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论语选读》真题汇编(教师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高考《<论语>选读》真题汇编

一、(09浙江)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24.(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1分)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分)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

(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

评析示例:我认为这一教学原则符合教育教学规律。首先,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这能使学生要模仿和学习中得到教育;其次,言传有时不如身教,高尚的行为比单调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教学原则1分;评析2分:对教学原则简要分析1分,对教学原则的价值进行恰当的评价1分。)

解析:句(1)之意是要发奋读书,举一反三。句(2)之意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看,苍天在上,静穆无言,而四季轮转,万物滋生。苍天还需要说话吗?言外之意是学生要主动学习。学生要根据教师教的自己探索。即学生主体原则、注重身教原则。

二、(10浙江)《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4分)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

答案示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

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写出名句1分,具体分析3分。)

解析:这是一道有创新的题目,实际上是将古诗文默写与评析相结合的一道题。首先要根据给出的例句写出《论语》中与之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注意是“它们”,也就是既要涉及《论语》所引句子,也要联系所给的《朋党论》的句子,还要就共同点进行分析。

三、(11浙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

24.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分)

参考答案:23.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以法治国

24.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分析2分,评论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23.(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