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制度.pdf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电子版(2篇)
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电子版学校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体现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
一个洁、静、美的学校环境,蕴含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文明程度、道德修养,展现出学校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环境卫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专门机构,做到齐抓共管在校长的领导下,学校成立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要把环境卫生工作纳入全校工作计划,并作为学校工作考核、评比的内容之一。
坚持定期研究、部署、指导、检查和总结卫生工作。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校的教学卫生、环境设备、学生的生产劳动和体育锻炼等四个方面作总体部署。
德育办负责全校卫生保健的教育与检查,特别是学习环境的检查、监督工作,并对学生中出现的异常____,要及时上报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卫生常识教育加强卫生常识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____他们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和举办卫生知识讲座,采用____参观和举办展览、墙报、黑板报、幻灯、挂图等形式,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学生保健常识的宣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制订各项卫生公约及学生个人卫生保健要求等。
2、制订每日、每周和每月清扫制度。
各教学班每天需派学生值日。
值日生负责当天教室的卫生清洁工作。
每天坚持卫生评比制度,每周一进行全校总结。
3、分片包干,责任到人4、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强化学生“卫生保洁”意识。
学校对各班包干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评比。
5、将卫生工作作为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学校教学环境卫生做到每年级设立“卫生评比”。
规定“文明班”必须卫生评比达优。
凡无故不参加卫生扫除和有乱扔果皮纸屑的学生,不得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
____年____月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电子版(二)为了搞好学校的环境卫生工作,美化校园,创造优美整洁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爱校、爱班级的____荣誉感,提高学生增强维护健康的能力,抵制各种不卫生的行为和习惯,现制订学校卫生管理制度、检查、评比及奖励办法如下:一、____领导搞好爱国卫生活动,加强校园环境卫生领导工作。
生产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完整版
生产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完整版生产企业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生产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高环境保护水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管理职责1. 生产企业应设立环境保护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和管理权限。
2. 环境保护部门应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 各部门应按照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要求,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三、环境影响评价1. 生产企业在新项目开展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并提交相关审批部门进行审批。
四、污染物排放控制1. 生产企业应建立污染物排放清单,明确每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排放限值。
2. 排放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标准。
3. 生产企业应按期进行自行监测,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监测数据。
五、噪声和振动控制1. 生产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使用噪声和振动源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且应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六、环境应急管理1. 生产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并设置应急管理组织,明确各成员职责和。
2. 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应急处置措施、人员疏散预案、应急物资准备等内容。
七、环境监督与检查1. 生产企业应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与检查,配合环境监测、抽查和评估工作。
2. 如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或环境事故,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
八、附件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示例》2. 《污染物排放清单模板》3. 《应急预案制定指南》4. 《环境监督与检查记录表》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建设项目在环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评价的工作。
2. 污染物排放清单:记录生产企业每种污染物的名称、排放量和排放限值的清单。
3.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制定的紧急情况下的处置措施和预案。
药品经营-环境卫生、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药品质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总局令第28号)、《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
适用范围:适用于卫生和员工健康的管理。
职责:行政信息部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内容:1.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由行政信息部负责。
对清洁卫生责任区进行划分,落实到部门,并坚持每月进行检查考核。
各部门应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确保达到下述规定的要求:1.1办公场所与营业场所:明亮、整洁,资料、样品等陈列整齐,无生活杂物。
1.2仓库:库区地面平整、无积水、无杂草、无生活垃圾、沟道畅通;库房内顶棚应平坦、四壁及地面平整、清洁,无脱层、不起尘;无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源,仓库周边环境应无垃圾场、屠宰场等污染源。
1.3管理部不定期地组织对公司办公区域进行卫生检查,检查情况应向被检查部门进行反馈,不合格的应要求责任部门及时整改。
2.人员卫生管理员工上班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储存、运输等岗位人员的着装应符合劳动保护和产品防护的要求。
穿戴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乱丢果皮及杂物。
由行政信息部负责检查并记录。
3.人员健康状况管理4.1由行政信息部负责对公司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健康检查,合格者方能上岗。
4.2凡直接接触药品人员包括质量管理、验收、养护、储存等直接接触药品岗位的人员应进行岗前及年度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4.3如发现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的疾病的,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工作。
身体条件不符合相应岗位特定要求的,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4.4公司行政信息部应负责建立健康档案。
4.员工个人健康档案资料存放在行政信息部,内容包括:4.1年体检工作计划;4.2上岗前的体检表及资料或健康证;4.3体检证明原件(健康证、医院体检报告等)及每年的体检表及资料;4.4体检不合格员工离岗、治疗、复检、上岗资料;4.5员工个人健康情况登记表。
相关文件:《年度员工健康检查汇总表》《员工健康档案》。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凡在公司内部或外部从事与环境相关的活动,均须遵守国家、地方和公司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第三条,公司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并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公司将加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
第五条,公司将建立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环境应急演练,确保在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第六条,公司将积极推行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七条,公司将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八条,公司将加强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环境管理要求,推动他们加强环保工作。
