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的中冷器

合集下载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空中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所装用的空-空中冷器总成(以下简称“中冷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1996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 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614—1999 铝合金箔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7.1—2000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园管YS/T 69—1993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Q/XX B102 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中冷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3.2 材料要求中冷器所用的相应材料,应分别满足GB 3880、YS/T 69、GB 4437.1、GB 3614、GB 3194、GB 3190的要求。

3.3 外观表面质量及尺寸3.3.1 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 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边、腐蚀、穿通气孔、硝盐痕,不允许有扩散斑点;b) 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等缺陷,但缺陷深度不得超过板材厚度的允许偏差,并应保证最小厚度。

3.3.2 钎接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 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腐蚀、穿通气孔;b) 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

3.3.3 铝合金管的表面质量a) 管材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b) 管材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材内、外径的允许偏差范围,并应保证管材的最小尺寸。

增压器中冷器工作原理

增压器中冷器工作原理

增压器中冷器工作原理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增压器中冷器这玩意儿。

你可别小瞧了它,这小宝贝在汽车的世界里那可是起着大作用呢!咱先说说这增压器中冷器到底是干啥的。

你想啊,汽车就像一头奔跑的野兽,发动机就是它的心脏。

而增压器呢,就像是给心脏加了一把劲儿,让它更有力量。

可这力量大了,温度也高啊,就跟人跑步跑热了似的。

这时候,中冷器就登场啦!它就像是给热得发烫的发动机降降温的小空调。

要是没有它,发动机可就容易“上火”啦!你说这中冷器重要不重要?那这中冷器是咋工作的呢?其实啊,它的原理就像咱夏天吃冰棍儿降温一样。

发动机排出的热空气经过增压器后,就像刚从烤箱里拿出来的面包,烫得不行。

这时候,中冷器就把这热空气给“冰镇”一下。

它里面有很多小通道,热空气从这些通道里流过的时候,就会被周围的冷空气给冷却下来。

这就好比热面包放在凉水里泡一泡,温度马上就降下来了。

这么一降温,空气的密度就变大了,就像压缩饼干一样,更紧实了。

这样进入发动机的空气就更多了,发动机就能更有力地工作啦!你可能会问啦,为啥要让空气密度变大呢?嘿,这你就不懂了吧!空气就像汽车的粮食,密度大的空气就相当于更有营养的粮食。

发动机吃了这样的粮食,才能跑得更快、更有劲。

要是空气稀稀拉拉的,就像没吃饱饭的人,哪有力气干活呀?再打个比方,中冷器就像是汽车的“凉茶”。

发动机在高速运转的时候,就像人在大热天里干活,容易上火。

这时候,中冷器就给发动机来一碗“凉茶”,让它降降温,消消火。

这样,发动机就能健健康康地工作,不会出毛病。

而且啊,中冷器的安装位置也很有讲究呢。

它一般都安装在发动机的前面或者旁边,这样可以更好地接触到冷空气。

就像咱夏天把电扇放在窗户旁边,吹进来的风更凉快。

要是把中冷器装在一个热烘烘的地方,那可就起不到降温的作用啦!总之啊,增压器中冷器这东西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作用可大着呢!它就像汽车的小卫士,默默地守护着发动机,让汽车跑得更稳、更快。

所以啊,咱平时可得好好保养它,别让它出毛病。

汽车用中冷器(1)

汽车用中冷器(1)

汽车用中冷器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

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

下面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对中冷器进行简要介绍。

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进气温度呢?(1)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

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有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 ℃,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

(2)如果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中冷器的分类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

(1)风冷式(图1) 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一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图2 散热芯体图1 风冷式中冷器风冷式中冷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两端的气室,散热芯体(图2)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图3)组成。

流通管的功能是分割压缩空气并为压缩空气提供一个流通管路,两端与气室相连,因此压缩空气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流通管的形状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长锥形3种。

由于流通管的形状不同,中冷器对压缩空气的阻力和冷却效率也不同。

许多中冷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会在流通管内壁上设置凸起,以增加压缩空气与流通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但是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散热片位于上下两层流通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流通管的压缩空气散热。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是一种用于调节车内温度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热泵效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中冷器的工作原理。

汽车中冷器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首先,压缩机是汽车中冷器的核心部件。

它通过电动机驱动,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吸入,并通过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从而变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冷凝器。

