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期妈妈格桑拉教案

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上期妈妈格桑拉教案

【音乐教案】妈妈格桑拉【教学目标】1.了解并学唱《妈妈格桑拉》这首藏族民歌。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其对音乐有更深刻的理解。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唱歌来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1.《妈妈格桑拉》音乐录音带。

2.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0分钟)1.教师播放《妈妈格桑拉》音乐录音带,让学生先闭眼听歌,感受音乐的美妙。

2.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听后的感受,进行简短的交流。

3.教师对歌曲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Step 2 学习歌曲(20分钟)1.教师通过齐唱的方式,教授歌曲的歌词和基本旋律。

并进行适当分段的教学,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

2.教师带领学生一遍一遍地进行跟唱,直到学生基本掌握歌曲的整体旋律。

3.教师分组指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学习,注重发音、语调的准确。

Step 3 学习伴奏(20分钟)1.教师放老师模范演奏的音乐录音带,分段进行学习。

2.教师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节奏运动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节奏感。

3.教师和学生一起尝试弹奏简单的伴奏,使学生对乐器的表演产生兴趣。

Step 4 表演与展示(15分钟)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角色进行分组排练,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使用简易道具进行表演。

2.学生进行小组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及指导。

Step 5 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学习的内容,检查和矫正错误。

2.学生分享对学习过程的感受,教师进行鼓励和肯定。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妈妈格桑拉》的舞蹈动作,并配合音乐进行表演。

2.教师可以进一步介绍藏族文化和民族乐器,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藏族音乐。

【教学反思】《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融合了藏族音乐元素的经典民歌,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分组排练和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和表达,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2课《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2课《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2课《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表达了学生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歌曲采用了藏族民歌的旋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民族团结教育。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完成歌曲的演唱,并对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但部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情感把握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藏族民歌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妈妈格桑拉》,并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感。

2.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通过歌曲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藏族民歌特色节奏和音调。

2.歌曲情感的把握和表现。

3.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民族特点等。

3.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合作法:学生与他人合作,进行合唱。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音频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分组标志:如小红旗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妈妈格桑拉》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歌词。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调,特别是藏族民歌的特色节奏。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妈妈格桑拉》︳人音版(五线谱)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妈妈格桑拉》︳人音版(五线谱)

【教学设计、小学音乐】《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歌曲《妈妈格桑拉》一、歌曲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一首深情优美的藏族儿童歌曲。

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朴实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母子之情。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情感,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表演、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含义,体会藏族歌曲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学会歌曲中二声部的部分,初步做到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难点: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学会歌曲中二声部的部分,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设计思路:我设计了以藏族舞蹈导入,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引入歌曲的学唱,结合歌曲中的“格桑拉”在藏语中的幸福的意思,用动作代表“格桑拉”学会二声部,设计活动每个学生个妈妈写封信并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会感恩。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音乐问好;2、发声练习:la li lu3、节奏练习(二)新歌教学:1、猜一猜,跳一跳a、播放《妈妈格桑拉》歌曲伴奏音乐,老师随音乐做律动,请学生来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有什么特点?b、师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舞蹈的特点。

c、模仿老师舞蹈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动作。

(格桑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这个动作代表着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和模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

2、听一听,说一说a、聆听歌曲范唱。

b、说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达了什么?请从歌词、情绪、速度上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情地)c、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初步感知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3、听一听,唱一唱a、朗读歌词。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培养学生对合唱这一歌唱形式的认识,并能用自然的声音、标准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参与二部合唱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有意识的参与合唱,并且在合唱过程中控制自己的声音,逐步学会聆听,树立良好的声部概念,为以后更好的学习合唱歌曲打下基础。

同时,也使学生敢于创编。

2、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不断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助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二部合唱的和谐、准确。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气息练习闻花式呼吸:吸气——呼气(吐“丝”)3、发声练习单旋律:2/43—|226(低音)|1-|66(低音)3(低音)||Lalalalalalalala和声:2/46—|6—||3—|3—||LALA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情景导入:播放视频片段,通过师生对话——献给妈妈的礼物,引出课题《妈妈格桑拉》。

