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精彩摘录
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 民族的致命伤。
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简明扼要,识其大体,当得起开山之作!至今日,尤可以为经典,公允之论,至少,于作者,是摸着良心本 着学术为国为民写的!史识,史才,都是上乘!不信,可以对照下近百年后我们的教科书!可惜太短太薄,自然 不够系统与全面,然而于历史大事与重要人物,终究是评价较为公正与到位的,难得!不说这些,说点“书外话” 吧:一是年轻时不愿看不想看诸如近代史、南宋史之类,觉得屈辱,不爽!过了很多年,才慢慢能看一点,后来三 十几岁,终于能接受能正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李鸿章
势力
康有为
考据
失败
民族
外交
近代史
国家
史料 鸦片战争
总理
蒋廷黻
中国
鸦片
复兴
曾国藩
英国
兴起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 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通用5篇)中国通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通史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中国通史》的书籍,这本书从远古时代一直叙述到现代中国的发展。

作者以客观、深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我对书中对各个历史时期的描述和理解印象深刻。

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儒家思想等,以及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

此外,书中还对中国的地理、人口、民族、宗教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这些内容让我对中国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例如,书中提到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对中国现代社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例如,书中提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总的来说,《中国通史》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

它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过去,也可以为我们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篇2中国通史读书笔记在阅读《中国通史》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中国的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民族之伟大。

这本书从远古时代一直写到近代中国,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让人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在书中,我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多样性。

从古代的封建社会到近代的民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中国历史不断地在变革中发展进步。

而这种发展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充满了无数的曲折和磨难,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韧和智慧。

我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儒释道三家出发,讲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从诗词书画中,看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从科举制度到现代教育,看到了中国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从饮食服饰到建筑艺术,看到了中国人的生活风貌。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在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外部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内部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使得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变得异常艰难。然而,正是在 这样的困境中,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求变革的道路,以期实现国家的现代 化。”
“洋务运动是早期现代化的重要尝试之一。通过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建立近 代工业,洋务派试图在保持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然而,由于种 种原因,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初衷,但它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的目录结构清晰,研究重点突 出,学术视角独特。通过对目录的分析,我们可以对这部作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并对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
作者简介
这是《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一书,深入剖析了中国近代史上早期现代化进程的 发展脉络和主要特点。本书从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以及国际环境等多个方面, 对早期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解读,为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本卷开篇对中国近代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自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面临着 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尤其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使得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这种背 景下,中国开始尝试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寻求国近代通史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是一部揭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的重要著作,深入探讨了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尝试与挑战。在这本书中,作 者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中国近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领域的变革与努力。以下是从本书中摘录的一些精彩片段,它们不仅展示了早 期现代化的艰难与曲折,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智慧与勇气。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一个关心时代的知识人能够将他的关怀、时代境遇与学问套叠起来,形成一面三棱镜,映照他所属的时代。 适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士大夫和民国知识人的学术追求、思想世界乃至个人命运与时代剧烈碰撞, 从应对“传统学术与思想内部的危机”,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纠缠与徘徊”,再到建立“学术社群”的努力、 学术世界主义与学术民族主义间的两难选择,思想与学术的系谱贯穿其间。
最大的收获大概是近代思想史脉络,明白了读学人日记文章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东西,深受启发!。
一点小小心得:从某种特定意义上说我们一直活在清末民初对传统思想的“破”与“立”之中。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第一编旧典范的危机方东树指出了汉学知识与道德实践脱节的问题,他的《汉学 商兑》提出了汉宋兼采之路,认为不应只专意训诂,而应整合政事,文章与道德合并为一,被认为是倡导汉宋之 学融合的嚆矢。而在《汪悔翁与〈乙丙日记〉》中,王汎森提出文献公开与时代限制及文人对自己在写不同文体 时有着不一样的身份认同。围绕「国粹运动」探讨了此运动的排他性,回溯了章反清的几个重要源头,并指出清 政权衰落后在国民心中的民族主义潜流冲刷导致「国」与「朝廷」的分离。
而在原有秩序已经崩解的近代中国,任何一种思想都有机会脱颖而出,同时也有许许多多的思潮在竞争,必 须摆脱“后见之明”式的,或过度目的论式的思维,巡回往还于“史家的逻辑”与“事件发展的逻辑”之间,才 能发掘其间的复杂性、丰富性及内在的张力,发现晦暗不明的思想与人物,倾听多元竞逐的声音。
读书笔记
本来因为看不下去罗志田的书来看王汎森的书,一时不知道哪个更难懂了。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1000字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1000字

