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西方哲学智慧笔记
西方现代哲学史新编笔记
西方现代哲学史新编笔记一、西方现代哲学的诞生背景。
咱得知道哈,西方现代哲学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那时候啊,社会在飞速变化,科技也在不断发展。
传统的哲学观念呢,就有点跟不上趟啦。
比如说,工业革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开始思考人和机器的关系,还有社会结构的改变对人的影响啥的。
就像以前人们可能更关注宗教和上帝,现在呢,就开始琢磨自己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到底算啥。
而且啊,自然科学也取得了巨大进步,像物理学、生物学这些领域的新发现,让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视角。
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事儿,现在都得重新思考啦。
比如说,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出来,那对传统的宗教观念可就是个不小的冲击呀,人们开始怀疑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啦。
二、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1. 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可是个挺有意思的流派哈。
它特别注重语言的分析,觉得好多哲学问题啊,其实都是因为语言表达不清楚闹的。
就好比两个人在那儿争论一个事儿,争到最后发现,原来是对一些词儿的理解不一样。
代表人物呢,有弗雷格。
这家伙啊,对语言和逻辑的关系研究得可深入啦。
他觉得语言的意义和它所指称的对象得区分开,这一观点可是对后来的哲学研究影响不小呢。
还有维特根斯坦,他前期和后期的思想还不太一样。
前期他主张语言和世界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好像语言就是世界的一幅精确地图似的;后期呢,他又觉得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使用,得放在具体的生活场景里去理解。
2. 现象学。
现象学这个流派啊,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直观的把握。
啥叫直观把握呢?就是不通过那些预设的理论和概念,直接去感受和描述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胡塞尔就是现象学的大佬啦。
他提出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就是要把那些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都去掉,只关注事物本身的纯粹现象。
就好比你看一朵花,不要去想它的科学分类啊,什么象征意义啊,就单纯地去感受它的颜色、形状、气味这些直接呈现给你的东西。
3. 存在主义。
三、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西方现代哲学对好多领域都产生了影响哈。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在西方哲学中,有许多关于人生智慧的重要思想和观点。
这些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下面将介绍一些从西方哲学智慧中学到的人生智慧。
1.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提出了理念世界的概念。
他认为,真正的智慧来自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只能看到表象,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本质。
因此,要获得真正的智慧,我们需要超越感官世界,寻找事物背后的本质和真理。
2. 笛卡尔的怀疑论: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他提出了怀疑论的观点。
他认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我们的感官和经验,因为它们可能是虚假的。
只有通过怀疑一切,我们才能找到真理。
因此,我们在人生中也应该保持怀疑的态度,不盲目相信一切,要用理性思考和判断来寻找真相。
3. 康德的道德义务: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提出了道德义务的理论。
他认为,道德不应该基于感觉和欲望,而应该基于理性和义务。
我们应该根据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来行动,而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利益。
因此,在人生中,我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做出符合道德义务的选择和行为。
4. 尼采的超人理念:尼采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他提出了超人理念。
他认为,人应该超越自我,成为超人,超越一般人的平凡和庸俗。
超人是具有自我超越和创造力的人,他们追求真理和美好,不受传统和约束的束缚。
因此,在人生中,我们应该追求自我超越,不断提升自己,追求真理和美好。
5. 波普尔的开放社会:波普尔是20世纪英国哲学家,他提出了开放社会的概念。
他认为,开放社会是一个充满批判和对话的社会,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交流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在开放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批判和对话来寻求真理和改进。
因此,在人生中,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通过对话和交流来增长智慧。
综上所述,从西方哲学智慧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有关人生的智慧。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告诉我们要超越感官世界,寻找事物的本质和真理;笛卡尔的怀疑论告诉我们要保持怀疑的态度,用理性思考来寻找真相;康德的道德义务告诉我们要根据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来行动;尼采的超人理念告诉我们要追求自我超越,追求真理和美好;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告诉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西方哲学史笔记,真正的完整版
西方哲学史笔记,真正的完整版西方哲学史笔记应对该课程的对象、大概内容范围、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所认识。
一、应以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西方哲学史”的冠名下,有许多内容不同、甚至差异很大的论著。
显然存在对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解。
诸如“西方”、“哲学”、“发展的过程划分”等,而其中的关键是对“哲学”的理解,造成不同的“哲学史”。
(思考:通过对西方哲学史上不同阶段的哲学家对“哲学”的含义表述的分析,从中能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和结论)尽管存在差异,但是各异的哲学史表现出来的共性又是明显的和主要的:1、哲学问题的终极性和结果的不确定性;2、哲学问题的综合性;3、哲学问题的超越性;4、具体是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伦理学这样的基本问题。
因此我们看到各种哲学史收录的史料大同小异,当然在编排和分析利用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二、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
概括三点:1、通过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通过学习,可以大大增长和深化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
3、学习哲学史是培养和锻炼我们理论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观点:“学习哲学最好学习哲学史”。
它应该集中地体现了学习哲学史的重要性和意义,除了体现了以上第3点的意义外,强调了哲学的历史性和探索真理的过程性,更符合哲学本身的性质。
三、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
1、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线,同时也要划清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界线。
当然这里有一个如何去划线的问题。
2、坚持阶级分析、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要避免简单化和绝对化。
