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小学数学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的研究

合面中心小学袁冬勤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后正式启动,在一线教师的努力下,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应运而生。经过十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导学案有很多的优点,也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认同。但是,导学案毕竟是新事物,它还有很多的不足,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仍然是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由此,本文将从导学案的有效使用入手,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对如何有效使用导学案进行剖析,用实践经验来进一步阐述“导学案”的运用与提高。

关键词:导学案教学实践使用研究

引言

目前,很多基层学校都在使用或尝试使用导学案,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一些问题,对此,很多人已产生了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质疑,并着手去总结和反思其有效性。然而,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王庆生(2010)认为,“导学案”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模式是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那么,它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发现,大家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差距造成的。由此可见,我们的问题是由实践引起的,那么最终的研究就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本文拟加强对导学案使用方法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健康有序地继续发展,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落实,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的学生。在我们的基层教学中,只有大家都会用且正确使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导学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实现它的有效价值。

一、依托教材是基础

王喜生(2010)研究指出“导学案”内容的科学性应落实准确性、激励性、主体性的原则。笔者认为,导学案的编写主要取决于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剖析与拓展。教材是教师设计导学案所借鉴的蓝本,是导学案教学的凭借,是学生与教材“对话”的媒介。所以,任何一堂课的导学案编写,都应该准确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写意图,结合学习主体的基础知识、当地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习惯等进行,使导学案源于教材而又不局限于教材。通过导学案对教材进行解读和拓展,达到使学生既能准确把握教材安排的有关内容,又能通过拓展知识的学习达到对教材之外知识的学习提升。

二、教师指导不可缺

在导学案的使用过程中,不管是在课前、课中,还是在课后,教师的指导均尤为重要。课前,教师要进行导学案学习方法的指导,明确完成的要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哪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在使用导学案的初期,教师可带领着孩子们一步步地完成导学案,将一些完成导学案的基本要求与策略告诉学生,比如:完成导学案之前要深入阅读教材;遇到“拦路虎”可再一次阅读教材;对于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要作好记录等,只有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去完成导学案,学生在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

有数,使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课中指导也是不可缺的,比如:让学生对课前未弄明白的问题要认真做好笔记;而课后,可以让学生整理出仍未明白的知识点,通过与老师、同学再一次的交流来解决。如果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缺乏老师的指导,孩子们将会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找不到从何下手。

三、“放手”教学是关键

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之前,总是怕孩子们不会学、学不好,所以,一直都是老师“主宰”着、“表演”着,从而出现教师激情四射,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而新一轮的教学结构改革,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老师学会“放手”、大胆“放手”、敢于“放手”。所以,我们要努力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领会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讨论、大胆地质疑;放手让小班上台展示。总之,只要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能完成的,教师绝不插手,但如果学生通过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也应适时点拔、引导,给予必要的帮助。

四、小组合作落实处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实现成员间的互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许多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最大的弊病是缺乏合作意识,合作讨论流于形式,教室里“热闹非凡”,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在组内各说各的,没有真正的思考与合作,学生也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形成各自为阵的状态。这样的合作,对于如今导学案的使用是毫无价值可言的,所以,为了更加有效地使用导学案,小组的优化组合与责任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与基础,直接关系着小组合作的成功和失败,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体现思维的碰撞,只有这样,小组合作才能落到实处。

五、批改学案不可少

如何使导学案更有效的使用,对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监督是关键。在上课之前,教师可采用全批改、抽批改、分层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确定小组的展示任务,做到有的放矢,将学生都会的省略不讲或简单讲,节省下更多的时间放在较难的部分。当然,课后,还应对导学案再一次批阅。一堂课之后,经过讨论交流、拓展延伸,可能又有了更好的见解,也可能有一些仍没有搞清楚的问题,所以,教师还需在课后进行再一次的批阅,认真研究孩子们仍没有搞清楚的地方,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和思想上的亮点,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及时更正讲解、查漏补缺。

六、展示培训贯始终

在最初的展示过程中,展示的同学总是一个人唱着独角戏,不和下面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思维碰撞,就像读课文一样“讲”着,所以,对于展示的培训应该贯穿于始终。课前,可确定展示的小班,让他们在小班长的带领下分配任务,然后进行课前的试讲,试讲合格后才可进行小班展示。但是,虽然展示前进行了培训,在展示的过程中仍会出现问题,如:由于胆怯导致表达不清、临时“短路”、讲解不够透彻等,所以,展示结束后需要对他们的展示情况进行合理而诚恳的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与不足,提出建议。

结语:导学案是一种载体,利用导学案进行有效甚至高效的学习才是我的最初目的,虽然教学结构改革之路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但是,我相信,“导学案”使课程改革走出了一条新路,让教师走出传统教学进行勇敢尝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