我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一、蒋廷黻的生平与贡献蒋廷黻(1899-1979),原籍浙江绍兴,生于上海,早年留学日本,后赴法国留学。

他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我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蒋廷黻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还对我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和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蒋廷黻的著作与思想蒋廷黻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和学者,他的著作涉及我国古代史、近代史、教育史等多个领域。

他以其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将晦涩难懂的历史事实和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深受读者欢迎。

在他的著作中,蒋廷黻对我国近代史的种种重要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批判也都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三、我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1000字作为我国历史学家和教育家,蒋廷黻对我国近代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在其著作中,蒋廷黻对我国近代史的演变和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我国近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全面地解释了我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对我国近代史的深度评估在蒋廷黻的著作中,对我国近代史的深度评估无处不在。

他不仅详细解释了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还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影响、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蒋廷黻的评估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近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五、我国近代史的广度展示在蒋廷黻的著作中,不仅对我国近代史的若干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估,还对我国近代史的整体变迁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广度展示。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对我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使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近代史的丰富内涵和多样面貌。

六、我国近代史蒋廷黻读书笔记总结通过蒋廷黻的著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和独特魅力,而且也能够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智慧和人生启示。

蒋廷黻对我国近代史的深度评估和广度展示,不仅为我们解读我国近代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引。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分章节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分章节

蒋廷黻我国近代史读书笔记分章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带你一起深入探索蒋廷黻所著的《我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这本书以其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内容而闻名,它是对我国近代史的全面评估,为我们提供了深刻、丰富的历史知识。

第一章:开篇蒋廷黻作为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通过这本书向读者展现了他对我国近代史的独特见解。

在开篇部分,蒋廷黻回顾了我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等,为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大门。

第二章:史观书中着重介绍了蒋廷黻的史观,他对我国近代史的理解和见解。

蒋廷黻认为,我国近代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充满了血与火的斗争和变革。

他强调了我国的封建制度对近代我国的影响,指出了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

第三章:历史人物蒋廷黻在书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介绍和分析,为读者展现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包括李鸿章、康有为、慈禧太后等,他们在我国近代史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四章:历史事件在这一部分,蒋廷黻详细讨论了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等。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蒋廷黻为读者逐步揭示了我国近代史的脉络和历史进程。

第五章:回顾与展望在全书的结束部分,蒋廷黻对我国近代史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同时也展望了我国未来的发展。

他认为,我国的崛起必将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篇章,我国应该借鉴历史,勇敢应对未来的挑战。

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阅读蒋廷黻的《我国近代史读书笔记》,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我也体会到了历史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重要影响。

蒋廷黻在书中的观点和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我国近代史的机会,也激励我们拥抱历史,迎接未来。

总结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够向你展示蒋廷黻的《我国近代史读书笔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它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书中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我相信你也能够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本书。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感受我国近代史的奇迹和魅力。

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5篇

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5篇

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5篇2023年毛概读书笔记1000字篇1 毛泽东是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开拓者;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坚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

最为第二代领导者, 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十分重要,坚持社会主义对中国也十分重要。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内,处于被侵略、受屈辱的状态,是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让我懂得毛泽东的这些很多道理不是照搬书本上的,而是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其他国家胜利的经验,最主要的是,结合过去的失败和教训,发展出的理论。

他认为,革命的成功来自于调查和实践。

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主力应该是工人,而毛泽东则否认了这个观点,他认为,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实际是,农民占了大多数,所以应该首先解决农民的问题。

