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2021年备考攻略
广东2020届历史中考客观题命题规律和解题指导 课件(共32张PPT)

凸显核心素养的广东中考历史选择题
(一)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2017年 新石器 分封制 史实与推论 隋唐时代特征 宋朝的社会生活 明朝废除丞相 闭关锁国 鸦片战争的影响 洋务运动与甲午战败 辛亥革命的意义 九一八事变的影响 西安事变的影响 张謇实业救国 新中国成立的核心意义 1954年宪法的制订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 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 中世纪的城市与市民阶层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 一战前欧洲形势 《权利法案》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新经济
30分
9分
1、2、5、7、11、13、15、18、19、 22、23、24
4、6、8、9、10、12、14、16、20、21、25
3、17
36分
33分
6分
2、5、6、8、11、12、15、19、22、 1、3、4、9、10、13、14、16、17、18、20、
24
21、23
7、25
30分
39分
6分
1、8、10、20、22
识记层次
理解层级
运用层次
1、3、5、7、9、10、11、14、15、 16、18、19、20、22、23、24
4、6、8、13、17、21、25
2、12
48分
21分
6分
1、6、8、9、11、12、13、14、15、 18、20、24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古代史第1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真题

第一部分模块一第三单元1.(2015·广东)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士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B)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016·广东)“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气派。
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A)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④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2016·广东)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关于下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C)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4.(2017·广东)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C)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5.(2017·广东)下图列举的历史现象出现的朝代是(C)●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瓦子(舍)在城市出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句子长短不一的新诗歌体裁的出现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6.(2018·广东)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就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B)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2019·广东)下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B)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2020广东中考历史总复习指南中国现代史第1部分 模块3 第5单元 真题

第一部分模块三第五单元
1.(2016·广东)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而现时存在的恐惧和疑虑,则将被信任感所代替。
”由此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A.在中、印、缅之间达成基本共识B.消除了中、印、缅之间的矛盾
C.已被世界各国接受D.已写入《联合国宪章》
2.(2016·广东)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C)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3.(2017·广东)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
”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C)
A.《朝鲜停战协定》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一个中国的原则D.中国加入联合国
4.(2018·广东)1971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
该社论评述的是(D)
A.“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5.(2019·广东)下表信息反映了(B)
1949-2017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
年份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9 2017 国家数量/个10 34 45 120 136 162 175
A.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壮大D.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2021广东专用中考历史命题分析24张PPT

此外,2020年省题还保持一贯对“当下”(时政)的关注,但又不 “媚俗”。如第4题《睡虎地秦墓竹简》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 患者并向上报告切合了今年疫情的发现与报告;第 29题西方 建立“对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委员会” ,与如今美国加大对中 国先进技术的封锁话题紧密相关,三道综合题也关注了当今 热门的英雄、教科书、文化自信等问题。这说明命题者对时 政的关注从没有缺席。
命题者通过考试引导一线课堂的意图明显,教师要积
3.发挥引导 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
教育教学 的教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作用
这是今后课程改革的方向,也必在今后的试题中有所
体现)
既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注重考查思
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水平划分中的水平1、 水平2,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最高要求,也是目前考试能力设 计的上限。
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 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 解释;能够在历史叙述
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 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 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 解释结合起来;能够尝
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 证自己的观点。
试从历史的角度解释
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现实问题。
家国情怀
能够具有对 家乡、民族、 国家的认同 感,理解并认 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具 有对祖国和 人民的深情 大爱;能够理 解和尊重世 界各国优秀 文化传统。
能够辨别教科书和教 学中的历史解释;能够 发现这些历史解释与 以往所知历史解释的 异同;能够对所学内容 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 析。
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评析课件 (共93张PPT)