第九条,公司将定期进行环境管理绩效评估,对环境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十条,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行为,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须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实施。
以上为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望公司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环卫工作安全管理制度
员工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检查制度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根据本企业的环卫作业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发现设备、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推动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月度由项目负责人带队率领各负责人及对全项目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协调公司上下层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检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综合治理;2、项目负责人每周进行一次局部性的安全检查,并具体分门别类有针对性的对各专业工种进行思想、查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3、有计划的对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月度的研究检查,特别是每年的春运期、雷雨季节、高温酷暑期间研究相应对策,进行终点检查监控,防止事故发生;4、执行贯彻“三检”制度,对司机的日检和回场检不定期抽查,特别是回场安全检查,树立“回场必检”的大幅警句在车场显眼处;5、检查主要途径和内容:查车场的管理及操作现场,查员工不安全行为,查作业环境,查车辆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查劳动者的个人安全防护,查安全记录,查思想及安全意识,查车辆员工的有效出车上岗证照;6、定期检查各工种司机的驾驶证有效期,督促司机参加安全知识培训和及时参加驾照年审,提交身体健康证明。
2、安全文明作业保障措施为了确保环卫清扫工人一年四季在街路清扫和除雪作业时的自身安全,防止被撞事故的发生,特制定环卫清扫工人安全作业规定。
1、环卫清扫工人上岗作业时,保持身体和精神状况良好,保持精力集中,不得带病和疲劳作业。
2、环卫清扫工人上岗作业时,熟知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做到熟记于心,问之即答。
3、环卫清扫工人上岗作业时,必须穿戴统一安全标志服装;在街路清扫和冬季除雪作业时,正确摆放安全桩,把保洁车放置在过往车辆行使方向前方20米以外,作为防护提示设施,随走随设。
4、环卫清扫工人上岗作业时,随时注意来往车辆,遇到车辆行驶速度过快和遇到大风天气时,不得强行通行和作业,严禁不顾个人安危强行捡拾快车道或不安全地段上的飘浮污物。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1范本)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1. 简介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Assessment,简称EIA)是评价由特定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采取的控制措施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是指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组织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本文将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的概念、目的、原则、程序和主要内容。
2. 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是指在特定项目实施前,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组织、实施和监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系列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特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评估和控制,减少不良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3.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评价特定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不良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特定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改进和控制措施,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公众参与: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增强公众对特定项目的了解和参与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
4. 原则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应遵循原则:•先评估再决策:在特定项目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全面、准确、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作出决策;•公众参与: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提高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参与度,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公正;•可持续发展:评价中需重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改善和控制措施,确保项目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预防为主:在评价中,应优先考虑预防措施,避免和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对环境的修复和治理成本;•综合协调:评价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协调各方利益,寻求多方共赢。
5. 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一般包括程序:1.确定评价对象:确定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特定项目;2.编制评价报告:组织专家对特定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3.公示和听证:将评价报告在规定范围内向公众公示,组织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4.决策和审查:根据评价报告和公众意见,进行决策和审查,决定特定项目的实施条件和控制措施;5.监督和评估:对特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符合评价报告中的要求。
环境保护责任和管理制度流程
2023-11-12contents •环境保护责任•环保管理制度•环保管理流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持续改进与公众参与目录01环境保护责任企业的环保责任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实施环保宣传与培训遵守环保法规03报告环境问题员工的环保责任01遵守环保操作规程02爱护环境环保责任的落实与监督制定环保计划与目标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环保计划与目标,明确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进行环保审计与检查企业应定期进行环保审计与检查,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性。
建立奖惩机制企业应建立环保工作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环保工作,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
02环保管理制度环保法律法规的遵守环保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专门的环保管理团队,明确各部门的环保职责。
制定环保管理流程,包括环保问题的发现、报告、处理和跟踪等。
建立跨部门的环保协作机制,确保环保管理的有效实施。
010203环保管理的制度建设03环保管理流程环保管理流程设计调研企业实际情况明确环保管理目标报批与公示制定环保管理方案根据调研结果和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环保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流程、规ABCD宣传与培训实施具体管理措施监督与检查落实责任分工定期对环保管理流程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管理效果是否达效果评估根据效果评估和经验总结的结果,对环保管理流程进行更新与完善,使其更加适应企业实际情况和未更新与完善经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04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旨在预防和减轻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制定预防措施,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评价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确定评价的重点和保护评价内容评价结果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监测制度旨在通过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了解和掌握环境状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对空气、水质、土壤、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定期或连续的监测,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监测内容采用现代仪器和分析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浓度、分布等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
