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2018年《837-化工原理》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学院-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原理》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编写人:王振芳审定人:编制时间:审定时间: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它是化学工程学科的基础,是理解各种化工过程的关键。

它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旨在培养学生单元操作与设备选择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操作与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常见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和将来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化工原理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与基础课的桥梁。

让学生学会专业课的学习方法,顺利完成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过渡;2让学生熟练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设计方法以及设备的操作与调节;3掌握工程问题的思维方式,工程问题的处理方法;4加强学生单元操作与设备选择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操作与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的培养;5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三传”的基本概念,“三传”的类似性,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要求】1在单元操作的教学中主要贯穿两条主线:一是传递过程(动量、热量、质量传递);二是工程问题处理方法;2按照“过程分析-数学描述-实例分析”的方式展开,体现“定性-定量-应用”三个不同层次。

3强调过程的共性,将化工单元操作按过程共性分块,阐明共同的原理和科学基础;4重点介绍工程问题的处理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及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5教学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能力的培养:单元操作与设备选择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操作与调节生产过程的能力、过程开发或科研能力。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化工原理共46学时绪论(授课3学时)【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化工原理研究对象、目的及内容;2了解化工原理在专业课中的地位;3掌握单元操作的分类,特点和单元操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

山东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核心公式归纳

山东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核心公式归纳

山东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核心公式归纳山东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复习资料-化工原理核心公式归纳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化工原理的核心公式是学好该科目的关键。

本文将对山东省考研化学工程与技术考试中常见的化工原理核心公式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复习备考。

一、热力学公式1.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热力学第二定律:ΔS = Q/T其中,ΔS表示系统熵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T表示系统的温度。

3. 焓的变化:ΔH = ΔU + PΔV其中,ΔH表示系统焓的变化,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P表示系统压力,ΔV表示系统体积的变化。

4. 速率理论基本公式:ln(k1/k2) = (Ea/R)(1/T1 - 1/T2)其中,k1和k2表示两个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Ea表示反应的活化能,R表示气体常数,T1和T2表示两个不同温度。

二、反应工程公式1. 摩尔平均度公式:α'=∑(ni/νi)其中,α'表示平均度,ni表示物质i的物质量,νi表示物质i在反应中的反应系数。

2. 选择性公式:S = (ν产品/ ν反应物) × 100%其中,S表示选择性,ν产品表示产物的摩尔数,ν反应物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数。

3. 反应速率公式:r = kC^m其中,r表示反应速率,k表示速率常数,C表示反应物的浓度,m表示反应级数。

4. 斯特凡方程:q = mCp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质质量,Cp表示物质的定压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三、传递过程公式1. 质量传递速率公式:N = kC^m其中,N表示质量传递速率,k表示质量传递速率常数,C表示物质浓度,m表示质量传递的级数。

2. 能量传递速率公式:q = hA(ΔT/Δx)其中,q表示能量传递速率,h表示传热系数,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Δx表示传热距离。

山东大学2018年《908-自动控制原理 (专)》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908-自动控制原理 (专)》考研大纲_山东大学考研网

山东大学2018年《908-自动控制原理(专)》考研大纲考试内容
(一)自动控制原理部分
1.绪论
2.数学模型
1)微分方程的建立
2)传递函数
3)系统的结构图
4)信号流图
3.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4)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4.根轨迹法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常规根轨迹的绘制
3)零度根轨迹的绘制
4)参变量根轨迹的绘制
5.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法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3)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4)稳定裕度
5)闭环频率特性
6)频率特性分析
6.线性系统的校正
1)系统的设计及校正问题
2)频率法串联校正
3)控制系统的复合校正
7.非线性系统
1)典型非线性特性
2)描述函数
3)描述函数法
8.采样系统
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2)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3)信号恢复
4)Z变换
5)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6)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山东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_文彦考研

山东大学2015年招收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_文彦考研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硕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博士目 录
666 中外音乐史
916 有机化学(专)
670 书法史论
917 工业工程综合
672 中国美术史
920 物流工程与管理系统
673 中外舞蹈史
921 数字信号处理(专)
802 西方哲学史(从古代至德国古典哲学) 922 音乐作品赏析
803 环境化学
923 美术作品赏析
804 环境微生物学
924 艺术设计作品赏析
硕士复试方 案
硕士复试方 案
硕士复试方 案
硕士复试方 案
010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011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12 文艺美学研究基地 013 国际教育学院 014 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 015 外国语学院 016 艺术学院 017 历史文化学院 018 文化遗产研究院 019 数学学院 020 金融研究院 021 物理学院 022 化学与化工学院 024 生命科学学院 025 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026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027 晶体材料研究所 028 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029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30 环境研究院 031 管理学院
二、招生专业目录

837-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837-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837-化工原理一、考试目的《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化工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传质和传热)和其研究方法为主线,涵盖了化工生产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设计与操作调节。

通过考试,测试考生对于化工专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要求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单元操作的过程特点及设备特性;掌握主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本科目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带计算器。

试卷结构:基本概念和知识、基本理论等占40%,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等占60%。

试题题型包括基本概念、简答及分析和计算题(主要内容为流体流动、传热、吸收和精馏或均相反应器计算)。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Ⅰ. 流体流动1. 考试内容:(1)概述(2)流体静力学方程和应用(3)流体流动规律(4)流体流动现象(5)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6)管路计算(7)流速和流量的测量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规律;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和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正确理解流体的流动类型和流动阻力的概念;熟练掌握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了解测速管、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计算。

