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合集下载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态各异。落水洞多分布于较陡的坡地两侧 和盆地、
洼地底部,也是流水沿裂隙侵蚀的产 物。宽度很
少超过10m,深可达数十米到数百 米。
漏斗
漏斗1
贵州兴义
漏斗2
贵州兴义
漏斗3
贵州兴义
漏斗群1
云南罗平
漏斗群2
云南罗平
广西乐业“天坑”
最深613m
乐业“天坑”仰视
重庆小寨“天坑”1
深666m
重庆小寨“天坑”2
孤峰1
孤峰2
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分布图
二、地下karst地貌
• (一)地下河(伏流):有长年流水的 地下溶洞称为地下河或暗河,它和地表 河一样,发育有瀑布、冲蚀坑、壶穴、 深槽地貌和沙砾堆积物。当地壳上升和 潜水面下降时,河水便渗入更深的地下, 原来的地下河槽则变成了干涸的水平溶 洞,以后就会发育出各种各样的碳酸钙 堆积地貌。
3.水平流动带(饱水带):枯水期潜水面以 下,直到低谷能补给河流的深度。水流 呈水平流动补给河流、常年流动、并且 有自由水面。十分有利于水平发育大规 模的水平溶洞。 4.深部滞流带(承压带):位于水平流动带 以下,水流动慢、水质交替弱、岩溶作 用微弱。 以上各带的界线受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的 影响而发生变化。
(1)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碳酸盐类: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硫酸盐类:石膏、硬石膏 卤化物盐类:岩盐、钾盐(可溶性盐类) (2)按溶解度由小到大: 泥灰岩<白云岩<石灰岩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 喀斯特地貌主要是发育在碳酸盐类岩石尤 其是 石灰岩分布区。这与其分布极广且常 露出地表 也有关。。
第五章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 为辅,以化学过程(溶解与沉淀)为主, 机械过程(流水侵蚀和冲积、重力崩塌和 堆积)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 作用都叫喀斯特作用。这种作用改造成的 地表形态和地下形态就叫喀斯特地貌。我 国亦称岩溶地貌。

第四纪复习题(学生)

第四纪复习题(学生)

第一章复习题二、填空1、地貌的属性可以从物质构成、几何形态、及时空尺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2、地貌变化发展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时间、营力三个因素的影响。

3、第四纪沉积物岩性有:碎屑沉积物、化学沉积物、生物沉积物、火山沉积物和人工堆积物。

4、砾石的磨圆程度一般野外定性分五级,即:棱角、次棱、次圆、圆和极圆。

5、引起第四纪地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因是气候变化和地壳新运动,而人类活动加剧对现在和未来环境有重要影响。

三、论述1、第四纪地质历史的特点有哪些?(从气候、生物、沉积环境、构造运动等方面分析)(1)地质历史记录保留得比较完整(2)气候变化显著,有反复的温度降低和升高的过程。

(3)第四纪生物群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理分布和组合方面,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种属灭绝,出现了新的种属。

在第四纪开放海和大洋中,海生生物群的变化很小。

在内陆海或封闭海盆中,例如黑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等,变化较为显著。

第四纪陆地生物群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大多数都在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过程中发生迁移、重新组合、灭绝、新生、变异。

(4)第四纪沉积环境的基本特点大陆沉积环境:冰川环境、冰缘环境、非冰川环境(冷湿地区、干旱地区和湿热地区)海岸沉积环境:海滨及浅海堆积物和陆地堆积物互相交替海洋沉积环境:沉积记录往往是连续的且保存完整。

(5)第四纪构造活动剧烈,还伴有火山和地震活动。

与以前各纪比较,第四纪的地球表面的山岳是相对高大的。

(6)人类的出现和发展2、第四纪堆积物的基本特点(1)第四纪堆积物普遍覆盖于大陆地表,在大多数场合下,都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假整合的关系。

