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产业.doc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意见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01e85468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b.png)
濮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展食品工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促进濮阳食品工业开展,依托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我市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开展,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熟悉加快开展食品工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食品工业是我市最具开展潜力和优势的工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开展至关重要。
食品工业是以农副产品为要紧原料的加工业,是农业的延伸,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
大力开展食品工业,对实施“以工兴市〞战略,解决“三农〞咨询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食品工业是我市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定选择。
近年来,我市食品工业开展迅猛,已成为我市重点开展的八大优势产业之一,在经济社会开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占八大支柱产业的比重为16%;实现销售收进亿元,利税亿元,增速居各行业之首。
做大做强食品工业能够有效地为农产品转化翻开通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开展,带动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地点财政收进,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开展空间,促进全民创业,扩大城乡就业。
因此,加快开展食品工业,尽快把我市农畜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产业根底较好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当务之急和迫切之需。
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开展食品工业作为调整我市产业、产品结构,促进经济和社会开展的一件大事来抓,予以高度重视,本着“择优扶持、积极开展〞的原那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我市食品工业开展步伐。
二、我市开展食品工业的指导思想、开展目标和全然原那么〔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瞧为统领,坚持“以工兴市〞战略,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市场为导向、高新技术为支撑、产业升级为重点,优化开展环境,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企业、优势产品,科学,合理布局,提高食品工业产业集中度与凝聚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促进食品工业结构升级,壮大优势企业,鼓舞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展精深加工,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促进全市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开展。
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56017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bd.png)
食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前言。
咱这食品产业啊,那可是关系到大家的肚子和嘴巴的大事儿!为了让咱们的食品产业像火箭一样飞速发展,让大家吃得更爽、更健康,咱得制定个超棒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设定。
# (一)短期目标(1 2年)1. 让本地的特色小吃在周边城市都出名。
比如说咱们这儿的[特色小吃名字],得让隔壁城市的人一提到就流口水,每个月至少有[X]个外地美食博主来打卡。
2. 把食品卫生投诉率降低一半。
可不能让大家吃个东西还提心吊胆的,得让大家放心地大快朵颐。
# (二)中期目标(3 5年)1. 打造出[X]个全国知名的食品品牌。
就像[知名品牌例子]那样,一提起来大家都知道是咱这儿产的,而且品质超棒。
2. 让食品产业的销售额翻一番。
这样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了,从种粮食的农民伯伯,到加工食品的工人叔叔阿姨,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 (三)长期目标(5 10年)1. 让咱们的食品走向世界。
在国外的超市里也能看到咱这儿产的美食,让老外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2. 成为食品产业创新的引领者。
不管是新的食品加工技术,还是独特的口味搭配,都得让其他地方跟着咱们学。
三、具体措施。
# (一)挖掘特色美食。
1. 举办美食寻宝大赛。
发动全地区的人去找那些隐藏在小巷子里、乡村里的美味食物。
不管是祖传的秘方,还是新创的小吃,只要好吃,都给挖掘出来。
获胜者可以得到[具体奖励,比如美食代金券或者厨房用品]。
2. 建立美食博物馆。
把那些传统的美食制作工具、食材样本、老菜谱都展示出来。
让大家知道咱们的食物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而且博物馆里还可以设置品尝区,让游客可以一边看一边吃。
# (二)提升食品质量。
1. 成立食品质量监督小队。
这个小队就像食品界的超级英雄一样,随时出现在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
一旦发现有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者质量不好的食品,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把它们处理掉。
2. 给食品企业提供免费的质量提升培训。
请那些经验丰富的专家来讲课,教企业怎么挑选好的食材,怎么把加工过程做得更精细,怎么保证包装不会影响食品的品质。
2024年食品工业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2024年食品工业工作计划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38c15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9.png)
2024年食品工业工作计划范文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食品工业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生产安全不稳定、食品质量监管不到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因此,为了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和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制定2024年食品工业工作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二、总体目标2024年食品工业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工业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食品工业的创新和升级,实现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1.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加大惩处违法行为的力度。
-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建设,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能力。
- 加强食品质量标准制定和监测体系的建设,提高食品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 推动食品工业创新发展- 加大对食品工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 加强对食品工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升级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 鼓励企业开展食品工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食品工业的水平。
3.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加大对传统食品工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力度,提高传统食品工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鼓励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提高食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环保性。
