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ERP 专业术语(英文缩写)

ERP 专业术语(英文缩写)

ERP 专业术语(英文缩写)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 ce Planning).20 世纪90 年代MRP-II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的所有资源简要地说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ERP 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概括地说,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 g Resource Planning).1977 年9 月,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r W·Wi ght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称为MRP-II 。

MRP-II 是对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方法。

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

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20 世纪60 年代,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了把对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产品结构中物料的需求量是相关的。

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MPS---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s).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 hedule ,简称MPS )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

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

ERP工作流程

ERP工作流程

ERP工作流程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规划的缩写,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各部门信息的集中管理与共享,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ERP的工作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系统上线和系统维护等环节,下面将具体介绍ERP的工作流程。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

在这个阶段,ERP实施团队将与企业相关部门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确定ERP系统的具体功能和模块,明确实施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需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和ERP供应商明确实施目标,合理规划资源,确保ERP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接着是系统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根据前期的需求分析结果,ERP实施团队将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流程设计等。

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各个部门的需求和流程,保证系统能够顺利实施并能够满足各部门的需求。

然后是系统开发阶段。

在这个阶段,ERP实施团队将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具体的系统开发工作,包括编码、界面设计和模块开发等。

开发过程中,需要保持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系统开发进度和质量。

接下来是系统测试阶段。

在这个阶段,ERP实施团队将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数据测试和用户界面测试等。

系统测试可以帮助发现系统中的bug和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优化,确保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然后是系统上线阶段。

在这个阶段,ERP实施团队将与企业相关员工一起进行系统上线,包括数据导入、用户培训和上线发版等。

上线阶段需要将ERP系统与企业现有的系统进行整合,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还要对用户进行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地使用新系统。

最后是系统维护阶段。

在这个阶段,ERP实施团队将对系统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包括系统性能监控、故障排除和功能优化等。

同时,还要与企业进行定期的沟通交流,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进行系统的升级和改进。

ERP系统操作流程

ERP系统操作流程

ERP系统操作流程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指一种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它可以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和实施业务流程。

ERP系统的操作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调研和分析:在引入ERP系统之前,企业首先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分析,了解企业管理的痛点和需求,确定ERP系统的引入目标和范围。

这个步骤主要包括与各部门的对接和需求沟通、对现有业务流程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和需求。

2.选择适合的ERP系统:根据需求调研和分析的结果,企业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ERP系统。

选择ERP系统的关键因素包括系统的功能、灵活性、稳定性、部署方式、供应商的信誉及售后服务等。

企业可以通过招标、评估、试用等方式选择合适的系统。

3.ERP系统的实施:选择好ERP系统后,企业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

实施过程中,主要包括系统的部署、数据的迁移、系统的配置和定制、用户的培训等步骤。

ERP系统的实施一般会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测试、系统上线等。

4.数据准备与导入:ERP系统上线后,企业需要将原有的数据迁移到ERP系统中。

数据迁移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理、数据格式转换等步骤。

将数据导入到ERP系统后,企业就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5.培训与支持:ERP系统上线后,企业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使其熟悉系统的操作和功能。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支持和维护体系,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帮助用户解决遇到的问题。

6.业务流程配置与优化:ERP系统上线后,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业务流程的配置和优化。

根据不同的部门和业务需求,在系统中配置不同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规则,使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管理需求。

此外,企业还需要进行业务流程的优化,通过对系统使用情况和数据分析,不断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7.监控与维护:ERP系统上线后,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与维护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的问题。

企业资源规划

企业资源规划

企业资源规划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整合与管理企业各个部门与业务流程相关的信息,提高组织内部的协同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全面的决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企业资源规划的定义、实施步骤以及对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资源规划的定义企业资源规划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的信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可以共享、协同工作,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管理。

企业资源规划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二、企业资源规划的实施步骤1. 确定需求:在实施企业资源规划之前,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需求,包括业务流程的改进、信息系统的集成、数据的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只有清楚了解自身需求,才能选择适合的ERP系统。

