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治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验方秘方
神经性头痛食疗偏方
神经性头痛食疗偏方
神经性头痛患者平时生活中,还可以采用食疗的办法配合,对治疗头痛大有裨益,下面几个可以提供参考:
远志大枣汤
[组成] 远志15g
[用法] 每天煎1次,每次需加大枣7个,像煎中药一样早晚煎服,晚上服药时把7个大枣吃掉。
[主治] 此方可治神经性头痛。
芹菜根汤
[组成] 芹菜根60g
[用法] 芹菜根加水煎煮,早晚各一次。
[主治] 适用与高血压头痛,高血脂。
丹地粥
[组成] 丹皮10g 丹参5g 山茱萸肉5g 熟地黄
10g 大米50g
[用法] 先将上述所有材料清洗干净,锅内加水取汁,去渣备用,大米放入锅内,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药汁,可以分次食用。
[主治] 对各类头痛都有辅助治疗作用。
白菊花汤
[组成] 取白菊花200g
[用法] 加水2000ml,煎沸后,倒入脸盆内,趁热熏蒸头部。
将头部置于离水面适宜的高度,蒙盖毛巾(以防盆内热气外泄),至药汁温度降至体温以下为宜。
薰蒸后防止受凉,一般1次就可见效。
[主治] 此方可治神经性头痛。
枣仁煎百合
[组成] 鲜百合500克酸枣仁15克
[用法] 将百合用清水浸泡24小时,取出洗干净,枣仁炒后水煎去渣再加入百合煮熟,随意饮服。
[主治] 对失眠头痛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治头痛秘方1
治头痛秘方(方12首)2011-03-23 | 阅:转: | 分享治头痛秘方6.1 加味乌星散【来源】任应秋,《任应秋论医集》【组成】制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0.9克(研细,分2次冲服)。
【用法】先煎川乌、南星、细辛、地龙四味,后入菊花,稍煎即成,分2次服。
冰片临服时分各冲入1份。
服后稍事休息,头痛即止。
【功用】升清阳,化浊气,止头痛。
【方解】方中川乌、南星、细辛祛风散寒止痛;地龙通络镇痉;菊花疏风、清头目;冰片开窍清热止痛。
诸药合用,有通络止痛、疏风散邪之功。
药专力宏,取效颇佳。
【主治】慢性头痛。
悠悠戚戚,迁延不愈,或在一侧,或在巅顶,诸如生气、受风、感寒以及变化都能引起发作。
脉象往往沉细微弦。
可用于神经性头痛。
【疗效】屡用屡效,多1剂痛止而愈。
6.2 柔肝熄风方【来源】潘兰坪,《新编经验方》【组成】生地、熟地、天冬各9克,玉竹15克,黑芝麻12克,钩藤9克,白菊花6克,鲜莲克,羚羊角0.5克(研细,分2次冲服),苦丁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熄风,滋阴益血。
【方解】方用鲜莲叶、菊花、羚羊角、钩藤、苦丁茶清肝热,熄肝风;地黄、天冬、玉竹、黑滋肝益肾。
“此养肝体佐以清肝用法,阴虚火浮之头痛最宜。
即偏正头风亦可治。
叶案所谓育亢阳,柔润熄内风者以也”。
【主治】阴虚火浮之头痛,偏正头风。
可用于阴虚阳亢,血压上升引起的头痛。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3 头痛汤【来源】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组成】连翘、菊花、霜桑叶、黄芩各9克,苏薄荷3克,苦丁茶6克,夏枯草12克,藁本、各3克,荷叶边半张,鲜白茅根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日2次。
【功用】祛风散热,通窍止痛。
【方解】方中连翘轻浮,为解热清气分之炒品;菊花、薄荷消散上焦风热,清利头目;桑叶搜之风邪;黄芩除中上焦之火邪;苦丁茶祛头部之热邪;夏枯草解散结热;荷叶边舒散邪热;鲜消除痰热,更使以白芷通窍散发表邪,引以藁本上升直达头顶。
治疗神经性头痛中医验方
治疗神经性头痛中医验方
神经性头痛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
那么,神经性头疼怎么治疗?接下来中华秘方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治疗神经性头痛中医验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治疗神经性头痛中医验方
处方: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苍术10克,黄芩10克,菊花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藁本10克,蔓荆子10克,蜈蚣2条。
水煎服,一日一剂。
7剂1疗程,服用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功效:散风清热,通络止痛,平肝熄风,用于风热上扰清窍,清阳被遏之各种头痛,不论头痛新旧部位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可获良效。
本方为清上蠲痛汤变方,该方出自明朝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以散风清热,通络止痛立论。
