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共40页文档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为了保障企业追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一、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旨在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1.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通过对不同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明确风险的来源、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并进行风险的优先级排序。
这样可以使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并进行重点管理。
2. 风险处理与控制企业应该根据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理与控制策略。
这包括风险避免、减轻、转移和承担等策略。
通过合理的风险处理与控制措施,保护企业的核心利益和资产安全。
3. 风险监控与反馈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定期对风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风险问题。
企业还应该建立风险报告和风险反馈机制,及时向决策层和相关部门汇报风险状况和应对措施的执行情况。
二、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企业运作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行为。
1. 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环境,包括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完善的人员配备和培训机制,以及清晰的管理层面对控制的支持和重视程度等。
只有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管理。
2. 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该建立内部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通过风险识别工作,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这样可以在风险出现之前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3. 控制活动与控制手段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控制活动和控制手段,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
这包括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范,建立授权和审批流程,制定制度和政策,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4. 信息与沟通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信息与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畅通。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展,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以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并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运行。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1.风险识别与分类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识别与分类风险。
企业应该对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同时,应将这些风险进行分类,根据其重要性和潜在影响程度,确定优先处理的风险。
2.风险评估与度量识别风险后,企业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度量,以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损失的大小。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来量化风险,并基于此进行风险管理决策。
3.风险治理与控制在识别和评估风险的基础上,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治理与控制策略。
这包括确定风险的承受能力与接受程度,制定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构和流程。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的变化和演变。
二、内部控制制度框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保障企业的财务信息准确、可靠和透明,防止资产丢失和误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整体竞争力。
1.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员工责权制度和工作氛围等。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控制环境,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建立相应的授权和审批制度,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2.风险评估与监控企业应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来量化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容,包括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政策、程序和制度,确保企业的各项决策和活动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是指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管理风险并确保业务运作的合规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这个框架涉及各个层面的企业活动,包括战略规划、内部控制、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监控与应对、合规性监管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要素。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团队。
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监测和评估整个企业的风险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等相关的风险管理要求。
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
其次,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既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旨在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经营活动的高效运作、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完整等。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包括明确的控制目标和要求,以及相应的责任和职权划分。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和措施,以确保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与应对机制。
风险监控是指对风险的实时跟踪和监测,以及对风险事件的预警和应对。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风险指标和风险报告系统来进行风险监控,以及通过建立应急预案和风险应对措施来进行风险的及时应对。
此外,企业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理解,从而增强组织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最后,企业需要建立合规性监管制度。
合规性监管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合规性监管团队,负责监督和管理企业的合规性工作,并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合规性制度和流程。
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合规性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及加强对合规性文化的培育和宣传。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管理及内控制度框架是企业为了管理风险、保护利益和确保合规性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企业风险管理及_内部控制制度框架[教材]
健全零售及 增强员工技 建立客户关 降低营运成 采购体系 能并加强团 系管理系统 本与费用 队精神 及电子商务 •销售额 •市场份额 •品牌知晓度 •存货周期 •采购成本 •商品结构 •营运收入 •利润 •员工流动 •销售费用占 率 总收入比例 •员工满意 •应收帐款周 度 转率
关键绩 •投资收益 效指标 率
业务部门之间联系松散,职能重叠,缺乏信息共