文明生产、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XX公司文明生产、现场环境管理制度1总则1.1为节约资源能源,强化基础管理,创建文明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树立XX公司绿色发展形象,改善生产生活现场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和外协单位文明生产(施工)、现场环境的综合管理。
1.3XX公司文明生产、现场环境管理实行结合现状、持续改进的绩效评价标准。
1.4XX公司和外协单位文明生产(施工)、现场环境管理除应符合本制度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1文明生产:是指生产的科学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整洁优美的生产和工作环境,人人养成遵守纪律和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的习惯。
文明生产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2.2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降低其危害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风险。
清洁生产的核心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2.3”5S”管理: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种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持续提高人的素养(Shitsuke)的活动,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2.3.1整理:指对生产现场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按需要和不需要进行分类,再把不需要的物品清理出现场。
2.3.2整顿:指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东西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最快速地下取得所要的物品。
2.3.3清扫:指生产现场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
2.3.4清洁:指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2.3.5素养: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2.4定置管理:是指以生产现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人、物、场所的状况及其联系,并通过整理、整顿、改善生产现场条件,促进人、机器、原材料、制度、环境有机结合的一种方法。
3基本规定3.1职责3.1.1总经理对公司文明生产、现场环境负领导责任,分管领导对分管范围内文明生产、现场环境承担相应职责;3.1.2生产设备处负责公司文明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工作;3.1.3安全环保处负责公司现场环境综合监督管理工作,并负责直属的清洁班、水处理班文明生产管理工作;3.1.4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办公区域、后勤宿舍区域现场环境管理工作;3.1.5工程管理处负责外协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工作;3.1.6生产车间、职能部门负责本车间、部门文明生产、现场环境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
为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目的和主要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点和措施。
2. 重要性和目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往往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有助于减少这种影响,确保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防止污染事故:建设项目可能伴随着污染事故的风险,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可以降低这种风险,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维护社会稳定:良好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可以增加建设项目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行为: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规范管理行为,确保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环境保护管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提高管理水平和能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3. 主要内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建设项目在启动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和补救措施。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明确评价的程序、要求和责任。
3.2 环境保护责任明确建设项目各相关方的环境保护责任,包括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
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确保责任的履行和追究。
3.3 环境监测与管理建设项目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3.4 废物、废水和废气管理建设项目需要制定相应的废物、废水和废气管理制度,规范产生、收集、储存、运输和处置的过程,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施工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1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及分包单位项目部。
第二章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第三条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是指施工现场产生的工程渣土、工程泥浆、施工垃圾的总称。
施工垃圾是指新建、扩建和改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包括经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建筑垃圾。
第四条项目部工程技术部负责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总体策划、源头减量措施、分类收集与存放措施、就地处置措施、排放控制措施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
第五条项目部安全环保健康部负责监督检查施工现场、分包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一)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遵循“源头减量、分类管理、就地处置、排放控制”的原则。
(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收集、存放过程中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污泥和危险废物等。
(三)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置时,在扬尘、噪音控制等方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和当地行政部门有关规定。
(四)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宜结合BIM、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机制。
(五)施工垃圾分为金属类、无机非金属类、其他类(表1)。
表1施工垃圾分类第七条源头减量(一)施工前,在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施工方案确定后,编制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专项方案(二)施工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设计变更、施工拆改。
(三)减废工艺:1.挖填土方工程中,应结合地形地貌,优先考虑工程场地区域内的挖填土石方平衡。
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制度
是一个机构或组织为了保护和管理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这些制度旨在确保组织在其运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环境政策:确定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承诺和目标,并将其贯穿于整个组织运营中。
2. 环境法规和标准:了解、遵守和适应适用的环境法规和标准,以确保组织的运营符合法律要求并达到环境保护标准。
3. 环境风险评估:评估组织运营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 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和实施针对各个环境风险的管理计划,包括污染物排放控制计划、废物管理计划等。