风为百病之长,易袭阳位,巅顶之上唯风能到,祛风之药有羌活、独活、防风、藁本、白蒺藜、葛根等;头晕头痛,因于阴虚阳亢或肝阳上亢者应酌加疏散内风之剂,如天麻、钩藤、白僵蚕等;受外伤瘀血阻络者加丹参、制乳香、制没药、红花等活血化瘀药;顽固性头痛久病入络者加虫类搜风通络药,如蜈蚣,僵蚕、全蝎、地龙、土鳖虫、蝉衣等;脾胃亏虚,清阳不升,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者加升麻、柴胡、葛根、桔梗等升阳举陷药;低血压等心脑肝血不足者加党参、白术、黄芪、麦冬、五味子等益气滋阴药;痰湿阻络者加陈皮、半夏、胆南星、白芥子等祛痰药;如使用本方头痛未能减轻者,应去医院检查头颅CT,排除脑瘤等器质性病变。
以上就是“治疗神经性头痛中医验方”的介绍了,仅供大家参考!小编建议治病还是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
中医赵强治疗各种头疼的验方头疼(1)细辛3克、元胡10克、牛蒡子10克、半夏1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煎服,一天一副。
头蒙:佩兰、菖蒲、白芷各10克。
痰湿头疼:生山楂10克、茺蔚子6克、红花5克、决明子10克,煎服。
(2)疼痛统一方:细辛3克、元胡10克、牛蒡子10克、半夏10克、川芎15克、白芷15克,煎服。
(3治疗各种疼痛的药方:党参9克、吴茱萸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切碎,煎服。
(4)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疼、偏头痛。
四物汤加减,当归、生地、白芍、川芎、元胡、牛膝各10克、前额和眉棱骨疼加白芷10克、蔓荆子10克,后脑连颈疼加羌活10克、葛根10克,太阳穴疼加柴胡10克、黄芩10克、头顶疼加吴茱萸5克、藁本10克,说不清什么地方疼就全部加上。
煎服。
(5)各种头疼的表现:(一)风湿头疼头疼如裹而重(二)肝阳上亢头疼(实证)用天麻钩藤饮(三)痰浊头疼是头疼昏重(四)血瘀头疼,头疼加针刺,固定不移(五)气虚头疼,头疼绵绵上午重,遇劳加重(六)血虚头疼,头疼如细筋牵引头部刺痛。
(6)治疗头疼的中成药:芬必得、安乃近、元胡止痛片、头痛宁胶囊加盐酸洛美利嗪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加尼莫地平片、紧张性头痛吃黛力新、养血清脑胶囊、补中益气丸、防风通圣丸、大黄苏打平、谷维素、镇脑宁胶囊、天智颗粒、正天丸、天麻钩藤胶囊、头顶蒙疼用蒙药顺气安神丸黄连上清丸、穿心莲片、龙胆泻肝丸、脑灵素、百服宁、血府逐瘀丸、太极通天口服液、愈风宁心片、镇痛宁颗粒、通窍灵胶囊、辛香止痛吸入剂、速效救心丸、天麻素注射液、银杏叶片。
前额疼吃附子理中丸。
西药治疗头疼、偏头痛:尼莫地平片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7)偏头痛:(一)前额疼(胃经不通)白芷、木香、枳实各10克,三煮二。
(二)头两侧疼(胆经不通)脾气不好、性格内向、口干口苦,川芎、白芍、当归各10克,三煮二(三)头顶疼、头胀(肝经不通)葛根、羌活、独活各10克,三煮二(四)后脑勺疼(膀胱经不通,和肾有关系)葛根、桂枝、白芍各10克,三煮二。
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
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一:治疗头痛的13个简单偏方头痛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之一,想必每个人都经历过头痛吧,那种滋味很不好受。
在临床上,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必要时还是要及时就医,但是如果想要解决头痛这个问题的话,不妨试试下面这些方法。
1、头痛时,把双手浸在一盆热水中(保持水温在60℃左右),一般约30分钟,头痛会减轻或至消失。
这是因为偏头痛是由脑血管充血,压迫脑神经产生。
当手部血管膨胀,血液流聚于手部,脑血管充血量就相对减少,血管膨胀也减少,压迫减轻,痛感便逐渐消失。
2、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根除。
忌吃花椒、胡椒。
3、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磨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该方适用于神经头痛。
4、用白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治偏头痛。
5、干白菜跟1块,红糖60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服3次。
6、鲜丝瓜根3个,白芷10克,与瘦猪肉适量共煮,吃肉喝汤。
7、双勾30克,红枣60克,黑豆60克,生姜3片,鸡蛋2个,共煮服。
8、川芎6克,绿茶6克,红糖适量。
清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渣饮用。
9、当归10克,川芎5克,白芷6克,葱白3根。
水煎2次,混合后分上、下午服,每日1剂。
10、辛夷花10-12克,鸡蛋2个,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饮汤吃蛋。
11、头痛时把苹果磨成泥状涂在纱布上,贴在头痛处,症状可减轻。
12、冰袋冷敷。
将冰块放在冰袋里或用毛巾包好,敷在头疼部位。
等冷却的头部血管收缩后,能够有效的缓解偏头痛。
13、菊花枕。
菊花干品1000克,川芎400克,丹皮、白芷各200克,装入枕套内,使药物缓慢挥发,具有活血行气、清热凉血、祛风解表、生肌止痛之功效。