在冷凝器中,制冷剂气体与冷却风或循环水接触,散发出大量的热量。

这样,制冷剂气体温度和压力就会降低,逐渐转化为高压液体。

然后,高压液体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进入蒸发器。

在蒸发器中,高压液体制冷剂迅速减压,形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和蒸发气体。

制冷剂液体吸收车内空气中的热量,逐渐蒸发转化为蒸发气体,从而使车内温度下降。

最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再次吸入,循环往复,从而实现整个制冷循环。

总结来说,汽车中冷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将其通过冷凝器散发热量,转变为高压液体,然后经过膨胀阀降压成低温低压液体,进入蒸发器,吸
收车内热量并转化为蒸发气体。

最后制冷剂蒸汽再被压缩机吸入,循环反复,实现车内温度的调节。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 汽车水冷中冷器标准

QCT 828-2010是汽车行业的一项标准,全称为《汽车水冷中冷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旨在确保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背景与意义汽车水冷中冷器是汽车冷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发动机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再通过散热器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

水冷中冷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对于保证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 性能要求QCT 828-2010标准对汽车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热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足够的传热能力,确保发动机的热量能够被及时传递给冷却液。

(2)阻力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低的阻力,以减小冷却液流经水冷中冷器时的压力损失。

(3)耐腐蚀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承受冷却液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侵蚀。

(4)密封性能:水冷中冷器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防止冷却液漏出。

(5)结构与外观:水冷中冷器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外观,方便安装和维护。

2. 试验方法为了验证水冷中冷器的性能是否符合要求,QCT 828-2010标准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具体试验项目包括:传热性能试验、阻力性能试验、耐腐蚀性能试验、密封性能试验以及外观质量检查等。

这些试验方法旨在全面评估水冷中冷器的各项性能指标,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

三、应用与影响QCT 828-2010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汽车水冷中冷器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该标准的规定,汽车制造商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水冷中冷器的性能要求,从而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此外,该标准也为客户在选择汽车水冷中冷器时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2024年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

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汽车中冷器是一种关键的汽车散热部件,能够降低发动机温度并提高燃烧效率。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中冷器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文将介绍汽车中冷器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厂商和产品。

汽车中冷器市场规模随着汽车销量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汽车中冷器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最近几年汽车中冷器市场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目前,全球汽车中冷器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了XX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会持续增长。

汽车中冷器市场发展趋势1.技术升级: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提升,汽车中冷器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新一代的汽车中冷器采用了更先进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更小的尺寸,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烧效率。

2.节能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汽车中冷器市场逐渐向着低排放和高效能的方向发展。

节能环保型的汽车中冷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废气排放和碳排放,并提高燃料利用率,受到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

3.智能化: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汽车中冷器市场也开始出现智能化的产品。

智能化汽车中冷器能够根据车辆工况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散热效果,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够通过与其他车辆系统的联动,实现更高的整车性能。

主要厂商和产品1.公司A:公司A是全球领先的汽车中冷器制造商,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优势。

该公司生产的汽车中冷器具有优良的散热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品牌。

2.公司B:公司B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型汽车中冷器的研发和制造的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采用独特的材料和设计,具有更高的散热效果和更低的碳排放,受到越来越多环保型车企的青睐。

3.公司C:公司C是一家致力于智能化汽车中冷器研究的企业。

该公司的产品采用了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调节和联动控制,提高整车性能和驾驶体验。

结论汽车中冷器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中冷器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

中冷器冷凝水过多的原因1. 中冷器的基本概念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中冷器。

它可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种冰凉的饮料机,而是一个在汽车、空调等设备中用来降低气体温度的家伙。

想象一下,热气腾腾的空气一进来,咻的一声就被“冻”住了,冷凝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

不过,有时候这个冷凝水的量可就多得惊人了,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像下雨天一样,没一会儿地面就湿透了,让人心里嘀咕:“这是下了多少水啊?”2. 冷凝水过多的原因2.1 温度过高首先,我们得聊聊温度。

如果中冷器的进气温度太高,像夏天晒了一天的西瓜,那冷凝水就会如洪水般涌来。

你知道的,热空气里水分多,冷却后自然就变成水珠滴滴答答。

就好比你在厨房里煮水,锅盖一盖,里面的蒸汽可就开始大闹天宫,弄得一片湿漉漉的。

这时候,如果你不小心,真是会让整个系统“淋一场雨”啊!2.2 湿度过大再来,湿度问题。

你可别小看这个,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像小偷一样,潜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一旦中冷器开工,它们就会化身为湿气,瞬间与冷却气体相遇,啪的一声,冷凝水就“掉”下来了。

如果环境湿度高,真的是“来者不拒”,就像一个热情的招待员,把所有的水分都请进来,结果就是你看到的满地水洼。

3. 系统设计不当3.1 管道问题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管道设计。

如果管道太窄,或者走得不够顺畅,那水分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堵车的小车,慢慢往后退,结果造成积水。