【点评】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农业发 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 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4.湖北云梦出土《睡虎地秦墓竹简》 中有一篇《封诊式》,记载了一个乡 村里长发现麻风病疑似患者并向上报 告的事例。通过此则材料可以了解秦 代( )
A.休养生息的政策 B.分封制度的 推行
10. 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和 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 同一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这座 都市是( )
A.唐代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元代大都
【分析】本题考查《清明上河图》。题干关键信息“孟元老所著 《东京梦华录》和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同一座都 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C.法律制度的严酷 D.基层管理的 状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 措施,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皇帝制度;中央 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立郡县 制,由皇帝直接派人治理,将地方权力收归 中央,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 模式。
【解答】通过题干分析,出土竹简为秦朝时 期,而材料描述的是地方乡村里长发展麻风 病向上汇报的事情,这反映的是秦朝地方管 理制度,D符合题意。A是西汉时期实行休养 生息。B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C材料题干 没有涉及法律问题。
2020年广东省中考 历史试题评析
前言: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在新冠疫
情的阴影中,学生们经历了最长的寒假,遇 上了取消考纲的“不确定性”,参加了最晚 的中考。在种种严峻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怀 着侥幸的心理,以为中考难度会降低,结果 却是阵阵的哭号。
今年广东中考历史科目从题量到质量都有 所提升。全卷有30道单项选择题加3道综合 题,命题灵活,考查内容紧贴核心素养,注 重历史研究能力,可谓是一份历史味浓郁的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质量分析一、基本情况本今年广东中考历史又有了新的变化,命题灵活,考查内容紧贴核心素养,更注重历史研究能力和材料阅读理解能力。
次考试试卷难度中等,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试卷满分100分,三道材料题。
考查的知识点都比较细,大多考查历史核心素养。
但很多考查的知识课本只是简单介绍,所以中考历史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二、试题分析1、论述性题目分值增多,出现新题型——自拟主题论述题。
2021年综合题改为了非选择题,从名字的变更,可以发现广东中考命题有往多题型方向发展的倾向。
不确定性题型可能成为今后备考的难点。
综合题33题的第(1)问延续了2019、2020年,考查“史实说明”题。
今年的“史实说明”题较前两年来说降低了难度,从材料中能获得很多的提示,如“新文化”和但丁像的组合就很容易启发学生答出文艺复兴的组合就很容易启发学生答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人文主义的流行。
33题的第(3)问出现了新的论述性题目一- 自拟观点(主题)论述题。
这类论述题比“史实说明”难度更大,考查学生价值观和历史解释能力。
自拟主题论述题是深圳中考的必考题,分值为8分,预测以后省卷的自拟主题论述题也会逐渐增加分值。
2、出现改编题,在调整总体难度的同时突显初高衔接。
今年选择题还出现了改编题,详细如下表:初中改编题 7、22高中改编题 2、5、9、14、16、29跨学科改编题 20从上表可以看出,有降低选择题难度的,如第22题,各种圣母图已经在练习中多次出现,学生看见“圣母图”就已经清楚这题考查的是人文主义。
而占10分的高中改编题,则是加大了难度。
特别是第5题,考查的知识是初中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及的内容,只简单说了东晋时期东大贵族王氏得到重用(见初中七上拟材P89)但是在高中教材中有提及东晋南北朝时期士族享有崇高地位的内容(如下图)这就指导了历史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初高衔接,备考复习时要注重时代特征、阶段特征,从唯物史观出发让学生理解时代大环境的情况。
中考历史综合题命题思路及解题技巧

主旨。B.提炼材料主旨,找总结性语句不找描 述性语句。
第二步:读材料,找关键,联所学。
1.数据图表类材料: (1)关注图表的标题、出处、项目、时间和
空间、图例。 (2)观察数据变化,进行纵向横向分析。
第三步:写答案。
1.紧扣题意精准答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语言要具有历史学科的特点。
从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综合题部分 看,中国史考查两题,世界史考查一题。 综观近三年的综合题部分多采用主题式命 题,特别要注意的是2019年与2020年广东 中考综合题部分的开放性试题中出现“先 提炼论点再用史实论证观点”的史论结合 新题型。梳理近三年的中考试题,综合题
部分既注重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又把历 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考查渗 透到题目中。
、凝聚抗日力量的时代需求。故最后 答案可以从教科书是传播科学文化的 重要媒介,教科书对于促进民众思想 启蒙有重要作用,教科书往往体现了 当时的时代特色等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 言之有理即可。如:教科书是传播科 学文化的重要媒介;教科书对于促进 民众思想启蒙有重要作用;教科书往 往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色。(任答一 点2分)
2.多角度发散思维答题。 3.分点答题:按照分值估算要点,2020年中考
单个要点就有2分。 4.规范答题:
教科书是课程
的承载,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化学指南》《化学阐原》《全体通考》《坤象究 原》《星学发朝》《星招指掌》《中西合历》《分 化津梁》《法国律例》《公法便览》《公法会通》 《新加坡刑律》《中国古世公法论略》《富国策》 《万国公报》《各国史略》《英文举偶》
2020年深圳中考历史