Ⅱ. 流体输送机械1. 考试内容:(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3)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4)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和汽蚀现象(5)离心泵安装高度(6)往复泵和其他类型泵的类型、工作原理、流量调节等2. 试要求: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泵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正确理解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原则,掌握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

考研《化工原理》考试大纲(学术学位)

考研《化工原理》考试大纲(学术学位)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何潮洪,刘永忠,窦梅,冯霄.《化工原理》(上),科学出版社,2017
2.何潮洪,伍钦,魏凤玉,姚克俭.《化工原理》(下),科学出版社,2017
3.余立新,蒋维钧.《化工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姚克俭,姬登祥,俞晓梅等.《化工原理实验立体教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熟练掌握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和分支管路的计算方法;
(6)掌握流速、流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流体输送机械
(1)深入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流量、压头、功率和效率等概念,熟练掌握泵的特性曲线;
(2)掌握离心泵的操作原理,理解气缚和汽蚀现象;
(3)熟练掌握离心泵选型和安装高度计算的方法;
(4)熟练掌握不同类型流体输送机械的流量调节方法;
6.传热设备(换热器)
(1)了解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换热设备;
(2)熟练掌握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选型和设计方法;
(3)熟练掌握换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4)了解其它类型换热器的结构及其特点。
7.质量传递基础
(1)理解两相传质过程概念;
(2)熟练掌握相组成的各种表示方法;
(3)熟练掌握费克定律和分子扩散速率的计算;
(4)理解对流扩散概念,熟练掌握对流扩散速率的计算。
8.气体吸收
(1)熟练掌握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的表示方法和亨利定律的三种形式;
(2)熟练掌握吸收速率方程、总传质系数和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吸收塔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
(4)熟练掌握低浓度气体吸收塔溶剂用量和填料层高度、理论塔板数的计算;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专业类别:
■学术型□专业学位

2017年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解析

2017年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解析

山东大学 837 化工原理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基本原理部分【陈2】1【答案】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的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

此种现象称为气缚,表示离心泵无自吸能力,所以在启动前必须灌满液体。

离心泵装置中吸入管路的底阀的作用是防止启动前灌入的液体从泵内流出,滤网则可以拦截液体中的固体颗粒被吸入而堵塞管道和泵壳。

【陈8】2【答案】当液体湍流流过固体溶质表面时,固、液间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液体内紧靠两相界面的一层停滞膜内,此膜厚度大于层流内层厚度,而它提供的分子扩散传质阻力恰等于上述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对流传质阻力。

双模理论包含几点基本假设:①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停滞膜,吸收质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此二膜层由气相主体进入液相主体;②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③在两个停滞膜以外的气、液两相主体中,由于流体充分湍动,物质组成均匀。

【陈6】3【答案】(1)传热管壁温接近膜系数大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即饱和蒸汽的温度,因为空气的膜系数远远小于蒸汽的膜系数。

(2)传热系数接近膜系数小的流体,即空气的膜系数。

(3)空气走管内,饱和蒸汽走管间,以便于冷凝液的排放。

【陈9】4【答案】气体的吸收与液体的精馏同为分离均相物系的气液传质操作,但是,二者有重要的差别。

一般说来,为使均相混合物分离成较纯净的组分,必须出现第二个物相。

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蒸馏操作中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与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

因此,经过精馏操作可以直接获得较纯净的轻、重组分,但经过吸收操作,混合气中的溶质却进入吸收液中,而不能以较纯净的状态直接得到。

要取得较纯净的溶质组分,还需经过第二个分离操作才能实现。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原理》考研大纲一、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计算题等。

二、课程考试大纲1.流体流动范围和要求:(1)流体静力学:静止流体受力平衡的研究方法;压强和势能的分布;压强的表示方法和单位换算;静力学原理的工程应用。

(2)流体动力学:流量与流速;稳态和非稳态的概念;基于质量守恒的连续性方程;流动流体的机械能守恒(Bernoulli方程);压头;机械能守恒原理的应用。

(重点)(3)流体流动阻力:Newton粘性定律;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层流和湍流的基本特征;湍流强度和尺度的概念;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分离现象;层流和湍流数学描述的基本方法;剪应力分布;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沿程阻力损失计算(Fanning公式、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的确定、Hangen-Poiseuille公式)、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当量长度法、局部阻力系数法)、管路总阻力的计算。

(难点和重点)(4)化工管路的计算:简单管路设计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简单管路操作型计算的特点、计算方法;复杂管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重点)(5)流速和流量的测量:Pitot管、孔板流量计、Venturi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原理、特点和计算方法。

2.流体输送机械范围和要求:(1)离心泵:离心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离心泵基本方程;影响离心泵理论压头的主要因素;离心泵的功率、效率和实际压头。

离心泵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方程;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方法;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理性泵组合运转工况分析;离心泵的安装高度;汽蚀余量;离心泵的选用。

(重点)(2)容积式泵和气体输送机械:往复泵工作原理、特点和流量调节方法;气体输送的特点及全风压的概念;气体输送机械的主要特性;不同风机终压或压缩比范围;压缩机和真空泵的工作原理;获得压缩空气和真空的方法。

3.非均相物系的分离范围和要求:(1)沉降:重力沉降沉降速度及其计算,降尘室的流量、沉降面积和粒径的关系;离心沉降颗粒分级概念,旋风分离器工作原理,影响旋风分离器性能因素,粒级效率的概念。