而且啊,管道一旦有漏点,冷凝水可就会悄悄溜走,留下一地的水痕,让你抓狂。

这可真是让人头疼,谁喜欢每天都要“打扫战场”呢?3.2 维护不足最后,维护也是大问题。

如果中冷器从来没有清洗过,那里面可就成了水的温床,污垢和杂质让冷凝水更容易聚集。

就像你家里那个永远不动的角落,灰尘堆得跟小山似的,让人一看就无奈。

别忘了,定期检查和清洗不仅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还能减少冷凝水的产生,何乐而不为呢?4. 如何解决问题现在说到解决方案,首先,监控温度和湿度。

可以考虑加装一些测量仪器,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绝对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

重型汽车中冷器开裂问题研究摘要:分析了重型车辆中冷器频繁开裂和高故障率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本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方法是在拆卸后对故障部件进行采样,分析中冷器开裂的原因,利用CFD仿真,并通过台架对比试验证明该方案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冷器;开裂;除水前言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可以增加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但是,由于废气的导热性和增压器的压缩功率,压缩机出口处压缩空气温度上升,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导致发动机功率和经济性下降。

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增压器压缩空气温度,可以提高空气密度,增加发动机功率输出。

从中可以看出,中冷器是保证发动机可靠高效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冷器散热器管泄漏时,发动机增压空气输入不足,严重影响发动机的输出和功率输出。

1故障描述据市场反馈,进入冬季后,西北地区中冷器多次破裂,造成用户车辆使用问题。

要解决此问题,请对故障后返回的部件执行以下分析。

调研,视觉控制。

检查故障部件,发现中冷器的故障模式是中冷器底部1-4根散热器管的延长,伴随裂纹和漏风,中冷器的其他外观没有明显损坏。

第二,拆卸控制。

中间冷藏室和散热器管被切断,检查后,内翼和散热器管牢固地固定在未延伸散热器管内,内翼牢固地固定在延伸管内,但所有内翼均断裂。

检查中冷器的空气室内部,并在空气室表面发现水位痕迹。

水位不同于空气室底部,最高水位接近第四散热器管。

2原因分析调研,积水结冰。

通过对故障部件的分析,可以根据散热器内部机翼断裂和空气室痕迹的检查判断中冷器散热器软管的故障过程:水积聚在中冷器,低温环境下冷却,体积膨胀反复冻结后散热器管内的翼逐渐断裂,在过压压力作用下散热器管开裂失效。

在困难的条件下,冰的膨胀也可能直接导致散热器管破裂。

第二,缺陷重现。

为了验证上述判断,在实验室环境中再现了故障模式。

切断中冷器,用水充入室内,直至底部两行散热器软管的深度,然后放入低温箱内冷冻,放入培养箱内解冻。

因此,在第三个周期,中冷器底部的冷却液管严重膨胀,在第五个周期,冷却液管破裂。

汽车小知识介绍 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小知识介绍 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

汽车小知识介绍增压发动机中冷器的作用现在很多车的发动机都带着醒目的“T”字,T字证明了它是一款增压发动机。

我们都知道,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发动机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涡轮装置,在运转中,涡轮自身运行产生出的过剩能量必须合理传导出去,这就需要一个装置与之“能量中和”,这就是中冷器。

中冷器会增加空气阻力,使增压空气的压力下降,导致增压效果减少,发动机响应变慢,不过这种效应相比起中冷器对发动机提升功率的作用来说,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空冷还是水冷?要将空气冷却,无非就是两种方法。

一种是通过车辆行驶的时候迎面撞进的冷风进行降温,另一种就是使用水冷。

前者的原理和我们家用的冰箱、空调的散热器是一样的,就是让空气通过一根根管道,增加管道和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然后通过周围的空气将其降温。

放在发动机上方的空气冷却的中冷器。

水冷则是刚好和风冷相反。

就是将一个冷却器放进进气管道里,让增压后的热空气流过。

而冷却器里则有冷却水不断地流动,从而带走增压空气热量。

实线表示空气的流动虚线表示冷却水的流动首先接着之前的话题,当空气经过增压器被压缩后,温度会升高,这是一个基本的物理原理。

增压后的气体温度大概会升高多少呢?这个要视乎增压器的工作情况而定,转速越高,增压压力越大,温度上升就越大,一般而言能够上升40-60度左右,加上空气本来的温度,增压后的气体已经很烫了。