由“头痛欲裂”就可以知道头痛时的痛苦,那么要想减轻这种痛苦,就需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在头痛的时候就有用处了。
如果疼痛剧烈的,建议还是及时的就医,诊断病因,及早治疗。
名中医秘验方推荐——治头痛妙方
3头痛神效丹
【来源】陈宝田《时方的临床应用》
【歌诀】头痛神效头痛方,桃红四物鸡血藤,
防风白芷加二活,活血祛风效堪奇。
【组成】川芎15~20克,白芍10~20克,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防风10克,羌活10克,独活6克,白芷10克,鸡血藤30克。
【功效】和血疏风,清热祛湿。
【方解】头为诸阳之会,其象应天,喻作清空,本方专治风湿热邪上壅头目而头痛年久不愈者,故名“清空膏”。方中川芎辛香善升,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头痛之要药;羌活入足太阳经而疏风除湿;柴胡入足少阳经而升散解热,合川芎以止偏正头痛;黄芩、黄连苦寒泄热渗湿,酒炒而用,且与升散之品相配,则能上至巅顶而除头部湿热;甘草益气安中,缓痛和药;茶叶清利头目。诸药合用,可使清气上升,浊阴下降,风邪湿热俱去,则经年头痛可除。
【主治】头部刺痛或跳痛或胀痛、或有头部外伤史、或遇心情不快、或月经前、或遇风寒则头痛发作或加剧、舌质淡暗或有瘀斑,但不必悉具。可用于血管性头痛、外伤后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强直性脊柱炎、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等病症。
【加减】临证应用,可随症灵活【加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方解】凡风热上攻头目,头痛目赤之症,治宜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方用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疏风解表;川芎养血祛风止痛;菊花、薄荷、甘草清利头目;再加僵蚕、蝉蜕,以增强搜风散热之效;羌活善祛上部之风湿,可引药上达;甘草调和诸药。
【主治】风热上攻,症见头晕目眩、偏正头痛、恶风发热、目赤流泪、视物模糊。可用于头痛、偏头痛及多种眼科病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散风热,止头痛。
血管性头痛及顽固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血管性头痛及顽固性头痛的中医中药治疗血管性头痛属于中医学中的“头痛、偏头痛”的范畴。
头痛多呈胀痛或跳痛,重症时可出现剧烈疼痛,伴有头晕、视物模糊、畏光等症状。
疼痛多位于一侧的颞部,亦可出现头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的特点。
方药:
川芎30g、丹参40g、红花10g、皂角15g
细辛5g、天竺黄15g、白芍20g、桔梗12g
泽泻12g、全蝎5g、党参20g、白术15g
茯苓20g
每日一剂,水煎服。
临证加减:
1、血瘀头痛:疼痛经久不愈,痛处经久不移,痛如锥刺
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质紫,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加三
七5g、血竭1g、赤芍12g。
2、痰浊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恶心,呕吐痰涎,
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加橘红10g、制南星5g。
头痛剧
烈者加蜈蚣2条。
3、肾虚头痛:头痛且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
力、遗精带下、耳鸣少寐、舌红苔少、脉细无力。
加
山萸肉15g、沙苑子15g、枸杞15g。
4、血虚头痛: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淡白,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质淡脉细无力。
加当归15g、
黄芪30g。
引经药:
1、前额眉棱骨之阳明经头痛加:白芷10g。
2、头两侧连于耳部之少阳经头痛加:柴胡15g、黄芩10g。
3、巅顶连于目系之厥阴经头痛加:吴茱萸6g。
4、头后部连于项背之太阳经头痛加:葛根15g。
5、
6、(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
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7、。
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神经性头痛中医中药治疗验方
【方名】辛芷六味汤。
【处方组成】细辛25克白芷8克熟地黄18克丹皮8克山药15克茯苓9克山茱萸9克泽泻9克怀牛膝9克珍珠母24克(另包,先煎)。
【适应证】血管神经性头痛。
【制法】上药除珍珠母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煎珍珠母15分钟,再纳入诸药共煎,用水750毫升,煎至5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半小时温服。
