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谁摘录笔记

合集下载

曾国藩家书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摘录学习笔记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修身篇1每天所看的书,句句都是物;切身领悟,探究其中的道理,就是格物。

知道一句话的道理,每天按照实行,这是力行的事。

2格物功夫深:一事一物,都要求它的道理;诚意功夫严谨:日课册子,一天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句话思考,都会记录下来。

3进德: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

4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尚书》不是认识事物难,认识了去实行更难。

5长傲、多言是弊病。

6富家子弟多娇,贵家子弟多傲。

7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太柔就会颓废,太刚就会折断。

8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如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

9此事断不可求速效,求速效必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劝学篇1四时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

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

治家篇1家庭和睦,福泽自然就会产生。

如果一家之中,哥哥说出的话,弟弟没有不奉行的;弟弟有请求,哥哥没有不答应的,充满和气而家道不兴旺的,从来没有见过。

相反而不败的,也没有见过。

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3四弟的诗又有进步,只是诗的立意不太高远,声调不是很响亮。

立意要高,一定得提高一个层次。

4空说没有好处,一定要多作诗,多临帖,才能谈出体会。

比如有人要进京城,却在家中坐着一步不走,空口说进京的旅程,又有什么益处?就算你说的津津有味,又有谁会相信呢?5弟弟不喜欢打扫卫生,这是败家的表现,以后一定要细心打扫,就算是一张纸一根线,就是竹头木屑,也要打扫干净,要给后辈树立榜样。

第一代人如果疏忽懒散,第二代就会骄奢淫逸,那么就会渐渐出现白天睡觉,晚上打牌,吃鸦片烟这些坏事。

6治家方略:早、扫、考、宝。

a早,早起床。

b扫,洒扫房屋庭院。

c考,祭祀祖先。

d宝,同亲戚邻居经常往来,贺喜吊丧,询问疾苦,救助困难。

最新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范文文档

最新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范文文档

最新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范文文档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作为国之栋梁,人们眼中最好的儿子、最好的哥哥、最仁慈的父亲,至今190余年里,其后世子孙中大师级人才辈出,遍布海内外。

曾国藩的家教或许给出了答案。

在曾国藩的330多封家书中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

他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什么是曾国藩所说的“君子”呢?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已有定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

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呀。

在阅读整本书以后,我有了几方面的体会:第一,读书习字依旧为修身之本。

第二,读书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我认为,在阅读新书的同时,也应倡导读些旧书,尤其要读古人关于怎样读书的著作。

不论读何种书籍,都要坚持做到:“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我认为,所谓有志,就是不甘为人后,应争先恐后;所谓有识,就是知识学问无尽头,不能井底蛙观天;所谓恒,就是读书有恒心,雷打不动,持之以恒。

只有这样,才能成事。

“无论何书,总顺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摘抄几篇,而此书大局精处茫然不知。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曾国藩家书(国学大书院)

一三致诸弟:诸事不 可不尽心
一四谕纪泽:思将儿 女婚嫁早早料理
一五谕纪泽:应早起、 有恒、举止厚重
一六谕纪泽:时记勤 敬二字
一七致两弟:修建祠 堂等具体事宜
一八谕纪泽:治家八 事,缺一不可
一九致两弟:时以子 侄辈骄傲为虑
二〇谕纪泽纪鸿:须 努力读书,不可积钱
买田
二一致四弟:子侄须 教以谦勤
二二致四弟:继承祖 父“三不信”家风
天下事常由命 不由人
四二致两弟: 2
望速来营忘身 报国
3 四三谕纪泽:
尔须读唐宋诗, 作五言诗
4 四四谕纪泽:
稳慎图之,不 敢骄矜
5 四五谕纪泽纪
鸿:唯读书可 变化气质
四七致两弟:做人 需谨记劳、谦、廉
三字
四六谕纪泽:手抄 与摹仿宜并进
四八致两弟:刚柔 并用、不可偏废
四九谕纪泽: 1
洁身自持,应 效法王、陶
我这一生所立之志甚多,只有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楷书体日记这三件事,发誓终身坚持,绝不让其有 一日的间断。
目录分析
一禀父母:述 1
赴京及抵京后 事宜皆顺
二禀父母:谨 2
守父亲保身之 训
3 三禀父母:谨
记节欲、节饮 食
4 四致诸弟:明
师益友虚心请 教
5 五致诸弟:读
书要有志有识 有恒
六致诸弟:勉在孝悌 上用功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精选8篇)