定律,这个定律是揭开天体运行面纱的轰动性、革命性结论。这位科学家是( )
A.达尔文
B.牛顿
C.瓦特
D.诺贝尔
22.“国王是军队的传统首脑,士兵们是习惯于服从国王的;议会却拥有较大的资财。国王(查理一世)
在 1642 年 8 月的一个黑暗和风暴的傍晚,在诺丁汉竖起了他的军旗,接着是一场长期和顽强的内战。”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 年 5 月 14 日 材料三:18 世纪以前,英国的棉织品质地低劣,竞争不过印度、中国的棉织品。当时穿着中印棉 布衣服的风尚风靡一时。为了促进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700 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禁止从印度、中国 和伊朗输入染色的棉纺织品……英国只有采用新技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同印度、中国的产品竞争。正 是这个商品竞争的需要,才推动了一系列新发明,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2020 年深圳中考试卷分析
20.中世纪的一个西欧城市从英王享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 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1.作为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除了在光学、力学和数学方面有开创性研究之外,还发现了一个宇宙
A.长江流域 B.珠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辽河流域
2.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
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秦统一后,李斯等人制定文字,主要采用古文,力求笔画简洁。制定出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总结引起服饰变化的共同因素。(1 分)
2020年广东省中考历史总复习《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专题十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中考解题指导
目录导航
01 专 题 解 读 02 知 识 提 要 03 知 识 梳 理 04 备 考 视 角 05 经 典 演 练
历史 专题解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 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近年来省考历史越来越走向能 力立意,注重立德树人,突出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因此,平时把握和渗透核心素养,在复习备考中非常有必要。
返回
历史
7.(2017 四川)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 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 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 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解题分析:立足家国情怀考人文精神的觉醒。答案选 B。
返回
历史 (3)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 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史料按资料表 现形式可分为:实物资料,如遗址、遗迹和考古墓葬、出土 的文物等;文献资料,如史书、文件、日记、报刊、图片等; 口述资料,如历史传说(口传)、口述历史等。史料按史料价值 的不同可分为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二手史料(间 接史料)。按照历史学研究的流程,史料解读与运用可分为确 定任务、收集史料、解读史料、价值判断和运用史料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返回
历史 2.(唯物史观)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 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 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 B.人口压力过大 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 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解析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解析
2020年,广东省中考正式开启,考生和家长们为考试背诵着历史知识,但在中考中,历史却是考生们最害怕的科目之一。
对此,我们应当如何解析广东省2020年中考历史试题,以下就是我的一些解析:
首先,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广东省的历史背景,广东省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从古至今,地方文化显著,政治建设更加稳健,这也是考生们必须要具备的知识基础。
此外,从2020年广东省历史试题来看,考生们还需要知道当地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科举制度、文革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对广东省发展产生的影响等。
其次,考生要掌握历史考试中的基本概念,如历史发展的方向、时间线变化、历史文献研究等。
他们需要把握该分析的关键点,有效的组织语言,准确的把握历史脉络,使考试能够正确反映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具有良好的表达力。
此外,考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熟悉试题类型,针对性的复习,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扎实掌握历史知识,用实际行动做深入研究,为考试做准备。
最后,中考的一项重要环节是答题过程。
考生在答题时,要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用语言精炼简洁,避免陈旧乏味的说法,主题要明确,重点要准确,紧扣题意,做到主题突出,条理清楚,文字生动,使答案突出主旨,让考官一目了然。
总之,要想在2020年广东省中考中取得好成绩,考生们就需要
仔细分析广东省的历史背景,掌握基本概念,大量练习以及熟悉答题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取得成功。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概况1.试卷简要说明今年广东中考历史又有了新的变化,命题灵活,考查内容紧贴核心素养,更注重历史研究能力和材料阅读理解能力。
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中等,但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试卷满分100分,三道材料题。
考查的知识点都比较细,大多考查历史核心素养。
但很多考查的知识课本只是简单介绍,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论述性题目分值增多,出现新题型——自拟主题论述题。
2021年综合题改为了非选择题,从名字的变更,可以发现广东中考命题有往多题型方向发展的倾向。
不确定性题型可能成为今后备考的难点。
2.题型所占分值选择题占60分,综合题占40分3.各知识板块所占分值4、各题所涉及知识点及其分值和所属板块二、试卷整体特点分析1、更加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
反映的材料比较丰富,注重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让史料说话,论从史出。
问题的设置更加灵活深入,需要学生准确分析材料、理解题意,运用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三大素养总结答案。
2、综合题图表材料增多,数据以表格形式呈现为主。
几乎都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维持了广东历史中考一贯的传统。
材料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文字材料的运用,这是最多的一类,也是历史学习的最基本的能力要求。
二是大量图片的运用,提倡图中学史。
三、中考备考建议1、往后教学中更加注重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的培养,注重论从史出。
2、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进而做到熟悉和运用教材。
在平时的讲课和练习中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把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类似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形成大历史观,而不局限于一两个孤立的知识点。
3、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2020广东中考历史试卷

