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教学设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设计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设计绘画可以熬炼幼儿多方面开展,培育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绘画中自由发挥,还可以培育幼儿的制造力、思维等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设计1创意绘画活动目标1、观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争辩、归纳的方法,探究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预备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生疏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1、观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日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
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宠爱哪一幅(1)观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2)观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3)观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争辩画法。
师:现在我们认真地观看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3、进一步观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觉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
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伴侣呢假如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4、合作、观赏、评价。
(l)幼儿合作创作。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观赏、评价。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3)老师小结:今日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
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设计2猫设计背景我们班的孩子都见过猫,他们宠爱都宠爱猫,因此设计了这节美术课,利用幼儿生疏的动物的原有学问,发挥幼儿的思维的力量,绘画猫。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五章“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具体内容为第三节“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本节课将深入讲解色彩的原理、色轮的使用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能够识别色轮,并运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审美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美感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轮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原则。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色轮模型、颜料、画笔、画纸、教学PPT等。
学具:画笔、颜料、画纸、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美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其中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介绍色轮的使用方法,阐述色彩的搭配原则。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幅简笔画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完成一幅富有美感的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原理2. 色轮的使用方法3. 色彩搭配原则4. 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运用色轮进行色彩搭配,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仍有待加强,个别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存在配色困难的问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提高审美能力;组织学生参加美术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2. 色轮的使用方法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1. 同类色搭配:选择色轮上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如红与橙、蓝与绿等,使画面和谐统一。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认识与运用”,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节,着重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则以及色彩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复色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色彩情感表达的理解,激发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的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色彩情感表达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彩色粉笔、画纸、调色板、水彩颜料、画笔、教学PPT 等。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颜料、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作中的颜色。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搭配原则以及情感表达。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例画,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和情感表达。
学生认真聆听,了解色彩搭配的技巧。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颜色,完成一幅简单的色彩搭配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创作实践(25分钟)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自由发挥,创作一幅以“我的心情”为主题的画作。
教师观察学生创作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6. 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色彩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2.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3. 色彩情感表达暖色、冷色、中间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人”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需包含至少三种色彩搭配,表现出家人之间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教师可推荐一些色彩丰富的绘本或画作,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创作实践的指导5. 作业设计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的运用针对此难点,教师应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如对比色、互补色、类似色等。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奇妙世界》,详细内容为:认识色彩的基本属性,学习色彩的调配方法,通过实践掌握色彩的应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如色相、明度、纯度,并能够分辨出基本的色彩。
2. 培养学生调配色彩的能力,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美术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方法及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搭配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纸、画笔、范例作品。
学具:彩色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作中的颜色,进而引出色彩的基本属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讲解色彩调配方法,展示色彩搭配原则。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简单的画作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调配色彩,完成作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动手调配色彩,完成一幅画作。
5.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调配方法:加法、减法、混合法。
3.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互补、邻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彩色家园”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需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完成一幅色彩丰富、具有创意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但在色彩调配方面,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观察大自然、家庭环境中的色彩搭配,提高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探索更多色彩应用的可能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方法及运用。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一节课“色彩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辨别不同的颜色,并能够运用基本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了解色彩的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辨别不同颜色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与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颜色辨别、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彩色笔、画纸、调色盘、颜料。