有人还认为,中国要么速胜,要么应该投降,毛泽东则否认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中国既不会速胜,也不应该投降,而是应该打持久战。

创造历史靠的不是理性的设计,而是实践和摸索,是不断的试错和探索。

毛泽东思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高度概括,明确了革命对象,领导力量,革命动力,同时毛泽东指出现时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一理论的确立正确解决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这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着笔,从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及历史地位四方面展开阐述,指出在近代中国落后及其社会根源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中国化的背景下,毛泽东思想萌芽,并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得到初步形成,成熟,继续发展。

从而确立了鲜活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达到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读书笔记心得:读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读书笔记心得:读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读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历史就是民族的记忆。

如果不想让自己处于失忆的状态,重读历史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张鸣教授说:“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就很难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很难安放好自己的位置,在世界格局中也定位不好自己的位置。

”在张鸣教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颠覆,它与我们以往学过的记忆里的印象迥然不同。

“如果我们不能很正确地看待这段历史,就很难吸取教训,很难避免过去的悲剧。

我们必须从心理上走出我们的中世纪,才有前途,过去的辉煌历史才有价值。

”一提到中国近代史,大家就感觉到了两个字:愤怒。

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迫使中国政府答应他们种种无理的要求,外国人怎么能如此不要脸呢?还有人出于一种“爱国主义”,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总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都是人家欺负我们,我的伤都是当初你弄的)、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打不过我挠,还挠不到人家脸上)和情妇心态(崇洋媚外的变态心理,认为被殖民是好事,而且还甘愿被殖民)。

尽管这让我们很难受,可是发现作者说的不无道理。

作者不少地方非常客观分析,没有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也能让我们变得清醒些。

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重说中国近代史》迷人之处正如书封面所说“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历史教育观点非常不同,甚至出现相悖之处。

本书特点:本书是为写历史而写历史,几乎不掺杂作者个人任何政治立场、情绪,完全是中立的。

这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鲜明的政治倾向不可能写出信史。

如果说张教授有什么立场的话,他完全是站在一个历史研究者的立场客观公证地分析历史事实的。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读书笔记模板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读书笔记模板

中“非个文化史研 究的若干思考?
4
出版后记
5
注释
作者介绍
这是《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 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授
人性
生活
思想史
中国
史学
世纪
思想史
思想
王汎森 中国
消失
中国
思想
近代史
生活
地方
思想史

内容摘要
《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系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汎森教授继《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 想、学术与心态》之后又一部力作。考察了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主义”“未来”“自我”、时间观等议题,触及 近代中国心灵世界的革命与失落、启蒙与困扰,及其与现实政治和社会运动间千丝万缕的复杂。王汎森教授进而 对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提倡重视“思想的生活性”和“生活的思想性”,及它们之间的往复交织,以此 扩大思想史研究的视野。
第一,每一段历史都不是单线的,其中都有各种力量同时在竞合着,但并不表示当时没有主旋律及次旋律之 分,也不是没有大论述与小论述之分。第二,我们应该从历史中看出层次的分别。层次的分别当然不是像切蛋糕 那样整齐,各层次之间的分别与界域往往模糊难定,但是层次之分别多少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出现在相同人身上。
目录分析
读书笔记
我们从来不是“赤条条”地来到人世,携带着祖上的DNA,被传统文化熏陶着长大,我们以为的“纯粹”从 来不曾有过……。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和外来文明的融合及碰撞——读中国思想史有感在葛兆光老先生所著的中国思想史一书中,上卷主要阐述了从上古时代开始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形成与逐步构建,其中主要从礼和秩序的构建来叙述君主如何确立自己权威的统治地位,以及如何利用话语权来垄断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知识文化在经历了百家争鸣的繁盛时代随着国家一统的趋势而逐渐融合归一。

最终,儒家通过不断吸收各种知识,完善自身体系使得自身的知识话语能够符合国家统治的需要,确立了自己国学的身份。

而四世纪初,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带来了不一样的信仰世界,对中国自有的道教形成了一定冲击。

