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合集下载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应培养小学生哪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预习的习惯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前要自觉准备好学习用具:课本、写字笔、学具盒、计算器,最好还要备有铅笔、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并且把这些常用的用具装在一个专用文件夹里面,以便每次能迅速的拿出来。

课前还要调整好上课的状态,数学老师要善于通过课前的情景导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迅速进入数学思维状态。

3、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举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很常见的行为,目的是希望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是老师进行教学反馈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举手还有另外的作用,提醒自己注意,创造展示自我们的机会,调动上课的积极性。

举手能体现学生的精神面貌,老师应鼓励全班同学积极举手,通过举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举手大有学问,应该提倡正确的举手姿势,举手时身体要坐正,右手放在身体的右前方,或者左手放在身体的左前方,眼睛看着老师。

当然老师应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学生觉得手没有白举,自然就想多举手了。

4、能用完整的话发言的习惯发言是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成果,通常有单独发言和集体发言两种形式,同学们在集体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必高声回答,只要能说给自己听到即可,但必须简洁明了。

对于学生的单独发言要求流畅连贯完整,说话有头有尾,语速不快不慢,语调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力,发言时要对着同学们,说给同学们听,眼睛要充分与同学们接触。

老师应为每个学生充分提供发言的机会,数学课要求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话,要有逻辑性,能用自己的话对概念、性质等进行有效的表述。

声音洪亮而且完整的回答问题更能让其他同学听清楚听明白,能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给人的感觉也是很自信的。

5、勤于动手的习惯勤于动手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习惯,常常见到有些学生在做一些容易的题目时,想到了,也说对了,但动手做起来就错了,最初这些学生总能给人一个感觉就是“聪明”,其实这些学生眼高手低,是非常浮躁的,如果不加以引导,让其形成动手的习惯,最终会成为不会听、不会看、不会读,只会瞎说的能力低下的人。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1. 从小培养数学兴趣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是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前提。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和活动, 比如一些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

家长和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形象化、生动化的方式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小就喜欢上数学。

2.适应不同学习节奏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一些孩子喜欢通过听讲的方式学习,一些孩子则喜欢通过亲自动手来学习。

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

不能强求孩子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差异性,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3.建立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实践的学科,很多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候感到困难和挫折。

家长和老师需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候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懂得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掌握数学知识。

4.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家长和老师需要一起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家庭氛围,多鼓励孩子学习、多夸奖孩子;在学校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增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保障。

家长和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按时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每天保持适量的数学练习,并及时纠正错误,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

6.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数学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学科,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后续学习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及时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确保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家长和老师也要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并尽量简化复杂的数学知识,让孩子容易理解。

7. 和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数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策略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明亮的学习环境。

确保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如数学书籍、练习册等。

让孩子感到数学学习是一种愉快和积极的经历。

2. 每日坚持练习:鼓励孩子每天都进行数学练习。

可以制定一个简单的练习计划,每天安排一段固定的时间进行数学练习。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和坚持性。

3. 培养好奇心: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鼓励他们提问,思考数学问题。

可以通过趣味的数学游戏、谜题等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4. 引导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孩子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 理解概念而非死记硬背:数学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算法,更重要的是理解概念。

鼓励孩子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和关系,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应用。

6. 与同伴学习合作: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学习数学。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7. 反馈与奖励机制:给予孩子正确的反馈,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

可以根据孩子的努力和成绩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数学。

8.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如教学视频、动画、实物演示等,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9. 家长的支持与监督:家长是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要支持者。

鼓励孩子,给予他们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定期与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10. 培养数学认知和数学思维: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计算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发现数学的规律和模式,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和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学生接受良好的品质道德、增长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最佳时期,因此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培养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好习惯。

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的动力,要学着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求知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专心倾听的学习习惯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而兴趣也是专心倾听的根本。

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控制能力差、精神集中不持久等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枯燥乏味的单纯的知识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上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力求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使课堂引人入胜,使每个学生乐意听。

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专心倾听老师的语言,但是一旦指名发言或小组员讨论发言时,大部分同学又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未能做到专心倾听同学的发言。

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利用学生喜欢表现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都来做小老师,对发言的同学作一个评价,如:说一说你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得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你给他什么建议等等。

很多时候,都是由于这一环节,让学生能够做到坚持专心倾听,并在专心听讲的基础上,让学生能更快更牢的掌握课堂知识,让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也得到更大的提高。