学具: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颜色,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补色等。
(2)讲解颜色辨别方法,让学生学会观察、辨别不同的颜色。
(3)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一幅画作,分析画中的色彩搭配。
(2)现场演示调色方法,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调配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现场进行绘画创作。
5. 互动交流(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交流、学习。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颜色辨别方法3. 色彩搭配原则4. 绘画创作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彩色世界”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完成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作品完成情况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颜色,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完整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的第四章“色彩的奇妙世界”,具体包括色彩的认知、色彩的基本搭配原理以及简单的色彩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如颜色名称、色相、明度、纯度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的基本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认知、色彩运用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教学课件。
学具:彩色画纸、水彩颜料、调色板、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颜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色彩的奇妙世界。
2. 色彩认知(10分钟)(1)介绍颜色的名称,如红、橙、黄、绿、蓝、紫等。
(2)讲解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
3. 色彩搭配原理(10分钟)(1)讲解相邻色、对比色、互补色的概念。
(2)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简单的画作为例,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理,完成一幅美丽的画作。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主题,运用色彩搭配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搭配原理:相邻色、对比色、互补色。
3. 作业布置:我的梦想。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我的梦想要求: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画作。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色彩的认知和搭配原理。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评价与反馈,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观察大自然的色彩变化,提高审美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doc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1.1 探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1.2 分析美术教育对儿童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作用1.3 介绍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4 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1 阐述美术教育的原则,如兴趣性、启发性、创造性等2.2 介绍常用的美术教育方法,如示范法、引导法、游戏法等2.3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和适用方法2.4 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美术教育原则和方法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3.1 介绍幼儿园各年龄段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如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3.2 分析具体美术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3.3 分享优秀美术教育实践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3.4 讨论如何根据儿童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第四章:美术教育中的创作评价和教学反思4.1 阐述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如创意、技巧、表现力等4.2 介绍评价幼儿美术作品的方法,如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4.3 分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4.4 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第五章: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5.1 介绍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如目标明确、内容丰富、环节紧凑等5.2 分析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设计合适的美术活动5.3 分享优秀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5.4 讨论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如何关注幼儿的表现和反馈,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第六章:线条、形状与色彩的教学策略6.1 介绍线条、形状与色彩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6.2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线条、形状与色彩方面的认知和发展特点6.3 阐述线条、形状与色彩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如通过游戏、绘画等方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表现力等6.4 分享线条、形状与色彩教学的实际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第七章:构图与创意教学策略7.1 介绍构图与创意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7.2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构图与创意方面的认知和发展特点7.3 阐述构图与创意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如通过示范、引导等方式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7.4 分享构图与创意教学的实际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第八章:传统美术技法教学策略8.1 介绍传统美术技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8.2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在传统美术技法方面的认知和发展特点8.3 阐述传统美术技法教学目标和方法,如通过实践、示范等方式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等8.4 分享传统美术技法教学的实际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第九章:主题美术活动的设计与实施9.1 介绍主题美术活动的设计原则,如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环节紧凑等9.2 分析如何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设计合适的主题美术活动9.3 阐述主题美术活动的实施方法,如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参与度等9.4 分享主题美术活动的实际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第十章:美术教育与家庭、社区的合作10.1 探讨美术教育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对儿童发展的影响10.2 介绍家庭、社区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如资源提供、环境创设等10.3 阐述如何有效地开展家庭、社区合作活动,以促进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10.4 分享家庭、社区合作活动的实际案例,供教师参考和借鉴第十一章:特殊需求儿童的美术教育11.1 探讨特殊需求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挑战11.2 分析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学习11.3 介绍适应特殊需求儿童的美术教学工具和资源11.4 分享特殊需求儿童美术教育的成功案例和经验第十二章:美术教育中的文化敏感性和多元智能理论12.1 阐述文化敏感性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12.2 探讨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尊重和融入多元文化12.3 介绍多元智能理论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2.4 分享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儿童的多元智能第十三章:美术教育中的评价与反馈13.1 讨论美术教育中评价的目的和方法13.2 分析如何通过观察、作品评价等方式提供有效的反馈13.3 介绍评价和反馈对儿童美术学习的影响13.4 分享评价和反馈的有效实践案例第十四章:美术教育中的安全与健康14.1 强调美术教育中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性14.2 介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安全使用方法14.3 阐述如何在美术活动中预防伤害和处理紧急情况14.4 分享美术教育中安全与健康的最佳实践第十五章:美术教育的未来趋势与发展15.1 探讨美术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5.2 分析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和影响15.3 介绍全球化和国际交流对美术教育的影响15.4 分享如何适应美术教育未来发展的策略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美术教育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对儿童认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发展作用。