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_V一V_式和_VV_式的来源
表少量VV式的来源
收稿日期:2010 05 11作者简介:张涛(1972-),男,重庆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第31卷第5期济宁学院学报2010年10月V o.l 31 No .5Journal o f Ji n i n g Un i v ersityOc.t 2010文章编号:1004 1877(2010)05 0046 07表少量VV 式的来源张 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关于vv 和v 一v 的源流关系,王力先生、太田辰夫先生等都认为vv 型动词重叠式是由v 一v 式省去 一!而成,完成的时间在元代。
而萧国政、李汛(1988)对现代汉语v 一v 和vv 的差异作了较系统的阐释,提出:vv 和v 一v 有描述、祈使和结构方面的功能差异。
借鉴这一观点,结合近代汉语各阶段有代表的文献,就vv 和v 一v 在描述方面、祈使方面和结构方面的对比发展作一个详尽的考察分析,希望能从中发现表少量VV 式的真正来源,并对双音节动词重叠、形容词和名词作动词重叠的形式演变作一梳理。
关键词:动词重叠;表少量VV 式;来源中图分类号:H 042文献标识码:A关于vv 和v 一v 的源流关系,前贤时哲基本上有一个大致意见。
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1954)(P296)中说:∃短时貌是有动词加数量末品演变而来的,例如 看看!系从 看一看!变来。
像 看一看!这种仂语,是把普遍一种行为看作连续不断的许多行为的合体,然后把现在所叙述的行为看作不是连续不断的合体,而是一个行为的单体。
这样,说话人所想象的时间自然是很短暂的%太田辰夫先生在他的∀中国语历史文法#中也提出同一看法,认为vv 型动词重叠式是由v 一v 式省去 一!而成,完成的时间在元代。
而萧国政、李汛(1988)对现代汉语v 一v 和vv 的差异作了较系统的阐释,文章经过系统分析提出:vv 和v 一v 有描述、祈使和结构方面的功能差异。
四川方言中的“V一V”式
四川方言中的“V一V”式作者:李红梅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4年第06期摘要:四川方言中的动词重叠式“V一V”表示一种持续进行的状态,与普通话中的该格式属于同形异义的关系。
本文拟就从构成与语义两个方面对四川方言中的“V一V”式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以期对相关的动词重叠式形成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四川方言;“V一V”;结构成分;语法意义一、前言四川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一大组成部分,属于汉语官话方言,也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方言之一。
相较于普通话,四川方言中存在许多颇具特色的方面,如本文论述的动词重叠式“V一V”。
“V一V”重叠式是普通话中一大常见的格式,如“说一说”“看一看”“拼一拼”等,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短暂或尝试,而四川话中的“V一V”式则表示某种行为动作持续的状态。
鉴于既存的差异,笔者试从构成和语义两个方面对“V一V”式进行初步的考察分析。
二、“V一V”式的结构成分“V一V”是由动词重叠形式“VV”嵌入“一”字而构成的形式。
其中“一”是一个动相成分,而“V”则代表动词的原状形式。
⒈“V一V”对动词“V”的要求四川方言中,并非所有动词“V”都能进入“V一V”格式,如:*逛一逛想一想爬一爬闪一闪浮一浮张一张*熄一熄落一落开一开输一输骗一骗瞄一瞄*钓鱼一钓鱼检查一检查洗澡一洗澡害怕一害怕喜欢一喜欢“V一V”式对于动词的要求从以上的正反例中可以窥见一斑。
一般而言,具有[+动态][+可重复]语义的单音节动作行为义动词能够进入这一格式,不满足这一条件的动词则被“V一V”式所排斥。
如某些动态性较弱的动词不宜进入,如“输”“赢”“卖”“买”等;某些所表示的行为动作具有一次性而不可重复的动词不宜进入,如“熄”“落”“开”“关”等;心理类动词,除“想一想”这一特例外,一般都不能进入该格式,而双音节动词则是该格式明显排斥的一大类别。
值得一提的是,除动词外,存在少量具有一定形态变化和显现事物特征的形容词也可以进入这一格式,如“亮一亮”“红一红”“臭一臭”“旋一旋”等,但这些形容词的数量极其有限。
浅析动词重叠形式在语用上的分类和意义
浅析动词重叠形式在语用上的分类和意义作者:王晶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02期摘要:动词重叠是近些年来学者们热烈讨论的话题,它是汉语中很有特色又极富表现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独立的语法构造。
动词重叠形式可看作是词的内部屈折,是一种狭义的形态变化。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汉语的形态是逐渐演变而来的,而且仍在发展过程之中。
动词重叠也是由动词加数量结构演化而来的,因此它具有多种重叠形式,表达多种语法意义,在使用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动词的不同重叠形式也代表着不同语意,即使是看似相同的表达形式,也存在微小的差异。
关键词:动词重叠;分类;意义一、动词重叠形式分类1.1 VV式。
该类型的动词重叠形式可以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形式。
单音节的,即“听听”、“看看”、“问问”;双音节的,即“打扮打扮”、“说道说道”、“打扫打扫”等。
这种动词重叠形式中间不能加其他成分。
1.2 V一V式。
该类型只有单音节动词形式,即“乐一乐”、“说一说”、“笑一笑”等。
1.3 V了V式。
该类型的动词重叠形式也分为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形式。
单音节的,即“听了听”、“问了问”、“笑了笑”;双音节的,即“打扮了打扮”、“说道了说道”、“打扫了打扫”等。
1.4 V了一V式。
即“听了一听”、“问了一问”、“笑了一笑”等。
1.5 V着V着式。