3、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的原则。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尝试与哲学特性一致的方法:辩证法(论辩的方法、对话的方法)思考题1、学习西方哲学史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2、学习西方哲学史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3、西方哲学史中的哲学家的“哲学”范畴(概念)分析。
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用美国哲学史家梯利的观点来讲: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指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和挑战时,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从而获得幸福和成功。
西方哲学智慧是指西方哲学家们在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中所得出的智慧。
本文将从几个重要的西方哲学流派中,选取一些智慧观点,探讨它们对人生的启示和指导。
第一,柏拉图的理念观。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真实的存在,而感觉世界只是理念的影子。
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追求真理和智慧,超越感觉世界的束缚,寻找真正的幸福和意义。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享受和欢乐,更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第二,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最高目标,它包括理智的思考、道德的行为和良好的社交关系。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和道德美德,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实现自己的幸福和充实。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生的幸福和成功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就和物质的积累,更在于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和共同进步。
第三,笛卡尔的怀疑论。
笛卡尔认为,人们应该对一切事物持怀疑的态度,以求得真理和智慧。
他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认为思考是人类存在的证明,只有通过思考和怀疑,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对一切事物持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不盲从于传统和权威,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寻找真理和智慧。
第四,尼采的超人观。
尼采认为,人类应该超越自己的平庸和俗常,追求个人的伟大和超越。
他认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来自于个体的自我超越和创造力的发挥。
这一观点告诉我们,人们应该超越自己的舒适区,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实现个人的伟大和成就。
综上所述,从西方哲学智慧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人生的智慧。
柏拉图的理念观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和智慧;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我们,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在于个人的完善和社交关系的良好;笛卡尔的怀疑论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对一切事物持怀疑的态度,以求得真理和智慧;尼采的超人观告诉我们,人们应该超越自己的平庸和俗常,追求个人的伟大和超越。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
从西方哲学智慧学到的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而西方哲学智慧则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西方哲学智慧,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关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指导原则。
本文将介绍一些从西方哲学智慧中学到的人生智慧,并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从古希腊哲学中我们可以学到“认识自己”的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了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人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这种自我认知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己的弱点。
同时,认识自己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其次,从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我们可以学到“行善为人”的智慧。
康德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出于对道德法则的自发遵循,而不是出于外部的奖励或惩罚。
他提出了“人人都应该将自己的行动原则普遍化”的道德准则。
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根据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来决定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根据个人的私利。
这种道德智慧告诉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正直和诚实,对他人友善和关怀,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此外,从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我们可以学到“追求个人价值”的智慧。
尼采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由个体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由外部的权威或价值观决定的。
他强调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精神,并主张人们应该追求自己的激情和目标,而不是盲目地追随他人的期望。
这种个人主义的智慧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梦想,应该努力追求个人的成就和幸福。
最后,从庄子的道家哲学中我们可以学到“顺应自然”的智慧。
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和规律,而不是抗拒或违背它们。
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人们应该放下功利心和欲望,顺其自然地生活。
这种顺应自然的智慧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接受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和平衡。
综上所述,从西方哲学智慧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有关人生的智慧。
西方哲学史全面笔记
第一编:古希腊哲学(一)自然哲学时期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滋养料,万物种子本性潮湿,希腊神话海神创世说。
(用物质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
恩格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的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具有某种固定形式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在水里去寻找。
”)万物充满着神灵。
泰勒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万物有灵。
"根据这一学说,连石头也是有灵魂的生物。
泰勒斯向他哲学上的对立面毕达哥拉斯反复强调说:整个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
神灵——非精神实体。
能动的东西都是有灵魂的东西,原始“物活论”。
阿那克斯曼德本原是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始物——无限者。
有限者不能成为本原,因为有生有灭。
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