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及笔记详解

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及笔记详解

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考研真题及笔记详解2021年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考研全套目录•山东大学《837化工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全国名校化工原理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预售]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上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预售]陈敏恒《化工原理》(第4版)(下册)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夏清《化工原理》(第2版)(上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夏清《化工原理》(第2版)(下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试看部分内容名校考研真题绪论本章不是考试重点,暂未编选名校考研真题,若有将及时更新。

第1章流体流动一、填空题1.某液体在内径为的水平管路中作稳定层流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的管子时,则其流速为原来的倍,压降是原来的倍。

[四川大学2008研]【答案】4 16查看答案【解析】由流量可得,流速,因此有:,即流速为原来的4倍。

根据哈根-泊肃叶(Hagen-Poiseuille)公式(为压强降),则有:因此,压降是原来的16倍。

2.一转子流量计,当通过水流量为1m3/h时,测得该流量计进、出间压强降为20Pa;当流量增加到1.5m3/h时,相应的压强降为。

[四川大学2008研]【答案】20Pa查看答案【解析】易知,当转子材料及大小一定时,、及为常数,待测流体密度可视为常数,可见为恒定值,与流量大小无关。

3.油品在φ的管内流动,在管截面上的速度分布可以表示为,式中y为截面上任一点至管内壁的径向距离(m),u为该点上的流速(m/s);油的粘度为。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

《化工原理》考研考试大纲英文译名: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化工相关专业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考试时间:3小时分数:150分教材: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等编.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参考书:1.《化工原理习题详解与应用》,丛德滋等编著,2002年,化学工业出版社2.《化工原理学习指导》第二版,马江权等编著,2012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考题类型:客观题50分,其中选择题25分、填空题25分;主观题100分考试内容:绪论1.化工过程与单元操作2.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及其重要性3.单位及单位换算4.常用基本概念: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第一章流体流动1.静力学原理及其应用2.流体流动的质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3.牛顿粘性定律,圆管中流体的流速分布4.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流动的型态、湍流的基本特征、流动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5.流体流动的机械能损失,因次分析法6.管路计算、流速、流量的测量基本要求1.理解:流体的密度、比容、压力的意义及计算掌握: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应用2.理解:流量、流速、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掌握:流体流动系统的物料衡算、机械能衡算及柏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应用3.理解:粘度、牛顿粘性定律、流体的流动形态、流体流动边界层4.理解:阻力产生的原因及因次分析法掌握:阻力计算通式,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的计算5.理解:复杂管路中并联管路的计算掌握:简单管路的计算,毕托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及应用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1.常用液体输送机械2.离心泵的理论压头和实际压头(扬程),功率和效率3.离心泵的气缚与汽蚀现象4.泵的安装高度、流量调节、泵的选择5.离心风机的性能与选择基本要求:1.了解:常用液体输送机械2.掌握:离心泵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主要性能参数、特性曲线的意义、用途、测量方法3.理解:离心泵产生气缚与汽蚀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4.掌握: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的计算、流量调节、泵的选择原则5.掌握:离心风机的性能与选用6.了解:其他气体输送机械第四章流体通过颗粒层的流动1.颗粒床层的特性2.流体通过固定床层的压降3.过滤原理及设备4.过滤过程计算及强化过滤的途径基本要求:1.理解颗粒床层的特性,如:比表面积、球形度、空隙率等2.理解流体通过固定床层压降的模型及康采尼方程3.掌握板框过滤机、叶滤机、回转真空过滤机的基本原理4.掌握板框压滤机及回转真空过滤机的恒压过滤计算第五章流体的沉降和流态化1.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沉降速度2.重力沉降、离心沉降原理与设备基本要求:1.理解:流体与单个固体颗粒的相对运动2.掌握:重力沉降室的沉降条件及生产能力;旋风除尘器分离能力的估算第六章传热1.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2.热传导3.对流给传热过程,对流传热系数及其主要影响因素4.热辐射5.传热过程的计算6.常用换热器的类型与分类7.加热与冷却方法,常用换热设备,传热过程的强化,典型换热器的传热计算与设计基本要求:1.理解: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的基本原理2.理解:傅立叶定律及其应用3.掌握:热传导中平壁及圆筒壁4.理解: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因次分析法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选用及计算5.理解:热辐射基本概念6.掌握:斯帝芬-波尔滋曼定律及克希荷夫定律,7.了解:两物体间的相互辐射及设备热损失的计算8.掌握:两流体间壁传热过程的传热计算9.了解:传热单元数法10.了解:常用换热器类型及结构11.了解:加热和冷却方法、传热设备、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掌握:列管换热器的结构、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第八章吸收1.分子扩散的和费克定律2.等分子反向扩散和通过静止组分的单向扩散,对流传质,相际传质3.气液相平衡和亨利定律4.吸收流程和溶剂的选择5.传质速率和传质系数6.吸收及解吸塔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和传质单元数的计算7.传质理论基本要求:1.理解:分子扩散和费克定律2.掌握:对流传质,相际传质,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等基本概念3.掌握:亨利定律及其应用4.了解:吸收流程和溶剂的选择原则5.理解:双膜理论掌握:传质速率方程及总传质系数6.掌握:吸收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的用量,最小液气比,传质单元数及传质单元高度的计算,吸收塔的填料高度计算7.掌握:解吸塔的设计型计算第九章蒸馏1.双组分混合液的汽液平衡2.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3.精馏原理,理论板,理论板数计算4.塔板效率,等板高度,间歇蒸馏,其它蒸馏方式基本要求:1.理解:蒸馏原理,理想溶液及拉乌尔定律掌握:t-x-y图、x-y图、挥发度、相对挥发度、相平衡方程了解:非理想溶液的平衡关系2.理解:平衡蒸馏、简单蒸馏3.理解:精馏原理、理论板、恒摩尔流假设、塔板效率4.掌握:二元普通精馏操作线方程及应用,q线方程及应用,进料板位置的确定、理论板的计算法、适宜回流比的选择及最小回流比的计算5.掌握:直接蒸汽加热精镏塔及回收塔的设计型计算6.了解:精馏塔的能量衡算及节能7.了解:其它蒸馏方法第十章气液传质设备1.板式塔2.填料塔3.板式塔与填料塔比较基本要求:1.了解:板式塔的主要类型及结构特点,塔板的流体力学状况掌握:单板效率、全塔效率及塔径的计算,塔板负荷性能图的概念2.了解:板式塔中不正当的操作3.了解:填料塔结构及填料特性掌握:填料塔的塔径及压降的计算第十四章固体干燥1.固体干燥,湿空气性质和湿度图;干燥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2.湿分在气固两相间平衡,气固两相间热质传递3.恒定气液条件下的固体干燥速率、临界含湿量、干燥时间计算,典型干燥设备基本要求:1.了解:干燥过程特征、干燥方法分类及应用掌握: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的应用,干燥过程中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干燥过程图解法;2.掌握:干燥机理,自由水与平衡水,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概念3.掌握:恒定条件下干燥速率的计算方法,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时间计算4.了解:干燥器类型及其应用。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化工原理》考试大纲本《化工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工程及技术一级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应用基础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传质和传热)为主线,涵盖了化学工业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要求考生掌握研究化工工程问题的方法论,掌握各单元操作过程原理和设备性能,能够进行定量过程计算和基本的工程设计,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对设备应具有操作管理、设计、强化和过程开发的本领。