即“听着听着”、“问着问着”、“笑着笑着”等。
这种结构形式中间没有停顿,不能插人其他成分。
1.6 AAB式。
即“散散步”、“打打球”等。
AAB式是离合动词的重叠形式,都是动宾格结构,这类词语只能重叠动词性部分。
比如我们可以说“我们每天晚上都到外边散散步”,但是不能说“我们每天晚上都到外边散步散步”。
1.7 AABB式。
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吃吃喝喝”等。
这类动词重叠形式表示不断交错反复的动作,从形式上看,有的是“AB”的扩展。
如:啼哭—啼啼哭哭、来往—来来往往;有的是“AABB”,如说说笑笑、洗洗涮涮。
其中AA、BB都可单说,如:“说说”、“笑笑”、“洗洗”。
汉语句法学堂(1):V,V一V,VV
显然,由于说话的地方变了,含义也就有了不同,前一句是反复多次,后一句则不是。 最后,小塞要指出的是“一下”和“VV”的短摆意义最为靠近。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科书里“VV”的解释就是“一下”的意思。
短摆的“摆”是摆动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摆动的频率不能以偏概全。
A. 多数情况,VV表示多次反复,有时表示迅速完成。举例比较:
开宝马,坐奔驰VS开开宝马,坐坐奔驰 宝马来了,请让路VS宝马来了,请让让路
“开开宝马,坐坐奔驰”表示多次反复,一次还不够,当说“请让让路”的时候,“让让”是迅速完成的动作,但是否一次,却是模 糊的。
请您及时更换请请请您正在使用的模版将于2周后被下线请您及时更换
汉语句法学堂( 1): V, V一 V, VV
起立,上课,噼里啪啦的掌声,西红柿与草莓一色,鼻涕与口水齐飞。
V:动词的原状形式 VV:动词的重叠形式 V一V:动词的重叠形式里嵌入“一”字 如果V是一个馒头,VV就是两个馒头,V一V是夹肉馒头,当然这个是从型上比喻。
一旦使用“VV”的形式,就意味着说话人表述事情时候带有随意性。
这个还有说明两点,第一,表述者不一定是动作发出者。
他只会写写文案,其他啥也不会。
表述者是“俺”,动作发出者是“他”,俺说“写写”,说明俺的叙事风格是拉家常型的。
第二,“随意”的意思还包括随便、泛泛、松散、不经意、不正儿八经、不严肃,不凝重、不沉稳,上班啊,就是打打字,画画稿子,聊聊天,偶尔开开小会,没事数数小钱。 某些当官的一看就是个FB分子,只知道到哪里考察玩玩山水,跟哪里的小姐献献殷勤。
前一例四个“VV”,表现出做广告并不是那种精神紧张,充满压力的事情,而是轻描淡写地表达出一种“工作,只是业务爱 好”的生活态度。后者则摹写出FB分子清闲无聊混日子的状态。由于把事情“轻化”,所以,“VV”很多时候被用来自我解压或讥 讽别人。
由VV和V—V的差异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题目表述
由VV和V—V的差异看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题目表述作者:王慧菊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4期摘要:当前通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课后练习题目的表述,常常用动词的重叠形式——VV式和V—V式。
但教科书在这两组重叠式的使用上,并未加以区分。
本文结合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重点分析了VV式和V—V式在语义表达及语用效果上的差异,并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题目表述中VV式和V-V式的使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VV式 V—V式句法语义语用引言语文教科书的语言是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良好语文素养的首要阵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的目标,要求语文课文语言必须具有规范性、典范性。
因此,从课文内容到课后练习,语文教科书的一词一语,都应该在语言运用上起到示范作用。
但现行的语文教科书中的语言运用时有不规范语句发生。
例如动词的重叠形式——“VV式”和“V-V式”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课后练习题目表述中常常使用。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题中,常见的题目表述为:“读读,抄抄,再听写。
”而四年级上册的课后练习中,题目表述则为“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
”甚至同一册语文教科书中,同样的题型,题目表述也不一致。
再如北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天地”模块中,“笔下生花(选一项,写一写。
)”栏目设置了两个小题目:一个是:“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
”另一个是:“生活中哪些颜色有特殊的作用?写一写。
”鉴于此,笔者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分析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VV式和V-V式之间的差异,以期对小学语文教科书练习题目的规范表述深入思考,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借鉴。
一、单音节动词重叠的VV式和V-V式的差异(一)语义差异通常认为,动词重叠表示时量短动量小。
即便如此,VV和V—V仍存在着语义差别,试述如下。
“V-V”和“VV”的比较
“V-V”和“VV”的比较作者:赵新法来源:《语文学刊》 2016年第2期赵新法(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234)[摘要]本文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总结了“V一V”和“VV”在语义、句法、语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动词重叠;三个平面;V一V;VV[中图分类号]H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23-02(一)“V一V”和“VV”是单音节动词重叠的两种形式。
