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景区旅游开发探析
青海湖旅游资源分析及发展
青海湖旅游资源分析及发展摘要:青海湖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前景广阔;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限性,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导致“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的境地。
通过青海湖资源分析,提出其发展的建议,以期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青海湖;旅游资源;发展21世纪,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朝阳产业”,构造了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它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也带给公众精神享受,对社会的稳定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我以青海湖为例做出旅游资源做出分析,希望通过企业化的营销方式帮助其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提高湖区经济实力。
一、青海湖旅游资源分析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从此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具有如下内涵:(1)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是引发需求;(2)旅游资源的作用对象是旅游者;(3)旅游资源不是单一性的专门资源,是多种资源的复合体,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
(4)旅游资源是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的总和,共同作用于旅游者。
旅游资源通过社会传媒作用,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进而我们可以可以得出旅游资源具有如下特点多样性、不可移动性、时间性、垄断性、组合性的特点。
二、青海湖旅游现状分析青海湖是一个品质高雅、特色明显、潜在优势深厚、尚待开发的旅游富裕区域,也是旅游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青海湖一直给人以“贫穷”、“边远”、“落后”的印象,习惯按计划经济时代的常规模式发展,缺乏基础的规划建设。
起步晚、投入少、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湖区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
我认为青海湖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旅游管理机制不足。
青海湖地区隶属于三州一市部队管辖,相关旅游企业又分别隶属于省级有关厅局或有关单位,缺乏统一管理,旅游市场不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机制还需进一步改革,很难形成促进青海湖旅游业发展的大潮流。
让 “一带一路”视野下青海湖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调查报告
099经济智库“一带一路”视野下青海湖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调查报告近年来,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湖边居住区牧民踊跃参与到开发旅游产业当中。
在全球一体化时代,青海湖旅游以独特的地域文化走向世界,成为国内外游客打卡必选。
因此更新旅游产业、增加更多引人注目的旅行项目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此次调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调查当地居民对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有那些应对策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独树一帜的风格。
在探寻与探讨中找到解决措施,把青海湖打造成美丽、环保、共享的旅游景点。
调查目的此次调查旨在了解青海湖旅游运营中有无体现藏族传统文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是否满足了广大游客的需求。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当地疏忽了环境治理,白色垃圾随处可见,湖畔的草原也在退化。
此外青海地区人们传统的秉性在丢失,纯朴好客的风俗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这些问题是我们此次调查的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
通过此次调查来呼吁人们爱护环境,响应当地的人们一起参与到青海湖环境管理工作。
调查概况及分析为了对青海湖旅游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对青海湖旅游营业者和周围群众进行了采访、观察和发放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以旅游营业者和游客为线索,编辑和整理了两套问卷类型。
针对旅游营业者的问卷共发放13份,收回有效问卷13份,针对游客的问卷共发放33份,收回有效问卷33份,回答效率为100%。
现将我们对部分旅游营业者和游客的基本状况总结如下:此次调查可以得出在旅游设施呈现方式一栏中有8人选择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绝大多数旅游营业模式是以保留传统风格和创新现代风格为综合的经营模式,可见旅游营业者在发展青海湖旅游行业中具有传承本民族文化和创新意识。
在环保意识的选择题中旅游营业方有8人选择了关注环境保护,但也存在环保意识不主动、不积极的状况,游客在环保方面有32人选择了会自觉遵守相关环保规定。
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很多藏族青年男女加入了青海湖旅游行业,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介绍藏族传统文化、习俗,也积极引进先进思想和技术,使青海湖旅游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
青海盐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探析——以打造大柴旦翡翠湖生态旅游景区为例
青海盐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探析——以打造大柴旦翡翠湖生
态旅游景区为例
张泽众;徐建龙
【期刊名称】《青海科技》
【年(卷),期】2022(29)1
【摘要】建设好生态文明、保护好生态资源,必须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青海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以大柴旦翡翠湖为代表的众多旅游资源仍
处于初始开发状态,造成旅游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科学、合理、高效、可持续地开
发这些资源,是青海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青海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