在海洋和一些湖泊的底部,与下伏地层是连续的。

(2)由于第四纪时间短暂,第四纪堆积物所经受的剥蚀破坏和构造变形比较轻微,一般都保留了与地形密切相关的原始产状。

(3)第四纪堆积物的空间分布,与现代地形密切联系,在地势凹凸不平的山区,在水平方向上,第四纪堆积物是零散的,不连续的,或呈斑块状的。

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

3、地质因素 (1)岩石的成分 岩石的成分影响岩石的溶解度。石灰岩最易喀斯特化。 (2)岩石的结构 影响岩石的相对溶解度,以及影响岩石的透水性。 (3)地质构造 岩层的产状和破裂可控制溶岩作用的方向和强度。
岩溶地貌
一、地上:溶沟与石芽 溶沟:是地表水沿岩石裂隙溶蚀、侵蚀而成,宽十几厘米 至几百厘米,深几厘米至数米,底部常充填泥土或碎屑。
岩溶地貌
李凯
一、岩溶地貌的概念 岩溶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 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 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我国亦称岩溶地 貌。 二、岩溶地貌的分布 可溶性岩石的分布很广,在世界上占陆地面积的10.2%;我 国岩溶地貌分布广泛,面积约125×104Km,西南地区约占全国 分布面积的一半。
石芽:为蚀余产物,亚热带厚层纯石灰岩上发育形体高大 的石芽常高达数十米,称为石林。
二、地下岩溶地貌 1、洞穴 又称溶洞,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行溶 蚀和侵蚀而成的地下孔道。 2、洞穴堆积地貌 (1)化学堆积物 可形成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边石坝、泉华等。 (2)机械堆积 洞穴中的机械堆积物有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和崩塌沉积。 (3)生物堆积 有史前人类活动的堆积,还有鸟类和蝙蝠的粪便堆积。 3、地下河与岩溶泉 地下河:是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的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 岩溶泉:有泉水出露的出口。
பைடு நூலகம்
三、岩溶地貌与经济建设
岩溶地貌是一种很好的旅游资源,也是地下水、铝土矿、 砂矿、油气的储存场所,同时亦可引起地貌灾害。
岩溶作用
一、岩溶作用的概念 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作用过程(分解和和化合)
和物理作用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的崩塌和堆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笔记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笔记

《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基本概念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第四纪地质现象的科学,包括沉积物、地层、构造运动、气候、生物演化等方面。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貌形态、成因、发育及其分布规律的学科。

1.2 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意义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对于了解地球历史、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资源调查与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其地质作用和地貌演化对现代地表形态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可以揭示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过程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3 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地貌形态:地貌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起伏和地表形态。

根据成因和形态特点,地貌形态可分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等类型。

地貌成因与发展:地貌成因是指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地貌发展是指地貌形态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地貌成因与发展主要受地质构造、气候、水文、生物等因素的控制。

地貌发育的地带性:地貌发育的地带性是指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海拔、气候等条件下,地貌形态和地貌过程的分布规律。

地带性地貌主要包括极地地貌、温带地貌、热带地貌等。

1.4 第四纪地质学基本问题第四纪年代及分期: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近的一个时期,其时间范围约为260万年前至今。

第四纪地质学主要研究第四纪的年代划分、地层对比、构造运动、气候变迁、生物演化等问题。

第四纪沉积物研究:第四纪沉积物是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第四纪沉积物的研究,可以揭示第四纪地质作用和地貌演化过程,为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概述2.1 第四纪与第四纪分期第四纪是地质历史上最近的一个时期,其时间范围约为260万年前至今。

第四纪分为两个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更新世是第四纪的第一个世,时间约为260万年前至1.15万年前。

全新世是第四纪的第二个世,时间约为1.15万年前至今。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习题大全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习题大全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4.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5.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6.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7.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8.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9.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0.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11.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12.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13.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14.何谓地貌的分带性?15.地貌有几种分带?16.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17.什么是地貌的年代?18.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19.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20.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21.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22.什么叫坡地?23.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是。