在下卷中,从隋代开始,由于国家专制主义集权的逐渐强化,对知识思想的控制也日趋加强,统一的国家往往倾向于形成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而知识在统一束缚下缺乏批判力趋于平庸,且旧的知识系统伦理道德很难解释和运用于一些实际问题,人们开始对以往的知识文化质疑不断。

到了宋代,面临内忧外患,国家统治不断遭到质疑,重建国家权威和秩序变得棘手,进而对思想秩序的构建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

到了唐朝随着外来文明的不断涌进,世人传统的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同文明之间既有融合也有对抗。

(一)佛教征服中国?大概在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一开始在人们心目中只是类似于道教的一种宗教,佛教的故事、仪式以及观念主要是通过一些很世俗的方式在下层人民当中渗透,其之所以能够在民众中迅速流传是因为他们信仰背后隐含的对现实生活、自身命运、家庭前程的关心,促使他们通过遵循佛教的道德与伦理规范来为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国家祈福。

到了四世纪初,佛教开始进入上层社会,虽然看上去是佛教征服中国,但实际上是由于佛教教义理论的传播使得老庄思想中某些精神凸显,而经过提炼的老庄玄学初步具备了一种形而上的哲理系统,它的内容最接近佛教所以成了最初理解佛教的语境。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使佛教在不断翻译解释中加入了中国的玄思系统,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1中国思想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哲学、宗教、文学等领域的学科。

它不仅关注思想的发展历程,还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对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著作值得关注。

在中国的思想史研究中,儒家思想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道德、伦理、礼仪等方面。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思想被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思想等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

道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流派。

道家思想强调个人内心、自由、无为而治等方面,认为自然是最重要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老子、庄子等。

墨家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重要流派。

墨家思想强调兼爱、非攻、尚贤等方面,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平等、互爱、互助。

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墨子、孟子等。

佛教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又一重要流派。

佛教思想强调“四谛”、“八正道”等方面,认为人生苦难,应该通过修行来解脱。

佛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释迦牟尼、达摩等。

除了以上几个重要的流派之外,中国思想史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学派和思想,如法家思想、名家思想等。

这些学派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篇2____题目:____《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与思考____摘要:____这篇读书笔记是对《中国思想史》一书的思考和总结,涵盖了该书的主题、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我对这些内容的个人解读和评价。

____第一章:先秦时期____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回顾了先秦时期中国的思想背景。

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念,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创始人。

我特别被老子和孔子的思想所吸引。

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孔子的“仁义礼智”深深影响了我对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理解。

思政专业必读书目

思政专业必读书目

思政专业必读书目一、期刊类:1. 新华文摘2. 中国社会科学3. 马克思主义研究4.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5. 思想教育研究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6. 高校理论战线7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8.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学报9. 人民日报10.光明日报11.中国青年报1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二、必读书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第二版跋《哥达纲领批判》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3.恩格斯:《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4.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论粮食税》5.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6.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义》《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7.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8. 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七大报告)三、参考书目1.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993年出版。

2. 李泽厚著:《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有新版本)。

3.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有新版本)。

4.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79年版(有新版本)。

5. 李毓章、苗力田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修订版)。

6. 陈乐民著:《欧洲文明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读书笔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读书笔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读书笔记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我们知道,那段时光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一段抗争的历史。

从太平天国到五四运动,由旧民族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阶段。

虽然中国的命运仍没有改变,但不管是落后的农民阶级腐朽的统治阶级,“先进”的资产阶级还是更为突出优秀的无产阶级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痕迹,正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后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

中国的前途与命运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绝大多数人的手里。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理所当然,“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我们向历史学习,向历史中的各位革命前辈学习,学习他们无畏一切,为国奉献的精神。

抱着这种心思,我阅读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

此书系统的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总结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可耻的卖国贼的应用斗争,着力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看待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在经过了两千多年基本上停滞的封建社会以后,社会政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动荡和变动。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现在这个和平强大高速发展的国家成立的奠基期。