看一看看看回一回回回挑挑挑一挑在现代汉语中“VV”中后面的“V”的音读轻声,“V一V”后面的“V”的音读轻声或者原本的音。
例如:大伯挑一(两)挑麦子。
第二个“挑”实际上是动量词,“一”实际上是数词“一”。
本文只考虑后面的“V”音读轻声的“V一V”。
(二)在很多情况下“V一V”和“VV”是可以替换的,但是也有一些情况“VV”和“V 一V”不能替换或者不宜替换。
让我站站会吧。
而不倾向说让我站一站会吧。
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把该用“VV”的用成了“V一V”,该用“V 一V”的用成了“VV”。
因此有必要对“VV”和“V一V”进行区别。
一、“VV”和“V一V”句法比较1.多+“VV”,不倾向使用多+“V一V”(1)我们欢迎海湾国家工商界人士和企业家来访,希望他们来中国多看看,进行实地考察。
(《人民日报》)(2)他马上抢着说:“再多等等也没事的,大老板难得有今天这么好的兴致,我们怎么能扫他的兴。
(《陆小凤传奇》)2.“VV”+看,不倾向使用“V一V”+看由动词的语义决定:一些“求知性”的动词,例如:“问”“试”“猜”“想”“尝”“听”“想”等,如果出现在祈使句中必有尝试义,常常在后面加“看看”或者“试试”。
(3)他们就可以走上前去,敲敲门,问问看看我们是不是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还是走到了错误的道路上?(4)厄兰岛的刺鱼!刺鱼!一只海燕说道,“你们难道不要尝尝看吗!”他塞了一满嘴的小鱼飞到海鸥面前,想让她尝尝。
现代汉语vv式的来源及其语法化
[收稿日期] 2008 06 19[作者简介] 刘晔(1979-),女,汉族,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助教,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现代汉语vv 式的来源及其语法化刘 晔(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天津300000)[摘 要] 本文讨论的是现代汉语vv 式的来源和语法化过程,试图从上古汉语中数词修饰动词的形式中找到二者的相关性,并说明该格式与动量词用法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动词重叠式;动词叠用;象似性;同源动词;语法化[中图分类法]H 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09)02-0063-03现代汉语中的vv 式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动作的小量,持续时间短,动作程度轻等。
例如 看看、想想、问问、走走、打听打听、收拾收拾 等。
关于这种格式,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有人认为 单音节的动词!A ∀重叠为!A A ∀和双音节的动词!A B ∀重叠为!A ABB ∀,是动词重叠 , 所谓!动词重叠∀实际上只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
所谓!动词重叠∀实际上只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不是另外一种语法格式。
从以上这些观点来看,我们发现学界对于两个同形动词连用这种格式的语法性质还存在很多争论。
而笔者提出的vv 式,不能称为动词重叠形式。
本文提及的动词重叠式是指上古时期就存在的动词连用形式,与笔者阐述的vv 式有区别。
动词重叠式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它的构造格式是通过动词的增量使用达到语义上的增量,即语义的绵延、反复、持续时间的长久和动作的连续性。
例如:1.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诗经∃周南∃卷耳%)2.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古诗十九首)而现代汉语中vv 格式中动词的增量反而造成了语义上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动量的减小及动作程度的减轻。
例如:3.我能拿回家翻翻吗?(王朔:#编辑部的故事%)4.随便看看。
(同上)5.一起逛逛街,然后回我家吃晚饭。
(同上)本文提出古代汉语中的动词重叠式与现代汉语的v v 式相区别的依据有二:其一,古汉语中的动词重叠,遵循着相似性原则(ico nicit y),即符号的形式与符号所指实体的特点有密切的对应。
论VV式动词重叠的源流和形成
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3期(总第80期)论VV式动词重叠的源流和形成*潘国英(湖州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VV式动词重叠的源流和形成,认为它在来源上有形式和意义两条途径。
在形式上它和先秦的VV式1没有关系,来源于由V一V式省略“一”后的VV式2,而V一V式是由“一V”演变而来;但在语义上,它却是VV式1和VV式2意义的融合。
[关键词]动词重叠;源流;形成[中图分类号] H1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5442(2008)03-0066-06引言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近几十年来,语言学界给予了比较多的关注,主要用力在动词重叠的结构类型、语法意义等问题上。
相对来说,关于动词重叠的源流问题,语言学界研究较少,至今未有深入的考究。
在已有的少量成果中,各家也是主张不一。
何融(1962)认为,VV式的动词重叠,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诗经•卷耳》中有证:“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V 一V不是动词重叠的形式,而是一种用表示动作的动词来表示动量的动量短语。
李人鉴持同样的观点。