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完整版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色彩的认识与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等。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与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变化。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等。
(2)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四季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四季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季节,用色彩表达该季节的情感。
5.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搭配原则3. 色彩与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色彩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发现色彩的美丽,尝试用色彩记录自己的心情。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色彩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具体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与例题讲解。
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的关联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深度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围绕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确保色彩的认知与应用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适宜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doc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与目的1.1 引言1.2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定义与重要性1.3 美术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作用1.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特点与规律2.1 儿童美术发展的生理与心理特点2.2 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与规律2.3 儿童美术兴趣与动机的培养2.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三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与组织3.1 美术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范畴3.2 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3 美术教育环境与材料的创设3.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与策略4.1 直观演示法4.2 引导发现法4.3 游戏教学法4.4 个性化教学法4.5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与反思5.1 美术教育评价的意义与目的5.2 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5.3 幼儿美术能力的评价方法5.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六章:绘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6.1 绘画活动的重要性6.2 绘画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6.3 绘画活动的常用题材与技法6.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七章:手工活动的设计与指导7.1 手工活动的作用与价值7.2 手工活动设计与指导原则7.3 手工活动的常用材料与技法7.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八章:美术欣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8.1 美术欣赏教育的意义与目的8.2 美术欣赏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8.3 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8.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九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家庭与社区合作9.1 家庭与社区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9.2 家庭与社区合作的形式与方法9.3 家庭与社区合作应注意的问题9.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十章:优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案例分析10.1 案例选取与分析方法10.2 绘画活动优秀案例分析10.3 手工活动优秀案例分析10.4 美术欣赏活动优秀案例分析10.5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十一章:特殊需要儿童美术教育的策略11.1 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与识别11.2 特殊需要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原则11.3 特殊需要儿童美术教育的适应性策略11.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十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道德与法律considerations 12.1 美术教育中的道德教育12.2 儿童隐私与作品权12.3 教育法律法规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2.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十三章:现代科技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应用13.1 科技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13.2 常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介绍与使用13.3 网络安全与儿童保护13.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十四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14.1 美术教育教师的角色与职责14.2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14.3 教师教学反思与自我提升14.4 教学目标与方法第十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全球化背景下的美术教育15.2 创新思维与美术教育15.3 环境友好型美术教育15.4 教学目标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目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教育内容与组织、教育方法与策略、评价与反思,以及绘画活动、手工活动、美术欣赏教育、家庭与社区合作、特殊需要儿童教育、道德与法律considerations、现代科技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色彩的认知与应用”。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色彩表达个性和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补色等,并能灵活运用。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提高色彩搭配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概念的学习,以及运用色彩表达个性和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笔、画纸、画板、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补色等。
(2)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色彩搭配技巧。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
4. 课堂互动:(1)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红、黄、蓝间色:橙、绿、紫补色:相对的两种色彩2.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搭配:明度、纯度、色相对比协调搭配:类似色、邻近色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色彩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正确运用色彩基本概念,如三原色、间色、补色等。
画面色彩搭配和谐,能表达个人情感。
3. 提交时间:下次上课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感受色彩的丰富表现力。
