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国史

2015北大中国史

一、名词解释

日书护乌桓校尉驱准保藏参军戏梁方仲

海国图志李秀成自述少年中国学会国民会议运动四清运动

二、论述

1王与马共天下与士大夫治天下

2唐后期工商税

3近现代地方自治

4近现代土地问题

2014北大中国史

一、名词解释

层累地造成古史八王之乱蒙古千户百户制《大诰》

殿本中国本位文化建设运动七千人大会清华简

二、指出下列钱币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鬼脸钱,红线,荚钱,交子,中统钞,刀布,错刀,半两,贝

三、论述题

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背景

2.“清朝的成功主要因为满洲早期统治者的汉化”以及“清朝的成功不是因为汉化,对少数民族实行有弹性的统治政策才是关键因素”。先从学术史的角度介绍下这两种观点,然后谈谈清朝的“成功”和“汉化”的关系问题

3.清末人们对代议制的认识及制度变化

4.论述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

2013北大中国史

一、名词解释

良渚文化侨州郡县《唐律疏议》元丰改制金瓶掣签

李秀成轮船招商局国民军新生活运动四人帮

二、论述(120分,4题,选做3题)

1.汉代儒学的发展过程。说明与秦代相比,汉代儒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资本主义萌芽”曾是研究热点,但近年来遭到质疑。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3.结合学界已有成果,评析李鸿章晚清外交活动。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思想演变。

2004年北京大学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每个5分):

子口税马建忠筹安会《革命军》中美续增条约

长沙会战梁漱溟法币政策《红色中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二、必答题(必答题每题20分):

1、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的思想内容

2、评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改定新约运动

三、选答题(选答题每题30分):

1、论曾国藩

2、评述清末预备立宪运动

3、分析五卅运动的进程、看现代工人运动的特点、列举关于五卅运动的有影响的论述,并评析观点。

4、以“战国策”派为分析对象,评述后方知识分子关于文化重建的讨论特征及演变的根由与趋向。

2004年北大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每个5分):

金文封禅海塘清谈瓦剌行中书省

左宗棠收复新疆八一三事变《国闻报》黄兴新潮社《中国土地法大纲》

二、必答题(必答题每题20分):

1评述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2孙中山称自己为“洪秀全第二”,你是否同意其观点,为什么?

三、选答题(选答题每题30分):

1、评价许倬云有关汉代经济发展趋势的一个观点,观点大概意思是若按汉朝的路子发展中国很早就走上工业国家了,问你同意不同意他的观点,并结合史实来论述理由。

2、范祖禹在《唐鉴》里说:唐享国三百年,最为长久,然无君臣父子之义……三纲不立……上无教化,下无廉耻。请问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唐朝的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3、简述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历史功绩。

4、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中间路线的基本观点

2003年北大中国近现代史

一、名词解释(30分)

合挥《校颁庐抗议》福州船政学堂端方咨议局进步党

二、简答

(一)简述

1、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转变

2、李鸿章的外交政策评析

3、晚清留日学生的历史贡献

(二)、评价著作的学术价值(选1)

1、《海国图志》

2、《周恩来年谱》

3、严复所译8部西方名著

4、《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

(三)、介绍研究成果

1、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的定位,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破裂

3、抗美援朝战争

三、论述(40分)

1、49至56中共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2、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活动评析

3、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

2003北大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侯伯公谶纬之学支移和折变万斯同士家制

《筹办夷务始末》满铁《古史辨》张闻天

二、简答

1、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

2、从史官到史馆的演变

3、20世纪80年代以来晚清新政的研究状况

4、评价陈独秀

三、论述

1、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特征

2、隋唐以后赋役制度的演变

3、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军阀问题

4、中国人民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

2003北大史学理论(复试中的笔试100分)

论述:

1、试论陈寿的《三国志》为何失之于略

2、试述史和论的关系

2001年北大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初税亩侨置土断刘堰筹办夷物始末淮军

西山会议派任弼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二、论述

1、士族的衰落与庶族的兴起(比较)

2、晚清立宪派

3、两次中日战争比较(189

4、1931—1945)

北京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井田制、扩户、白粮、日知录、驱口、清议、瓦岗军

二、论述题

1、王莽改制

2、北朝的汉化与反汉化

3、唐宋政治制度比较

4、古代中国经济中心南移过程

5、明清内阁制

1、评清议和党锢

2、评唐代科举制

3、试比较中西封建制

4、就弗兰克《白银资本》谈他提出的“中国中心论”

北大中国通史

一、解释名词:(30分)

(1)管仲(2)度田(3)二府(4)猛安谋克(5)军机处

(6)海国图志(7)筹办夷务始末(8)唐才常(9)汪精卫(10)秦邦宪

二、问答题

1、北魏末年爆发各族人民大起义,它与孝文帝的改革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15分)

2、从两税法到地丁合一,这些税收政策形成的原因何在?说明了什么问题?(25分)

1995年北大宋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帅漕宪仓

2、府州军监

3、东京梦华录

4、陈亮

5、市舶司官户

6、翰鲁朵

7、三峰山之战

二、问答题:(共60分)

1、简述宋代的军事制度及其利弊得失。(25分)

2、海陵王完颜亮评述。(15分)

3、简论宋朝在中国及世界历史上的地位。(20分)

