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系统管理整体框架
it管理模式与架构
it管理模式与架构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将探讨IT管理模式与架构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IT管理模式与架构的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它们旨在对IT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与配置,以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提供高效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IT管理模式是指在企业中针对IT资源的管理方式与流程。
它旨在规范和优化IT资源的使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常见的IT管理模式包括ITIL(IT基础设施库)、COBIT(企业IT治理与管理)、敏捷开发等。
这些模式涵盖了IT服务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有助于实现企业IT目标的达成。
而IT架构则是指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组织结构,旨在支持企业的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
合理的IT架构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降低系统运营成本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常见的IT架构模式包括分层架构、微服务架构、云架构等。
这些架构模式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和需求的企业,并提供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分别探讨IT管理模式与IT架构的定义与概念,并介绍常见的模式与架构实践。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深入研究IT管理模式和架构之间的关系,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深入了解IT管理模式与架构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了解如何选择和应用适合自己企业的模式与架构。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IT管理模式与架构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及目的,为读者提供整体的框架。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进行论述,分别是IT管理模式和IT架构。
在IT管理模式章节中,将详细定义和解释IT管理模式的概念,并介绍常见的IT管理模式,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不同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在IT架构章节中,同样通过定义和概念来介绍IT架构的基本概念,并列举并解析一些常见的IT架构模式,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不同架构模式的实际应用和优缺点。
IT系统管理手册
IT系统管理手册第一章:引言IT系统在现代企业运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IT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IT系统管理规范和最佳实践。
通过遵守本手册的指导,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自己的IT系统,提升生产力和业务效率。
第二章:IT系统管理框架2.1 IT系统管理框架概述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IT系统管理框架的概述。
这一框架是根据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构建的,可帮助企业建立完整的IT系统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
2.2 IT系统管理流程本节将详细介绍IT系统管理的主要流程,包括需求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问题管理等。
每个流程都将给出明确的定义和步骤,以及相关的责任和角色。
2.3 IT系统管理组织结构有效的IT系统管理需要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常见的IT系统管理组织结构模型,并提供建议以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结构。
第三章:IT系统运维管理3.1 IT系统维护计划本节将介绍编制IT系统维护计划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合理安排维护工作,可以减少系统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3.2 系统备份与恢复系统备份与恢复是保障IT系统安全的关键措施之一。
本节将介绍备份策略、备份目标、备份频率等相关内容,并提供备份恢复测试的建议。
3.3 安全管理IT系统安全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之一。
本节将介绍安全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漏洞管理等内容,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章:IT系统性能管理4.1 性能监控与分析本节将介绍IT系统性能监控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性能分析的关键要点。
通过监控和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企业可以及时识别和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
4.2 容量规划与管理容量规划与管理是确保IT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节将介绍容量规划的流程和方法,以及容量管理的关键要点,帮助企业合理预估和规划系统的容量需求。
