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四字成语故事精选

合集下载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个_成语典故素材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个_成语典故素材

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0个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的是经典成语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铁杵磨针【典故】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典故】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精选10篇)1.四字成语故事篇一熟能生巧宋朝时,有个人叫陈尧咨,他一箭射断了一根细树枝。

正在自鸣得意时,旁边一个卖油的老翁把一枚铜币放在油葫芦口上,舀了一勺油从高高的地方倒下来,油从铜币的小孔里穿过,流进油葫芦里去了。

陈尧咨非常惊奇,老翁说:“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

”2.四字成语故事篇二胸有成竹宋朝有个的画家叫文与可,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

为了画好竹子,他在自己房前屋后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仔细观察竹子的形态和变化。

所以每次要画竹子时,他的胸中就已经有了十分生动、逼真的竹子形象了。

3.四字成语故事篇三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他觉得非常快活得意,简直忘记了世界还有庄周这么一个人。

襄王听了庄辛的话,感到十分振奋,封他为阳陵君,采用了他的计谋,收复了不少失地。

4.四字成语故事篇四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5.四字成语故事篇五哄堂大笑宋朝时候,有个叫冯相的官员。

有一天,他穿着一双新靴子走进办公的衙门。

一个同僚问他:“您买这双新靴子花了多少钱?”他抬起一只脚说:“九百。

”那个同僚惊奇地说:“怎么我这双靴子花了一千八百呢?”冯相又抬起另一只脚说:“这只也是九百。

”满屋的人都大笑起来。

6.四字成语故事篇六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0篇

【导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极富特⾊的组成部分。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四字成语故事精选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四字成语故事精选 刻⾈求剑 从前,有个⼈带着⼀把宝剑坐船。

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声,他的剑落到⽔⾥去了。

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个办法,他⽤⼩⼑在船上刻了⼀个印记,便悠然⾃得的在船上坐着。

划船的⼈很着急,对他说:“让我把船停下来,你快跳下去把剑捞起来吧!” 可那个⼈却指着船说:“到了对岸再说吧,反正我在船上划了⼀条线,剑是从这⼉落下去的,到时候从这⾥下去找就⾏啦!” 划船的⼈说:“你的剑掉进了⽔⾥,剑⼜不会跟着船⾛,怎么还能在对岸找到呢?” 那个⼈不听船夫的话,于是,船夫把船划到了对岸。

这时,那个⼈脱掉⾐服,从他划的那条线那⾥跳了下去,可他捞了很久什么也没捞到。

剑掉进了河⾥,现在船⾛了这么远,他是不能从船上的线找到剑的。

刻⾈求剑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

“⾈”是“船”,“求”是“寻找”。

有的⼈办事不管时间地点的变化,始终不肯改变原来的主意,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刻⾈求剑。

2.中国四字成语故事精选 ⼩时了了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出了⼀个很博学的⼈,名叫孔融,宇⽂举,是孔⼦的⼆⼗世孙。

他从⼩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他⼗岁时,跟他⽗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

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

如果不是名⼈去访,守门的⼈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岁的孔融,却⼤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他到府门前,对守门⼈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下。

” 守门⼈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

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姓李名⽿,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曾向⽼⼦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番话都很惊奇。

四字成语历史典故

四字成语历史典故

四字成语历史典故
以下是几个四字成语历史典故:
一、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典故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并经常舔尝苦胆,以时时警惕自己不忘所受苦难的故事,后形容人刻苦自励。

二、草木皆兵
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晋书·苻坚载记》。

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三、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的典故出自《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意思是说龙画好了,点上眼睛,龙便活了。

比喻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突出文章或讲话的实质,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

四、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

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五、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的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时期,赵高指着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马。

”秦二世问左右大臣这是什么,左右大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

有的说是“鹿”。

赵高后来设法害死了那些说是“鹿”的大臣。

后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
是非。

古代经典四字成语故事【四篇】

古代经典四字成语故事【四篇】

古代经典四字成语故事【四篇】古代经典四字成语故事1:【南柯一梦】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在广陵。

一次他过生日,亲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然后带着几分醉意坐在他家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下睡着了。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

在殿试中,皇帝看淳于尊生得一表人才,非常喜欢他,就亲笔点名让他做了状元。

不久,皇帝又把自己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了淳于尊,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

公主对淳于尊非常的体贴,还很孝顺父母,后来还给他生了五个儿子,两个女儿。

后来,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在那里,受到百姓爱戴,皇帝奖赏,一呆就是20年。

淳于尊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

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大槐安国。

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

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田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尊。

