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的思考

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的思考
做大做强食品产业的思考

做大做强新都现代食品产业的几点思考

――谱写魅力新都新篇章

食品行业是新都优先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些年来,区委、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着力培育,加快发展”举措,使食品工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从产业基础看,新都区食品产业这棵参天大树已经枝繁叶茂。在国家统计局规定的24类食品工业行业中,河南省已拥有23类(仅缺婴幼儿配方乳粉类),形成了初具规模、比较完整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目前新都区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大多与食品有关,除了达利、华润雪花获得了国家最高质量奖——“中国名牌”以外,老川东、建华等都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

截止到2015年底,全区共有食品生产企业265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32家。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和其他行业带动所产生的一系列“乘数效应”,为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都区食品工业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食品工业结构不够合理。(2)食品企业总体规模小,生产集中度尚不够高。(3)食品市场、食品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4)食品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加工技术储备不足。(5)食品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和食品安全问题较多。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发展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必须根据国内外食

品工业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抓住机遇,坚持市场导向,把食品工业发展同调整地区生产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扩大内需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的精深加工,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努力促进食品工业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创名牌、增效益,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建立通畅的国际国内销售体系和网络,扩大新都名牌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力争把食品工业培育为优势更加明显的支柱产业。

全力做大做强新都食品产业,必须实施环环相扣的“四大发展战略”:

1.以加快食品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产业化推进战略

现代食品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协调发展。因此,要树立系统发展的思路,打破部门、地区的界限,成立协调组织,积极创造实现食品工业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产业整体发展。要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优质高效”等原则,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把食品原料生产基地的建设当作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来经营,通过建立紧密型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紧密联合的产业新格局。而且,政府要为这种联合形式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投入支持。对于河南省来说,完全可以以资源优势为依据,以生产优势为基础,以原有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现代高新科技为支撑,全面启动以食品产业体系建设为核心的产业化推进战略。把现代食品产业培植为新都区优势明显、增势强劲、稳健可靠的特色

支柱产业。

2.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要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食品产业。引导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达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以现有龙头企业为依托,把新都建成全省最大的泡菜食品生产基地。要遵循“高位起步,扶优扶强,制度创新”等原则,突出“高(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大(大规模、大带动面)、新(新工艺、新产品)、多(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强(强凝聚力、强辐射力、强带动力)、外(外资化、外向型)”等特点,抓住机遇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3.以绿色知名品牌食品为核心的确保安全、突出质量的名牌战略

当今世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外以食品质量问题为口实的“绿色壁垒”也越筑越高。要成功地规避“绿色壁垒”,除了制定和完善防治污染的法律、法规和体制框架,确定和颁布科学的技术检验标准,不断强化监督和检测机构的作用等以外,还必须齐心协力地搞好“绿色大合唱”:一要营造和优化绿色生态。围绕食品原料基地,有效解决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运作机制,努力实现食品原料基地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和产品无害化。二要研究和发展绿色产品。以绿色产品的标准体系、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标准推广体系等的建设为标志,成规模地开发和营销真正无公害、无污染、质量稳定、营养结构更加合理的绿色产品。三要创立和永葆绿色

名牌。强化品牌意识,发展规模经营,走品牌加规模的发展道路,提高知名度,增加美誉度,树立信誉度。四要推广和普及“绿色营销”。以绿色包装为“引擎”,以绿色价格为“磁场”,以绿色分销为渠道,以绿色促销为“桥梁”,以绿色通道为“快车”,以绿色销售服务为保障,通过现代物流配送、网上交易、替代营销等先进手段,以绿色营销拓市场,以市场树品牌,以品牌促发展。五要提升和规范“绿色管理”。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体系“双绿色三位一体战略”为基点,认真贯彻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这“两个全过程控制”,时时处处体现绿色,为了使这项工作扎实有效的推进,可先行选择食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县、示范企业,逐步形成食品安全基地市,以期实现食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绿色生态化,成品优质化、安全化。

4.以市场拉动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加速发展战略

巨大的市场需求是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政府的职责是做好宏观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要在普查和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今后20--50年食品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包括食品产业的区域布局、优先支持发展的行业和产品等;通过开发一批名优产品,扶持一批集团企业,建设一批原料基地,摸索一套运作机制,来切实促进食品加工业的进步,实现产业的升级。尤其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组建食品产业的大型“航空母舰”,并全心全意地为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保驾护航”。同时,对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的传统食品加工作坊,也要鼓励和扶持发展。