2020广东中考历史试卷广东中考历史试卷是广东省中学毕业生参加的一项重要考试。
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相关内容展开探讨。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包含了多个部分,其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试题内容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广东历史和中国历史。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不同题型出发,对试卷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在选择题部分,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关于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位置。
学生需要通过对广东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的了解,正确判断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的地理常识和历史意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推断和判断。
填空题部分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历史背景填写明清时期广东发达的经济产业。
学生需要了解明清时期广东经济的发展状况,填写正确的产业名称。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历史时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历史知识进行填空。
判断题部分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判断广东在清朝时期是否曾出现过民族抗争运动。
学生需要通过对清朝时期广东历史的了解,判断该论述的正误。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和对历史事实的理解,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论述的真伪。
简答题部分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释能力。
例如,有一道题目是请简述广东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学生需要对广东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进行梳理,分析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叙述事件的经过和评价事件的影响。
通过以上对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内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试卷旨在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同时,试卷中的各个题型也涵盖了对学生不同层次能力的考察,从选择题到简答题,逐渐提高了考查的难度和要求。
2020-12-07 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综合题解题秘籍

近几年广东省中考历史综合题的命题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化,既有题量、分值的增加(从2题增加到3题,从25分增加到40分),更有考查能力、命题风格的变化。
2020年的一大特点是由主题式命题转为话题或主题切入,但无论怎么变,以下特征是不变的:(1)每题都有3至4则材料,材料形式丰富,设问为3至4个。
(2)命题都围绕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的主干知识、核心内容,有一定的时政热点,考查能力立意、学科素养立意,“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方面较突出。
另外,2020年的综合题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及跨学科命题均达到一个新高度,有“中考高考化”的趋势,预测今后这一趋势将继续加强。
今天,我们请来资深的初中历史学科的命题研究员陈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下2021年广东省中考历史学科的“综合题”板块的解题思路。
一、综合题解题技巧(一)审题技巧1.读:粗读题目与材料。
2.想:看清设问,根据设问回到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联系相关知识辅助作答。
3.答:“问什么答什么”,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言精炼,表达准确。
(二)分析材料的技巧1.文字型材料:(1)在材料中寻找层次性的标点符号及关键词(句号、分号、省略号,具有层次性的关联词),对材料进行分层处理。
(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层次的中心意思,并找出每句话之间的关联性。
(3)总结整段材料的中心含义。
2.图片型材料:(1)仔细提取图片中的有效信息。
(2)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分析图片寓意。
3.表格型材料:(1)从纵向或横向比较数字的变化,总结变化趋势。
(2)联系所学知识,透过数字总结数字变化背后的历史信息。
(三)回答问题的技巧1.“根据材料回答……”:直接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直接引用相关所学知识进行答题。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找材料和所学知识的联系点,先引用材料有效信息进行作答,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4.“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找出材料与材料的联系点,围绕共同中心进行回答。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2021年备考攻略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2021年备考攻略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中,学生们经历了最长的寒假,遇上了取消考纲的“不确定性”,参加了最晚的中考。