2.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是、、。

3.地貌的相对等级、、、、、。

4.地貌形态测量的标志是、、、。

5.造成地貌的主要营力是、。

6.确定地貌相对顺利通常根据、、。

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2.古土壤3.残积物4.滚落5.崩塌6.错(座)落7.撒落8.倒石堆9.滑坡10.土层蠕动11.片流12.坡积物13.泥流14.面状洗刷作用二.问答题与论述题:1.风化壳的分带及各带特征。

自然地理作业 第5章 地貌(答案)

自然地理作业 第5章 地貌(答案)

第五章地貌一、名词解释1.风化过程: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2.风化壳:随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的风化产物。

3.倒石堆:由于崩落形成的坡麓的岩堆。

4.溯源侵蚀:5.坡积裙:坡积物连片分布于坡麓形成类似展开的裙裾的地貌。

6.河漫滩:汛期洪水淹没而平水期露出水面的河床两侧的谷底。

7.侵蚀基准面:8.离堆山:深切河曲的曲流颈被切穿,曲流颈与废弃河曲间的山丘。

9.河流阶地:谷底因河流下切(地壳运动、气候变化)而抬升到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谷的地貌。

10.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地表和地下水对可溶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塌陷、堆积形成的地貌。

11.羊背石:12.冻土:处于零温或负温,含有冰的的各种土体或岩体。

13.冻融作用: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些列应力变形的复杂过程14.冻胀丘: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变形隆起。

15.热融地貌:由热融滑塌和热融沉陷产生的地貌。

16.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于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

17.黄土:一种黄色的、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

18.潟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形成的湖泊。

二、填空题1.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而寒区则以冰川作用独占优势。

2.气候水热组合状况不同导致外动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最终将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3.温湿气候地貌带以流水作用占优势,流水地貌发育。

此带沿纬向变化较大,地貌发育也有较大差别。

4.干旱气候地貌带植被极为贫乏,地面裸露,风化作用强烈。

简述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

简述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

简述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岩溶地貌是在石灰岩、石膏、大理石、方解石等溶解性岩层地质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溶蚀、塌陷和沉积三个阶段。

首先是溶蚀阶段。

岩溶地貌的形成起源于地下水的溶蚀作用。

地下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有机酸等成分,能够与石灰岩等溶解性岩层中的钙质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钙。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逐渐侵蚀溶解石灰岩,形成溶蚀通道和溶蚀洞穴。

地下水不断地通过裂隙和透水管道进入岩石内部,使石灰岩逐渐溶解,形成独特的地下河流、地下湖泊和地下河谷等地下溶蚀地貌。

在溶蚀阶段逐渐过渡到塌陷阶段。

由于岩溶地区地层中的石灰岩溶蚀空洞不断扩大,地下河流流经地下溶洞时,其上方的岩层会因支撑失去,发生塌陷,形成塌陷地段。

这种塌陷现象在地表产生明显的地形坑洼,如坑穴、陷落水、断陷和天坑等。

同时,地下溶洞的塌陷也会引发地表坑道,形成地下丰富而复杂的地形。

最后是沉积阶段。

溶蚀过程使得溶解石灰岩中的可溶性物质通过地下水沉积到洞穴内或地表上。

这些物质包括钙质和碳酸盐沉积矿物,常见的有白云石、方解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会逐渐堆积形成岩溶地下沉积物和地表堆积物,并逐渐变得更加坚硬和稳定。

沉积物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如降雨和水力冲击,会形成一系列独特的地表地貌,如石林、石柱、石笋和石钟乳等。

总结来说,岩溶地貌的形成过程是地下水溶蚀岩石形成洞穴,再由于洞穴坍塌形成塌陷地段,最后在洞穴内和地表上沉积形成沉积物,从而形成独特的地表地貌。

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内完成,形成的地貌非常复杂和多样化,是地球地貌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ppt课件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ppt课件
岩溶平原是比溶蚀洼地 更为宽广的地面平坦的 岩溶地形。
33
桂林独秀峰
34
落水洞与竖井(过渡型)
落水洞:消泄地表水的过于垂直的或倾斜的洞穴。 竖井:落水洞进一步发展,崩塌作用加剧,就可形成一
种垂向深井。
沙锅店东山梁 灰岩落水洞
35
36
(二)地下岩溶地貌
1 .溶洞:岩溶作用所形成的地下岩洞的通称。
62
相对溶解度 0.35~0.82
岩溶化程度 小
白云质灰岩 白云石+方解石
2.2~10.0 0.8~0.99