活动3【讲授】新课教学(一)欣赏歌曲《妈妈格桑拉》视频思考:1、这首歌的旋律育哪个地区的民歌风格相似?(藏族)2、歌曲中的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格桑拉”是一种极其耐寒的植物,在藏族里是一句藏语,意为“金露梅“,“格桑”表示幸福,“拉”表示对人的尊敬。

“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

)(二)视谱聆听歌曲《妈妈格桑拉》想一想: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的、深情的)2、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稍慢)3、歌曲共分为几个乐段,分别表述的是什么?(歌曲共分为:两个乐段。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

2024-2025学年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民歌悠扬 演唱《妈妈格桑拉》音乐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歌曲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这首歌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视野。

歌曲的难度适中,节奏简单,旋律重复,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感受藏族的民俗风情。

2、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母亲的爱。

3、通过学习,能够为歌曲划分乐段。

教学重难点1、感受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

3、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母亲的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视唱下面的旋律,并说出这一旋律来自哪个地区的民歌。

(藏族民歌)2、课件出示图片藏族服饰。

3、藏族简介:藏族,是中国的56个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

在中国境内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云南迪庆、甘肃甘南等地区,此外印度、不丹、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等地区也有藏族分布。

拉萨是藏族人心中的圣地。

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约750万左右,中国境内约700万(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计在1000万以上。

4、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藏族民歌《妈妈格桑拉》。

三、新课学习1、初步聆听: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速度:稍慢情绪:深情地2、你知道“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表示幸福,“拉”表示对人的尊敬,“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

)3、再次聆听:边听边跟着小声哼唱;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歌曲可以分为2个乐段)第一乐段讲述了母子情深。

第二乐段可以感受到对妈妈的爱在心头涌动。

4、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5、学唱歌曲。

①跟琴视唱旋律,注意唱好切分节奏。

②音乐小知识了解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唱法,学习从头反复记号记号。

《妈妈格桑拉》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六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妈妈格桑拉》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六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妈妈格桑拉》教案课题:妈妈格桑拉课时: 1课时教材分析: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歌曲演唱有一定了解,但对藏族风格音乐可能不太熟悉,需要老师引导。

学生年龄较小,对母亲的爱充满着真情实感,更容易理解歌曲的内涵。

一、教学目标1. 审美感知:能感受歌曲《妈妈格桑拉》中浓浓的母爱和藏族音乐风格特点。

2. 艺术表现: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并能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祝福。

3. 创意实践: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如用绘画、舞蹈等。

4. 文化理解:能了解藏族音乐的特点,并对藏族文化产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藏族音乐风格特点用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2. 教学难点:学习歌曲的二声部演唱,并演唱出和谐的和声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视唱练耳法合作学习法四、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音频设备五、教学过程环节一: 导入新课:1. 师:同学们,你们最爱的人是谁?2. 生:妈妈!3. 师: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它来自美丽的西藏,叫《妈妈格桑拉》,你们想学吗?环节二: 讲授新课(一) 感知1.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演唱一遍歌曲《妈妈格桑拉》,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2. 师:歌曲中哪些词语表达了对妈妈的爱?3. 生:比如“妈妈格桑拉”、“妈妈我爱你”等等。

4.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很特别,它带有浓浓的藏族音乐风格。

你们能听出来吗?5. 生:歌曲的节奏比较舒缓,旋律起伏不大,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二) 探究1. 师:这首歌曲可以分成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2. 生:第一乐段描写了孩子和妈妈在一起的幸福生活。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感情,表达了孩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这首歌有助于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特色和文化,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藏族音乐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藏族文化的介绍。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对藏族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提高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旋律较为复杂,学生需熟练掌握。

2.藏族音乐文化的介绍,让学生理解歌曲背后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榜样。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学习。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藏族的风土人情。

4.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从歌曲中体会亲子之间的感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曲谱和歌词。