之路。
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大柴旦翡翠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对策建议。
【总页数】4页(P153-156)
【关键词】大柴旦翡翠湖;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SWOT分析;青海省
【作者】张泽众;徐建龙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744
【相关文献】
1.影响生态旅游景区社区居民心理承载力的因素探析--以碧塔海生态旅游景区为例
2.近40年来气候变化对青海盐湖及其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以小柴旦湖为例
3.打造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访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局长王胜德
4.生态旅游景区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以松雅湖为例
5.大柴旦翡翠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湖景区管理与开发的探究
青海湖景区管理与开发的探究作者:常隽逸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7年第10期青海湖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依托于对景区发展状况的实地调研,先对青海湖的资源、环境等情况进行简单介绍,而后分析总结了青海湖现行管理体制及其利弊,并根据青海湖景区的实际情况对下一步开发利用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青海湖景区是青海省的龙头景区和形象代表,融高原风光、湿地景观、藏族文化、历史积淀于一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青海湖景区不论是在管理模式上还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上,都与国内其他资源地位相近的优秀旅游景区有着较大差距。
因此,研究青海湖景区的管理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青海湖的研究大多是从自然角度出发,关注于水位下降、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而现有分析青海湖旅游业发展的文章也大多是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角度简单进行分析,提出旅游发展对策。
很少有对景区管理模式和开发利用的综合探究。
本文在对青海湖保护利用管理局及景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青海湖的旅游管理和发展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当前管理体制下存在的利弊,对景区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一)地理位置、气候及资源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横跨两州三县,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担负着保护三江源全的重大责任。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尘暴;雨量偏少并且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
自然资源丰富,鸟种记录有222种,分属14目35科,总数在16万只以上;湖中盛产全国五大名鱼之——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其中青海裸鲤为国家重要名贵水生经济动物。
同时,青海湖区也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种植业、旅游业和工业生产均有一定规模,是青海省境内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情况青海湖景区是我国5A级景区,以青海湖为中心形成一个环湖风景带,包括二郎剑、沙岛、鸟岛和仙女湾等著名景点。
青海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T N hn —x , A Y o eg,I e u2 A GZ og i ' M a —f LUZ —h a a n
青 海 湖湿 地 生态旅 游 资源 开发 刍 议
唐仲霞 , 马耀峰 刘泽华 , 一 ,
(. 1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06 ; . 10 22 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 青海 西宁 800 ) 10 8
摘要 : 青海湖湿地是中国国际重要湿地 中面积最大 、 建立最早 的湿地之一 , 但由于开发不当 ,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其独特的湿地
vc st s r e ftr e eo me ie oi u e t u e d v lp m. n h u
K yw rsQnhi ae wtn ;ct rm;osr tnadep itn e od : i a Lk ;ead eo ui cn v i xl t o g l o s e ao n oa i
生态旅游资源景 观破坏严重 ; 缺乏湿地保护管理的协调运行机制 , 导致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 , 因此处理好青 海湖湿地生态旅 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分析 了青海湖湿地生态旅 游资源开发的开发现状 , 针对开发利用 中的不 足提出了促进青海 湖湿地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 键 词 : 海 湖 ; 地 ; 态旅 游资 源 ; 护 和 开 发 青 湿 生 保 中 图分 类号 :507 F9 .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4 (00 1 — 94 3 1 5 112 1)0 03 一o 0
对开发青海湖旅游产品的分析与探索
[ 收稿 日期]2 O一 O— 2 O6 6 O
益差 , 客重游率 低 。 游 根据 产品 的市场 生命 周 期理论 , 游产 品也 有一 定 的市场 时效 性 , 不适 时 根据 市场 需 旅 若
求 变化进 行新产 品开 发 , 实现更 新换 代 , 青海 湖旅 游产 品将逐 步 进入 衰退 期 , 市场 价值 也将 会逐 渐 消失 。 其
青 海湖 是 中 国第一 大咸 水 湖 , 同时 又是 国家 级 重 点风景 名胜 区和 国家 级 自然保 护 区 , 旅游 资源 丰 富 , 特 色极 为鲜 明 。 由于 当地 人们 的观念 落后 , 金投入 少 , 但 资 目前 青海 湖 的旅游 产 品仍 以观光 旅 游为 主 , 济优 势 经 不 明显 , 且大 部分 景 点处于未 开发 状 态 。 并
2 旅 游产 品开 发与 生态环 境保 护 的矛盾 突 出 、 对青 海湖 及其 周边 的生 态保护 与旅 游产 品 的开发 从某 种角 度来说 是 一对 矛盾 。 如果 只讲 保护 , 不利 于 则 旅 游 产 品的开 发 ; 如果 没有 适 当的规 划 和控 制 措施 , 意开 发旅 游 产 品 , 么 随着基 础 设施 的建 设 和大 量 但 任 那 游 人 的进 入 , 必然 会 破坏 青海 湖 的生 态环 境 , 如废 弃 物 引起 大 气 和水域 污 染 , 引起 动物 的行 为 和繁 殖 率发 生
维普资讯