- 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推动食品加工行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4.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和学徒制培训,培养大量高素质的食品工业人才。
- 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员工培训的力度。
- 加强对食品工业领域的人才需求研究,为人才培养提供准确的指导。
五、工作计划执行和监督机制为了确保2024年食品工业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执行和监督机制。
具体做法包括:1. 成立食品工业工作计划执行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推动工作计划的实施。
依托地方资源 做强特色产业——吉水县打造食品工业强县
![依托地方资源 做强特色产业——吉水县打造食品工业强县](https://img.taocdn.com/s3/m/f56565d884254b35eefd3471.png)
建 设 食 品工 业 强县 是一 项 复杂 的 系统 工 程 。在 推 动 油 已经落 地建 设 。 并将 于 近期投 产 。 食 品 工业 跨 越式 发展 , 力 打造 食 品工 业强 县 过程 中 , 强 我 们 主要 抓住 了以下 工作 。
( ) 集群 。 是依 托我 县 丰富 的粮 食资 源 , 我 县 化 ” 一 抓 一 在 的思 路 , 足 龙 头企 业 , 立 采取 “ 司十 基地 + 户 ” 公 农 一 水 、油 花 八 都镇 规 划建 设 了集 加 工 、 销 、 检 、 展 质 仓储 、 物流 等 于一 体化 的经 营模 式 .围绕 “ 稻 一优 质 大米 ” “ 菜 籽 、
体 的 “ 级食 品特 色 工业 园” 目前 食 品工 业 园 区 已有 大 生 、谷 壳一 植 物油 ” “ 省 。 、 鸭一 板 鸭制 品” “ 果 、蔬 菜一 果 、水 米 生 产企 业 4 2家 . 星 、 田 、 新 金 京九 、 泰 、 金 金赣 中 、 海 、 冻 、 吉 蔬菜 布 丁 ” “ 高 梁一 高梁 酒 ” 、红 五大 产 业链 条 , 托 农 依
业 实 现工业 总 产值 2 . 元 . 中规模 以上 食 品 T 69亿 其
业企 业 完成 工业 总产 值 2 . 38亿元 , 比增 长 3 . , 同 23 占全 % 面积 2 0 .3平方 公里 , 59 7 属丘 陵地 形 。 蒙古 、 畲等 1 县 工业 总产值 的 2 . :食 品_ 实 现销 售 收入 2 . 有 回、 9 64 % T业 65亿 个少 数 民族 .4 2 9个行 政村 , 总人 I 5 : 0万人 。全 县现 有耕 元 , 比增长 3 . 占全 县工 业销 售 收入 的 2 .%; 现 3 同 38 %, 9 9 实
推动食品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
![推动食品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c8c0c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d8.png)
推动食品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实施方案食品工业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食品工业作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重要产业,其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工业研究对于政府决策和产业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
依据科学的研究结果来进行产业规划和决策制定,以促进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工业研究可以为政府提供相关数据和评估报告,帮助决策者了解食品工业的现状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食品工业作为满足人们日常食品需求的重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食品工业研究是指对食品工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食品工业研究必要性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食品工业作为满足人们日常食品需求的重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食品工业研究是指对食品工业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机遇,为食品工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食品工业研究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食品工业研究可以促进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研究可以深入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关技术,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食品工业研究还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食品工业研究对于推动食品工业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也需要不断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食品生产经营(3篇)
![食品生产经营(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d246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f0.png)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生产经营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从食品生产经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品生产经营的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7.9%。
食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国家对食品产业的重视,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农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食品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各环节的发展趋于平衡,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3. 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竞争的推动下,食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创新产品种类。
许多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4.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加大监管力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
二、食品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1. 食品安全风险较高尽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但食品安全风险仍然较高。
一些不法商家为追求利益,违规使用添加剂、滥用农药兽药等问题依然存在。
2. 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忽视产品质量。
部分食品存在重金属超标、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健康。
3. 产业链条不完善我国食品产业链条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如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缺乏有效衔接,导致产品损耗、浪费现象严重。
4.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部分食品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过度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食品生产经营对策1.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应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96d200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c.png)
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食品工业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产业。
随着技术的发展,食品工业的产品质量、口感、营养成分等指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和发展方向的探索已经成为了食品工业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一. 技术创新的重点1. 提高产品品质产品品质是食品工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产品品质能够提高销售额,吸引更多顾客。
在创新方面,更好的手工工艺、设备自动化和自动化控制、高速化等可以提高产品品质的创新方向。
在保证产品营养、口感、味道、色泽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和不断优化、改进设备,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2. 注重新产品开发新品种的开发需要更多的创新和研发。
新品种的出现能够增加企业的销售额。
