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作者:顾青青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1期摘要:民航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为旅客提供安全和快捷的服务,让旅客的旅途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但是其主要的不足就是风险系数较高。

为了对旅客的生命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在民航安全管控的方面就需要对危险源识别的能力进行不断的强化,同时对民航安全管控的体系有效的构建,才能让更多的乘客选择民航来作为日常的出行工具。

因此本文通过对民航空管运行过程中,对其安全管控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对其危险源的识别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后,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此进一步增强民航安全管理。

关键词:空管运行;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随着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民航事业的发展方面也呈现出快速推进的趋势[1]。

对于民航来讲,其主要的服务对象为社会的民众,在民众生活方式和质量提升的背景下,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民众都选择了航空作为出行的工具,因此航空行业的旅客人数呈现出成倍增长的情况,同时相关研究学者和专家对航空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2]。

民航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为旅客提供安全和快捷的服务,让旅客的旅途时间最大限度的降低,但是其主要的不足就是风险的系数较高[3]。

为了对旅客的生命安全进行有效的保障,在民航安全管控的方面就需要对危险源识别的能力进行不断的强化,同时对民航安全管控的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才能使更多的乘客选择民航来作为日常的出行工具。

因此本文通过对民航空管运行过程中,对其安全管控的重要性作为切入点,对其危险源的识别进行有效的分析以后,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此来对民航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提升。

一、民航空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空中的交通来讲,与地面的汽车、火车运输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空中交通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保障民航安全的基础。

飞机在对旅客进行运营的过程中,如果发生相应的安全事故,不仅仅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民航企业也要参与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其进行市场份额最大占据的过程中,其核心的方面就是运行安全,如果民航企业在安全方面存在相应的问题,就会对民航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让民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淘汰。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社会进步的趋势让空中交通越来越普及的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随着民航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必须进一步加强。

民航空管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航空工作的安全,安全是民航工作高效、便捷、经济等一系列发展目标的基础与前提。

针对民航工作中潜在危险源的识别与清除工作必须切实有效的进行,并将能够提高现有民航工作安全系数的措施落实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让我国民航事业更好的完成自身发展为民众服务。

标签: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措施1前言今年来,民航由于出行速度便捷已经成为众多民众的首选出行方式,在我国乃至世界交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发展的同事,民航工作也在安全层面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民航空管工作的实施意义也更加明显,将可能产生危险的危险源逐一排查,不断的提升空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已达到更好的为民航安全保驾护航的作用是空管工作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

寻找并推广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措施是决定民航发展命运的重大挑战。

2空管运行中常见危险源类别由于安全是航空工作进行的第一要义,所以空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航空工作中的重点,为更好的发现潜在的危险源保证飞行安全,危险源被人为的划分成一下三大类,对危险源进行划分有助于提高危险源的排查率。

2.1由于技术因素产生危险源民航工作在交通业中属于科技含量最高的民众交通方式,其整体能否正常运作对于航空安全有着决定性作用。

其中软件与硬件两大部分中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都可能酿成重大安全问题。

飞机的燃油储备、燃油质量是否符合规定也会影响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1]。

2.2由于经济因素产生危险源民航工作本身属于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所以其运行也收到众多经济因素的影响。

民航自身运作成本的变化与原材料成本的变化都会导致其整体运作中某一相关过程的变动,对最终的飞行安全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3由于自然因素产生危险源不同于地面交通。

天气因素对于民航安全的影响更为明显,一旦在不适宜飞机运行的天气之下强行飞行就很容易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云南昆明650211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发展,但是当前在民航的空管和运行当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也可以提高空管水平,促进了我国民航的长期安全稳定发展,加强了空管中的危险源识别,所以建立科学、安全的民航空管体系,是当前非常重要工作。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当前在民航空管当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对加强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民航业发展迅速,在这样的形式下,会给空管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有效地进行空管,应当注重危险源识别,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因为空管问题造成安全事故。

1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识别1.1危险源的主要类别当前的民航空管,应当加强对危险源的识别,因此就要对危险源进行精准定义,在实际管理中,任何可能影响到飞行安全的因素,还有可能会直接地导致财产损失的情况,以及一些降低功能和技术安全性的问题,还有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情况,都可以叫做危险源。

这种定义的方式,扩大了危险源的范围,但是能够有效地防范危险源。

在对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可以将危险源,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是自然危险源。

这些危险源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在飞行过程当中,遇到的自然灾害,比如雷暴等各种不良的天气情况,还有各种的自然状况。