灰岩 方解石 >10.0 ≈1

9
2.岩石结构对溶蚀率的影响
结晶岩石的晶粒愈小,相对溶解速度愈大在,隐晶结构一 般具有较高的溶蚀率。
不等粒结构石灰岩比等粒结构石灰岩的相对溶解度要大。
矿物种类:方解石为主岩溶发育,以白云石为主岩溶
2
岩溶作用类型
1.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2.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3.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3
1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定义: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 用。
由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常含有较多CO2 和各种溶剂,因而化学潜蚀作用显著。
4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 地下水的垂直运动
➢ 在包气带,地下水主要作垂直运动。因而岩溶地形也沿垂 直方向发育,主为有溶沟、石芽、落水洞、溶斗等。
0.39
49
12
④ 水的流动性
滞流的水,由于不能及时补给CO2,其溶解力是有 限的,很容易被CaCO3所饱和。流动的水,由于水 温、水量及气压条件的不断改变,可保持水的溶解 性能,特别是不同CO2浓度地下水混合,会大大提 高水的溶解力。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资料大纲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资料大纲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重点复习大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主编曹伯勋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答: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科学,常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

研究结果互相补充,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主要学科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都是从地质学和地理学发展起来的。

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第四纪:指约2.6Ma BP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2、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3、夷平面: 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第四纪的特点?答:(1)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多次发生( 2)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3)显著的地壳运动(4)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资源(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6)人类活动的范围与强度与日俱增2、第四纪分期?答:按第四纪生物演变和气候变化,通常把第四纪分为4个时间尺度不等的时期: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相应的地层分别称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3、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答:(1)岩性松散(2)成因多样(3)岩性岩相变化快(4)厚度差异大(5)不同程度地风化(6)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4、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答:(1)沉积学标志: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2)地貌学标志:①直接标志:河流——阶地、洪流——洪积扇②间接标志:相关沉积物(3)环境标志:①有机环境标志: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②无机气候标志:a、黄土、岩盐、石膏——干旱b、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 c、粘土矿物5、地貌形态特征?答: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第四纪复习重点

第四纪复习重点

第四纪复习重点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二、第四纪气候分期(重点)1、冰期与间冰期(1)冰期:是指第四纪期间一次气候寒冷的时期,全球性的降温,冰川扩大。

A、冰川扩展:地球表面发育大量的冰川B、全球性降温C、气候带移动D、全球性海平面下降E、生物群的迁移F、冰阶与间冰阶的旋回(2)间冰期:是指第四纪气候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夹在两个冰期之间。

地球表层的环境反映与冰期恰好相反。

2、干旱期与湿润期(1)干旱期:是指气候干燥,降雨量减少的时期。

在中、高纬度地区与冰期伴随。

(2)湿润期:是指两个干旱期之间降雨相对增多的时期。

在中、高纬度地区与间冰期伴随。

3、雨期与间雨期(1)雨期:是指在北纬15oN~30oN的地区,降雨量增加,气候转湿的时期。

(2)间雨期:是指在北纬15oN~30oN的地区,降雨量减少,气候转干燥的时期。

三、第四纪环境变迁的时空尺度(了解)1、时间尺度地球表层的环境变化时间尺度:109~100a。

第四纪时期环境变迁的时间尺度:105~100a。

最常见:0.40、0.10、0.04、0.02、0.001Ma。

(1)太阳活动黑子、光斑,发生在光球表面。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变化周期:101~102年。

(2)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a)偏心率:0.005~0.06之间,现在0.0167。

