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二)一、课程标准1.熟练掌握负数的概念;2.能够分析生活中存在的负数现象;3.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继续深入了解负数的概念;2.能够通过具体例子应用负数的知识;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确定负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真正理解负数所代表的意义;2.培养学生负数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通过上节课的回顾,让学生再次了解负数的概念;2.展示一些负数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些数值代表什么意义?(二)探究负数的意义1.让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组内的负数例子:–小组讨论并寻找例子;–发现规律;–汇报成果。

2.分析组内及其他组的例子;(三)确定负数的概念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讨论结果确认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向学生阐述负数的特点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应用负数知识1.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负数知识:–向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2.让学生自己编制实际问题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确认学生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1.设计一个生活实例,解释它所涉及到的负数问题;2.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中我们引导学生对于负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到负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负数相关的知识,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化学生对于负数的认知。

第一单元第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负数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比零还要小的情况?”(例如:温度下降到零下)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负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负数的基本概念。负数是用来表示比零小的数的,它是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计算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温度为例,当气温下降到零下时,我们用负数来表示,如-5℃表示温度比零低5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负数的读写规则和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负数的大小比较,我会通过数轴上的位置和实际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3.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拓展思路,提高讨论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努力提高同学们对负数知识的掌握程度,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负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温度、海拔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轴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比较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第一单元第一课《负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负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负数的概念,掌握负数的读写方法;2.掌握负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3.熟悉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高度等;4.学会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理解负数之间的比较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负数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为后续学习正负数的运算打下基础。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摘要:
1.课程概述
2.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4.教学过程
5.教学反思
正文:
1.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过程教学。

过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目标
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 让学生掌握过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
(1) 过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过程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运用过程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分析。

4.教学过程
(1) 引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教师讲解过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步骤,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过程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运用过程教学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强调过程教学法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5.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仍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小数概念,提高他们对小数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小数乘法运算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1. 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2. 小数乘法运算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和例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的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包括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的情况。

2. 教师通过例题进行示范,展示小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的练习,解答学生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小数乘法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小数乘法运算的常见错误和注意事项。

四、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小数乘法运算的拓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题。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运算的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小数乘法运算的法则和注意事项。

2. 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小数乘法运算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2.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进行了相关的练习。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知识(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物体?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长度与单位》这个知识点,也就是学会用适当的单位来量度物体的长短。

2.教师出示一本书,并问学生:“请问这本书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呢?”学生回答:“厘米。

”教师解释:“没错,我们通常使用厘米来量度书的长度。

”3.教师提问:“那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学生回答:“不知道。

”教师出示一根1厘米长的小棍,并让学生们观察。

教师解释:“我们可以用这根小棍来作为1厘米的标准长度,其他物体的长度都可以用它来比较。

”4.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游戏:“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样的物品,比如钢笔、手机等,然后用小棍逐一测量它们的长度,写出测量结果。

”学生们热情参与,教师逐一检查并纠正他们的误差。

5.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长度与单位的概念,也学会了用小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概念讲解与练习(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物体的图片,并询问学生:“请问这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呢?”学生回答:“厘米。

”教师指着图片上的物体,逐一告诉学生它们的长度,并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长度。

2.教师出示一些长度的图片,例如1厘米、2厘米等,并进行比较:“请同学们告诉我,2厘米比1厘米长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比1厘米长,因为2厘米多1个厘米。

”教师逐一比较不同长度的图片,并让学生们观察并回答。

3.教师出示一道选择题:“请同学们看清楚,这道题中的小火车的长度是多少?”学生思考后,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做题,并让其他学生出示自己的答案。

教师检查答案并解释正确答案,并对错误的学生进行辅导。

三、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告诉学生们,现在请他们拿出课桌上的尺子,并测量自己的书包的长度。

学生们热情地拿出尺子,互相合作进行测量,并在练习册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2.经历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运算计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3.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2.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8课时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

(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计算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的意义2.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3.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4. 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小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小数之间能不能进行乘法运算呢?二、探究小数乘法的意义1. 出示例子: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每个笔记本的价格是2.5元,那么他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5 × 3 = 7.53. 解释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三、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 出示例子:计算2.5 × 32. 引导学生观察小数乘法的特点,总结计算法则:a.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计算;b.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练习小数乘法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 提问: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强调小数乘法的注意事项。

二、学习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1. 出示例子:计算2.5 × 32. 引导学生按照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并注意小数点的位置。