4.3 故障排除与优化当IT系统遇到故障或性能问题时,及时的排除和优化至关重要。
it管理流程架构
it管理流程架构IT管理流程架构是指IT部门在组织和管理其工作流程和活动时所采用的一套管理方法和框架。
这个框架可以帮助IT部门更好地规划、组织、执行和监控其工作,从而提高IT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IT管理流程架构的重要性、目标和关键元素,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IT管理流程架构。
重要性IT管理流程架构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IT部门在企业中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
一个有效的IT管理流程架构可以帮助IT部门更好地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确保IT服务可靠、高效、安全和智能化,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目标IT管理流程架构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IT管理体系,使得IT部门能够在各个方面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具体来说,IT管理流程架构的目标包括:1. 提高IT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个有效的IT管理流程架构可以帮助IT部门更好地组织其工作流程和活动,从而提高IT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这对于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
2. 确保IT安全。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IT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
一个有效的IT管理流程架构可以帮助IT部门更好地规范和管理IT安全工作,确保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
3. 促进IT创新和发展。
一个有效的IT管理流程架构可以帮助IT部门更好地与企业其他部门合作,共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这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元素建立一个有效的IT管理流程架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元素:1. 流程设计。
流程设计是IT管理流程架构的基础。
在进行流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状,设计出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IT管理流程。
2. 流程执行。
流程执行是IT管理流程架构的核心。
在进行流程执行时,需要确保流程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实现IT服务的高效和稳定。
3. 流程监控。
流程监控是IT管理流程架构的关键。
在进行流程监控时,需要及时掌握流程的执行情况和结果,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完整版)IT治理框架
IT治理框架为什么说IT治理首先是治层的职责?IT治理是各利益相关方的职责,但它首先是治理层的职责。
具体内容如下:IT治理保证总体战略目标能够从上而下贯彻执行。
IT治理和其它治理活动一样,集中在最高管理层(董事会)和管理执行层。
然而,由于IT治理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治理层必须强烈依赖企业的下层来提供决策和评估所需要的信息。
为保证有效的IT治理,下层应和企业总体目标采用相同的原则,提供评估业绩的衡量方法。
因此,好的IT治理实践需要在企业全部范围内推行。
董事会在IT治理方面承载的职责有哪些?董事会在IT治理方面的职责是:l 证实IT战略与业务战略一致;l 证实通过明确的期望和衡量手段交付IT商业价值;l 指导IT战略、平衡支持企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投资;l 恰当决策信息资源应优先配置的地方。
董事会衡量业绩的指标和方法有:l 定义和检查IT商业价值评估手段并加以管理l 证实目标已经达到,l 衡量组织绩效,减少不确定性。
董事会衡量IT绩效的指标有哪些?l 最高管理层(董事会)通过下述指标衡量业绩l 定义和检查IT商业价值评估手段并加以管理,l 证实目标已经达到,l 衡量组织绩效,l 减少不确定性。
为何说良好的IT治理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管理者的焦点主要是成本—效益比,增加收入,构建核心竞争力,这些都由信息、知识、信息技术体系所推动。
由于信息技术作为实现业务目标的一个集成部分,其解决办法越来越复杂(外包,第三方合同,网络化等),因此,善治成为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IT治理中,管理者的职责有哪些?IT治理过程中,管理者的职责是:l 将IT风险管理的责任和控制落实到企业中,制定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全面的管理控制框架;l 将战略、策略、目标等由上至下落实到企业,并使IT与业务目标一致;l 提供治理(约束和激励)机制支持IT战略的实施,制定IT基础设施加快业务流程的创新与信息共享;通过衡量企业业绩和竞争优势来测度信息技术的效果(KPI,KGI);l 使用IT绩效评估工具,弥补行政管理的不足;l 关注IT必须支持的核心竞争力,如增值客户价值的业务过程,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交叉组合产品和服务来产生增值;l 关注重要的增值的信息技术过程;l 关注与规划IT资产、风险、工程项目、客户和供应商相关的核心竞争能力。
ITIL服务管理框架详解
ITIL服务管理框架详解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服务管理框架是建立在IT服务管理领域的一套全面、整体和最佳实践性的规范。
ITIL框架由一系列的最佳实践组成,这些最佳实践来源于行业教育和服务供应商的共同协作。
