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word范文 (5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摘要:众所周知,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外,少数民族
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

在语言和文化方面
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

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这也就肯定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关键词: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节庆建筑
一、云南少数民族的总体情况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
族中,云南就有52个。

云南总人口4144万,少数民族占38.07%,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回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
藏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怒族、阿昌族、基诺族、蒙古族、独龙族、
满族、水族、布依族等20多个民族的人口都超过8000人。

云南少数民族人口
呈多样化分布:一些民族既有一定的聚居区,又杂散居于其他民族中;一些民
族高度集中于一个地、州甚至一个县、一个乡中;有的民族杂散居于城镇及交
通沿线,以村寨聚居;有的民族散居于城镇。

人口在5000人以上、并有一定聚居区的25个民族,主要聚居于平坝地区和边疆河谷的有回、满、白、纳西、蒙古、壮、傣、阿昌、布依、水等10个民族,人口约450万;主要聚居于半山区的有哈尼、瑶、拉祜、佤、景颇、布朗、德昂、基诺等8个民族和部分彝族,
人口约500万;主要居住在高山区的有苗、傈僳、藏、普米、怒、独龙等6个
民族和部分彝族,人口约400万。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民族的县,回族、彝族在
全省绝大多数县都有分布。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它的少数民族总人口(1433万)名列第2位(仅次于广西)。

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41%,居全国各省
级行政区的第7位(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广西、贵州、宁夏)。

其中人数
最多的彝族占总人口的11%。

二、云南少数民族众多的原因
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 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
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

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

三、云南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云南 25 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

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

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

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民族文化是指整个民族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根据语言发展的历史和语言之间语言要素(即语音、词汇、语法)的异同,可
以把语言划分为语族、语支等各种类别。

若把历史同出一个“基础语”(即母语)的许多语言归为一大类,则称为“语系”;同一语系的语言,根据语言之间的异同,又分为若干“语族”;语族之下分为“语支”;同语支的语言关系
最密切,保留的共同点也最多。

语支之下又包括若干语言。

按照语言的分类法,云南境内的25个少数民族语言可划分为2个语系、4 个语族、11个语支。

现将这些民族语言系属分类及其有关历史文化介绍如下。

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
传承的。

2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包括:文化多样性、封闭性、乡土性、边缘性、兼容性以及亲和性等等
五、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解密
1、云南饮食文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之必须,人类饮食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
不断创造的结果;云南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可谓是中国饮食文化中气力夺目的瑰宝,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民族调查资料为我们提供了大
量研究民族饮食文化的生动资料。

云南民族饮食文化具体表现可归为器、形、艺、俗。

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餐饮器具,二是民族器具;形主要指餐饮菜肴形状与用料;艺及民族烹调技术,包括烤、焐、舂、盐煽、腌熏等;俗指的是饮食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双
重含义。

发展云南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对策:第一,挖掘、整理、创新、宣传云南民族
餐饮文化是发展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出发点;第二,品牌经营——名店经营——产业经营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点;第三,实现生产专业化、供应规
模化、经营连锁化、管理科学化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侧重点;第四,建立生态餐饮文化企业和培育民族生态餐饮文化龙头企业是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形成的突破点。

2、云南的建筑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

云南民族建筑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反映
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融。

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
族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
3、云南的交通文化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长期的建设、运输和管理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交通员工所普遍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具有现代意识和行业特色
的使命、愿景、精神和价值观,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展现各自外在形象所遵循的价值理念。

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

也就是说,交通文化的核心
内容是价值理念,而且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信奉和倡导,并在交通建设、运输和管理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

因此,交通文化是理论和实践
的统一,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交通文化的构成:交通文化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文化要素
构成。

也就是说,交通文化是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交通建设、运输和管
理实践中产生的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各种文化要素处
于不同的层次,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之间关系密切,共同构成交通文化。

4、云南的节庆文化
云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

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

5、南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在云南丰厚的文化土壤上,不同的历史积淀形成了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艺术。

云南省有 25 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近 20 年来,随着人
们对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寻民族文化的热潮,云南 25 个
少数民族形态多样、绚丽多姿的艺术也得到了大家更多的关注和探究。

本文对
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浅地探讨。

其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鲜明的人文特征、混融的多样特征、鲜活的生活特征、独特的个性特征、多元融合性特征和复杂变异性特征等七个。

其主要外部主因有:特殊的地理、生活环境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形成的自然条件;云南少数民 4
族的变迁史是形成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的历史原因。

内部主因有:人性的特质是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得以形成的直接推动力;相对不变的民族文化是云
南少数民族艺术特征得以形成的内聚力。

六.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发展的现状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不尽人意。

一是传统的文娱活动如山歌、民谣、民间舞蹈“三穿花”、“六穿花”等一般
都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参加多,40岁以下的年青人参加少,很多年青人听
不懂山歌,更不说会唱了。

调查显示,一些民间团体在组织举办山歌大赛,在
参赛300多名歌手中,40岁以下的仅有27人,40岁至50岁的有80人,50岁
以上的有210人,观众60%以上都是40岁以上的人。

流传中的壮族山歌对唱
(当地叫唱家),40岁以下的人80%无法听懂。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民间艺术
出现后继无人或面临失传的危险。

二是民间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举办多,政府行为少,经费不足,
发动面不够广,从而造成规模小、比赛项目少、质量不高。

三是留下为数不多
的文物遗产没有落实好相应的保护措施、人员、经费。

四是壮文的进校、推广、应用效果逐年减弱。

可见,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容乐观,对少数民族
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亟待加强。

七、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与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各级政府对
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抢救、整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和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2)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在县、乡、村没有落实相应的专业人员、资金、交通工具等,现在的文联、文化职能部门的办公经费极少,对抢救
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力不从心。

(3)文物部门对一些珍贵的文物保护措施没有广泛地进行调查,保护意识欠强,缺乏科学的保护措施。

把文物弄得斜塔面目全非,令人心痛不已。

5
(4)少数民族娱乐体育活动由民间松散组织牵头举办多,政府行为少,从而造成活动场所及资金相当困难,规模小,质量差。

(5)对那些善于弘扬与发展民间传统的艺术、医学、体育等优秀的民族文化贡献者,没有落实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扶持措施,因此,一些优秀民族文化后继无人,有失传的危险。

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对策
1.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因此,各级领导要把抢救、
保护、发展、民族文化当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的高
度来认识,把这一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落实好相应的机构、人员、经费,制
定抢救、保护与发展的规划、目标、要求和有效措施,以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得到有效的抢救、保护和发展。

2.与时俱进,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
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保护、整理和弘扬发展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增强中
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
渗透,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珍惜
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与时俱进,让少数
民族文化充满生机,蓬勃发展,融入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和整个世界文化大家庭
之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

结论
通过全文,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饮食、建筑、交通、艺术等方面;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
饰绚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博大精深。

但是在这些美好的后面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发扬与传承,让少数民族文化充满生机,蓬勃发展,融入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和整个世界文化大
家庭之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服务。

6
∙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荐 201X寒假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荐中学生寒假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荐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荐最新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