3. 强调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练习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1. 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的教案
观图,获取数学信息
1.问:你们获得那些信息,如何解决题目中的问题?
学生思考,尝试回答。
利用问题引入新课,给学生制造悬念,同时也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探究学习
已知①长2.4米、宽0.8米的长方形宣伟栏。
②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kg.
求:给这个长方形宣传栏刷油,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1.小黑板出示例3.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4×0.8(先算长方形宣伟栏的面积)
学生汇报。(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观察、比较、归纳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交流、认真倾听他人回答的习惯。
四、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5页“做一做”。
.课本第8页练习二第3、5题。
教师巡视,指导练习。
科目:数学
课型:新课(第二课时)
课题:小数乘小数(1)
设计者:谢冬梅
教材内容简析
教材第5例3和做一做和练习二第1题。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就学生的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平方米”是他们熟悉不过的计量单位,学生通过这些计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奠定了沟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的思想基础。
课后反思
独立完成练习.
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指名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扩大到它的10倍
2.4 2 4
×0.8扩大到它的10倍×8
1.9 2缩小到它的1 9 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小数算理和算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2、探究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寻找积的小数点与因数的小数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积的大小与因数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和归纳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2、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知道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应在前面用0补足。

三、教学过程(一)引导观察,复习铺垫填表找规律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二)自主探究,得出算理、算法1、谈话引入,提出问题。

出示例3,问学生从中得到那些信息?学校的一块长方形宣传栏上要刷油漆,每平方米要用0.9㎏,要计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油漆,必须知道什么?(可以先算出宣传栏的面积)告诉我们长方形宣传栏的长2.4米,宽0.8米,你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吗?(可以列出算式 2.4×0.8)这个算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上节课我们学的是小数乘整数,这道算式是小数乘小数)2、尝试计算,初探算法。

试一试用竖式计算 2.4×0.83、反馈交流,理解算理、算法。

组织学生共同探讨2.4×0.8的算法和算理。

整理出合适的计算方法方法一:米转化为分米,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2.4米=24分米0.8米=8分米24×8=192平方分米=1.92平方米方法二:将两个因数先扩大10倍变成整数再计算2. 4 ×10 2 4×0. 8×10×81.9 2÷10 1 9 2以上两种方法之间有什么练习呢?(对照上述两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沟通两种方法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4、解决问题:知道了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能求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了吗?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解答( 1.92×0.9)1 .92 ×100 1 9 2×0.9 ×10 ×91 . 72 8 ÷1000 1 7 2 8(三)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1、完成课后做一做,探索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

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过程教学过程【实用版】目录1.课程背景2.教学目标3.教学内容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正文1.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课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过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数字、运算符号和基本算术等。

2.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 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和规则;- 能够使用这些运算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能够理解和解释数学过程中的符号和术语;- 能够运用这些基本的数学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如何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如何理解和解释数学过程中的符号和术语;- 如何运用这些基本的数学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教师介绍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以加深对这些概念和规则的理解。

- 其次,教师介绍了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以加深对这些概念和规则的理解。

-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以检验他们对这些基本的数学过程的掌握情况。

-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释数学过程中的符号和术语,以提高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

-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基本的数学过程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5.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过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练习,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数学过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的数学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岀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岀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单元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

三、单元教学难点在探索过程中,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发现数的特征。

四、单元课时划分9课时第一课时数的世界教学内容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初步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 ―― 100的自然数中,找岀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2、学生经历探索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能对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作岀合理的解释。

在教师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地归纳与类比,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倍数和因数教学难点倍数和因数的关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结合“水果店”情境图,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1、谈话引入。

2、岀示水果店情境图。

(1)学生活动:找一找。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我能找到几个?全班进行交流。

(2)教师提示:还有要补充的吗?(目的是让学生找岀图中隐含的数字,比如0,1 /2等。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新教材)第一课:认识数数的方法教学目标- 了解数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能够正确读写1至50的数字- 能够用手指、计数器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数教学内容1. 数数的基本概念- 数数是利用数的概念来进行数量计算的方法。

- 数数有顺序和分类两种方式。

2. 数字1至50的认读- 通过教师提供的数字卡片,帮助学生认读数字1至50。

3. 数数的方法- 用手指进行数数- 使用计数器进行数数- 利用计数数的顺序进行数数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数数。

并引入数数的概念。

2. 数字认读练-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放数字卡片,让学生自主认数。

- 学生自我核对答案,并进行纠正。

3. 数数的方法示范- 教师通过手指,计数器和数字卡片的使用,示范不同的数数方法。

4. 数数的独立练-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不同的数数方法,自行完成一些练题。

5.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数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进行互动讨论。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练过程中的表现,如能否正确认读数字、使用正确的数数方法等。

- 通过简单练的评分,评价学生对数数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在教室环境中,创设更多的数数场景,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数数的理解和应用。

- 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多与数数相关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心得这是一堂以数数为主题的数学教学课。