这种危险源的主要特点,就是比较难以控制,例如在飞行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强气流、浓雾、地震等情况,这些情况都是人力不可控制的,但是会对飞行运行安全,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第二,是技术危险源。

这种情况主要是指新技术,或者是新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是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危险,这种危险源主要包括了软、硬件设备故障,例如燃油箱、危险信号灯、水压等情况。

第三,是人为危险源。

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的失误,比如漏检、错检情况,这样的情况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由于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差异,导致了业务水平的差异情况。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技术论坛TECHNOLOGY FORUM中国航班CHINA FLIGHTS 46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方法研究曹楷男|民航吉林空管分局摘要:现阶段,我国极为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其中又以民航运行安全管理问题最为关注。

相较于其他地面交通方式,民航交通速度快,风险系数较大,所以当前我国相关部门极为重视飞机乘客生命安全的保证。

在对飞机失事原因进行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大部分飞机失事都和危险源识别问题有很大关系,因此针对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以及安全管理方法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最近几年,随着民航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但由于航空器具有非常多的种类,加之飞行环境、空域以及时间都难以确定,安全保障体系与相关管理机制的缺乏,未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水平,所以飞行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针对这一情况,就必须充分了解影响民航飞行安全的各种因素,学会辨识危险源,在安全管理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一套与我国民航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起来,从而显著提升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水平,使飞行安全得到保证。

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1.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分类在民航空管运行中,所谓危险源主要是指影响正常飞行或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因素,其中包括技术危险源、经济危险源和自然危险源[1]。

诸如各种事故警报与设备的运行状态属于技术危险源的范畴,若是飞机在运行中遇到水压和风压的问题,以及硬件出现问题,便不能提供给航空飞行所需能源,如此必定会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经济危险源则指的是民航管理中设备成本与经济成本发生的各种变化,只要经济危险爆发,那么也会波及到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自然危险源即对飞机安全和飞机正常起飞造成影响的自然灾害、航空气象和不利的地理条件等。

若是在飞行中遇到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风雨等,进而就会阻碍飞机的正常飞行,也不能确保飞机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一、概述民航空管运行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是确保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危险源识别的重要性、现有危险源及其对民航空管运行的影响以及安全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二、危险源识别的重要性1.1 提高安全意识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可能随时出现,因此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危险源识别对于保障航空安全至关重要。

1.2 降低事故风险通过识别危险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1.3 符合监管要求各国的民航监管部门对航空运输安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危险源的识别和管理也有明确的规定,符合监管要求是保障民航安全的必要条件。

三、现有危险源及其影响2.1 天气因素恶劣的天气会对民航空管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强风、大雾、雷电等,可能导致航班延误、航空器着陆难度增加等问题。

2.2 人为因素航空管制人员的失误、疏忽以及操作不当都可能成为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对航空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2.3 设备故障航空管制设备如果发生故障或者失灵,也会对民航空管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航设备故障、雷达系统故障等。

四、安全管理措施3.1 强化培训航空管制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对危险源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3.2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危险源的分类和管理要求,规范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各项操作。

3.3 更新设备技术及时更新航空管制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对运行的影响。

3.4 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民航空管运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

3.5 加强国际合作民航空管运行是国际性的活动,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共同应对危险源对航空安全的威胁。

五、结论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是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的基础,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高危险源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得到有效识别和管理,航空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指导手册(第三版)》(MD-TM-2011-001)、《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AP-83-TM-2011-01)和《安全管理手册(SMM)第三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9859号文件)等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材料制订。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以及各直属运行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范围: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监视、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运行活动中,可能导致空管责任原因的航空器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航空器事故征候或其它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危险源。

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

其中对空管安全运行保障影响较为严重,经风险控制后风险等级仍为可容忍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

第五条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实施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对危险源的管理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风险持续监控、危险源的记录与报告等四个阶段。

空管系统应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对危险源进行统一管理。

第七条空管系统各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员工了解运行中已识别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鼓励员工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报告,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第八条空管系统各级安委会负责协调解决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对重大问题的责任分工和资源配臵。

第九条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危险源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制度,指导和监督本单位危险源的管理。

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和参与相关运行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运行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运行单位在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

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与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与安全管理

一、概述民航空管是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危险源的识别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入手,探讨民航空管中存在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期为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危险源的定义和分类1. 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引发事故、损害或污染的物体、物质、设备、活动或环境等。

