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珠江水系

第二章珠江水系
第二章珠江水系

第二章珠江水文特征及主要水利问题

第一节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的最大特征是复合水系,这点与长江、黄河不同。西江、北江和东江水系汇合于三角洲区,使广州称为“三江汇总”。珠江指广州城南河段而言,因河中有红层所成小岛,椭圆如珠,称“海珠石”,故称河为“珠江”。三江水系合称为“珠江水系”。三江以西江为主,思贤滘以上长2075公里,坡降0.58‰,流域353120平方公里(有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东江长520公里,坡降0.388‰,流域27040平方公里,北江长468公里,坡降0.26‰,流域46710平方公里。

三江每年流入三角洲水量为3067亿立方米,这是我国的一项巨大财富,也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西江的正源1985年珠江水利季员会定在云南沾益马雄山(2444米)东麓伏流出口“水洞”,即南盘江的源头,并视为珠江源地,由此至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入海,长2214公里。它是我国第四长河,但流量上却是我国第二大河。源头是按“唯远是源”和“流水不断”的原则定出,但在岩溶化的云贵高原上却不适用,因“水洞”上游还有二条有长流水的小河,把源头伸至马雄山北,和北源北盘江接近。南北盘江合流后称红水河,为我国三大水力发电基地之一。汇柳江后称黔江,入郁江后称浔江,梧州以后始称西江。郁江上游还有左江和右江两源。

东江源出江西寻邬挜髻钵(1102米),是一条整治较好的河川,有新丰江、枫

树坝、白盘珠等水库调节,又有东深工程,引东江水供应深圳、香港。

北江源出江西信丰石碣大茅山(455米),称浈水,至韶关汇湖南来武水后始名北江,自古为广东北上中原的通路,宋代经南雄珠玑港南下的移民,为开发珠江三角洲农业的主要劳动力。

此外,还有新兴江、潭江、绥江、增江,流溪河等流入,组成三角洲放射状河系复合的水网。

第二节水文特征

珠江三角洲水文也具有热带特征,如水量丰富,含沙量少,水质较好,河床稳定,分支众多等。而潮汐影响大也是特色。

(一)水量丰富,洪涝易生

珠江三角洲承受水量达3319亿立方米,为我国第二大河。各河流入三角洲流量每秒达9584立方米(高要7020m3/s、石角1310m3/s、博罗737m3/s、增江121m3/s、流溪河59m3/s、绥江217m3/s、潭江 65.5m3/s、新兴江54.4m3/s),三角洲年入海流量每秒10529立方米。三角洲河网丰足的水量,有利航运和灌溉,且年际变化不大。因西江干流长,支流分布均匀,中上游多为石灰岩区,地下水丰富,补给量多而稳定。北江、东江虽为暴流性山溪,但流量不大,故对三角洲影响较

少。并且由于河面已接近海面(广州验潮站只高于海面0.35米、万顷沙西0.29米、赤湾为0米),故年径流稳定,为雨水型河川中所少见。

但径流年内分配却不均匀,4—9月为汛期,占年径流量72—84%不等。最高值西江在7月,其他河在6月,因西水路程远,雨期迟,而北江、东江4—5月已为雨季。但年变幅都不大,西江最大和最小年径流之比约为3倍,北江4倍,东江6倍,有利航运。

热带性还表现在雨季旱季分明,西南季风突发期即有锋面雷雨,秋多台风雨,故汛期长,由4月至9月,长达半年,洪涝水患易发生。汛期内有5次洪峰,即头造水(3月大水)、4月8(农历)水(小满水)、龙舟水(5月大水)、七夕水(即慕仙水)和中秋水(白露水)。其中以龙舟水(5月节前后)为烈。如1915年大水(7月12—14日洪峰),三角洲70%被淹(约7880平方公里),农田受淹648万亩,灾民378万。龙舟水是西南季风全面爆发式入侵大陆,在桂南、粤中形成锋面低槽,出现锋面雷雨所致。因锋面雷雨昼夜都可发生,雨期长,雨势大,非9月台风雨可比,台风雨只有3—4天,范围又窄(300公里以内),故台风引起的七夕水、中秋水均不如龙舟水汛期。1915年大水高要站流量为54500m3/s,横石为21000m3/s,且3江同涨,又受高潮顶托,故成巨灾。其实,一江暴涨就可对三角洲产生威胁,如北江下游三角洲1982年5月洪水,就是锋面低槽暴雨所致,清远站雨量5天达824毫米,石角洪峰达19380秒立方/米。汛期本来江河水已满,如出现一次特大暴雨,即可成灾。故三角洲水患大于四邻。

流量丰富也是形成多条放射河道的原因,它形成排洪水道系统结构形式,冲缺三角洲的发育,亦由于此。

(二)含沙量小,输沙量大

珠江含沙量小,平均值为0.1—0.3kg/m3,西江马口站最大也只0.32kg/m3。这是由于西江、北江多流经石灰岩区,溶解质多,悬移泥沙少;加上热带环境植被恢复迅速,水土流失较轻,泥沙带入河中较少所致。近年水土流失加剧,含沙量相应增加。实测含沙量以马口1968年0.49kg/m3为最大。平均值为0.27kg/m3(长江为0.46kg/m3),故在世界大河中,珠江也算是含沙量小的河流(亚马逊河为0.06kg/m3)。北江、东江含沙量更小,最大值实测在三水为0.25kg/m3,博罗为0.17kg/m3。但是由于水量丰富,故年输沙量却不小,使河口滩地不断形成,有利围垦。

各河每年输入三角洲泥沙共达8745万吨(西江7530万吨,北江837万吨,东江295万吨,增江50万吨,潭江1223万吨)。年中以汛期为主,占91%以上,因此,三角洲的淤积也是以汛期为主。洪水过后,地面可留下几寸厚泥沙,难以排除,而在枯水季则河道又发生冲刷现象,这样河流就形成“滩槽分化”现象,洪期河滩淤高,河滩增高成为平原,枯水期河道冲深,河槽易固定,河道变窄加深。

河道推移质输沙量用沙波运行计得石角为50.8万吨/年(黄进,1977),各河共计753万吨/年(赵焕庭,1990)。有机质60万吨,化学径流约3000万吨,可见三角洲每年获得肥料也很多。主流西江流域有一半为石灰岩区,进入三角洲的

河水含Ca2、HCO3-较多,水中Cl-、K++Na+离子也较丰富,但矿化度弱,一般在100—200mg/l之间,为弱矿化度水,反映了热带气候下物质淋溶较强的特点。河流水质一般为软水,pH值为7—8,故属良好用水。

(三)河床稳定,分支众多

三角洲水道由于滩槽分化,水道稳定,不易迁徙改道,如广州港即由于水道3000年不淤所成,今天仍能进3000吨海轮。因流量丰富,含沙少,潮流冲刷,使河道畅通,不致淤浅改道,故这些都成为三角洲内河建港的良好条件。

三角洲地面低,三江自山区涌入,形成放射分洪水道,但由于流量稳定,江河水满,各支流也不致淤浅改道,故形成分支水道众多的三角洲水系,这也反映了热带水文特征的影响。三角洲内仍有主流,如西江以马口峡至磨刀门为主干,与容桂水道、鸡鸦水道、小榄水道构成西江水系网;北江以三水至洪奇沥为正干,与潭洲水道、平洲水道、沙湾水道等构成北江水系网;东江石龙以后,经新塘出狮子洋为正干,与东莞南支流、倒运海、中堂水道、深海等组成东江三角洲水系网。总计提供优良航道达3000多公里,吸引市镇沿河建立。

(四)潮汐为主的三角洲水文区

三角洲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每天有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由于三角洲径流强。故咸潮上溯受径流下压,但各地情况不等,可分3区:

1.潮流顶托区在各河下游三角洲区,潮水不能入田,但能引蓄大潮涨潮顶托回流西江水,以抗春旱备耕。因这里洪水峰可高于田面6—7米,河道水位变化达10—13米,故可不受咸潮影响。