周期10万年和40万年。

地球处在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日照量的差别为7%。

(b)岁差:影响地球近日点的时间变化。

周期2.1万年。

现今的近日点为一月,10500多年后的近日点为七月。

这样两半球的气候发生变化。

(c)黄赤交角:变化在21°39’~24°36’。

周期4万年。

现今为23°27’。

影响季节的气候变化。

角度变小,极地变暖;反之,极地更寒冷。

2、空间尺度①地球表层:104~100km。

②第四纪的冰期与间冰期具有全球性。

③第四纪的雨期与间雨期分布在西风带。

④我国的黄土、红土分布,我国的冰川分布。

《常见地貌类型》岩溶地貌,地下宫殿

《常见地貌类型》岩溶地貌,地下宫殿

《常见地貌类型》岩溶地貌,地下宫殿《常见地貌类型:岩溶地貌,地下宫殿》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多姿多彩的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地貌景观。

其中,岩溶地貌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神秘的岩溶世界,探寻地下宫殿的奇妙之处。

岩溶地貌,又被称为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这种地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从中国的桂林山水到欧洲的巴尔干半岛,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岩溶地貌的形成,离不开三个关键要素:岩石的可溶性、水的侵蚀性以及合适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

首先,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是岩溶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这些岩石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溶解性,能够被水逐渐溶蚀。

其次,水的侵蚀性是岩溶作用的动力。

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增强了水的溶蚀能力。

此外,地质构造的裂隙和节理为水的流动提供了通道,而温暖湿润的气候则为岩溶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温度条件。

在岩溶地貌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各种奇特的地表形态。

峰丛、峰林和孤峰是其中的代表。

峰丛是由基座相连的一组山峰,山峰之间常常有洼地和谷地。

峰林则是基座不相连的山峰,它们如同一个个孤立的巨人矗立在大地上。

而孤峰则是更加独立的单个山峰,形态独特。

桂林的山水就是典型的峰丛和峰林景观,那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山峰,在清澈的江水映衬下,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除了地表景观,岩溶地貌的地下世界更是充满了神秘和惊喜。

溶洞,就是地下岩溶地貌的杰作。

当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沿着岩石的裂隙渗透到地下,不断溶蚀岩石,形成了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洞穴。

这些洞穴内部有着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景观。

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是溶洞中最常见的景观。

石钟乳是从洞顶向下生长的碳酸钙沉淀物,形如倒挂的钟;石笋则是从洞底向上生长的沉淀物,形似竹笋;当石钟乳和石笋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石柱。

这些景观在灯光的照耀下,显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地下宫殿。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

《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第五章:地貌第五章:地貌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

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

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地球表层岩石风化与剥蚀后,由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

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

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

地势起伏和缓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

坡面重力地貌:是指斜坡上的岩体、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在其他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滑动和崩塌,而形成滑坡和倒石碓地貌。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沿软弱面(滑动面)发生整体向下滑落的过程,成为滑坡。

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流水地貌:地表流水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并将侵蚀的物质搬运到山前谷口,在河流下游或河口进行堆积,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凡由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成为流水地貌。

流水具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三种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流动的水一方面侵蚀岩层,溶解岩石;一方面摩擦床底和两岸谷壁,同时又推动泥沙、石块,撞击坡面和床底,使岩屑崩解,为流水所运移。

流水侵蚀的方式有四种:片状侵蚀、下切、侧蚀和溯源侵蚀。

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

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岩土师基础辅导】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

【岩土师基础辅导】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

【岩土师●基础辅导】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岩溶地貌及其堆积物(1)岩溶地貌考试大论坛可溶性岩层在岩溶作用下,形成的一系列独特地貌。