一、考试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掌握单元操作过程的典型设备的特性,并了解基本选型能力;3.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4.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博士研究生入学《化工原理》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一)流体流动1、考试内容(1)流体及相应的基本概念;(2)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3)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特别是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4)流体流动阻力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及应用;(5)流体流量的测量原理及设备。

2、考试要求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二)流体输送机械(1)液体输送机械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操作、选型及典型设备间的区别,重点掌握离心泵及往复泵;(2)典型气体输送机械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操作性能。

2、考试要求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

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和安装。

能够进行涉及泵的基本计算。

(三)机械分离和固体流态化1、考试内容(1)非均相物系的特点和非均相物系的分离方法。

包括单颗粒和颗粒床层的特性,沉降和过滤过程的相关计算;(2)过滤的计算问题,降尘室和旋风分离器的基本计算。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第一篇:2018年山东大学理论化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28理论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理论化学》是2014年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理论化学》考试要力求反映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培养综合素质高、复合型的化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考生应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具备对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理论化学》试卷满分150分。

其中,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合计100分为必答,另外50分可选择无机化学(50分)或分析化学(含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50分)作答。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答题时允许使用计算器。

四、考试内容: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100分)该科目大纲共计十九章,其中第一至第十章考题占75分,第十一至第十九章(结构化学部分)考题占25分。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概论1.1 热力学的目的、内容和方法1.2 热力学基本概念:体系与环境,体系的性质;热力学平衡态和状态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2.1 热和功 2.2 热力学能2.3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与数学表达式3.体积功与可逆过程3.1 等温过程的体积功 3.2 可逆过程与最大功 4.焓与热容4.1 焓的定义4.2 焓变与等压热的关系 4.3 等压热容和等容热容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5.1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5.2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 5.3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实际气体的应用6.1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7.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 8.化学热力学8.1 化学反应热效应等压热效应与等容热效应;反应进度;8.2 赫斯定律与常温下反应热效应的计算:赫斯定律;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8.3 标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卡诺定理 3.1 卡诺循环 3.2 卡诺定理4.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4.1 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熵函数的概念 4.2 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与体系的熵变 5.过程方向和限度的判据5.1 克劳修斯不等式 5.2 熵增加原理6.△S的计算6.1 简单状态变化过程△S的计算6.2 相变过程△S 的计算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与熵的统计意义 7.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7.2 熵和热力学概率—玻兹曼公式8.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8.1 热力学第三定律 8.2 规定熵8.3 化学反应过程熵变的计算 9.亥姆霍兹自由能与吉布斯自由能9.1 亥姆霍兹自由能及△A判据 9.2 吉布斯自由能及△G判据 10.过程△G的计算与应用 10.1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G的计算 10.2 纯物质相变过程△G的计算 11.热力学关系式11.1 四个热力学基本关系式11.2 对应系数关系式与麦克斯韦关系式第三章化学势 1.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2.偏摩尔量与化学势2.1 偏摩尔量的定义和集合公式2.2 化学势的定义及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3.稀溶液中两个经验定律3.1 拉乌尔定律 3.2 亨利定律4.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4.2 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5.理想溶液的定义、通性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1 理想溶液的定义及各组分的化学势5.2 理想溶液的通性 6.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7.稀溶液的依数性 7.1 蒸汽压下降7.2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 7.3 渗透压8.非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与活度的概念第四章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与标准平衡常数 1.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1.2 标准平衡常数 2.平衡常数的表达式2.1 气相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复相化学平衡3.1 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2 解离压力4.平衡常数的测定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5.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5.1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5.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改变的计算 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1 温度对平衡常数影响—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6.2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3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同时平衡与反应的耦合第五章多相平衡1.多相体系平衡的一般条件 2.克拉贝龙方程 3.相律3.1 独立组分数、自由度 3.2 相律4.单组分体系的相图—水的相图 5.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5.1 双液系:理想和非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杠杆规则与蒸馏原理;部分互溶和不互溶双液系5.2简单低共溶混合物体系5.3形成化合物体系:稳定化合物;不稳定化合物 5.4 完全互溶和部分互溶双液系的相图 6.