2.洪潮影响区在复合三角洲围田区中,潮流与径流交绥顶托,但洪峰仍高于田面1—4米,不能利用潮差自流排灌。只枯水季有咸潮入侵,如广州可上溯至老鸦岗水文站,使江水不能使用。洪水威胁远大于咸潮。

3.咸潮影响区在广大冲缺三角洲沙田区,田面低,且近口门,洪水易于排泄,涨潮涌入,对水位影响较大,田地赖涨落潮以自流排灌(潮排、潮灌)。在台风引起暴潮时,潮水位可增高0.5—1米。

三角洲潮差不大(约1米),为弱潮河口,但进潮河道纷歧,故潮汐对三角洲影响很大。汇潮点多达29个,汇潮点附近,水动力很弱,形成泥沙沉积区。

第三节八大口门

放射分汊出海河道有8条,故名。早在清代只有东三门(虎门、蕉门和横门)和西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入海,且都是由山地挟持的地形。近百年来,横门与蕉门间的乌珠(山名)大洋,已淤成万顷沙,蕉门外移,又另成新出海口洪奇沥,是为东四门。西边虎跳门和磨刀门间已淤成斗门冲缺三角洲,把海岛连陆,称鸣啼门,才成今天八门入海情况。

(一)虎门

虎门和崖门是珠江溺谷湾残留的两条河口湾,故潮差最大(最大落潮潮差3.36米)。涨潮量达2288.4亿立方米,占八口入潮量60.8%,落潮量2866亿立方米,占41.6%。可见虎门是最主要潮汐通道,山潮水比小于1,全年属强潮流水道。狮子洋沉积泥沙易被潮流携带出海,使东江三角洲、番禺冲缺三角洲前缘进展慢,狮子洋仍呈喇叭港形态,沿洋两岸为深水码头良好地点,直至黄埔。由黄埔入广州亦呈喇叭湾水道。黄埔宋代称为“大海”,广州河段为“小海”,河床底为冲刷余下的粗粒沉积物。虎门外为伶仃洋喇叭湾,保存有乘潮水深10.8米航道,7米深水航道入黄埔港,3.5米深水航道入广州港。使万吨海轮可乘潮入黄埔港,比上海港还好,为我国黄金水道之一,发展潜力大。可开发成3.5万吨级水道。

(二)崖门

全年属强潮流水道,崖门外黄茅海为喇叭湾,故崖门涌潮成浪有如钱塘江大潮。内部称艮州湖,为一静水潮汐汊道,进潮量635.9亿立方米,落潮量823.4亿立方米,进潮量仅次于虎门。有7—10米深水航道,3000吨海轮候潮可驶入新会港。如黄茅海拦门沙(水深3—4米)能开深水道通过,则5000吨级海轮可乘潮入新会,3000吨级可入肇庆,1000吨级可上梧州。

(三)磨刀门

它是西江主要排水河道,落潮量远大于涨潮量(159.8亿立方米比1043.7亿立方米),山潮水比达5.5,为各口门之冠,为强径流河。输沙量也为八门之冠,为2341万吨。现磨刀山处磨刀门已下移15公里,并进行了大面积围垦。西江干流将沿主槽出海。

(四)蕉门

蕉门亦为落潮量(866.9亿立方米)远大于进潮量(325.4亿立方米)的口门。山潮水比为1.6,汛期为强径流河,旱期为强潮流河。清代蕉门在南沙北蕉门村处,船只常经蕉门入珠江,避虎门之险。万顷沙成立后,蕉门已外移至万顷沙和南沙之间,为番禺冲缺三角洲各河的总汇。年径流量达565亿立方米,使口门外浅滩发育。深水道深5—6米,可通行1000吨海船。

(五)洪奇沥

在万顷沙西,为北江主要出海水道,无“门”地形,河口拦门沙发育,故进潮量(96.6亿立方米)和落潮量(296.7亿立方米)均小,水量已大部由上、下横沥流出蕉门。山潮水比为2.0,径流为主,旱季为潮流河。

(六)横门

进潮量132.5亿立方米,落潮量483.1亿立方米,山潮水比为2.6,径流为主,旱季才成潮流河。有利口外浅滩淤积,对航道不利,如口门外烂山浅滩,水深仅2.8—3.3米,挖深后才能进3000吨海船。

(七)虎跳门

口门为二山挟持,流量不大,进潮量56.7亿立方米,落潮量250.4亿立方米,山潮水比3.4,为强径流、弱潮流(旱季出现)河口。输沙量较大(509万吨),有利口门外浅滩发育。水深2.5—5米。

(八)鸡啼门

进潮量小(66.8亿立方米),落潮量255.6亿立方米,山潮水比2.8,汛期为强径流河,旱季为强潮流河。年输沙496万吨,有利于口外浅滩发育,对航道不利,水深只2米。

第四节主要水利问题

珠江三角洲水利问题主要有防洪、排涝、抗旱、防咸、城市供水、河水污染、灌溉、航运等问题,兹简述如下。

(一)防洪是首要任务

三角洲地势低,又为辐合式河系,汛期长,如遇暴雨天气加强,即每成水灾,故防洪为首要工作。如1915年水灾,即由于华南大面积降暴雨的结果(50万km2雨区)。平时洪峰不一致的东、西、北江三江同时暴涨(西江为200年一遇,北江也为200年一遇),三榕峡口景福围先崩,西水入旱峡,冲向大沙入北江,合北江洪水破石角大围,沿白泥河入广州(水淹7天),另二支一破宋隆堤入高明河,一过东门坳入西江正干,东江洪峰破惠阳、博罗各围,直下东莞、增城。此次水灾死伤十多万人,水陆交通中断(铁路受淹60公里)。这是锋面低槽的结果,加上静止锋范围广,又不移动,西南低空急流使雨区上空水汽增加,洪峰在三角洲发生时又适逢朔日大潮顶托,故成巨灾。堤围单薄当然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三角洲水患频繁,宋代320年中,水灾记录5次;元代90年中,水灾有14次;明代水灾加剧,如明初洪武到天顺(1368—1464)的95年间,水灾21次,成化至乾隆(1465—1795)330年中,水灾195次,水灾最严重时期是嘉庆到民国(1796—1949)的165年间,发生水灾137次,其中大灾62次,即3年不到即有大灾1次。西南季风、东南季风将印度洋、太平洋暖湿空气带来,在地面形成锋面、西南低槽,在上空形成切变线、低涡等天气系统,它们都可形成暴雨天气。故水灾是三角洲首要问题。从全国看,每人农业产值珠江三角洲比长江、黄河下游高2倍,近年三角洲地区出口创汇每年高达60亿美元以上,故防洪工作不能忽略。

(二)排涝不能忽视

防洪与排涝是相互关联的。三角洲干流河床不断淤高,两岸天然堤后平原地势日低,目前有些地区地面高程仅-1米,故沿河低地排水是一大问题。解放前未能整治,故涡、 地形各地大片存在,如清远黄塘、花塘、四会大旺草塘(吸血虫区)、肇庆文庆 等,涡、 地形的长期存在使农民已培育出适应深水的水稻品种。洪水过后,积水排不出,一积达数月之久(西水内涝可达5个月),东江茶山曾水淹半年(1888)。埔田(积水低田之意)低于东江篁村洪水位1.77米,常年积水2米,汛期5米,面积26万亩(1952)。三角洲易涝耕地有455多万亩,尤以低沙田(-0.2—-0.8米高程)区很易内涝。这种易涝田占农田总面积36.7%,农作物只能单造,严重减产(包括低 田、低围田和低沙田)。三角洲水稻一般淹上3天即行大减产(>30%),故洪后排涝为保产的重要措施。因此,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洼地排涝和防洪同是主要问题。“ ”为浅水洼地粤名。

