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路径解析

合集下载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逐渐摆脱过去的困境,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

由于竞争激烈而又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些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在不断面临挑战和改变。

本文将探讨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应对策略。

一、现状分析1. 人才引进困难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许多年轻人更愿意寻找相对于银行更为稳定的行业。

同时,私营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也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

因此,人才引进成为许多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难题。

2. 员工晋升机会有限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员工的晋升需要符合一定的年限和职务要求,这种制约也使得员工对公司产生了较强的不满。

另外,由于银行行业人员结构相对老龄化,许多年轻人无法顺利晋升,也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受到损害。

3. 薪酬体系不合理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体系以对职务等级进行分类,并按此标准支付相应的薪酬。

然而,这样的分类方式往往忽视了个人的工作质量和业绩,导致真正发挥出色的员工不能获得应有的奖励和激励。

4. 员工流动率高在中国银行业中,员工流动率普遍偏高,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的国有商业银行。

高流动率不仅导致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和知识转移,而且也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员工培训国有商业银行需要注重员工培训和提高员工技能,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和专业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也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劳动满意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提高银行与其他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

2. 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国有商业银行应制定更合理的薪酬体系,将个人的绩效和业绩作为核心评价指标,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创新和创造业绩。

另外,银行可以通过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政策,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减少员工的流失率。

3. 建立健全晋升机制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更加公平的晋升机制,根据员工的能力和个人成就进行评价,以保证员工的晋升机会更加开放和透明。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有效途径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有效途径

【摘要】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国内银行在资源开发和管理、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受到各种严峻的挑战。

但是最迫切、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

本文从人才人用、薪酬体系、绩效考核。

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人力资本计量等方面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指出了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转变、人力资源从业者素质提升、激励机制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解决建议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简介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是企业的一系列人力资源政策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

即:企业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岗位素质要求没有明确从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岗位素质要求的角度来看,很多的在职员工素质依然没有达到银行岗位的需求,因人设岗的情况依然存在。

具体来讲,其主要体现在:其一,岗位的工作流程描述不清,员工不懂得如何依照岗位工作内容去开展实际的工作;其二,员工轮岗制度没有执行下去,或者执行质量不高,部分员工并不具备轮岗的条件,仅仅是对于部分岗位的工作比较熟悉。

2.培训机制不科学当前企业培训集中在组织发展目标,却对员工个人发展考虑较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难以发挥,最终影响培训的效果。

在培训内容设定的过程中,过度重视技能培训,忽视员工素质和潜能开发等方面的内容,这样的培训内容往往难以在促进员工全面素质提升方面发挥作用。

银行人力资源论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银行人力资源论文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资源,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也对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既是同行业竞争的需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金融体制的改革,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国有商业银行冗员、效率低下现象比较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国有商业银行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除此之外,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结构也不尽合理。

如,管理人员所占比重大,而业务人员相对紧缺;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高素质人才大都集中在银行中高层,处于基层的员工素质较差。

如今,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培训手段滞后,培训机制有待更新现代商业银行特别强调人才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员工培训向来是商业银行实现良好发展的有效手段。

但是,目前,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明显不足,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

照这种模式发展下去,不仅会对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而且将会影响到银行业务的正常开展,最终会导致银行综合竞争力的下降。

鉴于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培训机制有待更新。

(三)薪酬激励尚显乏力,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有效性激励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

通过激励可以激发职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绩效。

与外资银行相比,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激励机制上存在着缺陷,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起一套适应时代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

具体来说,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方面,过多讲求行政和精神激励,同时激励手段过于短期化,不能较好地调动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普通员工的激励方面,手段单一,力度不足。

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路径探析

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路径探析

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路径探析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路径探析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历程回顾二元银行体制的确立阶段(1979-1993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中国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即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唯一的银行机构转变为正式形成中国人民银行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各司其职的二元银行体制。

国有商业银行的建立阶段(1979-1997年)。

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国有银行改革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此后,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相继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颁布,明确了工、农、中、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

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阶段(1997-2003年)。

以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停止行政干预,完善垂直领导,开展商业化运作的改革全面展开。