课本是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

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良好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阅读教材中,通过分析、想象、概括、推理等有规律的思维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没有认真阅读的好习惯,会在多方面体现到其弊端:如做练习时不会审题、,读题目时只读一半,不会分析问题、不能理解概括题意,导致不能正确完整地解决他完全有能力解决的题目。

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小学生如何学好数学学好数学是小学生的基本任务之一,对于数学学科的掌握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小学生学好数学。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应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及时复习课堂所学内容等。

这样可以保持数学知识的连贯性,确保掌握每个知识点。

2.理解数学概念: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时,学生应积极思考,并向老师提问,确保对概念的理解准确。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教材、参加数学角逐等方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了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技巧,学生应该掌握并灵活运用。

为了熟练掌握计算技巧,学生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或参加一些数学游戏,如数独、计算比赛等。

4.重视实际问题的应用:数学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应该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以实际问题的形式进行应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合理利用数学学习资源:小学生通过使用一些数学学习资源,如数学教学软件、练习册、学生习题集等,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数学辅导班和数学兴趣班等培训来提高数学水平。

6.注重与老师的互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7.多做题、多巩固: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学生应该多做一些题目,注重做题目的质量。

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的能力。

8.培养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学科。

学生应尽量多了解数学的应用领域和数学的发展历程,了解数学的美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竞赛、阅读数学科普书籍等方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追求。

总之,学好数学需要学生的努力和耐心。

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定时学习数学,保持专注和耐心,不懈怠。

2. 理解概念而非死记硬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要注重理解概念和思维模式,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公式和解题步骤。

3. 多做练习题: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技巧,培养数学思维。

4. 思维导图和画图分析:对于复杂的问题,可以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用画图来辅助分析和解决问题。

5. 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数学有多种解题方法,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6. 多与他人交流和讨论:与同学、老师或家长交流数学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互相学习和进步。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小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成绩和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重要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和深化。

为了让小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优秀的数学学习习惯将是孩子们在自我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的重要保障。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喜欢数学是一个人学习数学的基础。

如果孩子没有对数学产生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的学习成果就会很有限。

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例如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或者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这将让孩子们感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科。

二、注重数学基础的打牢数学的基础部分极为重要,这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关键的作用。

学习数学要从基础做起,如果没有打好基础,就不可能建立起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因此,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打牢孩子的数学基础。

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数学基础的讲解和练习,让孩子们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信心。

三、在数学实践中掌握知识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数学知识不能仅仅是空洞地理解和记忆,还需要在实践中多加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编制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或者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计算来掌握数学知识。

四、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方法对于建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做题时注重思路清晰、详细记录计算过程等。

这样,孩子们才能在学习中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五、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对于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极为重要。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懂得如何自我学习和自我练习。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

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培养方法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阅读课本的习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因此,教师要逐步训练学生养成仔细、认真、完整地阅读课本的习惯。

阅读课本时,做到边读边想,重点内容反复琢磨、仔细推敲、弄清知识间的前后联系,来龙去脉。

并且,阅读课本的能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应该把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能力与课前预习习惯结合起来,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每次授课之前,把预习内容布置给学生,提出适当的预习要求,指导看书的方法,并进行必要的预习看书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2、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听讲获得知识的,听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

课上学生听得是否专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数学知识具有渐进性、连续性,某些知识听不懂,就影响后面的学习。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搞好组织教学,使学生始终能聚精会神地听讲。

“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得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灵活运用。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思考的情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

同时,教给他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类比、对应、假设、转化等思维方法。

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踊跃发言的习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信息输出与输入的多向交流,主要以提问与发言为媒介,学生的课堂发言既是衡量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重要尺度,又是教师实行教学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经常启发和鼓励学生勇于讲自己的所思、所疑、所惑。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能力。

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当前,有的教师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学生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教学,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

预习好比火力侦察,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规律的表现。

因此,只有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

如: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学习内容,课间同桌讨论书中例题,把不会的做上记号。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如果不能积极动脑思考,就不能学好数学。

在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使学生尽量自己解决,而不依赖他人。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可能学习好,课堂教学任务也不可能很好地完成。

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全神贯注学习的习惯,课外学习时,也要帮助学生克服边学习边玩,边学习边吃东西等不良习惯。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往往由教师进行小结或优等生作答,大部分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机会。