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尊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由于淳于棼队对兵法一窍不通,最终他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

回到京城后,皇帝非常的生气,加上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

淳于尊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

成语故事大全800个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它们具有一定的意义和语法功能,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成语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故事则是成语的来源和含义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精彩的成语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成语。

一、画龙点睛。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吴道子的画家,他精通绘画,尤其擅长画龙。

有一次,吴道子在一幅画中画了一条神龙,但是这条神龙看起来却缺少了点什么,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于是,他在画龙的眼睛处点上了一点墨,这样一来,整幅画作顿时生动起来,龙也变得栩栩如生。

后来,人们就用“画龙点睛”来形容在作品的关键部分加上一笔,使整体更加完美的情景。

二、守株待兔。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个农夫在田里劳作,突然看见一只兔子撞到了一棵树上,当场死去。

农夫非常高兴,他想着这只兔子是撞死的,那么以后一定还会有兔子撞到这棵树上,于是他就守在树下等待。

然而,他守了很久,却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兔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抱着侥幸心理,而应该实实在在地去努力,因为侥幸往往是不现实的。

三、杯弓蛇影。

相传,有一个人在饮酒后,手拿着酒杯,突然看见地上有一条蛇的影子,于是吓得把酒杯摔碎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来形容因过度恐惧而产生的错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的恐惧是来源于我们的心理,而并非真实存在的危险。

四、画蛇添足。

相传,有一个人画了一条蛇,但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就在蛇的脚下再画了几只脚。

后来人们就用“画蛇添足”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应该知足常乐,不要贪多,否则反而会适得其反。

五、卧薪尝胆。

相传,有一个人因受到冤屈而离开家乡,他在外面吃尽了苦头,但他却没有放弃,而是在心里立下誓言,要报仇雪恨。

他在家乡的地方卧薪尝胆,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10篇)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10篇)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10篇)成语是从历史事实来的。

其中有的是把某一历史事件,概括为成语的;有的是截取或改易历史里的著名文句为成语的。

由寓言故事来的成语,往往含有幽默感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

这类成语,在全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不算大。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1实事求是【成语故事】汉景帝时期,河间王刘德特别喜欢研究儒家的经典著述,他读儒学时总是根据实例求证真相。

他从民间得到好书后,亲自抄写一份给原主,同时还赠以金银。

因此很多人慕名给他送书。

长此以往,他的藏书比朝廷的存书还多。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2旁征博引、【成语故事】唐高宗下令处死不小心看伐了昭陵的柏树的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大臣狄仁杰认为权善才罪不至死,就举张释之劝汉文帝释放偷汉高祖庙里玉环的小偷,辛毗拉魏文帝的衣服看迁民布告等例证明贤明君主必须依法治国,终于救了权善才。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3披星戴月【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单父县令宓子贱坐在公堂弹琴却能把县治得很好,而继任的巫马期每天披星戴月、事必躬亲,十分劳累才把县治得井井有条,巫马期向宓子贱请教秘诀。

宓子贱说得善于利用能干的人为你办事。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4披荆斩棘【成语故事】东汉初年,大将冯异跟随刘秀打天下,深得刘秀的信任。

刘秀定都洛阳后,冯异镇守长安,当地百姓称他为“咸阳王”,有人进谗言给光武帝,刘秀深知冯异的忠心,在他起义时为他披荆斩棘,忠心耿耿为他打江山,是忠实可靠。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5言犹在耳【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襄公死后,太子夷皋年少,赵盾执掌国政,他想立襄公弟弟雍为国君,派人去秦国接他。

太子夷皋的母亲缪赢知道后,日夜抱着夷皋在朝廷上痛哭,说襄公生前托孤言犹在耳,怎么能立即变卦呢。

古代历史成语故事的四字词语6若敖鬼馁【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国若敖家族子文、子良兄弟均做官。

典故成语故事四字成语

典故成语故事四字成语

典故成语故事四字成语1. 完璧归赵。

- 【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稀世宝玉“和氏璧”。

秦王得知后,想凭借权势夺得宝玉,便假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

赵国派蔺相如出使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却绝口不提城池之事。

蔺相如看出秦王无意交换,便巧设计谋,凭借着机智和勇敢,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送回了赵国。

-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2. 负荆请罪。

- 【故事】蔺相如在渑池会盟后被封为上卿,官位在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廉颇。

他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蔺相如却说:“秦国不敢侵略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

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廉颇听到这些话后,十分惭愧,便赤裸着上身,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