第 2卷 总第 17 5 期 4 2 0年 第 蜞日 2 0年 8月 出 版 06 06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旅游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1. 青海省旅游资源概述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等自然景观深受游客喜爱,同时还有古寺庙宇、藏族文化等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2. 青海省旅游市场现状2.1 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青海省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五年内,青海省接待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保持年均增长率超过10%的水平。
2.2 游客特征青海省的游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同时也吸引了部分国际游客。
游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青海省作为旅游目的地,对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充满兴趣。
•民族文化热潮:青海省的藏族文化深受游客喜爱,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藏族传统文化和活动。
•自助游增长: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游,自由度高、特色体验多的旅游方式受到青睐。
2.3 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青海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较为丰富。
除了传统的景点观光之外,还有徒步、骑行、摄影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也在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的投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青海省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尽管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3.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景区、乡村旅游地等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2 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尽管青海省的旅游服务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导游服务水平不一、部分景区管理混乱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
3.3 旅游营销手段有待改进青海省在旅游营销上的投入和创新相对较少,需要加大营销力度,提升青海省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青海省旅游可行性分析
青海省旅游可行性分析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因此具备良好的旅游资源。
下面是对青海省旅游可行性的分析。
首先,青海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青海省地处高原地带,拥有祁连山、昆仑山等多个山脉,还有辽阔的草原和湖泊。
首先是青海湖,它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湖光山色和湖中的鸟类。
其次是塔尔寺,这是一个藏传佛教寺庙,也是中国四大黄教寺之一,吸引了众多信教人士和游客前来参观。
此外,昆仑山和祁连山也是登山爱好者的天堂,提供了优质的登山线路。
这些自然景观为青海省的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吸引力。
其次,青海省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
青海省是中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之一,这里有藏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每年的藏族新年,青海省都会举办盛大的舞蹈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青海省的民俗村寨也是游客喜欢的目的地,这里可以体验到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另外,青海省的交通条件也比较便利。
青海省首府西宁市有航空、铁路和公路交通,方便游客来往。
此外,青海省还有多个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的交通枢纽,例如格尔木市和德令哈市,这些地方也是游客经过的必经之地。
因此,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抵达青海省,方便他们的旅游行程的安排。
青海省的旅游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青海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仍然不够完善,尤其是在乡村地区和较偏远的景区,缺乏酒店、交通和餐饮等配套设施。
此外,青海省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相对薄弱,目前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大,整体知名度较低。
最后,青海省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景区开发过度和环境污染等。
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提升青海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青海省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具备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且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和改善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青海省的旅游业有很大的可行性和发展潜力。
青海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足游客 的多种需要 , 缩短 了游客在景点停 留的时间 , 旅游
资源优 势远 未转化 为经 济 优势 。20 0 0年青 海省 共接 待 海外游客 3 2万人次 , . 旅游创汇 70万美元 , 2 分别 不足全 国总量 的万分 之三 点八和万 分之 四点 四 , 和青 海 占全 国 面积 11 、 / 3 拥有 的资源 总量 、 品质 以及全 国旅 游业 的 发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5期
( 第 18期 ) 总 l
青 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nl f ig a N r a U iesy P i sp yadSca S i cs o ra o nh i om l nvrt( hl o h n oi c ne ) Q i o l e
2 旅 游观 念 滞后 .
