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附手绘)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附手绘)](https://img.taocdn.com/s3/m/6fe900166bec0975f565e22a.png)
五、调节反应(BCC)与PFV的关 系
• 调节反应是在双眼同时打开的情况下测量的,所 以也受调节和集合的共同影响。比如:
•
• BCC发现调节超前,这可能是患者有较大外隐斜, 而正融像性聚散PFV比较少,难以维持融像,就 需要增加调节调用调节性聚散来代偿,所以常常 会造成过度调节的表现。
不能维持双眼视而导致复像; •
•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是8/10/6(模糊点是8Δ,小于上述 计算)则可能会出现双眼视异常的症状(融像困难、视疲劳);
•
• 如果测得的正融像性聚散PFV,BO侧的结果模糊点远远小于上述计算结果而又没有明 显临床症状的话,需要考虑是否测量错误。
• • PFA(Positive Fusional Vergence),正融像性聚散,测
量的是在保持双眼融像的基础上,双眼能相互向内运动的 最大范围,是双眼正向(会聚)融像的能力。测量时在双 眼前放置BO棱镜并逐渐增加,当融像性聚散用尽后就需 要调用调节性会聚来代偿,此时因为使用了调节,会出现 模糊点;而当调节性会聚也用尽后就无法维持融像而出现 破裂点。
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16exo;用-2.00D的镜片时隐斜变化为4-12=8eso。 •
• 所以,患者的负融像性聚散NFV的BI侧测量的模糊点至少要大于12Δ,才可能通过±2.00D双面镜的 负镜测试。
• • 比如该患者测得的负融像性聚散NFV,BI侧的结果是10/14/11(模糊点是10Δ,小于上述计算)则可
• 集合近点(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NPC),反映的 是双眼能维持融像的集合极限,是双眼能保持集合的最近 的点。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d0176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8.png)
视功能检查流程详解视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专业仪器设备对人的视觉功能进行全面评估和量化分析的过程。
主要通过对视力、调节能力、眼球运动、眼位、立体视觉等方面的检测,以了解人眼的健康状况和各种视觉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视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视觉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和辅助措施。
1.病史询问和初步评估:检查前首先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过敏史、眼镜佩戴情况、以前的视觉问题等。
同时,医生会对患者的眼镜进行初步测量,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视功能检查。
2.视力测量:视力测量是视功能检查的基本内容。
常见的视力测量方法包括使用近、远视力表对患者的视力进行评估。
通过测量患者的视力,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
3.调节能力检查:调节能力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调节功能进行评估。
通过使用调节仪器,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近距离调节、远距离调节、眼轴调节等功能进行测量和分析。
同时,医生还会检查患者的调节灵敏度和调节幅度,以判断患者的调节能力是否正常。
4.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是对患者眼球运动功能的评估。
医生会通过让患者追随移动物体的运动或让患者进行眼球运动训练,来观察患者的外眼肌运动情况。
此外,通过眼电图等仪器的使用,还可以测量和记录患者的眼球运动数据,如眼球位置、眼震等。
5.眼位检查:眼位检查是对患者眼球位置的评估。
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位置、眼球相对位置和移动方向等,来判断患者是否有斜视、偏视等问题。
同时,医生还会对患者的眼位进行定量测量,以了解患者眼球位置的具体偏移程度。
6.立体视觉检查:立体视觉检查是对患者立体视觉功能的评估。
常见的立体视觉检查方法包括立体视觉图形测量、立体视觉颜色测量等。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立体视觉能力,如立体视觉敏感度、立体视觉深度等。
7.结果分析和诊断:医生在完成视功能检查后,会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比较患者的检查结果和正常值,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视功能异常或视觉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视功能检查流程图
![视功能检查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bab4e6ed49649b6648d7476b.png)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R=红片,L=绿片。
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
)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
(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
)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
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
(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
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
(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
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况。
