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目录.doc
(福建)七年级地理下册 目录 (新版)新人教版
![(福建)七年级地理下册 目录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774078ee06eff9aff80705.png)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第二节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第二课时复杂的气候
第六章测评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第二课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一课时“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第二课时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热带旅游胜地
第三节印度
第一课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
第二课时不稳定的粮食生产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第四节俄罗斯
第一课时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第二课时发达的交通
第七章测评
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中东
第一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
第二课时匮乏的水资源多元的文化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第二课时现代化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一课时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
第二课时人口、粮食与环境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一课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第二课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第八章测评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第一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区专业化
第二课时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第二节巴西
第一课时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
第二课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第十章极地地区
第九、十章测评
1。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最新整理)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72ee158bd63186bdebbc8d.png)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2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43.纬线和纬度P64.经线和经度P75.利用经纬网定位P9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112.地球的公转P13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1.学会阅读地图P162.选择适用的地图P19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P242.分层设色地形图P263.地形剖面图P28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P302.七大洲和四大洋P32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P37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P383.板块的运动P41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P46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P48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P51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变化P532.气温的分布P55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的变化P582.降水的分布P60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P622.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P6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664.气候与人类活动P67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P702.世界人口的分布P723.人口问题P734.不同的人种P74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语言P772.世界三大宗教P79第三节 人类的聚住地──聚落1.聚落与环境P81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P84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1.地域发展差异P88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P903.国际经济合作P91七年级下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1.雄踞东方的大洲P22.世界第一大洲P4第二节 自然环境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P62.复杂的气候P10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 日本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P142.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P17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P19第二节 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P22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P23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P264.热带旅游胜地P28第三节 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P302.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P333.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P35第四节 俄罗斯1.横跨亚欧大陆北部P372.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P393.发达的交通P40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 中东1.三洲五海之地P442.世界石油宝库P463.匮乏的水资源P484.多元的文化P49第二节 欧洲西部1.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P522.现代化的畜牧业P543.繁荣的旅游业P57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黑种人的故乡P602.快速发展的经济633.人口、粮食与环境P65第四节 澳大利亚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P67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P68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P70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1.民族大熔炉P742.农业地区专业化P763.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P79第二节 巴西1.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P822.发展中的工农业P843.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P87第十章极地地区1.独特的自然环境P922.科学考察的宝地P96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P98八年级上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 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P22.海陆兼备的大国P33.行政区划P6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P112.人口东多西少P13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1.中华民族大家庭P152.民族分布特点P19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P22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P26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P30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P33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P38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P40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1.以外流河为主P42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p44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P49第四节自然灾害1.常见的自然灾害P54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P563.防灾减灾P58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P62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P64第二节 土地资源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P672.地区分布不均P69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P71第三节 水资源1.时空分布不均P752.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P77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 交通运输1.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P842.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P86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及其重要性P90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P93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P954.走科技强农之路P98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及其重要性P1002.我国工业的分布P1033.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P104八年级下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1.地理差异显著P22.四大地理区域P5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黑土地黄土地P8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P11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P13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P17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P19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1.