鼓励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024年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2024年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色彩的认识与应用”展开,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的原则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了解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学会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基本概念的学习,以及对色彩的感受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对色彩的探究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间色。
(2)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如对比色、互补色等。
3. 实践示范(15分钟)现场示范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模仿。
4.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的认识与应用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多尝试。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红色、黄色、蓝色间色:橙色、绿色、紫色2.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色、互补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运用色彩搭配原则进行绘画创作。
2. 答案要求:作品色彩丰富,搭配合理,主题明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应用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4篇)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优秀4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篇一活动前言:小的时候就对画画比较感兴趣,可能是遗传妈妈的基因比较多,平时画画我最喜欢的就是植物,小学时候最喜欢的一课文就是“王冕画画”,长大了,我要做个像王冕一样的。
大画家!通过此活动可加深幼儿的色彩感,提高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活动目标:1、感知紫藤花的特征:一串一串的,紫中带白的颜色。
2、学习双色相间点画紫藤花。
3、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及成功感。
活动准备:绘画纸、白紫两色颜料(稍干些)、抹布。
活动过程:一、预热阶段1、欣赏紫藤花。
把幼儿带至紫藤架下,幼儿自由欣赏紫藤花,教师引导幼儿重点观察紫藤花的外形及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说自己的见解。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用动作表现紫藤花。
二、图形刺激教师示范双色相间点画紫藤。
伸出食指先蘸一点紫颜色,接着再蘸一点白颜色,然后在图画纸上花柄的两边点画紫藤花,一点表示一朵花。
三、想象创造1、幼儿作画,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大胆尝试双色点画。
2、点画是注意花形:上大下小,一串一串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把带有颜料的手到处乱摸,点画结束,及时用抹布把手擦干净四、作品赏评把幼儿的作品沿轮廓剪下,布置成紫藤架,引导幼儿共同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掌握用手指点画的技能。
2、学习用手指点画在桃树枝上,并能表现大小不同的桃花。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保持画面整洁干净。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1、示范画一张。
2、粉红色的颜料每组一盒,抹布(纸巾)每人一块、作业纸每人一张(上面有一棵没有开花的桃树)。
3、相关课件。
活动过程:一、通过欣赏图片,在猜一猜中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幅好看的图片,(出示花苞图)这会是谁的花苞呢?二、在看一看中感受桃花的形态美。
2024精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优质教案
2024精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具体内容为第二节“色彩的搭配与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搭配技巧,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补色等。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观察、感知和搭配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技巧及运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观察与感知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色彩教材、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课件等。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补色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色彩的搭配技巧。
3. 例题讲解(15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选择色彩进行搭配练习。
5. 创作实践(25分钟)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6. 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原色、间色、补色2. 色彩搭配技巧对比色、类似色、邻近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以“我的梦想家园”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色彩搭配合理,富有创意,画面饱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色彩搭配技巧的掌握程度如何?哪些方面需要加强?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观察大自然、建筑、服饰等,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创作实践,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理论知识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创作实践5. 展示与评价6.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涵盖丰富多样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
2024年《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围绕“色彩的认识与应用”进行。
主要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的原则、以及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了解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及其混合后的变化。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搭配原则,创作出富有美感的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原则及其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三原色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毛巾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水桶、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红、黄、蓝三原色,以及混合后的色彩变化。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以绘画为例,演示如何运用三原色进行创作,并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
(2)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一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幅以色彩搭配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后的变化。
2.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色搭配、相近色搭配、冷暖色搭配等。
3. 实践操作:绘画创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色彩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运用所学色彩搭配原则,富有美感,具有一定的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色彩的奥秘,尝试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通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认识与运用”,详细内容为第一节的“色彩的调配与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调配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复色等。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色彩的调配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色彩的调配方法及其在实际绘画中的应用。
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复色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调色板、水彩颜料、画笔、范例作品。
学具:彩色粉笔、画纸、调色板、水彩颜料、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展示色彩丰富的绘画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如天空、草地、花朵等,让学生认识到色彩无处不在。
2. 基本概念学习(10分钟)(1)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复色等。
(2)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色彩的概念。
3. 色彩调配方法学习(15分钟)(1)介绍色彩的调配方法,如加法、减法、混合法等。
(2)示范调配过程,让学生跟随操作,加深理解。
4. 实践环节(15分钟)(1)发放画纸、颜料等材料,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2. 色彩的调配方法:加法、减法、混合法3. 课堂示范:色彩调配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彩色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2. 答案要求:(1)作品要求色彩丰富,富有创意。
