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

合集下载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

润滑油根底油分类简介(共 1 1 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依据需求调整适宜字体及大小--润滑油根底油分类简介润滑油根底油分类简介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依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根底油分为石蜡基根底油、中间基根底油、环烷基根底油等。

20 世纪80 年月以来,以发动机油的进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根底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根底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依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始终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

API 于1993 年将根底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 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I类根底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 类根底油的生产过程根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转变烃类构造,生产的根底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抱负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根底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根底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转变原来的烃类构造。

因而II 类根底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顺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 类根底油。

III 类根底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 类根底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根底油,又称作格外规根底油(UCBO)。

III 类根底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 类根底油和II 类根底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 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廉价得多。

IV 类根底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

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

PAO 依聚合度不同可分为低聚合度、中聚合度、高聚合度,分别用来调制不同的油品。

这类根底油与矿物油相比,无S、P 和金属,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 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

工业润滑油的分类及用途

工业润滑油的分类及用途

工业润滑油的分类及用途1.润滑油分为液体润滑油和固体润滑油。

液体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润滑剂。

它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润滑性能,可在摩擦表面形成均匀的润滑膜。

液体润滑油按照其基础油的特性可以分为矿物油、合成油和植物油。

矿物油是通过原油的精炼加工得到的一种合成液体润滑油。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或合成反应得到的一种高性能润滑油。

植物油是通过植物种子或果实的提取得到的一种天然润滑油。

固体润滑剂是一种粉末或颗粒状的材料,不容易熔化或挥发。

它可以与液体润滑剂混合使用,提供额外的润滑和减少磨损。

2.根据使用的工业领域和机械设备的类型,工业润滑油可以分为几个主要类别。

-发动机油:用于汽车、摩托车、卡车等内燃机的润滑和冷却。

-齿轮油:用于传动装置、齿轮箱和齿轮传动系统,提供良好的润滑和保护。

-润滑脂:一种半固态润滑剂,用于润滑摩擦表面,防止聚合和水分侵入。

-润滑剂:用于机械设备的各种摩擦表面的润滑和冷却。

-液压油:用于液压装置,提供压力传递和润滑。

-空气压缩机油:用于空气压缩机的润滑和冷却。

根据每种类型润滑油的特性,可以选择适当的润滑油以满足特定机械设备的需求。

例如,高温环境下的设备可能需要具有更高粘度的合成油作为润滑剂,以提供更长的润滑间隔和更好的热稳定性。

而低温环境下的设备则需要具有更低的阻力和更高的流动性,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总之,工业润滑油的分类主要包括液体润滑油和固体润滑剂。

液体润滑油的基础油可以是矿物油、合成油或植物油。

根据使用的工业领域和机械设备的需求,工业润滑油可以分为发动机油、齿轮油、润滑脂、润滑剂、液压油和空气压缩机油等不同的类型。

正确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工业润滑油对于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润滑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基础知识

3.合成油 合成型基础油有多种,PAO主要采用乙烯齐聚的C8、C10馏分的聚合油; 酯类油由脂肪酸和脂肪醇
在催化剂作用下经酯化反应脱水制得;天然气采用(费一托合成技术,即GTL技术)炼制成大分子组成的 基础油。
在本质上,合成油具备了润滑油中最好的成分,其分子排列整齐,抵抗外来变数的能力自然很强, 因此合成油品质较好,对热稳定、抗氧化反应、抗粘度变化的能力自然要比矿物油强得多。目前,合成 型基础油的价格还是太高,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润滑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选用加氢基础油、合成油 是大势所趋。在调配高档内燃机油时,合成油加入加氢基础油可得到较好的经济性。
酸值
中和1克油品中酸性物质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称为 酸值(又称中和值),以mg KOH/g油表示。
破乳化性能
在规定时间下,表示油品的破乳化性的量度值叫做破乳 化时间,以min表示。
感谢聆听
THANKS YOU FOR WATCHING!
矿物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示意图
不同原油生产的基础油性能对比
国标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
美国石油学会API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
Ⅰ类 粘度指数 80-120 饱和烃 % <90 硫含量% >0.03
Ⅱ类 80-120 ≥90 ≤0.03
Ⅲ类
Ⅳ类
>120
≥90
聚α烯烃
≤0.03
Ⅴ类
酯类或除Ⅰ-Ⅳ 类外
Ⅰ类基础油由溶剂精制加工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50SN 400SN 650SN Ⅱ类基础油采用加氢精制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100N 150N 500N Ⅲ类基础油采用加氢异构工艺生产 常见牌号 GROUP Ⅲ Yubase 2/4/6/8 Ⅳ类基础油是合成基础油 不能满足上述四类标准的基础油为Ⅴ类油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标准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产品的主要成分,其质量对润滑油的性能和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国际标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