宇宙起源说:本原永恒运动,分立出对立物,冷热湿干形成漩涡运动,火水云雾,日月星辰。
生物起源说:生物从湿元素中产生,人从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
阿那克西美尼:气是万物的始基。
万物由气的稀薄或凝聚所致。
气体是万物之源,不同形式的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三者评价:恩格斯:“关于所有这些人,亚里士多德说得很正确:他们没有说明运动的起源。
”赫拉克利特:万物的始基是火。
火的创造就是它的毁灭,而它的毁灭就是它的创造的表现。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逻各斯: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
这就是“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进一步将对立面统一与和谐的规律归结为逻各斯,逻各斯不仅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理原则,也是人摒弃感觉印象,通过语言和理性思维所把握的世界规律。
一切皆流: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运动绝对,但不否认相对稳定。
西方哲学十五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十五讲读书笔记《西方哲学十五讲》是一本介绍西方哲学的读物,本书分为十五讲,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主要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思想观点。
下面是我对每一讲的读书笔记。
第一讲:希腊哲学的奇迹这一讲主要介绍了希腊哲学的起源和基本特点。
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起源,它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和思辨性,这与古希腊社会的特点相对应。
希腊哲学家注重思考和探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哲学观点。
其中,柏拉图的理念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是希腊哲学的两个重要方面。
第二讲:柏拉图的不朽思想本讲详细介绍了柏拉图的哲学观点。
柏拉图以其形式本体论和理念哲学而著名。
他认为真理存在于理念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只是理念的一种影子。
他还提出了思想家王国的观念,即理念统治者应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关于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理论。
第三讲: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他对逻辑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他主张通过逻辑来进行推理和论证,他的分类学和演绎法至今仍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哲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哲学思想。
第四讲:波义耳的变革本讲介绍了笛卡尔、休谟和康德等思想家对西方哲学的重要影响。
笛卡尔是第一个在哲学上试图建立一个无疑真理的思想家,他的“我思故我在”成为现代欧洲哲学的基础。
休谟则对知识和认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我们的知识只是基于习惯和经验的。
康德则试图合并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了他著名的“理性的边界”。
第五讲:黑格尔与历史辩证法黑格尔是十九世纪哲学家,他对历史辩证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认为历史是逐步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和动力。
黑格尔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关于社会和历史的观点。
第六讲:尼采的力量哲学尼采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一位重要哲学家,他对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下)】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下)】第十四章唯理论的发展一、斯宾诺莎哲学(二)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黑格尔说:“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
”“要开始研究哲学,要必须首先做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
”它说明斯宾诺莎的哲学具有鲜明的个性。
1、把获得最高的幸福(“至善”)作为哲学的目的。
斯宾诺莎继承和发扬了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提倡的关于“知识就是美德”的强调道德的理性本质的传统,把人生幸福定位于精神幸福和通过对形而上学的对象的思辨而获得的心灵的快乐。
一方面是对道德理解得到升华和更深刻的意义(因为他反对把幸福看作财富、荣誉和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哲学的实践价值。
因此他将他的一本主要哲学著作命名为“伦理学”。
2、极力推崇几何学方法,用几何学方法来研究和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
斯宾诺莎的哲学研究方法明显受到了笛卡儿的影响。
他认为哲学的正确方法是从真观念出发,并且不断地增加真观念的推理过程。
他认为这个方法的步骤是:(1)确认真观念。
(2)从一个真观念推导出其他真观念。
(3)真观念之间的推理要从原因的观念到结果的观念的顺序进行。
(三)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1、论实体的概念2、论实体的属性3、论实体的样式4、论能动的自然与被动的自然的区分1、论实体的概念(1)认为实体的定义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
”或者说“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于他物的概念”。
(2)认为实体具有以下的特性:实体是自因,他的本质包含存在。
实体是无限的,因为它不受任何东西的限制。
实体是唯一的。
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实体是永恒的。
(3)认为实体也叫“神”或“自然”,或者说实体、神、自然是等同的、可以相互替换的概念。
斯宾诺莎认为他使用的“神”不同于宗教的“神”,“自然”也不能作具体的自然物来理解。
实体、神、自然都作为万物的基础或本原、原因来理解。
2、论实体的属性(1)认为实体的属性的定义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四讲黑格尔哲学(XXXX)
青年谢林在给黑格尔的一封信中说, “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 哲学而始终”。青年黑格尔亦从康德的实践 理性中看到了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他认 为“人类自身像这样地被尊重就是时代的最 好标志,它证明压迫者和人间上帝们头上的 灵光消失了”,并且把理性和自由看作是永 恒的口号。
黑格尔从1805年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发誓要 “让哲学说德语”。在哲学家中,他的经历算是比较复 杂的:办过报纸,当过中学校长。1807年,黑格尔迁居 班贝格,任日报编辑,同年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哲学著作 《精神现象学》出版,1808年11月成为纽伦堡文科中学 校长。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 学哲学系教授,此后从1818年开始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 授,1827年主编《科学评论年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 黑格尔学派。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在 1829年当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因病逝世。
按照通常的观点,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无法进 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对象符合一致,但是 由于我们只能认识意识范围之内的“为意识的对象” 而不可能认识对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对象”,因而永 远也无法超出自身之外去比较知识是否与意识之外的 对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为这个难题退回到了主观 性的立场。然而黑格尔却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看 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在认识之中存在着知识 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根据这一差别 来考察知识。