缺乏全面完备的绩效评估制度等激励机制,人才 信息系统较落后,信息技术运用程度较低,难以 企业缺乏成熟的资金运用和投资管理技能,造成
享机制,无法为企业创造附加价值 的成长落后于企业的发展 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资金运用的低效率
中国企业转型面临的挑战
员工观念落后,难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
使企业每个成员明白企业的目标
拥有完善战略经营体系的企业比没有该体系的企业有更高的成功
机率
企业的战略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而
有所调整。
企业的战略计划应当有层次和先后次序,战略实施应做到任务落
实到人,并有监控机制。
战略方向设定框架
我们将用以下框架确定战略方向
愿景
企业未来的境界 业务定义与范围 企业经营理念 衡量战略实施绩效 决策纲领 具体行动安排
组织架构及业绩评估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因素。
市
场
环 经营战略
境
业绩评估
组织架构
业务流程
信息技术
行
境
业 环
企业管理-以经营战略为先导
企业在面临外部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的压力时,首先需要调整的是其经
营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市
场
环 经营战略
境
业绩评估
组织架构
企业风险管理及_内部控制制度框架[教材]
程度
战略上的
重组:
• 合并、分立 • 战略联盟
变革:
• 价值链重新设计 • 企业文化重新定 位
目前在中国企业里观察到一些现象
上级部门考核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指标,指标往往单向考核,造成企业
为达到指标而不顾国家的整体利益企业领导精力集中于向政府争取和利 用优惠政策多于考虑企业长远发展及企业内部管理的完善。
组织资产
领导能力创新能力 经营战略知识管理 组织架构信息系统 企业文化业务流程 品牌 智慧财产
财务资产
• 现金 • 应收帐款 • 投资 • 权益
员工&供应商
• 员工
• 供应商 • 合作伙伴
• 与资金提供者的关系
价值动态模型启示
资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资产被定义为一切可以为企业带来未来价值的资源 资产可以同时为所拥有的和不为所拥有的,可控制的和非可控制的 各类资产都具备产出的能力 资产都具有生命周期 资产管理应体现在价值的创造,而不是价值摧毁 资产来自于内部以及外部的价值
战略五 选择目标市场
在选择目标市场时,首先要着眼于国内市场,侧重于国内市场
的需求与发展;同时兼顾国际市场
目标市场的开发应着重考虑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
战略六 发展集成化的产品
集成化产品着眼于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企业的生产能力和
技术
针对不同的客户的需求持续开发与扩展集成化的产品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关键因素的系统性及相关性
一、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表面现象
知识经济
虚拟组织
合并与收购
电子商务
数字化集成
WTO/全球化
信息高速公路
...正在改变整个商业世界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教材
优化企业的核心业务
01
企业的核心业务不一定局限于某一单纯的行业
02
企业的核心业务应具有发展潜力和扩充的余地
03
*
战略五 选择目标市场
在选择目标市场时,首先要着眼于国内市场,侧重于国内市场的需求与发展;同时兼顾国际市场
目标市场的开发应着重考虑中等收入水平消费者的需求
*
战略六 发展集成化的产品
政策.法规风险 - 由政策.法规的不可测性及变化给企业带来损失
行业风险 - 由于行业有关要素变化,使企业丧失在行业中 的优势地位
金融市场风险 - 由于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给企业的金融性资产 造成损失
*
流程风险-营运风险
客户满意 - 由于对客户服务不够重视造成营业额下降
01
人力资源 - 岗位人员资格和能力不够
*
中国风工作汇报模版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 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企业管理的整体框架
企业未来的转型策略必须在确认自身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对组织架构、业务流程、以及业绩评估三个元素进行整合,并取得信息技术的充分配合与支持,才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组织架构及业绩评估中最主要的就是人的因素。
*
设定风险管理流程
经营风险管理系统
目的及目标 共同语言 结构
决策资料
订立策略
避 免
利 用
接 受
转移
减低
评估风险
验明 来源 量度
不断的改善 管理能力
设计或引进 管理能力
监察风险 管理表现
*
建立经营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困难
如何比较全面的确认风险
如何确信所有的风险控法
01
建立能够实时提供管理和财务信息的ERP系统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144页){修}PPT146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控制制 度框架(144页){修}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教材
商标或产品名侵蚀
授权风险
领导力
权力
限制
表现激励
沟通
信息技术风险
使用权 完整性 相关性 可得到性 基础设施
廉政风险
管理欺诈
雇员欺诈
非法行为
无授权使用商誉
财务风险
货币
利率
流动性
结算
再投资
信用
双边关系
现金转移或流速改变
决策信 息风险
营运
价格 合同投入衡量 结盟 完整性和精确性 管理报告
财务
预算和计划 完整性和精确性
企业风险管理及 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1
主要内容
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其
重要性 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思路 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重组 内部控制实务
2
授课目标
协助您们了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 包括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思路 实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关键因素的系统性及相关性
11. 采 购 -
企业可能由于缺乏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余地造成采购成本 偏高,影响企业产品竞争力
12. 商品定价 - 定价的不合理,比如企业使用现行市价与客户签订远期 合同,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给企业带来可能的损失
42
流程风险-营运风险(续)
13. 产品或服务失败- 14. 环 境 - 15. 健康和安全 - 16. 商标被侵蚀 -
造成损失
39
流程风险-营运风险
1. 客户满意 -
2. 人力资源 -
3. 产品开发 -
4. 效率
-
5. 能力
-
由于对客户服务不够重视造成营业额下降 岗位人员资格和能力不够 新产品无法被市场接受 企业效率底下令成本高居 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或者不足
企业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框架讲义
按控制功能分
预防式控制 侦察式控制
按控制时序分
原因控制 过程控制 结果控制
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相互牵制原则 协调配合原则 岗位匹配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整体结构原则
内部控制的属性
职责分工 实物接触控制 内部核查 充分的书面记录 恰当的授权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一般运作循环
企业风险管理及 内部控制制度框架
主要内容
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及其
重要性 风险管理的概念与思路 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重组 内部控制实务
授课目标
协助您们了解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 包括 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思路 实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关键因素的系统性及相关性
战略贯彻到位的主要因素
国有企业的战略方向
市场 持续发展集成性的
产品与服务
战略性采购
电子商务 高效的运作机制
客户 关系管理
战略一 强化高效运营机制
明确集团/控股公司与子公司/下属公司的责任与权力关系 建立能够实时提供管理和财务信息的ERP系统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战略二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建立企业客户档案、客户服务中心 建立客户信息的反馈体系 制定客户服务的标准模式
损失市场份额 交货期延长 竞争能力下降 生产率降低 客户满意程度降低 新近的政府改革/立法 行业趋势正在发生改变 陈旧的信息技术方法
业务流程的设计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
业务流程需要以客户为导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确 保主要业务流程协调一致:
达到更高的效率(时间上) 提供更好的质量(质量上) 增强成本竞争力(成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