太田辰夫(1987)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VV式动词重叠在现代表示短时态是在“重复动词中间加‘一’变来的”,以后“一”又省略了。
有鉴于对动词重叠形式的争议和篇幅的限制,本文将讨论的是动词重叠的典型结构类型VV式的源流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动词重叠的形式和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而在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因形式不同而异,即使是同一形式,语法意义也会因语境的不同而不同。
所以本文将以此为立足点,追溯VV式动词重叠产生的年代,讨论以何种形式出现,表示何种意义,并追踪其在历时发展的过程中,形式和意义方面的演变。
一、VV式动词重叠的历时考察(一)先秦对于先秦时期出现的动词重叠,语言学界历来颇有争议。
易孟醇(1989)在其《先秦语法》中指出:“重叠词大多为状态形容词……但也有重叠式的动词。
动词重叠的方式和时体意义
动词重叠的方式和时体意义动词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在时体研究方面颇有争议。
本文主要介绍了动词重叠的方式和由来,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动词重叠的时体特点。
标签:动词重叠持续性终止点时体特征动词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对于汉语动词重叠的方式、时体特征、语法意义、以及重叠后的句法问题等,各家的论述有同有异。
Smith(1991)认为,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的是一种封闭的情状,具有动态、持续、非完成的语义特征,语义上具有完整体的特点,兼具情状和视点两方面的特征。
戴耀晶(1997)认为,汉语的时体系统中包括动词重叠所表示的短时体、“起来、下去”所表示的始续体和延续体、“在、着、了、过”标记的进行体、持续体、现实体、经历体。
本文主要从动词重叠的方式和来源以及重叠后时体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对动词重叠中这些颇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动词重叠的方式及由来(一)动词重叠的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动词重叠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单音节动词的“VV”方式重叠。
例如:看看、听听、说说、找找。
2.双音节动词的”V1V1V2V2”方式重叠。
例如:打打闹闹、说说笑笑、蹦蹦跳跳。
3.双音节动词的“V1V2V1V2” 方式重叠。
例如:辛苦辛苦、冷静冷静、凉快凉快、休息休息。
4.动词的“VVN”的方式重叠。
例如:唱唱歌、跳跳舞、喝喝茶、打打牌、理理发、送送礼。
5.“V了V”是在动词“VV”之间插入“了”组成,是动词重叠式的一种变体形式。
例如:踢了踢、笑了笑、拉了拉、尝了尝。
6.“V一V”是在动词“VV”之间插入了“一”组成的,也是动词重叠式的一种变体形式。
例如:睡一睡、看一看、试一试、闯一闯。
7.“V了一V”是在动词“VV”之间插入“了”和“一”组成,是动词重叠的另一种变体形式。
例如:看了一看、笑了一笑、愣了一愣、走了一走。
(二)动词重叠的由来动词重叠式“VV”是由“V一V”省略“一”造成的,是“V一V”语法化的结果。
26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历史演变
26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历史演变
汉语拼音是一种用于标注汉字发音的文字系统,由26个字母组成。
这些字母的历史演变经历了许多阶段,下面将简要介绍其中的一些关键变化。
A [1]
汉字拼音系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的拼音方案中并没有字母"A"。
然而,随着字母"A"在国际通用拼音标记中的流行,它被引入了汉语拼音系统,并成为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C [2]
在最初的拼音方案中,字母"C"的发音与现代拼音方案中的发音有所不同。
在过去使用的方案中,字母"C"读作“ts”或“ch”。
j, q, x [3]
汉语拼音中的字母"j","q"和"x"分别用于标识带有辅音/ɕ/(英语中无对应发音)、/tɕ/和/s/音的拼音。
这些音在拼音方案的早期版本中可能使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但经过演变,现在统一使用了字母"j","q"和"x"。
V [4]
在现代拼音方案中,字母"v"也用于标识某些音。
然而,在此之前的方案中,并没有使用这个字母。
由于一些汉字的读音与这个字母的发音接近,因此引入字母"v"作为汉语拼音的一部分。
以上是26个汉语拼音字母的一些历史演变。
拼音方案的变化和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标注汉字的发音,并在国际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_VV_V一V_趋向补语_格式源流考察
从我们考察的语料看,“V 一 VQ”格式最迟明代 末年已经产生。其中,《初刻拍案惊奇》1 见,《二刻拍 案惊奇》、《韩湘子全传》、《鼓掌绝尘》 各 2 见,《型世 言》4 见。贺卫国已列的《型世言》“扯一扯上”、“兑一 兑出”、“带一带去”[3]3 例、《鼓掌绝尘》“除一除去”[4]1 例这里不再重复,现将其余 7 例胪列如次:
(13)我现在想出去拍照,你最好一只大兜 一条勒扣先替我拿一拿回来,横坚你十四这日 要送利息过来,就那日来听回话罢。(《十尾龟》 23 回)
(14)卢俊义道:“戴兄弟所说,且权搁一搁 起。待我病体养好,来春必去报仇,终等除灭了 郓城再说。”(《荡寇志》750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年)
(15)吴 用 对 花 荣 道 :“ 不 料 又 遭 了 意 外 之 虞,看来此处剪除云陈之举,只好暂搁一搁起。 我歇数日,必须亲往。”(同上 771 页)
