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②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 ③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 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 ④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 ⑤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 ⑥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 ⑦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地势变化:地势逐渐降低。
理由:自A地至B地湖岸线 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 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 海拔低。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 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 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 水量锐减,沉积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土壤沙化、盐 碱化等
洪涝灾 害增加
整个生态 环境恶化
局部小气候 受wenku.baidu.com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他 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中
游
下
含
游
沙
泥
量
沙
加
淤
大
积
洪涝灾害频繁 形成地上河
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盐渍化
形成冲积平原
【图解】干旱地区灌溉的生态效应 a
2、气候与土壤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 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 ~100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 聚明显。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深居内 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3、生物与土壤
4、地形地势与土壤
次是( D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 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
(2)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其形成发育过 程。
如: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 机质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 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 量分解。
c
d
b
【选项】
a.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b.降水增加;
c.空气湿度增大;
d.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2~3题。
2.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
因素是( B )
A.大气环境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
体现了( A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 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 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 资源。
[2011福建]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 然环境的影响。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自然环境的影响。
[典型例题]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 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 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 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 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典型例题]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 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 4~5题。
4.上图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C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C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 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解】湿地面积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湿地面积 不断减少
生物物种 减少
5、人类活动与土壤
【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 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等。另一方面,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规律,人 类活动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 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图解】总结土壤的形成
土壤物质组成与分布
1、土壤物质组成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以南的 广大丘陵
四川盆地
地壳物质循环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土层深厚、有直立性、富含矿物养分,但 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 碱地、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 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 碱、沙
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土壤,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 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地产土壤之一,需要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加以改造
由紫红色的页岩或砂页岩风化而成。自然 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 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 引种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11~12题。
11.从地表向地下有机质含量变化最快
和最慢的分别是( C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1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
2、土壤分布模式
(a)
冷
永久冰雪
永久冰雪
苔原
冰沼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
原 温带落叶阔叶
林
荒漠
亚热带常绿阔
热带草
叶林
原
热带雨林
荒漠
棕 钙 土
栗 钙 土
黑 钙 土
黑 土
土壤 红色 红色
棕钙 栗钙
土土
干
湿热
灰化土
棕壤 红、黄
壤 砖红壤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黑土
黄土
红壤
紫 色 土
分布地区 东北平原北部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以土壤的形成为例
地势变化:地势逐渐降低。
理由:自A地至B地湖岸线 由老到新,湖面逐渐萎缩, 老湖岸线海拔高,新湖岸线 海拔低。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受 气候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 位下降,河流入湖口向湖心延伸,三角洲位置前移;后来,河流 水量锐减,沉积作用显著减弱,三角洲位置后退。
土壤沙化、盐 碱化等
洪涝灾 害增加
整个生态 环境恶化
局部小气候 受wenku.baidu.com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他 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中
游
下
含
游
沙
泥
量
沙
加
淤
大
积
洪涝灾害频繁 形成地上河
地下水位升高 土壤盐渍化
形成冲积平原
【图解】干旱地区灌溉的生态效应 a
2、气候与土壤
黑土是温带半湿润地区草原草甸植被下发育的, 具深厚腐殖质层的黑色土壤。黑灰色腐殖质层厚30 ~100cm,是在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荒漠土有机质含量少,土壤水分缺乏,石灰表 聚明显。在我国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深居内 陆腹地和干旱地带,属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3、生物与土壤
4、地形地势与土壤
次是( D )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1、成土母质与土壤
2、气候与土壤
(1)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水分和热 量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其水热状况;
(2)间接通过影响岩石风化、动植物和微生物 的活动等来影响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其形成发育过 程。
如:红壤的基本特征是呈酸性,肥力较低,有 机质含量在2%以下。原因是分布在湿润和高温的 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质被大 量分解。
c
d
b
【选项】
a.大气温度变化幅度减小;b.降水增加;
c.空气湿度增大;
d.地面植被覆盖率增加。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2~3题。
2.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
因素是( B )
A.大气环境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3.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
体现了( A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充分考虑流域地理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开发。统 筹上、中、下游用水,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关系;控制人 口过快增长和资源开发规模,调整产业结构,节约和合理利用水 资源。
[2011福建]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 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 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 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 然环境的影响。
7.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 自然环境的影响。
[典型例题]6.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 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 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 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 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典型例题]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 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 4~5题。
4.上图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C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5.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C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岩石)、大气、水、 土壤、生物。
2.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图解】湿地面积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湿地面积 不断减少
生物物种 减少
5、人类活动与土壤
【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类通过合理的耕作经营, 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等。另一方面,由于违反自然成土过程的规律,人 类活动也造成了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 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消极影响。
【图解】总结土壤的形成
土壤物质组成与分布
1、土壤物质组成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以南的 广大丘陵
四川盆地
地壳物质循环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土层深厚、有直立性、富含矿物养分,但 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 碱地、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 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 碱、沙
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一种土壤,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 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地产土壤之一,需要 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加以改造
由紫红色的页岩或砂页岩风化而成。自然 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 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 引种
[典型例题]读图,回答11~12题。
11.从地表向地下有机质含量变化最快
和最慢的分别是( C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① 1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
2、土壤分布模式
(a)
冷
永久冰雪
永久冰雪
苔原
冰沼土
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
原 温带落叶阔叶
林
荒漠
亚热带常绿阔
热带草
叶林
原
热带雨林
荒漠
棕 钙 土
栗 钙 土
黑 钙 土
黑 土
土壤 红色 红色
棕钙 栗钙
土土
干
湿热
灰化土
棕壤 红、黄
壤 砖红壤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黑土
黄土
红壤
紫 色 土
分布地区 东北平原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