5. 环境审核和监测:定期进行环境审核和监测,以确保组织的运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6. 环境培训与教育:培训员工,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供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履行环境保护职责。
7. 环境沟通与合作:与利益相关方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包括政府、社区、客户等,促进共同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8. 环境改进和持续改进:对环境管理制度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并持续改进,以提高环境保护绩效。
第 1 页共 1 页。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管理办法(2023最新版)
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管理办法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环境卫生工作,并确保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制定本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行为。
第三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是指依法建立、科学合理、运行顺畅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保障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有效实施。
第四条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⒈环境卫生政策制定和宣传推广机制。
⒉环境卫生监测和评估机制。
⒊环境卫生安全管理机制。
⒋环境卫生督察和问责机制。
⒌环境卫生投诉处理机制。
⒍环境卫生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
⒎环境卫生应急管理机制。
⒏环境卫生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机制。
⒐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机制。
第二章环境卫生政策制定和宣传推广机制第五条环境卫生管理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环境卫生工作的需要,制定环境卫生政策,并及时予以宣传推广。
第六条环境卫生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环境卫生现状、科学技术进展、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七条环境卫生政策的宣传推广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宣传稿件、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电视广播、宣传展览等,以增强公众对环境卫生工作的了解和参与度。
第八条各级应配备专门的宣传推广人员,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知识普及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卫生意识和行动能力。
第三章环境卫生监测和评估机制第九条环境卫生监测机制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基础上,对环境卫生相关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第十条环境卫生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空气质量、水质安全、噪声水平、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监测。
第十一条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应及时公布,并进行科学解读,为环境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十二条各级应建立环境卫生评估机制,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周期性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环境卫生安全管理机制第十三条各级应制定环境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环境卫生责任以及各方面的安全要求。
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本旨在规范加油站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加油站的经营符合环保要求,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以下是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一、环保责任体系1. 加油站应设立环保职责部门,明确环保的管理责任和工作。
2. 加油站负责人应对环境保护工作负总责,并建立环境保护考核奖惩制度。
二、站区环境保护1. 加油站站区内严禁乱倒废弃物,建立废弃物分类和储存制度。
2. 加油站站区内应设置合理的储油设施,防止油品泄漏和地下水污染。
3. 加油站应定期清洗站区的污水和固体废物,确保站区的清洁。
三、油品储存与操作1. 加油站应严格按照油品储存规范建立油品储存设施,并定期检查和保养设施。
2. 加油站应建立油品操作规范,严禁油品泄露和溢出,确保操作安全。
3. 加油站应及时清理油污区,防止油品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四、废水和废气管理1. 加油站应建立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并定期委托专业公司进行监测和检测。
2. 加油站应定期清洗油罐车、油枪等设施,避免废气的产生和扩散。
3. 加油站应采取措施减少废气排放,如安装排气管道和过滤装置等。
五、应急处置措施1. 加油站应建立应急预案,清楚规定各类环境事故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工。
2. 加油站应配备应急处置设备和物资,并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
六、监测与报告1. 加油站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测,监测各项指标是否合格,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加油站应配合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环保检查和评估工作。
七、法律法规及处罚规定1. 《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 《地下水污染防治法》附件:1. 站区废弃物分类和储存制度2. 油品储存设施检查记录表3. 废水监测报告4. 废气排放监测报告5. 应急预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 大气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3. 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4.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5. 地下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法》2、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本为加油站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范本,旨在规范各个环节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卫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范本文)
环卫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卫生与城市美丽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环卫行业承担着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任务。
然而,环卫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环卫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发展,制定和实施环卫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1. 责任分工1.1 部门责任环卫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分工明确,不同部门负责不同的职责。
具体责任如下:•环卫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培训计划,组织检查和评估,指导和监督各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卫生保健部门负责环卫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环卫从业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
•技术部门负责环卫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监督部门负责对环卫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1.2 个人责任环卫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安全责任。
个人责任包括:•遵守安全生产规程,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可靠的工具和设备。
•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积极参与整改。
•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安全生产制度2.1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明确安全操作流程和禁止性行为。
•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义务。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措施、人员组织等。