三组分体系的相图及其应用6.1 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 6.2 部分互溶的三液体体系 6.3 二盐一水体系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非必考内容)第七章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1、离子的迁移(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法拉第定律(2)离子的迁移和离子迁移数的概念2、电解质溶液的电导(1)电导、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2)电导测定的仪器及方法(3)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规律(4)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离子摩尔电导率3、电导测定的应用(1)求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电离平衡常数(2)求算微溶盐的溶解度和溶度积(3)电导滴定4、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1)溶液中离子的活度和活度系数、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2)离子强度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基本了解)(1)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公式(2)不对称离子氛模型及德拜-尤格尔-盎萨格电导公式(二)可逆电池电动势6、可逆电池(1)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2)可逆电极的种类及电极反应(3)电池电动势的测定(方法原理、所用主要仪器)(4)电池表示式(电池组成及结构的书写惯例)(5)电池表示式与电池反应的―互译‖7、可逆电池热力学(1)可逆电池电动势与浓度的关系A.能斯特(Nernst)公式及其中各参数的意义B.电池标准电动势的测定和求算(2)电池电动势E及其温度系数与电池反应热力学量的关系(3)离子的热力学量8、电极电势(1)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A.电极–溶液界面电势差B.溶液–溶液界面电势差、盐桥(构成及作用)C.电池电动势的产生(2)电极电势A.标准氢电极(构成及规定)B.任意电极电势数值和符号的确定C.电极电势的能斯特(Nernst)公式D.参比电极(种类及作用)9、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1)单液化学电池(2)双液化学电池(3)单液浓差电池(4)双液浓差电池(5)双联浓差电池10、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1)判断反应趋势(2)求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3)求微溶盐活度积(4)求离子平均活度系数(5)pH值的测定(6)电势滴定(三)不可逆电极过程11、电极的极化(1)不可逆电极电势(2)电极极化的原因(浓差极化、活化极化)(3)过电势(概念、测量方法及仪器)12、电解时的电极反应(1)阴极反应(2)阳极反应1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现象及原理(2)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14、化学电源(1)化学电源定义及种类(2)常用化学电源(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等)(3)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表面现象1、表面吉布斯函数、表面张力(物理意义)2、纯液体的表面现象(1)附加压力(2)曲率对蒸气压的影响(3)液体的润湿与铺展(4)毛细管现象3、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1)气固吸附(定义、作用)A.气固吸附的类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比较)B.吸附平衡与吸附量C.吸附曲线的种类及特征(2)朗格缪尔(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式A.朗格缪尔气固吸附理论(基本假设、吸附公式推导及应用)(3)BET多分子层吸附等温式(4)其它吸附等温式4、溶液的表面吸附(1)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A.正吸附、负吸附B.表面活性剂(定义、结构特征)(2)吉布斯吸附公式(3)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层结构(4)表面膜5、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1)表面活性剂的分类(2)胶束和临界胶束浓度(3)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作用类型、原理及与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的关系)(二)分散系统6、分散系统的分类7、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1)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现象、应用)(2)力学性质–布朗运动(扩散、沉降与沉降平衡)8、溶胶的电性质(1)电动现象(电泳、电渗)(2)溶胶粒子带电的原因(3)溶胶粒子的双电层(4)溶胶粒子的结构(书写或示意图表达)9、溶胶的聚沉和絮凝(1)外加电解质对溶胶聚沉的影响(2)溶胶的相互聚沉(3)大分子化合物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10、溶胶的制备与净化方法11、高分子溶液(简单了解)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1、化学动力学概论(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及目的(2)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3)反应机理的概念(总反应、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复合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化学法和物理法的原理及优缺点)(3)反应速率的经验表达式(4)反应级数的概念(5)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的关系)(6)速率常数(其单位与反应级数的关系)3、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1)简单级数反应的定义,简单反应与简单级数反应之间的关系(2)一级反应、二级反应、三级反应、零级反应(对应的速率公式及其特点、半衰期公式及特征)4、反应级数的测定(1)积分法(2)微分法(3)过量浓度法(孤立法)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阿仑尼乌斯(Arrhenius)经验公式(2)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实验测定A.活化分子与活化能B.活化能的求算方法(3)阿仑尼乌斯公式的一些应用6、简单碰撞理论(1)简单碰撞理论的基本假设(2)碰撞数、有效碰撞分数的物理意义(3)简单碰撞理论的成功与失败7、过渡态理论(1)势能面的概念及物理意义(2)反应途径、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能(3)过渡态理论的成功与失败8、单分子反应理论(简单了解)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1、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速率公式及动力学特征)(1)对峙反应(可逆反应)(2)平行反应(竞争反应)(3)连串反应(连续反应)2、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1)稳态近似法(中间产物非常活泼且浓度极低)(2)平衡态近似法3、链反应(1)链反应的三个步骤(2)直链反应(3)支链反应4、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稳态近似法和平衡态近似法的应用)5、催化反应(1)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作用)(2)不同类型的催化反应(均向催化反应、复相催化反应、酶催化反应)6、光化学概要(1)光化学定律、量子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光化学反应(2)光化学与热反应的比较7、快速反应及其研究技术(简单了解)第十一章量子力学基础1、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1)黑体辐射和能量量子化(2)光电效应和光的波粒二象性(3)原子结构模型及氢原子光谱(4)实物微粒的二象性(5)不确定关系2、量子力学基本假设(1)状态的描述(2)力学量的描述(3)状态方程(4)测量问题(5)态叠加原理3.Schrodinger方程和一维势箱中的粒子4.三维势箱中的粒子第十二章原子结构1、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2、单电子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的解(1)坐标变换(2)分离变量(3)Φ方程、R方程和Θ方程(4)单电子原子波函数(5)量子数的物理意义(6)波函数和电子云的图形3、电子自旋和Pauli原理4、多电子原子Schrodinger方程及其解5、屏蔽效应和原子轨道能级第十三章原子光谱1、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1)相对论效应(2)电子自旋效应(3)选择定则(4)塞曼效应2、多电子原子的角动量和光谱项符号3、由电子组态求光谱项(1)不等价电子的光谱项(2)等价电子的光谱项4、多电子原子光谱第十四章分子的对称性1、对称操作和对称元素2、对称类型—点群3、分子的对称性及极性4、分子的对称性及旋光性第十五章分子轨道理论1、氢分子离子H2+的结构(1)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2)氢分子离子H2+的Schrodinger方程的解(3)关于积分Sab, Haa和Hab(4)结果的讨论2、分子轨道理论大意3、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和成键三原则4、双原子分子(1)同核双原子分子(2)异核双原子分子5、双原子分子的光谱项6、简单分子轨道(HMO)方法和共轭分子结构7、电荷密度、键级、自由价、分子图和化学活性8、分子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第十六章价键理论1、海特勒-伦敦法解H2分子2、价键理论大意3、价键理论对一些简单分子的应用4、杂化轨道理论(1)s-p杂化(2)s-p-d等性杂化轨道的简单讨论5、定域分子轨道和离域分子轨道-甲烷第十七章分子光谱1、分子光谱的产生2、跃迁矩3、双原子分子的转动光谱4、双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5、线性AB2(D∝h)型三原子的简正振动6、红外光谱7、拉曼光谱8、核磁共振9、光电子能谱第十八章晶体结构(了解)第十九章 X射线结构分析(了解)无机化学(50分)(一)基本原理1.物质状态:气体、液体、固体(晶体和无定形固体)的基本性质及其变化规律;溶液的组成、浓度、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