《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广东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 前沿新材料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颠覆性的新材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和重大应用前景。结合国家、省相关规划和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我省重点发展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包括智能、仿生与超材料,低维及纳米材料,高性能纤维,新型半导体材料,电子新材料及电子化学品,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超导材料,增材制造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材料先进研发、制备和检测、验证服务等领域。 (一) 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我省前沿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我省前沿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接近500亿元,产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一是支撑前沿新材料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带动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大科学装置、省实验室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布局、建设,世界级科研创新平台集群正在形成,促进一大批院士、顶尖科学家和各类创新要素快速集聚,高起点开展碳纳米管、石墨烯、新型半导体、超导、非晶合金等前沿新材料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新型科研体制和孕育世界级科技成果的创新链条渐具雏形。二是创新活跃,新技术发展迅猛。我省在石墨烯、超材料、新型显示、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基因工程等领域形成了较强优势,产出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和专利,单晶石墨烯的工业化制备、超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印刷显示、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三是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凸显,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专精特新”“独角兽”“单项冠军”企业不断涌现,空间布局日趋合理,形成了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等地市为核心,清远、惠州、韶关、江门、汕尾等地市快速发展,区域化聚集初步呈现;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显示、先进陶瓷材料等产业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四是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前沿新材料对高科技产业的先导和基础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支撑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高质发展。 (二) 存在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我省前沿新材料产业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一是材料创新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研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路径研究 摘要: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从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集群成为了重要的发展途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引入产业集群理论,与传统产业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存在的优势,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的集群模式和集群路径,有助于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发展路径;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4-0059-03 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针对中国各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布局展开研究,并出台了指导性政策,为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十二五”规划中,将拓展区域经济合 作作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各个区域要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就要集结优势资源,以此为核心,将区域经济的主题作用发挥出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建设中,生产要素的集聚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群体要在集群网络中保持稳定性发展,就要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与

产业集群网络有机结合,以提高企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在产业集群中引入战略性新兴集群,将传统的产业集群纽带取缔,使得集群创新网路构建起来,并建立更高层次之间的价值联系。[1] 一、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 地位,与中国的传统产业有所不同,不仅关乎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关乎到国家的安全,对中国的未来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早在2010年,中国就出台了《关于加 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 有所明确,包括新技术材料、具有高端科技成分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节能环保等,都属于是优先发展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升级速度,由此而使得中国创新技术能力有所提升。随着中国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中国产业优势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提升了中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2] (二)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cluster)是各种机构和组织在区域范围内所 具备特定产业,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构成规模化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以合作的方式促进竞争,突破单一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措施 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主任 郑文凯 ---------------------------------------------------- 尊敬的孙老还有王副主 席,朋友们、大家好!我很荣幸有 这个机会参加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举办的光彩事业与农业产业化论 坛。受我们农业部刘副部长委托, 我代表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对光彩 事业促进会发展10周年,并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可为、大有发展作为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已经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根据会议的要求,下面我把我们当前国家产业化发展的状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发展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阶段农村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1、中西部地区整体跟进,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把培育壮大农村企业和壮大产业化组织作为重点。有利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据我们2002年底对农业产业化统计,全国有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是94000个,比2000年增长了41.6%。同时中西部涌现了一批九山游子、双汇、蒙牛等一大批排头兵,体现了中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巨大潜力。 2、产业化领域拓宽,龙头组织结构区域合理。近几年越来越体现出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展现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产业化组织按产业分类,种植类占44.8%,畜牧业占 24.1%,水产化组织占8.2%,林特产业占10.4%,还有其他类型占10.5%。 3、完善产业化发展动力机制。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和内在的动力。目前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连接方式中,合同方式占51.9%,合作方式占12.6%,股份合作方式占13.3%,其他方式还有22.2%。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比较稳定的利益连接方式所占的比例达到77.8%。这些在实践中也有丰富的内容,主要一是规范定单内涵,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定单现在不仅包括订购数量、质量,还充实了最低保护价、提供系列化服务等内容,有的还增加了企业担保、银行贷款、政府贴息解决农户资金不足的条款。二是引入保险机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的参加了商业保险,