-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

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3. 卧薪尝胆。

- 【故事】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被迫求和。

勾践到吴国为奴,受尽屈辱。

回国后,他立志报仇雪耻。

他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激励自己不忘耻辱。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勾践最终打败了吴国。

- 【释义】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 闻鸡起舞。

- 【故事】祖逖和刘琨都是晋代的有志之士。

两人年少时是好友,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一天半夜,祖逖被鸡叫声惊醒,他把刘琨叫醒,说:“这鸡鸣声正能激励我们发愤图强。

”于是两人起床练剑。

此后,他们每天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5. 凿壁偷光。

- 【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叫匡衡的人,他勤奋好学,但家中贫穷,白天要忙农活,晚上想读书却没有钱点油灯。

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书。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

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_有寓意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四字成语典故故事,供大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成语】:才占八斗【拼音】:cái zhān bā dǒu【解释】:才:文才,才华。

形容人学问高,文才好。

【成语故事】:曹植,字子建,曾受封为陈王,死后谥名谥思,所以又称陈思王。

他是魏武帝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兄弟。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家,而且在创作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汉末建安时代出现的所谓“建安文学”,其主要代表人物,便是曹氏父子。

而曹植的文才似乎更见突出。

曹植从小就很聪明,才思敏捷,文词富丽,曹操很喜欢他。

曹操在世的时候,他的生活是很安定和优游的,那时他写的文章和诗歌,比较华美;但当29岁那年,曹操去世,他哥哥曹丕即位以后,他就不断受到打击;到他侄儿曹睿(魏明帝)即位后,受到的打击就更加多了。

由于他政治上受迫害,精神上被压抑,生活相当苦闷,因此,这一时期他写的诗歌,能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矛盾,能表现他对统治者的愤恨和要求自由的思想,也能由此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所以曹植后一时期的创作,从现实意义来说,比早期的要好一此。

曹植的创作,包括赋颂诗铭和论文,留下的虽然不多,但是旧时作家对他都有很高评价。

例如南朝梁代的诗评家钟嵘,在他的《诗品》中写道: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南朝宋代的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我国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虽然似乎不太满意曹植前期的作品,说它是“但美遨游,不及世事,”但是总的说来,他对曹植还是十分钦佩的,请看他给曹植下了怎样的评语:“天下文才共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一石等于十斗)——这真是个有趣的评语。

称誉作者的学问高,文才好,后来就叫做“才占八斗”、“八斗之才”,简称“八斗才”。

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精选10篇)1.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篇一无价之宝战国中期,魏国有一个农民在地里耕作时,得到一块一尺见方的玉。

他把玉献给魏王。

魏王叫老玉工鉴定,老玉工说:“恭喜大王得到了一块罕见的宝玉。

”魏王问:“这块玉值多少钱?”老玉工说:“有钱也买不到,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看一下而已。

”魏王大喜,重赏了献玉的人。

[提示]指极其稀有的珍贵物品。

2.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篇二画龙点睛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

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

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

”人们以为他说大话。

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

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提示]比喻作文或讲话时,加上一两句关键的话会使内容更精辟有力。

3.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篇三百发百中在楚国的一个练武场上,许多射手在比武射箭,有个射箭能手养由基,连续几次射中靶心,有好事者说:“射中靶心,还算不了什么。

能射中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那还差不多。

”养由基站稳脚步,张弓搭箭,一箭射在了百步之外的柳树叶子上,大家都拍手叫好。

[注释]发:射箭。

[提示]形容射箭或射击技术非常高明。

4.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篇四双管齐下唐朝有一位知名的画家名叫张璪,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画松树尤其叫人称绝。

张璪作画的时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能左右手各握一管笔,可以同时在纸上作画。

一管笔画苍翠的松枝,另一管笔画枯干虬枝,画出的松树惟妙惟肖,谁看了他的画都感到惊奇,人们都说他是神笔。

张璪还有两个画画的绝招:一是用无笔头的秃笔绘画;二是用手指画画。

他拿一块白绢,用手指蘸上颜料,左抹右涂,一会儿就作成一幅山水树木的作品。

[注释]管:指笔。

[提示]比喻两件事情同时进行。

5.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篇五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完整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完整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60个完整1、青毡旧物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献之为人宽宏大量。

一天夜晚,他因工作到深夜就睡在书房,恰好那天晚上有几个小偷潜入书房,大肆把书房内值钱的东西都装了起来,当他偷一块旧毡子时,王献之说:“你们把值钱的东西拿走,青毡子留下。