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斜)。
视功能检查标准步骤
![视功能检查标准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633b3a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4.png)
视功能检查标准步骤一、病史采集1.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
2.病史记录:询问患者是否有眼科疾病史、手术史、用药情况等,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史等。
3.症状描述:详细了解患者视觉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复视、眩晕等,以及症状持续时间、程度和变化情况。
二、视力检查1.远视力检查:使用标准视力表,测量患者远距离(5米)的视力。
要求患者头部固定,视线与视力表保持水平,逐行检查并记录视力值。
2.近视力检查:使用标准近视力表,测量患者近距离(30厘米)的视力。
要求患者头部固定,视线与视力表保持水平,逐行检查并记录视力值。
三、屈光度检查1.电脑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进行快速验光,获取屈光度数据。
2.主观验光:使用综合验光仪进行精确验光,确定患者的屈光度。
要求患者注视综合验光仪中的视标,根据医师指示进行调节,直至达到最佳矫正视力。
四、眼位及眼球运动检查1.眼位检查:观察患者双眼是否对称,有无斜视或高低眼位等异常。
2.眼球运动检查:要求患者眼球向各个方向移动,观察眼球运动是否协调,有无眼球震颤、斜视等异常。
五、瞳孔及对光反射检查1.瞳孔检查:观察患者瞳孔大小、形状、位置是否正常。
2.对光反射检查:分别测试患者的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观察瞳孔对光刺激的反应是否正常。
六、色觉检查1.标准色觉图谱筛选:使用标准色觉图谱测试患者的色觉敏感度。
要求患者识别图谱中的颜色和图案。
2.异常色觉测试:针对异常色觉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色觉检查,以确定色觉障碍类型和程度。
七、对比敏感度检查1.使用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测试患者的对比敏感度。
对比敏感度测试是评估患者在不同亮度条件下的视觉功能,包括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对比度感知能力。
2.要求患者对测试仪中的不同空间频率的条纹图案进行识别和判断,医师记录测试结果,分析对比敏感度是否正常。
万里路 视功能检查流程
![万里路 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0acb8a8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6.png)
万里路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如下:
1. 问诊:验光之前,验光师会询问患者的常规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电话、职业等。
此外,还会询问患者的屈光不正史,包括视远情况、视近情况、症状年限、疲劳程度等。
配镜目的、配戴眼镜史以及眼病史也是问诊的重要内容。
2. 视力初步检查:用视力表检查患者的裸眼视力。
已经配戴眼镜的患者,还要戴上原来的眼镜检查矫正视力。
必要时,要检查近用视力。
3.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通过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眼前节的基本情况,检查患者是否患有睑内翻、倒睫、结膜炎、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4. 眼压检查: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检查患者眼压,筛查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5. 角膜曲率测定:了解角膜大致状况,对于验配隐形眼镜的患者选择提供依据。
6. 客观验光:通过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仪得出客观验光度数,了解双眼屈光状态的基本情况。
7. 确定验光方式:根据屈光状态、年龄、是否第一次配镜以及眼部健康状况等,决定验光方式,选择散瞳验光或小瞳验光。
需要注意的是,散瞳须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8. 视功能检查:这是视功能检查的核心步骤,包括屈光全矫后用Worth-4点来检查同时视和融像功能,远距和近距水平隐斜的检查,梯度性AC/A的检查,负相对调节(NRA)、调节反应(BCC)和正相对调节(PRA)的检查等。
如果需要做全套的视功能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立体视、远距离水平隐斜以及近距离水平融修的检查。
请注意,视功能检查流程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完整word版)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完整word版)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c8740e076c66137ef061966.png)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二、视功能检查:(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Worth 四点视标)R=红片,L=绿片。
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 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 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
)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2。
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
二视标 R 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 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