第十四讲 黑格尔哲学
张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011年12月
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黑 格 尔 荷尔德林 谢 林
1793年,黑格尔以优异成绩从神学院毕 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哲学素养。后来人们 根据他的毕业文凭认为黑格尔当时在哲学上 “毫无成效”,其实是一种误解。原来他的 毕业文凭上写的是“在哲学上十分努力”, 由于字迹不清,拉丁语的“十分(multam)” 被看成了“毫无(nullam)”。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中)】
西方哲学史笔记【完整版(中)】注:因篇幅过大,故笔记分为上、中、下、续四个部分,分四期连载。
笔记由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教授整理。
第七章早期基督教哲学一、基督教的历史(早期):恩格斯说:“它最初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一)犹太人和犹太教。
“希伯莱人”、“以色列人”、“犹大人”、“犹太人”、“耶和华”(二)耶稣阶段。
“弥赛亚”(犹太人的救世主)、“基督”(三)圣保罗(保罗)阶段。
(四)基督教的诞生。
(五)罗马帝国阶段。
二、早期基督教哲学——教父哲学概况(一)教父和教父哲学1、教父:2、教父哲学:(二)基督教的主要教条:1、三位一体说。
2、创世说。
3、原罪说。
4、救赎说。
5、天国报应说。
(三)教父哲学对待哲学的两种态度:1、信仰主义的态度:将信仰与哲学对立。
德尔图良代表。
2、理性辩护主义的态度:信仰与哲学可以统一。
奥古斯丁代表。
三、教父哲学的集大成:奥古斯丁的教父哲学。
奥古斯丁(Augustin、354——430年)(一)认为“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
(二)知识论——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1、上帝就是真理自身或上帝是真理的来源。
2、人获得真理是上帝的“光照”。
(三)神正论。
1、关于什么是“恶”的问题。
2、意志自由说。
3、原罪和恩典说。
(四)基督教的社会历史观:认为真正的历史是“上帝之城”的历史。
第八章早期经院哲学一、什么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由教父哲学发展而成。
(一)“经院哲学”含义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它的基本特征是: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搞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如论证“神用泥土捏成的人的始祖亚当有无肚脐眼?”“吃人的野蛮人死后肉体复活的情况如何,这个复活的肉体是他们自己的肉体,还是他人的肉体?”(二)“经院哲学”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早期):从九世纪到十二世纪末,是经院哲学的准备和形成时期,最主要的是唯名论同实在论之争。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补充部分
现代西方哲学笔记--补充部分一、海德格尔(Heidegger)(一)现象学的方法论1.从词汇上来考察“现象学”的意义(1)现象学有两部分组成Phenomen——存在者∕假象,自我显示出来的东西{Logy——言说,作为判断的动态过程,显示出意义(2)综合来说——在判断或理解的过程中,让存在显示自身2.现象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科学——把哲学变为科学,为科学提供最终的原则{对本质所做物现象学描述,即把本质理解为自我显示的过程3.对“真理”的概念做现象学的分析(1)从词源学上考察真理原义是揭示的过程,是对“隐蔽”的敞开(2)真理与现象的关系传统上说——两者是分离的,独立的{海氏认为——两者发生于“存在”的过程(3)真理与现象都发生于人的存在显示自身(存在..)→现象↓存在——人的存在{历史和日常生活的歪曲↓恢复存在的自我显示的内容/揭示存在..的意义→真理(4)传统哲学对存在的忽视存在是人类知识这棵大树的根4.现象学的中心问题是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1)两人对现象的不同理解胡——是在意向活动中显示出来的对象,即意向事物或一般本质海——显现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理解(2)中心问题转变的理由首先,人是在对存在有所作为(行动)的过程中理解自身的存在的其次,才是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即胡所说的意向(二)存在论的区分1.存在≠存在物存在——是过程,是动词(to be)的含义{存在物——是实体,是名称的含义2.本体论——神学传统(对亚氏存在论的批判)(1)实体及附属于实体的性质来定义存在——本体论(2)一切实体存在的终极原因和最初动力归结为神——神学3.近代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特点(1)实体仍是形而上学的对象(2)存在是在事物的本质的意义上所说的实体(3)通过“数学投射”,使一事物本质化,并将本质投射为“数学共相”4.对西方形而上学的解构(1)承认形而上学的概念、命题与存在的一般意义的联系(2)使用传统及新的概念重建存在论(三)“此在”的概念1. 生存(人的存在)——存在论的出发点(1)传统形而上学的启示——存在论的出发点必须是存在物(2)海氏的存在论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3)生存——人的存在→存在物的存在2.“此在”概念的提出“此在”——人的存在——存在于此(1)人——追问存在的意义——“此在”(2)莱氏对存在一般意义问题的提问——为什么总是存在着一些东西,而不是什么都不存在?(3)问题的本身包含着问题的答案①问题是针对什么提出的→存在物②问题要解决的目标是什么→存在的意义③问题的提出者是谁→人↓人是惟一关心、提问及最贴近存在意义的存在者——此在3. 基础存在论(1)基础本体论的内涵——人的存在的分析→一切存在物的存在(2)未完成一般意义上的存在论,但自成体系(四)“此在”的特征1.“此在”的特征(1)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2)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2. 关于两个特征的说明(1)第一点说明人与其他存在物的根本不同;①存在决定本质;②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过程是多样的;人与外部事物打交道——在世之在;与他人交往——与他人的“共在”;人的内在的生活——在时间中显示各种存在状态(3)第二点说明人不是一个类属,而是一个单个的存在;①每一个此在都是一个单独的自我;②“此在”存在的两种状态:本质的存在——自我的真实存在;非本质的存在——被平凡的,公众的生活状态掩盖的个人存在;是自我的片面甚至是歪曲的显示;是通向本质状态的必由之路;(五) 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1. 人的存在方式是“在世之在”(1)人是有作为的存在①人是有所作为的,与其他事物“遭遇”;②世界是人把它们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联系在一起的;是人有存在方式,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③在世之在——人的存在方式(2)烦忙,打交道①烦忙——把人显示事物的存在方式;②打交道——人与事物的遭遇关系③十二种方式2.“应手之物”到“现成在手之物”的转变(1)“应手之物”到“现成在手之物”的转变①所有事物都是作为人的“器具”而存在;②“器具”——“打交道”—→“客观对象”;③“应手之物”到“现成在手之物”的内涵;“应手之物”——人的得心应手的器具,与人的存在和环境有“上下其手”的关系;“现成在手之物”——是被思考所分离出来的事物,是“呈现”在人面前的对象;(2)举例说明:使用锤子..太重了(现成在手..修理屋顶(应手之物)—→锤子之物)——理性认识的开始(3)评价①这一转变就是从行动到认识,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②从存在论的角度说明了行先于知,知来自行的道理;3.“在世之在”的理论意义(1)康德所说的哲学的“丑闻”—→唯心论与实在论的对立;(2)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新途径:①世界是人的存在的应有之义,两者的存在是确定无疑的;②与唯心论相调和——一致性:世界是与人不可分割的现象;不同之处——现象不是意识的显现而是人存在的显现;③与实在论相调和——一致性:世界是独立于人的外部的对象;不同之处——这儿的“外部”与“独立”应被看作“现成在手之物”的呈现,是从原生的“世界”概念(应手之物)中派生出来的④摆脱了唯我论的困境——“此在”的存在是“与他人的共在”4. 共在的概念、显示方式及分类(1)“共在”的内涵——自我与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2)共在的显示方式——此涨彼消,即烦神(3)烦神的分类①非本真的存在——自我和他人的混淆和两者关系的失衡ⅰ让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常人——集体的、匿名的自我——六个特征ⅱ用自我代替他人——介入——越俎代庖、操办他人事务←→超越②本真的存在——超越——既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又能以我为主,回应他人(六)“此在”与时间1. 