个核武器研制 基地—— “ 子 城 ” 盐湖 万 丈盐 桥等 , 原 、 泊、 山和冰川 , 色壮 丽 , 雪 景 有丰 富的生物 生态资源 , 是探
都是极具 价值 的旅 游资源 。再加 上 青海 境 内多 高原 湖 险、 观光旅游 的好去处 , 现出极强的垄断性 。 自然景观 体
独具特 色 , 民族风情绚丽 多彩 , 历史文化 和宗教文化悠 久 浓郁 , 成为青海发 展旅游业 的重 要依 托。所 以说青 海省 是一个 特色突 出、 在优 势深厚 的旅游 资源富 省。青海 潜 省可开发利用的旅游 景点 达 4 0余处 , 0 然而 目前青 海 省 已开发 的旅游景点仅有 4 0多处 , 路 l 线 9条。旅 游 资源 开发利 用率还不 到 1 % 。 0 旅游 业在 全 国处 于后进 状态 。 另外旅游资源 整体开 发严重不 足 , 连在 国际 上都 享有 较 高知名 度的青海湖 , 开发 尚处 于待开发 状态 。像 中国 其 面积最大的“ 魔鬼城” 柴达木盆地西北部 的雅丹林 ) 世 ( 、 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 ( 玉树 嘉那嘛呢堆 ) 等众 多堪称 “ 极 品” 的旅游资源都 处于藏在深 闺人 不知 的状 态。而 已设 立 的许 多景区景 点开发层次 低 , 旅游要 素配套设施很 不 完 善, 综合接待能力不 足 , 成 的产业规模 微小 , 形 不能 满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
青海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区,其中蕴含着许多开发游览的潜力。
对于青
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当地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
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保护。
以下是几点思考和分析。
首先,青海的自然景观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海拥有大面积草原、雪山、
荒漠等自然生态环境,这些景观可以作为游客观赏、休闲、探险等活动的地点。
同时,青
海还有许多天然风光和奇特地貌,如桥头峡、茶卡盐湖、泸沽湖等,这些景观与当地民族
文化有密切联系,是开发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一环。
其次,青海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藏、蒙、回、
土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如藏族艺术、马术表演、土族歌舞、回族剪纸等等。
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青海旅游的主要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欣赏。
再次,青海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开发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
青海拥有许多历史文化古
迹和建筑,如宁夏大寺、青海湖寺、坛城古镇等等。
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是在旅游中了解和感受当地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最后,对于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与当地民众的利益相统一,同时还需要保护当地自然生态和文化遗产,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在开发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时,需要综合考虑自然、历史、文化等多方
面的因素,以打造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当地资源和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湖考察报告
青海湖考察报告一、考察背景青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
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青海湖自然保护区已被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区。
为深入了解青海湖的生态环境、文化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我们在10月份对青海湖进行了考察。
二、考察地点及时间我们在10月15日到19日期间考察了青海湖地区,主要考察了青海湖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区、格尔木市以及周边的湖南、湖西等地。
当地是北半球高原性气候区,时常有风沙、干旱等气候灾害。
三、考察目的与主要内容本次考察的目的是全面了解青海湖及周边的生态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其中主要内容包括:1.考察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措施。
针对青海湖生态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如湖泊水位下降,水污染、过度捕捞等问题,从政策、技术、管理等角度探讨解决之道,为青海湖生态保护作出贡献。
2.考察青海湖及周边的文化历史。
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文化产业等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3.考察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了解当地的交通、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与当地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四、考察成果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青海湖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历史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明确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同时也看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们为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和文化旅游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我们将把考察成果传达给有关部门和机构,推动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
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分析青海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也是仅次于西藏的第二大藏区。
青海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良好的自然环境而闻名,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文将从文化保护、旅游体验、产业融合等角度对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文化保护青海地处多民族聚居地区,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而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民族文化,不能简单地以商业化的眼光来看待。
在文化保护方面,需要对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保护。
可以建立当地的民俗博物馆,用以展示当地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品、民间乐器等物品,借此向游客传达当地的民俗文化。
还可以通过组织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举办传统舞蹈、音乐表演等方式,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
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当地传统建筑和宗教文化的保护。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建筑风格,比如藏族的藏式建筑、回族的清真寺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宗教文化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习俗,不得随意侵犯和破坏。
二、旅游体验青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如祁连山、青海湖、茫崖翡翠湖等,这些美丽的风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注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可以开发一些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旅游线路,比如文化交流之旅、生态探险之旅、民俗体验之旅等等,让游客可以有更多样化的选择。
要加强景区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高游客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提升整体的旅游体验感受。
还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农家乐、民宿等形式,让游客可以更加亲近当地的民族文化,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和互动。
也可以开发一些民族特色手工艺品,让游客可以在旅途中购买当地的纪念品,增加旅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三、产业融合在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也需要实现产业融合,将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