把每次革命高潮时期和在它以前的准备时期合并起来的话,那就可以把1840-1919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失败(1840—1864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和农民战争时期;第二个是从太平天国失败后到义和团运动(1864—1901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形成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第三个是从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到辛亥革命(1901—1912 年),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时期;第四个是从辛亥革命失败后到五四运动(1912—1919 年),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和新民主主义酝酿的时期。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中国近代史》【M】蒋廷黻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就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主当发言稿使用。

关于历史循环论的思考在二章中,蒋先生提到了一个中国历史循环论:“每朝的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极薄,心中的奢侈标准还是很低的,而且比较能体恤民间的疾苦,办事亦比较认真,这是内政昌明吏治澄清的时代。

后来慢慢地统治阶级的欲望提高,奢侈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官吏的贪污亦大大长进”。

1此处,我认为蒋先生对中国历史十分之明晰透彻。

我国历史的绵延不绝决定政治的许多方面具有历史延续性。

大体上说,我国历史上的开国形式具有相似性和反复性。

初期,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建立国家。

中期,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改革。

末期,陷入自下而上的农民战争中。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在社会形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上层政体更迭的形式基本与之上所提及的形式类似。

而阶级之间的转变亦带有这种形式,从农民阶级到封建地主阶级的蜕变中,财富拥有量的变化是最为直观的。

财富拥有量的加大说明权力的扩充。

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时,自身的革命性消退,而借助自身权力获取利益、保存利益的欲望和行动增强。

由于政权的获取形式与政权运行形式相悖。

2权力来自于统治阶级内部力量的天然优势和历史积淀,而非人民赋予,故缺乏约束。

在王朝运行到中期时,这种约束的缺乏引起阶级间的分化,社会矛盾逐渐激化。

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采取一定所谓劝课农桑之法,其实质是在一定层面上企图修复阶级之间的联系,以达到阶级之间良性互动的目的。

但由于行政体制的惯性难以去除,打破重建亦无可能,故举措在自上而下的推行中会受到惯性的阻碍甚至是扼杀。

效果与政权初建时的措施相比大打折扣。

在王朝临近坍塌之时亦如此,只是效果更差。

蒋先生之上借官员自身素质的变化出发展开论述。

我认为,如果从体制惯性的观念出发亦可解释;对于左宗棠湘军的思考通过对蒋先生所述左宗棠湘军的总结,湘军有以下特点:一、乡土、宗族气息浓厚,构成人员成分相对单一,独立性强。

中国思想史(修订本)

中国思想史(修订本)
第三章唐中叶以后的 佛学及儒学与佛学的 矛盾和融合
第五章隋唐时期的 道教思想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 反神学思想
第六章隋唐时期思 想史料介绍
第一节隋唐政权的思想文化政策 第二节隋唐时期儒学变化的趋势 第三节王通与《中说》 第四节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第一节三论宗和天台宗 第二节唯识宗 第三节唐初的排佛言论
第一节 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思想史料 第二节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的思想史料
作者介绍
张岂之,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国思想史、哲学 史和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及学术领导经验,主持过一些 重大科研项目。2016年10月29日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 张岂之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50-60年代, 他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1-2卷,后来又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了《宋明理学史》,成为史 学界著名的侯外庐学派的领军人物。
第一节陆九渊的生平及其心本论 第二节陆九渊的简易工夫 第三节鹅湖之会与朱陆之争
第一节元代理学的延续 第二节邓牧的社会思想
第一节宋元时期的经学著述 第二节宋元时期主要思想家的著作 第三节研究宋元思想及思想家生平的史料
1
概述
第一章明代思 想由“朱学”
2
向“心学”的
转变
3 第二章明代心
学代表王守仁 及其思想
读书笔记
这是《中国思想史(修订本)》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中国思想史(修订本)》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中国思想史(修订本)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

《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五篇《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题目叫《中国通史》。

一打开《中国通史》这本书,就见到这么一段话: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它点燃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的奋斗之梦,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前进之路。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当我看到这句话时,心灵有了极大的震撼,心想:在古时候,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都等着我们后人去一一品读,把这文明传承下来,俗话说的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不可以把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在我们这一代的手中断了代呀!《中国通史》这本书主要讲了从华夏起源文明开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统一——三国乱争——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两朝的大概的历史过程。