文明的摇篮P232.风吹来的黄土P263.严重的水土流失P274.水土保持P30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1.政治文化中心P322.历史悠久的古城P363.现代化的大都市P39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P44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P47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江海交汇之地P49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P52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P56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1.特别行政区P58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P61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P652.美丽富饶的宝岛P673.外向型经济P69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草原与荒漠P722.牧区和灌溉农业区P74第二节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1.沙漠和戈壁广布P782.油气资源的开发P80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世界屋脊P842.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P88第二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江河的源地P912.三江源地区的保护P94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1.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P982.发展中面临的挑战P1003.做负责任的大国P102。
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大全
![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951952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f.png)
人教版初中地理目录大全第一单元人与地理环境- 1.1 地球和地图- 1.1.1 地球和地图的基本知识- 1.1.2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1.1.3 地球的天然运动与季节变化- 1.2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2.1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2 人类活动中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第二单元自然地理环境- 2.1 内外圈和寒、温、热带气候- 2.1.1 地球的内外圈结构- 2.1.2 寒、温、热带气候的特点- 2.1.3 寒、温、热带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2 地球的水资源与水循环- 2.2.1 地球的水资源及其分布- 2.2.2 水循环及其意义- 2.2.3 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单元区域地理环境- 3.1 中国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分布- 3.1.1 中国的地形地貌类型- 3.1.2 中国的气候分布特点- 3.1.3 中国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2 大洲的地理特点- 3.2.1 亚洲的地理特点- 3.2.2 非洲的地理特点- 3.2.3 欧洲的地理特点- 3.2.4 大洋洲的地理特点- 3.2.5 美洲的地理特点第四单元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 4.1 人口与城市- 4.1.1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4.1.2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4.1.3 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与转化- 4.2 农业与工业- 4.2.1 农业的分类与发展- 4.2.2 工业的分类与发展- 4.2.3 农业和工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地理课程的完整目录,共有四个单元,涵盖了人与地理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区域地理环境以及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每个单元下分为若干章节,详细介绍了相关知识点和概念,并探讨了其对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学习地理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和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培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理七下目录
![地理七下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23f9fc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3.png)
地理七下目录一、大陆运动与板块构造1. 地球的大陆与海洋2. 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与发展3. 拉夫·笛氏的板块构造学说4. 板块边界与板块的类型5. 板块运动与地质灾害二、祖国的山河1. 中国地理位置与边界特征2. 中国的大陆地形3. 中国的山脉与高原4. 中国的主要河流5. 中国的湖泊与海岸线三、地球上的水资源1. 地球水循环与水资源的分布2. 淡水资源与全球水危机3. 中国的主要河流与湖泊4. 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5. 水污染与环境保护四、地球上的荒漠与草原1. 荒漠与草原的地理分布2. 荒漠化与草原退化的成因3. 世界著名的荒漠与草原4. 荒漠与草原的生态环境5. 荒漠与草原的资源利用与保护五、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1. 人口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2. 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3.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4. 世界人口与城市化发展特点5. 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进程六、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1. 地图与地图制图的历史发展2.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应用3.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与处理4. 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5. 地理信息系统在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七、气候与地理环境1. 气候与气候因素2. 气候带与气候变化3. 世界主要气候带与气候类型4.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5. 气候变化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总结:本教材通过对地理七下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述,从大陆运动与板块构造、祖国的山河、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荒漠与草原、地球上的人口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以及气候与地理环境等七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的构造与变化,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持。
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目录
![2023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13c28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c.png)
2023年春季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课本
目录
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
1.什么是地理学
2.大地形和天然地理环境
3.气候与气象
4.水资源与水循环
5.地理中的生物
第二单元:经济地理环境
1.农业与农作物分布
2.工业与工业区分布
3.交通与交通运输
4.人口与人口分布
5.文化与文化景观
第三单元:地图与地图阅读
1.地球仪与地图
2.等高线与地形图
3.地图符号与比例尺
4.地图的绘制和使用
5.地图阅读技巧
第四单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污染与治理
2.资源的合理利用
3.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
4.可持续发展理念
5.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发展
第五单元: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2.中国的陆地地貌
3.中国的海洋地貌
4.中国的气候和气候带
5.中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
第六单元:中国的经济地理环境1.中国的农业区划
2.中国的工业布局
3.中国的交通运输
4.中国的人口分布
5.中国的文化景观
第七单元:世界的地理环境
1.世界的大洲和洲际地貌
2.世界的气候和气候带
3.世界的主要海洋和海洋资源
4.世界重要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
5.世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第八单元:全球化与地理环境
1.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合作
2.全球化对交通和通信的影响
3.全球环境问题与保护
4.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5.全球化与地理环境的挑战与机遇。
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https://img.taocdn.com/s3/m/0a19af7219e8b8f67d1cb93d.png)
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第十章极地地区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第三节多民族的家庭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5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
![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9f6c33524de518974b7d13.png)
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初中地理人教版教材目录(全)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第三节地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五章发展与合作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二节人文环境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第十章极地地区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第三节多民族的家庭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着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5 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初中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
