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范例
中国古代寓言三年级简短读书笔记7篇

中国古代寓言三年级简短读书笔记7篇中国古代寓言三年级简短读书笔记(精选篇1)我看了一本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小故事。
故事虽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意义是非常有益的。
今天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其中一篇寓言故事,名字叫做“景公占梦”。
齐景公有次得了重病,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个太阳打败了,这让他心神不安。
然后齐景公就对晏子说了这件事情,晏子就派人去请来占梦者为齐景公占卜凶吉。
晏子让占梦者对大王这样解释:大王的病属于阴性,而太阳是阳性的就预示大王的病快好了。
占梦者就按照晏子对他说的做了。
齐景公听了之后很高兴并解除了郁闷,没过多久病就痊愈了。
之后赏赐了晏子和占梦者两人。
这则寓言中表示对梦境的不同解释就对个人的心理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齐景公就是如此,而晏子聪明的利用占梦者的默契配合,把消极的影响转化为积极的影响。
这就说明了任何事情只要向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积极的一面去引导,就会取得良好的促进效果。
我看完这篇寓言故事后,觉得心理因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心理素质会带来成功,而坏的就相反了,因此在看待一件事情时,不要存在消极的态度和想法,要想着用积极的态度和想法去对待它,这样才能做好。
中国古代寓言三年级简短读书笔记(精选篇2)我有幸在寒假前夕,得到语文老师推荐专门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
俗话说“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
做为三年级的我,第一次读无插图且字体很小的厚本书,刚开始我根本不习惯,没有耐心读下去,更别说专心致志的读了,我读到三十多页就准备放弃了!我的举止被细心的妈妈看到了,她温和地开导我说:“孩子,你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了,试着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吧”,在妈妈的劝说和每天的睡前陪读中,我渐渐地喜欢上这本书了!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这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人生精辟的总结。
后来我不仅能轻松阅读,而且还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在《中国寓言故事》中,《三国志》中的《水浒传》中的《孙子兵法》中有一部我最喜欢的。
《中国寓言故事》中有一句古文名句——“子曰:‘养其性,教其养。
’子曰:‘养而亲者,不知;教而亲者,不能。
’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人,人一生的道路,有时候很漫长,要学习,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心境越来越宽广。
我们要做好一件事,就应该养成好的习惯。
如果我们养成习惯了,我们就能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做的事就不能做,不能让这件事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遗憾。
我们不能养成好的习惯,就会造成好的人生。
古人有句话“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我们一定要认识自己,努力改变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2《中国寓言故事》,是我国古代寓言的一部分,是我国民众对故事的理解,故事讲述的是在我国汉族人身上发生了许多的有趣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则就是“中国寓言故事”。
我喜欢这篇故事,因为这一个故事讲的是,西汉的匡衡,有一天晚上在邻居家吃饭,忽然,邻居家的墙角有两条鱼,他在鱼缸边上写着“中药”,匡衡看了以后,就把墨水瓶放到墙角,结果不出意料,他把两条鱼从墙上掉下来,把墙壁上的鱼捅死了。
匡衡就这样在墙壁上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邻居。
后来,匡衡又发现邻居家的房子被人拿走了。
他又回到了皇室里,把两条鱼的信放到桌上,又把自己的信交到邻居家里,邻居家的墙壁上的鱼也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匡衡就这样在汉王府里当了皇上,后来,他成为了当国王时的大臣,后来,他的家庭变得很贫穷,但他却从不灰心,他为了这个国家,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他用自己的努力赚来了钱,成了一名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诗人、文学家。
他就是中国寓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使我懂得了一个做事要坚持,不怕困难的道理。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3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产,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让我们中国成为一个文明古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们有过许多感人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战国时期,汉朝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精选18篇)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精选18篇)初中时期的学生收集寓言故事读书笔记是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篇1一、穷光蛋狂想曲:陈大家里很穷,靠捡破烂为生。
有一天,陈大捡到一颗鸡蛋,他说:“我们有财产了!”太太问:“为什么?”陈大回答:“因为……再请几个佣人。
”太太越听越入迷。
陈大又说:“我呢,就可以讨几个小老婆了。
”太太一听先生要讨小老婆,气得把鸡蛋猛力一摔,陈大一看,美梦全泡汤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头:据说,神仙能用指头把石子点成金子。
一天,神仙来到人间试试碰到的人,谁是不爱钱的。
第一个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
第二个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