(三)旱灾

流量丰富的三角洲区亦有抗旱的时候,表示雨量年中分配不平衡和气候变异的影响。例如在三角洲台风不来的年份,则冬春易旱。建国以来,作者记录旱年有12年,以秋旱为主(7次)。旱情严重的可无雨或少雨达8个月(中山)之久,广州也曾有1—4月无雨。1969年8—12月无雨,使三角洲大部分水稻、番薯减产;1977年秋旱,果园挑水灌溉;1988年秋旱,北江断流,自来水告急。旱情多在50年一遇线上,旱年一般雨量减少15%以上,香港曾出现限制供水(即每天只供水3小时)。秋旱多由于台风少至,春旱则由于锋面雨北移所致,如广州1963年旱天达103天。旱情与咸潮上涌也有密切关系,江河水少,海水即涌入,使广州河水变咸,不能饮用,灌田则菜叶卷萎,禾苗转黄,对三角洲水田区、民田区、台地区均有较大影响。旱情对城市人民生活亦有很大影响,每年由此动员军民力量也不小。

(四)咸潮

旱年多有咸潮上涌,如1955年三角洲连旱6个月,5个月雨量只有常年1/5,民田区要改用井灌菜田,因珠江水咸,插秧连插了5次。咸潮上涌最深入的是虎门和崖门,整个银洲湖和狮子洋都是重咸害区(盐度10‰),近海受咸害面积约有68万亩。因水稻不能承受千分之三的氯度的水灌溉,故12—3月也称为“咸季”。广州在咸季时河水氯度也可达3‰,故划入轻度咸害区。计三角洲咸害面积可达138万亩。

咸害对灌溉用水影响很大。沿海沙田区田地高程一般低于高潮位,潮涨时,盐水舌入侵,把淡水层拱起高于沙田田面,故高潮时沙田区可开梪(进水口)让淡水层水量进入围内灌溉。退潮时,围内积水可由梪口排入河中,形成沙田区、围田区的潮排、潮灌自流灌溉。但如果咸潮涌上较高,沿海沙田、围田,即丧失“偷淡”(乘潮涨偷引上层淡水)和自流灌溉之利,且使围内受咸潮包围,内涝不能排出。

咸潮入侵对工业、生活用淡水供应也产生很大影响。目前东江三角洲咸害可达新塘到东莞市一线;广州可达流溪河江村和主航道大石;崖门到三江口;蕉门到灵山;洪奇沥到大陇滘;横门到百花头;虎跳门到横山;鸡啼门到白蕉;磨刀门到

竹艮神湾之间,范围不小,影响人民生活,如麻涌(数万人)曾因咸潮包围断了饮用水。

(五)城市供水

三角洲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林立,工农业用水不断要求增加,在正常年份供水已出现问题,一遇旱年,即行缺水。如东江供水压力很大,香港要求供水11亿立方米(2000年),深圳4.5亿立方米,澳门近1亿,广州也要分7.5每秒立方米流量。乡镇也要求日多,如东莞镇要求25万立方米。而东江旱季流量只有61亿立方米。三角洲乡镇多,要求日供水1万立方米以上。且由于河水污染,每年一二月又受咸潮影响,故清洁水源日减,而城乡用水日增,广州人均达300升/日,乡镇达120升/日,使城镇取水量大于来水量,如北江干流只有30多个流量,显然不足。广州自来水水源供水也已显出问题,主源流溪河水源已为发电和灌溉使用;珠江各航道近期污染加剧,不宜饮用,因此,要达到每日供应200万立方米水量是困难的。故供水也是三角洲水利上一大问题。

(六)河水污染

珠江三角洲是河网区,又是咸潮河段,因此,污染物质难于被径流带到外海。又由于堤防闸口的存在,使污染物质被拦截停留,使河水污染日甚,如江门河、新会河、礼乐河、石岐河、车坡河、东濠、黄沙涌等,都已成为污水沟,发出“黑臭”气味。如黄沙涌是广州西关工业区的内涌,废水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1:1,应急建污水处理厂;东濠退潮时则集中了城区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绝大部分;车坡河则为附近工厂区(氮肥、造纸等)的排污沟。因此,珠江河底污染严重,锌、铜、铅含量比河水中大1万倍;汞、镉、锌含量比河水中高3300倍以上;酚、氰化物高60倍。作者1946年曾在江面杉排上捉获1尾跃上的2斤重鲈鱼,而今鱼、虾全无,水鸟飞走。江门河、礼乐河段鹅鸭不能饲养,癌病增多,青年不合征兵条件。佛山冲亦因沙口闸使污染物质累积涌内,曾发黑臭,鱼、禾减产,制药、食品业质量低,为解决这些问题,要在沙口加建引水闸冲污。石岐河亦产生类似情况。目前广州、深圳、江门、佛山都已列入环境污染突出城市。河水污染已成为水利上一大问题,应加注意。目前崖门、虎门两条潮汐汊道由于受潮汐影响,不易速排,也成为明显受污染水道,无机氮达1mg/l以上,化学耗氧量达2mg/l以上,反映了江门、广州污染源对它们的影响。计崖门接受三角洲污水量20%,虎门接受53%。

(七)灌溉用水不足

三角洲流量丰富,但灌溉水量在干季也不足,成为问题。在非河网区,如广花平原,向用井灌,田地多为望天田。建国后,整治了流溪河,才把木柱如林的灌竿消灭。应进一步加强整治,解决枯水期农田灌溉、扩大灌溉面积、农村用水等问题。建国初年,由于抗旱每采取把江河断流(如北江、东江)的办法。现东莞东引工程虽以灌溉为主,但目前只能引灌20万亩,且还与沿途乡镇工业、生活用水矛盾。目前要求东引55秒立方米,已感困难(现为37秒立方米,包括工业、生活用水)。因此灌溉问题仍需研究,尤要注意稍高的旱地、坡地的灌溉问题,面积达200万亩以上。

(八)航运水道不畅

航运是水利工作兴利目标所在。三角洲水量足,河网广,是理想水运发展区域。但目前航路淤塞段不少,枯季流量少,影响航运,如能加以整治,潜力很大。但与围堤建设易生矛盾,如江新联围时在建闸问题上,航运部门即不主张,因把江门塞死了,就要另建新港。所以必需研究两者关系,联围阻航运和引起污染已在江门河、佛山涌、石岐河显示出来。优良水道常有局部浅滩障碍,如西江干流3000吨级航道由肇庆到百顷头均好,但不能出海,即因拦门沙(2米水深)阻碍,需作切开工程。广州黄埔水道如能炸礁浚深(达6米),即可成5000吨级标准航道。一些河道裁湾取直后可成良好航道,如虎跳门水道把小段疏浚炸礁,局部扩大、裁直即可成3000吨级航道。有些重要航道,近代才淤;一些只要小量工程,即可通航,都应研究,以利三角洲经济发展。如东平水道提高到通航500

吨水平,广州去西江物资,即可全由东平水道负担。水电、水利工程的影响,如桥梁净空小、闸门狭窄、拦河建坝都与航运矛盾,今后将成为水利上一大问题。今后在航道建设方面一方面要消除河道的天然状态,加以人为改造,另一方面提醒有关部门进行科学规划,各种建设要考虑到航运问题。

(九)防治措施

按《水法》第四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因此,防治措施也应按自然地理条件去综合规划,扬长避短,发挥水资源多种功能。

1.发挥河网黄金水道优势,整治河道、口门淤积和障碍三角洲河网区主流多江阔水深,虎门至广州可开为5000吨级航道;肇庆至磨刀门亦可辟为3000吨级航道,切开拦门沙即可出海;西江至虎跳门亦可开为3000吨级航道。切开横门口外浅滩,小榄水道也可达3000吨级航道。1000吨级航道更多,如东平、莲花山、容桂、洪奇沥、蕉门、新塘、潭江等水道;500吨级和300吨级水道就更多。但是这些良好水道长期处于天然状态,局部发生淤积,尤以河口拦门沙为主,如能整治,即可成优良水道。整治措施应注意以下3个方面。