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1)时间性是更普遍、更深刻的显示存在的方式“在世之在”以及“与他人共在”——过程——时间性的概念→如何打发时间→如何生活→如何存在(2)《存在与时间》的主题——存在的意义在于时间2. 建立时间性与“此在”的存在状态的联系时间性的三部分与“此在”存在的三种方式相对应(1)抛置态——过去①内涵——“此在”的存在被他过去一直存在着的状态所决定;②揭示方式——由“心态”(由既定的生活条件和状况所形成的持续的情绪)来揭示;③揭示心态的的非本质状态——恐惧;④揭示心态的本质状态——焦虑;(2)沉伦态——现在①内涵——局限于现有的存在状态,沉沦在一个正在进行的生活进程之中;②揭示方式——语言(强调其流动性);③语言的本真状态——言谈;④语言的非本真状态——闲谈、好奇、含混;(3)生存态——将来①内涵——指“此在”设计并实现自己可能性的面向未来的生活状态;②生存方式——理解——抉择、解释;③本真的理解——设计(抛将出去);④非本真的理解——等待、观望和忘记(4)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寓于的—在世之在——将来-过去-现在①内涵:ⅰ.时间性的三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存在的三种方式联系一体的ⅱ.三联式:先行于自身——将来式;已经寓于自身的——过去式;在世之在——现在式;ⅲ.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②揭示的方式——烦Ⅰ.内涵:没有特定的对象,是一般的人生态度;Ⅱ.关于烦的神话Ⅲ.关于烦的三个问题ⅰ.烦对人意味着什么?——烦是一种摆脱不掉的心情,揭示了人的当下处境;ⅱ.人为什么而烦?——他的目标、未来,他的烦显示了他的潜在性;ⅲ.人面对什么而烦?——揭示是将来——过去——现在的整体结构;面对世界的一切;③非本质的“烦”——畏Ⅰ.在他人的庇护下取消自我;Ⅱ.区别于抛置态的恐惧——没有具体对象,是一般人生态度;④本质的“烦”——“面对死亡的决断”Ⅰ.三个要素:良知的——以往体验的呼唤;决断的——当下抉择;先行的——未来展望;Ⅱ.只是在面对死亡的心境中,人才体验到存在的全部意义;(5)海氏关于此在的存在与时间性之间的关系的论述的图表:P126;(6)对海氏“烦”的评价:①“烦”并不与任何一种具体的娱乐方式相抵触;②盲目乐观不但没有摆脱“烦”,而是“畏”的种种体现;③“烦”作为基本的人生态度,我们并不陌生——一种深沉、严肃而又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七)后期海德格尔1.后期研究领域的转变此在-→真理、语言、艺术、技术-→揭示存在的意义;⒉重新定义真理——真理的本质是自由;(1)转变:“此在”的除蔽-→真理的本质是自由;(2)真理是遮蔽和除蔽的张力所敞开的场所;林中空地——真理“廓清”的含义——扩展了“世界”的概念——“天地神人”结构(3)语言是存在的家;①语言的复杂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流动性是存在显示出的既敞开又隐匿的意义;②西方哲学两极独立的思维方式—→思和诗③欣赏荷尔德林的诗(4)“技术”是与“艺术”相对立的存在的显现方式①技术的内涵——一种自我扩张的,人所不能控制的“框架”;②古希腊时期技术与自然相联系;③近代以来,技术的无限扩张已经成为了非人的力量;④上帝是人类的希望;二、伽达玛(Gadamer)(一)效果历史1、“历史性”是“此在”存在的根本特征2、效果历史(1)历史既非主观也非客观;①非客观——历史总是人的一部分;②非主观——先于人的反思;(2)效果历史的内涵;①主观主义的说法②客观主义的说法③历史就是“效果历史”(3)“效果历史”为理解活动提供了存在论的基础①理解活动朝向它的效果历史;②“效果历史”是理解的界域和理解的处境之间的互动关系A 理解的处境;B 理解的界域;C 界域的融合;D 处境与界域的区别;a、含义不同;B、特征不同;(二)“偏见”的合理性1、真正的理解(1)传统解释学的任务;(2)真正的理解;2、批判启蒙运动对“偏见”和“权威”的否定(1)偏见的含义——在最后检验之前所做的判断;(2)特征:①不一定是错的;②是经验的历史条件;(3)把偏见等同为“虚妄的判断”的理由——权威①权威≠盲从≠被动地给予;②权威——知识——理性的自由选择;(4)启蒙运动的缺陷3、时间间距不可克服(1)文本解释与文本原义之间的时间间距不可能克服(2)文本解释与文本原义之间的时间间距不应当克服4、理解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模式(1)理解的内涵(2)对文本理解可能的原因——“界域”的整合;(3)任何解释都是一种偏见①任何对历史的解释都是现代史;②承认偏见的合理性却能避免主观绝对性;5、理解所遵循的原则——问答逻辑(1)问答逻辑的内涵;(2)问答逻辑的特征①是一种开放性的对话;②读者通过解释使文本说话;③问题的回答发生在两个视域的融合;6、从解释学观点来看问题可以消除一些争论(1)伽氏所列的几种常见的争论;(2)伽氏解释对其的解决①效果历史——主客之争;②偏见与时间间距的看法——古今之争;③问答逻辑——史论之争;④解释学与自然科学——文理之争;(三)解释学和自然科学1、解释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1)两者没有方法论的区别;(2)两者仅在目标上有区别;(3)只有在解释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存在着一般与特殊的差别;2、经验观(1)历史性的经验①经验的内容;②经验的历史性决定了人的开放性;③开放性和有限性构成经验的一般结构;(2)解释学与自然科学的经验概念不同①自然科学的经验——不变的、重复的;②解释学的经验——最初的、历史性的;(3)否定自然科学方法论上的惟我独尊①自然科学的经验——不是最原始的,是人为构造的②反对方法论的惟我独尊和教条主义3、语言观(1)语言是理解的媒介①解释的对象首先是语言的对象;②解释只能通过语言进行;(2)能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①语言表达了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②不能把自己的世界观绝对化;4、评价:(1)民族共融,反西方中心主义;(2)有利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三、萨特(Sartre)◆存在主义的概述1. 存在主义思潮——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显明的时代精神;2. 产生的背景(1)人们对存在的深切的体会;(2)二战中的烦恼、彷徨等心态及与之相关的自由、选择、责任等生存活动为存在主义提供了主题;(3)与战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符合;3. 理论渊源(1)现象学对存在主义的影响;①现象学要求把最熟悉、最本质、最接近东西当作哲学对象;②海氏“先验自我”—→人的存在;(2)黑格尔否定辩证法的影响——自由批判的精神◆萨特的基本哲学思想(一)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分1. 改造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1)关于“自我意识”的康德——笛卡尔传统①自笛卡尔以来的哲学以自我意识为核心;②胡塞尔的延续传统;(2)萨特将意向性理论改造为意识理论;2. 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区别;(1)意识的根本特征——意识的超越性;(2)区别:①意识——外在事物(对象)——第一级意识(性质)——自由的设置(途径)②自我意识——意识(对象)——第二级意识(性质)——反思活动得到(途径)(3)联系:①从发生学的观点来看:意识——始发的——提供内容;自我意识是获得的;②从形态学(?)的观点来看:平行的,并列的;(4)意义:①避免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唯心论结局;②为自由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二)意向活动的自由1.知觉(1)特征——总指向一个存在着的事物的;(2)知觉与判断的不一致知觉——真实的;判断——会是错误、幻觉;例:树桩—→人(3)意识具有相对于外物的自由:①不总是按照外物的存在来判断;②意识有对外物存在说“不”的自由;③意识的否定判断是自为创造的源泉;2.想象(1)想象特征——设定知觉不到的事物,具有更大的自由;(2)影像①内涵——只在想象中存在的意向对象;②特征ⅰ不存在于意识之外,却是显现在意识之中的真实存在;ⅱ通过对知觉的否定,并伴随着知觉对象的存在;(3)两种存在①外部事物的存在——知觉——真②影像的存在——想象——真——更自由3.