在民航空管中,危险源可能包括但不限于雷电、恶劣天气、无人机等。

2. 危险源的分类(1)自然危险源:如雷电、恶劣天气等;(2)人为危险源:如机场设备故障、空中交通管制失误等。

三、民航空管中存在的危险源1. 自然危险源(1)雷电: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对飞行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雷电可能导致飞机遭受雷击、通信中断等问题,需要在空中交通控制中加以重视和管理。

(2)恶劣天气:恶劣天气包括大风、冰雹、暴雨等,这些天气条件会影响飞机的起降和飞行安全。

2. 人为危险源(1)机场设备故障:机场的导航设备、通信设备等出现故障可能导致飞机无法准确地进行导航和通信,严重影响飞行安全;(2)空中交通管制失误:空中交通管制失误可能导致飞机之间的相撞,对飞行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对自然危险源的管理(1)完善雷电监测系统,准确掌握雷电的活动情况,及时通知飞行器避开雷电区域;(2)建立健全的天气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引导飞行器选择安全的航线。

2. 对人为危险源的管理(1)加强机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2)强化空中交通管制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五、结语民航空管危险源的识别和安全管理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飞行风险,确保飞行安全。

希望本文所提出的安全管理措施能够为民航空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飞行安全水平的持续提升。

六、危险源识别与分析的重要性1. 危险源识别的重要性危险源识别是保障民航飞行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和识别各种潜在的危险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飞行安全FLIGHT AND SAFETY中国航班CHINA FLIGHTS73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董芮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洛阳分院摘要:对于民航空管来讲确保飞行方面的安全是其最为重要的任务,并且确保飞行安全属于民航领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确保客机的安全,还需要确保客机上每一位乘客的安全。

因此民航空管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应当建立起与我国民航管理具体情况相符合的安全体系,从而确保民航的安全性。

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怎样去识别民航空管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以及怎样在具体的情况中切实做到安全管理。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安全管理随着我国交通领域在经济领域的推动下快速的发展,从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民航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在民航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交通发展提供巨大促进作用的同时,其在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的突显出来。

结合现阶段我国民航安全管理的具体情况来讲,其安全管理体系相对不是太完善,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以至于使得民航飞行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故而,在民航空管日常的运行过程中,想要有效的提高当前民航安全的管理水平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不断强化民航安全的影响因素的管理,同时需要对其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手段展开充分的了解,从而构建起局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安全管理系统,以此保障我国民航飞行的安全。

1怎样进行危险源是识别1.1关于民航内的危险源分类对于当前民用航空领域来讲其危险源主要指的是对飞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直接造成相关损失或者使得制定功能性能出现下降的状态或者相关情况,其中主要涉及的因素有:技术类型的危险源还有经济方面的危险源以及自然类型的危险源。

对于技术类型的危险源来讲其主要涉及到相关硬件方面还有软件方面的故障和飞机内部的燃油方面以及风压与水压方面等故障。

其经济方面的危险源主要涉及到经济领域产生一定的波动,相关设备方面的成本出现了变化还有相关材料的成本出现了变动等。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及安全管理摘要:随着新时代科技发展,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日新月异。

但民航空管运行中依然存在着不足,管理体系的构建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民航空管运行的水平,促进我国民航事业长期安全稳定发展,加强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识别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套科学、安全且符合我国民航空管运行现状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一、识别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一)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的类别民航空管运行中对于危险源有相对精准的定义,包括任何影响飞行安全,直接导致财产损失或降低功能技术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情况。

这种定义扩大了危险源的概念范围,可以更加有效的防范危险源。

具体讲也可以分为经济危险源,技术危险源,自然危险源以及人为原因危险源[1]。

首先,自然危险源相对较为常见,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雷暴天气等各种不良天气及自然状况。

其特点是较难控制,比如,飞行过程中常会遇到的强气流,浓雾,地震等,对飞行运行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技术危险源是指在新技术或者新设备的应用中,人员操作出现失误或者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性不足产生的危险性,包括飞机软硬件的设备故障如燃油箱,危险信号灯,水压情况等。

人为危险源则指的是工作人员在准备或者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比如在疲劳状态下进行检查工作,会导致漏检或者错检的现象,大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此外,工作人员的能力差异也会导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

这三种危险源中,技术危险源是最大的危险源之一,直接关系着航空事业持续安全稳定的发展。

(二)识别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的基本步骤根据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资料,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于一般危险源的识别过程。

这一识别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危险源的特点及其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对于判断危险源出现后诱发的结果有准确的判断。