《化工原理》教案化学与化工学院王振芳张长桥陆维玮★每章编写概要:1、本章内容大串联:包括主要内容简介、重点难点提示、突出“三基”内容和工程观点。

2、典型实例:密切结合生产实例,重在理论联系实际,拟补相关教材“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突出知识的灵活运用;考研题解。

3、工程观点及概念补充练习题。

★课程特点: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在课程内容中,既有详细的过程分析,又有大刀阔斧的粗描概略,;既有详尽的理论分析,又有许多的经验总结。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工程观点、培养专业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化工原理也是化工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由于它讨论的各种单元操作也广泛地被应用于其它工业过程,同时也是制药、食品、冶金、纺织、材料等类专业的选考课。

目前全国开设此课的院校有百多家,教材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谭天恩、清华大学等所编的教材。

这些教材编写格局大致相同,局部内容有差异。

因此同学在报考不同院校时,首先应注意选择教材,其次应熟悉各院校的出题思路。

各院校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是基本一致的。

即:是否牢固地掌握了基础知识;是否具备定量计算能力;是否树立了工程观点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升学考试还是专业学习,化工原理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

因此,教学中,我们十分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工程观点的建立,在每一章后都补充相应的概念题,主要是把重要的工程观点和基本概念通过练习题书面化加强学生这方面的学习。

另外在具体知识的讲解中,再三强调方法的重要性。

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将实验研究方法、因次理论下的实验研究方法、数学模型法介绍给学生。

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设计及操作调节等,又称为化学工程基础或化工单元操作。

化工生产中涉及到大大小小几十种单元操作,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一一介绍,那么对于一个新的单元操作应如何分析和掌握哪些内容呢?★如何着手分析某一单元操作?一、单元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二、单元操作的依据是什么?三、采取什么措施?四、典型设备的操作与调节五、过程的经济性单元操作从理论上分析,可归结为三大类:遵循动量传递规律、遵循热量传递规律、遵循质量传递规律。

山东省考研化工与制药工程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与制药技术

山东省考研化工与制药工程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与制药技术

山东省考研化工与制药工程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与制药技术化工原理与制药技术是山东省考研化工与制药工程复习中的重要科目之一。

本文将介绍化工原理与制药技术的相关知识,帮助考生全面了解该科目的内容和要求,提供复习资料以助于考生顺利备考。

一、化工原理化工原理是化工与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涉及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热力学、输送过程、反应工程等内容。