2. 系统设计: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ERP系统的设计。

系统设计包括业务流程的重构、数据模型的建立以及各个模块的功能设计等。

3. 系统实施与测试:在系统实施阶段,需要对ERP系统进行安装、配置和数据导入等操作。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需要进行系统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

4. 培训与推广: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地操作ERP系统。

此外,还需要通过内部宣传和推广,提升员工对ERP系统的认知度和使用率。

5. 运维与升级:ERP系统的运维工作十分重要。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系统运维机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以适应企业的变化需求和技术的更新。

三、企业资源规划对企业的影响1. 流程优化:企业资源规划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消除冗余环节和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 数据一致性:企业资源规划将各个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减少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错误。

3. 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数据分析和报表,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erp知识点总结

erp知识点总结

erp知识点总结ERP知识点总结如下:一、ERP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 ERP的定义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企业内部各功能部门的信息和数据,实现流程优化和资源配置的软件系统。

2. ERP的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代初,ERP的雏形开始出现,主要是一些企业自行开发的信息系统,用于管理企业的财务、生产和库存等业务。

到了80年代初,ERP软件开始商业化,并逐渐扩展到更多领域,如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

90年代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ERP 系统开始向云端部署,成为一种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模式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3. ERP的主要功能模块常见的ERP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销售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

不同的ERP厂商和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这些模块通常都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ERP的实施过程和成功要素1. ERP实施的关键步骤ERP实施包括前期调研、需求分析、系统选择、定制开发、用户培训、系统上线等多个步骤。

其中,需求分析是ERP实施的重要环节,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2. ERP实施中的风险和挑战ERP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可能对企业原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带来较大的冲击。

此外,用户培训和系统运维也是ERP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3. ERP成功的关键要素研究表明,ERP系统的成功与否与企业的组织文化、管理层支持、培训和沟通等因素息息相关。

另外,ERP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影响其成败的重要因素。

三、ERP与信息化管理1. ERP系统与企业信息化ERP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整合和管理各类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利用率和决策效率。

2. ERP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流动,实现高效的沟通与协作,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ERP业务流程

ERP业务流程

ERP业务流程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将企业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整合起来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ERP系统,企业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效率和准确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综合管理。

以下是ERP系统中常见的业务流程,包括采购流程、销售流程、库存管理流程、生产流程和财务流程。

一、采购流程:1.采购计划编制:根据需求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

2.供应商选择:根据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条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3.采购订单创建:根据采购计划,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4.供应商确认:供应商收到订单后,确认订单并回复确认。

5.采购执行:根据订单内容,按计划执行采购活动,包括接收货物、验收、入库等环节。

6.付款:根据供应商的发票或结算单,进行付款操作。

二、销售流程:1.销售计划编制: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目标,制定销售计划。

2.客户询价/报价: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报价。

3.销售订单创建:根据客户需求和报价,创建销售订单。

4.客户确认:客户收到订单后,确认订单并回复确认。

5.销售执行:根据订单内容,按计划执行销售活动,包括出库、发货等环节。

6.收款:根据客户的付款方式和时间,进行收款操作。

三、库存管理流程:1.入库管理:将采购到的物品入库,并对库存进行管理。

2.出库管理:根据销售计划和订单,将物品从库存中取出并发货。

3.库存调整:对库存进行调整,包括盘点、报废、退货等。

4.库存查询:查询库存情况,并进行库存分析和盘点。

四、生产流程:1.生产计划编制: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

2.原材料采购: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采购所需的原材料。

3.生产订单创建:根据生产计划,创建生产订单。

4.生产执行:根据生产订单,对生产任务进行调度和监控。

5.产品入库:将生产完成的产品入库,并对库存进行管理。

五、财务流程:1.会计科目设置:设置企业的会计科目和核算项目。

erp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erp是什么意思的缩写

ERP是什么意思的缩写简介ERP是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是指一种集成管理系统,用于企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协调和协作。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从销售、采购、库存、财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监控,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ERP系统的特点1. 综合性:ERP系统整合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资源,包括销售、采购、生产、物流、财务等。