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识别准备工作,明确各自岗位的职责,对于系统的功能,运行环境,危险源的级别等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进行差距分析,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明确安全问题的侧重点,对飞机运行过程中信息的实时监控加大力度,迅速识别和判断出危险源,做出相应处理;第二步是对危险源的划分过程。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和处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和处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和处理乔宁慧【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5(000)015【摘要】The first task of the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i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aircraft flight,which i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the primary condition.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light must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the identification of dangerous sources should be refined, accurate and quick, in order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solution in the first time.Identification of dangerous sources and timely processing of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explain how to identify the dangerous sources in the ope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民航空管的第一任务是确保飞机飞行的安全,这是民航事业得以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首要条件.为确保飞行的安全必须提高民航空管的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对危险源的识别要精、准、快,以便在第一时间内寻找到最合适的解决办法.识别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以及及时进行处理是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将阐述如何识别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总页数】2页(P163-164)【作者】乔宁慧【作者单位】民航华北空管局,北京【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处理措施 [J], 刘丽军2.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J], 过云聪3.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J], 董芮华4.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J], 张惠平5.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J], 曹楷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廖微
民航西南地 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四川成都
【 摘 要】 保 障飞 行安 全是 民 航 空管的首要任 务, 也是 发展 民航事业的
6 1 0 0 0 0
除了提高相关人 员的安 全意识 , 还要建立 安全责任制 度, 将责任落 实到各个部 门、 各 个岗位 , 这样才能 保证 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 明确 自己的 对 于重要 岗位的工作人 员, 更要规范他们的操作 行为, 避免 因个人 就必须要有效的识 别存在的危险 因素。 民航 空管运行 中的安 全管理工作是 职责。 民航 空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 务, 也是一 项复杂的工作, 它是保 障飞行安全、 失误而 带来安 全风 险 。 民航 空管 的工作人员是保 障 民航 安全 的重要 因 保 障人 民生命、 财 产 的重要 手段 。 因 此, 本 文首先阐述 了 民航 空管运行中 危 素 , 因此 , 还要对其进行 定期 培g l l  ̄ n 教 育, 不断提 高他们 的思 想素 质和 重要基础 。 因此 , 要想确保飞行 的安全以及提 高民航 空管的安 全管理 水平
1 . 2 E航 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 航空管的管 理水平, 保障飞行安全 , 实现民肮事业健康、 快速 的发 展。 对于危 险源的识 别, 应 遵循三个步 骤。 首先 , 识 别危险 源之前要注 意分析差 距, 然后 观察其所 处的状 态。 其次, 要 具体分析 危险源的 构成
因素 , 并 将其分类成一 般危险 源和特 定危险源 。最后, 要 分析出危险源 爆发后带来的潜 在危险, 及早 防范。 对于 危险 源的识 别要 紧紧围绕 系统 的用途 、 工作状 态 以及功能 等 方面, 综合 各种 因素 , 考虑一切 存在的潜在风 险, 积极应 对。 尤其是系统

民航空中管理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

民航空中管理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

民航空中管理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探析发布时间:2021-04-15T13:37:05.38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期作者:郭雷[导读]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一个重要部门,他可以保证民航系统安全运行郭雷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陕西西安 710082摘要: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是一个重要部门,他可以保证民航系统安全运行。

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被引入到管制系统中可以帮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风险管理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可以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

首先,通过一定的方法识别系统中的风险源;其次,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判断系统的风险;最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对系统中的重要风险源进行控制。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管理;过程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1.引言: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控制系统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目的是通过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降低控制系统的运行风险,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首先,借鉴过程方法的思想,从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角度构建了潜在风险源集合。

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最大偏差法相结合,建立了风险识别模型,并在算例中分析了控制系统中风险源的风险程度,识别出需要监控的风险源。

其次,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和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控制系统的风险进行了评价。

最后,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从控制系统运行过程的角度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并采用改进的重要性和性能分析法(IPA分析法)确定了影响系统安全的重要风险源。

针对重要风险源,建立了一系列控制措施和选择控制措施的优化模型。

本文采用过程法的思想,建立了一套潜在风险源集合,较好地保证了集合的全面性。

模型的建立充分考虑了计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在计算过程和结果中实现了定量要求。

通过实例验证了风险识别模型和风险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摘要:航空公司的人,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安全。

既要保证飞机的安全性,又要保证旅客在登机之前的安全。

因此,为保证民航安全平稳运行,必须构建符合我国民航管理体制的安全制度。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在航空公司的运营中发现危险源,并从实践中实现真正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安全管理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飞机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近几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需求不断增长,航空运输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方便。