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对加快庆元竹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工作,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把竹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全县竹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下阶段,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县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竹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庆元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现阶段竹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纵观庆元竹产业,通过近年立足资源转化,贸工农一体化促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但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今后竹产业更好发展。 1、竹资源形势分析 优势:我县现有毛竹林面积38.7万亩,按全部竹林实现丰产经营测算,每年将可为笋、竹加工企业提供毛竹1200万株,笋2.5万吨。今后还可继续通过生态杉改竹、毛竹造林、毛竹散种等措施,扩大竹林面积,进一步提高资源总量,以提供更加丰富的竹材和竹笋。此外,庆元周边县市毛竹资源丰富,也可为今后庆元竹产业发展提供部分原材料。 劣势:随着竹制品加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用量将继续增加,竹材自给率将继续下降,原材料调进量将会更大,自有资源不足将成为制约竹制品加工业发展瓶颈因素之一。另外,竹笋加工企业发展的严重滞后,竹笋(主要是春笋)销售成为难题,竹林效益难以完全体现。 2、基础设施形势分析 优势:随着的54、55省道的改扩建、康庄工程及竹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原材料运输网络已初具规模,道路建设有效降低了竹资源培育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林农培育竹资源的积极性。今后,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等交通条件的改善,都将对我县竹产业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劣势:我县竹林道路建设虽已初具规模,原材料运输网络基本形成,但林道都是泥土路面,且多数坡度较大,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一逢下雨就无法通车,严重影响正常生产。急需对主干道的路面进行砂石硬化,以适应全天候运输。 3、笋、竹产品市场形势分析 优势:竹制品加工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竹制产品已形成了竹厨具、竹炭、竹地板、竹醋液等多个系列,几百个品种,远销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各大中城市,具有较好抗市场风险能力。随着绿色、无公害竹制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劣势:高科技含量的精深加工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仍然不多,全竹利用率不高。许多产品(如部分竹炭制品),仍然未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笋制品产量低、品种单一,笋加工瓶颈仍未突破。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营销网络需进一步健全;海内外新市场需进一步拓展。 4、政策形势分析 优势: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办法;2007年七部委出台《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把发展现代林业推动生态建设列为重点。目前,正在编制中的《2010-2013年丽水市竹制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及2007年庆元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我县竹产业发展。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原材料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作为重要举措来抓。所有这些政策和规划,都有力地支持了我县竹产业的发展。

七大新兴产业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昨日,上证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业内人士,对各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节能环保 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事实上,近期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上证报记者获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据环保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左右,预测到"十二五"末期,环保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推出的财政扶持力度,无疑会拉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投资规模有望翻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从节能领域引入到环保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海通证券本月的一份策略报告认为,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仅就环保产业废气领域而言,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其中除尘需求300亿、烟气脱硫需求1000亿、火电厂脱硝市场需求在1000亿。 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 信息技术 宽带建设是重中之重相关实施方案或9月出炉 昨日出炉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描绘的蓝图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一、编制背景 数字创意产业是以数字技术为主要驱动力,围绕文化创意内容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而融合形成的新经济形态。2016年,国家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并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和数字经济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抢抓新型基础设施提速建设的发展机遇,加快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粤府函〔2020〕82号)等文件精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起草了《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我省首个推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二、编制原则和考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补齐短板。根据业界反映的原创能力不足、发展预期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并衔接宣传、文化、工信、科技等国家层面的政策,提出原创IP培育工程、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深化交流合作工程等重点工作,有效补