![初中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dfbd2b58fb770bf78a55a5.png)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1. 地球?水球? 2. 七大洲和四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1. 沧海桑田
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3. 板块的运动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天气及其影响
2.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3.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七年级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 纬线和经线 4. 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2. 地球的公转
第三节 地图
1. 地图的基本要素 2. 地形图的判读 3.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 气温与我们 2. 气温的变化 3. 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 降水与我们 2. 降水的季节变化
北京家教 找家教上阳光家教网
3. 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气候的主要因素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国家和地区
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 国际合作
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
七年级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世界第一大洲 2. 地形和河流 3. 复杂的气候
第二节 人文环境 1. 人口最多的大洲 2. 多样的地域文化 3. 经济发展差异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3. 人口问题 4. 不同的人种
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 世界的语言 2. 世界三大宗教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七年级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9eebe8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1.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第十章极地地区一、基本情况: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自学,学生对地理知识存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有了初步的读图、分析、推论的能力,对世界概况存有了一定的介绍。
但也存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自学比较注重,科学知识还没构成系统,没达至理应的水平。
我将本着深入细致,细致的教学态度积极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代莱学期里期望扬长避短,深入细致学生,力争获得更有效率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本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卷,并使学生掌控必要的地理知识,使学生具有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存有一个明确的介绍,对世界一些关键的国家和地区有著较为详细的科学知识掌控。
三、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五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注重日本自然灾害及其构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介绍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介绍印度人口的特点。
介绍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
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介绍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稳固掌控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控写作和采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学会直观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数据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赢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全)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f25c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1.png)
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目录(全)第一册: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理学的基础概念- 地理学的定义-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地理经度和纬度2.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运动与地球日- 地球的照射与季节变化- 地图的制作与使用3. 地理环境与生活-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利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册:中国的自然与人文环境1.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理区划-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边界- 中国的地理区划2. 中国的地貌与地质- 中国的地貌特征- 中国的地震与火山活动3. 中国的气候与人文- 中国的气候特点与区域分布- 中国的民族与宗教4. 中国的经济与交通- 中国的主要农作物与农业区- 中国的主要工业与工业区- 中国的交通运输与通讯第三册:世界的自然与人文环境1. 世界的自然环境- 世界的陆地和水域- 世界的自然区划2. 世界的人文环境- 世界的人口与城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 世界的文化与旅游3. 世界的经济与贸易- 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与贸易区- 世界的交通与通讯第四册:地方地理与环境问题1.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与交通2. 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 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与交通3. 中国的北方与南方地区- 中国的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北方地区的经济与交通- 中国的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南方地区的经济与交通4.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保护- 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第五册:地球与人类1. 地球与全球问题- 地球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全球变暖与全球气候变化2. 人口与城市- 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 城市化发展与城市规划3. 文化与发展- 文化的多样性与交流- 文化对发展的影响4. 各国间的合作与冲突- 国际组织与全球合作- 各国间的冲突与争端第六册:地理技能与实践1. 地图符号与图例- 地图符号的使用- 图例的阅读2. 制作地理统计图- 条形图与饼图- 折线图与散点图3. 地理实地调查与报告- 地理实地调查的方法与过程- 地理报告的写作与展示以上为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完整目录。
(完整word)初中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
![(完整word)初中地理教材目录(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b824b3770bf78a652954e1.png)
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纬线和经线4.利用经纬网定位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2.地球的公转第三节地图1.地图的基本要素2.地形图的判读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2.七大洲和四大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2.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3.板块的运动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我们2.气温的变化3.气温的分布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我们2.降水的季节变化3.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2.世界人口的分布3.人口问题4.不同的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语言2.世界三大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乡村和城市2.聚落与环境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3.国际合作附: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附:本书常用地图图例七年级下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世界第一大洲2.地形和河流3.复杂的气候第二节人文环境1.人口最多的大洲2.多样的地域文化3.经济发展差异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第二节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第三节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水旱灾害频繁3.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4.发展中的工业第四节俄罗斯1.国土辽阔2.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3.发达的交通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中东1.长期的热点地区2.三洲五海之地3.丰富的石油资源4.匮乏的水资源5.文化差异第二节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3.传统的畜牧业4.繁荣的旅游业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黑种人的故乡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3.人口、粮食与环境第四节澳大利亚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1.移民国家2.农业地区专业化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4.资源消耗大国第二节巴西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3.热带雨林的危机4.城市化问题第十章极地地区1.冰雪覆盖的地区2.科学考察的宝地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2.国土辽阔3.34个省级行政区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人口东多西少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2.民族的分布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2.地形复杂多样3.山区面积广大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南北气温的差异2.东西干湿的差异3.季风气候显著4.气候复杂多样第三节河流和湖泊1.众多的河流2.黄河的治理3.