(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
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
R 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 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
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
(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 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
眼位检查:4.1 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
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
(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4.2 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
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R=垂直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况。
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斜)。
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 3—5s。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f7e7c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f.png)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如下:1. 准备工作:测定瞳距、测定近远视力和测定优势眼。
2. 测定原戴眼镜。
3. 电脑验光仪验光。
4. 置入客观验光处方。
5. 远雾视。
6. 右红绿平衡。
7. 右交叉柱镜测试。
8. 左红绿平衡。
9. 左交叉柱镜测试。
10. 双眼视力平衡测试。
11. 测试双眼雾视,红绿平衡。
12. Worth视标检测。
13. 立体视测试。
14. 影像不等检测测试。
15. 远水平隐斜测试。
16. 远垂直隐斜测试。
17. 旋转隐斜测试。
18. 注视差异测试。
19. 注视差异诱发实验。
20. 近水平隐斜测试。
21. AC/A定量测试。
22. 近垂直隐斜测试。
23. 负相对调节测试。
24. 正相对调节测试。
25. 老视定量测试。
26. 调节幅度测试。
27. 集合幅度测试。
28. 近BI聚散储备测试。
29. 计算正负融像储备。
30. 检影测试。
31. 进行遮盖试验,检查集合近点、立体视、远距水平以及垂直隐斜,远距水平以及垂直集合能力,近距水平以及垂直隐斜,近距水平以及垂直结合能力,融合性交叉柱镜等。
32. 将患者的远屈光矫正度数调整好,然后将Risley棱镜调整到零位,摆在双眼前面并能够在水平位置调整棱镜度,正常情况下能够看到清晰的物象,否则就记录为复视,再进行水平聚散能力检查,记录结果。
以上步骤完成后,您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了。
双眼视检查流程 双眼视检查流程实操
![双眼视检查流程 双眼视检查流程实操](https://img.taocdn.com/s3/m/3e4ea6c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3.png)
procedure of Binocular vIsion Test
综合验光仪
主要在综合验光仪双眼 视功能检查流程
1.分别矫正左右眼远用屈光不正度,达 到MPMVA(最佳视力测最大正镜度)
2. worth 4 点进行同时视和融合功能检查
3. 二视标 立体视检查
4.远距离眼位测定
棱镜方向:模糊点/ 破裂点/恢复点 BI:12/ 22/14
11.近距离正相对集合测定
模糊点: 13 破裂点: 27 恢复点: 17
BO:13/ 27/17
±0.50:内置交叉柱镜
关闭近用头灯
近十字交叉视标
12.调节反应测定
13.正负相对调节测定
视标放置在40厘米处• 来自合验光仪 • 近视力标杆 • 近视力表盘
15
13.正负相对调节测定
先抑制位后刺激位,即先难后易的原则
先测负相对调节NRA
再测正相对调节PRA
非老视患者 ---屈光不正为基础
老视患者 ---近附加为基础
14.调节幅度的测定
负镜片法(minus to blur)测定调节幅度
2.50 + 2.25 = 4.75DS
12△BI 棱镜
1.水平眼位测定 2.垂直眼位测定
5.远距离负相对集合测定
模糊点: 12 破裂点: 22 恢复点: 14
棱镜方向:模糊点/ 破裂点/恢复点 BI:12/ 22/14
6.远距离正相对集合测定
模糊点: 13 破裂点: 27 恢复点: 17
BO:13/ 27/17
9
7.近距离棱镜分离
12△BI棱镜
6△BU棱镜
1).水平眼位测定 2).垂直眼位测定
标准视功能检查流程
![标准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5a0f9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7.png)
标准视功能检查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标准视功能检查流程标准视功能检查流程是指在进行眼科检查时,对患者的视力、视野、色觉等视功能进行检查的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b3d37d2aaea998fcd220ed4.png)