在考研中,合理的掌握和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是关键。

1.1 热力学热力学是化工原理的基础,主要关注能量转化和热力学性质。

在复习中,要重点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并能够应用到化工过程中。

1.2 反应工程反应工程是化工原理的重要内容,涉及化学反应的设计和优化。

复习时,要重点关注反应动力学、反应器设计和反应过程的控制策略等知识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化工工程中。

1.3 传质过程传质过程是化工原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物质传输和传质原理。

在复习中,要了解不同传质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如扩散、对流传质等,并熟悉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

二、制药技术制药技术是研究药物的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学科,与化工紧密相关。

在考研中,要了解制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掌握相关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标准。

2.1 药物研发药物研发是制药技术的核心环节,包括药物发现、药物设计、药物合成等。

复习时,要了解不同类型的药物研发过程和方法,掌握常见的药物合成反应和合成路线。

2.2 药物制剂药物制剂是药物在制备过程中的加工和制备形式。

复习时,要了解不同药物制剂的特点和应用,如固体制剂、液体制剂、悬浮剂等,并熟悉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2.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制药技术的重要环节,涉及药物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在复习中,要掌握药物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标准,了解质量控制在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三、复习资料推荐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化工原理与制药技术,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复习资料:3.1 《化工原理与计算机模拟》(王先瑜,郑宜范主编)该书内容翔实全面,涵盖了化工原理的各个方面,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适合深入学习和理解化工原理的同学。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2.《化工原理》,柴诚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化工原理》,黄少烈,邹华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化工原理》,大连理工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14
考试科目名称:化工原理
一、考试要求
化工原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化学工程与技术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本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和典型设备结构与设计,以达到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5、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满分20分)
6、流体计算题(共1题,每题15分,满15分)
7、传热计算题(共1题,每题15分,满分15分)
8、精馏计算题(共1题,每题15分,满分15分)
9、吸收计算题(共1题,每题15分,满分15分)
四、参考书目
1.《化工原理》修订版,夏清,陈常贵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管路计算问题及方法;复杂管路的计算
2.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基本原理、构造;离心泵基本方程式;离心泵主要特性参数、特性曲线、安装高度、工作点与流量调节;离心泵选用、安装与操作
3.传热
传热基本方式,热、冷流体热交换方式,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速率和热通量,稳定传热,载热体及其选择
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
对流传热机理,牛顿冷却定律
二、考试内容
1.流体流动
流体的密度;流体的静压强;流体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式;流体静力学方程的应用
流量与流速的概念;连续性方程;不可压缩流体的柏努利方程;柏努利方程的应用

山东大学2018年《337-工业设计工程》考研大纲

山东大学2018年《337-工业设计工程》考研大纲

山东大学2018年《337-工业设计工程》考研大纲一、考试目标《工业设计工程》考试是为招收工业设计工程硕士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设计理论基础和工程基础、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设计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工业设计史的基本理论。

2.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应用方法。

3.具有把设计理论转化为设计实践的能力。

4.具有运用绘图工具完成设计表现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绘图工具。

3.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试卷类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三、考试内容(一)人机工程学1.日常生活中与人机工程学相关的例子2.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的关系3.分析产品存在的人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人体尺寸数据的特征5.人体测量数据应用的原则6.人体尺寸修正量的意义及构成7.心理修正量8.视野及视野的分类9.操纵力与反应时间10.运动准确性11.感觉与知觉12.视错觉的种类及其在在设计中的作用13.人机的信息界面与信息界面模型14.数字式显示和指针式模拟显示15.听觉传示装置16.仪表显示器指针的设计17.常用的操纵器,操纵装置的人机工程学因素18.操纵与显示的相合性设计19.控制台的常用形式和设计要点20.工作座椅设计的主要依据21.手工工具设计的原则22.各种作业岗位的特征、应用范围、设计要求和原则23.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要点24.作业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25.作业空间设计的社会心理因素26.作业场所布置总则和顺序?27.人机系统设计(二)工业设计史1.设计师及设计作品2.工艺美术运动3.新艺术运动4.现代主义设计5.包豪斯及其设计6.美国商业性设计7.斯堪的纳维亚设计8.有机现代主义9.后现代主义设计10.设计的多元化(三)设计理论与发展趋势1.交互设计2.跨界设计3、民族化设计4、情感化设计5、全球化设计6、人性化设计7、绿色设计参考书目:1.《工业设计史》,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2018年《837-化工原理》考研大纲
一、考试目的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化工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传递过程(动量传递、传质和传热)和其研究方法为主线,涵盖了化工生产中涉及的主要单元操作过程。

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设计与操作调节。

通过考试,测试考生对于化工专业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
要求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掌握单元操作的过程特点及设备特性;
掌握主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本科目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带计算器。

试卷结构:基本概念和知识、基本理论等占40%,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运用等占60%。

试题题型包括基本概念、简答及分析和计算题(主要内容为流体流动、传热、吸收和精馏或均相反应器计算)。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Ⅰ.流体流动
1.考试内容:(1)概述(2)流体静力学方程和应用(3)流体流动规律(4)流体流动现象(5)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6)管路计算(7)流速和流量的测量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体在管内的流动规律;熟练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连续性方程式和柏努利方程式及其应用;正确理解流体的流动类型和流动阻力的概念;熟练掌握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简单管路的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了解测速管、文丘里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基本计算。