食品工业领域新品种的研发需要针对消费者需求、市场需求,围绕食品加工技术提高和改进,注重营养、美味、保健三个方面,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
3. 增强生产自动化功能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日益发展,生产自动化成为了食品企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物流、供应链方面,自动化可以实现物料的快速处理和准确运输,提高物流效率。
同时,通过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管理,能够实现机器的自动调整、合理配料、自动计量、自动清洗等效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 发展方向1.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科技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开始投入到科技研发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新技术应用,改善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质量和效率,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
2. 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生产近年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食品企业应该通过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保护环境并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有益人体、环保、绿色的产品。
3. 发展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可以保证鲜活、冷藏、冷冻商品在整个流通链上的品质保障和物流效率。
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食品冷链物流成为又一个突破口,有望成为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
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食品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a6a16a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3.png)
食品产业发展规划食品产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食品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首先,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食品安全是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石,必须高度重视。
制定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和检测工作,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完善食品追溯制度,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其次,需要加强食品科技研发和创新。
食品科技是促进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加大对食品科技研究的投入,加强食品科技人才培养,鼓励食品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食品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型,提高食品产品的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三,需要优化食品产业结构。
食品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食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加大优势产区的支持力度,培育特色食品产业,拓展食品产业链条,发展冷链物流,推动农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的深度融合。
同时,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等新型食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食品需求。
第四,需要加强食品品牌建设。
食品品牌是食品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标识。
要鼓励食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的投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加强食品品牌保护和品质监管,加强食品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食品品牌的品质和信誉。
最后,需要加强食品产业国际合作。
食品产业是国际性产业,需要加强与国际食品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鼓励食品企业参与国际食品展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提升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合作和经验交流,借鉴其先进的食品产业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
总之,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应该从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强食品科技研发和创新、优化食品产业结构、加强食品品牌建设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着手,为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只有逐步实现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才能使我国的食品产业在国际上立于不败之地。
食品产业发展规划
![食品产业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f553e46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8.png)
食品产业发展规划1.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需求,提高我国食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制定本规划。
2. 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逐渐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3. 发展目标(1)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消费者信心。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益。
(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4)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业地位。
4. 主要措施(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2)推进产业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食品产业。
(4)提升产品品质:强化企业质量意识,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品质。
(5)加强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形象。
(6)扩大市场渠道: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推动食品产业与互联网、物流产业的融合发展。
(7)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品出口。
5. 预期成果(1)食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安全事故数量和严重程度逐年下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上升,产业链整体效益提高。
(3)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高,创新型企业数量增加。
(4)产业整体竞争力大幅提升,国际知名品牌数量增多,国际市场份额扩大。
阐述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工作成效等
![阐述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工作成效等](https://img.taocdn.com/s3/m/fbf8b1f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a.png)