长江的开发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与我们2.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利用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第三节水资源1.水是宝贵的资源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与我们2.农业的地区分布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与我们2.工业的空间分布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不同的地理区域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干旱的西北地区2.高寒的青藏地区3.以牧业为主的地区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政治文化中心2.历史悠久的古城3.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1.人多地狭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1.祖国神圣的领土2.美丽富饶的宝岛3.出口导向型经济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高山、荒漠和绿洲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3.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第七章认识省内区域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1.对外开放的前沿2.外向型的经济3.城镇的发展第二节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1.丰富的旅游资源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严重的水土流失3.脆弱的生态环境4.生态建设第二节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1.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3.沿江地带的城市4.沿江地带的工业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1.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2.在世界中求发展。
2020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目录(新版)新人教版
![2020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目录(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15429010242a8956aece474.png)
2020年春七年级地理下册目录(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地点和范围
第二节自然环境
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 , 长河众多
第二课时复杂的天气
第六章测评
第七章我们周边的地域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第一课时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第二课时与世界联系亲密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第二节东南亚
第一课时“十字路口”的地点热带天气与农业生产
第二课时河山相间与城市散布热带旅行胜地
第三节印度
第一课时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热带季民风候与水旱灾祸
第二课时不稳固的粮食生产快速发展的服务外包家产
第四节俄罗斯
第一课时横跨亚欧大陆北部自然资源丰富 , 重工业发达
第二课时发达的交通
第七章测评
期中测评
第八章东半球其余的地域和国家
第一节中东
第一课时“三洲五海之地”世界石油宝库
第二课时贫乏的水资源多元的文化
第二节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工业密集 , 发达国家集中
第二课时现代化的畜牧业繁华的旅行业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一课时黑种人的故土快速发展的经济
第二课时人口、粮食与环境
第四节澳大利亚
第一课时世界活化石博物馆“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第二课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第八章测评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美国
第一课时民族大熔炉农业地域专业化
第二课时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第二节巴西
第一课时大批混血种人的社会发展中的工农业
第二课时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第九章测评
第十章极地地域
第十章测评
期末测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目录,,xx教材是实施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目录是整部地理教材在编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条完整脉络。
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材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目录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第十章极地地区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五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
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
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五、本学期教材重点、难点: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六、教学措施和建议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情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平。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
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6、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七、教学进度01~~02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03~~04周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05~06周第八章东半球国家和地区07~~08周第九章西半球国家和地区09~~10周第十章极地地区11~12周期末复习13~~14周期末考试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则更高。
在今后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学生们的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教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xx教材是实施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目录是整部地理教材在编排过程中所遵循的一条完整脉络。
我整理了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的教材目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材目录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位置和范围第二节自然环境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第八章东半球其他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中东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第十章极地地区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期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扬长避短,深入学生,力争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教完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本册教材:本册教材共五章: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了解亚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人文环境特点。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突出日本自然灾害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日本经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了解东南亚地势变化、地形结构特点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等。
了解印度人口的特点。
了解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特点,石油资源,宗教,欧洲西部,欧盟,畜牧业,旅游,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农业生产,文化习俗。
澳大利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了解美国移民国家,农业地域专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巴西,民俗。
第十章、《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科考与环保的重要性等。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巩固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信息的基本技能。
2. 运用学过的地形、气候等世界地理的知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认识分析世界个区域的人口、经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 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他地理特征。
4. 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 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地区之间的合作价值,初步形成合作意识。
五、本学期教材重点、难点: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六、教学措施和建议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A、课前准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逻辑,适当补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兴趣、爱好,考虑教法。
B、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情感。
2、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水平。
3、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
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
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6、重点热点抓辐射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七、教学进度01~~02周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03~~04周第七章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05~06周第八章东半球国家和地区07~~08周第九章西半球国家和地区09~~10周第十章极地地区11~12周期末复习13~~14周期末考试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则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