2.准备藏族文化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藏族民歌,引导学生感受藏族音乐的特色。

向学生介绍藏族的基本文化背景,为学习《妈妈格桑拉》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妈妈格桑拉》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每个组的演唱效果。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检验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的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讲解。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
-理解藏族音乐风格特点: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的风格特征,如旋律的升降、装饰音的运用等。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指导学生从音乐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角度去欣赏歌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举例:《妈妈格桑拉》中的一些旋律跳跃较大,学生需要重点练习,以确保演唱时旋律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
-藏族音乐风格的把握: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节奏的掌握,以及情感的表达。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妈妈格桑拉》相关的音乐或舞蹈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进行歌曲学唱和舞蹈动作的实践。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歌曲的情感和舞蹈的韵律。
5.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感受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旋律美感;
2.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了解藏族音乐文化背景,拓宽音乐视野;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藏族舞蹈动作,激发学生音乐与舞蹈结合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妈妈格桑拉》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在学习藏族音乐时,对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在歌曲情感表达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演唱时情感投入不足。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尝试通过讲述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体验母爱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涵。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反复演唱,尝试二声部演唱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学唱歌曲,了解藏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并能够听辨藏族民歌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是了解藏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体会母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是尝试二声部演唱,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电钢琴。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这节课,老师先带来一段舞蹈,请同学们猜猜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1.播放独唱版本的《妈妈格桑拉》,教师跳一段藏族舞。

2.让学生说说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跟哪个民族有关。

3.(师)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藏族风格的歌曲《妈妈格桑拉》。

(板书课题)二,教授新课,学唱歌曲1.解释歌名(师)这首歌曲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

一是表现在他有一个具有藏族音乐特色的歌名。

格桑拉是藏语。

格桑的意思是幸福快乐。

拉的意思是对人的敬语。

所以《妈妈格桑拉》歌名的意思是祝福妈妈幸福快乐。

2.学唱歌曲旋律,了解藏族民歌的旋律特点。

(师)这首歌除了歌名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它的旋律也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

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旋律,并仔细体会哪一些音反复出现了呢?教师教唱歌曲旋律,学生跟唱歌曲旋律。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歌曲旋律中重复了哪些音。

教师小结:藏族音乐的旋律中通常会出现la,do,re,mi。

这几个音,它采用的是民族五声调式。

3.聆听两段音乐辨别出藏族民歌的旋律,学唱藏族民歌的旋律。

教师播放两段音乐,要求学生仔细听辨出哪段音乐是藏族民歌。

揭晓答案,学生学唱藏族民歌的旋律。

4.初次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以及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完整地聆听后,说一说自己感受到的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以及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和自己这样划分的依据。

演唱 妈妈格桑啦-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 妈妈格桑啦-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妈妈格桑啦-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西藏文化,了解西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听懂妈妈格桑啦-人音版,正确理解歌词和旋律•能够演唱妈妈格桑啦-人音版,正确发音和节奏感教学重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歌曲的发音和节奏感教学难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感的把握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听力辨析法•语音模仿法•词语汉译法教学过程导入和热身(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西藏文化的几个方面,介绍西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

2.播放妈妈格桑啦-人音版的音频,让学生先自由听,听后让他们随便谈谈自己的感受。

正课第一遍听歌(5分钟)让学生跟随歌曲旋律听歌,发现歌曲中的情感色彩。

完成听后填空或听后配对等习题。

细读歌词(10分钟)让学生反复听歌,再让他们读一读歌词,领会歌词信息和文化内涵。

全唱或分段唱(20分钟)先全唱一遍,让学生模仿旋律和发音来练习。

再按照段落分别唱,让学生自己演唱。

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给学生很多时间,让学生完全有机会练习。

强化语音和韵律(10分钟)这个阶段老师要对学生的表演给出各种反馈,让学生重复练习自己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矫正学生的发音,表演动作和韵律。

分组练习(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练习一次,其他学生给予评分并提出改进建议。

每个组进行完后,根据分数给小组排名。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再让学生给自己打分,练完本次课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然后布置下一次的作业。

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做好个人笔记。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西藏歌曲,自行准备下一次的演唱课程。

(注意:这不是必须的,如果是长假,可以作为选做题。

)。

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妈妈格桑拉》

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妈妈格桑拉》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教材分析: 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诚挚的情感,同样也是学生最易理解的情感。