以此为基础,ERP系统可以提供全面的、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2. 模块化:ERP系统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管理特定的业务流程,如采购模块、销售模块、仓库模块等。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ERP系统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扩展和升级。

3. 集成性:ERP系统将企业内部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进行整合和交互,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通过集成性的设计,ERP系统可以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信息流通的效率和准确性。

4. 适应性:ERP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和配置,以适应企业的特定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和功能,从而形成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ERP系统。

ERP系统的优势1. 提高工作效率:ERP系统的综合管理功能可以将企业内部各个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减少了人工的重复操作和数据的重复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和分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料资源和财务资金等。

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改善管理决策:ERP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支持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决策。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ERP系统实时地获取企业的各项数据指标,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管理策略。

4. 加强合规管理: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流程和制度,提高企业的合规管理水平。

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几个名词解释

ERP(企业资源计划)的几个名词解释
关于预算:
做好预算也是成功实施ERP和类似管理系统的重要保证,上述各类软件系统可能有相互交叉、相互包含的部分,比如通常的ERP系统会包括MRP,ERP系统也有销售管理等等。一般地来说,ERP系统的投资至少在几十万的数量级,几百万的也不在少数,有的甚至达到几千万,主要看涉及的规模大小。通常的报价方式有按模块或按用户数来报价,所以,企业在选型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规模,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并根据这些考虑决定先买什么模块,再买什么模块;或者先买少量的用户数,将来再增加用户数,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投入,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返回
ClationshipManagement缩写,中文为"客户关系管理"。由于消费者的消费者意识逐渐加强,顾客已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寻求自我需求,因此注重满足个性差异的顾客需求将是企业间的竞争趋势。在客户导向的时代,只有积极的个性化服务,才能提高消費者的忠诚度,抓住客戶的心。客户关系管理关注的就是如何通过不断的沟通了解并影响顾客的行为,通过分析对顾客有效并可供参考的信息,增加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专为客户量身订做的服务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改善客户的利润贡献度。
返回
MTL(物料管理系统)
MTL为Material ManagementSystem的缩写,中文为"物料管理系统",主要作用为针对物料的分类、编码原则、描述、特性、储存、建立日期、外观、影象、库存量等非数量与金额的基本资料进行管理。物料管理系统为ERP系統实施的基础系统。
返回
SCM(供应链管理)
SCM为Supply ChainManagement的缩写,中文为"供应链管理"。产品由原材料转换成成品并交换到最终用户手上的过程中,由影响其执行效率的个体组成的流通路径被称作供应链,其组成可能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工厂→批发商→零售商→最終用户。供应链管理关注的是如何通过需求与供应间适当的结合以使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的效益达到最高,或称"少花钱,多办事"。

erp工作职责

erp工作职责

erp工作职责ERP工作职责一、引言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一种集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信息和流程,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优化。

在ERP系统的实施和运维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工作职责需要负责人员履行。

本文将围绕ERP工作职责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理解ERP系统的实施和运维工作。

二、ERP系统实施工作职责1. 需求分析与规划:负责与业务部门沟通,了解其需求和业务流程,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为ERP系统实施提供基础。

2. 系统设计与开发: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功能模块开发等。

3. 数据迁移和转换:将现有系统中的数据迁移到ERP系统中,并进行数据转换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测试与验收: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与用户进行验收,确认系统达到用户要求。

5. 培训与支持:为用户提供培训,使其熟悉和掌握ERP系统的使用方法;提供系统支持,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ERP系统运维工作职责1. 系统监控与维护:定期对ERP系统进行监控,检查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用户权限管理:根据岗位职责和权限要求,管理用户的系统权限,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和操作其所需的功能和数据。

3.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ERP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在系统故障或意外事件发生时,及时恢复数据。

4. 系统升级与优化: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对ERP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

5. 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定和执行系统安全策略,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四、ERP系统维护工作职责1. 运营支持和问题解决:为用户提供系统日常运营支持,解答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系统故障和异常情况。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的英文全称为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中文翻译为企业资源计划。