①炸礁由于河床中每有坚硬红层中的砾岩层存在,成为浅段,或沉没阶地的风化壳亦可成浅水段,如虎跳门水道中七姐妹石等。

②浚深三角洲每年有1000万立方米泥沙沉积,使河道变浅,应进行挖深,如目前陈村水道即需每年挖泥。目前3万吨级海轮可乘潮入黄埔新港,即因每年挖泥3531万立方米(船方)所致。广州港要成5000吨船港,年需挖泥100万立方米。这对广州环境污染也起良好作用,因污染物质(不溶解质)常大量积聚于河底泥层(吸附)中。疏浚河道还可使纳潮量增加,排洪畅顺。

③拦门沙开切河口拦门沙每被认为不治之症,其实可以人工挖出深航道,只要航道比降大于浅滩上岐流水道,涨潮流能沿开切喇叭口入侵,即能维持河道出口深水道,不致淤塞。因涨潮流一般有侵蚀力,尤以洪水期为著。故横门、磨刀门、崖门口外浅滩开切后,即成为西江、北江、潭江、江门通海航道,且有利纳潮排洪。

2.上游多建水库,三角洲固堤防洪三角洲防洪措施关键在上游多建水库,使三角洲不致成为三江洪水汇集地区。因任何一江水涨,都可成三角洲洪水。如广州市浮标厂站水位当东江1966年百年一遇洪水时,即高达2.34米,1968年6月西、北江20年一遇洪水时,该站水位也达2.28米。故上游水库建成才是首要任务。龙滩、大藤峡、飞来峡水库建成即可使三角洲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而现在堤防防洪标准大多在10—20年一遇,局部重点段也只达到50年一遇水平(北江大堤),故只靠三角洲堤围加固,不能解决防洪问题。东江建成白盆珠、枫树坝、新丰江三个水库后,如果再把东江三角洲堤围加固,即可防御100年一遇洪水。“库堤结合”才能根治三角洲洪水。

三角洲目前堤围只能抗洪10至20年一遇,而三角洲汛期长,洪峰高,故易受洪灾,“库堤结合”要达到防500年一遇为宜。故上游水库应多建立,如飞来峡水库应迅速兴建。看来三角洲经济发展应与广西合作多建水库,如梧州的长洲水电枢纽的兴建等。

加固堤围是目前应做的工作,需要提高为50年一遇的大堤有景丰联围(肇庆)、佛山、中顺等大围、江新联围等,以保护城市和乡镇企业、农业安全。北江大堤应为百年一遇。

联围不宜过大,因为将把支流阻塞,排洪水道减少,围内水流不畅,引起内涝难排,污染加重,航运不便,是产生环境恶性循环的根源,必须注意。联围必须在保持排洪顺畅,水道交通无阻的原则下进行,如一些水道因在围内被净空低的桥梁所阻,航运受阻,很不经济,如小榄水道可开为1000吨级航道,但因沙口大桥净高只12.5米,不能发展。

3.加固海堤、引淡拒咸、保证供水三角洲南濒海洋,台风、风暴潮和咸潮入侵影响很大,目前堤围只能抵御20年一遇以下的洪潮。海堤是建在淤泥滩上,下沉强烈,在已建成的1894公里海堤中不少在这10—20年中仍在沉塌,需要加固和加高,因海堤要高于历史最高暴潮水位,还要加上暂定的10级风浪爬高。因此,石堤化至为重要,50公斤以下石块易为巨浪冲动,故应选用巨石,才不易缺堤。缺堤后围内受咸水淹侵,要4—5年才能复垦,且在海中抢险也很困难,故海堤以加高到

4.5米或更高为好。

咸潮入侵要用引淡拒咸办法。上游水库对调节下游流量至关重要,咸季时口门附近农田常受咸灾,如虎跳门内1964年咸死秧苗6次,斗门县咸季长达7—9个月,1955年受灾面积138万亩。因为东江最小流量为23.1立方米/秒,北江也只有57立方米/秒(石角),故枯水期来水应求助于水库。

工农业供水和城镇供水亦受咸潮影响,使广州亦成缺水城市,需由东江新塘,北江思贤滘,北江正干小塘等地开辟水源。但水源除咸潮影响外还受污染河道影响,如广州河南、石溪、白鹤洞、员村,黄埔5水厂即因河道受污染难用。今天乡镇工业不断发展,开源挖潜,统筹安排,亟需研究。要建一批山塘水库,开渠引水,提取地下水源等,如流溪河灌渠即可引用。各地台地丘陵均有兴建小型水库和山塘条件、亟应注意兴建。

几大流域水系图

几大流域水系图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 0000km 以上。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四个水系组成,分布于中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个省(自治区)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东北部。珠江的主流是西江,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的马雄山,在广东省珠海市的磨刀门注入南海,全长2214km。全流域面积45.37万km ,其中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km 。 流域概况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360亿m ,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77mm。汛期降水强度大,汇流速度快,容易形成峰高量大历时长的流域性洪水,对经济发达的珠江下游及三角洲造成严重威胁。枯水期也会连续三个月无雨或少雨,造成春旱或秋旱。珠江自云贵高原至南海之滨,干流总落差2136m,全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3348万kW,主要集中在西江南盘江下游和红水河及黔江河段,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2512万kW,是中国水电开发建设基地之一。

珠江水系概况

一、珠江水系概况 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全长2214公里,横贯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连通越南北部(如图1所示),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图1 珠江水系示意图 珠江流域属于复合型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西江流域面积353120 km2,占全流域面积%;北江流域面积46710 km2,占全流域面积%;东江流域面积27040 km2,占全流域面积%;珠江三角洲及流入区内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共计26820 km2,占全流域面积%。

珠江流域集水面积在10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在1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 珠江水系航道包括了中国内河航道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中的“一横”和“一网”,如图2所示,航道布局以西江为主干,上游通过三个通道与云贵连接,这三条通道分别是南线通道右江;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北线通道都柳江、融江、柳江,流经中游的广西,经西江航运干线与下游三角洲航道网及北江、东江贯通,通过八个口门入海,形成江海相连、干支相通、水陆联运的水运体系。 图2 珠江水系航道分布图 二、珠江内河水运现状 1.内河水运基础设施

珠江水系主要航道有: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右江、左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北江、东江、都柳江、融江、桂江、贺江等。珠江水系中上游航道由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库区不断建成蓄水,水域面积增加,航道从天然航道向库区航道转变,航道条件优良,下游航道经过系统治理,通航条件逐步改善。 根据对珠江水系内河港口现状分析,内河港口布局及规模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布局基本吻合,下游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较大,上中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较小。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已经形成了由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个层次构成的布局。 2007年珠江水系航道通航里程15552km,占全国航道通航里程的%,其中三级航道km,四级航道km,五级航道km,初步形成了以西江航运干线、右江、柳黔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等为骨干,其它航道为基础的航道架构;2007年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228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22156万吨、355万TEU,初步形成了以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五个内河主要港口为主,其他地区重要港口、一般港口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港口体系。2.内河水运量规模 在珠江水系内河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船舶平均吨位以及水运量逐步提高。

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 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目录 1通则....................................................... 1.1目的 ................................................... 1.2适用范围 ............................................... 1.3一般要求 ............................................... 1.4定义 ................................................... 1.5生效、适用及解释........................................ 2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干散货船、液货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 3 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驳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4京杭运河、沙颍河-淮河干线过闸集装箱船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

前言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构建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必备要素,也是内河水运节能减排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前期推进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已有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制(修)订了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通航技术条件、各航道的差异性、干支流的相通性等因素,遵循船型与航道等级、船闸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尽可能简化尺度系列档次,兼顾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研究制(修)订。 本尺度系列的制(修)订和实施,旨在进一步规范京杭运河、淮河水系过闸运输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提高航运基础设施的通航效能,促进船舶技术进步和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解释。重大事项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中国七大水系