情绪(1)情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2)认识不是把握世界的惟一方式;(3)从意识到意识的超越——意向性——情绪即知觉对象—→情绪对象,决定了的因果世界—→自己可以对之有所反应与作为的世界(4)举例:窗户上的大手:决定论来看,不是恐惧的对象;情绪活动中,第一反应是恐惧;◆小结:(1)主旨:意向活动是自由设定对象的自为活动;(2)意向活动的内在结构是自由而不是自我意识;(三)自我意识与他人意识1、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1)他人意识的出现—→自我意识的发生;(2)举例:我的窥视—→脚步声(他人的注视)—→对于自我的反思,羞愧感(3)他人意识不涉及我与他人的关系;2、我与他人既依存又冲突的关系(1)他人是自我的先决条件,他人又将自我对象化(2)两种心理倾向:①我(注视他人的主体)把他人彻底对象化——性虐待狂的心理;②他人(注视我的主体)把我彻底对象化——性受虐狂的心理;(3)两种较温和的行为①他人对象化我——爱情——我具有独立性——爱情即冲突;②我对象化他人——情欲——把他人肉体化3、为他之在(1)内涵:我与他人处于互为对象化的矛盾之中(2)冲突是为他的存在的原初意义;(3)他人是地狱;①不同于“人对人是狼”的关系;②冲突的形式——不是你死我活的决斗,而是若即若离,又即又离的“悲欢离合”;③实质——不表现为现实的利害冲突,更多地表现为意识和情感上的不适和困扰;④完全的利己主义和完全的利他主义都是不可能的;4、我与他人的冲突的中断——我们意识(1)“我们意识”的发生;①“我们意识”的内涵——我与他人有共同的注视对象;②举例:我与他人共同观看交通事故;(2)集体意识(我们意识)是暂时的——例:我的狂喊引起其他观众的冷眼5、评价(1)为他之在先于并奠定了与他人共在的基础;(2)海氏“与他人共在”(相互依存关系)—→萨氏的“为他之在”(人际关系的本质和基础是冲突)(四)自在与自为1、自在与自为的内涵(1)自在①内涵——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存在;②特征——自在是;自在是自身;自在是其所是③表明——在未被意识所意向之前存在着一个无法描述的东西;(2)自为①内涵——为意识活动所意向的存在;②特征——按目的倾向而存在着的;例:按照用途不同,人的意识区分不同的材料,如木、石、土等;空间关系,上下左右等;③时间性是自为的特殊的存在模式;2、人的意识把自在转化世界(1)自在只提供背景和素材;(2)意识把自在转化为世界的途径;①人的意识是自由的活动;②意识的自由在于对自在的否定;③否定的判断产生肯定的存在的原因——“虚无”ⅰ虚无与存在是互补的;ⅱ虚无是使世界获得一个轮廓的东西;ⅲ虚无化——把充实、不变的自在的一部分虚空掉,使之成为有差别的、相互分离的,因而成为相互联系、运动的各种事物;ⅳ例:照片的底片;④人是使虚无来到世界的存在;3、通过虚无与存在的关系来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1)世界是与人的存在密不可分的结构性概念;(2)人的自在与自为;①人的自在——人现在所处的生活境况;②人的自为——对已有的存在境况的否定;(3)可能性——自为为了成为自我所欠缺的东西;(4)人的意识把自在安排和改造成“有实用价值和工具效用的存在”(5)人的意识活动的根据和目标——人面向新的可能性;世界连接着人的存在的两端:自在开始的出发点—世界—人所要达到的目标(五)存在先于本质1、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1)自由属于有意识的存在的结构;(2)存在/自由→本质;2、与海氏的异同(1)相似之处:人的本质不是类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2)不同之处:指明了决定人的本质不同的原因——人的自由选择;◆存在/哲学的主观性——强调选择的自由和自觉3、反对一切形式的决定论(1)反对宗教决定论——上帝决定人的本质;(2)反对人性论——人性决定人的善恶;(3)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六)绝对自由1、自由选择是绝对的(1)绝对——无条件;(2)条件是否发生作用取决于人的自由选择;(3)反对一切决定论;2、绝对的责任(1)上帝不存在→绝对的自由选择;(2)绝对的自由意味着绝对..(无条件)的责任——人无法推诿责任;3、人因苦恼而逃避自由;4、人命定是自由的;(1)自由是不可选择的;(2)绝对的责任及苦恼给人带来重担;(3)人命定是自由的——人被迫是自由的;5、自我欺骗;(1)自我欺骗——找出借口推谢责任;(2)特征:①采取了决定论的内容;②其对象是自己;③主观上可能是无意识的;(3)例子:①初次约会的女人;②咖啡馆的侍者;(七)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萨特不赞同马克思主义(1)唯物主义是一种神话;(2)唯物主义是惟一能够适应当前革命需要的神话;(3)真正的革命理论必须最终与神话决裂;(4)存在主义是惟一不把人当作物的理论;2、把存在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结合(1)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2)17世纪以来三个哲学创造时期;3、“活的哲学”(1)特征:综合、统一、开放(2)两种理解历史的方法;①分析理性——18世纪唯理论和实证主义的方法——客观、还原②辩证理性——变化、否定的方法来解释历史4、“历史知识何以可能”(1)人与历史的矛盾(2)萨特以辩证法的方式来解决矛盾①辩证法的第一个圆圈;②辩证法的第二个圆圈;A.辩证法循环;B.实践惰性;C.异化——革命——再异化5、萨特后期重点的转变自由选择——先决条件的限制(八)对萨特存在主义的评价1.常常遭到误解;2.萨特的反驳;(1)存在主义是“行动的哲学”;(2)存在主义是“严俊的乐观主义”;(3)存在主义是是人道主义;(4)存在主义是主观的哲学;3.存在主义是一种个人主义四、梅洛——庞蒂(Merleau-Poty)(一)身体——主体1、克服二元论(1)梅氏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克服笛卡尔的二元论(2)萨特的局限性2、建立“身体——主体”的概念(1)“身体——主体”的概念是克服笛卡尔二元论的关键;(2)身体与主体是同一个实在;3、评价(1)“身体——主体”是一个现象学的概念;①从现象学意义上理解实在;②“身体——主体”是我们最接近最熟悉的现象;(2)“身体——主体”的意义——主客不分、内外交融;①以一只手触摸另一只手为例;②此时的感觉——触摸与被触摸不分、内外交融;(二)知觉世界1、知觉世界的提出(1)肉体是世界的基质;(2)知觉世界——由有生命的身体组成的世界(3)来自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2、知觉是身体——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对话”(1)知觉世界是“身体——主体”向身体以外空间扩展;(2)知觉是“身体——主体”与世界之间的对话;(3)世界的肉身化①“身体——主体”外在化;②世界的内在化(4)举例:画家面对他所画的森林3、运用心理学知识来研究现象学(1)对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评价①《行为的结构》的出发点;②行为是一个“格式塔”;③格式塔心理学的缺陷;(2)把“格式塔”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知觉世界①与知觉对应的是整个世界;②根据是“格式塔”心理学原则;③知觉现象学关注的是前意识阶段现象的结构;A、知觉的直接性、具体性——单个事物;B、知觉具有暂时性、超越性——自然界;C、知觉把对他人、文化世界的知觉——知觉世界的大背景和整体结构;(三)可逆性1、可逆性是克服传统二元对立的一个关键概念(1)身体与主体之间;(2)身体——主体与世界之间;(3)我与他人之间;2、我与他人的可逆性是共同的知觉世界的基础(1)知觉世界不是个人知觉的产物;(2)意义、真理和价值是多元的;3、语言是另一种可逆现象(1)“使用过的词”和“正在使用的词”①“使用过的词”——意义已经固定了的词;②“正在使用的词”——意义在行为中确定的词;思想——行为的主体性——统一、连贯、自主等行为{语言——行为的身体性(物质性)——具体、流动等(2)诗的语言体现了这种可逆性(3)消除关于思想与语言的二元论①思想与语言的二元论;②两者是不断转换的;已有的词—→新思想—→词句的使用而定型(4)“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可逆性①世界作为“可见”的实在②人与世界背后的“不可见”的本体;③两者之间的转化;一切具体的经验和意义←→新的领域和方向(可见的)(不可见的结构和领域)④指责科学、赞扬艺术A、科学只知道“可见”的;B、艺术中不可见的存在才被可见的意义显示出来;a、音乐——体现了“存在的某些轮廓”;b、绘画是对存在的直接表达;(四)评价1、模糊哲学——纠正二元论2、不模糊性——世界只有一个基质(身体——主体\肉体)3、知觉第一——一以贯之的原则五、雅斯贝尔斯(Jaspers)(一)生存哲学1、“生存哲学”是与“科学”相对的一个概念(1)科学只研究存在的一个方面;(2)哲学研究的存在论是与内在的体验分不开的;①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②哲学家的存在与他独特内在体验相关;③没有生存的体验就没有整体的存在;(3)把哲学变成科学的企图是错误的①重申祁氏的“真理是主观的”;②把哲学变成科学是倒两者的关系;③哲学只能是生存哲学;2、雅氏的生存哲学与萨特、祁克果哲学的异同(1)雅氏的生存哲学——强调自由、超越;(2)雅氏的生存哲学与祁克果哲学的异同同:都强调面对上帝的自由;异:雅氏的“呼唤”与祁氏的“飞跃”不同,是一个相当合理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西方哲学智慧》第一讲:智慧的痛苦()---文本资料
课程简介
《西方哲学智慧》:通识教育大讲堂
史论结合、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期中读书报告(30%成绩)
期末考试(70%成绩)
参考书目
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 韩东晖主编:《智慧的探险》 张志伟:《西方哲学十五讲》 或者任何一本西方哲学史教材
相对与绝对、暂时与永恒、现实与理想、此岸与彼岸之
间的激烈冲突,在性而又 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 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对生 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 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 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 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 的价值追求。
第一讲
智慧的痛苦
一、什么是哲学 二、智慧的痛苦 三、问题与对话 四、西方哲学精神
一、什么是哲学
关于哲学的通常看法
○ ○ ○ ○ 哲学是科学 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无用
哲学≠科学
人生识字糊涂始
画鬼VS画人
哲学:无用之用
哲学是什么?