【加减】头痛日久者,加川芎或蝉衣8克;伴头晕者,加钩藤5克或向日葵1朵;经期便秘者,加紫草茸10克。
【附注】①.本方适用于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所致头痛。
临床以头痛目眩,耳鸣,腰膝酸软,心烦易怒,舌红口干,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②.本方对阳虚头痛,痰浊头痛及外感头痛者不宜服用。
【注意事项】本方仅供参考,因个人体质不同,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辨证适用。
通窍活血汤治血管性头痛配方、医案
通窍活血汤治血管性头痛配方、医案【原方配方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花9克,老葱三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红枣7个(去核),麝香5厘(绢包),黄酒250毫升。
【用法】水煎,加黄酒适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王氏用法:“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人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盅,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
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
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
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
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付。
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类、脑血管类疾病、高血压性头痛,主要是血管的舒缩功能失常所致。
这里所讨论的是偏头痛类血管性头痛。
偏头痛类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遍型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儿童偏头痛、腹型偏头痛、基底偏头痛、眼肌瘫痪型偏头痛和偏瘫型偏头痛。
临床以典型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较为常见。
典型偏头痛一般在青春期发病,多有家族史,头痛前有典型的先兆症状——闪光幻觉,即眼前冒金星;头痛增强时具有搏动性质,以增强的方式到达顶峰,然后持续为一种剧烈的固定痛,可以单侧或双侧性,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畏光、怕声响。
丛集性头痛主要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是一种有规律、单侧性、突发性头痛,当头痛达到高峰时,病人往往烦躁不宁,坐卧不安,一般持续30分钟至2小时,然后迅速消失。
中医中药、针灸治疗头痛有其独特作用,容易奏效。
通窍活血汤加减,对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瘀血阻络头痛,疗效明显。
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12克,川芎12克,桃仁6克,红花9克,葱白9克,大枣9枚,葉本15克,白芷15克,细辛6克,生地12克,泽泻15克,桔梗12克。
若气血亏损、精血不足者,加人参12克,鹿茸9克,益智仁15克,菟丝子12克;肝阳偏亢者,加牛膝15克,石决明20克,钩藤20克;痰瘀阻络者,加天麻20克,半夏9克,陈皮9克;气虚血瘀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柴胡6克;伴有恶心呕吐者,加旋复花9克(包),代赭石20克,竹茹6克;自汗恶风者,加黄芪30克,防风9克;心烦失眠者,加山栀子9克,淡豆豉12克,夜交藤12克;头晕目眩者,加钩藤15克,菊花9克,石决明12克;耳鸣明显者,加磁石30克,草决明9克;血管扩张性疼痛者,加枳壳9克;血管收缩性疼痛者,加葛根12克;跳痛不止者,加全蝎6克,僵蚕10克;疼痛剧烈不止者,加蜈蚣3条(研末冲服),全蝎9克;口干欲饮者,加石膏20克,沙参12克。
头晕头痛--头痛秘方(头痛立效散)以及各种偏方
头晕头痛--头痛秘方(头痛立效散)以及各种偏方01—头痛秘方:头痛立效散头痛立效散组方:川芎18g、白芷9g、细辛9g、藁本9g、羌活9g、牙皂6g、樟脑3g、冰片3g。
制法:将上述药物共研细粉,备用。
功效:通窍止痛。
主治: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用法:取少许药粉吸入鼻中,左边头痛右边吸药,右边痛左边吸药。
方解:方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善活血化瘀,祛风止痛,主各种头痛而为君药,又善治少阳经头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藁本善治厥阴经头痛。