阐述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工作成效等在食品产业中,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积极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和实施工作,以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市场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效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提升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1. 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生产设备和工艺,包括高新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 研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加强研发力度,不断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健康和环境友好特点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如功能性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等。
3. 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食品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监控,提高生产流程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能力。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质量控制1. 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
2. 加强质量检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制定并执行严格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规范,对食品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和评估,防范和处理质量问题。
3. 强化食品追溯体系:推行食品追溯体系,建立起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上市的全程追溯机制,提高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三、促进产业协同和创新发展1. 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产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研发创新项目和解决技术难题,提高食品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度和优势特色的食品品牌,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工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3. 实施产业升级协调策略:通过推进食品产业链的升级和延伸,实现从传统加工制造向品牌驱动和高附加值转型,提高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工作成效方面,上述创新举措的实施能够带来以下方面的成效:1. 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研发出更多高质量产品,提高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
2024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二篇)
![2024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85b09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b.png)
2024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为____《____市人民政府办公室____市____年食品工业发展行动计划____》(____政办秘〔____〕____号)、《____县食品工业发展实施方案____》(____政〔____〕____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县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____县____年食品工业发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推进食品工业发展,努力实现食品工业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____年,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____%以上,食品工业产值达到____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____家,年产值亿元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____个、年产值____亿元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____个,新增著名商标____个,力争新增驰名商标____个、地理标志农产品____个。
二、重点工作任务(一)粮油食品加工业。
____年,产值亿元以上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力争达到____家(新增____家)、规模以上粮油食品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____亿元。
(牵头单位:县农委,配合单位:县发展改革委、县经委、县财政局、县招商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____、各乡镇政府)(二)畜产加工业。
____年,畜产加工规模以上企业力争达到____家(新增____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力争达到____家(新增____家),新增产值____亿元企业____家,规模以上畜产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____亿元。
(牵头单位:县畜牧兽医水产局,配合单位:县农委、县发展改革委、县经委、县财政局、县招商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政府)(三)烟、酒类及饮料加工业。
____年,烟酒类及饮料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____家(新增____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力争达到____家(新增____家),力争规模以上酒类及饮料加工业产值达到____亿元。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科技发展对策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科技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9cb87d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3.png)
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状况与产业科技发展对策一、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状况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家,食品工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中国食品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食品工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5.2万亿元,同比增长6.9%。
其中,食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1%。
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端化、品牌化、专业化趋势明显。
一些知名品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一些小型企业也在特色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市场份额。
3.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食品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
一些企业在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产业科技发展对策1. 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是提高中国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食品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2. 推进产业升级推进产业升级是提高中国食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工业的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保障中国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执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总之,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只有加强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才能实现中国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食品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食品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a02f523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e.png)