哲学=爱智慧 Philosophia:philos+sophi月
教师简介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秘书长。主编《西方 哲学史》、《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十 五讲》等。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邮箱:ousia@
PPT下载
“对话”(dialogue) =“辩证法”(dialectics)
思想与思想的“对话”
问题
对话
理解
对话:视域融合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导语:《西方哲学智慧》是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志伟。
《西方哲学智慧》内容简介:什么是哲学、智慧的痛苦、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是什么”的问题、科学之科学、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等。
下面是橙子为您准备的《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供您参阅。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1 当我回顾过去十年读书的各个历程的时候,这本书,可以算作我的第二本哲学入门读物,另外一本是一本很古老,很红色的《通俗哲学》。
在那本厚厚的,泛黄的《通俗哲学》中,这本刚撰于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的书向年轻的我展示了它如何在那样一个封闭的意识形态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哲学的起始概念,例如矛盾和统一,局部和整体等最基本的概念,即便是现在,或者我也会推荐入门的读者去找到,读一下这本书——这是一本或可以当作小说一样开心阅读的,浅显易懂的哲学入门。
而其次就是这本大一些的,薄一些的《西方哲学智慧》。
说实话,我对于带有教科书性质的书籍从来都是劈头打上负100分,然后再做定夺的,所以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在最新鲜的几天过去以后,都被我拿来垫桌脚或者随意处置,为了舒服我会尽可能把教科书卷来卷去,或者折上大大的折页作为书签标记而毫不在乎。
然而这本书也是一本教科书。
哲学很难吗?我觉得不,我甚至觉得,哲学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是每一个人在除了基本生存技能(例如,扫地,搬砖或者当打字员)以外最应该具备的基础知识。
而哲学本身,是简单的,它的最基本问题难倒无数大哲,然而贴近于生活的部分,处处可以看到,处处可以摸到,处处可以感受到的部分则异常简单。
并且——它关乎每一个人最为宝贵的生命和时间。
一本哲学书好还是不好,我的判断和其他的书没有不一样的标准,依然是:是否足够简单,让人一眼就能看懂,因为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道理都是可以足够简单,让人看懂的,除了需要数据支持科学研究。
而就在生活之中的哲学,更是每一个人一点即通的东西。
《西方哲学智慧》就是这样一本书。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三讲康德哲学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三讲康德哲学
“先验”(transzendental) “超验”(transzendent)
“先验”(transzendental)和“超验” (transzendent)这两个概念在中世纪时没 有什么区别,都是超验或者超越的意思。康 德在两者之间做了区别:“先验的”指的是关于 先天的研究,例如“先验哲学”,“超验的”指的 则是超越了经验的领域,因而是不可知的。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三讲康德哲学
结论
1、空间与时间不是物自体的存在方 式,而是感性的先天直观形式。
2、物自体不可知。 3、人类理性只有一种直观形式,因 而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不可能的。
《西方哲学智慧》第十三讲康德哲学
让我们设想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中的生物:生活在一维空间的 生物只能在一条直线上活动,生活在二维空间的生物可以在一 个平面上活动,生活在三维空间的生物则能够在一个立体的空 间中活动……。显然,一维空间的生物无法经验二维空间的生 物的活动,二维空间的生物也不可能经验三维空间生物的活动, 而三维空间的生物同样无法经验多维空间的事物。道理很简单, 不同的空间中的生物的感觉形式是不同的,而其特定的感觉形 式只能接受与之相应的经验。从理论上讲,这个宇宙存在着不 同的空间,而我们作为三维空间的生物虽然可以想象多维空间, 但是却不可能感觉到三维空间以外的东西,因而也不可能从经 验上确证多维空间的存在。
3、关系的范畴:依附性与实体性 (实体与偶性) 原因性与结果性 (原因与结果) 交互性 (主动与被动的相互作用)
4、样式的范畴: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存在性与非存在性 必然性与偶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西方哲学智慧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一)的笔记第一讲智慧的痛苦西方哲学史是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项内容,以前的讲授不是按照历史的线索而是按哲学的分支介绍哲学。
在面对没有系统接触过西方哲学的人,还是应该介绍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的时间跨度是公元前6世界到公元19世纪,没有包括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
由于时间的原因,讲授的方式是“史论结合、以点带面”。
西方哲学史除20世纪西方现代哲学以外经过历史的筛选内容比较稳定,只是在理解与分析上的不同。
我们通常将西方哲学史分为四个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6世纪称古代哲学;公元2世纪到公元16世纪称中古哲学;17世纪到19世纪称近代哲学;20世纪称现代西方哲学。
19世纪下半叶学科制度化以后,哲学成为一个学科,大学设立哲学系,哲学从业人员增多,哲学流派、哲学著作增多。
20世纪哲学呈现出不同于以前2000多年的景象。
一、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然,“哲学是什么”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至今为止没有定论的问题,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有自己的解释,但没有形成共识。
我们无法说“哲学是什么”,不妨我们先看一下“哲学不是什么”。
关于哲学有以下一些错误的看法:(一)哲学是科学我们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科学往往和知识划等号,如果有一门学问不是科学我们会认为它根本就不是学问,科学似乎成为衡量知识是否有意义的标准,假如你用这个标准衡量哲学就会很糟糕,因为在事实上哲学的问题、理论、学说几乎都处在一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中,它不具备一门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特征:普遍性和必然性。
攻击哲学的人认为哲学不是科学,而维护哲学的人试图证明自己是科学。
实际上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是中性的,它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完全有赖于使用它的人,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伤害,甚至毁灭人类,假如我们把哲学也作为科学,也只是多了一个工具和手段,那么为其确立目标和价值取向的工作谁去做?而这个也正是哲学应该做的,哲学不是自然科学式的科学,在2000多年的哲学史中,哲学家们就是想让哲学成为科学,一直到19世纪黑格尔将其实现也将其终结了。
20世纪以后的哲学发生了转向。
(二)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不是让人聪明的学问,是让人糊涂的学问。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二)的笔记糊涂,问题在这个世上太多道理,而道理和道理之间是相互冲突的。
每一个哲学家都会把问题的解决方式推到至极。
(三)哲学是讲道理的学问。
哲学是讲大道理的,大到没有办法认证的程度,那这个道理和道理的冲突就变得没有道理。
哲学往往是被看作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
哲学家问什么总是有理呢?科学知识的对象:往往带有现实性。
哲学的对象:是一种理想性的东西(带有乌托邦式)。
哲学表现下来的剩下来的是一套逻辑。
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用道理来使人信服打动人的。
(四)哲学无用。
哲学不能用来考面包。
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的效用。
物质生活,精神问题。
工具理想和价值理想之间的平衡问题。
哲学应该是人的精神家园。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三)的笔记在古希腊的时候,所有的学科都包含在哲学中,问题在于随着二千多年的发展,很多学科从哲学中分化出去,当一个学科有了自己的对象,有了一套方法和概念,就从哲学中独立出去,只要那个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它就不再是哲学问题,它就会成为一门学科,而留给哲学的就是无法解决的问题。
哲学家不甘心这样,使哲学成为科学就成了二千多年西方哲学史上哲学家们的理想,最后这个理想以破灭而告终,因为它违背了哲学的本性,哲学被当做知识去学是没有意义的,真正需要学的是哲学要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特有方式,而不在于具体的知识内容,具体的知识内容都已过时。