ITIL服务管理框架是一个通用的、非专业性的框架,因此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个框架来提高IT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ITIL服务管理框架中,服务可以定义为提供价值的行为或活动。
从这个角度,ITIL管理框架提供了一套包括优先级管理、风险管理、故障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最佳实践,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具体来看,ITIL服务管理框架包含多个部分的最佳实践。
首先,服务运营中心(Service Operation)是ITIL管理框架中最常见的部分。
它建立一个服务质量中心,确保服务始终高效、可靠。
在此部门,还包括许多最佳实践,如事件管理、故障管理、和请求管理。
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
服务设计提供了为IT服务产品和服务定义和策划的方法。
该流程可以包括要求管理、设计协商、决策支持、服务级别管理等。
服务过渡(Service Transition)部门则作为一种实现改变与服务移交的方式。
这个部门将整个服务转变体系的重心从开发转向运营。
当一个新产品推出到市场中,服务过渡是至关重要的。
它涉及到许多其他的最佳实践,如发布和部署、知识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等。
这些流程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服务质量和稳定性,在新产品上市时,保证用户体验和高昂的客户满意度。
同时,服务战略(Service Strategy)提供了实现一个企业的资产和资源的方法。
这个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出战略计划,为这个计划提供有用的指导。
它还包括许多最佳实践,如需求管理、财务管理、组织改变管理等等。
上述四个阶段构成了ITIL整个服务管理框架的重要部分。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建立一个符合此框架的完整服务管理流程,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好的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质量管理。
某大型集团企业IT信息化(管理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战略规划
平均培训时长
课程掌握程度
培训覆盖范围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评价体系——对业务组织的评价
业务部门在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定位
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评估体系的重点
评估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业务贡献评估业务规范与信息化需求的规范性评估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与配合程度评估信息化系统应用的规范性
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提出者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参与者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者
缺少整体的经营管理视角容易产生信息孤岛不利于架构和技术标准统一
对业务变革的响应能力和推动能力不足
对IT组织的专业水平和人员能力要求高需要更多跨部门交互和协作的工作投入
优势
劣势
IT1.0
IT2.0
加强信息化领导力量,深化信息化的组织协同
供应链
IT财务
EPMO
生产支持
系统实施
数据中心
网络
最终用户服务
供应商管理
企业数字化转型IT信息化战略规划建设方案
目录
IT战略规划概要
一
管理架构
二
应用架构
三
技术架构
四
IT战略规划
——概要
IT战略规划:先思考
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对自身IT的发展进行战略定位,并结合企业本身的业务发展进行IT规划和能力建设。
机遇
挑战
创业公司,没有遗留业务架构或系统架构
可以利用的新技术逐步成熟,如云服务Cloud、一切皆服务XaaS、物联网IoT等可带来效率的提升和总体拥有成本的降低
结合前期IT建设和运营经验,启动IT战略规划咨询项目,确定IT运营模型和能力建设战略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IT架构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业务等待时间并提升IT运维效率
企业IT系统信息化总体架构解决方案
通过IT规划可以规避企业信息化的大量风险
综
缺乏共识
合
项目驱动力风险
风
信息不对称/欺诈风险
险
财务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
业务中断风险
阶 IT规划与系统选型 段
项目启动
需求调研
方案设计
为什么许多企业的IT规划没有起到预期效果?
很多做过IT规划项目的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以下问 题:
➢ IT系统支撑企业业务与管理提升的关键点不明确,难以评估IT系统的投资收益;
➢ 企业业务战略与IT系统之间缺乏清晰的联系框架,IT愿景目标缺乏细化的支撑 框架;
➢ 应用系统覆盖的业务范围,以及系统之间的边界划分模糊,没有明确的系统 间集成与接口定义,导致后来的应用系统之间难以集成,增加了消除”信息 孤岛” 成本;
风 险 规划不到位
技术短视
仓促上阵 计划残缺
个性淹没
期望泡沫
化的 不断变化的
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
上线准备
上线运行
理念空心
基础数据准 备不足
目标侵蚀
不断变化的 不断变化的
项目范围
项目范围
持续改进 中场退出
无法集成 人才流失
可以通过IT规划、流程梳理、培训规避的部分风险 可以通过过程控制规避的部分风险
IT总体架构被国际上公认为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战略性问题
IT总体架构是企业业务运营过程、技术实现途径及其接口标准化,它解释了业务与 管理和IT基础元素如何有机结合的,是当前国际普遍采用的IT规划、IT管理与实施的模 式与工具
集团IT企业架构蓝图总体规划(300多页PPT)
技术架构的设计方法
基于SOA架构进行设计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实现业务与技术的分离 模块化设计、松耦合设计
企业架构治理和管 理