同时以设立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标志的体制外改革也拉开帷幕,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审慎会计制度等管理体系相继建立。

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2003-2011年)。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当年底,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股份制改革试点。

随着2011年中国农业银行的改制完成,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全部完成改制工作。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一)岗位设置模糊,人才类型分布不均衡人员管理上仍然延续传统的人事管理,即以“事”为中心,注重使用人和控制人。

而对于实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所必须的工作分析和岗位管理基本忽略,仅根据工作性质和传统经验方法配置人员。

同时,会计、营销类人员较为集中,行政和后勤支持人员比重过高,而风险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人员比重尚低。

(二)创新人才缺乏,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从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来看,各家银行往往都缺乏诸如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等创新人员。

比如专门从事产品研发的专业人员,产品的研发往往采取集中抽调人员的形式进行,而这些人员通常还兼任其他日常事务。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总体方案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总体方案

抛出这个——“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总体方案”,我的思绪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洪水,瞬间涌现出无数的想法和策略。

关于改革的总体目标,我想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我们要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员工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银行宝贵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

我们要通过改革,实现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激发员工的潜能,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

谈谈具体的改革措施。

是人才的招聘与选拔。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不再仅仅看重应聘者的学历和专业技能,更要看重他们的综合素质,比如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同时,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招聘渠道,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拓宽招聘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才。

然后是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

同时,我们还要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发展机会,比如内部晋升、岗位交流等,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再来说说绩效管理。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管理体系,让每一位员工的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同时,我们还要通过绩效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

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沟通与反馈。

我们要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机制,让员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要定期对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我想谈谈改革的实施策略。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宣传和引导,让员工理解改革的意义,积极参与改革。

总的来说,这个“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总体方案”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员工的潜能,提升银行的竞争力。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改革,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目标。

这个方案就像一幅宏伟的蓝图,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它变为现实的那一天。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引言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其能否成功实现长期发展和持续竞争优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浅析,探讨其特点、挑战和发展趋势。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许多特点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干预性强: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重要金融机构,其人力资源管理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和干预。

政府会通过政策和制度来规范银行的招聘、管理和培训等方面,以确保银行的稳定运营和服务质量。

2.规模庞大:国有商业银行一般规模庞大,员工数量众多,涉及的各个层级和岗位较多。

这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以保证人力资源的协调与合理配置。

3.员工素质多样化: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群体包含了各个专业、各个层级的员工,涉及到金融、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而言,需要根据员工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4.薪酬和激励机制复杂:国有商业银行的薪酬和激励机制相对复杂。

一方面,要满足员工的经济需求,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另一方面,要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二、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1.职工稳定性与流动性的平衡: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普遍享有相对较高的职业稳定性,这要求银行要提供一定的福利和保障,以保持员工对银行的忠诚度。

但与此同时,银行也需要一定的人员流动性,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员工的个人成长。

如何平衡稳定性与流动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难题。

2.人才储备与绩效评估的关系: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储备机制,以确保银行对各个岗位的人员需求。

同时,也需要通过绩效评估机制,激励和培养高绩效的员工。

谈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定位与改革路径取向

谈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定位与改革路径取向

谈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定位与改革路径取向摘要: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本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激励约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何进一步健全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对于促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才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人才机制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

如金融机构缺乏合格的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在关键岗位,缺乏具有国际经验的管理人员,在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运行体系。

因此,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才机制的劣势1.人员安排缺乏充分的自主权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因产权不清,政企不明,经营机制不合理,股权结构单一,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制和员工级别的行政化,形成了较浓厚的官本位意识。

由于一般管理者大部分是来自官员或从内部选拔,与市场竞争选拔机制相差甚远,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员工明显缺乏竞争力。

2.人力资源定价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员工的工资标准及水平与的经营状况和经营效益脱钩,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别和职称。

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工资按公务员相应的等级和标准进行发放,而丝毫不考虑的经营效益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之间的差别,同级的员工之间工资水平一样,没有把人力资源定价标准统一到市场化的绩效定价上。