比如西方哲学始祖的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本源”,今天没有人相信水是万物的本源,但问题现在依然还在,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决,为后人提供了典范,说明这种方式能解决问题的程度或不能解决问题,它的局限性是什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怎么为哲学定位?我们可以对科学、哲学、宗教作出对比,科学研究自然,诉诸于理性,要把握事物的性质、规律;宗教关注超自然世界,诉诸于信仰,面对终极关怀的问题,终极关怀就是人从何而来?归于何处?而哲学恰恰居两者之间,首先它和科学一样讲理性,和宗教一样起源于终极关怀的问题,这样的位置使哲学很尴尬,因为科学和宗教可以泾渭分明各管各的,哲学既不能像科学一样守本分,又不像宗教有信仰这个方便法门,这就是哲学性质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哲学问题有这样的形式:我找不到北。
”哲学是面对问题而生的,它面对的是什么类型的问题。
说到问题,我们通常将问题分为两类: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即“问题”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解决方式的问题即“难题”。
而我们面对的大量的问题正是“难题”,需要我们去抉择,找到我们自己的答案,并且这些答案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可能对所有人有效。
哲学家必须面对难题,哲学家的思考带有根本性,会把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到极致,在这条思想之路的尽头,就会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告诫后人换一条路走,哲学史就是给我们留下一条条的道路,而且没有一条可以通达到智慧的顶点,但每一条都是一个典型。
如果哲学面对的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把精力耗费在此,这就是“智慧的痛苦”。
二、哲学的痛苦基督教《旧约圣经》的“创世纪”失乐园的故事,人类因为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实,获得“原罪”。
故事告诉我们有了智慧,就会出现有限和无限、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的巨大冲击,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这就是智慧的痛苦。
有了智慧就有了对生死的恐惧,就有了终极关怀的问题,哲学和宗教都起源于此。
我们把哲学看作广义的人生哲学,就是要面对生死问题,就会变成有限、无限,相对、绝对,暂时、永恒之间关系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对宇宙的看法,这些看法不断加深、拓展,哲学就成了像滚大的“雪球”,使人看不到核心。
实际上人的原初的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宗教和哲学都是这样,宗教会允诺一个来生另一个世界灵魂不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问题。
哲学不能这样,哲学是在人之有死的情况下解决人之永恒的问题,这样的“人生悖论”就是哲学的困境所在。
哲学构建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有了理性,有了智慧在人面前出现的“人生的悖论”:有死的人向往永生,向往永生的人终有一死。
泰勒斯仰观天象,不注意掉进井里,有人笑话他眼前的东西都没看清楚,观察天上干什么。
或许哲学就发端与此,人生有限,但却思考无限的问题,不是把眼前的事都搞清楚后才去关注更远的问题,是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这是人的本性,人就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性,去面对理想的世界。
这个故事也体现出当最早的哲学家开始哲学思考的时候,他实际上还没有抽象的哲学概念可以使用。
讲座《西方哲学智慧》之智慧的痛苦(四)的笔记三、问题与对话在此我们讨论怎么学哲学。
我们不能给哲学以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把哲学看作是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围绕哲学问题所做的永恒的探索。
我们把哲学看作哲学史,把哲学史看作问题史,也就是说哲学并不存在于某一本教科书或某一个哲学理论之中,哲学只能存在于哲学史中。
哲学就是哲学史是由黑格尔提出的。
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和黑格尔不同,因为黑格尔是抱着让哲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整个哲学史是一个哲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科学的一个过程。
”。
我们理解哲学是哲学史是在哲学的发展中并不是只有一种哲学,它不像科学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哲学存在于所有哲学运思的道路上,我们学哲学就是把前人走过的路在走一遍,然后开创自己的道路或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学哲学史就是学哲学家的思想,就是读书。
当我们阅读哲学家的著作时会觉得晦涩难懂,这是因为哲学家们用日常语言描述无限的东西,正如《道德经》的开篇:“道可道,非常道。
”,能用日常语言表达的道就不是道,哲学家要说不可说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通过他的描述了解他的思想,而是通过他的描述去体会他想要描述的东西。
体会他要解决的问题和以什么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学哲学要注意的几点:首先要了解哲学家的问题,这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哲学,哲学始祖围绕问题展开,假如我们不能把哲学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问题,把哲学家的理论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说是换没入门,因为如果作为知识它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熟悉哲学家的术语,哲学家虽然也使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概念,但它肯定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含义,甚至不同的哲学家也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必须熟悉每一位哲学家所有的特有的含义;第三要沿着哲学家的思路,哲学家有其自己的论证方式,在面对问题时,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某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他论证的思路;最后要了解哲学家的思想,要通过前面的努力去理解哲学家对问题解决所做的贡献。
我们不可能都去从事哲学专业,因为我们不仅关注于生存条件的改善,我们也关注思想、灵魂的问题,就是世界的问题,所以学习哲学是很有意义的。
四、西方哲学精神我们应注意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关系,中国哲学这个概念是20世界初,曾经留学归国的一些学者如胡适、冯友兰、张岱年等按照西方的概念、方法、体现框架梳理我们的历史典籍建立起来的。
到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是否合适。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文、史、哲不分家,是一个整体,如果把它拆开来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整体神韵。
按照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2世纪看作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认为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突破现象,各大文明独立发展分别产生了自己原创的理念,有希腊哲学、印度佛教、中国先秦思想等等。
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的哲学思想,它有以下特点,一点是他们偏爱非个人性的,更关注有普遍性的东西;你可以有你的意见,我可以有我的意见,不必强求一致,有普遍性就意味着他们追求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
第二点是他们试图给事物的存在找出合理的原因,希腊早期有“拯救现象”的成语,这个现象的概念与我们现在的理解不一样,我们现在认为现象是与本质相对,是飘忽不定、生灭变化的,在它的背后存在永恒的本质。
希腊人认为现象就是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他们试图给它找到理由,为现象找合理的解释,如找到说明该现象存在,如找不到他们就会感到有问题,就会怀疑现象的合理性。
原子唯物论学说创始人德谟克利特曾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王要好。
”,他们是“学以致知”而不是“学以致用”,这就是希腊人的“科学思维方式”,就是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科学与哲学上的体现有区别。
比如人们从个各种各样的花中抽象出花的概念,它概括看所有花的共性,通过对花草树木中抽象出植物的概念,这样抽象的程度越高说明的事物就越多,那么那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就能够说明宇宙万物,如何才能找到这个最抽象、最普遍的东西,按照科学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广阔无垠的宇宙,这个抽象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所以哲学和科学虽然都会使用科学思维方式,但它们的方向正好相反,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在描绘的柏拉图一手指天,亚里士多德一手按地,体现出哲学的两种倾向,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柏拉图关注超越自然的终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