我认为《中国通史》这本书很好,它帮助我们在先贤哲人的睿智和哲思中汲取智慧精华;它可以帮助我们探求无尽的知识宝藏;它可以让我们看到从盘古开天辟地——明清两朝这段距离的整个历史过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总之一句话《中国通史》这本书是一个历史的汇演!《中国通史》的读书笔记个人感想2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中国通史》,这本书说的是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刘备和曹操。

我喜欢秦始皇的原因是:他不但统一了中国,而且还修了长城、统一了货币、长度、重量和文字。

还有他修好了长城之后,他派了大部分的兵马去守长城,免得被匈奴侵略。

我喜欢刘备的原因是:他是一个爱民如子、除暴安良的好君主。

他身边有智勇双全的关云长和赵子龙;有出谋划策的孔明;还有英勇善战的张翼德和黄汉升。

很可惜,最终蜀国还是灭亡了。

我喜欢曹操的原因是:他智力超群,在动荡不安、群雄割据的汉朝末年,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他的努力之下,占据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

我最不喜欢的人是秦始皇和曹操。

因为秦始皇修长城时暴力对付民众,搞得生灵涂炭,修完之后留下了无数的骨骸,让人触目惊心啊! 曹操是一个重军事,轻政治的人,搞得民间乱七八糟,民不聊生。

近代史读书笔记

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革命不存在中国式的工业革命读《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之后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历史学家,美国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

在其学习与任教期间曾两次来华,第一次是作为一名学者,第二次则是作为美国的“情报协调局驻华首席代表”。

在他退休多年后的1986年,《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出版了,此时,《剑桥中国史》各卷已开始在中国陆续出版。

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中,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对中国自1800年以后的185年作了一些概述与分析。

书中的观点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作者从极客观的视角审视了中国近代——包括政治方面与社会方面——的变迁与转化。

该书虽然写的是“中国革命”,但是其出发点却不在“虎门销烟”,而是在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的交接,清朝鼎盛进入尾声,同样是欧洲中国风热潮渐渐淡去进而出现批评的1800年。

此时的清朝已开始有了衰败的现象,政治日益腐败,而川楚教乱闹得正热,政局动荡不安;而人口暴增与乡村土地兼并严重,使不少农民失去了工作,在广大的土地上游荡,社会民不聊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民变屡发不止,嘉庆皇帝内除和珅等贪官,又付出了巨大代价镇住了白莲教等民间组织团体的变乱,却还是未能解决弊端,继续重农抑商,进一步加固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生产结构,而对西方的工业革命一无所知。

这样的中国,面对从西方世界传来的思想与体制似乎产生了极大的免疫力。

英国几次无法打开中国的正统市场,而走私鸦片的数量与其所获的利润却又高得惊人,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家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而摸不着头脑的不只是外国人,中国人此时也陷在毫无头绪的混乱之中,统治者难以控制局面,平民百姓被压迫到了极点,人人都被禁锢着无法自拔,更谈不上对外来的一切消化或被消化。

反过来看,虽然场面如此不堪,但是当时的中国有着高水平的技术与资源,足以引发一次“属于中国的工业革命”,以使其足以与欧洲当时的工业革命相匹敌;而稳固的生产结构与大量的水陆运输使得中国当时的商业处于一种增长的形势。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2018级历史学本科生郝梦婷我所阅读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近代史》,全书分为总论和四个章节,只有五万余字,文笔精炼,用史恰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实用性,反映了国民党政府官方对历史的看法和运用。

此书写于1938年,其作者蒋廷黻是中国近代着名的历史学家、外交家。

蒋先生1911年接受教会资助,赴美留学,主修历史,是美国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的新史学流派鼻祖詹姆斯·罗宾逊再传弟子,这段经历对他的治史方法影响重大。