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名胜之一。
它以它广阔的湖泊面积、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迷人的风景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青海湖的地理特点、生态保护措施以及对当地人民的影响。
一、地理特点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高原腹地,是一个椭圆形的自然湖泊。
湖泊面积约有4400平方公里,湖泊平均水深约为20余米。
青海湖被群山环绕,水域清澈见底,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被誉为“天地碧水”。
青海湖年平均气温低,阳光充足,降水稀少。
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青海湖的水质纯净,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湖泊周边还分布着草原和湿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二、生态保护措施保护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对于保护青海湖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青海湖的水质和生态系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湖泊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
政府划定了青海湖保护区,严禁在保护区内进行旅游开发和工业活动。
同时,加强了湖泊周边的生态修复和植被保护工作,减少了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的程度。
其次,严格控制了青海湖的水资源开发。
政府对湖泊水资源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确保了湖泊的水量和水质充足。
还对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和工业排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减少对湖泊生态的影响。
此外,政府还加强了对湖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湖区的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了对湖区的巡逻和管理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和非法猎捕行为,保护了湖区的生态安全。
三、对当地人民的影响青海湖对当地人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青海湖湖泊水资源丰富,为周边地区的农业用水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青海湖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游客们来到青海湖,欣赏湖泊的美丽风景,体验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
青海湖还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青海旅游调研报告
青海旅游调研报告
根据对青海旅游的调研,以下是本报告的主要结果和建议:
一、概述
青海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自然景观丰富、民族文化多样的省份。
这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青海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发展现状
1.青海旅游业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各地景点的游客数量不断上升,旅游收入也在稳步增加。
2.青海的自然风景资源是其最大的优势,包括雪山、湖泊、草原等。
同时,青海还拥有 rich 的民族文化,如藏传佛教、藏族、回族等。
3.青海旅游业面临的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宣传力度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
三、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交通、酒店、厕所等便利设施的建设水平,以提升游客的整体体验。
2.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青海旅游的知名度,提高市场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可采取网络宣传、旅游活动等方式。
3.创新旅游产品。
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推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
4.加强服务质量。
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5.保护环境。
青海的自然景观是旅游业的重要吸引点,应加强
环境保护力度,避免过度开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结论
青海旅游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创新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和保护环境,青海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青海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
青海湖旅游开发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青海湖作为青海景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已经逐步成为青海旅游的支柱,将青海湖景区打造成为一个优秀的景区,浅谈青海湖的开发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青海湖开发现状建议对策一、青海湖的自然地理概况青海湖位于青海高原的东北部,地处北纬36.25°~38.33°,东经97.83°~101.33°[1],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是国家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流域深处内陆,属典型的高寒干旱大陆性气候,青海湖流域面积296600km2,湖面海拔3200m,湖泊形状近似向西北张开的喇叭,西宽东窄,长约109km,南北最宽为65km,最狭窄处约20km,年平均气温-14~17℃,平均年降水量为340mm[]。
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巴戈乌兰河、倒淌河等,其中以布哈河最大。
青海湖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重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价值。
二、开发现状1、青海湖中有5 个岛屿,即海心山、三块石、沙岛、鸟岛和海西山(即鸬鹚岛) . 最有名的当属鸟岛. 鸟岛位于湖的西北端,距西宁市280km. 鸟岛全长1500m ,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 每年3~4 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 5~6 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此时岛上有30 余种鸟,数量达1615 万余只. 7~8 月间,秋高气爽, 群鸟翱翔蓝天,历来是青海湖旅游的不可放弃景点,青海湖景区现有的旅游内容,以自然观光(观湖和观鸟) 为主,也有少量其它形式的活动,如湖东沙漠游、原子城、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等,但游客人数寥寥[ ] . 许多游客,特别是省外游客的旅游形式多为一日游. 由于要在一天之内往返西宁市住宿(西宁到鸟岛的往返路程约560km) ,行程十分紧张. 尽管在环湖个别景点建有宾馆和活动设施,但或者因为价格偏高,或者因为特色不显著,选择过夜的游客并不多. 停留时间短、休闲娱乐项目少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区旅游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为了丰富旅游内容,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有的旅游开发商拟在青海湖放置一艘7000 吨级的豪华游轮,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青海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开发研究
t e,t r s n iu to f n t r l e vr n n tu t r n h n io me t lc p ct ft e tu s ,t u s ur he p e e tst ai n o au a n io me tsr c u e a d t e e vr n n a a a i o h o r m y i ort i tr e r ta e i n l a e t a to ag tma ke nd r go a r a a t c in,t e me h d f s san b e d v lp n f tu s h v e n p tf r r h t o s o u ti a l e eo me t o o r m a e b e u o . i
法进行探讨 。结果
通过对青海湖风景名胜 区旅游可持续的空间内容研 究, 即对旅游 区资源类型
提 出构建 生 态旅 游 系统 示 范 区、 大力 调整 旅 游 产 品
与景观 结 构 、 自然环 境结 构现状 与旅 游 环境容 量 以及客 源 目标 市场 与地域 吸 引 范围进行 分析 , 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旅 游 可持 续发 展 的对 策 。结论 结构 、 以形 象标 志景 区带动旅 游景 点 的整合 营销 等 6点 有 关青 海 湖风 景 名 胜 区旅 游可持 续发 展 对 策, 为类似 干旱 区大型 湖泊旅 游 资源的 可持 续开发 提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青海湖 ; 可持 续 开发 ; 湖泊旅 游 资 源