Ⅱ.流体输送机械
1.考试内容:(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2)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3)离心泵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4)离心泵的气缚现象和汽蚀现象(5)离心泵安装高度(6)往复泵和其他类型泵的类型、工作原理、流量调节等
2.试要求:了解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熟练掌握离心泵的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泵的特性曲线、工作点和流量调节;正确理解离心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原则,掌握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

了解离心泵与其它类型泵的操作和流量调节特点
Ⅲ.均相物系的分离和流态化
1.考试内容:(1)概述(2)颗粒的几何特性和颗粒床层的特性(3)恒压、恒速过滤的计算(4)过
滤设备(5)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原理和设备
2.考试要求:理解球形颗粒的特性;正确理解液体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恒压过滤基本方程式及其应用;掌握板框过滤机的结构、操作以及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理解重力沉降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球形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的计算和除尘室的生产能力计算;了解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掌握离心分离因素、旋风分离器的性能。

Ⅳ.传热
1.考试内容:(1)概述(2)热传导(3)对流传热(4)辐射传热(5)传热过程计算(6)换热器
2.考试要求:正确理解傅立叶定律及其一维稳态热传导的基本原理及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

正确理解牛顿冷却定律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掌握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测定方法及选用;熟练掌握流体在圆形直管内强制湍流传热时对流给热系数的计算;熟练掌握换热器的设计型计算和换热器的核算型计算,能够根据计算结果及工艺要求选用合适的换热器;了解列管换热器及其他新型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Ⅴ.蒸发
1.考试内容:(1)蒸发设备(2)单效蒸发(3)多效蒸发
2.考试要求:掌握各种蒸发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掌握单效蒸发时溶液沸点升高和温度差损失的概念及计算,能正确进行单效蒸发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了解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掌握多效蒸发和单效蒸发的比较。

Ⅵ.吸收
1.考试内容:(1)概述(2)汽液相平衡(3)分子扩散与对流传质(4)填料吸收塔、解吸塔的计算(5)吸收塔操作型问题分析
2.考试要求:理解吸收、解吸的概念,掌握相平衡吸收、解吸的过程的关系;了解菲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掌握等摩尔相向分子扩散和分子单向扩散传质速率计算式的区别;掌握双膜理论,掌握汽、液相总传质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推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掌握气膜控制和液膜控制;熟练掌握吸收过程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了解其它吸收流程。

Ⅶ.精馏
1.考试内容:(1)概述(2)双组分体系的汽液平衡(3)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4)双组分连续精馏(5)间歇精馏与特殊精馏
2.考试要求:熟练掌握物料衡算。

熟练掌握设计计算中图解法与逐板计算法求解理论塔板数的方法。

了解理论板数的吉利兰简捷计算法和芬斯克方程的应用。

在操作型计算中,掌握进料浓度、回流比的变化对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影响。

了解直接蒸汽加热、分凝器、冷液回流、侧线出料和回收塔各自的特点。

了解间歇精馏的特点与计算方法,了解特殊精馏的特点。

Ⅷ.气液传质设备
1.考试内容:(1)概述(2)填料塔(3)板式塔(4)填料塔和板式塔的比较
2.要求:掌握填料塔和板式塔的基本结构;掌握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状况和传质特性;理解并掌握塔内非理想流动状态及常见的不正常操作情况;了解评价设备的基本性能;了解常规塔设备的一般计算方法。

Ⅸ.液液萃取
1.考试内容:(1)液-液相平衡与萃取操作原理(2)萃取过程的计算(3)萃取设备
2.考试要求:熟练掌握液液平衡及三元相平衡图;掌握萃取过程的相图表示方法;掌握单级萃取计算及多级萃取图解法;了解微分逆流萃取过程;了解萃取设备的结构、流体力学特性和使用特点。

Ⅹ.干燥
1.考试内容:(1)概述(2)湿空气的性质和湿度图(3)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4)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5)干燥器
2.考试要求:了解湿分的定义、去湿的方法及干燥的分类;掌握湿空气的主要性质,它们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掌握湿空气的“I-H”图的应用;掌握确定湿空气状态点的方法以及由状态点确定空气有关参量的方法;熟练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掌握等焓干燥过程干燥器出口空气状态确定方法;正确理解干燥器的热效率和提高热效率的措施。

掌握物料中所含水分性质;掌握干燥速率的定义及干燥速率曲线;掌握临界水含量的概念;了解影响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的因素。

掌握恒速和降速段干燥时间的计算方法。

了解干燥器的主要型式及它们的特点。

Ⅺ.其它传质分离方法
1.考试内容:(1)超临界流体萃取(2)膜分离
2.考试要求:掌握超临界流体萃取和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了解所涉及的物料和热量衡算、以及设备特性。

Ⅻ.化学反应工程学基本原理与均相反应器
1.考试内容:(1)工业反应器(2)化学反应动力学基础(3)化学反应器中物料的流动模型(4)反应器内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5)理想流动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6)非理想流动模型(7)间歇反应器(8)活塞流反应器或理想管式反应器(9)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10)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
2.考试要求:熟练掌握间歇反应器、活塞流反应器或理想管式反应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操作等几种典型反应器的计算、特点、停留时间分布。

掌握空间时间、空间速速、分布函数、转化率、收率、选择性等概念。

了解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测定方法和工业反应器的类型。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