视功能查看的过程与注意事项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视功能查看过程:二、视功能查看的统造重心:(一)近距离部分的查看:1.共时视、融像功能查看:(协共Worth四面视标)R=白片,L=绿片.单眼应能共时瞅到局部四面视标为仄常,(R应瞅到笔曲进与棱形战下周遭形视标,L应瞅到火仄背二绿色十字视标.)若只可瞅到二面或者三面为单眼压造,若能瞅到五面为复视.2.坐体视功能查看:(协共二、四坐体视视标)R=135偏偏光,L=45偏偏光.二视标R应瞅到上左下左二横线战中间的圆面,L应瞅到下左上左二横线战中间的圆面,单眼应瞅到面线分隔的单横线,并根据横线上凸下凸延慢搞出推断.(上凸线条延缓,疑共共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缓,疑共共性中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左、下、左线条与中央面相比,根据凸起情况做定量分解.若上圆线条没有隐凸起,坐体视钝>1,;若左圆线条没有隐凸起,坐体视钝>2,;若下圆线条没有隐凸起坐体视钝>5,;若左圆线条没有隐凸起坐体视钝>10,.(普遍情况下,瞳距越大,坐体视钝越小,所赢得坐体视范畴越大.)3.影像没有等功能查看:(协共火仄、笔曲对于齐考查视标)R=135偏偏光,L=45偏偏光.R应瞅到上、左半框战中央圆面,L 应瞅到下、左半框战中央圆面.单眼瞅察火仄、笔曲对于齐视标是可有框好.(对于齐视标每出入一框,影像没有等超7%,反复频频皆好一框即为影像没有等.)4.眼位查看:4.1弥集圆(十字环形)视标:R=白片,L=绿片.瞅察弥集圆(十字)视标分散情况,可用好同目标棱镜量值曲至视标返回本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照量值:十字位移正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中圈约为4.2马氏杆及面光源视标:R=火仄马氏杆,L=“0”.单眼应瞅到面与横线的分散情况.面线沉合眼正位,横线正在面的左圆(内隐斜);横线正在面的左圆(中隐斜).R=笔曲马氏杆,L=“0”.单眼应瞅到面与横线的分散情况.横线正在面的上圆(下隐斜);横线正在面的下圆(上隐斜).共理,可用好同目标棱镜量值曲至面线沉合.提示:马氏杆支配历程中,若有混合倾背,注意先将左眼覆盖3-5s.4.3偏偏光十字视标:R=135偏偏光,L=45偏偏光.R应睹十字横线,L应睹十字横线.单眼瞅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共理,可用好同目标棱镜量值曲至十字返回正位.4.4近/近眼位的查看:火仄眼位的查看:正在单眼仄稳齐矫前提上,近用近瞳,近用近瞳.与被检眼最佳眼光上一止简单视标,R=12△(BI)丈量棱镜,L=6△(BU)分散棱镜,我后左眼渐渐缩小(BI)回转,并嘱注视下圆视标,记录视标笔曲对于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近/近火仄目标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丈量棱镜应大于12△,普遍15△为宜.)笔曲眼位的查看:共上要领,仅R=12/15△(BI)为分散棱镜,L=6△(BU)为丈量棱镜,我后左眼渐渐缩小(BU)回转,记录视标火仄对于齐时所安排的棱镜量值,即近/近笔曲目标斜位量.提示:该要领树坐棱镜时,一定注意单眼遮关.附注:也可用马氏杆协共5米(近用)、(近用)面光源分别查看近/附仄常参照值:(近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5.固视好别查看:(协共固视好别视标)R=135偏偏光,L=45偏偏光.R应睹上、左短线战中间圆面,L应睹下、左短线战中间圆面.单眼瞅察十字短线是可爆收位移.(R正固视好十字上短线左移,R背固视好十字上短线左移;R上固视好十字左短线下移;R下固视好十字左短线上移.)若十字短线明度昏暗,疑视网膜周边压造.提示:该要领可查单眼眼位,思量更多矫正量调配患眼.(二)近距离部分的查看:1.BCC查看:(协共近接叉格子视标)无视眼状,±0.50D接叉圆柱镜,白面背轴置90(若拉拢验光仪将±0.50D置视窗)瞅察比较横、横线浑晰程度的好别,排除视疲倦.(若横线浑晰,减少正度数.)提示:若持绝性横线浑晰,疑集光矫正没有精确,笔曲背可减+0.25D柱镜.若横、横线仍无法仄稳,则死存横线最乌的球镜.2.安排功能查看:2.1安排幅度(Amp)的查看:可用近距离法(背透镜法)测定本性安排幅度,再与最小安排幅度(15-年龄×0.25)做比较.注意应正在齐矫前提下,若二眼明隐整齐最佳单独尝试.提示:最佳用距离法,(移近法、移近法)典型视标少3mm、宽.2.2安排反应的查看:无视眼状,40cm距离检影镜瞅察2.5D应中战,若影动为顺动用正镜(量值为滞后量);影动为顺动用背镜(量值为超前量).无视眼状,40cm距离加±0.50D接叉圆柱镜,瞅察近接叉格子视标,横线浑晰加正镜(量值为滞后量);横线浑晰加背镜(量值为超前量).2.3正、背相对于安排:无视眼状,40cm距离瞅察近用三条十字视标,(或者最佳眼光的上一止)单眼等量并按±0.25D递加,由领会到朦胧.所加:背镜度即正相对于安排(PRA);正镜度即背相对于安排(NRA).附仄常参照值:正相对于安排-1.75/-3.00D;背相对于安排+1.75/+2.25D.提示:先用背镜,觅找所能减少的最大安排量,再用正镜,觅找所能搁紧的最大安排量.统造面:必须正安排大于背安排.且背相对于安排应小于2.5D,此值可反映是可过矫.2.4安排机动度:普遍采用±2.0D的反转拍,一侧领会反转,待另一侧领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附仄常参照值:单眼10次/min;单眼12次/min.提示:普遍先查单眼,若单眼艰易或者非常十分再单眼尝试.3.集中功能的查看:3.1集中近面(NPC)的查看:0.8近视标或者笔灯置少远,按5cm/s速度,由近渐近至复视.(记录该面到角膜的距离为破裂面参数.)我后渐渐近移还本单视.(记录该面到角膜的距离即回复面参数.)附仄常参照值:破裂面/回复面6/10cm.提示:若破裂面小于5cm疑集中过分.多次沉复丈量,若数值渐渐变小,疑集中有障碍,若数值变更没有大,证明较为仄常.3.2散集范畴的查看:火仄目标近距(近距)散集范畴的查看:无视眼状,近距(选近瞳)近距(选近瞳),单眼注视简单横线视标,共时等量按1-2△/s速度增加底内(中)棱镜,并记录:视标朦胧(即朦胧面量值);视标分散(即破裂面量值);反背运做视标还本归位(即回复面量值).附仄常参照值:近距(底内)X/7±3/4±2(底中)9±4/19±8/10±4近距(底内)13±4/21±4/13±5(底中)17±5/21±6/11±7笔曲目标近距(近距)散集范畴的查看:共上要领,仅笔曲目标所减少棱镜,果安排没有变,故只查破裂面/回复面.(另果人眼笔曲目标混合力较强,故普遍只单眼R加棱镜.)附仄常参照值:近(近)距破裂面/回复面3-4△/1.5-2△3.3正、背相对于集中:无视眼状,40cm距离瞅察简单近用横线视标,并渐渐加底内(中)棱镜,由领会到复视.所加:底内棱镜量值,即背相对于集中(NRC);底中棱镜量值,即正相对于集中(PRC).附仄常参照值:正相对于集中9.0ma;背相对于集中1.0ma.提示1:一定注意先用底中棱镜,觅找死理最大的集中力,再用底内棱镜,觅找死理最大的集收力.提示2:三分之一为集中恬静区,若隐现注视面没有正在地区内,需用三棱镜补偿.3.4集中敏捷度:普遍采用12△(BO)/3△(BI)反转拍,40cm选单止横线近视标,一侧领会反转,待另一侧领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附仄常参照值:近距集中敏捷度13次/min.4.AC/A比值的查看:R=6△(BU),L=转化棱镜“0”置笔曲目标,40cm选单止横线近视标,通过安排转化棱镜至视标回复对于齐,记录量值.继后单眼共时±1.0D的安排,共上继承安排转化棱镜至视标回复对于齐,记录量值.前后二次的好值即AC/A比值.附仄常参照值:3-5△/D三、共视机三级功能的查看重心:1.