ERP由国际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 Group于1990年初提出的概念,它由MRPII(企业制造资源管理)发展而来。

它包含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使用图形用户界面,采用开放式的系统设计,并随着因特网的出现与发展,ERP也可以支持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除了MRPII已有的标准功能,它还包括其它特性,如品质、过程运作管理以及均衡报告等。

此外,ERP采用的基础技术将带给用户软件和硬件的独立性,从而使升级更加容易。

ERP的关键在于用户能够裁剪其应用,因而具有内在的易用性。

把专业的问题通俗化——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就是一个系统,一个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的系统。

一般来说,ERP是一个以会计(此处的会计是指管理会计)为核心的信息系统,用来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从而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最后得到客户付款,最终获得收入和利润。

实际上,ERP系统就是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获取最高利润的行为。

如今,ERP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已经没有哪个企业会问“什么是ERP”之类的问题,ERP的运用能极大地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同时,企业处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机遇、价格和服务水平等的挑战环境中,必须不断改变、改善企业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以往仅仅关注于企业内部的流程改善,产品开发和制造水平的提高已经不足以面对现时的市场环境。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ERP)是一个针对企业管理、运营和决策支持的集成信息系统。

它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力资源、采购、销售、库存、生产、财务等各个功能模块,通过集中管理和整合数据,以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营和决策优化。

在设计和开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需求分析与系统规划:在设计和开发ERP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企业的运营模式、业务流程和目标。

同时,针对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系统规划,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数据结构和技术架构。

需求分析和系统规划是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基础,对于整个系统的后续开发和实施至关重要。

2. 数据管理与集成:一个完善的ERP系统应能够集成和管理企业内部各个相关部门的数据。

为了实现数据的集成,需要设计和开发数据交互接口,确保不同部门的数据能够互相传递和共享。

此外,还需要设计数据库结构,建立适当的数据模型,以支持企业各个业务功能的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用户界面与用户体验:一个易于使用和操作的用户界面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能够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在设计用户界面时,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角色和权限设置相应的操作界面,以满足各个用户群体的需求。

4. 安全性与权限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涉及到大量的敏感信息和核心业务数据,因此安全性是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采用合适的安全策略和技术手段,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等,能够确保系统的数据和功能的安全性。

另外,需要设计和开发权限管理模块,以实现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和数据的权限控制和管理。

5. 可扩展性与兼容性: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

在系统设计时,应该考虑到未来的业务扩展和技术升级,通过模块化和可插拔式的架构设计,使系统能够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充和升级。

erp名词解释

erp名词解释

erp名词解释ERP是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用于帮助企业管理和整合多个关键业务流程和功能。

下面是对ERP中常见名词的解释:1.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指一种集成管理软件系统,帮助企业整合和管理各个方面的业务流程和功能。

2. 模块(Module):指ERP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如财务模块、采购模块、销售模块等,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业务流程。

3. 主数据(Master Data):指ERP系统中的核心数据,如客户数据、供应商数据、产品数据等。

主数据在不同模块间共享和使用,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 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指ERP系统对企业各个业务流程的管理和优化,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

5.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指ERP系统对企业供应链流程的管理,包括物料采购、生产计划、库存管理、配送等。

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协调供应商、生产和销售活动。

6. 订购管理(Order Management):指ERP系统对企业销售订单的管理,包括订单录入、库存查询、交货跟踪、发票处理等。

订购管理可以提高订单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7. 库存管理(Inventory Management):指ERP系统对企业库存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库存盘点、调拨、报废等。

库存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时了解库存状态,并合理规划和控制库存水平。

8. 采购管理(Procurement Management):指ERP系统对企业采购流程的管理,包括采购订单的创建、审核和付款等。

采购管理可以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9.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指ERP系统对企业财务流程的管理,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表、资金管理等。

erp专业术语英文缩写

erp专业术语英文缩写

ERP 专业术语(英文缩写)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20 世纪90 年代MRP-II 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EnterpriseReso urce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企业的所有资源简要地说包括三大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ERP 也就是对这三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概括地说,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 1977 年9 月,由美国著名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怀特(Oliver W·Wight )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称为MRP-II 。