高温气体对发动机的影响主要在两点:一是空气体积大了,相当于发动机吸进的空气又变少了;而第二点更为重要,高温空气对于发动机燃烧特别不利,功率会减少、排放会变坏。

在相同的燃烧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上升10℃,发动机功率就会下降大约3%~5%。

这个问题就非常严重了,好不容易增加的功率会被空气温度过高而抵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把增压后的空气再度冷却再送进发动机。

而承担这一重任的部件就是中冷器。

中冷器听上去很酷,其实原理和结构跟我们家用冰箱和空调的散热器没什么区别。

副作用:发动机响应速度变慢涡轮迟滞变得严重为什么要中冷器一般来说,中冷器越大,其内部的气流损失越小而且冷却效率也越高,而气流停留在中冷器内部的时间越长,冷却效果就越好。

汽车中冷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汽车中冷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汽车中冷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摘要: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就是将引擎排放的废气,通过涡轮将新鲜的空气与涡轮一起压缩,送入发动机的燃烧室。

最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得到了改善,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发动机的排气温度很高,会通过进气歧管和进气门流入气缸燃烧室,造成发动机的温度升高,引起燃料的异常预燃,从而造成发动机的爆震,降低增压效果。

中冷器能够良好的解决发动机温度过高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向大家分析了中冷器的相关要点及设计。

关键词:汽车中冷器中冷器设计中冷器应用1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的工作原理与“水箱式散热器”相似,因为这种“散热器”是在引擎的进气管和增压装置中间的,因此也被称为“中冷器”[1]。

该装置用于对增压机排出的加压空气进行降温(其可使燃气的温度低于50摄氏度),使其流经该增压机后,气压增大、气温上升。

采用中冷机进行制冷可以使发动机的进气温度下降,增加进气浓度,增加进气效率,进而实现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减少废气排放量。

引擎的排气温度一般都在八九百度以上,再加上涡轮本身就是在高温环境下,所以吸气的温度会更高。

另外,由于压缩空气的密度会增加(由于压缩的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会产生相互挤压、摩擦产生热量),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空气的温度上升。

同时由于热膨胀,压缩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会急剧下降,从而影响到引擎的充气效率。

所以,为了使充气效果更好,必须要降低进气温度。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空燃比下,每降低10摄氏度,发动机的功率就会增加3一5%[2]。

若没有经过冷却的增压气流进入燃烧室,不仅会降低引擎的充气效率,而且极易引起引擎的高温而发生爆炸,还会导致引擎排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大气污染[3]。

2中冷器的分类中冷机一般是用铝合金制造的。

根据制冷介质的不同,常用的中冷器有两类:空气冷却器和水冷型。

2.1风冷式中冷器风冷中冷器是利用外部空气来冷却经过的中冷器。

风冷型中冷器通常安装在车身上,比如前保险杠内,发动机上方(这里有一个特别的特征,就是发动机盖上有一个很明显的进气口,比如奥拓发动机的左边进气口)。

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空气冷却侧阻力性能计算

车用柴油机中冷器空气冷却侧阻力性能计算

锯齿形翅片中的速度边界层很薄 , 说明了锯齿形翅
片对增加流体扰动 , 破坏边界层具有明显的作用.
进口段空气流动速度较低 , 出口段流动速度较高.
图 8为翅片截面湍流强度分布图 , 进口处湍流
不明显 , 流动较平稳 ; 进入锯齿翅片段后 , 空气受
到较大的扰动 , 湍流加剧 , 沿着流动方向 , 湍流程
在计算域的进口段区域设置入口边界条件为质 量流量入口 , 给出入口边界上的质量流量和总温值.
2) 出口边界条件 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压力出口 , 给定出口边界 上的静压值. 该边界条件可以处理出口回流问题 , 合理给定出口回流条件 , 有利于解决有回流出口问 题的收敛困难问题. 3) 固壁边界条件 翅片表面和隔板表面均设为固壁边界. 边界条件指定如图 3所示.
2008年
1. 4 控制方程
应用三维湍流可压缩空气流动与传热控制方程
组描述计算区域的空气流场 , 方程组由质量守恒方 程 、动量守恒方程 、能量守恒方程 、标准 k2ε湍流
模型和完全气体状态方程组成 [ 6 ].
质量守恒方程 :
5 5 xi
(ρui )
= Sm ;
(1)
动量守恒方程 :
5 5 xj
(ρui uj )
的变化可看出 , 阻力系数随着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减
小 , 减小的幅度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减小.
图 5 阻力系数拟合曲线图
阻力系数与平均流速的拟合函数 :
kL = 3041959 13 - 561231 98v +
51173 9v2 - 01163 77v3.
(8)
当环境温度改变时 , 对于同一速度下的空气阻
控制方程的离散采用一阶迎风差分格式 , 选择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