食品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产业作为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食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宏观机遇与挑战1.市场需求扩大的机遇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这为食品产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
各种新型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功能性食品等的兴起,为食品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食品安全问题的挑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这给食品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对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
食品企业需要通过提高生产技术、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建设,增强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以应对这一挑战。
3.政策支持的机遇政府对食品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以促进食品产业的发展。
例如,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供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等。
这为食品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二、微观机遇与挑战1.品牌建设的机遇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市场中,建立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对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品牌能够提供信任和保障。
因此,通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成为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2.技术创新的挑战食品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然而,技术创新所需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成本较高,这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以应对技术创新的挑战。
3.供应链管理的机遇优化供应链管理是食品企业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供应链各环节,加强与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的合作,可以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这为食品企业提供了提高竞争力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机遇。
针对上述机遇和挑战,食品产业可采取以下策略:1.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食品工业工作计划
![食品工业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2f5b8e4551810a6f424860f.png)
食品工业工作计划食物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物质基础。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
食品工业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效益农业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椐省"十五"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以促进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从传统食品工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
一、浙江食品工业现状(一)"九五"发展的主要成就"九五"期间,全省食品工业在大调整中持续较快发展。
主要经济指标比"八五"期间有较大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到XX年,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下称"规模以上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917家,资产总额456亿元,职工15.2万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3.6亿元,工业增加值120.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6.7%和7.7%。
"九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6%、16.4%和13.1%。
15种(类)主要产品有11种(类)增幅较大。
2、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XX年与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相比,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比重分别由52.6%和22.5%降到40%和16.7%,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6%和4.3%上升到30.9%和12.4%。
发展最快的是软饮料业,比"八五"末增长了3.7倍。
省名牌食品由1995年的20种增加到XX年的52种(其中省农业名牌15种);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已占食品工业总量的38%。
精制茶叶、黄酒产量居全国第一,软饮料、啤酒、罐头、水产加工品、食用菌、味精、食品添加剂、冷冻饮品、乳制品等产量分列全国前2-4位。
无锡市关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
![无锡市关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7f4e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9.png)
无锡市关于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有以下几点:
1.打造“无锡数字食安”项目,探索食品小作坊创新升级,形成“无
锡品质食品”标准矩阵体系。
2.实施“一核两翼多区”的食品产业空间布局,产业规模达到1500
亿元以上。
3.开展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贯标培训工作,基本实现全市
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培训全覆盖。
4.推动朝阳集团、华泽微福等社区电商服务平台,以及叮咚买菜、
食行生鲜等一批以电子商务为载体的智能生鲜配送连锁店联动发展。
5.探索形成“无锡品质食品”标准矩阵体系,带动食品产业高质量
发展。
食品工业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食品工业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https://img.taocdn.com/s3/m/f09bde8ba0116c175f0e4842.png)
如何做大做强我市食品工业产业食品工业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产业发展进入历史的最快时期,据2005年统计,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13.79%、15.36%。
然而,我市食品工业化程度还不高,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仍然偏低,如何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产业,本文对此作一肤浅思考。
一、突出优势,培育一批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我市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已经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只有在品种改良、形成规模、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才能够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传统农业优势转变为食品工业优势。
一是夯实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基础。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全国绿色食品(大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在全省站前列。
要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力度,大力推行“公司+园区+农户”的联营模式,做大丰城的水产养殖、油茶种植、冻米糖加工,夯实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基础。
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
农产品质量是食品企业扩张的“利器”,农民增收的法宝。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前移农产品质量监控的关口。