调整:注意下颔托及瞳距的安排,对于准目镜.其余各刻度归整.2.共时视功能的查看:(共时知觉本领的查看)拔出共时知觉图片,(实足分歧图形组成的绘片)瞅察是可沉合.只瞅到一片图片为单眼压造;实足沉合为仄常共时视.若瞅到二绘片没有克没有及实足沉合,有共时视但是疑有斜视.可改变镜筒角度至绘片沉合,该角度为自愿斜视角.接替挨启镜筒灯光,若二眼分别注视镜筒核心面,眼球没有动,该角度为他觉斜视角.(若眼球转化,可推动镜筒至眼球没有动,此角也是他觉斜视角.)3.融像功能的查看:(部分相共,部分分歧,是可融为一体的查看)拔出融像绘片,(一对于部分相共的图片,图上有统造/对于照面)瞅察是可沉合.二绘片没有克没有及沉合,无混合功能;能使二绘片沉合,有混合功能.(该指示刻度即融像面.)锁定镜筒,使二镜筒按相共角度集中/分启,转化至绘片出现沉合/分启.该指示刻度即集中/分启量值,其范畴即混合范畴.4.坐体视功能的查看:(坐体视觉,下矮深浅本领的查看)镜筒置混合面,拔出坐体视绘片,(一对于绘片有微强好别,即火仄视好.)没有克没有及证明物像条理或者程序过失,无坐体视功能;能精确证明物像条理战程序,有坐体视功能.(用分蔑视角安排的坐体视绘片,可分别查坐体视功能的下矮,用坐体视钝度表示.)提示1:有共时视功能才搞举止融像查看,有共时视、融像功能才搞举止坐体视查看.提示2:融像范畴应先查分启,再查集中.上海唯尊光教眼镜有限公司训练部:林浩。
眼科常用检查—视功能检查
![眼科常用检查—视功能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f9f6332b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d.png)
(二)近视力检查
自己持表移动,直至能看出最小视标
二、视野
眼球固视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不动时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反映 了黄斑中心凹以外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又称周边 视力。
中心视野:注视点30°范围内的视野。 周边视野:注视点30°以外的视野。
(一)周边视野检查 1.对比法 2.弧形视野计法
(二)中心视野检查 1.平面视野计法 2.Amsler方格法
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 视功能检查
视力 视野 色觉 立体视觉 对比敏感度
视觉电生理检查(客观检查)
一、视力
即视锐度,指眼辨别物体形状和大小的能力,主 要反映黄斑中心凹的视功能,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 (阅读视力)。
正常: ≥1.0 盲: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0.05 低视力:0.05≤最佳矫正视力<0.3
(一)远视力检查 检查距离:5米,受检眼与视力表1.0行同高。 检查要点:先右眼后左眼,先健眼后患眼 先裸眼视力后矫正视力 自上而下,逐行辨认
检查方法: 1.先右眼后左眼,另眼遮挡(勿压迫眼球),距离5m。 2.低于0.1:患者逐步向视力表走近,至识别0.1视标为止
视力=看到0.1视标的距离(m)/5m×0.1 3.1m不见0.1视标,查指数→ 5cm不能识别手指,查手动→
不能辨认手动时,查光感+光定位(暗室、9个方位)
视力记录:1.5~0.1/0.09~0.02/指数(CF)/眼前手动(HM)/光感(LP)/无光感(NLP)
(三)自动视野计检查
三、色觉
色觉是眼分辨颜色的能力,反映视网膜视锥细胞 的功能。
升学、就业、服兵役前体检的常规项目。 常见的色觉障碍是一种性连锁隐性遗传的先天异 常,分为色弱和色盲两种。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05000b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2.png)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是眼科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眼睛各项功能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部疾病和视觉问题,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视功能检查流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视功能检查的第一步是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是眼科检查的基础,也是最
常见的一项检查。
通过让患者分别用左眼和右眼观看视力表,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情况。
同时,还可以进行散瞳验光,了解患者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为后续的验光配镜提供参考。
接下来是眼压检查。
眼压是指眼内的压力,正常情况下眼内压力是稳定的,但
是如果眼内压力过高,就可能出现青光眼等疾病。
通过眼压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眼内压力异常,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随后是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通过眼底镜观察眼底的情况,包括视神经、视网
膜和脉络膜等部分。
通过眼底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眼部血管情况、视网膜情况和视神经情况,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
最后是眼位检查。
眼位检查是通过观察患者眼球的转动和眼球的位置,了解患
者的眼球肌肉协调情况。
通过眼位检查,可以发现斜视、麻痹性斜视等问题,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
综上所述,视功能检查流程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检查和眼位检查。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及时发现眼部疾病和视觉问题,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视功能检查的方法
![视功能检查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7ae0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d.png)