(18)宗师说:“他适间递了一呈,说是一个 狄希陈从他读书十年,昨日新进了学,不惟不谢 他,连拜也不拜他一拜;偶然途遇,责备了他两 句,父子把他两鬓并须都拔尽了。本道前日发落 时,他这个模样宛然在目,正是暗中摸索,也是 认得的。他说不是他。他说他是两道长长的水 鬓,一部扭黑的美髯。那呈子也只得准了他的, 与他查一查上来。”(547 页,中州书画社,1982 年) 粗看上去,句中的“查一查上来”似乎也属于“V 一 VQ”格式,但细细品味就会发觉,例中的“上来”并 不表示“查”的趋向,而是与“查”构成顺承关系,“与 他查一查上来”的大意是“给他查一查,然后(把查的 结果)呈上来”。而且,把例(19)中的“与他查一查上 来”改说成“与他查上来”,却难以成立。也就是说,例 (19)不符合前面我们所说的两条判断标准,并非“Q” 是双音节趋向动词的“V 一 VQ”用例。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_(1)V_(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语言科学 犐犛犛犖1671-9484 犆犖32-1687/犌 2021年5月第20卷第3期(总第112期)287-300[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0日 [定稿日期]2020年12月3日doi:10.7509/j.linsci.202012.033659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号:16YJA740010)的资助,谨致谢忱!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王葆华教授和储泰松教授的帮助,《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文中错谬之处,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1V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孙宜春 邵 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10提要通过对“V给”的历时发展的梳理,可以解释汉语方言处置句中出现的给予义V1V2的性质,并证实方言中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文章认为V1V2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两条不同的线索:其一,V2语法化为介词,和V1分离,和后面的与事宾语结合构成介宾补语。
这是主流演变,主要以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为代表;其二,V1V2词汇化为复音动词,有的进一步转类为复音介词或连词,主要出现在南方方言中。
关键词处置式 词汇化 语法化 复音词中图分类号 H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21)03-0287-141引言我们在考察汉语方言中的处置式时发现,在位移类处置式的谓语位置上除了常见的单音节给予义动词之外,还常常出现双音节形式表示给予义,我们记作V1V2(因为两个音节都可以作动词单独使用,因此暂用V1V2表示,但这并不代表认定该结构是由两个动词构成的短语),例如:(1)姆妈拿倒滴钱还赐他哩。
(妈妈把这些钱还给他了。
)(湖南娄底,卢小群2007)(2)渠拿书借给了别人用。
(他把书借给了别人用。
)(江西南昌,张燕娣2007)(3)王师傅没把两个徒弟把乞我。
(王师傅没给我两个徒弟。
)(湖南洞口,胡云晚2010)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的V1V2句法分析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把V1V2看作是一个复音动词;一种是把V1V2分析为“动词+与事介词”。
现代汉语中_V_1着V_2_结构中V_1的考察与分析
断“这么”应该具有“这”的特点。Ross 认为汉语是冷 语言— ——需要读者、听者等另一方的参与[10], “这么” 充当 V1 作近指的描写, 其指称的距离远远小于“那 么”, 而这更容易使读者得到一种近距离的直观感 受。
( 二) V1 的构成特点分析 通过上述的考察, 我们不难发现: 1.充当 V1 的词语并不是单一的, V1 的开放程度 很大。 2.不同词语充当 V1 的能力是不同的, 具有极大 的不平衡性。我们选用的 752 个例子中, 动词充当 V1 的有 626 例, 约占 83.24%; 形容词充当 V1 的有 86 例 , 约 占 11.43%; 介 词 充 当 V1 的 有 29 例 , 约 占 3.86%; 短语充当 V1 的有 7 例, 约占 0.93%; 拟声词 充当 V1 的有 3 例, 约占 0.39%, 代词充当 V1 的有 2 例, 约占 0.27%。它们充当 V1 的能力大小依次是: 动 词>形容词>介词>短语( 谓词性) >拟声词>代词。 3.充当 V1 的词语在音节的数量上, 吕叔湘主编 的《现代汉语八百词》里认为: “动 1( V1) 多为单音节 动词, 有时是一个动词重叠或两个动词连用。”这种 说法是否全面? 就我们选用的 752 个例子来看: 单音节 V1 的数量( 613) 约占用例总数( 752) 的 81.51%, 其中单音节动词的数量 ( 518) 约占总数 ( 613) 的 84.50%。相形之下, 形容词、介词所占的比 例 要 少 得 多 , 它 们 所 占 的 比 例 分 别 为 10.92% 和 4.57%。《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观点还是可靠的。为什 么单音节动词充当 V1 会占如此大的比例? 最主要是 因为“着”字的动态( 表状态持续或动作进行) 功能, 最适合由表具体动作的动词充当 V1, 而汉语中单音 节动词大多是表示具体动作的动词, 双音节动词大 多是表示抽象行为的动词[11], 所以这就形成了 V1 大 多由单音节动词充当的现象。 据 我 们 考 察 , 多 音 节 的 V1 虽 然 只 占 总 数 的 19%, 但并不仅仅“有时是一个动词的重叠或两个动 词的连用”, 其构成形式具体表现为: 1) 一部分 V1 为双音节的单纯词, 这部分单纯词 可以是动词、形容词、代词( 这么) 等, 例如: ( 20) 阿刘忽然进来, 哭丧着脸向他讨小费。( 围
“V-V”和“VV”的比较