在种种严峻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怀着侥幸的心理,以为中考难度会降低,结果却是阵阵的哭号。
今年广东中考历史科目从题量到质量都有所提升。
全卷有30道单项选择题加3道综合题,命题灵活,考查内容紧贴核心素养,注重历史研究能力,可谓是一份历史味浓郁的中考试题。
一、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概况1.试题知识内容分布2.总体分布由上述表格可知,2020年选择题比2019年增加了5题,而中国古代史较往年就增加了5题,也就是说,选择题所增加的题量都放到了中国古代史中,这也说明了今年历史中考与以往着重考查近现代史的情况不同,中国古代史分值比例上升,与另外两个板块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与高考分值分配的方式接轨。
中国古代史分值的上升也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综合题也较往年增加了一道大题,但小题总数只增加了2小题,分值却比往年增加了15分,这说明,综合题单个得分点的分值有所提高,同时导致学生分数更容易被拉开距离。
二、2020中考试题整体分析·1.单项选择题难度有所回调,综合题难度大幅提升。
今年选择题难度有所回落,但大部分题目仍维持中的偏上的难度,但没有“绝杀”的难题,故占总分75%的单项选择题取得满分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选择题仍是以材料分析题为主,有些题目学生读一遍可能并不能选出正确答案,但多读几遍就能大概体会到命题点。
如第6题,提干的材料体现了简牍时代和纸本时代,书写和文辞变化。
初读时考生可能并没有注意到材料提及了文辞方面的变化,而下意识地错选D选,但多读两遍后就能发现材料其实是在说纸的发明对书写和文辞表达的影响。
所以对存在不确定的题目时,可多读几遍,领会领会命题人的思路。
综合题第31题并不是考查教材中某一知识点,而是回归历史本源,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

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中国的中学教育体系中,中考被视为重要的考试之一。
针对广东省的学生,2021年的中考历史试卷涵盖了多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概念。
本文将概述这份试卷的内容和要点,帮助考生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备考方向。
1、大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在整个广东中考历史试卷中,考生需要对中国历史的大背景和一些重要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这涉及到从远古时代到现代的各个时间段,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帝国的统一和疆域扩张、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历史特点等。
考生需要掌握各朝代的重要事件、代表性人物以及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2、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广东中考历史试卷中也会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发展。
其中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宗教信仰、艺术和文学作品等。
考生需要了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的传播和影响等,以及在科技方面的发展,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
3、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广东中考历史试卷还会涉及到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
考生需要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封建等级制度、科举制度和儒学的影响。
此外,试卷中还可能出现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问题,需要考生了解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4、中国古代与世界的交往广东中考历史试卷中也会涉及到中国古代与世界的交往。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与中亚、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以及西方国家等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与影响。
这包括中国对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如海上丝绸之路、旅行家和使者的交往等。
5、近代中国的历史广东中考历史试卷中的最后一部分通常会涵盖近代中国的历史。
考生需要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及辛亥革命等重要事件。
此外,还需要了解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通过对以上关键字的总结,我们可以理解2021年广东中考历史试卷的主要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对各个历史时期和相关事件的了解和记忆。
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