视功能检查的方法
一、多视功能检查基本原理
1.多视功能检查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以及特殊软件记录,分析和评
估眼球的不同视觉参数,以了解患者眼底的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眼底
疾病及其发展情况。
其基本原理是它可以测量出眼球的视力、眼球运动、
眼底血管情况等,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眼底状况,进而精确地诊断出眼底疾病。
二、多视功能检查详细过程
1.一般多视功能检查分为两个部分: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2.静态检查是指患者静止不动时,通过特殊的设备和软件对眼球进
行多种参数测量,主要有视力检查、眼压检查、眼底血管病变情况检查等,可以诊断出眼底有无疾病以及眼底的结构改变等原因引起的各种异常症状。
3.动态检查是在患者眨眼或移动眼球的情况下,通过特殊的设备和
软件对眼球运动参数进行测量,主要检查眼轴长度、眼轴方向和视觉轴向
偏斜等,可以诊断出眼球的运动能力。
三、多视功能检查的护理措施
1.患者检查前应提醒患者注意作准备工作,如保证良好的口腔卫生,排尿,减少尿气的影响,让患者充分熟悉检查过程,使患者具有良好的心
理准备。
2.检查时,护士应注意患者的安全。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e1d938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a.png)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的视觉功能和眼睛健康状况。
下面是一般视功能检查的流程。
1. 眼睛历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眼睛健康的历史,包括视觉问题、近视或远视等。
还会询问病人家族中是否有其他眼部疾病的病例。
2. 视力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
通过要求患者读取不同大小和距离的字母、数字或图表来进行测量。
这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
3. 屈光度测量:医生会使用自动近视度数计来测量患者的屈光度。
患者需要专注于一个准星,医生会调整仪器直到患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图像。
4. 眼压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叫做非接触式电子眼压计来测量患者的眼压。
这是评估患者是否患有青光眼的重要步骤。
5. 视野检查:医生会使用自动视野测试仪来评估患者的视野范围。
患者需要凝视一个点并报告他们能够看到何种程度的边缘视觉。
6. 色觉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色盲测试来评估患者对不同颜色的辨识能力。
这通常涉及观察和区分不同颜色的数字或形状。
7. 眼底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被称为眼底镜的仪器来观察患者
的眼睛内部。
这可以让医生检查视网膜、视神经和其他结构是否正常。
8. 瞳孔检查:医生会使用一种称为瞳孔扩张剂的药物来扩大瞳孔,以便更好地查看眼睛内部。
这有助于检测任何潜在的问题。
以上是一般视功能检查的流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其他测试项目可能会被包括在内。
视功能检查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许多眼部疾病非常重要,因此定期接受检查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视觉问题或家族遗传病史的人来说。
视功能检查程序
![视功能检查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ff14888bceb19e8b8f6ba33.png)
BCC检查
不增加额外的照明
7
PRA检查
PRA低常见于:调节滞后、调节不足
8
ACA检查
正常ACA常见于:融像性集合功能不足;基本型内隐斜、外隐斜。低ACA常见于:集合不足、散开不足
9
调节灵活度检查
单眼异常常见于:调节功能异常;双眼异常常见于:集合功能异常
10
调节幅度检查
低于相应年龄的最小调节幅度常见于调节不足
11
集合近点
集合近点过远常见于集合不足;过近常见于集合过度
这个流程的原则是:
1、先做诱发调节放松的检查,后做诱发调节紧张的检查
先做诱发集合放松的检查,后做诱发集合紧张的检查
这样可以尽量获得正确的结果而增加检查准确性。
2、视功能检查的正常值标准仅用于做参考:视功能检查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物理学的检查过程,检查结果受检查环境;受检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检查者的操作细节等多种因素影响,非常复杂,所以“正常值”并不是绝对的。
双眼视功能检查流程(主要参考天津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流程)
检查顺序
检查项目
注意事项或初步分析
1
Worth 4 dot检查
检查是否有正常融像功能,是否有单眼抑制
2
立体视检查
3
远距水平隐斜检查
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以充分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才能更准确
4
近距水平隐斜检查
5
NRA检查
NRA低常见于:调节超前、调节过度;NRA高常见于屈光矫正有误
视功能检查流程范文
![视功能检查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14e4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d.png)
视功能检查流程范文
1、开机检查
在维护电视的第一步操作是开机。
插上电源,按下电源按钮,看到的
显示电视是否正常显示,检查是否有显示和声音,可以看到屏幕上的画面
是否清晰,发现任何异常再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2、检查电视遥控器
检定电视遥控器的功能,按动遥控器的每一个按键,检查它们是否正
确运作,如果其中一个按键无法正常运作,可以用新的电池替换旧的,如
果依然不正常,那就说明遥控器出了故障,可以更换新的电视遥控器。
3、检查电视音量
检定电视的音量是否正常,应该先把电视音量调到最大,然后把调到