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精选8篇)

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精选8篇)曾国藩家书摘抄读书笔记篇1读曾国藩家书,我深受启发,此书记述了曾国藩在清道光年间至同治年间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家族、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是晚清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挫折,但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曾国藩的家书主要记录了他与家人的通信,这些信件涵盖了他的人生各个时期,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成长历程。

其中,我对曾国藩写给弟弟的信特别感兴趣,因为他与弟弟们的关系非常亲密,信中充满了亲情和关爱。

在信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和见解,并对弟弟们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曾国藩的家书给了我很多启示。

首先,他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父母和子女应该相互关爱、相互教育。

他认为,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让孩子懂得礼仪、尊重他人、有担当。

同时,他也注重子女的学习和教育,他认为子女应该读书、学习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其次,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提倡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基础。

他认为,学习应该注重实践和实用,而不是空洞的理论。

同时,他也注重文化修养,认为文化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途径。

他认为,文化应该注重经典、注重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最后,曾国藩的人际关系和处事哲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人际关系应该注重诚信、注重善良,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他认为,处事应该注重公正、注重实际,不要只看表面、不要只看利益。

同时,他也注重人际关系中的平衡和和谐,认为人际关系的平衡和和谐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

总之,读曾国藩家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家庭教育、学习和文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人际关系和处事哲学对我的启发和影响。

我相信,这些思想和文化对于我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我也明白了家庭教育、学习和文化、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人际关系和处事哲学对我的启发和影响。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1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

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之后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能够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2日前,在大班家长讲座上,西津小学汪宁老师的讲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资料既通俗易懂又富有内涵,结合她二十多年的教育经验解读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从而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帮忙孩子平稳过度。

其中对家长的言传身教进行了风趣幽默又一语中的的讲评,指出了家长的引导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氛围的耳濡目染、习惯的力量、品质的培养、身教胜过说教。

《曾国藩家书》中也指出:“至于担当大事、修身齐家全在明强二字”;“教儿女辈,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曾国藩出将入相被后世誉为“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在家书中有多篇涉及对家人的关怀备至、对晚辈子侄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从正面勉励督促子侄用功读书、谦逊做人。

【古典文献汇编】《曾国藩家书(原文注释译文)》

【古典文献汇编】《曾国藩家书(原文注释译文)》

《曾国藩家书(原文注释译文)【古典文献汇编】》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

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又于1861 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 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

当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

特别是对曾国藩这样的学识很高的人物,是绝不能妄下评语的。

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

但是,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

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是非常必要的。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 年,卒于1872 年。

曾国藩六岁读书,二十八岁中进士。

初授翰林院检讨,一直到道光29 年(1849 年)升礼部右侍郎、署理兵部左侍郎。

咸丰帝即位后,他先后兼任过兵、工、刑、吏等侍郎等职。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

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昃 ㄑ 剩 ё魇ハ停 攀等〉貌簧俪杉ǎ 蟠尤掷碚 膊皇е沼兴 伞H欢 示 蜓固 教旃 比烁畹氐人 魉 词亲锩 阎 L乇鹗恰疤旖蚪贪浮笔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72 年 3 月12 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终年61 岁,正如古人所云:“千夫所指,无病自亡。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读完了《曾国藩家书》,感触深刻,这本书信体的作品,记录了曾国藩从道光年间到同治朝大约30年的人生经历,其中有关于治学、治家、治政的诸多见解和思考,值得我们细细阅读和思考,可以对我们的人生和学习产生帮助,有助于我们少走很多人生的弯路,更加平顺。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全副精神、首尾不懈、见异思迁、一无所成、家勤则兴、人勤则俭、胸襟广大、襟怀豁达、扶危救难、功不独居,过不推诿、骄奢倦怠、另起炉灶、高山流水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及感悟赏析: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赏析:这段话给我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有点儿类似于清末学术巨子王国维关于治学和做事业的思考,立志、守心、求得,可见大学问者的境界都是殊途同归的。