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汽车空-空中冷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空中冷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汽车所装用的空-空中冷器总成(以下简称“中冷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3190—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194—1998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的尺寸允许偏差GB/T 3614—1999铝合金箔GB/T XXX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437.1—2000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一部分:无缝园管YS/T 69—1993钎接用铝合金板材Q/XX B102车辆产品零部件追溯性标识规定3技术要求3.1中冷器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制造。

3.2材料要求中冷器所用的相应材料,应分别满足GB 3880、YS/T 69、GB 4437.1、GB 3614、GB 3194、GB 3190的要求。

3.3外观表面质量及尺寸3.3.1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板材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裂边、腐蚀、穿通气孔、硝盐痕,不允许有扩散斑点;b)板材表面答应有轻微的压划痕等缺陷,但缺陷深度不得跨越板材厚度的答应偏差,并应保证最小厚度。

13.3.2钎接用铝合金板材的表面质量a)板材表面不答应有裂纹、腐蚀、穿通气孔;b)板材表面允许有轻微的压划痕。

3.3.3铝合金管的表面质量a)管材表面应光滑,不允许有裂纹;b)管材表面的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材内、外径的允许偏差范围,并应保证管材的最小尺寸。

中冷器内部结构

中冷器内部结构

中冷器内部结构中冷器是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等设备中的散热器,主要功能是将热量从冷却介质(如水或空气)传递给周围环境,以降低温度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中冷器的内部结构设计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下面将从材料选择、管道布局和风道设计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冷器的内部结构。

中冷器的材料选择对其散热性能和耐久性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中冷器材料包括铝合金、铜和塑料等。

铝合金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和轻质化特点,能够快速将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同时重量较轻,便于安装和维护。

铜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抗腐蚀性能,适用于高温和腐蚀环境下的中冷器。

塑料材料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低温环境中的中冷器。

中冷器的管道布局对其传热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冷器的内部采用多道管道,以增加散热面积和热量传递效率。

管道间的间距和直径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冷却介质的流速和散热要求。

较小的间距和直径可以增加管道的表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但也会增加流阻和压降。

因此,在实际设计中需要在散热效果和压力损失之间进行权衡,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能耗平衡。

中冷器的风道设计对其散热效果起着关键作用。

风道是将冷却介质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量传递的通道,其设计需要考虑气流的均匀分布和冷却效果。

一般来说,风道采用多层叠加的结构,以增加气流的接触面积和热量传递效率。

同时,风道的尺寸和角度的选择需要考虑空气流动的速度和方向,以确保冷却介质能够充分接触到周围环境,实现高效的散热效果。

中冷器的内部结构设计涉及材料选择、管道布局和风道设计等多个方面。

合理的内部结构设计可以提高中冷器的散热性能和耐久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未来,随着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发展,中冷器的内部结构设计也将不断优化,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高效、节能和环保的需求。

中冷器设计标准

中冷器设计标准

中冷器设计标准一、冷却效率中冷器的冷却效率是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冷却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采用高效的冷却元件和优化冷却气流通道,以实现更高的冷却效率。

二、空气动力学性能中冷器作为汽车前端的重要部件,其空气动力学性能对整车的空气动力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优化中冷器的形状和结构,降低风阻系数,提高空气流动性,从而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三、热传导性能中冷器需要有效地将发动机的热量传导到冷却系统中,因此,其热传导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应选择高效的导热材料和设计合理的导热结构,以实现更高的热传导性能。

四、耐腐蚀性中冷器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需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应采用耐腐蚀的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如不锈钢材料和高耐腐蚀涂层等,以提高中冷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五、结构强度中冷器的结构强度对于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应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加强筋等结构措施,以保证中冷器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是现代汽车设计的重要趋势,应优化中冷器的结构和材料,降低其重量,从而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能。

例如,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优化结构设计等措施来实现轻量化设计。

七、成本考虑中冷器的成本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以降低中冷器的制造成本,同时保持其性能和质量。

八、安装和维修便利性中冷器的安装和维修便利性也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应设计合理的安装接口和维修保养方案,以方便用户安装和维护保养。

例如,可以设计简易的安装结构和易更换的零部件等措施来提高安装和维修便利性。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中冷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空调系统、汽车发动机、制冷设备等。