[作者简介]赵新法,女,河南驻马店人,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语法理论及其应用。
“V 一V ”和“VV ”的比较○赵新法(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 200234)[摘 要] 本文从三个平面的角度总结了“V 一V ”和“VV ”在语义、句法、语用这三个方面的不同,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动词重叠; 三个平面; V 一V ; VV[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2-0023-02 (一)“V 一V”和“VV”是单音节动词重叠的两种形式。
看一看 看看 回一回 回回 挑挑 挑一挑在现代汉语中“VV”中后面的“V”的音读轻声,“V 一V”后面的“V”的音读轻声或者原本的音。
例如:大伯挑一(两)挑麦子。
第二个“挑”实际上是动量词,“一”实际上是数词“一”。
本文只考虑后面的“V”音读轻声的“V 一V”。
(二)在很多情况下“V 一V”和“VV”是可以替换的,但是也有一些情况“VV”和“V 一V”不能替换或者不宜替换。
让我站站会吧。
而不倾向说让我站一站会吧。
在对外汉语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大家常常把该用“VV”的用成了“V 一V”,该用“V 一V”的用成了“VV”。
因此有必要对“VV”和“V 一V”进行区别。
一、“VV ”和“V 一V ”句法比较1.多+“VV”,不倾向使用多+“V 一V”(1)我们欢迎海湾国家工商界人士和企业家来访,希望他们来中国多看看,进行实地考察。
(《人民日报》)(2)他马上抢着说:“再多等等也没事的,大老板难得有今天这么好的兴致,我们怎么能扫他的兴。
(《陆小凤传奇》)2.“VV”+看,不倾向使用“V 一V”+看由动词的语义决定:一些“求知性”的动词,例如:“问”“试”“猜”“想”“尝”“听”“想”等,如果出现在祈使句中必有尝试义,常常在后面加“看看”或者“试试”。
(3)他们就可以走上前去,敲敲门,问问看看我们是不是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还是走到了错误的道路上?(4)厄兰岛的刺鱼!刺鱼!一只海燕说道,“你们难道不要尝尝看吗!”他塞了一满嘴的小鱼飞到海鸥面前,想让她尝尝。
现代汉语“有+VP/V”句式成因刍议
现代汉语“有+VP/V”句式成因刍议“有+VP/V”句式是近些年来在电影、电视、广播、网络中非常活跃的一种表达方法。
这种结构句式的成因,既不是古汉语的复活,也不是语言自身的对称发展,而是受到了东南方言语法的影响,并由港台普通话传至大陆普通话中。
尽管该句式在语义和语用两方面有其独特的表达优势,但在普通话中的接受度并不高,使用人群受到职业、年龄、性别和地域的限制,尚不能成为普通话规范语法格式。
标签:现代汉语“有+VP/V”句式成因一、前言“有”是现代汉语中非常活跃的一个动词,一般表示“领有、具有、拥有”或者“存在”,与“无”“没(没有)”相对,其后一般接名词性宾语,如“年轻人有热情,有朝气”“小王有艺术家的气质”等等。
此外,“有”还可以用在某些动词的前面组成套语,表示客气,如“有劳、有请”等,但数量极其有限,只限极个别动词。
杨庆蕙(1993)主编的《现代汉语正误辞典》中指出:“动词‘有’表示领有、具有,它后面一般要求直接跟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充当的宾语,有时也可带动词(大多是双音节动词)充当的宾语,如‘有发展’,‘有增加’。
但一般不能带动宾短语或补充短语充当的宾语。
”杨庆蕙指出的一个典型错误例句是“山上有下雪。
”她认为,“下雪”是动宾短语,不能作“有”的宾语,应将“有”改为副词“在”,表示山上正在下雪。
朱德熙(1982)认为,动词“有”能带的动词宾语是有限制的,只能带“名动词”,可以说“有影响”“有准备”“有计划”,但是不能说“有看”“有写”“有去”“有反对”“有喜欢”“有同意”等。
然而,近年来,“有+VP/V”结构的句式在电影、电视、电台、网络甚至报纸和杂志中却大行其道,使用越来越普遍,并逐渐影响到普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
以前朱德熙先生和杨庆蕙教授认为错误的用法如“山上有下雪”正在被人们接受和使用,并且呈现泛化态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言语交际中。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语言现象?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有+VP/V”这种看似不正确的用法?二、“有+VP/V”结构句式的类型“有+VP/V”结构的句式一般在口语对话中使用较多,报刊和杂志等媒体出于新潮的需要也会使用。
动词重叠的分布形态学研究
动词重叠的分布形态学研究摘要:动词重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但是关于“VV”式重叠动词如何生成“V了V”、“V了一V”结构一直众说纷纭,不同学者持不同见解。
本文以分布式形态学为理论框架,认为动词重叠是短时体的语音实现形式,通过体投射底层移位实现,“一”是短时体的隐性成分。
根据局部错位,最高级别的形态句法词下移到其补语位置的第一个形态句法词处,与其互换位置,变成子词。
即完成态“了”下降到Red处,发生错位变成子词,即“V了(一)V”。
上述分析能够充分解释动词重叠的句法限制及其表现出的特殊性。
关键词:动词重叠;分布形态学;局部错位一.引言一直以来,重叠现象因其表现出来的复杂形态、音系变化备受关注。
目前对于重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系变化、形态结构、语法属性、对外教学以及方言构成方面。
近几年来,从形态-句法结构方面研究重叠的文章有所增多,不同学者对动词重叠的句法结构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邓梦林、韩景泉(2020)[1](P46)、熊仲儒(2016)[2](P162)、Yang&Wei(2017)[3](P229)、隋娜、胡建华(2016)[4](P56)等。
但是关于动词“VV”式重叠如何生成“V了V”或“V了一V”这一现象仍是众说纷纭,无统一意见。
本文将从分布形态学的局部错位出发,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二、分布形态学中关于句法合并的两个基本形态操作分布形态学(Distributed Morphology)是生成语法内部与最简方案大致同时产生的一个理论模型。
