终止于神经节或神经丛,和这里的神经细胞形成突触,重新发出无髓的节后神经纤维,到达效应器。
只有分布到肾上腺的交感神经例外,其节前纤维直接到达腺细胞,支配肾上腺素的分泌。
这表明髓质细胞的神经性起源。
因此,将它称为交感神经-肾上腺系(sympathico-ad-renal,system)。
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两个系统的自主神经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即是持续性紧张,将一定的神经冲动送到所支配的器官,这称为持续性支配(tonicinnervati-on)。
受颉颃性支配的器官的兴奋性,依靠两个系统的紧张间的平衡来维持。
某一神经系紧张度减少和另一神经系的紧张度增加具有相同的效果。
再有,自主神经系统对特殊的药物(自主神经毒)敏感,容易引起兴奋或麻痹。
多数的药理作用对交感神经系和副交感神经系各有其特异性,因此,临床上用它作为自主神经紧张异常所引起的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以及外科手术的辅助手段等。
中枢部分中枢部分包括,大脑皮质下丘脑脑干的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核团,以及脊髓各阶段侧角区大脑皮层,各区均有自主神经的代表区,如旁中央小叶与膀胱及肛门括约肌功能,有关枕叶,与瞳孔,岛叶与内脏活动,有关丘脑可分为前后两区,前区为副交感神经代表区,后区为交感神经代表区,下丘脑与糖水盐脂交感神经系统肪代谢和体温,睡眠,呼吸,血压调节等均有密切关系。
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一词原是英国生理学家J.N.兰利提出的,其后得到广泛应用。
又名植物性神经系统或不随意神经系统。
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自主地进行的,一般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还是可以通过间接的途径控制或影响内脏活动的,例如通过操作式条件反射的训练,可以控制心血管、消化道等器官的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紧张、疼痛或损伤等情况有特别明显的自主性反应。
sympathetic(交感)一词起源于希腊文sympathetikos(同感的)。
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来自第6~9胸椎神经的交感神经纤维组成大内脏神经,终止于半月神经节,由此分出神经纤维到腹腔神经节,再分支到胃。
交感神经的作用为抑制胃的运动和减少胃液分泌,并传出痛觉。
副交感神经纤维来自左、右迷走神经,它促进胃的运动,增加胃液分泌,与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对抗的。
胃壁黏膜下层和肌层内的神经网是由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共同组成,以协调胃运动和分泌功能的相互关系。
3功能特点不受意志控制不受意志的控制,心跳、肠蠕动等。
每一脏器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两套神经系统,两者的作用是相反的,一个使器官的活动增强,另一个使器官的活动减弱。
在结构上,传出神经含有两个神经元,一个位于脑或脊髓(节前神经元),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神经节中,以树突与节前神经元的轴突形成突触。
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能调节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
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不随意神经系统。
由于内脏反射通常是不能随意控制,故名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紧张、疼痛或损伤等情况有特别明显的自主性反应。
肾上腺髓质细胞发源于神经嵴,但它没有突起,属于内分泌细胞。
双重支配哺乳纲动物的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从胸、腰部脊髓侧柱发出的交感神经和从脑干、骶部脊髓发出的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从脑、脊髓发出后,必先在自主神经节交换神经元,然后到达效应器。
由脑、脊髓发出到达自主神经节的纤维叫做节前纤维。
由神经节发出支配效应器的纤维叫做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的节前纤中枢神经系统维和较多数目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故交感神经活动一般比较弥散;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仅和少数的节后神经元相连,故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常比较局限。
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颉颃作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颉颃作用。
交感、副交感对于接受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互颉颃的。
例如交感神经使心搏加速,胃肠运动变慢;副交感神经使心搏变慢,胃肠运动加强。
但这种颉颃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此外交感神经兴奋时常伴有肾上腺髓质的分泌,因此称交感肾上腺系统。
迷走神经兴奋时常伴有胰岛的分泌,所以又称迷走-胰岛系统。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交感神经的功能可促进能量消耗,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则加强能量储存,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消耗后更便于储存,而储存正是为了以后的消耗。
紧张性效应紧张性效应。