青海湖景区介绍讲解
青海湖景区介绍讲解
大家好,欢迎来到青海湖,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我就为大
家介绍一下青海湖。
青海湖,藏语名为“措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海。
位于青藏
高原的东北部,地处青海省东北部的湟水流域,是中国最大的内
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青海湖湖水清澈湛蓝,
水草丰茂,被称为“青海蓝”。
青海湖既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又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
青海湖海拔高度为3000多米,东西长约600多公里,南北
宽约50-80公里。
青海湖面积约为2496平方公里(相当于南京
玄武湖面积),比杭州西湖大1/3左右。
青海湖的湖水由周围山
上冰雪融化形成。
由于青海湖水质清澈湛蓝,所以湖中生长着丰
富的水生动植物和水草植物。
湖中有大量野生鱼类和水生动植物。
在古代民间传说中青海湖是格萨尔王的母亲西王母和她的儿
女们居住过的地方。
西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时曾途经青海湖地
区(当时叫西海)并留下了《西行纪》一书。
自古以来人们对它就有许多美好而神奇的传说,最著名者为“三藏取经”和“天女散花”故事。
—— 1 —1 —。
青海湖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
青海湖旅游景区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宁市,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也是青海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青海湖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进一步提升青海湖旅游景区的品质和吸引力,打造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一流旅游目的地。
通过增加旅游设施和改进服务体验,推动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三、项目内容1. 提升自然景观:通过加强湖泊周边植被的保护和修复,改善湖岸线的环境质量。
同时,完善观光路线和标识系统,让游客更好地欣赏青海湖的美景。
2. 增加旅游设施:在湖区周边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公共厕所和休息区,以满足游客的基础需求。
同时,修建更多的旅游服务中心、餐厅和商店,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购物体验。
3. 开设高品质酒店:与酒店管理公司合作,建设一些高品质的酒店,提供舒适的住宿条件给游客。
同时,推广湖区的高端民宿和度假村,让游客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住宿方式。
4. 丰富旅游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湖水运动、登山徒步、摄影展览等,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娱乐性。
定期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展示当地的民俗文化和手工艺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5. 建设旅游交通网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开通直达青海湖的高速铁路和航班,方便游客到达。
同时,在景区内提供便捷的观光交通工具,如观光电车和自行车租赁服务。
6. 加强宣传推广:与旅游媒体合作,组织媒体考察团,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活动,展示青海湖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
加强对国内外旅行社的合作,推广青海湖旅游产品。
四、项目实施计划1. 前期准备阶段(3个月):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预算。
同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协商并获得必要的审批和支持。
2. 设计和建设阶段(12个月):招募专业团队,进行景观设计和建设规划。
同时,与酒店管理公司、旅行社等合作伙伴进行洽谈和合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青海湖景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
青海湖景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论文
青海湖景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位居世界第二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一个有神奇色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浓厚、深受世界关注的巨大宝湖,闻名中外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笔者有幸进行了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的一段实习工作,期间通过实地的观察和对游客的询问等方式,总结了青海湖二郎剑景区为主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青海湖旅游景区管理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
湖的四周被四座大山所环抱,海拔都在3600-5000米之间。
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但在笔者实习过程中,发现在景区的开发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主要问题
(一)门票价格
青海湖目前有三个已开发成功的景区,分别是二郎剑景区、鸟岛景区和沙岛景区。
(1)二郎剑景区的旅游旺季为7、8月份,门票为100元,这个价格对普通大众来说偏高。
青海湖景区旅游开发探析
青海湖景区旅游开发探析一、青海湖景区的基本概况青海湖景区地跨青海省海北、海南两州,湖区和外围辐射面积达上万平方公里。
景区以高原湖泊风光、绮丽的草原、雪山、沙漠景物和浓郁的藏族风俗风情为景观特色,是一个面积大、类型全、组合好、品味高、海拔高、景色奇、文化古和极富科学内涵的旅游区。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青藏铁路的通车、环湖赛的举办及青海湖周边景区的开发,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作为青海省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区和王牌景区,2009年青海湖景区共接待游客近57万人次,创历年来游客接待数量新高。
景区作为青海旅游构建“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中的重要轴心和支撑,对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引领高原旅游名省建设进步具有双重影响力。
二、青海湖旅游景区的优势(一)资源优势青海湖作为全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地处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之上。
2005年,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旅游名片”和“2008年度最受关注旅游目的地”,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科学院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联合科研基地”等诸多殊荣。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
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
位于青海湖西北角、布哈河入湖处的鸟岛,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佳的观鸟基地之一。
景区生活着汉、藏、回、蒙古等众多民族,是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地方。
这里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西海郡城(丝绸之路中道南线重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伏埃城、尕海古城等遗址。
这里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途经之路,青海农牧区分界岭日月山相传为文成公主进藏时遗弃的日月宝镜而化,这些文化对游人充满了神秘色彩,也为今天人们进行古文化研究和古文化旅游提供了基础。
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支脉、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等丰富的文物古迹均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之上。2005 年, 行车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国际性公路自行车赛。 (二)区位优势 青海湖景区虽然地处高原腹地,
远离东部,但区位优势依然比较明 显。景区邻近西宁,位于青藏线上,既 可纳入环西宁旅游圈中,又可融入青 藏旅游线路,拥有其他景区所不具备 的良好区位条件。景区以其巨大的 空间尺度和游客容量,具有目的地型 旅游区的资源环境条件,旅游开发产 生的经济辐射作用和对整个青海省 旅游产业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其它景 区。以青海湖为中心,西可辐射和带 动玉树、果洛藏族风情游览区、东与 西宁、海东景区联为一体,沿环湖公 路可达海北鸟岛、原子城、金银滩、沙 岛旅游区,向西经过昆仑文化游览 区、祁连山旅游区直达敦煌。
参考文献: ①郭来喜主编. 青海省旅游业
发 展 与 布 局 总 体 规 划(2001 — 2020).青海人民出版社.