最小,判断它有没有正常运作,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的声音,应该检查电视
音量控制器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应该进行维修或更换新的音量控制器。
4、检查电视节目频道
先调整电视上的节目频道,检查电视接收的节目频道是否正常接收,
如果有频道无法接收,可以及时调整天线后重新检查,如果调整天线后仍
然无法接收频道,可以检查电视节目接收模块是否正常,如果出现故障,
应该更换新的。
5、检查电视屏幕
检查电视屏幕是否正常,先把电视播放静止画面。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a910bfa216147916112841.png)
一、立体视检查主要为偏正分离法检查双眼视的方式;主要目的为检查双眼立体视功能;步骤:1.验光仪中置入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和远用瞳距,调整左右眼内置辅镜均在P 状态上,投放立体视视标,让患者注视视标中间的融合点(中间的圆点),询问患者看到了什么。
2.患者能看到圆点上下均为单竖线,而且带有立体感,证明患者融像能力正常,有立体视能力;3.患者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4.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上方量竖线距离较下方量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
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二、远用 Worth-4-dots检查Worth-4-dots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单眼抑制、复视、双眼视功能。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将室内光线调暗,验光仪中置入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和远用瞳距。
双眼放开,用红绿滤片(综合验光仪辅助片右RL左GL)分离双眼视觉,右眼戴红色滤光片,左眼戴绿色滤光片。
2. 出示Worth-4-dots视标,此时被检者右眼看到2个红色视标,左眼看到3个绿色视标。
令其双眼注视视标,说出看见几个视标和它们的颜色。
3.情况:(1)能看到4个光点,证明用正常的融像能力,无异常;(2)能看到2个光点,看不到绿色的十字光点,而下方的圆形光点为红色,证明左眼有可能被抑制;(3)能看到3个光点,看不到上面的菱形红色的光点,而下方的圆形光点为绿色,证明右眼有可能被抑制;(4)能看到5个光点,比较麻烦了,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光点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技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4d65a4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7b.png)
视功能检查流程
1.眼外观检查:观察眼睑、结膜、巩膜、角膜、瞳孔等。
2. 视力检查:采用 Snellen 图表或近视表等进行,评估患者的裸眼
远视力、近视力及矫正后视力。
3.远、近视调节检查:使用自动调节仪、手动调节仪、非接触式自动
调节仪等进行。
4.分层检查:通过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观察晶状体、虹膜、角
膜内皮层、前房深度、房角结构等情况。
5.视场检查:通过自动或手动检查眼的上下左右中心及周围视野是否
明晰、全面。
6.眼压检查:采用非接触式或接触式眼压计检查眼压。
7.视网膜检查:通过视网膜镜或间接镜等进行检查,了解视网膜情况。
8.色觉检查:采用假面法或以朗格难色图为代表的检查方法进行。
9.語言溝通評估:根据患者的语言能力进行沟通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R=红片,L=绿片。
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
)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
(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
)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
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
(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
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
(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
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
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况。
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斜)。
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
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
4.3偏光十字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R应见十字竖线,L应见十字横线。
双眼观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
4.4远/近眼位的检查: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
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行单一视标,R=12△(BI)测量棱镜,L=6△(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近水平方向斜位量。
(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一般15△为宜。
)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BI)为分离棱镜,L=6△(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