根据它们的出露情况,分为地表岩溶地貌及地下岩溶地貌两大类。

前者在形成过程中,地表水起着较重要的作用,而后者主要是以地下水作用为主。

1)溶沟、石芽溶沟是可溶性岩层表面上的一些沟槽状凹地,是由地表水流(主要是片流和暂时性沟状水流)顺坡地沿节理裂隙,长期进行溶蚀作用的结果。

在溶沟间突起状的石脊称石芽。

石芽与溶沟的高度、深度一般不超过几米。

被松散盖层覆盖的称为埋藏石芽。

2)岩溶漏斗在岩溶强烈发育区,地表经常出现的一种漏斗状凹地称为岩溶漏斗。

它平面形态呈圆或椭圆状,直径数米至数十米。

深度数米至十余米。

岩溶漏斗的形成过程,是地表水流沿垂直裂隙向下渗漏时使裂隙不断扩大,先在地面较浅处形成隐伏的孔洞,并随着孔洞的扩大上部岩土层逐步崩塌,最后陷落成漏斗。

3)落水洞来源:考试大落水洞是地表岩溶与地下岩溶的过渡形式。

其表面很少有碎屑物堆积。

常是地表通向地下河、地下溶洞或地下水面的孔道。

它形成于地下水垂直循环极为流畅的地区,是流水沿垂直裂隙进行溶蚀、冲蚀并伴随部分崩塌作用的产物。

4)干谷、半干谷及盲谷岩溶地区当地壳上升时,地表河流不是随之下切,而是沿着后期在谷底上发育的岩溶孔道(漏斗、落水洞等),将水吸干,谷底干涸遂形成干谷。

有些干谷在暴雨季节尚排泄部分洪水,则称半干谷。

干谷的形成也可以由于河流发生地下截弯取直现象,使原来的地表弯曲河段变为干谷。

因此在干谷地段常保留昔日河流冲积物的残余。

5)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来源:考试大在高温多雨的湿热气候条件下,岩性纯、厚度大、产状平缓、分布广的碳酸盐岩地区地表流水的侵蚀、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以及沿节理裂隙所进行的机械崩塌等综合作用,使得地表可溶性岩土层表面形成峰丛、峰林、孤峰和溶丘等岩溶现象。

峰丛、峰林、孤峰及溶丘又可总称为峰林地形,它们是岩溶地区的主要正地形。

《现代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地貌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2140课程名称:现代地貌学英文名称:Modern Geomorphology开课学期:第4学期学时/学分:32/2 (其中实验学时:6)课程类型:学科基础必修课/选修课开课专业:地理科学、土地资源管理选用教材:王锡魁,王德现代地貌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主要参考书:1.杨景春地貌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王飞燕,王富葆,王雪瑜.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谢宇平.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4.杨景春,李有利.地貌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Richard J.Chorley.Geomorphology. Methuen & Co. Ltd, 1984一、课程简介现代地貌学是一门研究地貌的形态特点、成因、结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规律的科学。

现代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形。

该课程实行汉一英双语教学,并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重点讲授构造地貌、坡地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海滨地貌的类型和形态特点,地貌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地貌的物质组成,灾害性地貌过程及其危害,地貌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化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地貌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学会利用立体镜进行三维地貌特征观察,并能运用现代地貌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