②JICA.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青 海 省环西宁圈综合旅游开发规划调 查.2006(5)
③杨前进. 青海湖旅游资源开 发模式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7(1)83- 87.
关键词:青海湖 景区开发 思 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
路
面积约 1 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
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位
一、青海湖景区的基本概况
于青海湖西北角、布哈河入湖处的
青海湖景区地跨青海省海北、海 鸟岛,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
南两州,湖区和外围辐射面积达上万 然保护区,是我国最佳的观鸟基地
的旅游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重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伏埃城、
实施,特别是青藏铁路的通车、环湖 尕海古城等遗址。这里是丝绸之路、
赛的举办及青海湖周边景区的开发, 唐蕃古道途经之路,青海农牧区分界
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岭日月山相传为文成公主进藏时遗
作为青海省目前最大的旅游景区和 弃的日月宝镜而化,这些文化对游人
力求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 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合理开发青海湖旅游景区的 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协调 作用
青海湖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不 仅仅是单个旅游景区开发的问题,而 是关系到青海省一个大范围生态区 域开发的问题。因此,对青海湖景区 的开发,要从青海湖的自然生态系 统、人文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区域 发展的协调性角度统筹考虑。要实 现青海湖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就必 须贯彻政府主导型战略和资源共 享、市场共享、优势互补的旅游开发 原则,以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环境效益相结合的旅游业发展为根 本目标,以保护自然景观与地域文 化为前提,不断提升青海湖作为国 际重要湿地的知名度,将景区努力 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高原 特色生态旅游、民族文化体育旅游 目的地。
王牌景区,2009 年青海湖景区共接 充满了神秘色彩,也为今天人们进行
待游客近 57 万人次,创历年来游客 古文化研究和古文化旅游提供了基
接待数量新高。景区作为青海旅游 础。卡约文化、诺木洪文化是华夏文
构建“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中的 化的重要支脉、古丝绸之路、唐蕃古
重要轴心和支撑,对辐射带动区域经 道等丰富的文物古迹均是重要的旅
地区经济 中国经贸导刊
青海湖景区旅游开发探析
文 赵丽华
摘要:青海湖景区以奇特的高原 青海湖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
风光和浓郁的藏族风俗为景观特色; “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2007 年被
具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 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08 年被
等三大优势;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 评为“国家旅游名片”和“2008 年度
(三)后发优势 青海湖景区的旅游业起步较晚, 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较低,这意味着 旅游资源的人为破坏相对较少,并有 利于借鉴其它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 先进经验和技术,从高起点、高标准、 高水平来规划未来的旅游业,避免旅 游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少走弯路,
60 2011 年第 11 期
中国经贸导刊 地区经济
施,提升景区景点服务水平。 青海湖景区相对青海其他地区
而言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但对其高品 位的开发中交通服务的瓶颈问题仍 然十分突出。景区景点间路线较长, 路况较差,因此必须加快公路主干线 与景区的连接道路和景区游览道路 的建设,以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 减少疲劳度。同时大力发展包括公 路、铁路、航空、水上全方位的综合运 输网。提升青海湖与周边小城镇之 间的交通连接,有效实现青海湖与周 边日月山、倒淌河等景区的互动,提 升青海湖景区整体旅游质量。■
在西部地区的大旅游网络中,青 藏铁路顶级旅游带已成为一个新兴 的旅游热点,青海湖正好处于青海、 西藏两个热区的交汇点上,恰恰可以 依托青藏铁路这条西部旅游发展的 重要轴线,发挥进藏中转站和过渡区 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滇—青(云南— 西藏—青海),陕—青(西安—兰州— 青海)和川—青(成都—九寨沟—青 海)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的重要景 区。