第三个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会把石子点成金子的指头。
神仙一听,赶紧逃回天上,从此再也敢到人间来了。
心得感想: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是在说有关中国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穷光蛋狂想曲”。
陈大捡到一颗鸡蛋就妄想“家当”,而不直接去花时间、心血去努力。
类似这篇寓言,在东汉时,刘秀写信他的大将岑彭说“人若不知足,卽平笼(今甘肃地区),复望属(今四川地区)。
”因为这个源顾,所以后人便把这句话简略成“得陇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陈大,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人。
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三种口味的布丁,我趁着弟弟妹妹在玩时,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为太好吃了,我还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还好,我没有去做这件得陇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没得吃了。
从这里,我学到,有时可以让一让别人,也会比较开心。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篇2我是读着《中国寓言故事》度过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自认为多历世事,虽不聪明,也不算糊涂,但当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读《中国寓言故事》的时候,却有了一种心灵蒙尘被洗的感觉。
《中国寓言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富于童趣,充满了人生大智慧。
其中中国古代寓言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户晓,并成为人们喜用的成语,譬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一叶障目”、“螳螂捕蝉”等等。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五篇

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页眉可删)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五篇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一)《寓言故事》中有许多故事,故事内容虽然很简单,却蕴涵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驮盐的驴》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一只驴子,帮助商人驮货物。
第一次它驮的是盐,盐很重。
到了小河边,驴子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到了河里,它好不容易才爬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背上的盐轻了好多。
商人埋怨驴子,你毁了我好多的盐。
驴子才不管呢,反正盐很轻了,它轻轻松松把盐驮到了家。
第二次,商人又带驴子去运货,这次运的是棉花。
虽然棉花很轻,但是棉花很多,也很重,驴子想没关系,到了小河边就好了,再摔一跤,就会变轻的。
到了小河边,驴子故意叫了声“哎哟”,然后摔进了河里。
驴子想今天我要在水里多待一会儿,让货物轻一点。
谁知没等驴子站起来,它就被河水淹死了。
可见,驴子做事不动脑筋,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会被水融化。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思考,不能像文中的驴子那样愚蠢。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二)我在寒假中读过不少好书,惟独觉得《伊索寓言》最好看。
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个故事都会有一段深刻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
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中的一块瑰宝,数千年以来以其独特的智慧和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历传不衰。
其中,《狼和小羊》这一则寓言中讲得是:狼想把小羊吃掉,用各种方法和小羊狡辩。
揭穿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生读书笔记5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生读书笔记5篇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小学生读书笔记篇1我暑假中精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深入思考,慢慢体会故事所要讲的道理。
其中《不龟之药》这个小故事道理令我铭记在心,使我难忘。
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宋朝时期有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以漂洗衣物为生,但是他们家族却会调制一种防止手受冻而使皮肤干裂的药方,据说效果很好。
这件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你传我,我传他,他传她,传着传着就传到一个有钱人的耳朵里。
这个有钱人想:这种药膏如果拿到街上去卖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也许皇帝要用,我给了他,如果效果好,还能做个官呢!第二天早上那位有钱人来到那家洗衣店,他豪迈地对一个招待顾客的人说:“你们这不是有一种防止手龟的药膏吗?跟你们掌柜说我愿意用一百两黄金买下你们的药膏,我明天来问结果”回家之后,那个招待员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族中的每一个人。
随后他们连夜召开了家族会议。
有人说:“卖吧,我们洗一件衣服才十来个铜板,一百两黄金够我们家族用好几辈子了!”又有人说:“这药方绝对不能卖!这是咱们祖传的东西,咱们老爷说过不管别人出的钱再多,也不能卖!”最后经过一翻激烈争论还是小数服从多数,把药方卖给了那个有钱人。
那个有钱人得到药方以后,刚准备上街售卖时,便听说了吴王要攻打越国的消息他想:咦还真有这样的好事!他立刻动身到吴王那儿去毛遂自荐,吴王想:这小子的药真行?不过现在是冬天,这次还是打水战,就试试吧。
于是吴王就让每位士兵都涂上了药膏。
在攻打越国的时候,因为战士们的皮肤没有干裂而打败了越军。
那个有钱人虽然花了一百两黄金买了不龟之药,但是帮助了吴王打败了越军,于是吴王就把他封为诸侯,更奖了五百两黄金,还分得一块土地!而此时此刻,那个家族还在拼命地洗衣服,为每天的日常生活而奔波。