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初步掌握数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师在课堂中起到引导和示范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学延伸和拓展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数的理解和应用。

这堂课给我留下了不错的教学心得,也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

2015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第二课时教案

2015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1第二课时教案

二次备课
课题
课时
32×1.9=
0.8×21=
师:展示学生的计算。点评学生的作业。在计算的过程中有 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师:请根据我们总结的注意的地方,解决下面几题。 2、 14.67×6= 0.55×64=
师:展示学生的竖式35×0.24= 1.05×32=
师:火眼金睛判对错。 课本第 4 页第 4 题。 重点讨论 2.48×60 的竖式方法。 根据整数乘法的竖式格式列竖式计算,计算完成后再确定小 数点。 4、 4.82×50= 0.58×24=
师:想一想,怎样计算小数乘整数?如何确定小数点?你发 现什么规律了吗? 总结: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 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5、当堂检测: 作业布 置 (1) 小慧从家坐汽车去外婆家, 汽车平均每小时行 38 千米, 她做了 1.5 小时的车才到外婆家,小慧家离外婆家有多远? (先列算式再列竖式)
(2)一盒牛奶 1.4 元,每人每天喝一盒牛奶,一家三口一 天需要多少钱?
(3)一盒牛奶 1.4 元,如果商店搞促销活动,买四赠一, 买 20 盒牛奶,至少需要带多少钱?
个人初备案 2015 年秋季学期青岛版六三学制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信息窗 1 第二课时教案 授课类型 教学目标: 教学目 标 1、整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强化提升计算速度。 练习小数乘整数(两位、三位)及积末尾有零、小数乘整十 数的小数乘法。 教学重 难点 教学方 法 教学手 段 一、回顾练习。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谁来说一说 我们是怎样把之前没学过的新问题解决的? -- 将小数乘法 转化成整数乘法,然后再看小数点。 教学过 程 师:想一想,在列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因数的位置应该怎样 放? 有同学按照小数点对齐,有同学从右边对齐。 计算: 1、 8.4×9= 1.63×8=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小数乘法,包括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以及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研究素材,以“买风筝”(与元、角有关)和“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激发童心童趣,促进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同时,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和教学。

在练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计算练,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包括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包括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中,采用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和两步计算运算顺序,进行小组合作、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研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和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研究惯。

3.学生需要掌握“四舍五入法”来近似计算小数的积,并能够应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依托现实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沟通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理解小数乘正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整数,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渗透转化思想,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

因数扩大一定倍数,积也会扩大相同倍数,为了使积不变就要将积缩小相同倍数。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

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

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观察后回答二、自主探索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提出:如果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3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强调“估计”这个词。

学生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预设解法方法1:连加(相同加数相加,体现乘法意义) 。

方法2: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引导学生说明方法,知识根据,输理思路。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板书:小数乘整数。

)2、探索新知(出示0.72 × 5)0.72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1)学生独立思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打扫卫生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打扫卫生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2课时打扫卫生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第2课时“打扫卫生”。

本节课主要围绕“打扫卫生”这一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学习并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应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打扫卫生时两个人合作完成任务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探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合作共赢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打扫卫生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小明打扫了教室的1/3,小红打扫了教室的1/4,他们合作一共打扫了教室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有关打扫卫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加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习题。