素质教育要求,应让学生全员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率。

“课堂学习活动”是为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设计的,由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学习形式。

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就要适时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思考,主动操练,主动交流,激起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一、学习转化为生活习惯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需要将学习转化为生活中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通常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授课中,教师要把课本中的内容讲得比较生动而且易于理解,因此,要将学习内容贴近到生活中,让学习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样,孩子们就能通过自然的生活过程来掌握学习技巧,习惯于在生活中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1.1 提供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提供许多数学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习惯于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例如,让孩子们到菜市场帮助购物,他们需要计算商品的价钱,如何支付以及如何找零等等。

在公共汽车站,教孩子们数字与时间的关系,让他们计算公交车到达时间,还有乘客数量与时间的关系等等。

当孩子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时,他们可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同时,他们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觉得数学是实用且充满趣味的学科,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学科。

1.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也需要建立起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得舒适明亮,没有过度的噪音或解决方式,教室里的色彩和布局都应该是让小孩感到愉快的。

因为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集中度和学习效果。

一些艺术品、图表或玩具制品也有助于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而这些可以慢慢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根据年龄段的差异,教师也需要制定适合的学习策略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复杂的数字概念时,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或尺寸的数学材料,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2.1 打基础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学习的关键在于扎实的基础。

很多的概念和技能都是基于前一章份的理解所建立的。

因此,教师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与耐心来教授这些基本的概念。

实践可以帮助巩固基础知识。

若想孩子能够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所学的概念,需要通过数学词法游戏或者词法接龙等,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

2.2 练习和评估数学需要时间和精力的积累。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习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课前预习,认真阅读课本,能够清楚自己的疑难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的听课,可以集中精力解决疑难和重点问题,使听课效果更好。

因此我们的“教”要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找准教学起点,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重难点及知识的拓展运用上,重构教学模式。

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一般要求学生分五步进行。

第一步要求学生先读一遍课本。

第二步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

在读一遍的基础上把课本中的重点语句摘下来,整理到预习笔记中。

第三步自学书中例题的解答。

第四步尝试课后练习。

第五步是提出疑问和探讨的问题,标注自己的不同见解。

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首先让学生举例说说通过预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能从大量的例子中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三种情况:倍数关系、互质关系及一般关系。

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着重探讨在什么情况下两个数肯定是互质数,什么情况下肯定不是互质数。

学生通过相互争论,相互补充,思维相互碰撞,从而对互质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样在预习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点整理成块,形成知识网络。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小学是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最佳时期,学生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可以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从而学会知识,形成技能。

上课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

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是靠老师有意识的采取各种措施,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生动活泼,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每当接一个新班的时候我都很注意教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方法。

一、培养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引导孩子建立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不觉得枯燥乏味。

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游戏、实际应用问题和数学故事等方式,使孩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掌握基础知识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如数的认识、大小比较、相同与不同、简单的加减法等。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深层次的知识。

三、勤于练习数学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一定要勤于练习。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后,学生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和参考书上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家长也要在家鼓励孩子多做数学题,提高孩子的练习量,同时也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

四、培养好的解题习惯数学核心是解题,所以小学生必须要培养好的解题习惯。

在解题时可以尝试用图形、图表等形式来表达、分析问题,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

还要学会使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如列式解题、归纳法解题等等。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解题习惯,才能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注重思维训练数学学习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注重思维训练。

可以通过参加数学俱乐部、参加数学比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一些思维训练题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六、学会自主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要学会自主学习,不能总是依赖老师和家长。

可以通过看数学教学视频、阅读数学教材以及参加数学学习小组等形式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七、勇于克服困难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小学生要学会勇于克服困难。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个家长都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实现的目标。

随着数学在学校教育和职业生涯中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 避免将数学视为一项任务不要让孩子将数学视为一项任务,而是教导他们将其视为一项宝贵的技能。

显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让数学变得更加有趣,让孩子们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

2. 制定计划并坚持执行制定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和每次学习的主题,对孩子们非常重要。

这显著提高了学习效率,让孩子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

同时,对于制定计划后,还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回馈。

3. 创新学习技术对于孩子们来说,让学习过程更有趣的关键可以是在学习中添加互动性和创新性。

例如使用数码游戏、应用程序和在线学习资源,能够让孩子们更容易地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更加享受学习的过程。