MRP-II 是对制造业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的一整套方法。

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计划和控制,使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动畅通的动态反馈系统。

MRP---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20 世纪60 年代,IBM公司的约瑟夫·奥利佛博士提出了把对物料的需求分为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产品结构中物料的需求量是相关的。

在需要的时候提供需要的数量MPS---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s).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简称MPS )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

这里的最终产品是指对于企业来说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它要具体到产品的品种、型号。

企业资源计划名词解释

企业资源计划名词解释

企业资源计划名词解释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一种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流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它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企业管理为目标,以全面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利用为手段的管理模式。

首先,ERP系统是由一系列的软件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涵盖了企业的各个功能部门,包括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销售和市场等。

这些模块能够相互协调、共享数据,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其次,ERP系统具有集成性和一体化的特点。

它能够将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流程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实现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和资源的整合利用。

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通过ERP系统实现对整个企业运营状况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另外,ERP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特点,对ERP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和配置,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通过ERP系统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灵活配置和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最后,ERP系统还具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特点。

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和管理规范,从而实现对企业运营的规范化管理和控制。

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通过ERP系统实现对企业运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

综上所述,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全面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利用为手段,以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为目标的管理模式。

它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各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流通,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可以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给出它的定义:1)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 提出了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Manufactur ing Resources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思想;2)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成果,以ERP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3)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超越了传统MRP-Ⅱ的概念,吸收了准时生产(JIT)、精良生产、全面质量管理(TQC)等先进的管理思想,极大地扩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范围。

ERP的主要宗旨是将企业的各方面资源(人力、资金、信息、物料、设备、时间、方法等方面)充分调配和平衡,为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运营水平、建立高效率供销链、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为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地提高盈利,最终全面建立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RP的实施将导致企业业务和信息流程重组,这对国内企业的现有管理模式来讲是一场革命,同时,更是一次机遇。

ERP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的实现必须由掌握这种理念的人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才能完成。

ERP代表了当代的先进企业管理模式与技术,并能够解决企业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问题,近年来ERP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ERP的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促进了ERP技术向新一代ERP或后ERP的发展。

erp的主要特点

erp的主要特点

erp的主要特点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集成管理软件系统,它通过整合与协调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实现企业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ERP的主要特点如下:1. 综合性与全面性:ERP系统能够整合和管理企业内各种不同功能的软件系统,如销售、采购、生产、物流、财务等,达到企业资源的全面管理。

2. 集成性与一体化:ERP系统将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业务流程进行集成,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流通,以避免了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冗余和信息孤岛的问题。

3. 高效性与响应性:ERP系统通过有效的数据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纸质文档的使用,同时也能够更加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4. 标准化与规范化:ERP系统是基于业界通用的最佳实践和标准,它强制性地规范企业的各个流程和操作,使企业能够按照一套统一的规则来开展工作,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

5. 信息化与智能化:ERP系统通过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决策支持,帮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并做出科学决策。

6. 灵活性与可定制化:ERP系统拥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特点进行定制配置,以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

7. 集团化与多语言支持:ERP系统能够应对集团公司的管理需求,支持多语言和多货币的处理,有效地处理跨国企业的管理问题。

8. 扩展性与可扩充性:ERP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扩充性,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以适应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

9. 安全性与可靠性:ERP系统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和安全控制机制,以保证企业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防止数据泄露和误操作,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10. 成本效益性:尽管实施ERP系统可能需要较高的投入,但从长远来看,ERP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供应链专业术语缩写及含义

供应链专业术语缩写及含义

供应链专业术语缩写及含义1. SCM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全球范围内的物流管理、采购管理、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等一系列与供应链相关的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协调,以最低的成本满足顾客需求。

2. ERP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集成化的商业管理系统,可以协调企业内部的各种活动,包括生产、库存、销售、人力资源等,从而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3. MRP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是一种生产计划方法,通过对物料需求的计划和控制,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进程,减少库存、提高交付率。