强IP原创、发行运营等产业链薄弱环节。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突出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广东信息化大省和制造业大省优势,抢抓新基建、数字技术发展机遇,实施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工程、新业态培育工程、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创意设备制造,以数字技术驱动游戏、动漫等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培育电竞、直播、短视频等新业态。 三是注重资源整合,突出可操作性。充分整合了宣传、文旅、体育、广电等省有关部门资源,形成政策合力。突出抓好重点工程落地,以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骨干企业为抓手,建设一批数字技术驱动型的省级产业园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高质量产业载体,落地一批重点项目,促进骨干企业持续发展壮大。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主要分为总体情况、工作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保障措施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总体情况”阐述了全省数字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挑战、优势与发展机遇。第二部分“工作目标”提出到2025年全省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目标。第三部分“重点任务”提出推进数字技术应用、促进游戏动漫产业健康发展、促进电竞直播短视频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提升创新设计能力、深化数字创意融合服务等五项重点任务。第四部分“重点工程”提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工程、原创IP培育工程、新业态培育工程、工业设计能力提升工程、产业集聚发展工程、深化交流合作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第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汇报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发展。今年三季度,我市实现农业总产值94.57亿元,占计划目标8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048元,占全年目标81%。现将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培育形成了主导产业。在粮食生产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山川紫”(紫心甘薯)、“高系”14号(黄心甘薯)等优质品种约6000亩;示范种植天优826、特优138等优质水稻面积538亩,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去冬今春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6.5万亩,推广新品种15个以上,新技术10项,年育苗量2.5亿株。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饲养模式,规模养猪场534家,禽类专业孵化场82家,规模养禽场1972家,蛋禽规模养殖场16家。目前鸡出栏量3549万只、猪出栏量29.18万头。以椰子、橡胶、胡椒、槟榔、油茶为主的热带经济作物和以荔枝、龙眼、香蕉、莲雾、柠檬为主的水果种植业,种植面积达到58.5万亩。南

美对虾苗产业,年生产销售对虾苗760多亿尾。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3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1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531家,家庭农场有70家,经营土地面积6890亩。深入开展以“运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化”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3家,市级示范社19家。 (三)农业品牌规模进一步扩大。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围绕我市名优特品种,大力推行品牌认证,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省名牌,鸡、椰子糖和罗非鱼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先后打入市场,并迅速成为倍受省内外客商青睐的知名品牌。目前,全市共有农产品商标872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3个,省级著名商标19个,省名牌农产品3个。“三品一标”认证20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 (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我市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技领先、生态高效、循环利用、效益优先”原则,围绕“现代、高效、示范”目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整体谋篇布局,突出主导产业、规模生产、功能配套,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去年,3个基地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称号,今年,3家基地又获得了省级现代农业示

傲挺脊梁 西部突围---做大做强怀化电力支柱产业的思考

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湖南怀化电力产业已经成为怀化市产值规模最大、财税贡献最多、带动作用最明显的支柱产业,对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做大做强怀化地方电力产业意义重大,是实现怀化西部突围的一步重棋。 傲挺脊梁西部突围 ----做大做强湖南怀化地方电力支柱产业的思考 怀化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是湖南省最大的地方电网企业,为湖南省百强企业、湖南省纳税百强企业。集团公司下辖17家分(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2亿元,净资产8.5亿元,年供电量20亿KWH,年销售收入8亿元,年上缴利税费1.2亿元。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水(火)力发电(供)电、电网经营、输(变)电工程安装、勘测设计、房地产开发、铝电生产、电力资源开发以及商贸服务等产业。蓬勃发展的怀化电力已成为怀化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据统计,2006年,怀化市地方电力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0.5%。从怀化电力集团目前运行情况看,2006年缴纳利税费1.6亿元,其中市电力集团本部缴纳税费0.6亿元。到“十一五”期末,怀化电力集团及本部可缴纳利税费预计分别达到3.8亿元和1.8亿元。根据税务部

门调研,怀化市连续三年电力增值税占“两税”收入的比重为40.08%、40.81%和44.11%。此外,因怀化电力带动的相关产业如铁合金、电石、水泥等行业,2006年累计实现产值16.54亿元,创税收9032.3万元。怀化电力产业从南方电网下网电价比从国(省)电网下网电价每千瓦时低0.068元,每年可节约供电成本6800万元。我市由地方电力供电的商业企业用电价格比国(省)网每千瓦时低0.2元,工业企业用电每千瓦时低0.1元。 一、做大做强怀化电力支柱产业的必要性 ——有利于增强地方财源,发展壮大怀化地方经济。怀化电力集团目前为市属第一纳税大户,随着怀化电力集团的发展,到“十一五”期末,怀化电力集团及本部可缴纳利税分别达到3.8亿元和1.8亿元,将会成为我市重要的地方财税来源。怀化电力集团2005年在全省百强排序中位列79位,其中,百强企业分析,销售收入增长率、资产总额、资产增长率、纳税总额、纳税增长率、人均资产、研究开发费用、资本保值增值率等9项指标位列全省50强企业,利润增长率在全省位列第10名。 ——有利于打破行业垄断,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怀化市两网并存的竞争供电格局,让怀化百姓和地方企业得到不少实惠。怀化地方电力供电企业从南方电网下网电价比从国网(湖南省电网)下网电价每千瓦时低0.068元,按目前每年下网电量10亿千瓦时计算,就会节约成本6800万元。相应市