中国七大水系 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称作水系。中国大陆地区由于地域的宽广,气候和地形差异极大,境内河流主要流向太平洋,其次为印度洋,少量流入北冰洋。中国境内“七大水系”均为河流构成,为“江河水系”,均属太平洋水系。分别是: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 1. 长江水系 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80公里,在世界大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

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流域面积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1577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877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量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支流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 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 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 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 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水; 鄱阳湖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

珠江流域水文特征

珠江流域水文特征 2003-09-18 珠江流域位于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多年平均降雨为1200~2200毫米,全流域平均为1470毫米。流域降雨分布由东向西逐步减少,降雨量年内分布,汛期4~9月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占全年降雨80%以上。年际变化不大,但地区分布变化较大,东部高于西部. 珠江流域东江中下游,堤防、水库结合的防洪工程系统已初具规模,洪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防治。西江、北江两江干流和一级重要支流如柳江、郁江、桂江等,未建有能承担流域防洪的水利枢纽,主要江河仍然是依靠堤防防御流域洪水。 西江: 西江干流梧州市、支流郁江南宁市分别为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 梧州市在桂江与浔江的汇合处。桂江将梧州分为河西区和河东区。河西区是梧州的新城区,工业较多而集中,建有20年一遇的河西堤。河东区是市区的老城区,目前未建防洪堤,主要靠采取预报洪水提前搬迁减少洪水损失。 南宁市位于郁江的扈江河段,建有20年一遇的扈江大堤,目前在建百色电站,建成后联合调度,可将南宁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 北江 北江大堤位于广东省北江下游左岸,是防护着广州市区、佛山市区,以及清远市、南海市、三水县、花县部分城镇的重要堤防。北江大堤从北江支流大燕水左岸而下,经三水县的芦苞镇、西南镇至南海县的狮山,全长63.34公里。芦苞涌和西南涌是北江左岸的两条分汊河流,流经广州水道后经黄埔下注狮子洋。两涌沿岸建有支堤,两涌的上口处分别建有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藉以控制西江、北江流入广州市区的流量。 西江、北江洪水的不同遭遇对北江大堤构成的威胁可以归纳为下述三种情况: 、北江下游出现大洪水,西江为常遇洪水时,北江大堤自芦苞以上30公里河段受洪水严重威胁。 b、西江出现大洪水,北江为常遇洪水时,芦苞以下30公里堤段防守吃紧,芦苞以上30公里也受西江洪水顶托影响,洪水历时亦较长。 c、北江、西江两江同时出现大洪水或较大洪水,此时对广州的威胁最为严重。如1915年西江、北江下游同时发生200年一遇特大洪水。 广州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家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北江大堤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河南省水系概况图文版

河南境内的河流 (河南水系) 河南省地跨淮河、长江、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流域面积分别为8.61万、2.77万、3.60万、1.53万km2。全省100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其中,河流流域面积超过10000km2的9条,为黄河、洛河、沁河、淮河、沙河、洪河、卫河、白河、丹江;5 000~10 000km2的8条,为伊河、金堤河、史河、汝河、北汝河、颍河、贾鲁河、唐河;1000~5000km2的43条;100~1000km2的433条。按流域范围划分:100km2以上的河流,黄河流域93条;淮河流域271条;海河流域54条,长江流域75条。因受地形影响,大部分河流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山区,流经河南省的形式可分为4类:即穿越省境的过境河流;发源地在河南的出境河流;发源地在外省而在河南汇流及干流入境的河流;以及全部在省内的境内河流。

黄河流经三门峡 一、黄河流域河流 黄河干流在灵宝市进入河南省境,流经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濮阳7个市中的24个县(市、区)。黄河干流孟津以西是一段狭谷,水流湍急,孟津以东进入平原,水流骤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逐年淤高,两岸设堤,堤距5~20km,主流摆动不定,为游荡性河流。花园口以下,河床高出大堤背河地面4~8m,形成悬河,涨洪时期,威胁着下游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防汛的心腹之患。干流流经兰考县三义寨后,转为东北行,基本上成为河南、 山东的省界,至台前县张庄附近出省,横贯全省长达711km。黄河在省境内的主

要支流有伊河、洛河、沁河、弘农涧、漭河、金堤河、天然文岩渠等。伊、洛、沁河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洪水的主要发源地。 (一)洛河水系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境,流经河南省的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于巩义市神北村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9056km2,省内河长366km。省内面积17400km2。主要支流伊河发源于栾川县熊耳山,流经嵩县、伊川、洛阳于偃师县杨村汇入洛河,河长268km,流域面积6120km2。伊、洛河夹河滩地低洼,易发洪涝灾害。 洛阳洛河 (二)沁河水系 沁河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黑城村,由济源市辛庄乡火滩村进入河南省境,经沁阳、博爱、温县至武陟县方陵汇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3532km2,省内面积3023km2,省内河长135km。沁河在济源五龙口以下进入冲积平原,河床淤积,高出堤外地面2~4m,形成悬河。主要支流丹河发源于山西省高平县丹珠岭,流经

江苏省淮河流域水系

二、淮河水系 淮河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豫、皖、苏三省。古淮河“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黄河夺淮以后,淮阴以下淮河河床被黄河侵占,一度黄淮合流,于云梯关入海。由于河身淤高,加之人工“蓄清刷黄”,沂沭泗诸河逐渐与淮河分离,淮河在淮阴以西壅塞潴积成洪泽湖。黄淮交相侵犯,洪泽湖大堤不断溃决,洪水又泛滥于里下河地区入海,并逐步南移泄入长江。清咸丰元年(1851年),淮水冲决洪泽湖大堤礼坝,经三河穿高宝湖、邵伯湖南下入江,逐步形成淮河入江水道。咸丰五年黄河北徙,黄淮分离,留下一条废黄河,成为淮河水系与沂沭泗水系的分水岭。 淮河从源头经洪泽湖入江或入海,全长都在1000余公里,流域面积19万平方公里。江苏淮河水系的范围,为北界废黄河,南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面积 3.79万平方公里。洪泽湖承接淮河干支流来水,洪泽湖以下称为淮河下游。经过建国后的治理,淮河下游有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简称“灌溉总渠”或“总渠”)、淮沭新河(淮沭河段)分泄淮河洪水入江、入海。里运河以东的里下河腹部及滨海垦区各河,直接排水入海。 江苏淮河水系分为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洪泽湖下游水系、里下河腹部水系、滨海垦区水系和废黄河水系等5个水系。 (一)洪泽湖上游入湖水系 洪泽湖是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型拦洪蓄水库。淮河干流过浮山后,经泊岗引河南下,在盱眙老子山入湖;南岸有池河、北岸有漴潼河(现怀洪新河)、新汴河、新老濉河、徐洪河等支流直接入湖;周边沿湖地区还有10多条引排河道直接入湖。 洪泽湖是在黄河夺淮期间,黄淮水不断壅积,由破釜、白水、万家、泥墩、富陵等湖逐渐串连扩大,至明万历七年(1579年)基本形成。洪泽湖大堤经历代修筑,成为淮河下游防洪屏障。大堤南自盱眙县张大庄,经洪泽县蒋坝、高良涧,至淮阴县码头镇老坝头,长67.25公里,控制淮河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湖底高程10~11米。在湖水位13米时平蓄不破圩,水面积为2152平方公里(1957年资料);最高水位17米时沿湖破圩后最大水面积为4222平方公里。死水位为11.0米,库容 6.4亿立方米。80年代后期,死水位调整为11.3米,死库容10.45亿立方米。在湖水位13米时,库容41.92亿立方米。最高洪水位17米时,库容176亿立方米。 淮河干流从淮源到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为上段,长364公里,流域面积 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到洪泽湖三河闸为中段,长490公里,流域面积12.74万平方公里。三河闸至入江口三江营为下段,长158公里,流域面积 3.2万平方公里。汇入淮河的支流,集水面积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6条,1000~2000平方公里的有21条。淮河干流过蚌埠、临淮关、五河,东流至浮山入江苏境,后又转向东北经峰山、双沟又折向南,沿苏皖