这一节课我选择的执教内容是:学习《悠扬民歌》中的《妈妈格桑拉》,它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

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的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情深。

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教学目标:一、启发学生用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尊敬、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能饱含深情演唱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课:师:同学们大家好,现在老是想为大家唱首歌,你想听吗?师弹奏尤克里里唱藏族歌曲《家乡》,知道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吗,你还知道哪些藏族歌曲?生:《天路》《青藏高原》《走进西藏》等。

师:这些歌曲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有拖音,旋律起伏很大,歌词中都有藏语。

师:有一段来自藏族的旋律能唱一唱吗?生唱这段旋律出自《妈妈格桑拉》,格桑拉是祝福你幸福安康的意思,打开书学习这首歌曲。

二、1.第一次聆听,贯穿全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深情优美的)2.教师范唱,边唱边画图形谱,给歌曲划分乐段,说出两个月段表达的内容是什么?3.用wu模唱,手绘图形谱,感受旋律的起伏变化,强弱的变化。

4.歌曲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感人至深,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按照四二拍强弱规律朗读。

5.跟音乐模唱歌曲全曲。

三、分乐段学唱A段1.学生模唱歌词,老师指出不足并纠正。

2.切分节奏的学习,根据图形谱更清晰准确的掌握切分节奏。

3.学唱歌曲B段,感受旋律走向,从图形谱中感受渐强减弱4.唱全曲四、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样的?(轮唱)1.一起演唱歌曲二声部。

2.跟伴奏演唱二声部,师唱一声部。

3.生分声部演唱,注意声音均衡和谐,不喊唱互相倾听。

年六年级音乐上册第课妈妈格桑拉教案人音版

年六年级音乐上册第课妈妈格桑拉教案人音版

年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课《妈妈格桑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藏民歌《妈妈格桑拉》的歌曲故事及歌词;
2.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及唱法;
3.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4.增强学生对于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识。

二、教学重点
1.歌曲的旋律和唱法;
2.歌曲背后的情感与文化因素。

三、教学准备
1.音响设备;
2.课件或PPT;
3.歌曲《妈妈格桑拉》的CD或MP3。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10分钟)
在黑板上写下《妈妈格桑拉》,出示照片或视频资料,启发学生对这首歌曲故事的猜测;然后给学生播放一小段歌曲,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2. 学习歌曲(25分钟)
1.先让学生听歌,并观察歌词。

听完歌曲后,让学生尝试模仿唱歌,从
而掌握唱法和旋律;
2.利用课件或PPT显示歌词和歌词的翻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
文化内涵和情感;
3.先分段,教段落的唱法和旋律,然后整合起来教唱整首歌。

3. 欣赏音乐(15分钟)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歌曲的风格、节拍、节奏和歌曲背后的文化因素等。

4. 表演(10分钟)
让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展示他们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表现。

五、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穿上藏族服装,以增进文化体验和理解;
2.引导学生对于歌曲的文化元素进行探究;
3.注重学生表现和欣赏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评价
1.以学生小组表演为主要评价手段;
2.考察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评估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于藏族文化的认知。

演唱 妈妈格桑啦-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 妈妈格桑啦-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妈妈格桑啦-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课时安排
本课为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共一课时。

二、教材准备
•教材:《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
•器材:音乐播放器、扩音器、乐器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
1. 导入(5分钟)
老师播放《妈妈格桑啦》歌曲,让学生一起欣赏这首歌,并通过简单的介绍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身体感受(10分钟)
学生站立,跟着音乐舞蹈朗诵,生动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3. 歌曲分析(20分钟)
老师分析歌曲的曲式、韵律及其音乐特点,让学生在听到这首歌后,能够清楚地表述出歌曲的音乐特点。

4. 演唱(25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分角色演唱《妈妈格桑啦》歌曲,在此过程中,注重学生对于歌曲情感表达,动情表现出歌曲的意境,创造出更加生动、自然的演唱效果。

5. 总结(5分钟)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并激励学生更加认真的学音乐,更好地表达自己。

四、教学要点
1. 通过听、朗诵、演唱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表达和主动发掘歌曲特点的能力。