•安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事故调查与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2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早期发现健康问题。
•职业病防治制度,定期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和检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危害告知制度,告知从业人员有关职业危害的知识和防护措施。
•应急救援制度,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急救体系,确保从业人员遇到突发职业卫生事件时能够及时救治。
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09版】编 制: **部审 核:安全环保工作领导小组 批 准:日 期: 年 月 日受控状态: 受 控发 放 号: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关系到广大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公司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原则,把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是公司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公司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为了公司更好地开展各项安全、环保工作,以原有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内容,我们修订了《**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管理制度汇编》。
本《汇编》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安全管理工作附件两部分。
各实体、部门要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汇编》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并完善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公司安全、健康、快速发展。
本制度将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不断修订,逐步完善。
人员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有限责任公司200*年3月序号 文 件 页 码1 安全环保管理责任制2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3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规定4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5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6 因工伤亡事故报告规定7 “三同时”管理制度8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9 关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10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制度11 劳动保护用品使用发放管理规定12 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13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14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5 安全操作规程15 安全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6 女工劳动保护规定1 安全环保工作领导小组2 安全环保管理工作责任书3 安全环保检查标准4 安全网络图5 办公用品使用和发放规定6 计财科应急救援预案7 礼堂、健身房应急救援预案8 **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预案9 **应急救援预案成员电话联系表10 租赁单位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协议书11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12 怎样拨打火警电话-11913 怎样拨打999 120急救电话1415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保障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强化各级安全、环保管理责任制,真正将安全、环保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公司安全、环保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不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特制定本责任制。
(完整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文)
(完整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全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管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根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境内的各类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
第三条 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优先布局在有条件利用的地段。
第四条 建设项目应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并参照评价结果确定环境保护措施。
第五条 对于禁止建设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建设。
第六条 建设项目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目标管理制度。
第七条 建设项目涉及的环境保护标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八条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九条 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噪声、振动等影响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十条 建设项目应当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影响。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项目建设。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应当定期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检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不得擅自改变环境保护设施的用途、位置以及建设规模。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应当配备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要求的环境保护设备。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应当建立健全环境应急预案,保障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地、水源、大气等环境的污染。
第十七条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 对于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环境保护审批或者未取得环境保护审批文件的建设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停工,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第十九条 对于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建设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处罚。
第二十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管责任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
第二十一条 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或者引发重大污染事件的建设项目,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责令关闭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步骤,包括项目申报、评价范围确定、评价内容和方法选择、评价报告编制等。
2. 评价内容和标准: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应涵盖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包括项目对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估,对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综合考虑。
3. 参与与沟通机制: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应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广泛的参与和沟通,包括公众、环保组织、政府部门等。
4. 监督与执法机制:建立了对环境影响评价方案的审核、实施和监督的机制,包括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处罚和补救措施等。
5. 信息公开和知情权:保障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知情权,要求评价结果及时公开,并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和机会。