192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教授。

1929—1934年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

1935年后从政,先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处处长、驻苏大使、驻美大使、驻联合国安理会代表等职。

1938年,蒋廷黻已辞去驻苏大使任务,还未恢复其他任职,那时的他文思如泉,虽手头资料无几却完成了这部《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写至民国初年。

蒋廷黻写作《中国近代史》的基础来源于其扎实的史学功底和辉煌的前半生政治经历,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国民党政权为了维护统治合法性,作为知识分子自觉地以学术为工具为国民党政权辩护,其写作目的在于痛定思痛,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民族之殇从而唤醒人民意识,促使人民救亡图存,希望在国民党政权的主持下,推动现代化。

接下来,我将对本书内容进行大概的解读:一、总论:开篇便指出中西方的交流虽历来有之,然十九世纪到了一个特殊的时期。

嘉庆、道光时期的中国对于来找麻烦的西方世界甚不了解甚至“素不相识”。

而中国何以在近代落后于世界?作者给出了三个解释,第一“我们的科学不及人”;第二“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年起始用机器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西洋在中古的政治局面很像中国的春秋时代,文艺复兴以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

在列强争雄的生活中,西洋人养成了热烈的爱国心,深刻的民族观念。

我们则死守着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

《中国近代通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近代通史》读后感2000字

《中国近代通史》读后感2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美文摘抄、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中国近代通史》读后感2000字《中国近代通史》读后感2000字!读完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册。

李泽厚近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李泽厚近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李泽厚近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内容概要:本书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史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毁誉参半。

许多青年入学赞之为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

紧接此文,本书以数十年的新文学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中国现代思想史论》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李泽厚的书可能不算畅销,但一定是出版社的常销书,每次卖得不多,但总有人买——一个学者能有此成绩已经很不容易。

久闻李先生大名,我听一位老师说,他当年上大学,把现代思想史论读了十几个来回,受益非浅。

我认为,李的书确实是能给人启发的。

喜欢诗歌理论的人,更是不能错过。

但我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该书的第一部分——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李的语言非常圆熟且通俗,是深谙中国文化的体现。

李泽厚先生近年陆续亦有访谈录面世,但我觉得,他的三本思想史论是不应错过的。

而三本中,这本可能用力最少(如他自言),但我认为却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近现代之中国的许多问题,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记得李先生好像说过他的思想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中国传统,一个是马克思。

我很久都没能领悟这意味着什么,后来突然发现,这不就是现代中国的两个思想来源吗?这不就是已经和正在渗透进我们民族血液的两种文化吗?李先生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玩思想的学问家,也不是一个独善其身的隐士,08年我还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他的文章(好像是《开放时代》)谈儒学的问题。

他有责任感,但不以先知或教主自居;他的思想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惊人的,但他不是张牙舞爪的人。

他的著作如他自己所说是为了现在写的,不刻意追求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我很奇怪的一点是这么一个巨大的存在为什么现在的学人较少提及,但我也很幸运作为一个生长在喧嚣浮躁的商业社会的后学能与李先生的著作相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读书笔记
读过李泽厚老先生写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在这本书中,老先生对近代中国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精辟分析,让我对中国近代史中的天平天国运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首先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原因。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各列强先后与中国签订条约要求中国支付大量赔款,毫无疑问,清政府只能无限的加重对底层农民的苛捐杂税的征收。

同时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让中国本就脆弱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底层农民失去了生活的保障,同时又深受压迫和剥削,清政府的镇压只会激起他们进一步更加激烈的反抗。

另一方面,洪秀全利用他偶然碰到的基督教宣传品打造了一个被改造的上帝。

宣传品中内容与中国各种传统观念和思想形式,从孔孟经书到佛道迷信,大相径庭的新鲜事物,恰恰符合了当时因为多次考试失败无路可走,对现实制度的满腔愤怒和渴望报复和反抗的意念。