然而,中国的航空运输系统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料的不确定性,而目前国内尚无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要做好航空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需要广大航空公司的员工们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为保障航空公司的安全运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安全的交通工具,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识别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一)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的类别民用航空运输控制服务是一种比较准确的风险定义,它涵盖了影响飞行安全、直接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功能技术的安全与稳定。

该定义扩展了风险来源的概念,并在防范风险的来源上更为有效。

具体来说,又可划分为经济、技术、自然和人为三大类。

首先,自然灾害是最普遍的,在飞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自然灾害,风暴,以及其他各种恶劣的气候和自然条件。

比如,飞机在空中航行时,会遇到强气流、大雾、地震等,给飞机的飞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技术风险源是一种新技术或新装置的使用,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人为或装置上的失误,包括飞机的软硬件,例如油罐的危险,水压等。

人为的危害是由于员工在训练和运行中的失误,比如在疲劳状态下进行的检测,会造成疏忽或失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另外,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

其中,技术风险是影响航空工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识别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的基本步骤按照 ICAO的资料,航空公司的风险辨识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和处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和处理
提 出相 应 的处 理 办 法 。
关键词 : 民航空管 ; 识别危险源 ; 处理与对 策
I d e nt i ic f a t i o n a nd d i s po s a l o f d a ng e r o us s 0 u r c e s i n t he o pe r a t i o n
Abs t r a c t:T h e f i r s t t a s k o f t h e Ci V i 1 a v i a t i o n a i r t r a f f i C c o n t r o 1 i S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a f e t y o f t h e
进入新 时期, 我 国经济不 断发展 , 科学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 ,
安全飞行、 导致任何财产损 失 以及 降低 任一功能技术 的稳定性和
使得我 国民航事业有雄 厚的技 术和资金支持 。 但 目前 我国的迷航 安全性 的情形都定义 为危险源 , 这使得 危险源 的概 念范 围扩 大, 空管 运行 安全 管理工 作 尚有 不足 之处 , 管理 体系 的建立 尚未健 有助于 防范更多 的危 险源 。 一般情况 下, 民航 空管运行危 险源包 经济 危险源 、 自然危险源等三个方面 。 技术危险源 全, 安全管理 工作水平相对 发达 国家 还有十分 巨大的进步 空间 。 括技术危险源、 因此 , 为 了提 高民航空 管运 行的 安全 水平 , 要加强对 民航危险源 主要指 的是飞机 的软硬 件设备 故障、 水压 情况 、 风压 、 燃油箱 、 机
ai r c r a f t f l i g h t , w hi c h i s a s o l i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c i v i l a v i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a n d t h e p r i m a r y c o n d i t i o n . 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t h e s a f e t y o f f l i g h t m u s t i m p r o v e t h e s a f e t y m a n a g e me n t o f c i v i 1 a v i a t i o n a i r t r a f f i c c o n t r o l , t h e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a n g e r o u s s o u r c e s s h o u l d b e r e f i n e d ,a c c u r a t e a n d q u i c k , i n o r d e r t o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作者:卢飞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13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地位在不断的上升,国民经济也在不断的增长,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也不断的在发展进步,越来越凸显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的每个行业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在交通方面就表现为,出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越来越多。

尤其是空中交通工具的研发和使用,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的投入使用,势必就会引起各界对其安全问题的关注,所以在空中交通中,保证在飞行中的安全问题是航空企业在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且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较其他问题要高很多,所以要格外重视,要把飞行中的安全问题放在工作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措施引言:空中交通在所有的交通工作的种类中,是较危险度比较高的一种交通工具。

所以有关部门对其安全的重视度也较高。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交通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在选择的那交通工具的时候也会尽量选择速度较快的飞机作为代步的工具,由于使用这种出行方式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保障飞机的安全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各界较为重视的问题,航空部门为了迎合发展的趋势,也在不断的对飞机的安全问题提高重视度。

本文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航空部门在进行提高飞机安全工作的过程中能有所助益。

一、识别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一)危险源的种类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是指,存在的一些可能会引起重大事故的状态和依据,主要是指一些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安全隐患。

这些安全隐患主要有三大种类,自然灾害型的危险源、技术型的危险源、经济性的危险源。

自然灾害型的危险源,顾名思义,就是指一些自然的因素对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构成的一些威胁和影响。