四药合用共为臣药,牙皂化痰通络,醒脑开窍,樟脑、冰片芳香走窜,清热止痛三药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共凑活血化瘀,醒脑开窍,祛风止痛之效。
本方除了理法严谨外,更妙在于选择了独特的给药途径,宋·窦汉卿在《疮疡经验全收》中说:“鼻在面中,为一身之血运;而鼻孔为肺之窍,其气上通于脑……。
由此可见鼻腔给药治疗头部疾病更加直接、方便、快捷。
实例:杜国庆,男,49岁,偏头痛多年,三日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疼痛难忍,痛苦异常。
在本村卫生室用药后未见好转,随来就诊。
右侧头痛给予本药左边鼻孔吸入,用药后不足一分钟疼痛缓解。
02—治疗各种头痛偏方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指整个或局部头部的疼痛的感觉,可以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
引起头痛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至于外伤跌仆,以及久病入络也容易引起头痛。
头痛可见于现代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
1、偏头痛粉治偏头痛。
偏头痛多见于女性,常于青春期起病,呈周期性发作。
在发作前常先有嗜睡、倦怠、忧郁感,并可能在眼前出现闪光、暗点、偏盲以及局限性感觉运动障碍(如肢体麻木、失语)。
头痛为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刺痛。
头痛发作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逐渐减轻,常在入睡后缓解。
方剂:附子、干姜、桂枝、细辛、石膏、龙胆草、黄芩、大黄、党参、黄芪、白术、淮山药、当归、熟地、羌活、防风、柴胡、山萸肉、五味子、天南星、半夏、川芎、白芷、牡砺、磁石、全蝎、威灵仙、蜈蚣、地龙、桃仁、伏芩、枣仁。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头痛
草药偏方治百病-内科部分-头痛方 1〔组成〕鲜杨桃根 50~100g,豆腐 200g。
〔用法〕炖服、每日 1 次。
〔附注〕此方用于慢性头痛。
方 2〔组成〕鲜六棱菊根 60g。
〔用法〕水煎服。
或与羊脑 1 个合炖,加酒少许服。
〔附注〕此方用于久年头痛,也可用于产后关节痛。
方 3〔组成〕石仙桃 30g,灰藜 15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晕痛,亦可用于脑震荡后遗症。
方 4〔组成〕仙人掌适量。
〔用法〕仙人掌去刺,剖成 2 片、剖面澈食盐少许,合拢,湿纸包裹,用细铁线捆扎,放入火内煨至八成熟,将剖面贴额颞部,胶布固定,每次约4 小时,可连续使用。
方 5〔组成〕羊乳(草药)45g,猪瘦肉适量。
〔用法〕水煮服。
〔附注〕此方用于阴虚头痛,亦可用于白带。
方 6〔组成〕野艾 15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方 7〔组成〕野枇把根茎 30g,野鸦椿果 1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湿头痛。
方 8〔组成〕野菊花 180~210g,野养麦 60~120g。
〔用法〕水煎,冲酒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
方 9〔组成〕向日葵花托 30g,野鸦椿果 15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方 10〔组成〕麦斛 30g,藁本 6g,向日葵 10g,丹参 9g。
〔用法〕水煎服。
方 11〔组成〕鲜鹿蕾 21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习惯性头痛。
方 12〔组成〕鲜梧桐叶 7 片,星宿菜根 60g。
青壳鸭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头风痛。
方 13〔组成〕大青根 30g,臭牡丹根 30g,鸡蛋 2 个。
〔用法〕水煎,吃蛋和汤。
〔附注〕此方用于高血压头痛。
方 14〔组成〕桃金娘鲜叶茎 30g。
〔用法〕酌加水煎成半碗,连服 2~3 天。
方 15〔组成〕桃金娘干根 6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也可用于虚寒哮喘。
方 16〔组成〕山梅花根皮、白糖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敷贴患处。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组成】川芎30克白芍15克香附9克白芷9克蔓荆子9克柴胡9克白芥子6克郁李仁6克细辛3克。
【加减】如果患者属于血管扩张性头痛,加贯众;如果外感风寒严重,加荆芥和防风;如果高血压严重,加怀牛膝和桑寄生;如果阴血亏虚,加生地和当归;如果内热较盛,加知母和丹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二次煎液混合均匀,分早晚2次饭后温服。
痛剧者可日服一剂半,分早午晚3次分次服下。