3. 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于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本课结束后的学生演唱,考察学生对于歌曲节奏及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情况。

并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其更加关注孩子在学习音乐方面的发展。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六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教案

妈妈格桑拉
(适用于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启发学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用亲切的情
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从中感受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情,得到爱的教育。

2、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快乐。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聆听并演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渲染母爱的氛围。

2、通过对歌曲《妈妈格桑拉》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妈妈对孩子深深的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使音乐课堂沉浸在浓烈的情感之中。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演唱情绪。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妈妈格桑拉》
1=F 2/4
分为两个乐段;A、B。

【新课标】人音六上第二单元妈妈格桑拉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音六上第二单元妈妈格桑拉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演唱技巧表达歌曲情感。
2.实验操作:学生尝试不同的演唱方法,体验如何运用气息和共鸣来增强歌曲表现力。
3.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讨论成果,集体演唱歌曲,感受情感表达的效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围绕“如何将情感融入歌曲演唱”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经验。
2.增强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通过合唱、律动等形式表现歌曲的美感。
3.培养音乐审美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形成个性化的音乐审美观。
4.增进音乐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藏族音乐特色,认识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学会歌曲《妈妈格桑拉》的旋律及歌词。
3.课程平台:学校音乐教学平台、班级学习群。
4.信息化资源:电子教案、PPT课件、音乐教育APP(含歌曲学习、节奏练习等)。
5.教学手段:讲授、示范、合唱、分组合作、讨论、实践操作、多媒体展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妈妈格桑拉》这一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对妈妈的爱和感激?”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歌曲情感密切相关。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情感,一同探索这首歌曲的内涵。
例题五:
题目:请结合《妈妈格桑拉》的学习,谈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1.学习和了解民族音乐,如《妈妈格桑拉》这样的歌曲,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2.参加民族文化活动,如民歌比赛、民族舞蹈表演等,展示民族风采。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课时《妈妈格桑拉》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课时《妈妈格桑拉》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本节课通过藏族舞蹈《隆达梅朵》导入新课,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欣赏藏族的服饰,认识藏族的节日,说说藏族的歌曲,引领学生走近藏族人民的生活,学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蕴含的韵味,体会歌曲中对妈妈的依恋、祝福之情。

教材分析: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上册歌曲《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风格特点的创作儿童歌曲。

歌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歌曲前部分节奏宽松承载着质朴而抒情的旋律,叙述着浓浓的母子深情。

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从赞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描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之情。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他们年龄大多在十一、二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很好的把握藏族歌曲的特点,体会歌曲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学生用具:课本课题《妈妈格桑拉》第一课时学科音乐年级六年级1、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2、用听、唱、律动、演奏、创编等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目标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

重点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

难点用轮唱的形式演唱歌曲的第二部分。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学生认真导入课题。

1、舞蹈欣赏听,回答老师的想一想,视频中的舞蹈是哪个民族的问题。

的,2、看一看,这些藏族传统服饰和传统节日你都认识吗,3、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藏族的歌曲都有哪些,讲授新课师: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为了我1、有感情地们的健康成长,妈妈付出了很多很多。

朗读歌词,熟悉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 歌词。

2悠扬民歌妈妈格桑啦教案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目标

2悠扬民歌妈妈格桑啦教案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目标

2悠扬民歌妈妈格桑啦教案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目标第一篇:2悠扬民歌妈妈格桑啦教案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目标2、悠扬民歌——妈妈格桑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妈妈格桑拉》,启发学生怀着对母亲的赞赏之情;2、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妈妈的爱》,并从中体验和表达对妈妈的深情。

新设计:本课程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有丰富的情感,鉴于此我设计了一连串活动,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亲情。

【学情分析】:本课程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拥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有丰富的情感,鉴于此我设计了一个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在方式方法上,通过看(看亲子图片)→感→(对母爱进行评价)→听(听范唱)→唱(学唱歌曲)→演(表演演唱)→写(感谢妈妈的话)几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参与感受、表现、体验音乐,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感受亲情。

重点难点: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等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从而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爱。