”【释义】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

比喻珍贵之物。

2、将门有将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任齐国相国十多年,捞取不少家产,小儿子田文向田婴进言:“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田婴觉得儿子有眼光,让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

田文后继承父亲的爵位,成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释义】旧指将帅门第也出将帅。

3、伏龙凤雏成语故事三国时期,刘备向司马徽请教指点时局,司马徽向他推荐说,这里有伏龙、凤雏都是识时务的俊杰。

刘备急切问他们的名字,司马徽告诉他伏龙就是南阳的诸葛亮,凤雏就是庞统。

刘备于是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后来又得到庞统的辅助。

【释义】伏龙:(卧龙)诸葛孔明。

凤雏:庞士元。

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

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4、功败垂成成语故事东晋大将谢玄在叔叔谢安的指挥下取得了淝水大战的全面胜利,迫使前秦王苻坚逃回关中,谢玄乘胜追击,收复了北方的大片领土,就在北方快要统一的时候,东晋皇帝听信谗言令其收兵驻守淮阴。

统一北方未遂,人们感叹他是功败垂成。

【解释】垂:接近,快要。

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5、龙生九种成语故事传说东海龙王生了九个儿子,性格各异,各有所长。

大儿子囚牛喜欢音乐,老二虫睚眦嗜好攻杀,老三嘲风喜欢探险,老四蒲牢喜爱鸣叫,老五狻猊好坐,老六霸下喜爱负重,老七狴犴喜好诉讼,老八赑屃好文,老九虫吻好吞。

【解释】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同“龙生九子”。

6、不通世务成语故事从前有个财主有万贯家财,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财主不教育他。

艾子提醒他让他受教育,财主不满艾子说他的儿子不通世务。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

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精选十篇)1.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一画蛇添足战国时,楚国一座寺庙的主人,送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

人多酒少,不够喝。

有人提议,谁先画完一条蛇,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赞同,画了起来。

一人先画好了,看别人还在画,他又给蛇画了四只脚。

这时,另一个人也画好了,那人说:“没有脚,你画的不是蛇。

”说完就把酒喝了。

[注释]足:脚。

[提示]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

2.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二自相矛盾从前,楚国有个人在街上卖兵器。

他拿着矛说:“这支矛,是天下第一锋利的,它能击穿坚固的盾牌。

”他又拿起盾说:“这个盾牌,是天下第一坚固的,世界上没有一支长矛能够刺得穿它。

”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人回答不出来了。

[注释]矛:长矛。

盾:盾牌。

[提示]比喻自己的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3.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三买椟还珠据说,楚国有位珠宝商人,为了把一颗贵重的珍珠卖个好价钱,请人做了一只非常精致的珠宝盒来盛放这颗珍珠。

一位郑国人出高价把它买了回去。

谁知,过了没几天,这位买主竟然拿着珍珠来找商人,对他说:“你把这珍珠遗留在盒子里了,我买的是盒子,这珍珠还给你吧。

”[注释]椟:盒子。

[提示]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4.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四滥竽充数战国时,齐宣王特别喜欢听竽的大合奏,专门成立了三百人的大乐队。

有个叫南郭先生的不会吹竽,他混进了乐队里,摇头晃脑地“假吹”,似乎比任何人都投入。

齐宣王去世,继位的齐湣王喜欢听独奏,南郭先生无法再混充下去,只好悄悄溜走了。

[注释]滥:蒙混。

充:冒充,凑。

竽:古乐器名。

[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5.经典的四字成语故事篇五栩栩如生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自己著作中曾经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忘与!”意思是说,庄周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古代历史四字成语故事(10篇)

古代历史四字成语故事(10篇)

古代历史四字成语故事(10篇)大都是两三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或陆续产生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演进,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表达新思想意识的成语,就自然会不断地陆续地产生,更需要我们现如今的传承下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古代历史四字成语故事1利令智昏战国时期,秦国派大将白起出兵攻打韩国。

秦军进攻上党(现山西省东南部)的时侯。

上党的守将冯亭负隅顽抗但仍然守不住,便想把上党献给赵国以谋求保护。

赵国的平阳君赵豹觉得无缘无故得到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因此他劝赵孝成王深思熟虑。

而平原君赵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睛,他极力主张接受上党。

赵孝成王派平原君接收了上党,封冯亭为华阳君。

于是,秦王派大将白起率军大举进攻赵国。

这场战争一打就是三年、最后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全军覆没、被秦军消灭,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后来,秦国的军队几乎攻破赵国的都城邯郸。

司马迁在评论这一历史事件时开诚布公地指出:“鄙语曰:‘利令智昏’。

平原君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这段话的大意是: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