2. 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家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打扫卫生的实际情景,让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
册)
第一课时
- 教学目标:了解千位以内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教学内容:
- 千位以内数的概念
- 千位以内数的表示方法
- 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复四位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介绍千位以内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与四位数进行对比
3. 利用教具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千位以内数的概念
4. 进行数的读写练,帮助学生掌握千位以内数的表达方式
- 教学资源:
- 教材《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 教具和实物:数线、算盘等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学会用图形与千位以内数相应
- 教学内容:
- 图形与千位以内数的对应关系
- 利用图形表示千位以内数
- 教学步骤:
1. 复上节课所学的千位以内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与千位以内数的对应关系
3. 帮助学生利用图形表示千位以内数,如使用方块组成数的图形表示等
4. 进行图形与数的对应练,巩固学生对图形与千位以内数的理解
- 教学资源:
- 教材《部编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 图形素材:方块、图形卡片等
......
(继续编写后续课时的内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已有小数乘整数的计算经验,可能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
2.学生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
3.集体交流探讨思考过程,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
使学生明确:将小数变成整数再计算。
两个因数分别扩大了 10 倍,积扩大了多少倍?(积就扩大了 100 倍)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总结:先按整数乘法计算,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 (试做教科书第 7 页第 1 题)
× 0.0 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6
--------------- ---------------
0.0 2 8 8 缩小到原来1/10000 …… 2 8 8
学生小组里说说方法,理解算理。
师:计算小数乘小数时,先做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再做什么?(给积点上小数点)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积的末尾有0怎么办?
方法1. 0.5×0.2=0.1(克)
方法2. 0.2÷1/2=0.1(克)
第3小题也是需要让学生理解题意,有两方法。
2.教科书第8页第7题在○里填上>、<、或=。
315×0.9○315 0.98×1○0.98
5.24○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4×1.4
288
师:0.48×0.06的积应该是几位小数?出现了什么问题?
生:他们的积应该是四位小数,现在小数位数不够了。
师:小数点位数不够了,怎么办呢?该怎么点上小数点呢?谁到黑板上来把小数点给点上去。
交流归纳:计算小数乘小数,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0.4 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 8
3.综合练习教科书第 8 页第 3 题
师: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教科书第 8 页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新知。强调规书写竖式。
4.回顾反思,及时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买0.9千克肉需要多少钱?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难点: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组名: 12组
学科组长:文秀
年级组长:蔺新会
主备人:王丽
课题: 小数乘小数
课时: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2.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0.134×0.03=( ) 0.56×1.5=( )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
(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一)你会计算 0.48×0.06 吗?
出示教材第7页小电脑的问题:你会计算0.48×0.06吗?
探究方法:
师:这是一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题,说说看,小数乘小数在法则上是按什么计算来进行的?我们来试试看。
要使积不变,应将积缩小多少倍?(应将积缩小 100 倍)
25.6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256
× 0.9 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 9
---------- ------------
23.04 缩小到原来的1 /100 2304
4.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积极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怎样计算的方法。
师:通过信息窗 2 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生:猪肉 25.6/千克,买了 0.9 千克。
生:鱼 14.8/千克,买了 1.5 千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板书出来:
问题一:买肉花了多少钱?
问题二:买鱼花了多少钱?
三、研究问题 指导点拨:
25.6×0.9=23.04(元)
2 5.6
× 0.9
---------------
23.04
教学反思:
参与研讨人员:
光明小学 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八联校
组名: 12组
学科组长:文秀
年级组长:蔺新会
主备人:王丽
课题: 小数乘小数
课时: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0.97× 0.06 =0.0582
教学反思:
参与研讨人员:
光明小学 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八联校
先让学生试着解决,然后再交流,发现规律:一个因数大于1,积就大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小于1,积就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等于1,积就等于另一个因数。
3.教科书第10页第11题
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问题,然后选择问题解答。
生1:篮球比赛场地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
3 4 8
2 0 8 8
----------
2.12 2 8 四位小数
5.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小组讨论一下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1.口算训练。先说说积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0.8×7= 0.24×0.2= 3.5×0.1= 0.2×0.4=
0.7×8= 1.5×6= 1.3×0.07= 10.3×2=
2.根据算式填空。 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3= 402 56×15= 840
13.4×3=( ) 56×1.5=( )
1.34×0.3=( ) 5.6×1.5=( )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算理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一、口算:
0.36×10 2.5×4 0.35×20
1.3×30 5.5×2 8.5×0.1
二、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去超市(市场)买菜或水果吗?说说你们自己去买过什么菜或水果的? (学生纷纷发言说出自己买过什么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 (练习目的:正确判断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 8 页第 2 题。
师: 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少, 然后再计算。 (出示教科书第 8 页第 2 题)
1)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交流算法,集体订正。
2)对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同学提出表扬。 (练习目的: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也是检验 笔算的一种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
(二)自主练习
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4= 4.9× 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寻找规律。
学生尝试完成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生:把0.48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为整数48,0.06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变为整数6,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0×100=10000倍,要求原来的积,应把乘出来的积再缩小到原来的1/10000.
0.48
× 0.06
---------------
你会计算7.2×0.3 3. 14× 0.8 3. 48×0.61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7.2 一位小数 3.1 4 两位小数
× 0.3 一位小数 × 0.8 一位小数
---------- ----------
2.16 两位小数 2.5 1 2 三位小数
3.4 8 两位小数
× 0.6 1 两位小数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三、巩固加强
1.教科书第8页第5题
一盒感冒灵颗粒装9袋,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2克。
(1)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第一问。
(2)第2小题和第3小题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可以让他们先自主解决,组交流“儿童每次喝半袋,可摄入多少克?”引导学生寻求方法的多样性。
28×15=420(平方米)
生2:中立区的面积有多大?
5.8×4.9=28.42(平方米)
还可以提出其他问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个性修改: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2.4×0.5 =1.2
2.4× 1.02 = 2.448
0.97× 0.84 =0.8148
2.4×0.98 = 2.352
尝试解决问题一:买肉花了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25.6×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