我想导致这个原因的根本是洗衣服的家族的药虽然很多长处和优点,但是没有把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而那个有钱人把药膏提供给了决定了两国交战的军队,发挥出了最大作用。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书记录卡。

篇一:寓言故事读书笔记暑假中,我准备读6本书,这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里面有一个个小故事,却蕴藏着一个个大道理,等着我们去探知。
特别是书中的三个小故事,读后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感悟也很多。
一个是薛谭学讴,主要讲了一个叫薛谭的人跟秦青学唱歌,在还没有完全掌握秦青唱歌技艺时,却自以为学会了,告诉秦青他要走了,秦青也不阻止他走,只是为薛谭高歌一首。
薛谭听完以后,顿时恍然大悟,发现自己唱歌技艺跟秦青差的很远。
于是,他跟秦青道歉,继续留下来学唱歌。
这篇故事让我懂得骄傲自满、浅尝辄止,只会半途而废;知错能改,也是一种好的品质。
再有一个是大鼠的故事,有很多只猫都被它吃了,而猫却吃不了它,最后它是被一只叫做狮猫的给吃了,为什么这只狮猫来了之后,大鼠被吃了,其他的猫却不能呢?原来是狮猫一直坐在地上,每当大老鼠来骚扰它时,它就是不动,最后等大鼠精疲力竭时,狮猫猛地把大鼠给吃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生活需要智慧,蛮干不如智取。
还有一个是狼狈为奸的故事,讲得是狼和狈,它们都是凶残、阴险的动物,互相勾结做坏事,而且还知道互相配合,知道取长补短。
我们做人一定不能像它们一样,专干坏事,危害人类。
但我们也要学习它们团结互助,互相配合的精神。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则意味深长的故事,胜过一本厚厚的书。
篇二:寓言故事读书笔记“这人可真可笑!”我大笑起来。
这人?什么人?有这么可笑吗?你一定会问,我说的可是书里的一个人啊!是哪本书?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一本有趣的书。
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食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
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
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
还有,“大象和小花猫”告诉我们再强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再卑微的人也有闪光之处。
“喜鹊和蚂蚁”说的是你如果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精选18篇)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精选18篇)初中时期的学生收集寓言故事读书笔记是提高语文写作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寓言故事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篇1一、穷光蛋狂想曲:陈大家里很穷,靠捡破烂为生。
有一天,陈大捡到一颗鸡蛋,他说:“我们有财产了!”太太问:“为什么?”陈大回答:“因为……再请几个佣人。
”太太越听越入迷。
陈大又说:“我呢,就可以讨几个小老婆了。
”太太一听先生要讨小老婆,气得把鸡蛋猛力一摔,陈大一看,美梦全泡汤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头:据说,神仙能用指头把石子点成金子。
一天,神仙来到人间试试碰到的人,谁是不爱钱的。
第一个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
第二个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
第三个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会把石子点成金子的指头。
神仙一听,赶紧逃回天上,从此再也敢到人间来了。
心得感想: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是在说有关中国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穷光蛋狂想曲”。
陈大捡到一颗鸡蛋就妄想“家当”,而不直接去花时间、心血去努力。
类似这篇寓言,在东汉时,刘秀写信他的大将岑彭说“人若不知足,卽平笼(今甘肃地区),复望属(今四川地区)。
”因为这个源顾,所以后人便把这句话简略成“得陇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陈大,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人。
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三种口味的布丁,我趁着弟弟妹妹在玩时,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为太好吃了,我还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还好,我没有去做这件得陇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没得吃了。
从这里,我学到,有时可以让一让别人,也会比较开心。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篇2我是读着《中国寓言故事》度过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自认为多历世事,虽不聪明,也不算糊涂,但当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读《中国寓言故事》的时候,却有了一种心灵蒙尘被洗的感觉。
《中国寓言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富于童趣,充满了人生大智慧。
其中中国古代寓言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户晓,并成为人们喜用的成语,譬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一叶障目”、“螳螂捕蝉”等等。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读了一本超有意思的书,叫《中国寓言故事》。
书里有好多好多好玩的故事呢!比如说《狐假虎威》,那狐狸可真狡猾呀,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
还有《画蛇添足》,那个人多此一举给蛇画上脚,真逗乐。
这些故事虽然很短,但是能让我明白好多道理。
就像《亡羊补牢》,让我知道做错事要赶紧改正,不然就会有更大的损失。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好像变得更聪明啦!我知道了不能像故事里那些笨笨的人一样做事。
我以后还要多读这样的书哟!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二)
嘿呀,我又来讲《中国寓言故事》啦!