”平原君贪图冯亭的利诱,以致使赵国在长平损失了四十万兵马、甚至连国都邯郸都危如累卵几乎丢掉。

古代历史四字成语故事2开门见山晓亮《十大元帅之谜.徐向前元帅之谜》奇特的性格之谜:1967年1月24日晚饭后,徐向前实在憋不住了,决定要“闯宫”——坐车直趋林彪住地毛家湾。

当时,林彪、陈伯达正在交谈。

徐向前不宣而至,林彪很不高兴。

徐向前开门见山,向林彪讲了目前军队的混乱状况,说:军队要稳定,这样乱下去不行,要搞几条规定,如不能成立战斗组织、不能随意揪斗领导干部、不准夺权等等。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

四字成语故事(通用35个)1.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己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己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2.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

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3.水中捞月从前有只小猴子在井边玩,玩着玩着他往井里一看,发现里面有个月亮,小猴子大叫道:不好啦!不好啦!月亮掉到井里啦!大猴子听见了,急忙跑过来跟着也叫了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

”他们这一叫,引来了老猴子,老猴子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啦!”这一下附近的猴子也听见了,都跑过来看。

大家跟着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了,我们快把它捞上来。

”猴子们纷纷爬上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第一个倒挂在大树上,拉住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倒挂着,拉住另一只猴子的脚。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_精选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_精选四字成语故事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_精选四字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也是文化的一种精简诠释。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四字成语故事大全,供大家参考。

四字成语故事1手不释卷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

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

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

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

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

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

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

”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

”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手不释卷:手里不离开书本,形容读书勤奋。

四字成语故事2为虎作伥唐穆宗长庆年间,传说有个处士马拯,听说衡山祝融峰人住着一个伏虎长老。

他带了一个童仆,上山去拜访那位长老。

他登上祝融峰,见到一座佛寺里,果然有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老和尚很热情,一定要留马拯吃饭,可是厨房里的油和盐正巧用完了。

马拯就叫童仆下山去买油盐。

老和尚陪送他走出寺门。

马拯独自一人站在寺边观赏山景。

这时,从山下又来了一个叫马沼的隐士。

两人互通姓名之后,马沼说他在半山腰看见一只猛虎在叫人……马拯问了那人的年龄、容貌、衣着,惊叫道:“那是我的童仆!”马沼又说:“奇怪的是,那猛虎吃了人后,忽然变成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

”不一会,老和尚回来了,马沼轻声对马拯说:“正是这个和尚。

”天晚了,老和尚要请他们住僧房,两人却喜欢住在斋堂里。

他们把门紧紧闩上,观察着外面的动静。

半夜里,有只老虎几次来撞门,两人用力顶住,门才没有被撞开。

两人决心要除掉这只吃人的老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第二天一早,两人说是后院一口井里传出怪声音,把老和尚骗到井边。

当老和尚凑到井口看时,马沼一用力,把他推下井去。

和尚一落水,立刻变成了老虎。

两人搬来大石头,把它砸死了。

两人下山时迷了路,后来幸亏遇见一个猎人,就住在搭在树上的窝棚里过夜。

经典成语的故事(精选20篇)

经典成语的故事(精选20篇)

经典成语的故事经典成语的故事(精选20篇)雪中送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经典成语的故事,欢迎阅读!经典成语的故事篇1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轻的时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来之不易。

因此,他特别爱护老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东京(今开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挂有一尺多长,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给人任何温暖的阳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下来的刀,令人望之即瑟瑟发抖。

宋太宗在皇宫里面,穿着龙袍,烤着炭火,还觉得寒气逼人。

这时,宋太宗想起乾德二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时,身穿貂皮大衣,戴着皮帽全副武装,所有的大臣都缩着手不胜寒瑟站在讲武殿临时铺的地毯上,上奏章说话哆哆嗦嗦,冷得舌头打结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人拿来美酒,借酒来驱赶寒冷。

他一杯酒还没有喝完突然想到了弱势群体:“我住在皇宫中,穿着狐狸皮做的龙袍,烤着炭火,喝着酒,还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贫苦农民,他们又没有炭火烤,不知会冻成什么样儿。

我必须想点儿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想到这里,他马上召来开封府尹,对府尹说:“现在天寒地冻,我们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