其理论假设主要体现在Halle & Marantz(1993)[5]和Embick & Noyer (2001[6]、2005[7])等相关文献中。
主要观点为句法构词,即词是由词根和功能性范畴通过句法规则组合生成。
该理论关注词由底层无语音实体的词根与特征集合经由句法、拼出、形态操作到表层语音形式的生成过程。
基本形式与生成语法的双分叉树形图类似,区别在于形态式而非词库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现代汉语“V一V”式和“VV”式的来源张 赤贞提要 本文讨论了现代汉语里表示动作次数少、时间短的“V一V”式和“VV”式的来源,认为它们的产生与近代汉语里兴起并广泛使用的动词借用作动量词的用法和同源动量词“V 一V′”式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同源动量词“V一V′”式的用法决定了现代汉语的“V一V”式和“VV”式的语法意义和形式,“V一V”式和“VV”式至迟在南宋末年都已出现了。
现代汉语里动词常用“V一V”式或“VV”式来表示动作进行的次数少、时间短,或程度轻、尝试等语法意义,如“看一看、看看、想一想、想想、考虑考虑”。
关于这两种格式的语法意义,学者们都已作过详尽深入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把这两种格式看成是动词重叠,范方莲(1964)最早提出“这实际上是动、量组合的一种形式”的观点,刘世儒(1965)在《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一书中也把这两种格式看成是动、量组合,认为这两种格式中后面一个词属于动量词中的一种,称为“同源动量词”,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源动量词”还没有产生,限于该书的内容,刘先生并未对“同源动量词”的产生作更多的研究。
本文便拟探讨现代汉语中“V一V”式和“VV”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据我们的考察,这两种格式的产生与晚唐五代时期动词借用作动量词的用法的兴起有关,在产生之初它确实是动量词的一种,可以称作“同源动量词”。
一在先秦汉语里量词并不很发达,只有少数的名量词,没有动量词。
据刘世儒先生的研究,汉语量词发展的重要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汉语的名量词完全成熟了,而动量词也初步形成,不仅出现了专用动量词,还出现了借用动量词,如“声、拳、口”等,但这一时期的动量词还不多,借用动量词都是借用名词而来。
到唐五代时期动量词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更多的新生的动量词①,而最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一批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
如: (1)有人於师前作四划,上一划长,下三划短。
(《祖堂集》卷十三) (2)师拈得把草,拦面与一掷。
(《祖堂集》卷七) (3)径山才见,以笔於圆相中与一划。
(《祖堂集》卷十四) (4)师乃作一划。
(《祖堂集》卷十) (5)师与一掴。
(《祖堂集》卷十) (6)师抬起手,打两掴。
(《祖堂集》卷十二) (7)岑上座便拦胸与一踏。
(《祖堂集》卷十八) (8)师蓦面与一唾云:“野狐精!”(《祖堂集》卷十九)这样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有“划、掷、掴、踏、唾、弹”等,这些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使用上有如下特点:一,大多出现在禅宗语录中,我们收集到12例这样的用例,均见于《祖堂集》中,这与禅宗不立文字,讲究通过动作使人顿悟的内容有关;二,正因为讲究顿悟,所以动作的次数都不会太多,出现在这些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前的数词大多数是“一”,最多的是“四”,数词都是实指动作的次数;三,这些由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称量的动作都是其作动词时所指称的动作,“打两掴”的动作就是“掴”,“与一掷”就是“掷”,量词前面用来指称动作的动词只有“与”、“作”、“打”实际上成了泛指一般动作的、有概括意义的动“作”、“打”三个,在这些句子中“与”、词,特别是“与”所能指称的具体动作很多。
当这些借用动量词前不再用有概括意义的动词来指称某一具体动作,而用专指这一动作的、和动量词同形的动词来指称动作时,就可以形成同源动量词。
下面一个例子就很像同源动量词了: (9)对师颂曰:“君觅路边花表柱,天下忙忙总一般。
琵琶拗捩随手转,广陵妙曲无人弹。
若有人能解弹得,一弹弹尽天下曲。
”(《祖堂集》卷七)最后一句“一弹弹尽天下曲”,“一弹”作状语,修饰的动词就是“弹”。
如果把这句看作是同源动量词最早的用例的话,那么同源动量词最先是出现在状语的位置。
但这个例句还可以有另外的解释。
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五代,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次数的方式还很常见,如: (10)始跨方丈门,师便透下床,拦胸一擒,云:“速道,速道。
”(《祖堂集》卷七) (11)仰山便一划……有人问长庆:“仰山一划意作摩生?”(《祖堂集》卷七) (12)祖师一跳下来,抚背曰:“善哉,善哉!有手执干戈。
”(《祖堂集》卷三)“祖师一跳下来”是个连动句,应该理解为“一跳,下来,抚背”,“一”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次数,因此例(9)也可以理解为“一弹,弹尽天下曲”,因为是用在一首七言偈颂中,为求句式整齐而并为一句。
从汉语演变史的角度看,这样的解释可能更符合汉语史的事实②。
从《祖堂集》之后的文献材料看,“一V”作补语的情况一直远多于作状语的情况,如果把见于《祖堂集》的例(9)看成是同源动量词,那么就要解释为什么同源动量词作状语的用法刚刚出现还没有使用开便被大量地用作补语。