【方解】方中重用川芎30克为主药,非常看重川芎祛风散寒化瘀的功能,而且川芎辛香走窜,可以上通头顶,下达气海,通络化瘀的效果特别好;方中的白芷、细辛、蔓荆子虽然辛散上行,帮助川芎来散寒通络,但是又有白芍这样敛阴之品来防止药性发散太过,同时起缓急止痛之效;方中既有白芥子这样引药入窍的药物,又有柴胡这样可以调和少阳,载药升浮的良药;方子除了散寒通络祛风,又取柴胡、白芍、香附疏解肝郁的特性。
总之,全方灵动多变,气机调畅,对于偏头痛,尤其是与外感,气郁有关的头痛,效果特别明显。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经验方“头风灵”。
希望可以有此疾病困扰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组方:金银花20克、酒川芎12克、辽细辛3克、辛夷花10克、党参15克、白芍20克、白芷12克、陈皮10克、当归12克、生石膏15克。
⏩用法:凉水泡药材半小时,然后小火煎煮10分钟。
血管神经性头痛,亦称偏头痛;其特点是反复发作,多在青春期前后发病。
女性多见,气血不足,血脉空虚,精血不能上荣,颞部血管搏动厉害,肝阳上亢体质可选用本方治疗。
★★★★★请咨询中医医生,正确诊断后合理使用。
★★★★★请点击我的'V'头像右上角,关注“李医生讲中医调理”,有更多内科调理知识。
感谢@男科中医王元帅的无私分享。
血管神经性头顽固性偏头痛中医辩证治疗方
血管神经性头顽固性偏头痛中医辩证治疗方一、神经性头痛效方1.白芍20g 防风6g 白芷6g 蔓荆子10g 苍耳子6g 当归15g 川芎6g 元胡10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
2.全蝎10g 天麻20g 钩藤30g 胎盘粉10g 用法:共为细面,每服5g,日2次早晚口服。
3. 临床治疗神经性头痛,我的用药经验是:浮小麦100g大枣10个郁金25g 川楝子25g 石决明25g 九节菖蒲10g 小茴香5g 附子5g 沉香5g 甘草50g 龟板50g 干姜5g 水煎服。
4. 神经性头痛特效疗法卡马西平0.1 3/日心得安 10mg 3/日镇脑宁4粒 3/日效果不错同道可以验证验证。
5. 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病例】患者男,45岁,农民,于2004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头昏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2个月。
伴有恶心、呕吐痰涎、耳鸣、头重如裹,胃脘痞满不适,纳差、舌淡红、苔白、脉滑。
脑电图提示:椎动脉两侧波幅不对称。
县医院诊断血管神经性头痛。
【辩证】痰阻中焦,清阳不宣。
【治则】治疗当温化痰湿。
拟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
【处方】茯苓15 g,白术15 g,桂枝5 g,炙甘草10 g,细辛5 g,白芷10 g,石菖蒲10 g。
【用法】水煎服【疗效】上方服用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继服15剂,头痛头昏消失。
随访至今未复发。
6.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血管性头痛【处方】川芎30g,赤芍30g,白芍30g,炙甘草10g,细辛5g,代赭石15g【用法】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主治】血管性头痛【加减】肝火偏盛者加龙胆草9g;挟痰浊者加半夏9g;伴血虚者加熟地15g,当归9g。
【验证】治疗血管性头痛40例,均连续服药两个疗程判定疗效。
结果:服药3日后头痛消失,1疗程后其它伴随症状消失,服药2个疗程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者为治愈,共19例;服药3日后头痛显著减轻,1个疗程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服完2个疗程后随访半年内无复发者为显效,共13例;服药1疗程头痛及伴随症状减轻,2个疗程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但3个月内头痛又复发者为好转,共7例;服药2个疗程后头痛减轻不明显或无减轻者为无效,共1例;总有效率为97.5%。
家庭医疗大宝典-头痛
家庭医疗大宝典-头痛
盐治头痛法
用食盐轻擦舌尖,并且喝一杯盐开水,头痛症状可望减轻。
按穴治头痛法
用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使劲按两边的太阳穴,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按揉后颈部的颈窝,可治头痛。
白萝卜治偏头痛法
仰卧,用白萝卜汁滴鼻,右痛滴左,左痛滴右。
每次3~4滴,每日2~3次,可治偏头痛。
冷敷治偏头痛法
偏头痛发作时,取湿毛巾敷在痛处,毛巾捂热后就随时更换,一般20分钟左右就能减轻疼痛。
荞麦治头痛法
将250克荞麦面和适量米醋制成面饼,放入铁锅烘热,包在毛巾内趁热包扎患处,可治头痛。
热水浸手治偏头痛法
双手浸入热水中让水没过手腕,每次浸半小时。
在浸泡过程中,要保持水温。
连续浸泡数次,偏头痛症状可消失。
梳头治头痛法
每天反复梳头,再用木梳齿轻轻叩击头皮3~5分钟,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
若能针对头部穴位和疼痛部位叩击,疗效会更好。
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有哪些