4. WMS -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是一种用于管理仓库运营活动的信息系统,包括货物存储、货物流转、订单管理等,可以提高仓库的效率和准确性。

5. TMS -运输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TMS是一种用于管理运输活动的信息系统,包括运输计划、运输执行、运输优化等,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6. RFID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实时跟踪物流运输中的货物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的可见性和管理水平。

7. IoT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和传感器技术实现物品之间相互交流的技术,可以提高供应链运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8. KPI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供应链的效率、成本和质量,从而进行管理与优化。

9. JIT -及时制造(Just-in-Time)JIT是一种生产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减少库存、提高交付率和质量水平,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供应链术语缩写及含义

供应链术语缩写及含义

供应链术语缩写及含义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众多的专业术语和缩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供应链术语缩写及其含义。

1. SCM -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指通过整合和协调企业内外部资源,以最优化的方式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的整个流程。

SCM包括计划、采购、生产、物流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2. ERP -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一种集成管理系统,用于管理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功能,包括采购、销售、生产、财务等。

ERP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提高运营效率。

3. KPI -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企业或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

在供应链管理中,KPI可以包括各种指标,如成本效益、交货准时率、库存周转率等,以评估供应链的表现并作出进一步改进。

4. JIT - 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是一种以精确控制物料供应时间和数量的生产方式。

它通过减少库存和交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供需高度匹配。

5. RFID - 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使用无线电信号来识别和追踪物品。

在供应链中,RFID可以用于物流管理、库存追踪和反偷窃等方面,提高物流效率。

6. OEM - 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指的是生产和销售给其他公司用于再加工、组装或重新包装的产品的企业。

在供应链中,OEM通常是重要的供应商,通过向其他公司提供关键部件或成品来支持整个供应链运营。

7. SKU - 库存单位(Stock Keeping Unit)库存单位是指企业管理库存时所定义的最小单元。

每个SKU通常与特定产品的规格、颜色、尺寸等属性相关联,方便库存管理和出入库操作。

erp培训目的

erp培训目的

ERP培训目的1. 什么是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是一种集成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全面规划、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它整合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数据和流程,并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和分析报告。

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供应链、销售、采购、生产等各个关键业务领域。

2. ERP培训目的ERP培训是为了使员工掌握和运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提高其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技能和应用水平。

培训的目标是使员工能够熟悉ERP系统的使用界面、功能模块以及相关操作流程,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的运营管理。

2.1 培训内容•ERP系统介绍:向员工详细介绍ERP系统的定义、特点、功能以及对企业管理带来的好处。

•系统架构:解释ERP系统由哪些主要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之间如何相互关联。

•功能模块:逐一介绍各个功能模块(如销售、采购、仓储、财务等)的主要特点和操作流程。

•数据管理:讲解如何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以及数据的权限管理和备份与恢复。

•报表分析:教授如何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生成各种报表,并对报表进行分析和解读。

•故障处理:培训员工如何快速定位和解决系统故障,避免对业务产生不良影响。

2.2 培训目标•掌握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了解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熟悉各个功能模块的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相关业务操作。

•能够正确使用ERP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和删除,并进行权限管理和数据备份。

•能够根据业务需求生成相应报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具备基本的故障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定位并解决常见的系统问题。

3. 培训方法3.1 理论培训理论培训是通过课堂授课方式向员工介绍ERP系统相关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ERP系统概述、功能模块介绍、操作流程演示等。