它的作用是通过将高温流体冷却,以实现热能的传递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中冷器的作用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首先,中冷器在空调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空调系统中,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并提高其温度,然后通过中冷器将制冷剂的温度降低至合适的水平。

中冷器使得制冷剂在进入蒸发器之前能够达到更低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空调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中冷器还可以减少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振动,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其次,中冷器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在汽车发动机中,高温的燃烧产生的热量需要及时散发出去,以保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中冷器通过将发动机冷却剂与进气冷却剂进行热交换,有效地降低了进气温度,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中冷器还可以减少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热损失,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此外,中冷器还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中。

制冷设备是指对物体进行冷却或降温的装置,如冰箱、冷柜等。

中冷器在制冷设备中的作用是通过将制冷剂与冷却目标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冷藏室或冷冻室的温度。

中冷器能够快速降低制冷设备内部的温度,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中冷器还可以减少制冷设备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领域,中冷器还在许多其他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冷器用于冷却航空发动机和液体助推火箭的燃烧室,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推力。

在工业生产中,中冷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艺过程中的热能传递和控制。

此外,中冷器还可以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高压电网电力传输系统等领域。

总之,中冷器是一种重要的热交换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将高温流体冷却,以实现热能的传递和控制。

它在空调系统、汽车发动机、制冷设备以及其他多个领域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冷器的应用使得各种设备的效率得到提高,能耗得到降低,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中冷器基本知识

中冷器基本知识

中冷器基本知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中冷器基本知识中冷器的安装目的,主要是为降低进气温度,或许读者会问:为何需要降低进气温度?这就得提到涡轮增压的原理。

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简单说是利用引擎排废气来冲击排气叶片,然后带动另一侧进气叶片,强制压缩空气并送往燃烧室中,由于排废气的温度通常都高达8、9百度,连带使涡轮本体同样处于极高温的状态,如此便会提高流过进气涡轮端空气的温度,加上压缩过的空气同样也会产生热度(因为压缩过的空气分子距离变小,会相互挤压、磨擦产生热能现象),如果这股高温气体未经冷却就进入汽缸中,很容易导致引擎燃烧温度过高,接着就会使汽油预燃发生爆震,让引擎温度更加上升,同时压缩空气的体积也会因热膨胀而大幅降低含氧量,如此一来便会降低增压效益,自然无法产生该有的动力输出。

另外,高温也是引擎的隐形杀手,若不设法降低运转温度,一旦遇到天气较热的环境,或是长时间操驾的情况下,很容易增加引擎故障机率,因此才需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知道中冷器的功能后,接着我们来探讨它的构造及散热原理为何。

中冷器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所组成。

第一部分名称为Tube,其功能在于提供一个通道,容纳压缩空气使之流过,因此Tube必须是密闭空间,如此压缩空气才不至于发生泄漏压力的问题,且Tube的外形还分成四方形、椭圆形与长锥形三种,其差别在于风阻与冷却效率间的取舍。

第二部分名称为Fin,也就是俗称的鳍片,通常位于上下两层Tube间,并紧密的与Tube相粘在一起,其功能在于散热,因为当压缩热空气流经Tube时,会将热量经由Tube的外壁传达到鳍片上,此时若有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流经鳍片时,就能顺便将热量带走,达到冷却进气温度的目的。

经由上述两部分不断重叠一起,直到10~20层的结构物,则称为Core,这部分就是所谓的中冷器主体。

另外,为了使来自涡轮的压缩气体在进入Core前,能有缓冲及蓄压的空间,及出Core后能提升空气流速,通常都会在Core两侧,再装上名为Tank的零件,其外型像漏斗状一般,其上还会设置圆形进出口,以方便连接硅胶管,而中冷器就是经由上述四个部分所组成。