你现在马上替我去慰问他们,帮助他们迅速解决这个燃眉之急。

”这位皇帝的意旨内容是——给京城所有高寿人瑞发奖金,超过100岁者赏赐金腰带。

再赏京城鳏寡孤独以及贫穷者一千钱、米炭若干。

开封府尹一接到圣旨,马上带领他的所有随从,准备好衣服、钱财、粮食和木炭,挨家挨户地送到老百姓手中。

于是人们看见很多穷苦的百姓都拎着木炭你来我往的身影。

宋太宗首开雪中送炭的爱心先河,着实感动了许许多多的百姓。

“雪中送炭”的故事便这样不胫而走,一个劲地称赞宋太宗是“雪中送炭”。

经典成语的故事篇2晋朝的孙绰年轻时隐居会稽(在今浙江绍兴),游放山水十几年,后来写了篇《遂初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导语】我们中国⼈喜欢成语故事不但因为是⽼祖宗传下来的⽂化,更主要是能从中学到⼈⽣经验以指导⾃⼰的⾏为做事。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1】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弄巧成拙 北宋时期,有位画家,叫孙知微。

专擅长⼈物画,⼀次,他受成都寿宁寺的委托,画⼀幅《九耀星君图》。

他⽤⼼将图⽤笔勾好,⼈物栩栩如⽣,⾐带飘飘,宛然仙姿,只剩下着⾊最后⼀道⼯序。

恰好此时有朋友请去他饮酒,他放下笔,将画仔细看了好⼀会,觉得还算满意,便对弟⼦们说:“这幅画的线条我已全部画好,只剩下着⾊,你们须⼩⼼些,不要着错了颜⾊,我去朋友家有事,回来时,希望你们画好。

” 孙知微⾛后,弟⼦们围住画,反复观看⽼师⽤笔的技巧和总体构图的⾼妙,互相交流⼼得。

有⼈说:“你看那⽔暖星君的神态多么逼真,长髯飘洒,不怒⽽威。

”还有的说:“菩萨脚下的祥云综绕,真正的神姿仙态,让⼈肃然起敬。

” 其中有⼀个叫童仁益的弟⼦,平时专门卖弄⼩聪明,喜欢哗众取宠,只有他⼀个⼈装模作样地⼀⾔不发。

有⼈问他:“你为什么不说话,莫⾮这幅画有什么缺⽋?”童仁益故作⾼深地说:“⽔暖星君⾝边的重⼦神态很传神,只是他⼿中的⽔晶瓶好像少了点东西。

”众弟⼦说:“没发现少什么呀。

” 童仁益说:“⽼师每次画瓶⼦,总要在瓶中画⼀枝鲜花,可这次却没有。

也许是急于出门,来不及画好,我们还是画好了再着⾊吧。

”童仁益说着,⽤⼼在瓶⼝画了⼀枝艳丽的红莲花。

孙知微从朋友家回来,发现重⼦⼿中的瓶⼦⽣出⼀朵莲花,⼜⽓⼜笑地说:“这是谁⼲的蠢事,若仅仅是画蛇添⾜倒还罢了,这简直是弄巧成拙嘛。

童⼦⼿中的瓶⼦,是⽔暖星君⽤来降服⽔怪的镇妖瓶,你们给添上莲花,把宝瓶变成了普通装花的瓶,岂不成了天⼤笑话。

”说着,把画撕个粉碎。

众弟⼦看着童仁益,默默低头不语。

⽐喻本想耍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篇2】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三顾茅庐 汉末,黄⼱事起,天下⼤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谋⼟)和司马徽(三国时谋⼠)说诸葛亮很有学识,⼜有才能,就和关⽻、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6篇】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6篇】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6篇】【篇1】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明察秋毫齐桓公小白、晋文公重耳曾在春秋时先后称霸,统领诸侯,是霸主中的代表。

几百年后,战国时的齐宣王田辟强也想称霸。

齐宣王对孟子说:“您能把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迹讲给我听听吗?”孟子答道:“对不起,我们孔夫子的门徒向来不讲霸主的事。

我们只讲王道,用道德的力量来统一天下。

”齐宣王问道:“那要有怎样的道德才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说:“我听说,有一次新钟铸成,准备杀牛祭钟,您看见好好一头牛,无罪而被杀,心中感到不忍。

凭您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

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您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我的力气能举重三千斤,但举不起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柴。

’您相信这种话吗?”齐宣王说:“当然不相信!”孟子紧接着说:“是呀,不能相信。

如今您的好心能用来对待动物,却不能用来爱护老百姓,这也同样难于叫人相信。

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够安居乐业,是您根本不去关心的缘故。

显然,这都是干与不干的问题,而不是能与不能的问题。

您问能不能行王道、统一天下,问题也是如此,是不去干,而不是不能干!”【篇2】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千虑一得春秋时,晏婴在齐国历任三朝的宰相。