通过理论培训,员工可以快速了解ERP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3.2 实操培训实操培训是通过实际操作ERP系统,引导员工熟悉和掌握相关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員登
管理
析管理
錄管理
修繕
營業資
系統安
管理
料蒐集
全管理
水電
產業結
資料
管理
構分析
備份
消防
顧客關
效能
管理
係管理
監控
廠商關 係管理
ERP 特性
現今ERP系統已能從整個企業觀點提供分散式的應用能力,如計畫、排 程、成本等應用功能於多層次的組織,如各式工作中心、分店、事業部 及公司,也具有多國語言、貨幣等全球應用。但嚴格來說ERP系統除因 應全球性能力外,仍應滿足以下八點:
企業資源規劃軟體主要供應商
國外供應商
公司名稱 SAP Oracle Baan QAD SSA PeopleSoft Platinum J.D. Edwards
產品名稱 SAP R/3 Oracle Applications Baan MFG/PRO BPCS PeopleSoft7.5 Platinum ERA J.D. Edwards Systems
MRP
MRP-II
ERP
年 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管理 對象
資材
機械, 人員,資產 企內部的經營

資源
領域
工廠內
機 能 物料需求計畫
企業內
工廠內資產管 理, 物流計劃
企業內及企業 間
供應鏈管理 + 全球化
(三) 功能架構
決策支援 行銷管理
產品開發
採購管理
生產管理
配送管理
銷售管理
劃為了接受製造、運送和結算客戶訂單所需的 整個企業資源。
– 整合 無縫隙的串聯各個資源活動,並使之整體作業達到 最佳效益。
– 立即反應 將一連串的各資源活動依環境因素變動刺激立即數 位神經般的反應,並進而關聯到相關的資源活動, 針對可能所產生的影響作出處理或者是先預,以便 有效控制整個企業營運。
•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必須要能夠提供
– 跨據點連線即時 – 多組織變動彈性架構 – 跨廠區生產資源整合 – 跨母子公司財務整合 – 不同產品及市場營運模式
• 來幫助我們
– 有效管理存貨 – 降低採購成本 – 加速交貨速度 – 增進企業整體經營競爭力 – 透過可彈性調整參數,來因應全球化變動的需求
-- 整合公司內各個營運系統 提供即時且正確的資訊
利用網際網路,讓客戶在任何地點與任何系統與進行交 易(interoperability)。
模組化設計,當你需要更多的Web應用程式時,可以 「即插即用」(plug-and-play)並且彈性化(flexability)。
(八) 成功導入ERP的重點 一、以ERP為前提,採漸近方式。 二、遵照事業戰略方向的系統概念與方式的設計,導入時
人力資源管理(HR)
財務管理(FM)
製造 (Manufacture)
後勤管理 (Logistic)
行銷及銷售
(Marketing& Sales)
全球支援及分散管理
(一) 定義
– 將企業全體的經營資源作有效且綜合的計畫與管理, 以達成經營效率化的手法及概念
– 所謂ERP系統乃是活用最新的資訊技術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從接到訂單到出貨的一連串供應鏈和支 援包含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在內的企 業基礎業務的整合資訊系統 (美國生產管理研究協會APICS) 。
採購 生產 配銷 採購
生產
配銷 採購 生產 配銷
行政支援
行政支援
行政支援
電子化應用系統 (I)
供應商之 供應商
供應商
EC/QR
主企業 EC/QR
顧客
顧客之 顧客
EC/QR
CE/PDM
CE/PDM
CE/PDM
PES/CSM MES SCM PES/CSM MES
SCM PES/CSM MES SCM
2. 上游大廠最確保ERP建置效益轉而向下游廠商施壓, 是許多國內OEM大廠導入ERP市場規模的導火線,此源 於政府因應Y2K危機申請投資抵減的措施,助長企業資 訊系統汰舊換新的動力。
3. 企業資訊統委外觀念的逐漸風行 4. 企業使用套裝應用軟體觀念普及 5. IPO國際採購聯盟的壓力 6. 企業提升競爭壓力的自覺 7. 同業互相比較
應考量: 1. 各企業中心部門的戰略及事業特性的明確化。 2. 為追求企業流程綜合的新價值與效率化的革新構想。 3. 應用最新的資訊技術(IT)之企業流程的活用構想。
三、導入的目的,符合自己公司特性的ERP選擇。 四、取得高階資訊系統部門以及用戶的一致性。 五、流程的革新及ERP導入一體的展開。 六、活用ERP展開之系統整合(SI)方法論
ERP
ERP
ERP
電子化應用系統 (II)
Knowledge Management
Quick Response