在员工的工资收人中,各种津贴、补贴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且基本上是平均分配,使员工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处于无激励机制状态下,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和自我创新能力提升的积极性不足,约束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效率。

3.人才流失趋势堪忧据银监会20XX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195家营业机构,其中88家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此外,外资银行还在我国设立了213家代表处。

据不完全统计,在华设立的外资商业银行中60%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骨干来自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改革探析_下篇_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改革探析_下篇_

经济日报/2006年/3月/23日/第013版金融周刊中国银行人力资源改革探析(下篇)思睿在人力资源改革的进程中,中国银行的领导反复强调:“中行具有良好的人才优势,员工是中行最宝贵的资源。

”的确,银行作为专业型、知识型密集的组织,人才竞争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

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中,中国银行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核心理念,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以人的能动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作为改革的目的,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搭建员工成就事业的发展平台,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与员工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

中国银行的人力资源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之路。

强化绩效管理要保证“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运转,就必须对员工的业绩进行合理评价和有效管理,根据业绩确定职位升迁、人员进出和收入高低。

中国银行在总结过去多年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考核方法,构建以战略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为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杠杆。

这个体系是一个包括目标与计划、辅导与沟通、考核与反馈、奖励与改进等环节的环环相扣、有机结合的管理循环。

改革主要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建立科学的目标设定与分解机制。

年初,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年度经营目标、工作重点和各职位的关键职责,全行自上而下层层设定各级各类职位的绩效目标。

同时,各级管理者还与下属讨论制订下属的能力发展目标。

二是建立制度化的辅导与沟通机制。

目标确定后,各级管理者至少每季度要与下属进行一次正式辅导与沟通,跟踪并掌握下属目标实现情况,帮其认识差距,提高能力,共同制订和落实绩效改进和能力提高计划,或结合实际适当调整绩效目标。

三是建立规范化的考核与反馈机制。

各级机构定期或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实施考核。

考核采取自我评价与上级主管评价相结合,以上级主管评价为主的方式进行。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改革思路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改革思路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改革思路姚依琼摘 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国有商业银行间原有的竞争格局,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已经向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转变。

时代的变化造就了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客户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苛刻,银行员工自身的心态和需求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如果商业银行依然固守着过去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对市场和员工心态的变化的挑战,不仅将失去宝贵的客户资源,更将失去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现状和弊端,指出了传统体制在新形势。

下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如何更好激励商业银行员工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 激励机制 招聘选拔 薪酬体系一、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和体系,因此在员工的招聘和选拔制度、薪酬激励制度等制度设计上还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时代保守、死板的特点。

同时,由于缺乏系统、先进的管理理论的培训,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至今还存在各式各样的管理风格,这些明显带有私人情绪特点的管理风格又直接影响到其所带领的团队的工作绩效。

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管理模式对员工的管理还是较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和命令,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员工个性的表现和发挥。

1、长期雇佣制度长期雇佣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产物。

在“大锅饭”体制下,银行成了“金饭碗”,只要不犯错,人人都能在单位干到退休。

在这种“吃皇粮”的用工制度下,员工充满了优越感,因为无论他们努力与否,都不用担心被解雇,毫无危机感和紧迫感,自然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工作。

长期雇佣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延续多年,但从长远看,已经不能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无论对银行还是对员工个人,长期雇佣合同都将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它或者束缚了员工个人发展的前途,或者成了偷懒享乐主义的温床,从而无法有效激励和约束员工的行为。

关于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关于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关于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实现了对人才的经营开发。

国有银行在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上有许多崭新的课题,等待我们共同来研究和面对,这必将对我国国有银行未来业务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将对我国国有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措施1、加强国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1.1、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不管是科技竞争还是服务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未来银行业需要靠科技丰富产品,靠服务扩宽渠道,因此银行的竞争本质也是人才的竞争,加速人才的流动。

所以,大型国有银行必须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只有树立“人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采用全球性经营的思维和理念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才能获得核心竞争力。

1.2、实现效益与发展的重要保证虽然对于银行来说,使其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客户、市场和利润,但是从长远看来,将员工能力与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有机结和才是国有银行的根本所在。