Modern geomorphology is a course which deals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texture, spac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regularities of landforms.The research objects of the course are landforms. This is a double-language course teachi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Through the use of modern teaching equipment such as multimedia,this course teachs mainly the types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formation mechanism, texture, disastrous geomorphological process and damages, spac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regularities of tectonic landforms.slope landforms.fluvial landforms.karst landforms.glacial landforms.eolian and loess landforms and coast landforms. Through theoretic and experimental learning,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theory and method of modern geomorphology, meanwhile can use stereoscope to observe landform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 dimensions and resolve problems in prod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us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modern geomorphology.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现代地貌学是地理科学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第5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第5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岩溶作用
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3、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1、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地下水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常 含有较多CO 2和各种溶剂,因而化学 潜蚀作用显著。
岩溶作用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可溶性岩石:岩石的可溶性是发生岩溶作用 的必要条件。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化学成分,岩溶作用主要发生在灰岩、白云岩 发育的地区。
A、化学沉积:石钟乳、石笋、石幔、赭土 B、机械沉积:重力崩塌堆积 C、生物化石堆积:包括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
遗存
地下岩溶堆积为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 生物地层学及年代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物 质基础。
四、岩溶的研究
1、岩性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2、岩溶的空间分布规律 3、岩溶发育的阶段及旋回 4、气候与岩溶发展的关系 5、新构造运动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4、气候与岩溶发展的关系
(1)热带岩溶:以溶蚀作用为主,具最典型的 岩溶地貌。广东、广西、海南。 (2)亚热带岩溶:除溶蚀作用外,侵蚀作用
也起较重要的作用。湖南、湖北。
(3)温带岩溶:重力崩塌为主,岩溶作用不十
分明显。
(4)干旱区岩溶:主要是地下岩溶,淡水地
区发育岩溶,咸水不发育岩溶。
5、新构造运动与岩溶 发育的关系
地下水的水平运动与岩溶地形:在潜水面 附近,地下水作近于水平方向运动,因而溶 蚀作用沿水平方向发展。岩石经溶蚀后形成 水平方向延伸的溶洞。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主要为化学搬运,化学搬运物的成分和数 量,取决于地下水渗流区的岩石性质和风化 程度。流经灰岩地区的地下水,含HCO3-、 Ca2+、Mg2+较多。
一般来说,温度高、压力大、流速快、 CO2和酸类物质含量高时,其溶运能力强;反 之,则较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表岩溶
1.石芽与溶沟
溶沟:地表水沿可 溶蚀岩石的节理裂 隙进行溶蚀与侵蚀, 形成纵横交错的凹 槽。 石芽:凹槽之间残 存的突起岩石。
2.石林与岩溶漏斗
石林: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岩体组成的地貌景观。
石林
Thursday, July 30, 2020
Thursday, July 30, 2020
49
Thursday, July 30, 2020
④ 水的流动性