2024年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2024年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认识与应用”,详细内容涉及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幼儿进行色彩搭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指导幼儿进行色彩搭配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教学水平。
3. 培养学生对美术教育的热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实践应用。
教学重点: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彩色笔、画纸、调色板、颜料。
学具:彩色笔、画纸、调色板、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幼儿画作,引导学生分析画中的色彩搭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简笔画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相、明度、纯度进行色彩搭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色彩的认识与应用2. 内容: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搭配技巧实践案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喜欢的幼儿故事绘制一幅插图,运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色彩搭配的案例,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具体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直观性6.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doc第一章: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美术教育的定义与意义1.2 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1.3 美术教育的原则与方法1.4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特点与规律2.1 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2 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规律2.3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2.4 儿童美术创作的心理机制第三章: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3.1 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原则3.2 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与实施方法3.3 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3.4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与反思第四章:美术教育中的材料与工具4.1 儿童美术常用材料与工具的特性与应用4.2 儿童美术材料的选择与提供策略4.3 儿童美术材料的安全性与环保性4.4 儿童美术创作过程中的材料与工具使用指导第五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案例分析5.1 美术教育活动案例一:《画太阳》5.2 美术教育活动案例二:《捏泥人》5.3 美术教育活动案例三:《剪纸艺术》5.4 美术教育活动案例四:《手工制作》5.5 美术教育活动案例五:《描绘春天》第六章:美术教育与其他领域的融合6.1 美术教育与语言教育的融合6.2 美术教育与数学教育的融合6.3 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6.4 美术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融合第七章:美术教育的家庭与社区支持7.1 家庭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7.2 家庭美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7.3 社区资源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应用7.4 社区美术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推广第八章:美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8.1 美术教育教师的角色与职责8.2 美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8.3 美术教育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8.4 美术教育教师的自我提升与成长第九章:美术教育评价与反思9.1 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与方法9.2 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与指导9.3 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评价9.4 美术教育反思与改进的策略第十章: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10.1 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2 科技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10.3 美术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10.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美术教育的定义与意义补充说明: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遵循儿童的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观察、实践等,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潜能。
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优质教案
完整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三章“色彩认识与应用”。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三个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介绍;如何运用这些要素创作出丰富多彩画作;通过实践,让儿童体验色彩搭配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儿童掌握色彩基本知识,理解色相、明度、纯度概念。
2. 培养儿童对色彩观察力、想象力及表现力。
3. 培养儿童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美术创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相、明度、纯度三个基本要素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让儿童掌握色彩搭配方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画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色画纸、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彩色画纸、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色彩丰富范例作品,引导儿童观察、讨论,激发他们对色彩探究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色彩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并通过实例讲解它们在画作中应用。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幅简化画作为例,演示如何运用色相、明度、纯度进行色彩搭配。
4. 随堂练习(10分钟)儿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创作实践(10分钟)儿童自主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画作,教师提供必要帮助。
6.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儿童展示自己作品,教师进行点评,鼓励优点,指出不足。
六、板书设计1. 《色彩认识与应用》2. 内容:色彩基本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搭配方法:相邻色、对比色、互补色创作提示:大胆运用色彩,表现自己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我心情”为主题画作。
2. 答案:儿童可根据自己心情,运用所学色彩搭配方法,创作出一幅富有创意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儿童在课后收集生活中色彩元素,进行创作,提高他们对色彩感知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
学前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
学前班美术教案(一):
学前班美术教案:七彩小伞花
教学目标:
1、经过欣赏设计花伞,感受夏天色彩的绚丽。
2、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手段设计制作花伞,并表达自我的创意。
3、能与同伴一齐合作,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教学准备:
1、一种颜色的伞和透明伞、水粉颜料、毛笔、抹布、彩纸、贴纸、剪刀、双面胶、音乐等。
活动目标
了解水果的品种,形状,色彩变化,发挥想象,画出变形的水果。
重点难点
让幼儿明白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水果,有不一样的形状。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水果,开水果聚会。
2.观察大树的形状。
3.绘画的纸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画出这些大树:
(1)画出果树的树干。
(2)画出果树浓密的树叶。
(3)画出树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子。
三、创作表现
1.请幼儿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篇》第6页,引导幼儿发现创意墙中的火车少了车厢,激发创作兴趣。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画出长长的火车厢,一节车厢连着一节车厢,鼓励幼儿画出火车的其他特征,如车厢上的装饰、铁轨等。
指导语:托马斯小火车接到胖总管布置的任务,要去运送货物啦!我们来帮托马斯添画车厢吧。
(4)让诱人的果子长得满树都是。
2.引导幼儿除了会画这些水果,还想出变形的水果吗?