达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达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特色产业:以天府药业、天予药业、琦云药业、天然药业、福瑞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以川环科技、川鼓、同达博尔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以达钢集团、正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丰富的天然气、硫磺、中药材、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具有依托化工、冶金、机电、中药生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的20%。 节能环保 ◆重点项目:①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及整车制造项目;②金恒机械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缸体项目;③川环科技高性能FVQM涡轮增压柔性管路系统生产线项目;④川鼓公司高效节能风机项目;⑤同达博尔节能空调项目;⑥佳境环保公司垃圾发电项目;⑦开江废旧橡胶回收综合利用项目;⑧宣汉国华环保科技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备研发项目;⑨新达泵业大型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泵项目;⑩达钢钢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宣汉s13型、调容高效节能变压器生产项目;?利用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和农业机械等生产的再制造产品项目。 ◆重点产品:清洁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高效节能风机,节能空调,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处理设备,S13型变压器。 新材料 ◆重点项目:①达钢集团600兆帕及以上含钒高强度钢项目;②达钢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③宣汉正源公司微玻纤及VIP纳米芯材项目;④渠县玄武岩纤维项目;⑤万源山水矿业公司石膏晶须制造项目;⑥达兴能源公司烯烃及下游产品项目;⑦渠县凌强无机盐公司纳米碳酸钙项目;⑧瓮福达州公司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综合利用项目;⑨玖源化工聚苯硫醚及纤维项目;⑩大竹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开发项目;?达钢集团含钒玻璃项目;?达钢集团钒钛催化剂项目;?高品质轴承、齿轮钢、工模具钢开发项目;?高性能白炭黑项目。 ◆重点产品:含钒高强度钢材,锂电池负极材料,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磷酸,聚苯硫醚纤维,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石膏晶须,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白炭黑。 生物产业 ◆重点项目:①地奥天府药业公司地榆升白片等现代中药项目;②琦云药业公司现代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项目;③四川银杏实业公司银杏叶生物制药项目;④四川天予药业公司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及循环利用项目;⑤达州苎麻、油橄榄等农作物生物育种及产业化项目;⑥渠县生物农药产品开发项目;⑦大竹县春宇林产生物育苗及生物药品研发项目;⑧开江县橄榄叶提取苦苷和葛根提取异黄酮项目;⑨新型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项目;⑩中药复方新药开发项目;?淀粉基塑料生物基材项目;?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现代发酵关键酶制剂项目;?阿玛宁公司洛神花提取项目;?利根葛业葛根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产品:淀粉基塑料,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地榆升白片,回生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慢肾宁合剂,生物农药,银杏、橄榄叶、葛根等中药提取物。 电子信息 重点项目:①四川鹏翔电子公司智能燃气表、电表、水表开发项目;②四川维奇光电新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农综办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近年来,**苗族乡人民政府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对比坝区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苗族乡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只能说刚刚起步,远远落后于坝区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较差,发展速度慢,规模上不来,集中反映在地方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偏低,其关健是农业产业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我乡地处两州三县交界处,是**县乃至XX州的东大门,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53公里。蒙文公路穿境而过,是**县最偏僻边远的高海拔山区,最高海拔为2567.8m,平均海拔为1984m。全乡总面积15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984万亩。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37个自然村,4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426户,总人口11072人,居住着汉、苗、彝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9%。我乡立足于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乡的重点工程来抓。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玉米、三七、烤烟、大白菜、早实泡核桃。

