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麻醉与循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一)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安静状 态下存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工作细胞 为-90mv,是钾离子的平衡电位,其大小主要 受细胞外液钾离子浓度影响。
二)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心肌细胞 在兴奋过程中产生的并能传播出去的电位 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分 为:0、1、2、3、4期.
麻醉与循环
anaesthesia and circulation
授课人 成敏
在麻醉与手术过程中,循环系统的变化 最为常见,不同的麻醉方法、麻醉药物对 循环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熟悉循环系 统的正常生理活动及其机制,掌握麻醉及 手术过程中循环功能的变化规律,对于正 确选择麻醉药物、及时正确的处理麻醉、 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安全的实施麻醉 具有重要意义。
+30mv
刺激 ↓
RP↓ ↓
阈电位(-70mv) ↓
激活快Na+通道 ↓
Na+再生式内流 ↓
Na+平衡电位 (0期)
0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快Na+通道:-70mV激活,持 续1ms, 0mV开始失活关闭,
特异性强(只对Na+通透),快 反应细胞、快反应电位。
1期+30mv_ 0mv
快Na+通道失活
R- ON –T 现象: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期前的兴奋出现在 心电图的T波时,也易引起室颤,称为R落入T现象(Ron-T phenomenon) ,易诱发室颤,应紧急处理。
2020/11/3
16
2.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与心律失常
动作电位时程APD :从零期去极化开始到3期复极完毕 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代表膜电位复极时间,反映膜 的复极化速度;
+
1期
激活Ito通道

K+一过性外流

快速复极化
(1期)
K+ Na+
Ito(一过性外向电流):现在认
为Ito的离子成分为K+ ,膜去极化40mv时激活,开放5-10 ms。
0期去极与1期复极形成锋电位
2期:0mv,100-
150ms O期去极达-40mV时
慢Ca2+通道开始激 活
+
激活IK 通道 ↓
2020/11/3
11
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 形成机制
1.窦房结细胞(慢反应自律细 胞)的跨膜电位 (1)电位特征: A、最大复极电位(-70mV) 和阈电位(-40mV)低; B、0期去极化幅度小(由70mV升至0~+15mV )、时 间长(7MS)、速率慢 (10V/S)(慢反应细胞 、 慢反应电位); C、没有明显的复极1、2期 D、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
Ca2+缓慢内流 与K+ 外流处于平衡状态 ↓
缓慢复极化 (2期=平台期)
K+ K+ N Ca2+
2期
按任意键显示动画2
慢Ca2+通道:L型。激活与失活 比 Na+ 通 道 慢 , 特 异 性 不 高 : 主 要 Ca2+ 通 透 、 少 量 Na+ 通 过 。
3期0MV-- -
90mv
慢Ca2+通道失活 +
2020/11/3
13
2020/11/3
14
2.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1).静息电位水平; 2).阈电位水平; 3).Na+、Ca2+通道的状态:
如:心肌缺血可使细胞内k+外漏而细胞内k+ 浓度降低,细胞外k+浓度升高,引起心肌细胞除 极化,若持续除极化于-50mv或更低时,Na+通 道均处于失活状态而丧失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心脏手术过程中应用的停跳液就是据此原理。
2020/11/3
2
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 定方向周而复始地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2020/11/3
3
第一节 心脏的电活动
心肌细胞的分类
1、工作细胞:普通心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 胞):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有很好的收缩性。 功能:产生收缩活动,维持心脏射血。 2、自律细胞:位于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的细胞 (主要指窦房结和蒲肯野细胞),有自律性。 功能: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整个心脏的节律性 活动。
二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与心律失常
(一) 兴奋性(excitability):指心肌细胞 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其大小用阈 值来衡量。 1.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在一次兴奋过程中, 心肌的兴奋性经历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 期、超长期等变化,其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 长(200-300mS)。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0期:Na+内流 1期:K+外流
1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2
33期期
2期: K+外流、
0 Ca2+内流
3
3期:K+外流
4期:静息期,
Na+泵活动、
Na+-Ca2+交换
○泵4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 (快反应电位)
2020/11/3
K+ N K+ Ca2+K+ K+ a+
○泵 6
心室肌细胞AP的形成机制:
0期-90mv -
2020/11/3
15
3.兴奋性与心律失常:
1.兴奋性的不均一性与心律失常
易损期(vulnerable period):在整个心房或心室中,在 相对不应期开始之初,有一个短暂的时间,应用较强的 阈上刺激,容易发生纤维性颤动,称为易损期。 心室的易损期在心电图的T波升支到达顶峰前约30ms的 时间内,临床电击复律应避开易损期。 原因:电异步状态(electrical asynchrony)。
IKK +通再道生通式透外性流↑
↓ 快速复极化 至RP水平
(3期)
K+ K+ K+
○泵
N Ca2+
33期期
○泵
4期:静息期,膜电位基本稳定于静息
电位水平-90mV。
A、Na+ - K+ 泵:排出3个Na+ ,摄入2个K+ 生电(外向电流) B、Na+ - Ca2+交换:继发主动转运 内运3个Na+,运出1个Ca2+ 生电(内向电流) C、Ca2+泵:主动将Ca2+ 排出细胞。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200-300mS。 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形状与心室肌细胞相 似,但时间短,仅150mS。可能是心房肌细 胞对K+ 的通透性较大所致。
有效不应期ERP:代表心肌兴奋性恢复过程,反映膜的 再除极化能力。 ERP/ APD比值增大可抑制心律失常。 在动作电位时程内有效不应期延长或相对延长可减少 期前兴奋引起反应的机会,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2020/11/3
17
(二)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指心肌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发的产 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其高低用单位时间内产生 自动兴奋的频率来衡量。 1.自律性的产生机制: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化。 2.影响自律性的因素:4期自动除极化速度、最大 复极电位水平、阈电位水平。 3.自律性与心律失常: 1)正常自律性改变: 有窦性心动过速、过缓、窦 性心律不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