这些自然因素,主要就包括一些大风天气、暴雨天气、雷雨天气、还有大雾天气和大雪天气等,一些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呢个也会影响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情况严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飞机不能按照指定的时间,准时的到达目的地。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作者:段琼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5期摘要:民航空管的核心任务就是确保飞行安全,这也是民航事业稳定发展的基础。

本文就我国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进行探讨,并对民航空管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做出阐述,为我国民航空管行业方便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航事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但是我国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完善,安全管理水平还较落后,致使飞行安全得不到保障。

所以,在民航空管运行中,为了不断提高民航安全管理水平。

应该加强对民航安全的影响因素的了解,以及对危险源的识别方法的掌握,建立一套科学、安全的适应我国民航发展的民航安全管理体系,以确保飞行安全。

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1.1民航中的危险源分类在民用航空领域,将危险源定义为:能够影响飞行安全,直接导致损失,或者降低制定功能能力的一种状态或者情形,主要包括技术危险源,经济危险源,自然危险源。

其中技术危险源包括硬件和软件故障、燃油、风压、水压以及事故报警等;经济危险源主要包括经济发展形式变动、设备成本变化以及材料成本波动等;自然危险源主要包括暴风雷雨、地震、不利飞行地理条件、能见度等。

这三类在民航空管运行中都会存在的危险源,在民航安全管理中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其中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的就是技术危险源,技术危险源直接关系着航空运行安全问题。

1.2危险源识别步骤国际民航组织提供了危险源分析的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一般危险源,即是对安全问题的侧重点进行识别。

在这一步开始前必须明确岗位自身自身状况和所处的状态,也就是要先进行差距分析、系统描述;第二步:将危险源分成特定危险,或者一般危险的构成要素,这就是对构成危险源的因素进行分析。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措施

飞行安全FLIGHT AND SAFETY中国航班CHINA FLIGHTS41摘要:空管运行中的安全问题是民航局实行空中交通安全管制的一项首要任务,为了能够有效地确保其飞行安全,必须进一步地提高对民航空管安全的管理水平,准确、快速地准确识别事发危险源,在事发的第一时间找到最合适的民航安全解决方案,并制定出较为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安全管理引言:目前,随着现代我国民航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民航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飞机已经发展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和运输工具。

因此,研究分析影响民航飞行的各种重要的风险因素条件,能够较为有效地识别各种风险源,以及掌握安全管理措施是近些年来民航空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危险源的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是一项连续而有一定规律的日常安全管理活动,必须严格地遵循一定的基本步骤,按照一定的安全管理规范和程序进行。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民航组织提供的有关信息,民航空管系统运行中的危险源管理和辨识工作应当严格地遵循以下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的目的是对一般危险源的等级进行较为准确的识别,要求安全岗位人员首先认识到位,相关的人员也做好了充分准备。

各安全管理操作岗位的人员之间应进一步明确各自的操作技术和职责,对已经发现的一般危险源种类和等级首先进行了初步判断,并依据国家相应的操作规则要求对危险源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较为准确的判断。

第二步的目的是认真地分析已发现的危险源,进一步研究确定一般危险源的种类和等级,调查其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第三步的目的是在对危险程度和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了明确的安全认识后,对发现的危险源种类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和影响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依照国家相关的安全管理操作具体规程的要求找到对应的判断和处理的方法措施。

2危险源的处理2.1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这是民航空管提高安全系数的一个重要前提。

为有效保证了民航空管的运行安全,必须以运行安全信息量大、运行安全管理系统稳定的特点作为一个基本前提。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一、引言民用航空运输的安全至关重要,而空管系统在保障飞行安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民航空管系统中的危险源,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民航空管系统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单位、技术保障单位、气象服务单位等。

三、危险源的定义与分类(一)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民用航空事故或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

(二)分类1、人员因素:包括空管人员的技能水平、工作负荷、疲劳程度、违规操作等。

2、设备设施因素:如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故障、老化、性能下降等。

3、环境因素:包括恶劣天气、电磁干扰、空域复杂等。

4、管理因素:如规章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培训不足等。

四、危险源识别(一)识别方法1、日常工作观察:通过对空管人员日常工作的观察,发现潜在的危险源。

2、事故案例分析:对以往的航空事故和不安全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共性危险源。

3、风险评估工具:运用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等工具进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

(二)识别频率1、定期识别: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工作。

2、不定期识别:在新设备投入使用、新航线开通、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下,及时进行危险源识别。

五、危险源评估(一)评估指标1、可能性:危险源导致事故或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