3.绘画要求:画一棵神奇的大树——结满了各种水果的大树。
4.幼儿画画,教师指导。
(1)引导画画的幼儿观察水果后再画出来。
(2)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教师指导。
5.幼儿练习画水果,教师指导。
6.将幼儿的作品全部展出,教幼儿学习果子画得圆,画得多的,颜色鲜艳的作品。
2024年精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
2024年精选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和第七章《生活中的美术》,详细内容涉及色彩的认知、调配及运用,以及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美感创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和调配常见颜色。
2.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美术元素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技巧和生活中美术元素的观察与创造。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生活中的美术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笔、颜料、调色板、水彩纸、画架、投影仪。
学具:彩色画笔、颜料、调色板、水彩纸、画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幅画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吗?这些颜色是如何调配出来的呢?”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如三原色、间色等。
(2)讲解色彩的调配方法,现场示范如何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3. 实践操作(4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调配练习,每组调配出指定颜色。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生活中的物品,用调配出的颜色进行创作。
4. 课堂展示与评价(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知识:三原色:红、黄、蓝间色:橙、绿、紫2. 色彩调配方法:例如:红+黄=橙3. 生活中的美术创作:(1)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发现美感。
(2)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用色彩描绘出家庭成员的形象。
2. 答案:(1)学生需提交一幅完整的画作。
(2)画作中需包含家庭成员,且色彩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色彩调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师备课笔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教学进度计划课题:第一章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一、幼儿美术二、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特点三、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特点;明确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
重点:幼儿美术教育基本特点的理解难点:对幼儿美术教育意义的理解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二课时过程:(一)组织教学导言:提出本课的要求。
(二)讲授新课第一章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必修课之一。
它主要研究教育者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美术发展的规律及其年龄特点,以美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价值,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学习这门课程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幼儿美术目标:幼儿美术教育是以幼儿美术为手段,实施全面和谐发挥教育的重要学科,是促进幼儿心理及其整体素质发展的良好途径。
要把握幼儿美术教育需要掌握如下内容:一、理解幼儿美术的本质特点——求新求异幼儿美术具有多种特点,这求新求异本身就是给幼儿、教师提供了创新的舞台,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课堂,教师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
二、幼儿美术本身就是艺术——需要教师用心灵去感受。
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
确实,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一些成人意想不到的表现,这些表现使得学前儿童美术有着成人美术无可比拟的魅力,它充满了童心和童趣。
例:一位4岁儿童被父亲要求照着父亲的画画鱼……三、幼儿美术是一种游戏——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
这种游戏比起单纯的课堂学科教学来,更要求教师善于组织和指导。
四、幼儿美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幼儿美术不是单纯的绘画和手工课,它是艺术、是教育、是幼儿自己表现自我的手段,所以它涉及到美术学、学前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五、幼儿美术教育过程的自组织型——过程是重要环节。
过程中的师生关系:1、他组织关系:学生服从教师的指令。
2、自组织关系:双方相互影响、互相推动、互动关系。
例:中秋节到了,教师领幼儿装饰教室,两位教师用了不同的方法……请同学评价。