银行员工的素质、工作态度、创造性和积极性等因素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影响,与银行的经营目标紧密联系。

因此,国有银行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这样一来,国有银行就可以轻松应对外资银行、地方性银行的激烈竞争,还可以获得长远稳定发展。

1.3、增强银行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所谓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做人的工作,是以研究人的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

银行对员工进行培训和使用,对工作成效进行考核,然后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制订奖惩等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因为人是所有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就是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银行属于金融服务业,人力资源是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源,自接影响着它的经营效益。

2、我国国有银行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2.1、选聘与录用机制不健全首先,我国国有银行人才选聘渠道不科学。

国有银行人力资源改革总体方案

国有银行人力资源改革总体方案

XX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总体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深入加强人才工作旳决定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以及国务院对我行股份制改革旳布署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关指导旳规定, 为实现XX银行发展战略目旳, 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旳鼓励约束机制, 制定本方案。

一、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旳指导思想、总体目旳和重要任务(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旳出发点。

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坚持党管人才旳原则, 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人都可以作奉献旳观念, 努力发明机会平等、人尽其才旳良好环境。

认真贯彻科学旳人才观,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 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旳重要原则, 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不拘一格选人才。

贯彻公开、公平、公正旳方针, 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员工旳积极性、积极性和发明性。

2.增进绩效进步增进绩效进步是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旳主线目旳。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旳规定, 根据银行发展战略、经营方略和业务需求, 科学规划、合理调配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业务发展旳良性互动, 股东利益、银行利益与员工利益旳有机统一。

充足挖掘和发挥蕴藏在我行员工中旳潜能和价值, 激发广大员工爱行敬业、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旳热情, 提高员工敬业度, 从而增强我行关键竞争力, 提高我行经营效益, 增进我行各项事业旳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3.重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转变观念、转换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旳重点和难点。

要以改革旳思绪、创新旳精神、开放旳眼光、务实旳态度, 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旳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弊端, 大力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旳创新, 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旳职位聘任、劳动用工、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和培训开发机制。

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旳改革取向, 遵照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 全面、科学旳人才评价机制。

银行分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银行分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施方案

银行分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实行方案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总体方案》和《湖北省辖属市州分支行职位设置指导意见》,在省分行批复旳《分行流程整合与机构改革实行方案》基础上,结合分行实际,特制定本实行方案。

一、现实状况与问题(一)人员现实状况截止2023年6月末,我行共有员工524人,其中在岗人员464人(在编正式员工359人,编外正式员工23人,劳务及临时用工82人),非在岗人员60人(内退人员60人)。

所有在岗人员中,处级干部6人,占比1%;科级干部72人(其中:正科级25人,副科级47人),占比16%;股级干部90人(其中:正股级38人,副股级52人),占比19%;一般员工295人,占比64%。

(二)机构现实状况我行既有营业机构26家、1家培训中心。

营业机构中,二级分行1家、支行5家,分理处20家。

其中,城区支行3家,县级支行2家;城辨别理处10家,县域分理处10家。

城区机构总数14家,占全辖机构总数旳52%。

(三)本部设置分行本部共设部门16个。

其中:业务拓展和产品部门5个,占比31%;业务支持和运行部门2个,占比13%;风险内控和监督部门3个,占比19%;支撑保障和行政管理部门6个,占比37%。

(四)存在旳重要问题1、人员构造不尽合理。

一线人员占所有人员旳比例为48%,中后台人员比率偏高,忙闲不均、人浮于事旳现象不一样程度地存在。

2、内设部门和管理层次较多,扁平化程度不高。

城区支行承担大量旳中后台管理职能,致使中后台部分职能重叠,人力资源旳效能未能有效发挥。

3、人员退出机制不够畅通,缺乏灵活多样旳退出通道。

二、改革旳原则及目旳(一)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增进绩效进步”旳总体思想,本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目旳明确、措施得当,内容系统、制度全面,措施积极、环节稳妥”旳基本规定,在改革旳实行上遵照如下指导原则:1、“支持战略、适应流程”旳原则。

支持我行旳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旳旳实现,适应业务流程旳需要,保证各项职能旳有效发挥和各项职责旳切实履行,实现合理分工和高效运作,最大程度地发挥组织效能。