2、严重性:一旦事故或不安全事件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

(二)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经验和专业判断,对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大致的评估。

2、定量评估: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数据,对危险源进行精确的量化评估。

(三)评估结果将危险源评估结果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六、危险源控制(一)控制原则1、优先消除:对于能够彻底消除的危险源,应优先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降低风险:对于无法消除的危险源,应采取措施降低其风险水平。

(二)控制措施1、人员培训:提高空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减少因人员因素导致的危险源。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信息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信息管理办法

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信息管理办法第一篇: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信息管理办法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民航空管系统安全信息的报告、收集、分析和应用,实现安全信息共享,控制风险、消除隐患、预防民用航空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2)、《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4)、《民用航空空中交通运行单位安全管理规则》(CCAR-83)、《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2001-2011)和《民用航空其他不安全事件样例》(AC-396-AS-2010-05)等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空管系统各单位和个人的空管安全信息管理。

本办法所称的空管系统是指民航局空管局、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以及各直属单位的统称。

第四条空管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逐级上报、应用共享的原则。

民航局空管局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空管系统的安全信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建立用于空管安全信息报告、存储、分析和发布的空管安全信息系统。

各地区空管局和空管分局(站)应当制定空管安全信息管理程序,负责本辖区的空管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并应当定期利用民航局空管局空管安全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发布和上报本辖区内的空管安全信息。

第二章空管安全信息分类第五条本办法所称的空管安全信息包括强制报告信息、自愿报告信息和日常报告信息。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的强制报告信息主要包括:民用航空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以下简称事故征候)及其他不安全事件。

(一)本办法所称事故按照《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2)的定义和标准执行;(二)本办法所称事故征候按照《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MH/T2001-2011)的定义和标准执行;严重事故征候是指《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中的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一般事故征候是指《民用航空事故器征候》中的运输航空一般事故征候、通用航空事故征候和航空器地面事故征候。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

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与安全管理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民航空管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所以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才能全面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我国在这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地识别空管运行中的危险源, 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民航空管水平。

关键词:民航空管;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航事业发展,应当加强空管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识别,同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这也符合我国民航空管的现状,因此提高安全管理体系是民航空管系统中重要内容。

1危险源识别1.1危险源类别在当前的民航空管运行中,对危险源有着精准的定义,不仅包括了影响飞行安全的各种因素,也包含了导致财产损失,还包括了降低功能技术安全性、稳定性等内容。

这种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危险源范围,从而有效地防范危险源。

通常危险源可以分为技术危险源、自然危险源、人为原因危险源。

其中自然危险源是比较常见的,比如飞行中遇到的各种灾害、不良天气、自然情况。

这种危险源的特点是比较难以控制,会对飞行运行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而技术危险源主要是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出现失误或者是设备稳定性不足导致的危险性,包括了飞机软硬件设备故障、危险信号灯等情况。

人为危险源主要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漏检和错检,从而增加了事故概率。

在这三种危险源当中,技术危险源是危害最大的,直接影响着航空事业的安全稳定。

1.2识别危险源步骤根据空管运行中危险源识别,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一般危险源识别。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各种危险源特点,以及对系统稳定运行产生的实际影响,并且判断危险源诱发的结果。

管理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系统功能、运行环境、危险源级别等情况,并详细准确地描述,同时进行差距分析,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产生的影响,加大实时监控力度,迅速地识别出危险源,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航空管系统危险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工作,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指导手册(第三版)》(MD-TM-2011-001)、《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安全评估管理办法》(AP-83-TM-2011-01)和《安全管理手册(SMM)第三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9859号文件)等规范性文件和指导材料制订。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以及各直属运行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范围:空中交通管制、通信导航监视、航空气象和航空情报服务运行活动中,可能导致空管责任原因的航空器飞行事故、航空地面事故、航空器事故征候或其它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危险源。

本办法管理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

其中对空管安全运行保障影响较为严重,经风险控制后风险等级仍为可容忍或不可接受的危险源称为重大危险源。

第五条空管系统对危险源的管理实施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六条对危险源的管理主要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评
价和控制、风险持续监控、危险源的记录与报告等四个阶段。

空管系统应建立危险源数据库对危险源进行统一管理。

第七条空管系统各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确保员工了解运行中已识别的危险源及其控制措施,鼓励员工进行危险源识别和报告,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八条空管系统各级安委会负责协调解决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以及对重大问题的责任分工和资源配臵。

第九条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单位危险源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单位的危险源管理工作制度,指导和监督本单位危险源的管理。