读后感·读了这段话,我们从小就学会立志,然后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来打磨自己,让自己变得坚韧,然后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蜕变,成就自己的学问和事业。

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样可以让被人推心置腹的成为自己整成的朋友,同时也能够让揭开一些人的虚伪面目。

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只要做到大巧不工,便是藏锋守拙。

3、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赏析:要做到胸襟开阔,就得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淡看待人生际遇,功名利禄淡泊,这样便一定会成为胸襟广大的人,拥有虚怀若谷的品德。

4、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赏析:曾国藩认为,男儿需要有倔强之气,有不服输的勇气和良好的心态,这样会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在逆境中崛起,抓住机会以弱胜强,成就自己的功绩。

曾国藩读书笔记摘抄素材(3篇)

曾国藩读书笔记摘抄素材(3篇)

第1篇一、引言曾国藩,字子植,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

他一生勤奋好学,读书笔记众多,其中不乏对人生、治国、修身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以下是对曾国藩读书笔记的摘抄素材,供读者参考。

二、人生哲理1. “人生如梦,转眼即逝。

世间万物,唯有知识永存。

”(曾国藩)2.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则口亦不能诵读得字句成句也。

”(曾国藩)3. “人生在世,贵在自立。

自立者,必先读书。

读书者,必先立志。

立志者,必先修身。

”(曾国藩)4. “读书不能只看眼前利益,更要着眼于长远。

一时之得,未必能长久;一时之失,未必不能转机。

”(曾国藩)5. “人生有四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结交天下士,相逢尽道心;得遇明主君,荣华富贵身;功成名就时,不忘初心人。

”(曾国藩)三、治国方略1. “治国之道,首在用人。

用人之道,首在识人。

识人者,必先察言观色;察言观色者,必先修身养性。

”(曾国藩)2. “治国如烹小鲜,不可急躁。

急躁则败,从容则成。

”(曾国藩)3.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治国之道,必先修身。

”(曾国藩)4. “治国者,必先正己。

己不正,不能正人。

”(曾国藩)5. “治国如植树,根深则叶茂。

治国之道,必先修政。

”(曾国藩)四、修身养性1. “修身之道,首在立志。

立志者,必先读书。

读书者,必先求师。

”(曾国藩)2. “修身养性,重在养心。

养心者,必先养德。

”(曾国藩)3. “修身之道,首在克己。

克己者,必先知耻。

”(曾国藩)4. “修身养性,重在养气。

养气者,必先养志。

”(曾国藩)5. “修身养性,重在养性。

养性者,必先养德。

”(曾国藩)五、军事思想1.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曾国藩)2. “兵者,诡道也。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笔记《曾国藩家书》的读书笔记1学习完曾国藩的家书,正如曾自己所说: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虽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但真正做到这点,确并非易事。

家书中曾国藩屡次说道自己的不足跟欠缺,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曾国藩确实是个大家。

之所以又这样的成就,就是在于他能自省。

能够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并且终其一生,一般的人几乎做不到,而曾国藩做到了,给了后人一个很好的“恒”的概念。

曾国藩前后三次戒烟,历时长达10年之久,前两次大张旗鼓说要戒烟,但都是反反复复,没有成功。

最后一次,在不知不觉中安静的戒掉,而戒烟结束后,自己写了日课12条来约束自己。

给自己定个目标,目标不要太高,那样的话就成了好高骛远了,听过这样一个故事,马拉松比赛后,记者要对冠军例行采访,问夺冠的秘诀。

冠军回答说: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然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当行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时,并能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前进速度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要达到目标,就像上楼一样,不用梯子,一楼到十楼是绝对蹦不上去的。

必须是一步一个台阶的走上去。

踏踏实实地,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将增强自信心,并将推动发挥潜能达到下一个目标。

经常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快乐工作。

怀揣自己的梦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

《曾国藩家书》的`读书笔记2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

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 升级版)