企业架构治理的概念和原则
定义:企业架构治理 是一种对企业的策略, 包含了企业的运营、IT、 组织结构与流程,以 及所有营运的制度。
组织:确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包括岗位设置、职责分工、人员配置等方 面。
技术:确定企业的技术框架和信息化水平,包括IT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网络通信 等方面。
数据:确定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利用方式,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方面。
流程: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包括各项工作的流程、标准、制度等方面。
IT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制定IT战略规划, 明确发展目标
建立IT信息化水 平
加强IT安全管理, 保障企业信息安全
应用架构设计
应用架构的定义和重要性
应用架构是IT架 构的核心组成部 分
应用架构定义了企 业应用的布局、功 能、信息流和安全 要求
数据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如数据格 式、数据类型、命名规范等。
数据备份和恢复: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案,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包括 数据清洗、去重、转换等操作。
数据安全: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包括数据加密、访问 控制、权限管理等,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集团IT企业架构蓝图总体 规划
汇报人:WPS
企业架构概述
业务需求分析
IT战略规划
应用架构设计
数据架构设计
技术架构设计
企业架构概述
IT服务管理框架—ITIL介绍
IT服务管理框架—ITIL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IT)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了现代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时代,企业需要通过IT来提高生产力,并赢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然而,IT系统持续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也给企业带来了挑战。
为了协调各种复杂的IT服务,提供有效和高质量的服务,管理IT系统就变得非常重要。
为此,ITIL成为了一个非常流行,被广泛应用的IT服务管理框架。
ITIL是什么?ITIL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的首字母缩写。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IT服务管理框架,旨在为企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帮助企业根据其商业目标来管理IT服务。
ITIL由英国政府财政部门(OGC)开发,旨在标准化IT服务管理,并澄清IT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
目前,ITIL已成为全球最流行的IT服务管理框架,适用于各种不同平台和技术。
ITIL的核心原则ITIL的核心原则是将IT服务看作是一个生命周期,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以确保每个阶段都得到妥善的管理和控制。
在ITIL中,IT服务的生命周期有五个阶段:服务战略,服务设计,服务过渡,服务操作和服务改进。
在每个阶段,ITIL提供了详细的指南,以确保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性能得到维护和提升。
服务战略阶段是为了确保IT服务与业务战略保持一致。
在这个阶段中,企业需要定义其业务目标,思考如何将IT服务与这些目标联系起来,并建立IT服务的框架和流程。
服务设计阶段是为了确保IT服务在符合商业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满足技术规范。
在这个阶段中,企业需要设计和规划IT服务的框架,分析并评估服务等级协议(SLA),以确保各项服务的质量。
服务过渡阶段是为了确保将IT服务交付到生产环境中的有效过渡。
在这个阶段中,企业需要准备所有服务和流程,并确保它们可以被生产部门有效地使用。
服务操作阶段是为了确保所有服务可以在生产环境中持续运行,同时还可以监控和控制它们。
togaf标准-架构内容
TOGAF标准-架构内容TOGAF(开放组架构框架)是一个为企业提供构建复杂IT架构的框架。
它覆盖了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到技术架构,再到安全架构、部署架构和治理架构的各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1. 业务架构业务架构是描述企业业务模型的过程,它反映了企业的商业需求和目标。
业务架构定义了企业的主要业务功能、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数据。
它帮助企业理解和优化业务流程,并为其他架构提供基础。
2. 数据架构数据架构是对企业数据资产的管理和利用的规划。
它包括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访问的规划。
数据架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和灵活性。
3. 应用架构应用架构是描述企业应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框架。
它定义了应用系统的组件、接口、数据流和业务流程。
应用架构的目标是提高应用的复用性、模块化和可扩展性,以支持企业的业务需求。
4. 技术架构技术架构是实现企业IT系统的技术和工具的框架。
它包括硬件、网络、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等技术的设计和实施。
技术架构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性能、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5. 安全架构安全架构是保护企业IT系统安全的框架。
它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通信和安全审计等方面的设计。