4.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一个可以专注于学习的安静的空间。

例如,确保他们在学习时不受到干扰和打扰的影响,可以帮助孩子们更有效地学习。

这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包括为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如桌子和椅子;提供某些必要工具,例如纸张、笔和计算器。

5. 学习与教学相结合除了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家长还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过程中。

与孩子一起学习并试图解决一些难题,也有助于建立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联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数学。

6. 给予孩子鼓励与支持面对数学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鼓励,并提供实际的支持与帮助,并告诉他们错误也能成为体验与成长的一部分。

鼓励是帮助孩子们坚持学习数学的关键,这会激发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

结论: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是学生的需要,这也有利于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

努力获取数学知识,并培养自己的数学技能,这是学生们在未来成功的重要保证。

小学生数学习惯养成计划

小学生数学习惯养成计划

小学生数学习惯养成计划第一部分: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数学学习的初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1.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利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解释周围的现象。

2.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数独、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数学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第二部分: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起学生的自信,才能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畏难,敢于挑战。

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1. 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多多尝试,不怕犯错。

在数学学习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不怕犯错,这样才能够建立起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 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绩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3. 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向同学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通过向同学分享自己的数学学习体会,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是有能力的。

第三部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 建立良好的学习计划。

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让学生养成对数学学习有条不紊的习惯。

2. 培养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学生要养成每天都要坚持学习数学的习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从而养成对数学学习的习惯。

3. 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学好数学应培养哪些好习惯

小学生学好数学应培养哪些好习惯

小学生学好数学应培养哪些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我认为小学阶段应养成以下一些良好习惯:
一、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课时精力要集中,课堂上不要东张西望,不做上课无感的动作,老师讲到哪里注意力集中到哪里,学生的思维就跟哪里。

同时听课时要目标明确,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转化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等重点、疑点去听课,既能听出“门道”,又能学的轻松,从而提高听课效果。

二、独立作业的习惯
独立完成作业,既有利于掌握学过的基础知识,养成刻苦钻研、勤奋踏实的优良品质,又有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以便对症下药,因此,作业时,不要跟别人对算式和结果,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

三、仔细计算的习惯
做题时,不仅要会方法,懂算理,还要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

如抄题不要抄错数字列竖式进位不漏,退位不忘,能简算的要简算,做到一步一回头,步步可检查。

四、解题之后及时小结的习惯
解题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完成答案只能完成了解题任务的一半,这是因为每道题的分析与解答过程中都蕴含着大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解题技巧,因此学生做完一类题或某些典型
题之后要有意识地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时总结、提炼、升华并加以应用,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敢讲敢问的习惯
要敢于讲出自己的见解,讲出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路,即使错了,也可以作为一次教训,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大胆地问老师或同学,要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勇气。

小学生只要坚持不懈地养成以上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与技巧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与技巧习惯是一个人的品质,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与技巧。

一、认真听课的习惯认真听课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习惯之一。

在课堂上,学生应该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积极思考,认真记录老师的讲解过程。

为了培养这一习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提问、小组讨论、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此外,家长也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习惯之一。

学生应该按时完成作业,独立完成,不抄袭他人作业。

为了培养这一习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作业要求和解题方法,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和完成作业。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家长也应该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善于总结的习惯善于总结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习惯之一。

学生应该定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为了培养这一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记录自己的错误和问题,并定期回顾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果,互相学习和借鉴。

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四、养成检查的习惯检查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习惯之一。

学生在完成作业或考试后应该认真检查自己的答案和解题过程,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

为了培养这一习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如核对数字、符号、单位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考试模拟训练,让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和流程,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

家长也应该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并进行检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和方法。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素质教育不断叫响的今天,我们小学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应该自觉养成一些学习的良好习惯。

那么我们小学生学习数学到底应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又怎样才能养成这些习惯呢?1.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①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③注意调动和保持学a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对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②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③边听边记。

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专心听讲是学生在数学课上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证。

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注意,善于巧妙提问,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教育和进行常规训练,注意提出明确的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逐条落实。

上课专心听讲,包括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认真听教师讲课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过程,板书内容,讲课的动作及表情等,理解教师讲课的内容。

二是注意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或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

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是学生“听懂”数学课的关键。

2.动脑多思习惯的培养教师应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一切机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精力集中、专心听讲、勇于钻研、肯于动脑、大胆发言并逐步养成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如一些学生写字乱七八糟,字迹潦草、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走马观花、一带而过。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实际上学习习惯就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怎样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课前预习习惯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习的质量。