平方公里。景区以高原湖泊风光、绮 之一。
丽的草原、雪山、沙漠景物和浓郁的
景区生活着汉、藏、回、蒙古等众
藏族风俗风情为景观特色,是一个面 多民族,是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地
积大、类型全、组合好、品味高、海拔 方。这里有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
高、景色奇、文化古和极富科学内涵 单位的西海郡城(丝绸之路中道南线
与协调作用、整体全面促销,突出区 最受关注旅游目的地”,先后获得了
域整体形象、实行多种优惠政策,突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
破资金短缺限制、完善基础设施建 育基地”、“中国科学院青海湖国家
设,突破交通的瓶颈制约等合理开发 级自然保护的海心山和鸟岛
(二)整体全面促销,突出区域整 体形象
旅游特色形象是一个旅游地脱 颖而出,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 从旅游业注意力经济的角度考虑,旅 游者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他们 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 区域的整体形象而非单一的产品信 息(崔凤军,2002)。青海湖景区整体 旅游形象,就是要从大旅游、大市场 的范围着眼,采取联合促销、兵团作 战,全面推广青海湖旅游区整体形 象。可以借鉴云南省宣传旅游整体 形象的经验,由政府、企业、各级主管 部门以及外事、外宣、招商、宗教、媒 体等部门从不同层面进行联合促销, 多种形式并举,手段与方法不断创 新。有针对性的参加国外、国内的旅 游展销会、博览会、整体展示景区整 体形象;寻找有影响的媒体用广告方 式进行广泛宣传;制作多品种、多语
⑧青海旅游网 (赵丽华,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 院管理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旅 游管理)
61 2011 年第 11 期
种的旅游音像制品,以不同媒介传递 各种信息;完善区域旅游网站,积极 利用国家旅游局官方网、青海旅游网 等,开展网上促销活动,不断更新、充 实,扩大覆盖面,打造区域旅游形象。
(三)实行多种优惠政策,打破资 金短缺限制
可尝试争取国家给与景区某种 形式的特殊开发区待遇,比照国家经 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示范区、生态建 设保护区等所给与的优惠条件,实行 向旅游倾斜的产业扶持政策,明确将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 和发展,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 度,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 税政策扶持效应。通过政府预算,加 大对治理和改善青海湖生态环境的 专项资助。同时积极探索旅游投、融 资的有效方式,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 积极性,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构建 多元投资机制,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 佳结合,形成依靠社会、依托市场、多 元化、多形式的环湖旅游产业发展新 格局。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突破交 通瓶颈制约
青海湖景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各 级市(县)、镇是旅游发展的重点,它 们综合实力的差异及由此而形成的 等级层次为景区旅游发展的空间组 织提供了一个基本轮廓。青海湖景 区开发的关键就是要依托城镇重点 开发、逐渐推进,整体提高,以增强这 些市(县)、镇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服 务功能,使之成为景区旅游开发的主 要增长点。西海镇作为环青海湖旅 游的重要游客集散服务中心,应重点 规划,在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要以 服务青海湖旅游为主线,打造“原子 城—金银滩”观光休闲基地的西海 镇—— —三角城镇,“151”文化体验与 运动休闲基地、“鸟岛”生态观光基 地、“刚察”生态休闲基地。同时,在保 护好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加大城镇基 础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
济协调发展、引领高原旅游名省建设 游资源。
进步具有双重影响力。
这里还有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
二、青海湖旅游景区的优势
制基地原子城、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
(一)资源优势
水 电 站 龙 羊 峡 水 电 站 等 。 此 外 ,从
青海湖作为全国最大的内陆咸 2002 年举办至今的环湖赛已成为亚
水湖,地处号称“世界屋脊”和地球 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
④冯维波等. 环西宁地区旅游 发展总体规划.2003(8)
⑤冯之浚等. 区域经济发展战 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1 73- 21 6.
⑥沈传立等. 提升青海旅游形 象 ,加 快 青 海 旅 游 业 发 展 [ J ] . 青 海 经济研究,2003(2):1 3- 1 5
⑦王顺道,张朝阳. 发展环青海 湖旅游圈的思考[J]. 青海金融,2008 (1 2)24-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