1
道光二十二年 十一月十七日
2
道光二十二年 十二月二十日
3
道光二十三年 正月十七日
4
道光二十三年 正月十七日
5
道光二十三年 二月十九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 初六日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 初六日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 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 十二日来自道光二十四年三月 初十日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 廿九日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 二月初一日
读书笔记
曾氏家书,千古留传,今日读来仍感启示颇多。 “非知之艰,行之维艰。欲去“骄”字,总以不轻笑人为第一义。
目录分析
01
道光二十一 年辛丑四月 十七日
02
道光二十二 年正月初七 日
03
道光二十二 年四月廿七 日
04
道光二十二 年七月初四 日
06
道光二十二 年十月廿六 日
05
道光二十二 年九月十八 日
02
咸丰九年二 月大祥前一 日(二月初 三)
03
咸丰十年闰 三月二十九 日
04
咸丰十年六 月二十八日
06
咸丰十年九 月二十四日
05
咸丰十年七 月初八日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 日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四 日
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 四日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八 日
同治元年六月初二日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日
精彩摘录
这是《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

经典国学:曾国藩家书

读书笔记
俯首一枕清流仰首你的风骨当代政坛上两位针锋相对的人物,**与蒋介石曾经同时推崇一人,**写道:“愚 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没想到房梁上趴着一小偷,耐心等待主人睡觉后下手,听着曾国藩一遍遍地背诵,小偷早 已烂熟于心,而他还在翻来覆去地背那篇文章,小偷终于忍不住跳将下来,训斥道:“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 然后将那篇文章流利地背了一篇,扬长而去。要论当今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当数《曾国藩家书》,书店、超 市、车站、机场甚至地摊,只要有书的地方都能见到《曾国藩家书》,各种版本,反复印刷,无需广告宣传、不 要签名售书。
此书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语言的移位性,即使过了很多年但里面很多道理启示在今天很引人深思,但知道这 些道理很简单,关键要怎么样付诸行动,希望以后自己能时刻记住家书里面的教导,并行动起来。
反复翻阅。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
精彩摘录
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 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不惟平心谦抑,可以 早得科名,亦且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悌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 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 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盖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 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读书笔记--白话文《曾国藩家书》047致沅弟:治军需脚踏实地

读书笔记--白话文《曾国藩家书》047致沅弟:治军需脚踏实地

读书笔记--白话文《曾国藩家书》047致沅弟:治军需脚踏实地这封信是曾国藩在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从湖南湘乡老家,写给前线的九弟曾国荃的。

此时的曾国藩正在家为父守丧。

这封信主要谈到了治理军队以及与人交往的道理。

信尾曾国藩还告诉九弟曾国荃,用盈余的军饷钱粮接济当地因战争而穷困潦倒、流离失所的百姓。

爱民之心,跃然纸上。

信中提到的“拨庚(gēng)”,是湖南当地婚嫁的一种习俗,类似于订婚仪式。

沅甫九弟左右:十二日安五前来军营,托他寄回今年的第二号家信,想必你们已经收到了。

十三日午刻,九弟你的媳妇生了一个女孩,生产过程非常迅速。

巳(sì)刻的时候我在曾家坳(ào)时还没有消息。

因为胡二龙过来,我要在山腰那里交待一些事情,就听说接我媳妇还有四弟的媳妇过去,又过了一会胡少龙经过曾家坳(ào),见到我的时候告诉我,孩子已经生下来了。

你媳妇晕血了大半个时辰,服了大补的药,申刻初的时候已经基本痊愈。

也是仰仗祖宗们福泽的庇护,这件事一切平安,弟弟你可以放心。

治理军队总是需要脚踏实地,能够在细小的地方多用心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每天起来都能看到进步和效果。

但凡与人接触、周旋,如果没有真心实意,那么必然没法感动他人;然而空有一腔的真情实意,但是不懂得礼仪、不注重说话的方式来表达,那么满腔的真情实意也必然没法完全表达出来。

《礼》经中所称的没有文饰,礼就无法施行就是这个意思。

我这辈子不爱讲究文饰,所以到处碰钉子,做不成事,近来恍然明白以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对。