黄河流域概况

黄河流域概况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黄河属太平洋水系。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全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其中花园口断面559亿m3,约占全河的96%;兰州断面天然年径流量323亿m3,约占全河的56%。从产流情况看,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和龙门到三门峡区间,该两区所产径流量约占全河的75%。年输沙量16亿吨,平均含沙量达35公斤每立方米,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 黄河支流呈不对称分布,沿程汇入不均,而且水沙来量悬殊。大于100平方公里的一级支流,左岸96条,右岸124条,左、右岸的流域面积分别占全河面积的40%和60%。其沿程分布情况是:兰州以上有100条,其中大支流31条,多为来水较多的支流;兰州至河口镇有26条,其中大支流12条,均为来水较少的支流;河口镇至桃花峪有支流88条,其中大支流30条,均为多泥沙支流,三门峡至桃花峪之间的支流,水量相对较多;桃花峪以下仅有支流6条,大小各占一半,水沙来量有限,因黄河河床高仰,入黄均较困难。黄河流域面积的沿程增长率,平均为每公里138平方公里,中游河段为每公里285平方公里,其中禹门口至潼关河段高达每公里1 465平方公里,是平均值的10.6倍,因此,由该河段形成的洪水和泥沙特别集中。桃花峪以下面积增长率每公里不到30平方公里,所以接纳本河段的水沙来量均较少,是一条承受和排泄上中游来水和来沙的总干渠。 黄河现存的问题 目前黄河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水污染日趋严重 根据《2005水资源状况公报》显示:黄河水系属中度污染。44个地表水国控

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发展分析

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发展分析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一、珠江水系港口发展状况分析 (一)珠江水系港口运行情况 2014年,珠江水系内河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完成7.0亿吨和1457亿吨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12.9%和7.9%。珠江水系内河主要港口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6亿吨,同比增长6.3%,其中完成外贸吞吐量6004万吨,较上年增长5.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9.2万TEU ,同比增长19.4%。 图表1:2013-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 1000020000 300004000050000 港口吞吐量 外贸吞吐量 集装箱吞吐量 2013年 2014年 资料来源:统计局 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图表2:2013-2014年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各季度货物吞吐量(单位:万吨,万TEU,%) 季度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全年 2013年9041109731120011730 42944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4年9760117751208912201 45827 同比增速8.0%7.3%7.9% 4.0% 6.7% 2013年1279144414641525 5712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4年1494152714571455 5936 同比增速16.8% 5.7%-0.4%-4.6% 3.9% 2013年156179189212 737集装箱吞吐量 2014年189221228244 883 同比增速21%23.5%20.6%15.1% 19.8% 资料来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二)珠江水系港口建设情况 1、水系航道建设规划 根据批复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未来,珠江流域将重点发展航运体系,航运工程实施后,珠江流域Ⅰ、Ⅱ、Ⅲ、Ⅳ级(分别为载重3000、2000、1000、500吨级)航道里程分别增加1380、423、1505、1970km,更好地实现与沿海运输的对接,推动内河航运自身的持续发展。 《规划》提出,珠江水系内河航道现有通航河流905条,通航里程15552km,此次共规划航道里程7062km,占珠江航道通航里程的45.4%。珠江水系内河航道布局以“一横一网三线”国家高等级航道为核心,以区域重要航道为基础,以一般航道为补充,远景视需要适时研究开掘平陆、赣粤、湘桂运河的可能性,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发展相协调,干支相通、通江达海的珠江水系航道体系。规划航道布局中的“一横”为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广州),“一网”为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三线”为右江(剥隘至南宁)河段、北盘江-红水河(百层至石龙三江口)河段和柳江-黔江(柳州至桂平江口)河段。 2、港口建设投资情况 珠江水系港口建设方面,其中以贵港的建设投资较为明显。其港口建设2012年的三年

珠江河流径流量要点

珠江 1 概述 珠江(英文译名亦作PearRiver)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横贯中国南部的滇、黔、桂、粤、湘、赣六省(自治区)和越南的北部,全长2214km,河口处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m3,流域总面积453690km2,其中442100km2在中国境内,11590km2在越南境内。 2 水系组成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见珠江水系及主要工程分布示意图)。 2.1 西江水系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353120km2,其中341530km2在中国境内。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m3。西江干流由源头至北盘江汇口称南盘江;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口至柳江汇口称红水河;柳江汇口至郁江汇口称黔江:郁江汇口至桂江汇口称浔江;桂江汇口至三角洲河网区称西江。南盘江与红水河段为上游,黔江段和浔江段为中游,西江段及其以下为下游。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m2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m2,河道平均坡降1.74‰。集水面积1000km0以上的一级支流有8条,即海口河、巴江(巴盘江)、华溪

河(曲江、九甸江)、泸江、甸溪河、清水江、黄泥河、马别河(又名清水河,上游为褚场河),其中黄泥河是汇人南盘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富源县梁口子,河长278km,集水面积8264km2,天然落差1328m;其次是清水江,发源于云南丘北县老阴山,河长181km,集水面积5376km2。 红水河始于双江口,止于广西象州县石龙三江口,长659km,区间集水面积 54870km2,河段平均坡降0.366‰。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1条,即北盘江、涟江(檬江)、牛河(白龙河)、布柳河、清水河(南丹河)、赐福河、良岐河、平治河、刁江、清水河、北之江。最大支流北盘江,发源于云南曲靖市马雄山西北麓,集水面积26590km2,河长444km,平均坡降2.8‰;其次是涟江,发源于贵阳市掌克村,集水面积8607km2,河长241km;再次为牛河,发源于贵州独山县戛加山,集水面积5843km2,河长235km。 黔江始于三江口,终于郁江在桂平县汇合处,全长122km,区间集水面积2210km2,河道平均坡降0.0625‰。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条,即柳江。柳江发源于贵州独山县南部九十九滩,全长755km,集水面积58270km2。 浔江始于郁江口,终于桂江在梧州市的汇口处,长172km,区间集水面积20570km2,河道平均坡降0.0968‰。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4条,即郁江、白沙河(白沙江)、蒙江、北流河。郁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九龙山,集水面积89870km2(其中中国境内为78280km2),河长1145km,河道平均坡降0.33‰,是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白沙河(白沙江)发源于桂平县沙坡乡天顶岭,河长102km,集水面积1155km2。蒙江发源于金秀县三山村,河长189km,集水面积3895km2。北流河发源于北流县三山顶,全长259km,集水面积9359km2。 西江干流西江段,始于桂江口,终于广东三水县思贤滘,河段长208km,区间集水面积43860km2,河道平均坡降为0.086‰。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桂江、贺江、罗定江和新兴江。桂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北老山界南侧,全长438km,集水面积