第二节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特点什么是美术?指艺术家运用物质媒介塑造出来的视觉艺术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活动。
什么是幼儿美术?是指3—6岁儿童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和欣赏活动。
幼儿美术作品再现了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印象,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审美追求。
因此,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就需要了解和把握幼儿美术的特点。
一、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把握世界特征的形象反映——也是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理性和感性两种。
理性——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法。
包括: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感性——是一种非逻辑的思维的方法。
包括:想象、幻想、直觉…….学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显示的就是一种对世界的感性把握。
学前儿童这种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表现出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
事例说明:1)老猫2)妈妈与汽车二、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感性表现。
问:当你想了解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内心世界时,你可用什么方法?(我们可以从幼儿的行为表现、言语表达等方面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去描述。
)而幼儿美术是了解他们心理活动非常好的工具。
例:在山坡上画树这种表现与幼儿心理的发展特点项符合,在他们看来直接垂直于“树脚”下的山坡才是树与山的真实的、客观的关系。
所以说,幼儿美术能够感性地揭示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例:透视画夸张画三、幼儿美术教育是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表达——也可以说是他们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
早在儿童使用笔、纸、颜料画画之前,他们的视觉就有明显的对色彩、形状等的审美偏爱,表现出一种情绪倾向。
在美术创作中,当儿童准备在画面上把自己的构思画出来时,他们通常是在情感的前提下进行的,他们似乎沉醉于自己的活动中,以积极的态度、借助于描述媒介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例:愤怒的爸爸我的爸爸和妈妈美术活动过程与美术作品能够使儿童获得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源泉。
现代心理治疗中,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把美术作为窥探儿童内心秘密的手段来寻找致病情结,并把美术作为解开这种致病情绪的钥匙而加以运用。
四、幼儿美术是他们的个性的表现。
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
我们从线条的特性、色彩的喜好,特别感兴趣的题材、活动内容、与同伴相处的态度、活动进行的方法、注意集中的程度、坚持性等方面均可观察到儿童的个性表现。
教师也常常从画面判断作品是那位儿童的。
第三节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幼儿美术这种艺术,具有一般艺术的性质和功能。
对幼儿来说它也是一种游戏,具有游戏的性质和功能。
幼儿美术作为年幼儿童表现自我的手段,它又有交流的功能,具有多种功能和意义。
一、幼儿美术教育是培养幼儿审美功能的启蒙教育。
主要表现在——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帮助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学会发现美的事物和学习创造美的形象。
(一)通过美术教育启发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力。
研究发现新生儿就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感受美的反应。
诚然,年幼儿童的美感只停留在直观感受的水平上,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把他们对美的肤浅感受和体验加以延伸——延伸就是帮助幼儿认识面对的事物或美术作品为什么美?它展现给人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层次进行引导。
如:从颜色、构图、造型、形式、意味……引导、深化(二)通过美术教育指导幼儿创造美。
美术中的画画和造型操作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是经过后天的培养、训练才形成的。
幼小的儿童虽然在此方面还很稚拙,但他们身上却蕴育着创造性的潜能,而幼儿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美的形象能力。
如:小朋友跳舞根据幼儿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审美教育只能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础能力、启发创新意思,因而应该定位在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水平上。
二、幼儿美术教育促进幼儿人知能力的发展。
(一)通过幼儿美术教育促进幼儿人知发展进程。
认知能力也可以说是认识能力,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
儿童人知的发展不是一路按匀速发展的,而是分为不同的阶段。