弟弟在外面办事,最好随时斟酌说话做事是否合适。

甲三这孩子十三日回家,芝生十三日也还会过来,温弟跟李家定在二十三那天“拨庚(gēng)”。

我们省乡试的第一名龙达生初七、初九两天住在山腰,初八那天住在小界家中,咱们兄弟四个的家里大小都平安,你在前线不必挂念,顺便向你问好!哥哥曾国藩亲笔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第三号家信)听说我军水师的粮食和银两还有一些盈余,弟弟的部队现在不缺银子用,不必运送军饷过去。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俗话说:文如其人。

读曾国藩的家书,好像听见他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政治家。

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去世前不久,跨越近三十年。

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他的志趣仍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始终以读书人自居,这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成为他一生成功的基石。

他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他有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

他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更加强调灵活大气、坚挺的文风。

他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的较少,而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少年时学习的误区,如字体、天文等,这几乎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同时,他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

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一般官宦人家所能及。

感受最深的,是他作为过来人对以前每个阶段读书方法和效果的总结。

他的方法积极向上,深得儒家精神熏陶。

开始认为自己学术修养已经可以了,可是准备写书时又认识到基础不扎实、涉及面窄,还远远没有达到总结前人经验后再提炼的地步。

他讲究做人与作文融会贯通,特别强调读书的意会和对人的教化作用,教导儿子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

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然冲融之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其诗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登堂入室。

对科举考试,他评论道: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针对弟弟们的考试失利,建议他们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徇私舞弊,到主考官面前说情。

他总结了为学初始阶段模仿和积累的必要,收效较速,取径较便。

对于通用学习方法,他谈到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

读经之法在于耐字,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

《曾国藩家书》摘录

《曾国藩家书》摘录

《曾国藩家书》摘录1. 学习之环境: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问立志之真不真耳!2. 读书之用处: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

“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

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明理有用之人也乎?3. 读书三要诀: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4. 读书须能涵泳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

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

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

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

“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

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

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

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

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

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大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勃兴。

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

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

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游”之名,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

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

5. 读经与读史之法: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

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

读经有一耐字诀。

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此所谓耐也。

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

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

《曾国藩家书 全三册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曾国藩家书 全三册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谢谢观看
曾氏在传统文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均有突出成就,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其生前编纂的《经 史百家杂钞》就影响巨大,而在他逝世后流行的“家书”和“家训”,更因其贴近当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而 大受欢迎。《曾文正公家书》收录曾国藩道光二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 儿子辈的家信,并适当补充了部分他写给朋友同僚的信以展现曾氏人生全貌。其内容上至经邦纬国、济世救民之 道的阐发,中及进德修业、读书求学的方法指导,下至人际琐事处理和家庭经济生计的经验建议,可谓事无巨细, 纤悉无遗,可谓曾国藩一生主要活动及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蕴含了其处世应变的哲学体悟和思 想精髓。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曾国藩家书 全三册 中 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
译》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植季
文人
洪弟
浦弟
侯温甫子
湖南
侯温甫沅

家书
父母 咸丰
传统
曾国藩
道 季洪弟
南康
沅浦
道光
省城
目录
01 曾国藩家书(上)
03 曾国藩家书(下)
02 曾国藩家书(中)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号伯涵,湖南湘乡人。曾氏是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也是 洋务运动的最初发起者和推动者。在传统文人读书做官的道路上,他由秀才选贡士,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 学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以一八五三年起受清廷委派回湖南办团练抵抗太平军为发端, 直至一八六四年其下属基本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因军功逐步高升,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封一等毅勇侯,卒 后谥号“文正”。
曾国藩家书(上)

曾国藩先生读书笔记摘抄(3篇)

曾国藩先生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曾国藩,字子植,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曾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为清朝中后期的重要官员。

曾国藩一生勤奋好学,对经史子集均有涉猎,尤其对《易经》、《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

本文摘抄了曾国藩先生的读书笔记,以飨读者。

二、曾国藩先生读书笔记摘抄1.《易经》(1)易者,象也。

象者,意也。

意者,心也。

心者,道也。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论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大学》(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4.《中庸》(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或生而慧,或生而愚。