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课前的一定时间里,先自己对教师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既是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预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

预习中学生能读懂的那些知识内容会自然地让学生联系起学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找到学习的捷径,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预习中实在读不懂的知识内容,能让学生确定课堂上主要精力应集中在什么地方,使注意力更加集中,精力更加充沛,同时也使各自的学习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不仅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消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而且能提高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因此,课前预习不仅为学习新课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也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准备,能很好提高学习效果。

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的良好习惯。

二、专心上课、主动探究习惯专心上课、主动探究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创造互帮互学、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

课堂上学生是否专心学习,是否具有学习主动性,主要在于教师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水平如何,也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30支铅笔,卖出20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

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30-20=10;有的把30分成20和10先算20-20=0,再算0+10=10;有的想20 +()= 30,因为20+10=30所以30-20=10,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

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

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不少的学生之所以把题做错,就是因为读题不认真、加字减字造成的。

所以,教师要加强读题指导,使学生养成认真读题、抓住难点理解题目的良好习惯。

审题就是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所给的数据信息、运算符号、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题目的要求。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

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计算题,要训练学生具备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不管题目是难还是易,都要认真对待,不得马虎草率。

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计算,加快计算速度,提高计算能力。

这样长期坚持,才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勤思好问习惯勤思好问是指勤于思考、敢干质疑问难,是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的充分表现。

勤思好问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端正求知态度。

有的学生由于胆怯心理作祟,有了疑难问题不愿问、不敢问;也有的学生由于智力还没得到较好的开发,使得思维能力水平低下,不能意识到疑难问题。

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查颜观色,揣测学生心理,然后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最后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以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沸腾起来,使课堂上没有弄懂的地方得到圆满的解决,从而达到完全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而且也为教学增添了活力。

五、独立作业习惯独立作业是指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布置的练习。

作业是吸收和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习效果和了解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是教学的延续,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可学生作业时,往往提笔就做,不认真读题、审题,不认真去分析数量关系,对解题思路模棱两可,导致了题目稍有变化、引申或综合就错误百出。

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循循善诱,教育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实在不能解决再和他人展开讨论,打开解题思路;要教育学生不能偷看或抄袭作业,不能有依赖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思想上端正作业态度;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知识,及时辅导学困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全面的掌握,然后才布置必要的练习作业,这样才能让学困生也具有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课后温习,其实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内容及时进行复习。

课后温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达到系统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只有让学生理解性地反复阅读教学内容,找出课堂上还没有得到解决的地方,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加深对新知识的全面理解。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非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靠我们老师精心打造。

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孩子。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重要的,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但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困难的。

不是好习惯代替坏习惯,就是坏习惯代替好习惯,学生本身就经历着好习惯与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

可是我们必须明确,没有“人之初”的耕耘,就不会有日后的硕果压枝,因此,只要锲而不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然会逐步形成。

教师不仅要细心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而且要耐心培养。

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均可以进行培养。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5.9摘要:数学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但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奥妙与乐趣,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笔者对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数学课;效率;策略1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之,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

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

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

笔者认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和“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2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

为了排除学生这种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2.1一题多问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对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2.2一题多解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2.3一题多变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

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型练。

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3联系对比,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

常用的联系比较方法有:3.1联系生活实际对比对于一些农业生产上的株距、行距,工业上的产值、工效,商业上的成本、利润等,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难以产生共鸣;对于一些较大数字的四则运算,学生解答毅力不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加之,有些教师讲到应用题,便说应用题怎样重要,如何难学,上课要认真听讲。

说到计算题,又说怎样容易出错,计算时要怎样细心,看似老师提醒学生重视,实则给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背上了思想包袱。

其实,只要把数学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解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3.2联系正误对比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解题的错误,往往错在认识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肤浅上,用给出正确答案(或算式)和错误答案(或算式)的对比如正误分析对比、正误解法对比等,都有利于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

通常的选择题就是很好的训练形式。

3.3联系题型对比在小学数学题型中,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概念题、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和图式题等几大类。

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各种描述的形式联系起来,进行训练,达到由此及彼、由里及外、融汇贯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5.16小学生数学答题错误常见原因及纠正方法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错误百出,这些错误往往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而是因为别的错误原因。

了解些数学答题错误原因很重要,同学们要认真对待这些错误并加以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