1995北大中国现代史

考试科目:中国现代史招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中国现代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

2、安国军政府

3、“训政时期”

4、法币政策

5、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6、马歇尔“调处”

7、“四马分肥”

8、《二月提纲》

二、问答:(每题30分,共60分)

1、试分析比较“九一八”事变后至“七七”事变前国民党、共产党对日与对内基本政策。

2、试从历史及社会的角度分析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总结这一制度实施20年的主要经验教训。1986年北大秦汉史

一、“贵粟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是怎样评价的?(25分)

二、“度田”事件说明了什么社会和政治问题?(20分)

三、马王堆汉墓是哪几个人的墓葬?这几个墓葬为秦汉史研究提供了什么主要资料(25分)

四、试为研究秦汉史开列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各五种,写出各资料的作者并加以简要评介。

1986年北大魏晋南北朝史

一、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屯田、占田、课田、均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制度,其性质如何,相互之间有无关系?(30分)

二、标点下列史料,概括解释其要点,指出它说明历史上什么问题。(30分)

迄于二汉尊儒重道朝廷州里学行是先虽名公子孙还齐布衣之士士庶虽分而无华素之隔自晋以来其流稍改革泽高士犹厕清涂降及季年专称阀阅自是三公之子傲九棘之家黄散之孙蔑令长室转令互争铢两所论必门户所议莫贤能苟-且之俗成傲慢之祸作非所以敦弘退让厉德兴化之道也。(梁斐子野宋略)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官渡之战(2)中书舍人(3)郦道元(4)统万城(5)哀江南赋

(6)典(7)文心雕龙(8)南中(9)家讳(10)侨州郡县

(11)上章首过(12)支籍(13)嘎仙洞(14)寺户(15)山越

(16)谢赫(17)秘书(18)道安(19)“元嘉之治”(20)六丁兵

1986年北大隋唐史

试题(一)

一、试论述唐代后期的政治形势。(30分)

二、试论述唐代府兵制的渊源及其演变。(25分)

三、试论述韩愈在唐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25分)

四、名词解释(20分):

(1)四等官(2)三考(3)过门下(4)虚与实估(5)大谷给田文书

(6)敦煌差科簿(7)制授告身式(8)白直(9)上佐(10)勾官

试题(二)

一、李唐承隋、律令大备。试述唐代前期继承了隋代哪些主要的制度。(30分)

二、试述唐宪宗时期朝廷削弱藩镇势力的措施。(25分)

三、请参照下面的示意图标出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前后的唐代都护府和景去元年(公元710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期间唐廷陆续添置的九节度使棗经略使的大致位置。(20分)

四、解释名词(25分)

(1)回造纳布(2)神策军(3)“永贞”内禅(4)安西四镇(5)榷盐法

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15分)

(1)魏征(2)李林甫(3)藩镇割据(4)大谷文书(5)关陇集团

二、简答(60分)

1、隋文帝实行地方佐官中央任免有什么意义?

2、唐朝实行均田制的意义。

3、简述唐末农民战争的作用。

4、简述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原因及其在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意义。

5、试举出有关隋唐的史籍十五种,近人有关隋唐史的著作十种。

6、简单评价学术界关于牛李党争的各种不同意见。

三、论述(25分)

1、试述唐代政治军事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1986年北大宋史

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宋代全有空前的发展,其后的元明两代似亦少所超越。试从两宋农工商业的发展状况和其时文化、教育、学术、思想诸方面的发展状况加以论述。(50分)

二、耶律阿保机是怎样成为契丹族的最高统治者的?从他以后到辽圣宗以前(不包括圣宗),辽的诸帝都是怎样继承了帝位的?试依次加以论述。(30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1)罢守本官(2)免解进士(3)敕令格式(4)推排(5)泛使海行法

1986年北大元史

一、名词解释(10分)

(1)把阿秃儿(2)达鲁花赤(3)札鲁忽赤(4)札撒(5)怯薛

二、填空题:(15分)

1、十三世纪时蒙古三次西征的最高统帅是谁?第一次西征是(),第二次是(),第三次是()。

2、()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诸部后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元朝在中央设()统领全国行政,设()管理军事,设()负责监察,又设()掌宗教,设()掌驿站。

4、()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5、()年,蒙古灭金。

6、元代编篡的三部农书为()、()、()。

7、蒙古帝国的京城是()。

三、写出下列蒙元史要籍的作者:(10分)

(1)《辍耕录》(2)《元文类》(3)《史集》(4)《世界征服者史》

(5)《蒙鞑备录》(6)《牧庵集》(7)《秋澜集》

(8)《元朝名臣事略》(9)《道园学古录》(10)《黑鞑事略》

四、写出下列蒙元时代著名人物的族属:(蒙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汉族?契丹族?等等)(10分)

(1)八思巴(2)木华黎(3)耶律楚材(4)桑哥(5)赛典赤

(6)丁鹤年(7)刘国杰(8)巴面术阿面忒的斤(9)燕铁木儿(10)鲁明善

五、写出下列蒙元时代地名的今地所在:(5分)

(1)汗八里(2)上都(3)别失八里(4)报达(5)不花喇

六论述题:(50分)

1、试论元朝统一全国的意义。(25分)

2、试述元代科技、文化的成就。(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