健全以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的产品种养,要将其用肥、用药、水质和对种植区的环境要求等,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控制农药、重金属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
三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走产品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产业链调长的路子,带动农民增收。
在全市大力推广并制定适合我市的“稻鸭共栖、稻渔共养”,无公害梨等标准化生产模式;狠抓富硒大米、“三水”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力争我市主导农产品及获得省部认证的农产品逐渐实现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龙头企业基地面积和经济效益。
食品产业项目实施方案
![食品产业项目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7c66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f.png)
食品产业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食品产业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品种多样化等需求日益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开展食品产业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项目概况。
本项目旨在建立一条集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主要涉及食品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环节。
项目定位为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产业项目,以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美味食品的需求。
三、项目目标。
1. 建立现代化的食品生产基地,实现生产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
2.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打造自有品牌,树立行业领先地位,扩大市场份额。
4. 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市场调研,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情况,明确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
2. 项目立项,确定项目总体规划、投资预算、项目周期和效益预测等内容。
3. 土地选址,选择符合生产要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块,进行土地购置和规划设计。
4. 技术引进,引进先进的食品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 建设厂房,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建设符合国家标准的厂房和生产线。
6. 人才培养,组建专业化的生产团队,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7. 品牌推广,制定品牌推广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市场宣传和推广。
8. 销售渠道,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建立自有销售团队和代理商网络。
9. 售后服务,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10. 完善管理,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运营稳定。
五、项目风险及对策。
1. 市场风险,加强市场调研,确保产品定位准确,降低市场竞争风险。
2. 技术风险,引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水平。
3. 资金风险,严格控制项目投资预算,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降低资金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产业食品工业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产业发展进入历史的最快时期,XXXX 年我市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XXXX年全市经济总量结构排位依次为二产、三产、一产。
XXXX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工业增加值9.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13.79%、15.36%。
然而,××食品工业化程度还不高,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仍然偏低,如何做大做强食品工业产业,到XXXX年实现我市食品工业产业销售收入突破95亿元的既定目标,促进工业、农业联动发展?本文对此作一肤浅思考。
一、突出优势,培育一批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我市生态环境良好,农产品资源丰富,发展种植业、畜禽养殖业优势非常明显,而且已经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只有在品种改良、形成规模、延伸产业链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才能够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把传统农业优势转变为食品工业优势。
一是夯实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基础。
目前,全市拥有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种植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区1个,全国绿色食品(大米)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全国绿色食品(椪柑)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在全省站前列。
要进一步加大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力度,大力推行“公司+园区+农户”的联营模式,做大奉新、宜丰的猕猴桃,铜鼓的棚架磨菇,丰城的水产养殖,高安的蔬菜原料生产,袁州油茶种植等基地规模,夯实农村种植(养殖)业的基础。
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
农产品质量是食品企业扩张的“利器”,农民增收的法宝。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前移农产品质量监控的关口。
健全以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绿色、特色食品为主导的新型食品工业体系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的产品种养,要将其用肥、用药、水质和对种植区的环境要求等,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控制农药、重金属污染,保证农产品质量。
三是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走产品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产业链调长的路子,带动农民增收。
在全市大力推广万载百合农业生产标准和袁州油茶低产林改造两项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不断完善文秘杂烩网绿色大米,宜丰猕猴桃,靖安椪柑,铜鼓反季节地埋香菇,高安南方丘陵地区农田建设五项标准化模式;探究并制定适合我市的“稻鸭共栖、稻渔共养”,无公害梨等标准化生产模式;狠抓樟树中药材种植、丰城“三水”产业、靖安果品等十大农业主导产业,力争我市主导农产品及获得省部认证的农产品逐渐实现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龙头企业基地面积和经济效益。
四是加快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
丰富的绿色农产品资源是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我市现有无公害认证产地71个,产品认证34个,绿色食品认证30个,有机农产品基地4个。
我市无论是在示范基地建设上,还是在通过认证的产品数量上都优势凸显。
我市还要大力推本文来源:文秘114 ***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创建品牌农业、名牌农产品,这既是发展食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的需要,又是保证食品工业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创建品牌食品生产企业、名牌食品产品的质量保证。
二、工农联动,开发一批农产品种植加工精深生产线食品工业的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如何,决定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决定了农户与市场联结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
可以说,农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食品工业的竞争力。