安全架构的目标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6. 部署架构部署架构是描述企业IT系统的部署方式和环境的框架。
它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和备份设备的规划和管理。
部署架构的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性能和安全性。
7. 治理架构治理架构是管理企业IT系统的框架,它包括IT战略规划、预算控制、质量管理、变更管理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管理。
治理架构的目标是确保IT系统的战略与业务战略的一致性,提高IT投资的回报率,并确保IT系统的合规性。
总结:TOGAF标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实用的框架,用于构建复杂的IT系统。
通过覆盖各个方面的架构内容,TOGAF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设计IT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并提高运营效率。
IT与信息安全部门IT系统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IT与信息安全部门IT系统与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潜在的安全风险对组织和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确保IT系统和信息的安全,IT与信息安全部门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以保障系统与数据安全。
二、整体框架1. 目的与范围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及其员工对IT系统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所有IT系统和相关信息安全管理。
2. 基本原则(1) 安全优先:将系统和信息安全置于首要位置,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以贯彻执行。
(2) 合规合法: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信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3) 分工协作:IT与信息安全部门应与各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维护系统与信息的安全。
(4) 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整体信息安全水平。
三、IT系统安全管理1. 系统开发与运维(1) 开发规范:制定系统开发规范,包括代码检视、安全测试等环节,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2) 运维策略:制定系统运维策略,包括定期备份、安全更新等,以防止系统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2. 访问控制管理(1) 用户身份验证:规范用户身份验证流程,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访问系统。
(2) 权限管理:对用户进行权限管理,根据职责分配不同的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3. 数据保护与备份(1) 数据分类:将数据按照重要性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数据设置不同的安全级别。
(2) 备份策略: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确保关键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
四、信息安全管理1. 信息资产分类与保护(1) 资产识别:对公司所有的信息资产进行清晰的识别和分类。
(2) 安全保护: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性。
2. 网络安全管理(1) 防火墙设置:建立合理的网络防火墙策略,控制出入网络数据的安全。
集团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行。
IT技术架构规划目标与原则
3
规划目标设定
提升业务响应速度
通过优化技术架构,加快业务应用系 统的开发和部署周期,提升企业对市 场变化的响应速度。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合理的技术选型和资源整合,降 低IT基础设施和运维成本,提高资源 利用率。
制定技术架构设计原则
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制定 技术架构设计原则,如前瞻性、可扩 展性、安全性、易用性等。
分析现有技术架构瓶颈
针对现有技术架构进行全面评估,识 别性能、可扩展性、安全性等方面的 瓶颈和问题。
整体框架构建
分层架构设计
采用分层架构设计思想, 将系统划分为应用层、服 务层、数据访问层等,实 现高内聚、低耦合。
集团企业IT技术架构规划方案
汇报人: 2024-02-04
1
目 录评估 • IT技术架构规划目标与原则 • 整体技术架构设计思路与框架 • 基础设施层规划方案 • 应用系统层规划方案 • 数据管理与安全策略部署 • 实施路径、时间表及预算安排 •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制定
目标设定
根据业务需求和发展战略,制定IT技术架构的目标蓝图。
路径规划
设计从现状到目标的实施路径,包括技术选型、架构优化、系统集成等关键步骤。
风险评估
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时间表制定
阶段性目标设定
将实施路径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设 定具体的目标。
资源调配计划
根据时间表安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 力等资源。
发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中间件选型
选用成熟的中间件产品,如消息队列 、缓存、负载均衡等,提高系统性能 和稳定性。
企业IT治理的整体性框架分析
企业IT治理的整体性框架分析
张利飞;曾德明;袁信
【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