他为人正直,生活俭朴,在齐国很有威望。

有一天,齐景公派使者来看他。

他正在吃饭,就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使者一起吃。

使者很感动,回去就把晏婴分食的事告诉了齐景公。

齐景公想不到晏婴那么贫苦,就派使者送去一千两金子。

可是连送了三次都被晏婴退回来了。

齐景公特地召见他,说:“管仲对齐恒公的封赏不推辞,而你……”景公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说:“为什么要拒绝呢?”晏婴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遇人千虑,必有一得。

”他自谦地说:“无论君臣,清廉为上,我这人愚钝,再三考虑也许有点道理。

”成语“千虑一得”意思说,遇笨人的考虑也有可取之处。

后来多理解为考虑周到。

【篇3】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一言为重古时候秦国有个相国叫商鞅,秦王非常器重他。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14篇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14篇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14篇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相当活跃,名家辈出。

当时有一位哲学家、教育学家荀子,其博大的学问、深刻的见解,令后人敬佩不已。

他写有许多散文,《劝学》称得上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不懈地学习可以增长人的才干、改变人的气质。

他特别指出,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荀子说:“只要你不断地堆积泥土,就能最终堆成高山,风雨就会从山里产生出来;只要你不断地积聚少量的水,就一定会形成深渊,那里就会有蛟龙来潜藏;只要你做好事做多了,就一定会养成一种美德,如此,要完全具备圣贤的思想品质也就不难办到了。

“这里重要的是,绝不能看轻点滴的`积累。

人若是不一步一步地走,哪能走到千里之外?不汇积小河里的水,大江大海又怎么能形成呢?一匹千里马如果只跳一下,连十步的距离都不可能超过;而最劣等的马如果连续走十天,也能走很远。

后者的成功就在于从不停止前进啊!“一个人如果懒懒散散,刻几下木头就停下来,他连朽木也刻不断;而如果他发愤图强,刻而不停的话,一定能把金石雕刻成器!总之,人要成功,就得不断地、专一地奋斗下去!”荀子的这些话成为至理名言,一直流传至今。

经典古代四字成语故事2: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据说,赵国的首都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好看,动作非常优雅、轻快。

燕国有一个少年听到这个传说,非常羡慕邯郸人,就走了很远的路去赵国,想学习邯郸人走路的方法。

刚开始,他整天站在街头,仔细研究每个人走路的'姿态,再慢慢模仿他们,可是都没有成功。

后来,他想可能是受到过去走路习惯的影响,所以,他决定要忘掉以前走路的方法。

从那时候起,他更专心研究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不过,再怎么努力他还是学不会,最后他只好放弃。

可是,因为他把以前走路的方法忘得一干二净,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走路,只好一路爬着回去。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

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四字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词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具有一定的含义和故事背景。

这些成语既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也可以用来表达感情,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常用的四字成语及其故事。

一、守株待兔。

相传古时有个农夫,他种了一片田地,一天在田里休息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了树根上,当场死去。

这让他非常高兴,于是他决定每天都守在这颗树旁边,等待更多的兔子撞死。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没有任何兔子再撞死在那颗树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坐等幸运降临,而应该主动去争取和努力。

二、画蛇添足。

相传古代有个画师,他画了一条栩栩如生的蛇,但他觉得画得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的脚下又加上了脚。

结果这条蛇看起来非常奇怪,失去了原本的美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过犹不及反而会适得其反。

三、杯弓蛇影。

古代有个人在夜晚喝酒,看到弓和蛇的倒影后,以为有人要害他,吓得不敢再出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会因为杞人忧天而感到恐惧,要学会理智分析,不要被虚幻的影子吓倒。

四、井底之蛙。

有只蛙一直生活在井底,它以为井就是整个世界,直到有一天它跳出井口,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开阔的视野,不要被狭隘的环境所束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五、纸上谈兵。

古代有个人只会在纸上谈兵,说了很多军事理论,却从未实践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光说不练是没有用的,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

六、因噎废食。

有个人吃饭的时候被食物卡住了喉咙,他非常害怕再被卡住,于是决定不再吃东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因噎废食,要勇敢面对并寻求解决办法。

七、鸡犬不宁。

相传古代有个国王做了一场噩梦,梦中鸡犬不宁,于是他派人四处寻找解梦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点小事就能影响整个局势,要注意细节,及时排除隐患。