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摘要:一、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概述1.考试时间及科目2.考试形式及分值3.考试范围及难度二、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解析1.试题分布及特点2.试题内容分析2.1 古代史部分2.2 近现代史部分2.3 世界史部分3.试题难度分析三、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备考策略1.针对性的复习方法2.提高答题效率的技巧3.模拟试题的练习及总结四、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对未来的启示1.历史学科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3.历史教育的未来趋势正文: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于今年6月份进行,作为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考试的科目、形式、范围和难度备受考生关注。
本篇文章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析,并提供一些备考策略和对未来的启示。
一、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概述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的考试时间为6月15日,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部分,总分为100分。
试题难度分为易、中、难三个等级,其中易、中、难试题的比例为6:3:1。
二、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解析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的试题分布均匀,涵盖了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点。
试题内容丰富,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严谨性,又注重了现实关怀。
在难度方面,试题整体难度适中,有利于选拔出具备一定历史素养的学生。
三、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备考策略针对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考生应制定针对性的复习计划,加强对历史学科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注重答题效率,合理安排作答时间。
此外,通过模拟试题的练习,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四、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对未来的启示2021年深圳历史中考题的命题趋势表明,历史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
同时,历史教育应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分析及2021年备考攻略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中,学生们经历了最长的寒假,遇上了取消考纲的“不确定性”,参加了最晚的中考。
在种种严峻的环境下,很多人都怀着侥幸的心理,以为中考难度会降低,结果却是阵阵的哭号。
今年广东中考历史科目从题量到质量都有所提升。
全卷有30道单项选择题加3道综合题,命题灵活,考查内容紧贴核心素养,注重历史研究能力,可谓是一份历史味浓郁的中考试题。
一、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试题概况
1.试题知识内容分布
2.总体分布
由上述表格可知,2020年选择题比2019年增加了5题,而中国古代史较往年就增加了5题,也就是说,选择题所增加的题量都放到了中国古代史中,这也说明了今年历史中考与以往着重考查近现代史的情况不同,中国古代史分值比例上升,与另外两个板块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与高考分值分配的方式接轨。
中国古代史分值的上升也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综合题也较往年增加了一道大题,但小题总数只增加了2小题,分值却比往年增加了15分,这说明,综合题单个得分点的分值有所提高,同时导致学生分数更容易被拉开距离。
二、2020中考试题整体分析·
1.单项选择题难度有所回调,综合题难度大幅提升。
今年选择题难度有所回落,但大部分题目仍维持中的偏上的难度,但没有“绝杀”的难题,故占总分75%的单项选择题取得满分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选择题仍是以材料分析题为主,有些题目学生读一遍可能并不能选出正确答案,但多读几遍就能大概体会到命题点。
如第6题,提干的材料体现了简牍时代和纸本时代,书写和文辞变化。
初读时考生可能并没有注意到材料提及了文辞方面的变化,而下意识地错选D选,但多读两遍后就能发现材料其实是在说纸的发明对书写和文辞表达的影响。
所以对存在不确定的题目时,可多读几遍,领会领会命题人的思路。
综合题第31题并不是考查教材中某一知识点,而是回归历史本源,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时,教师往往注重教材中特别时课标中都有的知识点,而忽略对历史研究基本能力的培训。
故今年31题大概就如同一只凶猛的“拦路虎”,使大部分考生望而却步。
再加上31题的主题引线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袁崇焕”,试题材料中对该人物的评价不一,使面对陌生考点的考生思维更加混乱。
还有综合题33题的第一问延续了2019年,考查观点论述题。
上年观点论述题得分率不高,是上年区分度最大的题目,经过一年后,对考生来说还是一道难题。
2.更加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兼顾广东本土文化。
试题反映的材料比较丰富,注重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的培养,让史料说话,论从史出。
问题的设置更加灵活深入,要求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并把握重大事件的时间节点。
今年考查时代背景的题目比较多,如第15题考查北伐、第16题考查抗日、第18题考查“一五”计划、还有24、28、31(3)、32(1)等,都需要考生很好地定位时空才能得出正确答案,高分突破中设置多种时间轴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时空观念。
今年如果有在考前认真再熟悉一遍时间轴的同学应该是不会考得太差的。
今年核心素养最突出的就论综合题第31题了。
31题以广东人袁崇焕为主线进行考查,此题仅凭平时所学知识点是无法正确地想到答案,但对于在平时注重
对核心素养培养的考生则能轻松完成。
31题的答案只能从材料中归纳得出,需要学生准确分析材料、理解题意,运用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三大素养总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