(QR)
e-Commerce (EC)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CR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
國內供應商
公司名稱 鼎新 普陽 漢康 艾一 嘉合 華弘 華茂
產品名稱 TiTop VPROERP F2NETUP
IE ERP PowerCerv ERP PLUS CCM2000 ECIMS
(六) ERP蓬勃發展原因
1. 與我國資訊電子與半導體廠商在全球供給鍊體系所 扮演的角色有很大的關係,面對全球化與跨國性競爭的 趨勢,跨國性大廠紛紛要求協力廠商導入ERP,以發揮 供給鍊管理之綜效。
財務管理 人事管理
基礎主檔
客戶管理
銷售管理
銷售計畫 預測
工程管理
ECN (工程變更管理)
生產計劃
主生產排程 MPS
客戶訂單
庫存管理
物料管理
產品料件、產品結構、客戶、供應商
ERP系統架構圖
支援管理 多角貿易
合同保稅
採購管理
請購作業
採購作業
物料管理
收料管理
財會管理
固定資產
物料管理
物料需求 計畫
產能資源 規劃
Procurement Execution System (PE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IM)
。 Product Data
Management (PDM)
Enterprise Document Management
(EDM)
Component & Supplier
(七) 選擇ERP之考量 系統開發環境須迎合未來潮流 系統未來擴充性須符合「企業永續經營」理念 系統功能設計須符合實際營運需求
系統架構須正確且完整:應以財務及生產為整合
基礎 上線過程須輔以專業而立即有效的顧問輔導 系統水土不服為導入失敗常見因素
系統開發環境須迎合未來潮流 系統未來擴充性須符合「企業永續經營」理念 系統功能設計須符合實際營運需求
感谢观赏
3. 節約企業投資成本:
藉由ERP系統的導入來整合企業整體的資源,可以快速地提 供企業在投資成本刀決策參考,進而節約不必要的作業以降 低企業經營的風險。
4. 改變文化結構追求卓越的價值觀
ERP不只是整合資訊系統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導入過程中對 企業經營策略、目標、組織架構、人員、財務、管理、預測 等各方面,進行一系列的在思考與在設計。使企業員工建立 客戶至尊的原則、確保客戶的滿意度、不斷地追求自我的創 新、發會團隊的精神、瞭解到生命共同體的意義,達到企業 最高的卓越價值觀。
首先要考量的是開放標準,當選擇一個ERP系統解決方 案時,必須先確定它符合業界開放的標準,可以很容易 的與別的系統或產品整合。....也就是說系統具有 接納能力(adaptability)。
與現有系統/環境的整合,必須確定ERP系統可與現有 系統整合並利用現有架構或資料來處理各種的交易。
良好的擴充性以符合客戶與上、中、下游供應商的需求 (extenability)。
Management (CSM)
Engineering
CAD
CAE
CAPP
Manufacturing
CAM
MES
MCS
Quick Response
(QR)
e-Commerce (EC)
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 (CRM)
電子化應用系統 (III)
基礎發展環境
企業智財BIC /知識管理KM
(二) 歷史發展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簡單的說就是下一代的MRP II系統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製造資源規劃),為 因應新的全球競爭環境,如多國佈點、全球產品行銷、國 際外包以及各國政策、貨幣市場等環境而誕生的。
雖然MRP II系統已整合了製造公司的所有資源,包括製造、 行銷、財務、工程、人事等等,而且在一個所謂的Closeloop系統(系統模組所產出的資訊可以再直接回饋於其他模 組,形成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內運作,但是其標準性的格 式卻無法有效因應這些全球性的應用。
供應面
需求面
供應鏈管理 SCM
企業資源規劃 ERP
工程資料管理 PDM
製造執行系統 MES
顧客關係管理 CRM
電子商務平台/網站應用程式伺服軟體/應用程式伺服軟體 EC Platform / WEB Application Server/ Application Server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 • 一個以會計為導向的資訊系統,用來確認和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