这里面的故事可有意思啦!像《掩耳盗铃》,那个人捂着自己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就听不到啦,太好笑啦。
还有《揠苗助长》,那个伯伯想让禾苗快点长大,就去拔它们,结果禾苗都死啦。
每个故事都像一个小老师,教给我好多道理呢。
我明白了不能自欺欺人,也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我现在可喜欢这本书啦,每天都要拿出来看看。
小朋友们,你们也快去读一读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范例
内容大意:
一、穷光蛋狂想曲:陈大家里很穷,靠捡破烂为生。
有一天,陈大捡到一颗鸡蛋,他说:“我们有财产了!”太太问:“为什么?”陈大回答:“因为……再请几个佣人。
”太太越听越入迷。
陈大又说:“我呢,就可以讨几个小老婆了。
”太太一听先生要讨小老婆,气得把鸡蛋猛力一摔,陈大一看,美梦全泡汤了。
二、不要金子要指头:据说,神仙能用指头把石子点成金子。
一天,神仙来到人间试试碰到的人,谁是不爱钱的。
第一个人,一看到金子,伸手就想抓。
第二个人,看到金子,拿起金子就要跑。
第三个人,小和大的金子都不要,他想要会把石子点成金子的指头。
神仙一听,赶紧逃回天上,从此再也敢到人间来了。
心得感想: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是在说有关中国的寓言,其中,我最喜欢的一篇就是“穷光蛋狂想曲”。
陈大捡到一颗鸡蛋就妄想“家当”,而不直接去花时间、心血去努力。
类似这篇寓言,在东汉时,刘秀写信他的大将岑彭说“人若不知足,卽平笼,复望属。
”因为这个源顾,所以后人便把这句话简略成“得陇望蜀”,形容像故事中的陈大,贪得无厌、不知满足的人。
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三种口味的布丁,我趁着弟弟妹
妹在玩时,吃了一口牛奶布丁,因为太好吃了,我还想在吃巧克力口味的,还好,我没有去做这件得陇望蜀的事,不然,弟弟妹妹都没得吃了。
从这里,我学到,有时可以让一让别人,也会比较开心。
《中国寓言故事》读书笔记2
我是读着《中国寓言故事》度过自己的童年的,如今已成为一名小学老师,自认为多历世事,虽不聪明,也不算糊涂,但当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再次重读《中国寓言故事》的时候,却有了一种心灵蒙尘被洗的感觉。
《中国寓言故事》的语言通俗易懂,富于童趣,充满了人生大智慧。
其中中国古代寓言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不少的篇章家喻户晓,并成为人们喜用的成语,譬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一叶障目”、“螳螂捕蝉”等等。
每一个故事中都给人一种启迪,要你领悟其中的哲理。
本书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
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智慧。
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其中也有许多篇章给人以积极的启示。
第三类是“揭发伏藏,显基弊恶”,具有讽刺性的。
此外,还有专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斗争艺术的。
《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除了有好多人生道理的故事,还有精美的图画,是小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如果把这本书读破,你的将来一定会受益无穷。
由此我想:
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把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课堂,那么就一定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这样作文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是,一天的作文课上我给学生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这就是《神童的不幸》。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非常的不幸,方仲永天资聪颖,五岁便会作诗,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讲到这里,同学们都发出感叹之声,“真聪明啊”。
我想:这太好了,同学们已经进入情景了,学生的思想和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这是写作的初步。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
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高了不少。
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渐渐才思不济,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习,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
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
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我让同学们对这则蕴合着深刻哲理的故事发表看法,李清同学说:“一个人再聪明也不能骄傲”。
李杰同学说:“方仲永的父亲太爱慕虚荣了,结果毁了自己的儿子,教训深刻。
”李紫焉同学说:“就像一个伟人说的天才是先天的聪明加上后天的汗水,天生聪明的人也要不断学习。
”马良同学说:“做人要有主见,不要什么都听家长的,方仲永如果有一点主见,也不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
我接着引申说:“同学们,我们生活中也有像方仲永这样的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习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你能举出具体的事例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能”。
赵冉同学说:“我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天生聪慧,听奶奶说上学时一学就会,可就是不认真学,初中毕业就不愿上了,说在家写书,闭门造车能写出什么书呀?现在就是一农民。
”李敏同学说:“我邻居小军从小也很聪明,小学时写的作文总是被当做范文读,可初中光是谈恋爱,荒废了学业,成绩跟不上就退学了……。
”陈晨同学说:“咱们学校也有这样的同学,聪明但不认真学,成绩总是倒着数……。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说着自己所知道的事例。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最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光有先天的聪明是不行的,还要努力才行,要注意接受新知识,及时充电,才能跟
上别人,跟上时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同学们,努力吧,光明的前途就在不远的前面等着你。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就是这些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它意象鲜明,寓意深刻。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这些故事充分利用起来,并且把它们合理地充实到作文教学中去,那么一定会使我们的作文教学生趣盎然。
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老师在快乐中教学,兴趣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最佳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