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泡核桃、烤烟、三七、大白菜等4大特色产业。我乡农业产业化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根据我乡的自然资源优势,历史传统经验和近年来农业发展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经过几年来的结构调整,我乡以大白菜、三七为主的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发展前景看好。大白菜种植正在成为我乡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仅今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2800亩,分布于**等三个村委会种植,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了较大比重。二是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开始凸现。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有些蔬菜老板自发到我乡收购大白菜,形成了老板+农户的供销模式。 特色产业初见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靠山吃山”的工作思路,目前,全乡完成了粮食播种面积 3.35万亩,杂交玉米1.1万亩。烤烟种植1200亩,狠抓三七、大白菜和泡核桃种植;全乡完成三七种植面积776亩,种七农户达到了160户,三七年销售量123.4吨,实现销售收入 370.2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8.93%。大白菜种植突破12860亩,实现年交易量1984万公斤,销售收达1091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6.33%。泡核桃的种植是继三七,大白菜、烤烟等特色产业新发展的产业。产业发展形式采取政府引导扶持,农户自愿种植的方式大规模发展,目前已种植0.6万亩。

做大做强竹镇现代农业产业的思考

4.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地方社会建设压力巨大。由于竹镇农业规模企业较多,同时实施了江苏省镇级规模最大的万顷良田工程,土地急剧大面积流转,一方面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从事更高收入的工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剩余劳动力解决不好就业的问题,必将对竹镇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富民强镇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竹镇的劳动力总量31000人(其中万顷良田项目区产生7309人剩余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5715人(在现有农业企业仅1336人),在现有工业企业的仅3944人,三产服务业8339人,约13550人需要外出务工(占44%),可见依靠竹镇现有的工业企业、农业企业以及三产服务业,难以做到有效消化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随着镇区农民万人集中安置小区的尽快建成、相继入住,竹镇镇党委政府深感新农民的就业压力、社会建设压力巨大。 三、做大做强竹镇现代农业产业的对策、建议 从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看,与食品相关的一系列产业以及与生态、观光、休闲相关的商业活动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内容。而且从生态环境角度看,竹镇作为农业地区,更适合发展绿色农业和休闲、旅游、观光产业。随着现代科技在诸多领域的突破,现代农业将生产链条不断延伸。现代农业是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群体,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逐渐渗透到其它产业中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大农业产业体系。因此,传统的农业不能解决竹镇发展、农民增收的问题,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竹镇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竹镇园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要求。 竹镇应该适应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要求,紧紧依托都市,利用自身的优势逐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把农业与休闲、旅游、观光、服务结合起来,将传统农业拓展为“生产、加工、服务”为一体的立体农业产业链,全面提升竹镇现代都市型农业能级。 1.坚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信心决心。竹镇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和资源。生态环境优越,林木覆盖率达42%以上,是江苏省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叠加效应。政策优势明显,万顷良田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预留了难得空间,是各级领导的关注点,涉农项目资金倾斜。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红色故里、绿色生态、民族风情、千年古镇四张名片。发展前景较好,食品安全、美丽乡村蕴含无限商机,竹镇具备发展基础。同时竹镇定位目标是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生态镇、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加快推进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竹镇目前还缺少一个相当集中的、水电气路高标准配套的农产品加工区。现有竹镇工业园区空间较小,规划用地面积1487亩,扣除村庄面积77亩、园区道路及绿化面积337亩,实际可用面积1073亩。现有用地情况:园区利税大户双峰、宁顺、阳媒、晨灿计447亩,农产品加工企业永鸿、宁华计64亩,其它9家小型企业计161亩,社区公共服务14亩,目前园区仅剩387亩的空间,既使考虑到9家小企业的逐步退出,空间

2020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明确国家将加强政策支持 2011-03-1701:44:50来源:上海证券报(上海)跟贴44条手机见股票 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分为16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于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壹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壹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于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第 1 题: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 )的总称。 C.技术创新 第 2 题:企业基本围绕产业从事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
A.正确 第 3 题:( ):促进企业与企业集群整体的知识治理。 D.知识治理 第 4 题:政府角色转换?( )
A.投资者向促进者,促进什么 B.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 C.加强政府在其互动中的界面管理 第 5 题:创新集群的政策含义与展望?( )
A.政府角色转换 B.知识治理 C.政策的开放式边界要清晰 D 第 6 题:创新是一种( )行为,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市场实现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
的标准。
A.经济 第 7 题:科技创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
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A.正确 第 8 题: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也是一种模式,在市场经济中商业模式尤为重要。
A.正确 第 9 题: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实行专业分工。
A.正确 第 10 题:技术—经济范式的变更:这类创新将包含很多根本性的创新群,又包含很多技术
系统变更。
A.正确 第 11 题:产业集群严格意义是( )。 C.创新集群 第 12 题:过程创新:也称工艺创新,是指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它包括新工艺、新设备
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的采用。
A.正确 第 13 题:创新者不是发明家,而是能够发现潜在利润、敢于冒风险并具备组织能力的企业
家。
A.正确 第 14 题:动态非线性交互创新模式突出了创新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多主体参与。
A.正确 第 15 题:( )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A.熊彼特