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有哪些神经性头痛的发生与生活压力密切相关。
根据临床数据分析显示,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员在经过长期忙碌的加班、用脑过后,患上神经性头痛的几率是相当大的。
因此掌握一些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还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揉太阳穴,对缓解神经性头痛都有一定作用。
治疗神经性头痛的小偏方1、揉太阳穴:每天清晨醒来后和晚上临睡以前,用双手中指按太阳穴转圈揉动,先顺揉7~8圈,再倒揉7~8圈,这样反复几次,连续数日,神经性头痛可以大为减轻。
2、中药塞鼻:取川芎、白芷、炙远志各15克焙干,再加冰片7克,共研成细粉后装瓶备用。
在治疗神经性头痛时,可用绸布包少许药粉塞右鼻,一般塞鼻后15分钟左右便可止痛。
3、吃含镁食物:神经性头痛患者应经常吃些含镁比较丰富的食物,如核桃、花生、大豆、海带、橘子、杏仁、杂粮和各种绿叶蔬菜等,这对缓解神经性头痛症状有一定作用。
4、饮浓薄荷茶:取干薄荷叶15克放入茶杯内,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5分钟后服用,早晚各服1次,对治疗神经性头痛也有一定作用。
5、梳摩痛点:将双手的十个指尖,放在头部最痛的地方,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按摩,每次梳摩100个来回,每天早、中、晚饭前各做1次,便可达到止痛目的。
6、热水浸手:神经性头痛发作时,可将双手浸没于一壶热水中(水温以手入水后能忍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便可使手部血管扩张,脑部血液相应减少,从而使神经性头痛逐渐减轻。
温馨提示:预防神经性头痛与饮食有密切关系。
调查发现,罐头、冷藏食品、肉类熟食、火腿类等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成分,也会诱发神经性头痛的产生。
因此,神经性头痛女性要及早改口。
这对预防神经性头痛有很大的帮助。
多吃含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海产品等也可以预防神经性头痛。
【参考文献:《头痛眩晕对证自疗》《独特疗法调治头痛头晕》】原文链接:/toutong/2014/0401/158486.html。
头痛的中医良方
头痛的中医良方头痛是人自身感觉到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头痛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发于其他疾病。
原因甚多。
无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皆可致头痛。
外感头痛,以风邪为多。
因“风为百病之长”,为病每多兼挟,尤以风寒或风热、风湿所致为多。
内伤头痛,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所致。
急性头痛,多为外感;慢性头痛,多为内伤。
又因其邪循经络而致,故有前额痛、后头痛、巅顶头痛和全头痛之分,治当详察。
白芷丸【组成】白芷适量。
【用法】先将白芷洗晒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4g。
每嚼服1丸,以清茶或荆芥汤送下,日服2次。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血管性头痛,尤以风寒型适宜。
息风止痛散【组成】全蝎、蜈蚣、地龙各等份。
【用法】上药先研细末,贮瓶备用。
每服3g,日服2次。
【功效】息风,通络,止痛。
【主治】血管性头痛,尤以肝风型头痛适宜。
山羊角汤【组成】山羊角30g,菊花12g,川芎6g。
【用法】水煎服。
先煎山羊角30分钟,再入余药同煎(文火煎)10~15分钟。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热平肝,通络止痛。
【主治】偏正头痛(血管性头痛)。
川芎蔓荆汤【组成】川芎5g,蔓荆子10g。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或研为粗末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功效】疏风散寒,利窍止痛。
【主治】风寒性头痛。
人参核桃汤【组成】人参3g,核桃仁50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
代茶连渣一同服下。
每日1剂。
【功效】补肾填精,养荣清窍。
【主治】气虚性头痛,兼治肾虚头痛。
川芎白芷汤【组成】川芎、白芷各10g,葱白3根,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风寒头痛。
【附记】或取川芎、白芷各3g,薄荷2g,冰片1g。
共研细末。
每取少许吹入鼻孔内,效果亦佳。
桑菊蔓荆汤【组成】菊花、桑叶、蔓荆子各10g。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疏风散热,清利头目。