【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导入】组织教学1、学生听着《世上只有妈妈好》音乐走进教室,让学生感受浓浓的母爱。

2、师生问好。

【导入】情景引入1、欣赏亲情图片《深深的母子情》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妈妈格桑拉》【活动】学习歌曲《妈妈格桑拉》(一)感受歌曲1、初听歌曲《妈妈格桑拉》(欣赏音乐音乐视频),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的优美与深情。

2、在听录音范唱,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带学生用“la”音轻声跟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1、指导学生轻声的有感情的朗读歌词,体验歌曲的意境。

2、师教唱曲谱,然后再弹琴逐句教唱歌曲。

3、师生进行歌曲接唱,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4、对歌曲进行情感处理。

要求:小组讨论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才能更好的唱出对妈妈的热爱之情?5、师伴奏,师生一起带着对妈妈的爱与感激之情,亲切、深情的演唱全曲。

(三)表现歌曲1、师生合作,用舞蹈展现与妈妈的情。

2、学生齐唱,用歌声唱出对妈妈的爱。

演唱 妈妈格桑拉-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 妈妈格桑拉-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演唱《妈妈格桑拉》-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藏族音乐文化,体验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2.学习《妈妈格桑拉》这首藏族经典歌曲的歌词和旋律;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演唱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2.教师自备吉他、口琴等音乐器材;3.选取动人的藏族音乐片段作为教学素材,准备好视频资源;4.打印好歌曲《妈妈格桑拉》歌词和谱子;5.为学生准备好学习这首歌曲的配乐或伴奏音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充满地域特色的藏族音乐片段,展现藏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歌曲欣赏播放歌曲《妈妈格桑拉》,培养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感知和感情共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简要介绍歌曲的内容。

3. 歌曲赏析及分析教师分析这首歌的曲式和节奏,并为学生解析完整的歌词和让学生理解田野调的特有特点,强调冰川、草原等自然美景。

同时,老师要教学生们体验演唱的感觉,在听歌过程中配合音乐韵律,描绘出藏族名伟的草原场景特点。

4. 歌曲合唱学生分组合唱,安排不同声部,让学生们体验协作、配合的感觉。

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声部演唱,让学生们体验协作,合唱的感觉,增加课程互动和趣味性。

5. 个人或小组演唱提供适当的支持,让学生有机会演唱,并给予评价或反馈。

教师分组考察学生演唱的声部、节奏等要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和演唱要点。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藏族音乐文化,提高了音乐欣赏和演唱能力,学会了团队协作和合唱能力。

同时,通过个人或小组演唱,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加了积极性和动力。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2课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我发现,通过设计小组讨论和合唱练习等互动环节,学生的积极性确实得到了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活跃。这让我认识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课堂管理方面,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有的学生在讨论中不够积极。这可能是由于我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不足,或者是课堂氛围的营造不够。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唱《妈妈格桑拉》的过程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1)歌曲中的藏族音乐元素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其风格特点;(2)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音准、节奏不稳定等问题;(3)团队合作中,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主动参与和协作意识,影响整体合唱效果。
在教学效果方面,我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发现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收获和进步。他们不仅掌握了《妈妈格桑拉》的歌曲旋律、节奏和歌词,还能准确地演唱这首歌曲。同时,他们对藏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从文化角度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此外,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提升了审美能力,学会了从音乐中寻找和感受美。
题目3:请阐述《妈妈格桑拉》中的情感表达。
答案:《妈妈格桑拉》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了温馨、思念的情感。歌曲中的“妈妈格桑拉”一句,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整首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传递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题目4:请简述《妈妈格桑拉》的歌曲结构。
答案:《妈妈格桑拉》的歌曲结构分为A段、B段和A'段。A段描述了歌曲的主题,B段则转向抒情,通过歌词和旋律表达了歌曲的情感。A'段是A段的重复和升华,通过加强和声和节奏的变化,使歌曲的情感更加深厚,达到了高潮。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妈妈格桑拉》教案一. 教材分析《妈妈格桑拉》是一首藏族民歌,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感人,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六年级学生学习。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舒展,旋律柔美,表现了对妈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第二乐段节奏紧凑,旋律激昂,表达了孩子们对妈妈的祝福和决心。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感受藏族的的风土人情,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