八、一箭双雕。

古代有个射手,他一箭射中了两只飞鸟,取得了双重的收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一举多得,不要浪费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经典四字成语故事精选
【自惭形秽】
晋朝时候,有个骠骑将军名叫王济,相貌俊朗,待人接物也很有风度。

虽然是个提刀弄枪的军人,但平时读书论经,才学很好,在城里也颇有名声。

有一年,王济的外甥卫玠(jiè)母子前来投靠王济。

卫玠是晋朝时最有名的美男子。

《世说新语》中说卫玠“风神秀逸、身体羸弱”,这正合魏晋女子喜欢的标准——病态之美。

王济一见卫玠如此眉清目秀,风度翩翩,简直惊呆了。

他对卫母说:“人家都说我相貌漂亮过人,现在与外甥一比,就像把石块与明珠宝玉放在一起,显得我真是太难看了!(原文是:‘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
过了几天,王济带着卫玠,骑着马去拜见亲朋好友,又带着卫玠四处游玩。

走到街上,看见卫玠的人都以为他是白玉雕成的,大家都争着围观,你挤我拥,几乎轰动了全城。

好不容易到了亲戚家,亲友们想了解一下卫玠除外貌漂亮以外,学问是否出众,便坚持要他讲解玄理。

卫玠推辞不了,便讲了起来。

讲的时间不长,听的人却没有一个不称赞他讲得精深透彻的。

人们笑着说:“看来,你们王家三个儿子也抵不上卫家的一个儿郎啊!”王济说:“是啊,和我这外甥一起走,好似明珠在侧,朗然照人。

”就是说像有明珠在我身旁,熠熠发光。

后来,人们就用“自惭形秽”来形容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不如别人感到惭愧。

惭,惭愧;形秽,相貌丑陋。

【滥竽充数】
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别人吹竽。

他四处寻找吹竽高手,并组织了一支有三百名乐师参加的吹竽乐队,常常让这三百人一齐吹竽。

他听起来,感到其乐无穷,异常兴奋。

有个南郭先生,整日游手好闲,没有什么本事。

他本来对吹竽没什么研究,却也想加入齐宣王所组织的乐队。

齐宣王不搞调查研究,没发现他的底细,就让他在吹竽乐队里当了一名乐师。

南郭先生在每次吹奏之时,就在大乐队里拿着竽摇头晃脑地装样子,好像很会吹竽。

他就这样一天天地混日子,居然得到了很高的待遇。

齐宣王死后,其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这位齐湣王也很喜欢欣赏吹竽,但是他和父亲不同,不喜欢听人们一齐吹,而喜欢让乐师一个一个地单独给他吹奏。

南郭先生见再也混不下去了,怕轮到自己吹奏时露馅儿,招来杀身之祸,只得溜之大吉。

【以强凌弱】
孔子有个朋友,叫柳下季,是一位大贤。

柳下季的弟弟跖是一个强盗,人们都管他叫做盗跖。

一天,孔子去找盗跖,想劝他改邪归正,像他的哥哥那样,当个受别人尊敬的人。

盗跖一见孔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对他说道:“你这个欺骗天下人的伪善之人!今天,你如果顺从我的心意,我还可以饶你一命,否则的话,我就一刀宰了你,摘了你的心当饭吃!”
孔子听了,毫不害怕,说道:“凭你的才华,足可以成为一路诸侯,享受荣华富贵。

可是你却当起了强盗。

难道‘强盗’二字就那么好听吗?我劝你呀,还是不要舞刀弄枪、侵犯百姓了。


盗跖觉得孔子的话不合他的心意,就说道:“你不要用功名利禄引诱我,我可不是愚昧的人!当初尧、舜位居天子之位,可是如今他们的子孙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所以我对荣华富贵是不稀罕的。


说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从黄帝以后,天下就争斗不止,到处打仗。

尧和舜当了天子,就设立了百官。

商汤起兵谋反,居然把他的君主流放到南巢,周武王起兵造反,更是逼得君主自焚而死。

从此以后,社会上都凭借强大欺凌弱小,以多数欺负少数。

所以从商汤、周武王开始,全是靠征伐杀戮而犯上作乱。

“到了现在,你却把仁义之说传授给众人,欺骗各国君主,妄想靠这个牟取富贵。

这样看起来,天下的盗贼就数你了。

天下人真是糊涂,为什么不叫你盗王,而偏要称我为盗跖?”
孔子见话不投机,只得回转曲阜。

回去后,他叹口气说:“我真是自己触霉头,闲着没事,亲身涉险。

我这次不顾一切去摸老虎胡须,却险些被老虎吃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