各级业务管理部门负责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和参与相关运行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运行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本部门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第十条空管系统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运行单位在危险源管理过程中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

风险管理小组人员需具备以下要求:
(一)从事空管相关专业工作,具有较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业务技能,熟知相关专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二)定期接受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培训,熟练掌握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三)具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和逻辑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章工作程序
第一节危险源识别
第十一条空管系统各单位应从人为因素、软件、硬件、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各种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主要方法如下:
(一)工作体系分析。

定期对影响安全运行的程序、环境等进行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

分析的内容包括:人为因素、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工作程序、空中交通流量等;
(二)员工安全信息报告。

分析内部员工的安全信息报告,发现危险源;
(三)在日常运行中发现危险源。

通过日常的监察、检查等方式,发现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四)问卷调查、访谈、会议讨论。

定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员工访谈、专家讨论等形式查找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五)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

定期实施内部检查和外部检查,系统查找运行中存在的危险源;
(六)内外部不安全信息的分析和挖掘。

对本单位以及
单位外部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进行收集和分析,查找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
(七)安全信息综合分析中发现的危险源。

第十二条地区空管局安全管理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活动;空管分局(站)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危险源识别活动;运行部门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危险源识别活动。

第十三条当遇到下列重大变更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在变更前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一)降低最低飞行间隔标准;
(二)变更管制方式;
(三)新技术首次应用;
(四)实施新的飞行程序或管制程序,重要管理规定、程序的制定和更改;
(五)调整空域范围或空域结构;
(六)新建、改建、扩建空管运行设施设备等建设项目;
(七)其他必要情况。

第十四条当发生下列情况时,相关单位应及时开展危险源识别工作:
(一)本单位(或业内)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时;
(二)本单位安全形势呈现下滑趋势时;
(三)在安全管理活动中发现本单位存在安全隐患时;
(四)类似上述条款的其他情况。

第二节风险评价和控制
第十五条空管系统各单位应对识别出的危险源开展风险评价和控制工作。

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应立即制定详细的风险控制计划,明确责任以及所需资源。

必要时,对风险重新评估,修改风险控制计划。

第十六条风险控制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步骤;
(二)责任部门及人员;
(三)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资源需求;
(四)实施时限;
(五)阶段性评估及最终评估的标准;
(六)过程监管及最终验收的责任人;
(七)相关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第十七条对于运行部门无法缓解的风险,应上报主管的业务管理部门或协调其他部门进行解决;对于本单位无法缓解的风险,应上报至上一级单位协调解决。

第三节持续监控
第十八条持续监控应包含在各单位制定的风险控制计
划中,持续监控主要包括:监控的频次或时间、负责人、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十九条运行部门应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持续监控;各级安全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负责对运行部门的持续监控情况进行检查,并重点跟踪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第四节危险源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条空管系统从业人员发现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行安全的危险源信息时,应填写《危险源信息报告单》(见附件1),并及时向危险源所在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运行部门应将《危险源控制清单》(附件2)上报至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对本地区(单位)《危险源控制清单》内容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并确定本地区(单位)的重大危险源。

第二十二条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本地区(单位)的《危险源控制清单》,并向上一级安全管理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危险源控制清单包括危险源记录号、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持续监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危险源记录编号统一格式:WXY-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代码-运行部门代码-年月-编号。

(一)民航局空管局/地区空管局代码/空管分局(站)、运行部门代码见附件3;
(二)年月:六位数字,为该危险源初次建立的日期,例:201311;
(三)编号:三位数字+一位字母,其中数字表示危险源序号,从001到999,每年1月1日起对新识别危险源的数字编号从001开始计数;字母表示修订序列,从A到Z。

例:
华北空管局区域管制中心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AA-QY-201401-001
天津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TJ-GZ-201401-001
更新后的危险源记录编号:
WXY-ZBTJ-GZ-201401-001A
第二十五条空管系统各单位业务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应以纸质或电子方式保存危险源管理过程的所有记录。

纸质材料保存期为6年,电子材料保存期为长期。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空管系统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应将危险源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工作中,监督考核所属单位和部
门危险源管理的情况。

第二十七条对于违反危险源管理相关规定的情况,民航局空管局或所在地区空管局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责令限期整改。

对于主动发现并及时报告危险源信息,避免发生空管责任原因不安全事件或较大经济损失的,民航局空管局或所在地区空管局应对相关人员予以奖励。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民航局空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注:2014 年 4 月28 日下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