愚而好学,虽迟必获;慧而不用,劳而无功。

5.《孟子》(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6.《史记》(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大丈夫行事,当磊落光明,无所顾忌。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老子》(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8.《庄子》(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2)逍遥游,其至也,与天地为一。

《曾国藩家书》好段摘抄

《曾国藩家书》好段摘抄

《曾国藩家书》好段摘抄曾国藩(1811-1872),字豫章,号魏初,江苏常州人,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理学家。

他以其儒家思想和政治智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在政务繁忙的同时,积极与家人、朋友和学生保持书信往来。

这些家书里蕴含了他对人生、事业和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他的理想、价值观和教诲。

以下是《曾国藩家书》中一些精彩的段落摘抄。

1.勤俭节约"人生苦短,时间宝贵。

我们要善于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并将时间用于有意义的事情上。

要懂得节俭,量入为出,做到吃穿用度合理,不浪费。

靠拮据的生活,可以培养我们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可以保护我们的钱财,使之可以有更好的用处。

"2.修身养性"修身者,思如泉涌,支源长远;养性者,克己奉公,心怀天下。

要心存诚恳,笃行于内,注重修身养性。

只有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追求道德的高尚,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增添自己的魅力,达到人格的完善。

"3.教育子女"教育子女,是一项光荣而且重要的任务。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要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才,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贡献。

"4.坚持奋斗"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面对逆境,我们不能退缩和妥协,而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勇往直前。

只有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

"5.诚信为本"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我们要言而有信,守信用,不轻诺,不许诺不能兑现。

只有真诚相待,守信用,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起稳固的人际关系。

"6.虚怀若谷"要保持虚心,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虚怀若谷,才能吸收更多新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

与人交往,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自以为是。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人力班贾子轩 32014050043 作者简介: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

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

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作品介绍: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

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

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

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

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

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

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青年毛泽东对他这位有名的老乡评价甚高,历数古代帝王无赞语,独服曾文正公,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之为“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梁启超曾惊叹:“如无曾文正毅力,必为失败之人”。

这些都归于曾国藩一生中的十三套学问中能流传后世的一套——《曾国藩家书》理解与感悟:1、“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倘若自己真心立志发奋读书,努力学习,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场合,自己的意志足够坚强,都能够静心学习读书;但是如果并没有真心想提升自己,就算提供一个十分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也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读书的。

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想法是由内心发出,那么实施它的时候便会克服一切外来的阻力,不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目的;但是如果并没有真心实意地对待,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家书摘录
前言:很早前就想阅读此书,一直抽不出时间。

前一段时间听完曾仕强讲的“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 ,觉得还不够味,便又找了电子书来看。

最初用手机读了一点,又觉得不方便,还是在电脑上又从头开始看了一遍。

1.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
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

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骆按:如今休去且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

做与不做都是同理,想做就去做,不必择时择地。

2.切己体察,穷其理,即格物也。

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

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骆按:这句话有点王阳明的意思了。

知行合一。

3.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总
期不自满足为要。

骆按:乔布斯所言“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也是让人们不自满,不
要骄傲的意思吧。

4.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书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5.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6.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禾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

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
贵,悉由命走,丝毫不能自主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7.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
猛然内省,决然去之。

不惟平心谦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一养此和气,可以稍减病患。

8.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骆按:人而无恒,一无所成。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臣之年二十而好
捶钩,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

9.身体虽
弱,却不宜过于爱惜。

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每日作事
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

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奄奄无气,决难成事。

骆按:既然决定做某一件事情,就认准目标,决心去做就好了。

10.凡心中不可有所恃,心有所恃则达于面貌。

骆按:心中所想,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你的眼睛出卖了你的心。

这段话有点以貌取人的意思,大家都说眼乃心之门户,其实也只是片面的看法吧。

11.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骆按:骄傲与口无遮拦。

12.余阅历已久,觉有病时,断不可吃药,无病时,可偶服补剂调理,亦不可多。

骆按:曾国藩多次在家书中提到“病时不可吃药”或“少服药” ,不知是何缘故。

是不是因为古人平常也服药,或者病时所服药物太多呢?
还是要让人靠人体的自愈能力呢?
现代一些中医专家还常说,大病医九分,一般的病医八分,小病医七分。

当时好像还引经据典的,古人不知此吗?
13.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念下场时,
骆按:真是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岂是空谈呢?富贵人家
多打算,穷苦人家就不应多计划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4.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
略相同。