第二章珠江水系

第二章珠江水文特征及主要水利问题 第一节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的最大特征是复合水系,这点与长江、黄河不同。西江、北江和东江水系汇合于三角洲区,使广州称为“三江汇总”。珠江指广州城南河段而言,因河中有红层所成小岛,椭圆如珠,称“海珠石”,故称河为“珠江”。三江水系合称为“珠江水系”。三江以西江为主,思贤滘以上长2075公里,坡降0.58‰,流域353120平方公里(有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东江长520公里,坡降0.388‰,流域27040平方公里,北江长468公里,坡降0.26‰,流域46710平方公里。 三江每年流入三角洲水量为3067亿立方米,这是我国的一项巨大财富,也为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西江的正源1985年珠江水利季员会定在云南沾益马雄山(2444米)东麓伏流出口“水洞”,即南盘江的源头,并视为珠江源地,由此至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入海,长2214公里。它是我国第四长河,但流量上却是我国第二大河。源头是按“唯远是源”和“流水不断”的原则定出,但在岩溶化的云贵高原上却不适用,因“水洞”上游还有二条有长流水的小河,把源头伸至马雄山北,和北源北盘江接近。南北盘江合流后称红水河,为我国三大水力发电基地之一。汇柳江后称黔江,入郁江后称浔江,梧州以后始称西江。郁江上游还有左江和右江两源。 东江源出江西寻邬挜髻钵(1102米),是一条整治较好的河川,有新丰江、枫 树坝、白盘珠等水库调节,又有东深工程,引东江水供应深圳、香港。 北江源出江西信丰石碣大茅山(455米),称浈水,至韶关汇湖南来武水后始名北江,自古为广东北上中原的通路,宋代经南雄珠玑港南下的移民,为开发珠江三角洲农业的主要劳动力。 此外,还有新兴江、潭江、绥江、增江,流溪河等流入,组成三角洲放射状河系复合的水网。 第二节水文特征 珠江三角洲水文也具有热带特征,如水量丰富,含沙量少,水质较好,河床稳定,分支众多等。而潮汐影响大也是特色。 (一)水量丰富,洪涝易生 珠江三角洲承受水量达3319亿立方米,为我国第二大河。各河流入三角洲流量每秒达9584立方米(高要7020m3/s、石角1310m3/s、博罗737m3/s、增江121m3/s、流溪河59m3/s、绥江217m3/s、潭江 65.5m3/s、新兴江54.4m3/s),三角洲年入海流量每秒10529立方米。三角洲河网丰足的水量,有利航运和灌溉,且年际变化不大。因西江干流长,支流分布均匀,中上游多为石灰岩区,地下水丰富,补给量多而稳定。北江、东江虽为暴流性山溪,但流量不大,故对三角洲影响较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长江黄河的水文水系特征 黄河水文特点(1)水少沙多、水沙异源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雨量仅约400mm,水量极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黄河泥沙之多,为世界大河所罕见,其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入黄总沙量),多年平均含沙量高达m3,水少沙多。此外,在空间分布上是水沙异源。黄河水量主要来自兰州以上的上游地区,其控制面积为花园口以上控制面积的30%,水量占58%,沙量仅占9%,黄河的90%以上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如头道拐(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黄土高原面积为11×104km2,区间径流仅73×108m8,占花园口以上的13%,但该区间的输沙量高达×108t,占全河总输沙量的57%。显然,黄河水文是上述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水沙不同组合的过程,使下游和河口的水沙过程更加复杂多变。 (2)高含沙量输沙 黄河流域半干旱气候,雨量既小,变率又大,沙源集中在黄土高原地区,使黄河输沙主要集中在几个主要的大沙年,甚至集中在几场大洪水过程内。据统计,黄河干支流各站最大年输沙量,可占25年总输沙量的10—20%,最大6年的输沙量约占25年输沙量的5%,在一年之中,输沙较径流更为集中,干流站7—9月输沙可占全年的80%,支流站接近100%。陕县站1933年输沙量高达×108t,7—9月输沙量占了全年的90%,其中8月输沙量为×108t,占全年输沙量的71%。黄河干流主要测站的多年平均的水沙相关曲线表明,其时序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反映了黄河上中下游洪峰和沙峰在时间上出现的同步性。这种同步性反映了全河输沙在年内分配上的不均匀性。 (3)径流和输沙量年际变率大 黄河流域雨量小,雨区分布的影响有所不同,如是中水大沙年或小水大沙年,则下游河道输能力减弱而淤积,尾阎河道淤积,延伸加快。 长江水文特征 1.汛期降雨和洪水

珠江河流径流量

珠江河流径流量 珠江 1 概述 珠江(英文译名亦作PearRiver)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珠江横贯中国南部的滇、黔、桂、粤、湘、赣六省(自治区)和越南的北部,全长2214km,河口处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m3,流域总面积453690km2,其中442100km2在中国境内,11590km2在越南境内。 水系组成 2 珠江水系支流众多,流域面积1万km2的支流有6条,即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和连江(见珠江水系及主要工程分布示意图)。 2(1 西江水系西江是珠江的干流,以南盘江为河源,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的马雄山东麓,自西向东蜿蜒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在广东省珠海市磨刀门企人石人南海,全长2214km,平均坡降0(58‰,集水面积 353120km2,其中341530km2在中国境内。西江平均年径流量为2300亿m3。西江干流由源头至北盘江汇口称南盘江;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口至柳江汇口称红水河;柳江汇口至郁江汇口称黔江:郁江汇口至桂江汇口称浔江;桂江汇口至三角洲河网区称西江。南盘江与红水河段为上游,黔江段和浔江段为中游,西江段及其以下为下游。西江干流的一级支流中,集水面积1万km2以上的有北盘江、柳江、郁江、桂江、贺江。 南盘江从源头至贵州望漠县蔗香双江口,长914km,流域面积56880km2,河道平均坡降1(74‰。集水面积1000km0以上的一级支流有8条,即海口河、巴江(巴盘江)、华溪河(曲

江、九甸江)、泸江、甸溪河、清水江、黄泥河、马别河(又名清水河,上游为褚场河),其中黄泥河是汇人南盘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云南富源县梁口子,河长278km,集水面积8264km2,天然落差1328m;其次是清水江,发源于云南丘北县老阴山,河长181km,集水面积5376km2。 红水河始于双江口,止于广西象州县石龙三江口,长659km,区间集水面积54870km2,河段平均坡降0(366‰。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1条,即北盘江、涟江(檬江)、牛河(白龙河)、布柳河、清水河(南丹河)、赐福河、良岐河、平治河、刁江、清水河、北之江。最大支流北盘江,发源于云南曲靖市马雄山西北麓,集水面积26590km2,河长444km,平均坡降2(8‰;其次是涟江,发源于贵阳市掌克村,集水面积8607km2,河长241km;再次为牛河,发源于贵州独山县戛加山,集水面积5843km2,河长235km。 黔江始于三江口,终于郁江在桂平县汇合处,全长122km,区间集水面积 2210km2,河道平均坡降0(0625‰。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1条,即柳江。柳江发源于贵州独山县南部九十九滩,全长755km,集水面积58270km2。 浔江始于郁江口,终于桂江在梧州市的汇口处,长172km,区间集水面积20570km2,河道平均坡降0(0968‰。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4条,即郁江、白沙河(白沙江)、蒙江、北流河。郁江发源于云南省广南县九龙山,集水面积89870km2(其中中国境内为78280km2),河长1145km,河道平均坡降0(33‰,是西江最大的一级支流。白沙河(白沙江)发源于桂平县沙坡乡天顶岭,河长 102km,集水面积1155km2。蒙江发源于金秀县三山村,河长189km,集水面积3895km2。北流河发源于北流县三山顶,全长259km,集水面积9359km2。 西江干流西江段,始于桂江口,终于广东三水县思贤滘,河段长208km,区间集水面积43860km2,河道平均坡降为0(086‰。集水面积1000km2以上的支流有桂江、贺江、罗定江和新兴江。桂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北老山界南侧,全长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七大流域概况及水系图 长江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又名扬子江,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 流域概况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雪山西南侧(见彩图长江河源──唐古拉山脉格拉丹东雪山西南坡冰川),干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支流涉及黔、桂、甘、陕、豫、粤、浙、闽,共计18省、自治区、直辖市。干流长6300km,流域面积180.7万km 。较大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沅江、汉江、赣江等8条,流域面积均在80000km 以上。干流自江源至宜昌为上游,河长4510km,除四川盆地外,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m,占全江总落差的98.9%。其中江源至当曲长约360km,称沱沱河;当曲至玉树巴塘河口长约820km,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宜宾长约2300km,称金沙江;宜宾至宜昌长约1000km,称川江。川江下段自奉节至南津关长209km 为著名的三峡宜昌以下进入中下游平原。宜昌至鄱阳湖湖口为中游,长约940km。湖口以下为下游,长约850km。中游河段内,自湖北枝城至洞庭湖出口城陵矶长约340km,称荆江,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地势低洼,是长江防洪形势最为严峻的一段。中下游平原湖泊星罗密布,主要通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等四大淡水湖。 长江流域图 长江流域水系图