XX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嘉峪关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们以发展精品、珍品、旅游观光“两品一游”城郊型特色农业为重点,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经过几年的努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基本情况(一)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围绕培育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通过信息引导、技术服务、联系订单、宣传促销等措施,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形成优质洋葱、精细蔬菜、特色制种、优质西甜瓜、优质土豆、优质大葱、优质林果、优良畜禽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XX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万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9974亩,经济作物面积37722亩。一是洋葱产业逐年强大。XX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10800亩,产量万吨,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1500元。XX年完成播种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从洋葱产业中获纯收入2030元,今年完成洋葱播种面积万亩。二是精细蔬菜产业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日光温室2163座,每年生产反季节蔬菜730万公斤,同时大田蔬菜面积和质量也在逐年提高。三是制种产业稳步推进。建成了文殊、新城两大制种基地,并由制种玉米向花卉、蔬菜等特色制种转变,效益逐年提高。四是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畜禽饲养总量达到万头(只),其中猪万头、羊万只、禽类万只、牛万头。

(二)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充分发挥市种子公司带动制种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建成了集农业科技推广开发、各类蔬菜保鲜、脱水蔬菜加工等运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金汇果蔬基地,该基地总投资2560万元,建成3000吨蔬菜保鲜库1座,年保鲜蔬菜能力15万吨以上,建成脱水蔬菜生产线一条,年生产脱水蔬菜XX吨。建成了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和友谊特禽养殖场,鸿翔蓝孔雀养殖场建成高标准暖棚养殖禽舍6座,引进大型全自动电脑孵化机1台,具备年繁育XX只蓝孔雀、年生产工艺孔雀标本500个的能力。友谊特禽养殖场,建成封闭式禽舍1600m2,孵化室、育雏室3000m2,购置年孵化30万枚种蛋的孵化设备一套,每年可提供特禽种蛋150万枚、孵化种雏能力达到1000万只。文殊胚胎移植繁育基地,建成标准化羊舍2500平方米,办公楼1栋,共引进陶赛特、萨福克种羊46只,现存栏羊218只,已完成胚胎移植手术168例。同时万头肉牛养殖加工厂和万吨棉籽油加工厂正在建设之中。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一是积极建设和培育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现已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个,集贸市场3个。二是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产品经销商和龙头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程小美 (江苏省溧水县农林局211200) ?产销论坛? 蔬菜生产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具有生产优质无公害、有机蔬菜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蔬菜已日渐成为我县的农业支柱产业。近5年来,全县常年菜地稳定在6万亩左右,蔬菜种植面积在18~22万亩之间,实现蔬菜平均总产值3.98亿元,加工产值5000万元左右,出口创汇300万美元,瓜菜产值在全县种植业的贡献份额约占33%。全县蔬菜业呈现以两区两片为主线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了布局优化、各有侧重、协调发展的态势;建成有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98万亩;引进了一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涌现出一批结构调整高效的典型户、种植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了一些上规模、上水平、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立了蔬菜出口创汇基地,品牌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成为生产重点,相继制订、推广蔬菜生产技术标准若干项,为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溧水就是有机,有机就是溧水”,有机蔬菜生产已成为溧水生态富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蔬菜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种菜的效益和市场风险,经营机制和生产水平等问题愈显突出;发展不平衡,标准化水平低,产品的深度加工能力弱,在量的扩展上,缺乏规模优势,在质的提高上,缺乏品牌优势等弊病也日渐显现。如何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已越来越引起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关注,现结合我县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1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促进蔬菜产业持续稳步快速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初步缓解,经济作物大幅增长,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2000年我县蔬菜播种面积仅167850亩,占种植业播种面积103万亩的16.3%。至2006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18.95万亩,6年增加了2.16万亩,占种植业播种面积103.5万亩的18.3%,增加了2个百分点;总产量400423吨,是2000年181864吨的2.2倍;产值4.69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13.95亿元的33.62%,比2000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蔬菜已成为我县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农民年种菜收入超千元,在优化结构调整中尝到了甜头。 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结构调整难、产品销售难、农民增收难的“三难”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扬,加上中央的种粮补贴、农业税减免等多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恢复,面积稳中有升,种粮效益显著提高,但也要理性地看待粮食生产。首先,近期的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上涨,是一种应急措施的反应,是一种恢复性上涨,即便如此,与蔬菜相比,近两年的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并不大。第二,粮食供给至少在我县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第三,确保粮食安全的重点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核心是保护耕地。所以,在蔬菜生产上要坚持一稳定、二提高的原则,即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18~22万亩,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提高种植效益。保护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大局,事关农村稳定;发展蔬菜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城乡劳动力就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不是对立关系,是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关系,要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珍惜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成果,防止大起大落,促进粮菜协调发展。 2发挥我县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四类蔬菜基地2.1做优有机蔬菜 做优有机蔬菜是我县稳定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的关键。至2007年6月,有机蔬菜种植面积达6850亩,形成三大标准化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即春江新迪有机蔬菜出口创汇基地、普朗克有机蔬菜连锁专卖销售基地、屏湖有机蔬菜订单生产基地。这全得益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生态富县战略和促进有机蔬 7 --