最新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路径解析

最新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路径解析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路径解析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

目前,中国银行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9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

在2008年度财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银行以389.0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187位。

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正确思路,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并举,积极推进职位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型。

一、以人为本,强化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头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中国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没有沿用国有企业改革曾经走过的老路———剥离非主业和非经营性资产,成立存续公司,实行人员分流,对分流人员买断工龄。

中国银行从长远考虑,适应自身发展战略、股份制改革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客观要求,引进了一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兼顾改革的效率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改革不追求轰动效应,不以上市为惟一目标,不以裁员为目的。

而是实行整体改制,不留存续公司,不实行大规模裁员,不把员工简单地推向社会。

中国银行现任中行股份公司董事长肖钢在改革之初就郑重承诺:中行将不因改革而大规模裁员,员工是中行宝贵的资源,中行人力资源改革将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

这样的改革思路,体现了中国银行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改革的第一要务,关注和维护员工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员工的承受程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度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不以大规模裁员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引入竞争机制、不建立市场化的劳动聘用制度。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有效途径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有效途径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有效途径【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对其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途径。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员工流动率高、绩效考核不够科学、激励机制不足、组织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升员工激励机制、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和注重人才引进与留住等途径来改善。

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提升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而有效途径的实施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解决之道,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有效途径、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员工激励、组织文化、人才引进、人才留住、重要性、促进作用。

1. 引言1.1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些银行承担着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功能,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从而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

国有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员工具有高度的专业技能和风险管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金融风险的把控和防范。

国有商业银行与社会各界联系紧密,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

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从而有效促进银行业务的拓展和提升。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增强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进而推动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途径来改善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绩效,促进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包括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不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存在缺陷、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

然后提出了三项对策: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建设、优化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总结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做出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人才引进、培养、绩效考核、激励、信息化建设、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有商业银行在支持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力资源作为银行的核心资源之一,对银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银行的人力资源,成为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银行内部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还有助于银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服务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国有商业银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1.2 研究意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尤其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这种服务型行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人才流动频繁、员工绩效评价不公平等一系列问题。

深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摘要】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家重要金融机构,其人力资源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等。

提出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如加强信息化建设、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等。

未来,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和员工职业发展,以及加强与国际趋势接轨。

改进方向包括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应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和重视,为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对策、建议、提升、措施、发展趋势、改进方向、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支柱性金融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银行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运转效率和发展水平。

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是一个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包括人才队伍结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

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才流失率高、员工培训不足、激励机制不合理等方面。

接着,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优化员工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等方面。

本文还探讨了提升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为国有商业银行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2. 正文2.1 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变革

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变革

分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变革作者:姜燕来源:《时代金融》2015年第20期【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却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削弱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质变革的思路,能够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体制变革人才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才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烈。

但是商业银行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人才管理的需要,在实践中出性不言而喻。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人才开发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等,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

所以,变革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已迫在眉睫。

一、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制度不健全当下国有商业银行很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首先,员工工资结构不合理,保障性工资在员工工资中占了较大比例,同时激励性工资的发放缺乏科学的标准,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同时也容易造成员工的不满情绪。

其次,长期激励机制缺乏。

还有好多银行仍停留在简单的物质激励,而业绩股份、股票等长期的激励手段缺乏。

再者,绩效考核难以有效开展,缺乏实施基础。

考核指标的不科学,有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很多考核只能凭领导主观印象,而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导致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

(二)人力资源改革缺乏整体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前瞻性、纲领行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却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整体规划,没有根据银行的未来发展需要而进行整体、有序的统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路径解析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

目前,中国银行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9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

在2008年度财富500强排行榜中,中国银行以389.0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187位。

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之所以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就在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正确思路,体制改革与机制改革并举,积极推进职位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传统人事管理工作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型。

一、以人为本,强化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头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中国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没有沿用国有企业改革曾经走过的老路———剥离非主业和非经营性资产,成立存续公司,实行人员分流,对分流人员买断工龄。