更重要的是,这一套新的观念和理论,符合了当时封建统治比较薄弱、农民运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的社会阶级斗争的需要。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洪秀全并没有完全收到上帝的种种束缚,他抛弃了那些谦卑,逆来顺受,甘于屈辱的教条,这说明洪秀全的上帝和革命的基本内容其实是由当时的现实阶级斗争状况所决定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两点因素助力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一个就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清政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和西方列强反抗、周旋上,对于内部初期的农民运动的关注不够,这
位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外一点就是洪秀全遇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例如杨秀清、石达开和韦昌辉等领导者和将领,这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其次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自19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到1864年,短短13年时间,一个曾经拥有了中国半壁江山的农民运动组织终归失败。

这场席卷中国的起义运动并未坚持很久,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是因为天平天国的统治阶层出现了问题。

在运动初期,由于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起义军和领地扩张,太平天国的上层官员开始蜕化变质,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了几位高领导人如洪秀全和杨秀清争夺专制最高宝座;同时,在运动后期,天国的诸王彼此猜忌,互不合作,开始拥兵自重不听号令。

在书中,李老先生的一个观点,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李老先生说:农民革命的领导层随着胜利而逐渐成了一个新的统治集团,他们是农民革命的领袖和英雄,却又向封建地主阶级的最高代表的方向前进。

这说明近代中国的农民起义,如果没有一个正确而又符合现实的科学思想做后盾,如果不能彻底的改变原有的封建思想,那么起义就不可能真正地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终将失败。

另一方面,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后期,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开始联合外国势力一同清剿天平天国起义军。

各省的地方官例如曾国藩等也加强了军队训练,成为镇压起义军的主力。

当然,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从历史发展来说是因为当时起义军虽然借鉴了外国的上帝等等思想,砸烂了孔教,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洪秀全这些领导者们并
没有彻底挣脱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生产方式。

这也充分表明,要想真正创造出一种新的持久的政权,必须在彻底瓦解旧的腐败的封建思想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近现代中国为什么农民运动没有取得特别大的成绩的原因,农民阶级始终都有一定的阶级限制。

最后,在李老先生的书中,给我启发最大的是他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全新认识。

在以前的各种学习中,普遍承认的观点是:太平天国运动种颁布的两部法令,虽然有它们的落后性,空想性,但是总体来说在当时的中国全是比较先进的政令了。

首先是《天朝田亩制度》,洪秀全在这里面主要强调了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虽然在后期农民们甚至是将领都逐渐蜕化不去遵守,但是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它具有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性质。

洪秀全将他在军事斗争和在革命军队中所取得的经验,当做整个社会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普遍法则来强制推行,违反了现实生活的要求需要,必定是要失败的。

正如李老先生所说:《天朝田亩制度》的反剥削、代表农民的理想和要求的合理性的同时,也不能无视、掩盖或者否定这种小生产者的严重落后性质。

不建立在工业大生产的基础上,纯粹从消费和分配着眼,搞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共产主义,强制推行一种单一化的社会集体生活,只会挫伤群众积极性,阻碍社会的发展。

其次是《资政新篇》,近代以来,学者们对它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这部由洪仁轩写的政令,事实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改变,
发展和创新。

它的主题是大规模倡导和发展资本主义,例如兴办近代交通,银行,开学校,办医院等等。

洪仁轩是想用资本主义来代替封建剥削。

也正是因为如此,《资政新篇》才真正克服了前者的封建性,落后性和空想性。

李老先生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

的确,洪仁轩在《资政新篇》中的许多主张甚至比后来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的主张更彻底和全面。

近现代以来,许多学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结各有千秋。

我通过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和李老先生关于天平天国运动的精辟言论,深化了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

也逐渐明白:对于历史上某一历史现象的认识,必须要去深刻发掘,多方查找,认真思考,从现实往回看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探究历史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也更加明白: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想要长期的和平,那么国家的领导者就必须在关注上层社会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基层民众。

基层民众是一个相对稳定却又更容易被鼓动的阶层,所以要更加注意。

同时,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一种思想文化来引领整个国家的潮流,一定要符合时代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

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时刻警醒自己,净化自己,不能被一时的胜利所蒙蔽。

这就是我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全新认识,也是读过李老先生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