青岛市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doc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所属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领域代码:085226)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前身是核科学与系统工程系。该专业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是国内最早培养核反应堆工程高级技术人才的学科之一。50多年来,它为我国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本学科拥有《核工程与核技术》本科、《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点以及《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该学院现有教职工26名,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教授4名,均为博士生导师,有副教授7名。 一、培养目标 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核电)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核能与核技术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技术攻关和新技术应用推广能力。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和翻译本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核电厂安全及严重事故的研究; 2.多相流动及沸腾传热理论与实验、流场测试技术研究; 3.核电系统分析、仿真、控制与故障诊断; 4.核技术应用; 5.应用堆物理分析与堆芯燃料管理; 6.核燃料循环与材料; 7.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8.核电厂水化学; 三、学制和学分 1.工程硕士生的学制一般为两年半,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超过三年半者必须办理延期 手续,但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 2.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要求修满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且学位课平均级点不低于2.0。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 例-经济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为例文/吴志远曹志文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推动一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最为重要的推动力是创新。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为主线,研究我国目前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江西省为例进行区域性的案例分析,希冀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 【作者简介】吴志远,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政府经济学; 曹志文,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转型期金融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创新因素是其主要驱动力量。根据目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协同创新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并不多见,大多数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已经难以适应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鉴于当前阶段产业集群发展不足,其协同创新问题主要集中在集群内部,集群间协同创新问题尚未凸显,本文主要分析新兴产业集群的内部协同创新问题,并以江西省为例进

行区域性的案例分析,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 阿尔伯特·赫希曼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战略性产业概念,主张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平衡增长战略以及前向和后向联系等。Blank(2008)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新兴产业可能仅仅是由一个新的创意而发展起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已经发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对于产业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产业集群理论才重新受到广泛的关注,迈克尔·波特深入研究了国家竞争与产业集群的关系。赫尔曼·哈肯在1971年首次提出协同的概念,指出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会产生更高效率的协同效应。 目前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成果。范太胜(2008)提出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针对协同创新主体间的信任合作关系以及价值联盟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杨耀武、张仁开(2009)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提出了“点—线—面”的协同创新模式。蒋石梅等(2012)通过研究我国科技产业集群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及机理,涉及了产业集群内部产学研协同问题分析。陶丹、胡冬云(2013)在分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时,提出了主体间内生动力机制设计问题。李煜华等(2013)构建了集群内相关主体创新博弈动态模型,分析了各类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过程。韩言虎、罗福周(2013)根据协同创新的范围将协同创新为三类:微观协同创新、中观协同创新、宏观协同创新,并着重分析了产业集群各个主体间的协同关系。张廷海、韩玮(2014)主要分析了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认为其主要表现为一种网络竞合关系。以上研究对于战略性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