通过实行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制度也可以增加项目主体的环境责任意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为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源的产生,防止矿区环境污染,为广大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一、环保工作管理制度(一)、环保管理领导组职责:1、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各公司成立环保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本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检测任务,改善企业环境状况,减少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协调企业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2、企业环保领导组要定期召开环保工作专题会议,贯彻上级环保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分析本单位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措施,共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3、负责监督检查本公司执行“三废”治理情况,参加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方案的研究和审查工作,并参加验收,提出环保意见和要求。
4、负责对企业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掌握企业污染减排情况,并按要求记录检查台账和污染减排台账。
5、负责对员工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并对环保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二)、环境治理科职责:1、在公司分管领导负责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本企业环保工作的监察和测试等。
2、负责组织制定环保工作长远规划和年度总结报告。
3、组织企业内部环境监测,掌握原始记录,做好环保资料归档和统计工作,按时向县环保部门报送统计报表。
4、认真检查企业生产设施和污染防治设施自动监控设备的安装、入网、运行情况。
5、负责监督企业污水、废气、废物、矿区噪声排放达标情况。
6、按规定向环保部门报告企业污染排放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和污染减排情况。
7、协助企业抓好清洁生产、节能节水、污染减排等工作。
8、组织编写本企业环保工作应急预案,并对企业突发性事件及时向环保部门报告。
(三)、废水排放管理制度:1、各公司要加强对生产生活污水的治理和监测,严格执行国家废水排放标准,确保废水治理达标排放。
危化品环保管理制度
危化品环保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二、管理目标1.规范危化品的储存、使用、运输、处置等环境管理活动,降低环境风险。
2.强调危化品环境管理的持续改进,实现减少污染、防止事故等目标。
3.保护员工和公众免受危化品环境风险的侵害。
三、管理原则1.法律法规原则: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危化品环保管理工作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2.预防为主原则:重点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预防环境风险的发生,而非事后治理。
3.全员参与原则:全体员工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共同参与危化品环保管理工作。
4.整体管理原则:建立危化品环保管理工作的全面、连续、有效的体系。
四、管理内容4.1 危化品环境风险评估在采购新危化品前,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并向上级报告评估结果。
评估内容包括危化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等。
4.2 危化品储存管理1.安全原则:危化品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热源、易燃品等,防止火灾发生。
2.分区管理:根据危化品的性质和风险等级,进行合理的分区管理,确保不同危化品间的相互隔离。
3.标识与标注:储存区域的墙面、容器等应标明危化品名称、危险性类别、警示标识、紧急救援电话等信息。
4.定期检查:定期对储存区域进行巡检,确保设施设备的完好并及时消除储存隐患。
4.3 危化品使用管理1.合理使用:减少危化品的使用量,采用替代品或其他技术手段降低环境风险。
2.工艺控制:建立完善的作业规程,确保危化品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并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
3.废弃物管理: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储存、处置,确保无害化处理。
4.4 危化品运输管理1.运输预审:在危化品运输前,必须进行预审,并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包装、装载、封存等操作。
2.路线选择: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3.防护措施: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止泄漏、溢出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
4.5 事故应急管理制定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危化品事故的报告、处置、救援等程序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有限公司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公司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使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办法采用如下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不断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第二章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
第四条管理组织
(一)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应设置公司和部门、车间二级环保管理体系,公司层面设置环保管理机构,车间层面须设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
各级管理机构应有明确的环保职能、
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
(三)各协作单位,应对应公司管理制度建立自己的环保管理办法。
第五条职责分工
(一)环境保护部
1.负责编制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环保规划,并监督实施;
2.负责总量污染统计、减排与核算;
3.负责对各类环保统计报表的审核、建档工作;
4.负责制定环保专业宣传、培训计划并实施,污染治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5.负责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重点
环措项目实施情况、危废处置等方面的合规性监督检查和环保审计,并考核;
6.负责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7.负责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8.负责指导各单位环保管理工作。
(二)车间环保管理部门
1.负责办理本部门、车间的环境影响识别评价和环保;
3.负责审查本车间环保费用预算、环措项目实施、对所辖部门、车间管理与考核;
4.参加公司级环保培训教育、组织车间内部环保培训教育;
5.负责监督管理各自的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各自的排污口及在线监测管理,在线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环保局季度考核监测;
6. 负责一般环境污染责任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 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到本车间的执法检查及调研、处理本车间相关的政府事务。
(三)其他相关环保管理部门
参照公司管理部门职责执行,管理好本单位的各项环保事务。
第三章排污申报登记
第六条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
须按照表格要求如实填报,不得瞒报或谎报,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必要时提供有关监测报告和技术资料。
第七条各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内容须经环境保护部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上报上级环境主管部门。
第八条各单位在排污申报登记后,如排污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填报《排放污染物月变更申请表》上报区环保局,同时在环境保护部备案。
具体要
求按《排污申报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九条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废气、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单位,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十条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
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污染物种类指标和规定的方法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条排污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构成,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
各单位排污证的申办、管理按《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