中国银行从长远考虑,适应自身发展战略、股份制改革和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客观要求,引进了一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兼顾改革的效率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改革不追求轰动效应,不以上市为惟一目标,不以裁员为目的。

而是实行整体改制,不留存续公司,不实行大规模裁员,不把员工简单地推向社会。

中国银行现任中行股份公司董事长肖钢在改革之初就郑重承诺:中行将不因改革而大规模裁员,员工是中行宝贵的资源,中行人力资源改革将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

这样的改革思路,体现了中国银行长期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作为改革的第一要务,关注和维护员工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员工的承受程度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二、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度中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不以大规模裁员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引入竞争机制、不建立市场化的劳动聘用制度。

改革强调制度创新,重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建立职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培育与使用相结合的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中国银行人力资源改革彻底打破了“终身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双向选择、公开竞聘等形式,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按照新的职位体系择优聘任,优化人员结构,为了保证将合适的人才聘任到合适的岗位,中国银行结合职位体系改革对不同类别和层级的职位提出了明确的任职要求,通过公布职位、个人申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党委研究等多种形式和程序进行人才选拔。

在一些关键职位,还引进能力测评、结构化面试等科学化的人才测评方法,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通过聘任制度改革,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管理岗位和重要专业技术岗位的员工学历、年龄结构也得到了改善。

对未竞聘上职位的同志,中国银行通过调整或创设新的职位、挂职锻炼等方式进行妥善安排,并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今后再次参加竞聘,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三、建立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职位体系中国银行长期以来在人事制度上沿用行政管理序列的职级划分,各管理岗位都对应一定的行政级别。

这种单一的行政职务体系,使得银行像一个政府机构,长期存在着职能重叠、职能空白和职能交叉等现象,从而限制了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的发挥。

因此,在人力资源改革中,中国银行废除“官本位”,通过科学的职位分析和评估,根据流程合理、职责明确、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和管理扁平化的需要,优化职位设置,明确各职位的内部等级结构,建立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的新的职位体系。

依据清晰的职位体系,中国银行提出全面建设三支队伍,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队伍,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高质量的技能操作队伍。

具体来讲,根据银行工作的性质和业务特点,中国银行将职位划分为三大类、13个序列,分别是:经营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操作类;客户关系、产品、运营、交易、风险管理、财会、稽核监察、信息科技、法律合规、人力资源、规划研究、行政文秘等序列。

通过这样的职位划分方式,引导员工多元化职业发展,促进人岗合理匹配。

员工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特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的人可以走经营管理类,而大批人可以走专业技术类发展道路。

并且把专业技术类职位从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资深级、高级、中级、初级,高级别专业技术类职位,他们一样有责有权,在业务权限范围内被赋予了相应的管理、决策、指导的权力。

这种职位分类设置,就是为员工提供一个“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的良好环境。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银行人才队伍的核心,是最宝贵的银行“资产”。

中国银行特别强调要根据银行的特点,通过拓宽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才和发展空间,规范其任职资格管理,提升其职业地位,落实其在专业领域的决策和管理职责,提高其待遇,使其成为银行人才队伍的主体。

四、构建市场化的薪酬管理体系在薪酬体系的设计上,中国银行强调以岗位价值为核心依据来设计薪酬水平,兼顾薪酬标准的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和个人激励性。

薪酬管理改革方面,中国银行一是坚持市场化分配导向,以当地银行同业市场价格为参照,实行有竞争力的薪酬策略。

正确处理股东、银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严格控制人工成本、保证股东权益最大化与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之间,取得有机平衡。

二是坚持以岗定薪、按绩取酬。

中国银行改变了传统的按行政级别确定薪酬的做法,通过科学的职位评估,确定岗位价值,“按需设岗,以岗定薪,绩效挂钩,岗变薪变”。

在职位评估中,选取知识技能、资源调配与监管、工作条件与压力、责任与影响等要素,根据不同要素的权重和分值,并参照市场薪酬调查数据,评价确定全行各职位的薪酬等级,具体到每位员工的薪酬水平。