【年(卷),期】2007(027)010
【摘要】IT治理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优化配置决策权及责任框架,以鼓励所希望行为产生的过程,包括驱动业务增长的IT决策行为、谨慎的IT投资行为、运用IT 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的行为,等等.根据IT决策主体不同,将IT治理结构分为企业君主制、IT君主制、封建制、联邦制、IT双寡头制和无政府状态六种治理结构.IT治理内容主要包括IT原则制修订、IT架构、IT基础设施、商业应用需求、IT投资和优先权抉择.
【总页数】3页(P192-194)
【作者】张利飞;曾德明;袁信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基于企业家精神的企业资源整合框架分析 [J], 姚水洪
2.企业家个人特质对企业创新影响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的框架分析 [J], 吴宏达
3.基于IT治理的制造业企业IT战略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性问题研究 [J], 薛剑虹
4.基于政策协同的政府整体性治理水平测度框架分析 [J], 顾玲巧;余晓;卢宏宇
5.关注全面风险管理与IT治理寻找中国企业全球风险时代的“航海图”——首届中国公司治理暨IT治理年会隆重召开 [J], 曾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可批量处理的工作,有完整的流程匹配,如对数据源的确认, 完成前的测试环境搭建和测试效果报告,完成后的数据和状况核 完整的备份制度,包括数据备份和系统备份 每天自动备份文件,保留天数及备份任务执行情况记录;且不允 许每天自动覆盖 多重备份机制:本地硬盘,磁带,光盘,异地,设备双机等 1、完整的备用环境:设备/异地热备,设备/异地双机等 2、对备份介质定期恢复测试,有相关业务部门确定数据准确 性,(制度需明确相关业务部门的系统管理员名单),并保留记 录,记录至少有用户,信息部门,管理层签字确认 3、异地备份的物理环境和实际业务环境相同,以确保实际环境 发生意外时,备用环境立即切换启用 4、制度需要体现:异地备份根据区域不同可有不同的定义,不 一定要求超过5公里 1、完善的问题管理机制,包括问题收集,汇总,按严重性,紧 急性分级且有上报 2、问题的处理有跟踪反馈机制,确保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用户权限设定
信息安全
用户权限制度
系统密码设定
用户权限检讨
超级用户
系统变更管理 系统变更上线 系统变更 参数变更 紧急变更
批量处理
日常系统中批量处理工作的控制检查 1.系统备份制度,核对 2.备份定期恢复的测试制度和记录 3.异地备份制度及实现方式
信息技术 运行
备份制度 4.异地备份物理安全规范
用户问题管理
信息安全制度,用户信 息安全意识 2.用户了解信息技术安全规章制度的措施 3.信息安全培训制度 1.机房物理安全制度 物理安全 2.安保制度(人员进出,访客进出等) 1.用户权限列表 2.用户设置不同系统权限审批制度,步骤 3.不同权限用户申请表 1.增,改,删除系统用户的步骤 2.用户部门及IT部门审批程序,申请表格处 理和保管 1.系统密码(操作系统层,应用系统层,网 络层,数据库) 2.密码长度 3.密码最长更改日期 4.密码复杂性原则 5.可重用旧密码次数 6.锁定用户前容许错误登录次数 用户系统权限定时审阅,复核,检讨并形成 记录 1.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运维系 统,超级用户的申请,管理,使用审核审批 步骤及记录 2.拥有超级用户人员名单及更新 1.系统变更管理规章制度 2.系统变更审批,开发,测试步骤及记录 1.系统变更审批步骤及记录 2.开发人员及上线人员明确分开 3.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逻辑及物理明确分开 1.应用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运维系统 的申请,管理,使用规章制度 2.系统变更审批,开发,测试步骤及记录 无法遵循正常变更流程的紧急变更管理规章 制度,审批,测试步骤及记录
IT系统管理整体框架
管理内容 规范及制度
1.IT部门架构图,IT人员职责说明 2.IT预算,策略,年度规划 公司层面 3.IT内部,IT与业务部门,IT与管理层之间 会议记录 4.供应商服务协议及评估 5.IT风险评估制度及报告 6.财务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流程图 7.IT内部审计(检讨)报告及发现改进报告 1.信息技术安全规章制度
问题管理制度,问题处理,严重性分级,上 报机制,问题汇总和审核审批制度
管理整体框架
实施落实简述
清晰的部门架构及职员职责说明 完善的费用匹配的IT策略及年度规划预算机制,经过授权并正式 签发的费用预算文件,有与公司战略相匹配IT策略及每年的年度 内部会议,IT及业务部门会议,IT及管理层会议记录 供应商考核 风险评估体系或机制;或引入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配合实施 完整的系统架构分析和数据流程图 建立内部审核或定期检讨机制,并随时为上市公司外部审核做准 备 完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采取广泛宣传措施将制度灌输至每个用 规章制度写入员工手册或信息安全手册,新员工入职即能了解公 司要求 定期培训,并作记录 物理要求:机房EMS(门禁,监控,UPS,空调,烟雾,干粉灭 火,防火防水装修) 机房管理:专人管理钥匙,访客记录,机柜门上锁,保密柜 服务器管理:密码变更记录,密码策略,Windows界面自动锁 定,应急管理/流程 机房显眼处张贴机房管理制度 用户权限及权限组明确定义 完整的用户帐号增加,修改,删除审批流程 用户账户审批流程中体现具体权限选择 审批流程 保持与HR提供的入职/离职名单相匹配的用户账户增,改,删除 记录 密码策略:>8位,符合密码复杂性原则(大小写字母,数字,符 号等);变更频率明确控制时间;不同的密码变更策略,频率及 设置要求等需要完整的密码管控制度 密码修改时不允许使用与原密码相同的密码,历史密码控制策略 错误密码登录次数不超过3次且系统自动提示 对用户系统账户申请及权限分配,定期进行复核并保持文档记 录,且文档定期由相关管理层审阅,以完善检讨工作及评估和改 对系统超级用户的使用应有审批授权制度及匹配的流程 严格控制拥有超级用户权限的人员 完整的系统变更流程,流程中包括紧急变更的处理流程 变更过程中应有的各种表单支持,如:用户申请,上级审批,开 发需求,IT测试,用户测试,实施记录,用户签收等 测试环境与正常业务环境严格区分,并可证明(最好保存截图) 系统中变更的日志记录,方便查询历史记录 紧急变更中应体现允许事后补走流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