从总体上看,我市现有食品工业企业拥有资产的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对农业生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还有限,抗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食品工业应当发挥的作用极不相称。
因此,我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过程中,加快建立与当地农业实际相适应的食品工业产业化,显得尤其重要。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因地制宜,抓住重点,力创特色,大力推进高安汽车货运的“货运流通+基地+运输协会+农户”、樟树药都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基地+农户”、青龙高科的“油茶生产+基地+茶农组织+农户”和奉新快乐园“食品企业+园区+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走集约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
创办标准高、辐射力强、效益好的食品工业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变分散经营为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支柱产业的形成,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增长。
二是加快对农产品精深生产加工的研发步伐,走工业与农业联动发展道路。
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食品工业产业升级步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转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使食品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起到牵动作用的同时,提升产品品牌,如开发油茶精深加工,带动种植业的发展。
在油茶林种植基地建设上,青龙高科承担并实施300万亩高产有机油茶林基地建设,全面实施高产种苗培植、种植和管理标准化,按照欧盟有机标准要求,参照国家中药材种植gap标准的相关经验,根据油茶生长的特性,制定油茶种植的标准并进行全过程管理,形成了一套“公司+基地+茶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以自身成熟的高产油茶育苗新技术指导农民种植,使农民在现有每亩年油茶产量3至4公斤的基础上提高到80公斤以上。
在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力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其中“高纯茶皂苷中试”等工艺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省内技术空白。
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向广度、深度和系列化方向拓展,逐步形成了享有声誉的食用油、化妆品、中西药、茶皂素等油茶系列产品。
目前,青龙高科生产的“金世本香”牌山茶油和“润心”牌山茶油已获得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haccp认证、有机食品标志认证、aa级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和国家原产地标志保护注册,是国内仅次于国酒“茅台”的第二个通过了5项系统质量认证的产品,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条件,价格比传统茶油高出3倍。
三、深挖潜力,壮大一批食品工业“龙头”企业食品工业与农业关系密切,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食品工业产业,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产业,无疑抓住了我市经济发展的症结之所在。
因此,依托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将农业优势转变食品工业优势,努力建设食品工业强市。
一是确立主攻行业、壮大“龙头”企业。
整合食品工业资源,扩大生产加工规模,确立以粮油、果蔬加工,酒业酿制,食用盐和糕点糖果制造等食品生产加工业为我市食品主攻行业,依托现有品牌,壮大“龙头”企业。
要加大樟树四特集团的扩张力度,使其成为白酒生产行业的龙头老大,形成我市食品工业的“拳头”产业;以江西盐矿为基地,加大食用盐制造和深度生产加工,提升食品工业的“含金量”;以国家免检产品(汇银、花卉牌系列大米、仙人牌菜籽油、大豆油)、中国名牌(玉珠牌大米)、省名牌产品(润心牌茶油等)为品牌,做强企业、做优产品;加大对猴圣牌猕猴桃干酒和高安腐竹的系列产品开发力度,带动果业、粮食种植的发展;扩大万载有机食品种植规模,增加农产品出口的创汇份额。
二是内资与外资并举,加速发展步伐。
一方面,要盘活现有资产存量。
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食品工业龙头企业;鼓励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聚集优质资产,实行强强联合,扶持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改制、改组和改善经营管理,通过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资、招商选资力度,广泛寻求合作伙伴。
各地要立足本地区实际,突出地方资源和企业产品优势,有选择地引进外资、技术和食品龙头企业的优势项目、名优品牌。
四、扶优扶强,打造一批“园中”食品工业区食品工业作为我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已形成粮油、果蔬加工,饮料酒、糕点糖果、调味品制造等14个类别的食品工业体系。
有规模才有效益,龙头企业只有合理布局、形成规模,才能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
因此,在食品企业布局上,本着“大规模、高起点、外向型、强带动”的基本原则,采取“扶优、扶强、扶大”的战略思路,着力打造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园中”食品工业区。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作用,对新引进的食品工业企业,要在提供良好的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税收、土地、信贷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结合我市实际,要有意向、分类别地引导不同类别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相应落户到各个工业园区。
上高工业园区现有瑞麦、旺旺等食品企业,奉新工业园区也有中绿集团、快乐园等食品企业,应着力打造以粮食加工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袁州工业区打造以粮油类生产加工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靖安、宜丰工业园打造以果品、粮食类生产加工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高安工业园打造以肉、豆、蔬菜类生产加工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樟树工业园打造以酒、食用盐、粮油生产加工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万载工业园打造以糕点、油茶类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丰城工业园打造以水产品、糖果类生产加工为主的“园中”食品工业区,等等。
在保证企业原材料的供应,做大产品规模的同时,促进企业间的人才交流、市场开发、技术工艺、生产质量管理、信息服务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形成企业共同发展合力,产生聚集效应。
五、整规并重,建立一套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食品安全是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食品工业企业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营养,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
为此,我们要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的高度,切实重视和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
一是建立以政府负总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政府要把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设置,办公场所设在同级政府办公室内,明确机构性质、单位级别、人员编制,同时将政府成立的蔬菜办、屠管办、三绿办等有关食品工作方面的非常设机构,统一归口到食品安全监管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综合行政职能,整合管理资源,强化综合协调,建立以政府负总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二是建立统一、集中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
本着改革与改制相结合,调整与发展相配套,内涵与外延相适应的原则,以解决区域食品安全基本检测服务和提供特殊检测需求为目标,整合现有资源,组建统一、集中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三是建立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坚持深入开展对初级农产品、食品加工生产、种养业和农贸市场内的蔬菜、豆制品、肉类等产品的检验检测,把好源头监管关。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对社会反映良好的企业,作为典型示范样板予以推广,发挥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