【主治】风热头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治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验方秘方
[通治方]
临床加减运用,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甚好,而对于其它顽固性头痛亦有良效,博粹堂中医介绍。
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水煎服,每日l剂。
伴头胀目赤者,加双钩30克、龙胆草6克、石决明30克;气虚神疲者,加生芪15克、党参12克;失眠多梦者,加炒枣仁15克、夜交藤15克、生龙牡各15克;久痛不止,瘀阻脉络者,加水蛭3克、蜈蚣3条、全虫5克;寒呕者,加半夏10克、吴茱萸6克、生姜5片;热呕者,加代赭石15克、竹茹10克。
芍药牡丹汤治疗偏头痛性血管性头痛,临床观察证明,效果颇为理想。
生白芍30克牡丹皮10克甘草10克当归12克生地黄12克川芎6克桃仁l0克红花6克菊花10克钩藤12克,水煎服,每日l剂。
[辨证方]
1、寒证
截头风,治偏正头风,百药不效,一服便愈。
香白正75克(炒)川苔(炒)甘草(炒)川乌头(半生半熟)各30克,上药为末。
每服3克,细茶薄荷汤调下。
冒风或屡感风寒,客于脑腑,头痛屡发,病程较长,余常用川草乌各6克(病重者生用,轻者用制品),白芷18克,僵蚕18克,生甘草9克。
研细末,分6包,每日1包,饭后清茶调服。
曾治此类头痛10余人,诸药未效,投予上方l~2剂即愈。
硫黄丸,治头痛。
硫黄60克(研细)硝石30克,上水丸,如指头大。
每服3克,空心腊茶嚼下。
予中表兄病头风20余年,每发头痛如破,数日不食,百方不能疗,医田滋见之,曰老母病此数十年,得一药遂愈。
就求之,得l0丸,日服1枚。
10余日,滋复来,云头痛平日食何物即发,答云:最苦饮酒食鱼。
滋取鱼酒令您食,云服此药lO枚,岂复有头痛耶!如其言食之,竟不发,自此遂瘥。
2、热证
防风芍药白正汤,余在临床已应用数十年,结合具体病人,若能适当辨证加减,效果甚为满意。
防风30克生白芍30克白芷15克细辛3克菊花15克川芎15克薄荷10克蔓荆子15克生石膏30克连翘15克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前额痛甚,加入葛根、升麻;左侧痛甚。
加入柴胡"、黄芩;右侧痛甚,加入藁本、独活;后头痛甚,加羌活、麻黄;头顶痛甚,加胆草、珍珠母;头晕者,加入怀牛膝、夏枯草、黄精;伴失眠者,加入柏子仁、枣仁;伴多梦,加入夜交藤、合欢皮;伴烦躁不安,加入竹叶、莲子心;伴食欲不振,加入焦三仙、草豆蔻。
贴头痛风热病秘方。
大黄朴硝等分,为末。
用井底泥捏作饼,贴太阳穴。
3、虚证
四味芍药汤加味方是余多年来治疗因肝风上扰所致的头风、颜面痛、偏头痛、牙痛的一个有效方。
白芍30克生牡蛎30克丹参15克甘草15克葛根15克生黄芪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育阴潜阳汤,治血虚生风,半边头痛,痛甚损目,目起翳障,潮热口苦,心悸眩晕。
西洋参6克甘菊蕊9克丹皮12克玫瑰花6克制首乌15克当归身9克石决明24克冬桑叶9克(炒)蔓荆子6克东白芍12克朱茯神15克,水煎,每日l剂,2次分服。
后脑疼方,治后头疼痛。
当归12克山萸肉12克川芎9克生地9克白芍药9克玄参9克枸杞9克肉苁蓉9克玉竹6克天麻6克辽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l剂,2次分服。
头胀重有肝阳上亢、脑充血兼症者,加赭石、石决明(均先煎);头晕偏重者,加钩藤(后下)、菊花;失眠多梦,心悸重者,加枣仁、龙骨、夜交藤;健忘重者,加益智仁、石菖蒲;兼气虚,见气短、汗出较多者,加黄芪、党参、浮小麦;兼咽干口燥者,加石斛、麦冬;虑其久服碍胃者,加砂仁。
4、实证
人有患半边头风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约痛于左者为多,百药治之罔效,人不知其故。
此症得之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之于少阳之经,遂至半边头痛也。
其痛时轻时重,大约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拂抑之事,而更加之风寒之天,则大痛而不能出户。
方用散偏汤。
白芍15克川芎30克郁李仁3克柴胡3克白芥子9克香附6克甘草3克白芷1.5克,水煎服。
毋论左右头痛,1剂即止痛,不必多服。
巴霜散外用,治痰涎壅盛,阻滞经脉所致血管性头痛。
巴豆15克百草霜3克
将巴豆去外壳,同百草霜共制如泥膏状,收瓶密闭备用。
用时取药泥如黄豆大,平摊于痛点中心部位(如此处有发,可将头发剪去),再取红枣l枚,剖开去核,使其枣肉面复盖药泥之上,勿使移动,后用绷带包裹固定,2~3小时后,即可将药泥取下,如局部皮肤起泡,乃为佳象,不必担心;如泡已溃,可涂少许紫药水防止感染。
若必要时可隔3~5日再用1次。
痛点多时,可先取最痛之点用药,后用它处。
孕妇、体虚者忌用。
不可入口、眼。
[食疗方]
石膏茶,治伤寒头疼烦热。
(热证)
石膏60克(捣末)紫笋茶(碾为末)适量,上以水1中盏,先煎石膏末9克,煎至5分,去滓,点茶服之。
黄牛脑子酒,治远年近日偏正头风。
(虚证)
用牛脑髓1个,薄切,白芷、川芎末各9克,同入磁器内加酒煮熟,乘热服之,尽量一醉,睡后酒醒,其疾如失。
鹅酒,治头风痛(虚证)
用飞鹅1只,去毛、翼、肠杂,以防风250克装放入腹内,缝合,以黄泥固济,炭火煅,去烟存性,取出为末。
每6~9克,热酒下,汗出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