在安静状态下,自主神经纤维经常有低频的传出冲动传到效应器,起着轻微的经常刺激作用,称紧张性效应。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或交感神经,可分别使心搏加快或减慢,这说明未切断前迷走神经使心搏减慢,交感神经使心搏加速。
但两个比较,则因动物种属而异,如家兔,交感效应较强;马则迷走效应较强。
应急反应交感-肾上腺活动与应急反应。
当动物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如剧烈运动、失血、酷寒时,机体会发生一系列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广泛加强的现象叫应急反应(应激反应)。
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根据这种反应提出了应急学说。
这些反应包括:心搏加速,皮肤及内脏血管的广泛收缩,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速等,其生理意义在于动员机体各种潜在力量以适应环境的剧变。
如果切除动物的交感神经链,则动物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就大为减弱。
递质均为乙酰胆碱化学传递不论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末梢所释放的递质都是乙酰胆碱:全部副交感神经的自主神经系统节后纤维末梢以及支配汗腺等少数器官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的递质也是乙酰胆碱,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若根据神经末梢递质来命名自主神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凡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就叫胆碱能纤维;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就叫肾上腺素能纤维。
在肠胃道的肌肉神经丛中还有一种既非胆碱能,又非肾上腺素能的纤维,它的递质可能是嘌呤核苷酸。
因此,有人把这种纤维叫做嘌呤能纤维。
但更多的实验表明这类纤维的递质是肽类物质,所以这些纤维应当叫做肽类神经纤维。
调节中枢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从脊髓直到大脑皮层的各个水平都有调节与控制自主性功能的中枢。
它们都能影响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活动。
在下丘脑似乎集中着那些专门影响交感活动的神经元。
因此下丘脑有时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的头(神经)节。
由于下丘脑还有重要的控制内分泌活动的功能,所以下丘脑又是内分泌的重要整合中枢,边缘系统包括海马、隔区、扣带回、杏仁等,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更高级中枢。
但对各级水平的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详细组构方式及其作用路径和机制,均有待深入研究。
4系统生理正常或应激条件下,自主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的心血管系统、胃肠道和体温稳态中起重要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对机体内稳态的维持是与意识无直接关系的自主调节。
麻醉科医师实施临床麻醉的目的之一在于自主神经系统--心得安手术创伤对机体可能产生极大应激时,阻断伤害性刺激的传导,适当地抑制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应激反应,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另一方面,外科病人所患的疾病可能显著地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变自主神经系统对手术和麻醉的正常反应。
因此,麻醉科医师对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麻醉药物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应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比副交感神经系统复杂。
交感神经系统由四种神经元构成,1、节前自主神经元,2、前运动神经元(premotorneuron)调节着节前自主神经元的活动,3、传入神经元,传导外周受体的信号,4、连接传入信号和更高级中枢的中间神经元。
交感前运动神经元位于延髓前腹侧外部、延髓前腹侧中部、尾缝核、脑桥和海马内室旁核,其中位于延髓前腹侧外部的交感前运动神经元在维持基础血压以及调节血压的时相性中起重要作用。
交感前运动神经元的传出通路下行至第一胸椎到第二或第三腰椎脊髓恻角的灰质更换成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前侧角的交感节前神经元发出的神经纤维以三种方式形成神经节:椎旁成对的交感神经链、各种不成对的远端神经丛和位于靶器官附近的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在脊髓前角离开脊髓,随脊神经干进入椎旁交感神经节,22对交感神经节成对排列于脊柱两侧,各神经节间彼此交通形成交感神经链。
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节内再次更换成节后神经元,并发出交感节后纤维随脊神经直达相应的效应器官。
来自颈交感神经链三个神经节的交感神经分布到头颈部,调节血管张力、瞳孔大小、汗腺和唾液腺分泌以及毛发的运动。
下颈部的交感神经节和第一胸椎交感神经节在脊髓两侧各融合成星状神经节。
上胸部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分别形成心脏、食道和肺脏交感神经丛。
不成对的椎前交感神经节在腹腔和盆腔椎体前形成腹腔、主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上、下交感神经节。
腹腔神经节来自于胸5~12脊髓侧角,节后交感神经支配肝、脾、胃、肾、胰腺、小肠和近端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