滞流的水,由于不能及时补给CO2,其溶解力是有 限的,很容易被CaCO3所饱和。流动的水,由于水 温、水量及气压条件的不断改变,可保持水的溶解 性能,特别是不同CO2浓度地下水混合,会大大提 高水的溶解力。
Thursday, July 30, 2020
沙锅店奥陶纪灰岩
Thursday, July 30, 2020
灰岩溶沟
Thursday, July 30, 2020
Thursday, July 30, 2020
灰岩中的落水洞、石芽
沙锅店东山梁灰岩石芽
Thursday, July 30, 2020
二.岩溶地貌
(一)地表岩溶 (二)地下岩溶
1.岩石成分对溶蚀率的影响
一般来说,碳酸盐类岩石溶解度,从大到小: 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
Thursday, July 30, 2020
白云岩
矿物
白云石
Ca/Mg
1.2~2.2
相对溶解度 0.35~0.82
岩溶化程度 小
白云质灰岩 白云石+方解石
2.2~10.0 0.8~0.99
泉华沉积物 当泉水流出地表时,因压力降低、温 度升高,地下水中的矿物质发生沉淀,沉淀在泉口 的疏松多孔物质叫泉华。成分为CaCO3时,称为钙 华或石灰华;以SiO2为主时称为硅华。泉华可堆积 成锥状、台阶状或扇状地貌。
(二)岩溶形成条件
① 岩石的可溶性
岩石的可溶性是发生岩溶作用的必要条件。岩石的可溶 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化学成分,岩溶作用主要发生在灰 岩、白云岩发育的地区。
宜宾兴文石海
岩溶漏斗
呈碟状或倒锥状的封闭洼地。
世界最大的岩溶漏斗-小寨天坑
位于重庆奉节,深度为521米-662米,宽度为535-625米。
3.峰林、峰丛与溶蚀洼地
峰林:成群分布的山体基部分离的石灰岩山峰群。 峰丛:一种基部相联的峰林“U”形的马鞍地形,峰与峰
之间常形成。 溶蚀洼地:与峰林、峰丛同期形成的一种负地貌类型。
Thursday, July 30, 2020
② 岩石的透水性
透水性强的岩石利于岩溶作用的进行。在这些岩石 中的地下水运动速度相对较快,新鲜的地下水不断补 充,使它处于不饱和状态,具较大溶蚀能力。 (1)成分纯、刚性强的岩石透水性好。 (2)厚层的可溶性岩石较薄层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好。 (3)构造发育的地质岩溶作用强,褶皱和断裂作用使岩 石的破裂程度加大,从而使透水性大大增强。
第五章 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
一.岩溶作用及岩溶形成条件 二.岩溶地貌 三.岩溶堆积物 四.岩溶旋回
Thursday, July 30, 2020
一、岩溶作用及岩溶形成条件
(一)岩溶作用
定义:在可溶性岩石地区,凡是以地下水作用为主 ,地表水作用为辅;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 辅,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破坏的过程。
Thursday, July 30, 2020
2.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主要为化学搬运,化学搬运物的成分和数量,取决于地下 水渗流区的岩石性质和风化程度。
流经灰岩地区的地下水,含HCO3-、Ca2+、Mg2+较多。 在干旱及半旱地区,因化学风化较弱,只有极易迁移的K+
、Na+、Cl-、SO42-等离子。 在湿热气候区,化学风化作用强烈而彻底,地下水搬运的物
由于地下水的化学成分较复杂,常含有较多CO2 和各种溶剂,因而化学潜蚀作用显著。
Thursday, July 30, 2020
地下水的运动特征:
➢ 地下水的垂直运动
➢ 在包气带,地下水主要作垂直运动。因而岩溶地形也沿垂 直方向发育,主为动
➢ 在潜水面附近,地下水作近于水平方向运动。因而溶蚀作 用沿水平方向发展。岩石经溶蚀后形成水平方向延伸的溶 洞。
③ 水的溶解性
水的溶解力主要取决于CO2的含量,纯水的溶蚀力是极其微弱的 水中CO2的含量受气压与温度的影响。
表5-1 P CO2=0.0003atm时水中的CO2含量及CaCO3溶解度表
T(℃)
CO2含量(%)
CaCO3溶解度(mg/l )
0
1.1
81
10
0.70
70
20
0.52
60
30
0.39
质除上述物质以外,可有较多的SiO2、Al(OH)3、Fe(OH)3 等胶体物质。
地下水的溶运能力,与水温、压力、运移速度、酸碱度及 CO2含量有关。一般来说,温度高、压力大、流速快、 CO2和酸类物质含量高时,其溶运能力强;反之,则较弱。
3.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溶洞沉积物 在灰岩区,当溶有重碳酸钙的地下水 渗入溶洞时,压力突然降低,水中溶解的CO2逸出 ,形成CaCO3沉淀。钟乳石(石钟乳、石笋、石柱 )、石幔。
岩溶:岩溶作用及其由此产生的现象叫岩溶。 喀斯特(Karst):南斯拉夫西北部石灰岩高原的地名 ,代表石灰岩被溶蚀后形成的地貌。
岩溶作用类型
1.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2. 地下水的搬运作用 3. 地下水的沉积作用
Thursday, July 30, 2020
1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
定义: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 用。

灰岩 方解石 >10.0 ≈1

Thursday, July 30, 2020
2.岩石结构对溶蚀率的影响
结晶岩石的晶粒愈小,相对溶解速度愈大在,隐晶结构一 般具有较高的溶蚀率。
不等粒结构石灰岩比等粒结构石灰岩的相对溶解度要大。
矿物种类:方解石为主岩溶发育,以白云石为主岩溶
不发育。
化学成分:Ca/Mg比值越大,岩溶作用越强。 相对溶解度:溶解度越大,岩溶作用越强。
Thursday, July 30, 2020
峰丛
峰林
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
Thursday, July 30, 2020
溶蚀洼地
黄布倒影
山上色彩斑斓的石 纹,像一匹一匹黄 色布幕,倒影水中 ,游船而过,方体 会到“船在青山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