但藏族民歌对于他们来说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歌曲中的部分音高和节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演唱《妈妈格桑拉》,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音乐欣赏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藏族特色音高和节奏。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藏族民歌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优秀藏族民歌,提高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民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妈妈格桑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高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分段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优秀的藏族民歌,提高音乐素养。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体会母爱的伟大。

2.通过反复演唱,尝试二声部演唱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这首歌曲,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学唱歌曲,了解藏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并能够听辨藏族民歌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藏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体会母爱的伟大。

2.教学难点是尝试二声部演唱,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电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

这节课,老师先带来一段舞蹈,请同学们猜猜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的风格
1.播放独唱版本的《妈妈格桑拉》,教师跳一段藏族舞。

2.让学生说说今天要学习的歌曲跟哪个民族有关。

3.(师)是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藏族风格的歌曲《妈妈格桑拉》。

(板书课题)
二,教授新课,学唱歌曲
1.解释歌名
(师)这首歌曲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

一是表现在他有一个具有藏族音乐特色的歌名。

格桑拉是藏语。

格桑的意思是幸福快乐。

拉的意思是对人的敬语。

所以《妈妈格桑拉》歌名的意思是祝福妈妈幸福快乐。

2.学唱歌曲旋律,了解藏族民歌的旋律特点。

(师)这首歌除了歌名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它的旋律也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

爱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唱旋律,并仔细体会哪一些音反复出现了呢
教师教唱歌曲旋律,学生跟唱歌曲旋律。

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歌曲旋律中重复了哪些音。

教师小结:藏族音乐的旋律中通常会出现la,do,re,mi。

这几个音,它采用的是民族五声调式。

3.聆听两段音乐辨别出藏族民歌的旋律,学唱藏族民歌的旋律。

教师播放两段音乐,要求学生仔细听辨出哪段音乐是藏族民歌。

揭晓答案,学生学唱藏族民歌的旋律。

4.初次完整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以及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完整地聆听后,说一说自己感受到的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以及可以划分为几个乐段和自己这样划分的依据。

(教师板书节拍,速度和情绪)
5.分段落学唱歌曲。

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教师弹伴奏,学生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教师讲解难点。

让学生用挥手的动作解决切分节奏的演唱。

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

(师)第一、二乐段除了情绪上有不一样,他们在演唱形式上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你们能说说每个乐段分别是用什么样的演唱形式来演唱的呢
随机抽学生回答。

(师)第一乐段是齐唱。

第二乐段是合唱。

我们先来学习歌曲的高音声部。

生跟着琴学唱第一声部。

熟练后,跟唱学习第二声部。

6.完整地唱整首歌曲,尝试二声部合唱(女生唱高音声部,男生唱低音声部)。

三、选择喜欢的方式,表现音乐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表现音乐。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自愿上台表现歌曲或者是教师推荐小组上台表现歌曲。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风格的歌曲《妈妈格桑拉》,课后大家可以查找资料了解和学习更多的藏族民歌。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了《妈妈格桑拉》这首歌曲。

从同学们的表现中,老师感受到了歌曲中浓浓的母爱。

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母爱都围绕着我们。

在这次疫情中,母爱,是母亲为忙在一线的女儿送饭菜;母爱,是全力挽救素不相识的孩子。

母爱是伟大的,给我们以温暖。

此刻让我们深情地再唱这首歌曲吧。

3.(师)请同学们听着歌曲《妈妈格桑拉》,一排排有序地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妈妈格桑拉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藏族民歌为主线,通过理解歌名含义、感受旋律特点、体会歌曲情感三个层次逐步加深对于藏族民歌的了解。

课堂中采用“听、唱、演”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相关音乐知识。

由于本堂课容量较大,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改为两节课,本节教学设计可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

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教唱的次数,也可以放手让学生开展小组自学。

对于歌曲的难点,可以由学生主动提出,教师集中解决。

如果遇到一些班的学生羞于上台表现,可以运用语言鼓励或者教师与学生一起表演,或者改变演唱形式在台下演唱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