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自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

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
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

吾好读庄子。

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

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
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骆按:豁达之心,恬淡之心。

繁忙中也要有一副悠闲的心思。

15.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

无意恒居十分之七。

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骆按:这就是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16.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17.朱子言:“为学壁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


骆按:朱老夫子也懂得做饭吗,君子不应远庖厨吗?
朱子的意思是先学个大概,然后再深入学习吗?比如建房子,只是在一种工序上摸索来去是不行,必须先把主体建好之后,再慢慢粉饰吧!
18.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衬一井,力
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骆按:这样的说辞是要看掘井的目的是什么,不过一般掘井的目的都
是为了吃水吧。

与其走三家,不如坐一家。

掘一井而见泉水,就可以供人使用,用之不竭。

这是说,专心于一事,终身必有所称,起码足以糊口吧。

与这个相类似的有《传习录》当中的一段: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19.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敢为下
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骆按:格局大一些,目标较正确,再加上恒信,一般之事皆可为了吧!
20.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
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骆按:这就要看是真立志,还是假立志。

21.余所望于诸弟者,如果而已,然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也。

22.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
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
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
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
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关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肢不能行。

四者缺一不可,盖阅历一生深知之,深悔之者,今亦望家口诸侄力行之。

23.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带勇亦能,兄之短处在此,屡次谆教弟
亦在仰鼻息于傀儡之辈,又岂吾心之所乐?”
此已露出面耐烦之端倪,将来恐不免与龃龉。

骆按: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诸事应如是,即使稍露不愤之词,色
变难矣。

耐烦以不色变为高。

《论语》中“为政”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曾文正的弟弟稍表抱怨之意,他便出言警告。

耐烦就是不抱怨,不气
愤,面色不改变吧。

昨天听傅佩荣讲易经,也说人是很容易感到疲倦的生物,所以更要学
着耐烦了。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所息。


子贡曰:“然则赐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皋如也,宰如也,坟如也,鬲如也,则知所息矣。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24.凡人为一事,以专而精,以纷而散。

荀子称“耳不两听而聪,
目不两视而明”,庄子称“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皆至言也!
25.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

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
如多走路,少坐轿。

骆按:早起时间充足,早起床是每日按一个好开头。

至于“多走路,少
坐轿”,意思是少讲排场,不要太搞特殊化,架子不可端的太高吧。

26. 吾谓读书不求强记,此亦养身之道。

凡求强记之者,尚有好名心横亘于方寸,故愈不能记。

若全无名心,记亦可,不记亦可,此心宽然无累,反觉安舒,或反能
记一二处,亦未可知。

骆按:我以前也有过类似体验,若太执着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执着,
固执,有恒,根本不是一码事。

一般人的执着也许只是固执,是一种固定思维,是一股争强好胜之心,所谓“好名心”,而非是一种淡然习惯为之的恒心。

27.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昔,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

遽尔摧阻。

骆按:毋惮初难,毋恃久安,毋忧拂意,毋喜快心,
后记:读这本书,还是比较快的,花费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每天有空的时候,就坐在电脑前读一点,不过感觉还是没有读纸质书有氛围。

坐公交的时候,偶尔也翻几页,只是笔记整理的太晚了。

一懒二拖三
不读书!
只有亲自去读才能了解这个人的生活、思想,只是听别人讲述,总归是欠点味道。

整体来说,《曾国藩家书》的可读性非常高,印象最深的是
“有恒”、“每天读书”、“每天写日记”、“戒懒戒傲”,以及他字里行间对家人的关怀。

曾国藩的思想极为朴素,务实。

“进德”、“修业”。

他并不求名,名望
却跟随他。

他自认为无恒,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写日记。

以后还要再读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