语法形式的演变一般都是由实到虚,“一VV……”这样的句子一般都是极言其少,意思是“只要一做某事就会有某个结果”,有特殊的表达作用,例(9)也是这样的意思,而下文将看到南宋时期“数词+同源动量词”还大量地实指动作的次数,如果例(9)是同源动量词最早的用例,那么还要解释为什么同源动量词的用法演变是由虚到实。
所以,《祖堂集》中的这一例还不能看作是同源动量词。
敦煌变文中有三个例句也很像同源动量词: (13)舜子走入宅门,跪拜阿娘四拜。
(《敦煌变文校注・舜子变》) (14)后阿娘见舜子跪拜四拜,五读嗔心便岂。
(同上) (15)又不是时朝节日,又不是远来由喜,政午间跪拜四拜,学得甚女鬼祸述靡!(同上)有的学者③就是根据这三个例子认为同源动量词最早出现在唐五代时期。
但这三个例子中数量结构前的动词性成分是双音结构“跪拜”,再和同见于《敦煌变文校注》的例(16)比较一下,可知“拜”是通用作跪拜类动作的量词,上述的三个例子还不能看作是同源动量词。
(16)(秋胡)叉手殿前,跪王四拜。
(《敦煌变文校注・秋胡变文》)实际上量词“拜”在晚唐五代时期最常见的是作动词“礼”的量词,如④: (17)汝若不信,再将状来,若也定实,便自礼佛一百拜。
(343页) (18)礼师数拜曰:“弟子今日始知佛性本自有之。
……”(59页) (19)石头起脚示之,师便连礼十数拜不止。
(113页)据刘世儒先生考证,量词“拜”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从动词演变而来,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起就是一个称量与礼、拜有关的动作的常用量词,与例(1)-(7)中的动词临时借用作量词的用例情况不同。
我们倒是在《敦煌变文校注・悉达太子修道因缘》中发现了一例也许可以认为是同源动量词的用例,“世尊遂向灵山遥望火坑,以手指其一指,火坑变作清凉地”。
这一例不见于《敦煌变文集》,只见于《敦煌变文校注》,所以以前没有学者提到。
单就这一例本身的情况看,可看成是同源动量词,但《敦煌变文校注》也只有这一例,“例不十、法不立”,《敦煌变文校注》中的这一例最多可看作是同源动量词的萌芽,同源动量词真正出现的时代还要往后推。
总之,在晚唐五代时期,同源动量词还没真正出现,但这时汉语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借用动词而来的动量词,为同源动量词的产生和使用创造了条件。
二宋金时期,动词借用作动量词的用法继续使用,可借用作动量词的动词还有所增加,又出现了“画、推、蹋、点、拓、喝、拶、送”等新的借用动量词。
这些借用动量词的用法与晚唐五代时期的用法一样,由它们构成的数量结构都是实指动作的次数,前接的动词仍限于少数几个可以泛指一般动作的、有概括意义的动词,除前一时期已出现的“与、作、打”外,还增加了“下”。
如: (20)参得这般禅,尽大地森罗万象,天堂地狱,草芥人畜,一时作一喝来,他亦不管。
(《宋代卷・碧岩录》59页) (21)师便近前,祖打一掴曰:“六耳不同谋,且去。
”(《五灯会元》卷三) (22)僧再拟进语,师又与一蹋,曰:“三十年后,吾道大行。
”(《五灯会元》卷五) (23)打个圆相,虚空里下一点,是小儿伎俩。
(《五灯会元》卷二十) (24)便与一推,却归方丈。
(《五灯会元》卷五)在这种借用动量词继续扩大使用范围的同时,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用和借用动量词同形的动词来指称具体动作的用例,如: (25)明又喝,岐亦喝,明连喝两喝,岐便礼拜。
(《宋代卷・虚堂和尚语录》387页) (26)师乃拈一枝柴吹两吹,度与百丈。
(《五灯会元》卷九) (27)又喝一喝,拍手归众。
(《五灯会元》卷十一) (28)待伊打汝,接住棒送一送,看伊作麽生?(《五灯会元》卷七) (29)以主丈画一画。
(《宋代卷・虚堂和尚语录》388页) (30)师以拄杖空中点一点,曰:“会麽?”(《五灯会元》卷四) (31)师便拦胸拓一拓。
(《五灯会元》卷十一) (32)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
(《五灯会元》卷十七) (33)师以手划一划。
(《五灯会元》卷十二) (34)师乃自唾一唾。
(《五灯会元》卷十二)这些句子中“数+动”的性质和前面所举的例句中数量结构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说明动作的次数的,只要将例(27)-(32)分别和下面的例(35)-(41)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了。
(35)又下一喝,且道落在什么处?(《宋代卷・碧岩录》60页) (36)待伊拈棒,接住与一送,管取不打尔。
(《宋代卷・虚堂和尚语录》387页) (37)有僧於师前作四画,上一画长,下三画短。
(《五灯会元》卷三) (38)第三向上方下一点,点诸菩萨顶。
(《五灯会元》卷七) (39)师拦胸与一拓。
(《五灯会元》卷九) (40)师与一踏,僧作接势。
(《五灯会元》卷八) (41)师即打丈一掴。
(《五灯会元》卷四)因为表示的次数是实指,所以,动量词前的数词可以是“一”以外的数字,如例(25)、(26)中的数词就是“两”。
可以这样用的动词很多,在我们调查的语料中有18个:画、吹、点、送、嘘、拂、喝、拍、拓、划、唾、掐、踏、摆、掴、卓、辊、转等,所指称的动作都是短时的、在瞬间就可以完成的,我们称做“瞬间动作动词”,这样的动作可以很快地明确地计算出次数。
在例句中,这些动词位于数词后作为动作的计量单位使用,是典型的动量词用法,而它们与所修饰的动词同形,因此把它们看作汉语动量词的一种,称为“同源动量词”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数词前后的两个词同形而不同质,所以我们将这种形式记为“V一V′”。
我们共收集到宋金时期“V一V′”的用例165个,可以说这是同源动量词迅猛发展的时期。
在“V一V′”广泛使用的同时,宋金时期还出现了少数形式与“V一V′”一样,但动词后面的数量结构不实指动作次数的用例,这样的例句根据动词的性质和句子的意思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动词是动作动词,所指称的动作也可明确地计算出次数,但与数词构成数量结构时不是实指动作的次数,而是极言动作次数少,或是指动作持续时间不长,如: (42)觑一觑,教半万贼兵做硬血。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43)此段若不得仲弓下面更问一问,人只道“可也简”,便道了也是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