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意双眼遮闭。
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5米(远用)、0.4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近斜位。
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5.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
R应见上、右短线和中间圆点,L应见下、左短线和中间圆点。
双眼观察十字短线是否产生位移。
(R正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右移,R负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左移;R上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下移;R 下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上移。
)若十字短线亮度暗淡,疑视网膜周边抑制。
提示:该方法可查单眼眼位,考虑更多矫正量分配患眼。
(二)近距离部分的检查:1.BCC检查:(配合近交叉格子视标)正视眼状,±0.50D交叉圆柱镜,红点负轴置90(若组合验光仪将±0.50D置视窗)观察比较横、竖线清晰程度的差异,排除视疲劳。
(若横线清晰,增加正度数。
)提示:若持续性竖线清晰,疑散光矫正不正确,垂直向可减+0.25D柱镜。
若横、竖线仍无法平衡,则保留横线最黑的球镜。
2.调节功能检查:2.1调节幅度(Amp)的检查:可用近距离法(负透镜法)测定个性调节幅度,再与最小调节幅度(15-年龄×0.25)作比较。
注意应在全矫前提下,若两眼明显参差最好单独测试。
提示:最好用距离法,(移近法、移远法)规范视标长3mm、宽0.2mm。
2.2调节反应的检查:2.2.1正视眼状,40cm距离检影镜观察2.5D应中和,若影动为顺动用正镜(量值为滞后量);影动为逆动用负镜(量值为超前量)。
2.2.2正视眼状,40cm距离加±0.50D交叉圆柱镜,观察近交叉格子视标,横线清晰加正镜(量值为滞后量);竖线清晰加负镜(量值为超前量)。
2.3正、负相对调节:正视眼状,40cm距离观察近用三条十字视标,(或最佳视力的上一行)双眼等量并按±0.25D递加,由清楚到模糊。
所加:负镜度即正相对调节(PRA);正镜度即负相对调节(NRA)。
附正常参考值:正相对调节-1.75/-3.00D;负相对调节+1.75/+2.25D。
提示:先用负镜,寻找所能增加的最大调节量,再用正镜,寻找所能放松的最大调节量。
控制点:必须正调节大于负调节。
且负相对调节应小于2.5D,此值可反映是否过矫。
2.4调节灵活度:一般选用±2.0D的反转拍,一侧清楚反转,待另一侧清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
附正常参考值:双眼10次/min;单眼12次/min。
提示:一般先查双眼,若双眼困难或异常再单眼测试。
3.集合功能的检查:3.1集合近点(NPC)的检查:0.8近视标或笔灯置眼前,按5cm/s速度,由远渐近至复视。
(记录该点到角膜的距离为破裂点参数。
)尔后逐渐远移还原单视。
(记录该点到角膜的距离即恢复点参数。
)附正常参考值:破裂点/恢复点6/10cm。
提示:若破裂点小于5cm疑集合过度。
多次重复测量,若数值逐渐变小,疑集合有障碍,若数值变化不大,说明较为正常。
3.2聚散范围的检查:3.2.1水平方向远距(近距)聚散范围的检查:正视眼状,远距(选远瞳)近距(选近瞳),双眼注视单一竖线视标,同时等量按1-2△/s速度添加底内(外)棱镜,并记录:视标模糊(即模糊点量值);视标分离(即破裂点量值);反向运作视标还原归位(即恢复点量值)。
附正常参考值:远距(底内)X/7±3/4±2(底外)9±4/19±8/10±4近距(底内)13±4/21±4/13±5(底外)17±5/21±6/11±73.2.2垂直方向远距(近距)聚散范围的检查:同上方法,仅垂直方向所增加棱镜,因调节不变,故只查破裂点/恢复点。
(另因人眼垂直方向融合力较弱,故一般只单眼R加棱镜。
)附正常参考值:远(近)距破裂点/恢复点3-4△/1.5-2△3.3正、负相对集合:正视眼状,40cm距离观察单一近用竖线视标,并逐渐加底内(外)棱镜,由清楚到复视。
所加:底内棱镜量值,即负相对集合(NRC);底外棱镜量值,即正相对集合(PRC)。
附正常参考值:正相对集合9.0ma;负相对集合1.0ma。
提示1:一定注意先用底外棱镜,寻找生理最大的集合力,再用底内棱镜,寻找生理最大的散发力。
提示2:三分之一为集合舒适区,若显示注视点不在区域内,需用三棱镜补偿。
3.4集合灵敏度:一般选用12△(BO)/3△(BI)反转拍,40cm选单行竖线近视标,一侧清楚反转,待另一侧清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
附正常参考值:近距集合灵敏度13次/min。
4.AC/A比值的检查:R=6△(BU),L=旋转棱镜“0”置垂直方向,40cm选单行横线近视标,通过调整旋转棱镜至视标恢复对齐,记录量值。
继后双眼同时±1.0D的调节,同上继续调整旋转棱镜至视标恢复对齐,记录量值。
前后两次的差值即AC/A比值。
附正常参考值:3-5△/D三、同视机三级功能的检查要点:1.调零:注意下颔托及瞳距的调整,对准目镜。
其他各刻度归零。
2.同时视功能的检查:(同时知觉能力的检查)插入同时知觉图片,(完全不同图形组成的画片)观察是否重合。
只看到一片图片为单眼抑制;完全重合为正常同时视。
若看到两画片不能完全重合,有同时视但疑有斜视。
可改变镜筒角度至画片重合,该角度为自觉斜视角。
交替打开镜筒灯光,若两眼分别注视镜筒中心点,眼球不动,该角度为他觉斜视角。
(若眼球转动,可推动镜筒至眼球不动,此角也是他觉斜视角。
)3.融像功能的检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能否融为一体的检查)插入融像画片,(一对部分相同的图片,图上有控制/对照点)观察是否重合。
两画片不能重合,无融合功能;能使两画片重合,有融合功能。
(该指示刻度即融像点。
)锁定镜筒,使两镜筒按相同角度集合/分开,转动至画片出现重合/分开。
该指示刻度即集合/分开量值,其范围即融合范围。
4.立体视功能的检查:(立体视觉,高低深浅能力的检查)镜筒置融合点,插入立体视画片,(一对画片有微小差异,即水平视差。
)不能说明物像层次或顺序错误,无立体视功能;能正确说明物像层次和顺序,有立体视功能。
(用不同视角设计的立体视画片,可分别查立体视功能的高低,用立体视锐度表示。
)提示1:有同时视功能才能进行融像检查,有同时视、融像功能才能进行立体视检查。
提示2:融像范围应先查分开,再查集合。
上海唯尊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培训部: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