还将根据其能力、经验、绩效表现和与职位要求的匹配度实行人岗匹配,引导员工能力发展。

三是树立“全面激励”理念,提高薪酬激励与约束的有效性。

员工的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固定薪酬与浮动薪酬、即期收入与远期收入、物质待遇与非物质待遇,都属于全面激励的范畴。

另外,中国银行将考虑根据员工的个性化需求,逐步推行菜单式的选择性福利,让员工在规定的标准内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利组合,充分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

改革后的薪酬制度以岗位绩效工资制为主,员工除个别现金福利之外的所有现金收入主要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奖金两部分构成。

岗位工资主要体现岗位价值和对银行的贡献,其级别和水平根据职位评估结果确定,绩效奖金则根据银行整体绩效完成情况和员工个人业绩考核结果确定。

此外,根据职位特性和市场惯例,不同序列的职位将进入不同的薪酬激励体系,其岗位工资与绩效奖金的组合比例不同,且同一职位序列内部,职级不同,其岗位工资与绩效奖金的组合比例也不同,真正体现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五、构建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是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绩效管理改革方面,中国银行确定了“责、权、绩、利”相对等的原则,将银行整体绩效、团队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按照平衡记分卡的办法,绩效目标以团队、员工业绩和贡献度等结果性指标为主,员工个人绩效目标则更多地体现其所在职位的核心职责要求。

员工绩效的考核结果,要与其绩效奖金挂钩,同时与员工个人潜力的开发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员工的个人情况,可实施职位调整、加强培训、监督改进、强制退出等考核结果运用措施。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考核结果运用,促使员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高个人能力与素质,同时实现个人职业发展与银行整体绩效进步。

在总结过去实施绩效考核工作的础上,中国银行构建了以平衡记分卡和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即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管理体系,体现战略导向和价值创造导向的统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统一,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统一,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的统一,先导因素和滞后结果的统一。

这个体系是一个包括目标与计划、辅导与沟通、考核与反馈、奖励与改进等环节的环环相扣、有机结合的管理循环。

第一,建立科学的目标设定与分解机制。

年初,根据全行发展战略、年度经营目标、工作重点和各职位的关键职责,全行自上而下层层设定各级各类职位的绩效目标。

同时,各级管理者还与下属讨论制订下属的能力发展目标。

第二,建立制度化的辅导与沟通机制。

目标确定后,各级管理者至少每季度要与下属进行一次正式辅导与沟通,跟踪并掌握下属目标实现情况,帮其认识差距,提高能力,共同制订和落实绩效改进和能力提高计划,或结合实际适当调整绩效目标。

第三,建立规范化的考核与反馈机制。

各级机构定期或根据自身实际组织实施考核。

考核采取自我评价与上级主管评价相结合,以上级主管评价为主的方式进行。

第四,建立系统化的奖励与改进机制。

员工绩效和能力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与其职位调整、岗位交流、强制退出等挂钩。

通过运用考核结果,促使员工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在提高能力的基础上为银行作出更大贡献。

六、完善人才培养与招聘股份制改革过程中,中国银行注重抓班子建设和人才培养。

在班子建设和领导力开发方面,中国银行结合聘任制改革,通过开展创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活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配备。

同时,面向未来建立管理人才后备库,加强继任管理。

结合实际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开发3年规划,把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执行力和控制力,作为领导力开发的重点。

为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国银行高度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充分利用北京、上海国际金融研修院和境内多个培训中心,以及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海外培训中心,为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年培训覆盖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总行与国内知名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英国伦敦城市大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等高校联合办学,不少分行也与当地高校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通过各级各类培训,不断拓宽专业人才的成才和发展空间,提升专业人才的职业地位,保证专业人才队伍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银行经营发展的需要。

为了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各项专业课程,中国银行为员工进修提供资助支持。

在员工培训方面的费用投入逐年增加。

2007年,全辖培训费用投入达28444.8万元,在职进修员工人数达6232人。

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中国银行注重全球广纳贤才。

2005年5月,中国银行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部分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招聘范围包括12个总行部门级正副职管理者职位、2个境内一级分行行长职位和11个总行资深、高级专业技术职位。

此次公开招聘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共吸引1056人报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