中冷器技术简介

中冷器技术简介

冷 空 气

把 热
中冷器的作用
增加比功率,提高发动机马力。冷却增压后被提高的进气温度,增高单 位体积的氧气含量,提高空燃比,使燃料燃烧更充分,从而达到提高发 动机功率的目的。据大量资料,在给定的压力下,增压空气温度每下降 10℃,发动机功率约提高3%~5%;或者在相同的功率下,燃料消耗减少 1.5%,,可使最高燃烧温度和整个循环的平均温度下降3℃
I
Ou
n
t
热交换理论应用分析
分析: 1、这两个等式适用于所有稳定状态的热传递。 2、在两种流体间存在较大的温差时(或称为驱动力),热传导效果就好,在 等式 1:Q = K×A×DTlm中体现要有大的DTlm。 3、中冷器的出口温度和外部气体温度的差值被称为近似值。为了得到一个小 的近似值,就不得不加大中冷器的散热面积或改变中冷器结构来提高的传热 系数。 3、25--30度的近似值比较好。对于工业用热交换器,通过无限制地增大中冷 器来提高热交换能力从成本上考虑变得不经济。 4、可以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获得更多的传热量。增大散热面积可以通过加大 散热带密度或增大中冷器体积来达到。增加散热带的密度,可以增大中冷器 的散热面积,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冷风通过中冷器芯子的阻力会因此变 大,导致通过中冷器芯子的冷风流量会降低,这又是不利的一面。看第二个 方程式Q = m * Cp * DT, 当散热带密度增大时,空气流量“m”就会降低,为 了达到一定量的Q,你就必须有一个较大的DT,意味着你要使冷空气的温度升 高的更多。那样的话,就会导致等式1里面的DT1m减小,从而降低了总的热传 递效果。因此必须找一个最适合的平衡点:开始时,在冷却管上加散热带, 散热量不断上升,因为中冷器增加了散热面积增加了,不断的增加散热带峰 数,直到由于冷风流量减少而导致中冷器散热量开始减少。到达平衡点后, 如果你还要增大中冷器散热能力,那就必须通过增加中冷器的体积来增大中 冷器散热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用的中冷器
•2009-2-24 16:40:11 浏览量: 2690
•关键字: 中冷器
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

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发动机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

下面以涡轮增压发动机为例,对中冷器进行简要介绍。

中冷器的作用
中冷器的作用是降低发动机的进气温度。

那么为什么要降低进气温度呢?
(1)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的温度非常高,通过增压器的热传导会提高进气的温度。

而且,空气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密度会升高,这必然也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

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充气效率,就要降低进气温度。

有数据表明,在相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增压空气的温度每下降10℃,发动机功率就能提高3%~5%。

(2)如果未经冷却的增压空气进入燃烧室,除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外,还很容易导致发动机燃烧温度过高,造成爆震等故障,而且会增加发动机废气中的NOx的含量,造成空气污染。

为了解决增压后的空气升温造成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装中冷器来降低进气温度。

中冷器的分类
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2种。

图1 风冷式中冷器
(1)风冷式(图1)利用外界空气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整个冷却系统的组成部件少,结构比水冷式中冷器相对简单。

缺点是冷却效率比水冷式中冷器低,一般需要较长的连接管路,空气通过阻力较大。

图2 散热芯体
风冷式中冷器主要由2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两端的气室,散热芯体(图2)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图3)组成。

[1][2][3][4]下一页
•汽车用的中冷器
•2009-2-24 16:40:11 浏览量: 2691
•关键字: 中冷器
图3 流通管和散热片
流通管的功能是分割压缩空气并为压缩空气提供1个流通管路,两端与气室相连,因此压缩空气不会出现泄漏的问题。

流通管的形状常见的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长锥形3种。

由于流通管的形状不同,中冷器对压缩空气的阻力和冷却效率也不同。

许多中冷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会在流通管内壁上设置凸起,以增加压缩空气与流通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但是这样会产生较大的气流阻力。

散热片位于上下两层流通管之间,并紧密地与流通管靠在一起,其功能是为流经流通管的压缩空气散热。

当外界较低温度的空气流经散热片时,就能将热量带走,从而达到冷却压缩空气的目的。

多个流通管和散热片组合在一起,并多层重叠,就构成了中冷器的散热芯体。

另外,为了使来自增压器的压缩空气,在进入中冷器的芯体之前有缓冲和蓄压的空间,且在流出芯体之后能提高空气流
速,通常在芯体的两侧安装有气室。

气室的外形与漏斗相似,其端部还会设置圆形进出口,以方便连接进气管路。

风冷式中冷器因其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部分涡轮增压发动机使用的都是风冷式中冷器,例如华泰特拉卡TCI越
野车和一汽-大众宝来1.8T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风冷式中冷器。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汽车用的中冷器
•2009-2-24 16:40:11 浏览量: 2692
•关键字: 中冷器
(2)水冷式中冷器(图4)利用循环冷却水对通过中冷器的空气进行冷却。

优点是冷却效率较高,而且安装位置比较灵活,无需使用很长的连接管路,使得整个进气管路更加顺畅。

缺点是需要1个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相对独立的循环水系统与之配合,因此整个系统的组成部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结构复杂。

图4 水冷式中冷器
水冷式中冷器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即散热芯体和中冷器壳体,散热芯体主要由流通管和散热片组成。