3——6岁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是——认知活动的形象性。
但它不是静止在同一水平上,而是从低到高的的动态发展过程。
因而呈现出有的孩子发展快、有的慢,出现差异。
有差异就给教育提供了促进发展的可能性。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帮助我们从理论上解决了教育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富人认识问题。
如:学小提琴——三岁;钢琴——五岁,这一理论也适用于幼儿美术教育。
依此理论,我们可以正确地理解幼儿美术教育对促进幼儿认知发展进程的意义。
(二)通过幼儿美术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
自我表现——指的是内在表现这一方面,表现儿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心里活动。
这方面的自我表现个别差异很大,表现程度很不相同。
同一年令的儿童,有的能把自己的想象、经验表现的栩栩如生,而有的却停留在涂鸦的水平。
提高自我表现力,提高表现儿童内在因素的能力,着眼点要落实在儿童自身。
范例:大树啄木鸟(三)幼儿美术教育提高幼儿认知发展水平。
幼儿美术教育中的绘画促进幼儿人知发展要在主体、对象、媒介三方面下功夫:1、主体——也就是儿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
那么如何启迪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1)运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2)通过美好动听的讲述,激发幼儿表现的愿望;3)启发幼儿不仅要用眼睛、用手、还要动脑、动感情;4)积极鼓励幼儿画好的自信心和毅力。
2、对象——就是幼儿所要表现的事物和内容。
为了画得好、表现得好,对象在幼儿眼前一定要具活力,这种活力就是客体对象的能动性。
能动性的表现:1)物体本身具有反应能力;涓涓流水奔跑的兔子……2)反映是反映者和被反映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孔雀的羽毛……3)不同的对象的对象有不同的反映形式。
花——形状、颜色……怎样突出能动性?1)抓住对象的主要能动特点,把它突出地、鲜明地展现给孩子。
(熊猫)2)运用拟人等方式使对象在儿童心目中活跃起来。
3)通过教师的作用使能动而鲜活的对象融入儿童的已有经验和感知中,使之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和情感。
4)引申和扩展客体对象本身的能动作用。
3、媒介——就是主体和客体对象之间的中介,亦即导致儿童和表现的对象发生关系的事物。
儿童绘画的媒介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看:1)物质性媒介——主要指绘画的材料,纸、笔…….2)活动性媒介——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绘画的主要活动性媒介。
3)情感性媒介——幼儿认识事物、表现事物都容易渗入情绪。
三、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创新能力的启迪作用。
对儿童个人来说创新能力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他的学习和发展上。
对幼小儿童chuangxin 能力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开发创新潜能,启迪创造能力。
为什么幼儿美术教育对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启蒙性的启迪作用?(一)幼儿美术适于幼儿创新的需要。
幼儿美术特别适合年幼儿童的需要是因为它有以下特性:1、形象性——美术中的形象都有具体性、直观性、形象概括性,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2、操作性——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创作,所以孩子们喜欢美术活动。
3、愉悦性——活动中儿童投入热情、注入自己的情感、完成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欢快和愉悦。
4、宽松性——幼小儿童弄不清美术活动和游戏的区别,幼儿美术活动具有游戏的性质,教师应注重美术活动轻松性的特点。
5、创新性——美术本身就具有求新求异的性质,所以欣赏儿童画的基本着眼点就在于它的新异性。
(二)幼儿发展特点对美术活动的适宜性。
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也非常适合从事美术活动,与幼儿美术相对应的幼儿自身特点正如下述:1、思维的形象性——要求活动对象要有明显的直观形象性,绘画等美术活动正是形象运作的形式来展开的。
2、幼儿对操作性活动的乐趣——幼儿天生好动,而美术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感到津津乐道。
3、追求乐趣的需要——幼儿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具有追求乐趣的天性,幼儿可以从绘画中得到自己能创造新成就的满足感。
4、对宽松氛围的需求——幼小的心灵需在宽松的氛围中成长,美术活动正具备他们所需要的宽松的活动条件和轻松的活动氛围。
5、富有大胆而浪漫的创新精神——此时的幼儿生活范围狭窄,知识经验缺少,很少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他们可以随意联想、可以拟人、可以神话……创新的天真来自于孩子们自己的童心和童趣。
如:打针四、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人格全面和谐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
(一)幼儿情绪和情感易发生变化,也常常很自然地通过情绪和情感与成人进行交流。
美术教育活动的特点有助于幼儿表达情绪和情感交流,并有利于激发愉悦情绪和情感。
1、情感表达——幼儿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和娱乐,投入热情、抒发感情,表现两方面:(1)是表现出愉快的情感——跳舞(2)是宣泄不愉快的情绪——愤怒的爸爸2、情感交流——幼儿的语音交流能力有限,绘画常被用来作为交流感情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