黄河流域: 一、自然地理 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处于东经95度53分~119度05分北纬32度10分~41度50分之间,东西长1900km,南北宽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2。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差别很大。从西到东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四个地貌单元。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洪水威胁较大。 二、气象水文、泥沙 黄河流域东临海洋,西居内陆,气候、降水、蒸发、光热资源及无霜期等差异明显。流域内气候大致可分为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西部干旱,东部湿润。全流域多年年平均降水量466mm,多年年平均蒸发量700—1800mm。流域内平均气温上游1℃—8℃,中游8℃—14℃,下游12℃—14℃。下游无霜期为200—220天,中游150—180天,上游循化以上为50—100天。 流域水文特征明显,上游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形成的洪水径流峰小量大;中游降水历时短、强度大,形成的洪水径流峰高量小、陡涨陡落,为暴雨洪水,危害较大。 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面积45.4km2,其中年平均侵蚀模数大于5000吨/立方米的面积约15.6lEm2。大量泥沙输入黄河,淤高下游河床,是黄河下游水患严重而又难于治理的症结所在。 三、河流水系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全河多年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ms,仅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流域内人均水量593m3,为全国人均水量的25%;耕地亩均水324m3,仅为全国耕地亩均水量的17%。黄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t,平均合

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 珠江,或叫珠江河,旧称粤江,是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按年流量为中国第二大河流。全长2400公里。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广东三水与北江汇合,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8个入海口流入南海。北江和东江水系几乎全部在广东境内。珠江流域在中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另有1.1万余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一、珠江的发源地 主干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乌蒙山脉中的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四个省区,在磨刀门入南海,全长2217 公里,流域 面积占珠江 流域面积的 77.8%,约 35万平方 公里。西江 主源为南盘 江,至册亨 县与来自黔西南的北盘江汇合后称江水河;向东南流至广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后称黔江,到桂平与郁江相会;郁江在南宁一带称邕江,上游为右江和左江,到桂平与郁江汇合处以下又改称浔江,直到广西、广东交界处的梧州汇桂江后始称西江。西江源地至石龙为上游,长1574公里(包括南盘江长915公里,红水河长659公里);西江的上中游为云南、贵州的一部分和广西的大部分,均为民族地区,约32.9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4.9%。

二、珠江的主要支流 西江 西江是珠江最大的水系,流域面积达35.3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80%。西江上游各河段名称不同。其主流南盘江与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向东奔流与柳江汇合过大藤峡后称为黔江,黔江与郁江汇合后称为浔江,至梧州与桂江汇合后称为西江。 东江 东江干流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大竹岭,其源头称“寻乌水”,与定南水汇合后称为东江,干流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为2.8万平方公里,总落差约440米。 北江 北江为珠江的第二大水系,其主源称浈水,源于江西省信丰县西溪湾,干流全长468公里,流域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总落差约310米,跨越湘、桂、赣、粤四省区,其中95%以上的流域都在广东省境内。

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附件 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 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前言 推进珠江水系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前期推进珠江水系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已有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等有关单位制定了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珠江水系通航技术条件、各航段的差异性、干支流的相通性,遵循船型与航道等级、船闸、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尽可能简化尺度系列档次,兼顾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研究制定。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提高基础设施的通航效能,促进珠江水系船舶技术进步和航运可持续发展。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解释,重大事项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目录 1.通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一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生效、适用及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干货船、液货船船型主尺度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3.集装箱船船型主尺度系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三江四河)

中国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辽河、海河、松花江(三江四河) 一、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主要由西江、北江和东江组成,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珠江水系干支流总长36000公里。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 东江:寻乌水(江西)、定南水(江西)、北江、浈水(江西)、南盘江(珠江)、红水河(珠江)、黔江(珠江)、浔江(珠江)、西江(珠江)、北盘江(珠江水系)、柳江(珠江水系)、郁江(珠江水系)、桂江(珠江水系)、贺江(珠江水系) 二、长江水系 长江水系支流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49条,流域面积5万平方公里的支流为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和赣江;年均径流量超过500亿立方米的有岷江、湘江、嘉陵江、沅江、赣江、雅砻江、汉江和乌江。 以下仅列长江各个河段及其一级支流: 通天河段(长江源水系):楚玛尔河、沱沱河、布曲、当曲; 金沙江河段(金沙江水系):定波河、水落河、鱼泡江、雅砻江、龙川河、普渡河、牛栏江、横江、岷江、永宁河、沱江、赤水河;嘉陵江河段:乌江、大宁河、清江、漳河; 洞庭湖水系:澧水、沅水、资水、湘江、汨罗江、汉水、涢水、富

水; 鄱阳湖水系:修河(又名“修水”)、赣江、抚河、信江、饶河; 巢湖流域水系:青戈江、水阳江、滁河; 长江三角洲水系:黄浦江; 太湖水系 三、淮河水系 淮河水系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二水系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贯通。 主干和主要支流如下: 淮河、白露河、史灌河、淠河、东淝河、池河、洪汝河、沙颍河、西淝河、涡河、漴潼河、新汴河、奎濉河、沂沭泗水系、沂河、沭河、泗河、东鱼河、洙赵新河、梁济、运河。 四、海河水系 海河流域包括海河、滦河和徒骇马颊河三水系。 海河水系: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河; 滦河水系:滦河、冀东沿海诸河; 徒骇马颊河水系。

山东省淮河流域综合规划

山东省淮河流域综合规划 (初稿)

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管理局规划设计院 设计证章:水利行业乙级证章号:151158-sy 二○一○年一月 目录 1流域概况 (1) 1.1自然地理概况 (1) 1.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1) 1.1.2 地形地貌 (1) 1.1.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 1.1.4 水文气象 (3) 1.1.5 水旱灾害 (4) 1.1.6 河流水系 (5) 1.1.7 土壤植被 (6) 1.2社会经济概况 (7) 1.3流域特点 (8) 1.4历次规划 (10) 1.5治淮成就 (12) 1.5.1建国以来的主要成果 (12) 1.5.2防洪除涝体系的建设 (13) 1.5.3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14) 1.5.4流域管理 (15) 1.5.5治淮效益 (16) 2 问题分析 (17) 2.1现状问题分析 (17) 2.1.1 水资源短缺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17) 2.1.2 洪涝灾害仍然威胁着经济社会发展 (18) 2.1.3 水环境总体状况没有根本好转 (19) 2.1.4 水土流失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9) 2.1.5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急需加强 (20) 2.1.6 流域综合管理能力亟待加强 (20)

2.2流域未来演变情势分析 (21) 2.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21) 2.2.2 对流域管理的影响 (21) 3 需求分析 (23) 3.1流域水利发展现状 (23) 3.2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24) 3.3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总体要求 (27) 4 总体规划 (30) 4.1指导思想和原则 (30) 4.1.1 指导思想 (30) 4.1.2 规划原则 (30) 4.2规划目标和任务 (31) 4.2.1 规划范围和水平年 (31) 4.2.2 规划目标 (31) 4.2.3 主要任务与总体布局 (32) 4.3开发利用控制指标 (35) 4.3.1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指标 (35) 4.3.2 水资源保护控制指标 (35) 4.3.3 水土资源保护和开发控制指标 (36) 5 防洪除涝规划 (37) 5.1防洪区 (37) 5.1.1防洪保护区与蓄滞洪区 (37) 5.1.2规划保留区 (39) 5.2现状防洪体系 (39) 5.3防洪除涝标准 (41) 5.3.1 近期防洪除涝标准 (41) 5.3.2 远期防洪除涝标准 (41) 5.4洪水总体安排 (44) 5.4.1设计洪水成果 (44) 5.4.2洪水总体安排 (45) 5.4.3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 (46) 5.5水库工程规划 (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