与风冷式中冷器不同的是,水冷式中冷器的散热芯体完全包裹在中冷器壳体的内部,中冷器壳体上连接有循环水管,冷却水在水泵的作用下不断循环,将流通管内的压缩空气冷却。

冷却液将压缩空气冷却后温度会升高,因此需要1个独立的散热器?图5)为冷却水降温。

水冷式中冷器的应用比较少,一般用在发动机中置或后置的车辆上,以及大排量发动机上,例如奔驰
S400CDI轿车和奥迪A8TDI轿车搭载的发动机都使用了水冷式中冷器。

图5 独立散热器
中冷器的选择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当中冷器因为碰撞等原因损坏需要更换时,只要更换与原车相同的配件即可。

但是对于希望将原装涡轮增压系统进行改装以提升发动机动力的用户来说,中冷器的选择和安装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下面以风冷式中冷器为例,简要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1)一般来说,中冷器可以分为原厂交换型和大容量改装型。

原厂交换型中冷器的规格和原厂中冷器相差不大,差异只在于内部流通管和散热片的结构不同,适合原厂未改装的车辆或改装幅度不大的情况。

对于大容量改装型中冷器,除了加大散热面积,还要兼顾进气的压力损失情况,但是一般需要重新匹配连接管路和紧固套件。

(2)在了解了中冷器的结构之后,我们应该清楚,中冷器是利用众多的流通管来分割压缩空气,然后通过外界的空气流通来达到冷却的目的。

因此想要提高中冷器的散热效率,只要通过增加流通管的长度和散热片的面积等方式就可以达到目的。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因为散热管越长的中冷器,就越容易产生进气压力损耗的问题。

虽然大容量的中冷器有更好的冷却效果,但是因为压缩空气在中冷器内流动时间和流动阻力的增加,会产生更严重的空气压力损失,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涡轮增压时滞现象。

尤其是当小型涡轮增压器匹配了大容量中冷器时,涡轮增压时滞现象会更严重。

(3)中冷器的冷却效率和空气压力损失主要取决于中冷器散热芯体中的流通管和散热片,因此一个高性能的中冷器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①流通管使用管径较粗但管壁很薄的结构。

较粗的管径可以降
低空气流通的阻力,很薄的管壁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热能力。

②散热片为了提高中冷器的热交换效率,就需要增加散热片接
触到外界空气的面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散热片被设计成各种形状,其中以波浪形或百叶窗形的散热片最为常见。

中冷器的安装
(1)安装位置常见的安装位置有前置式、上置式以及侧置式3种。

图6 前置式中冷器
①前置式中冷器(图6),一般安装在前保险杆内侧,即冷凝器
的前面偏下。

在风冷式中冷器中,前置式中冷器的散热效果最好。

②上置式中冷器(图7),一般安装在发动机上部,即进气
歧管附近,发动机舱盖上开有进风口,以利于中冷器的冷却。

因为距离进气歧管很近,所以对涡轮增压时滞性的控制相对较好。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汽车用的中冷器
•2009-2-24 16:40:11 浏览量: 2693
•关键字: 中冷器
图7 上置式中冷器
③侧置式中冷器(图8),一般安装在前保险杠的左内侧或右内侧,因此对车身空间的占用比较小。

图8 侧置式中冷器
(2)连接管路中冷器的连接管路与涡轮增压系统的整体搭配,也是安装中冷器时应该注意的要点。

①连接管路的长度应尽量短,还应尽可能采取直线连接,从而减少管路的弯曲和拐点,以提高空气流动的顺畅性。

②中冷器出口连接管路的直径应该比入口连接管路直径大,因为较大的出口管径能使中冷器两端气室内的压缩空气以较快的速度流动。

③连接管路中的橡胶管应尽量采用3或5层包覆的矽橡胶制品,这种橡胶管的延展性非常好,而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也不会硬化。

连接管之间应采用宽型不锈钢卡箍固定,从而避免漏气的问题产生。

中冷器的维护
(1)外部清洁前置或侧置的风冷式中冷器的散热片通常会被树叶或油泥(例如涡轮增压器机油)等杂物堵塞,使中冷器散热受阻,因此应定期进行外部清洗。

注意不要使用压力过高的水枪清洗,以免散热片变形。

(2)内部清洗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中冷器内部管道通常会附着油泥或胶质等脏物,这不仅会使空气流通管变窄,而且会使热交换能力下降。

因此,中冷器需要定期进行内部清洗和维护。

如果发现中冷器内部脏污严重,应仔细检查空气滤清器和各进气管路是否有泄漏的部位。

注意在内部清洗后,应让中冷器内部干燥后再连接管路。

上一页[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