矿物油基础油是指从石油中提炼的原油,经过加工和精制而成的润滑油基础油。

矿物油基础油主要包括精制基础油和加工基础油。

精制基础油是指通过加氢精制、脱色和脱臭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基础油,其性能稳定,适用于高级润滑油产品的生产。

加工基础油是指通过溶剂萃取、分馏和加氢处理等工艺得到的基础油,其性能较精制基础油略逊,但价格更为经济,适用于一般润滑油产品的生产。

合成油基础油是指利用化学合成方法或生物合成方法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

合成油基础油具有较高的性能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端机械设备的润滑。

合成油基础油主要包括聚α烯烃基础油、酯基础油和液态聚合物基础油等。

生物基础油是指利用植物油、动物油或微生物发酵油等生物原料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

生物基础油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可再生性,对环境友好,适用于一些特殊领域的润滑需求。

在润滑油基础油的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机械设备和工作条件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般来说,对于高速、高温、高负荷的机械设备,可以选择合成油基础油,以保证润滑油的性能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对于一般工况下的机械设备,可以选择矿物油基础油或生物基础油,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环保性能。

总的来说,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矿物油基础油、合成油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每种基础油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合理选择润滑油基础油,可以有效提高润滑油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为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什么是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什么是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简介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动机油的发展为先导,润滑油趋向低黏度、多级化、通用化,对基础油的黏度指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来的基础油分类方法已不能适应这一变化趋势。

因此,国外各大石油公司目前一般根据黏度指数的大小分类,但一直以来没有严格的标准。

API于1993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API-1509),并将其并如EOLCS(API 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中,其分类方法见表-1。

表-1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2007 ASTM D2270 ASTM D2622/D4294/D4927/D3120类别饱和烃含量/% 黏度指数VI 硫含量/%(质量分数)I类 <90% 80~<120 >0.3II类 >90% 80~<120 <0.3III类 >90% >120 <0.3IV类聚α-烯烃(PAO)V类所有非I、II、III或IV类基础油I类基础油通常是由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制得,从生产工艺来看,I类基础油的生产过程基本以物理过程为主,不改变烃类结构,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取决于原料中理想组分的含量和性质。

因此,该类基础油在性能上受到限制。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和烟炱分散性能均优于I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性能上远远超过I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

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指标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指标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指标一、什么是基础油(Base oil)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大约 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

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

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二、基础油的性能(技术指标)在观察基础油的好坏,主要看的是基础油的性能,也就是常说的技术指标。

主要抓住以下几点:一般理化性能(1)外观(色度)(2)密度(3)粘度(4)粘度指数(5)闪点(6)凝点和倾点(7)酸值、碱值和中和值(8)水分(9)机械杂质(10)灰分和硫酸灰分(11)残炭特殊理化性能(1)氧化安定性(2)热安定性(3)油性和极压性(4)腐蚀和锈蚀(5)抗泡性(6)水解安定性(7)抗乳化性(8)空气释放值(9)橡胶密封性(10)剪切安定性(11)溶解能力(12)挥发性(13)防锈性能(14)电气性能(15)润滑脂的特殊理化性能(16)其它特殊理化性能以上是测试基础油的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

但一般情况下,技术指标往往都是一般理化性能,知道基础油的理化性能,就很容易判断基础油如何。

三、基础油的分类通常来说,基础油主要有以下5大类(1)I类基础油,主要是通过原油萃取得来,较高的硫含量,粘度指数比较低,目前已经很少采用。

(2)II类基础油,通过对原油进行脱腊、脱硫,清除基础油里面的不利物质,从而得到更加稳定的基础油,目前许多润滑油公司采用此类润滑油。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

润滑油基本性能指标润滑油的基本性能指标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粘度是反映润滑油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

不同的使用条件具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重负荷和低速度的机械要选用高粘度润滑油。

氧化安定性表示油品在使用环境中,由于温度、空气中氧以及金属催化作用所表现的抗氧化能力。

油品氧化后,根据使用条件会生成细小的沥青质为主的碳状物质,呈粘滞的漆状物质或漆膜,或粘性的含水物质,从而降低或丧失其使用性能。

润滑性表示润滑油的减磨性能。

一、一般理化性能1、外观(semblance)定义:油品的外在表观形象。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检测方法:目测。

影响因素:原料油的化学组成与性质,加氢精制反应程度(反应温度、压力、氢油比、空速、催化剂活性等),与白土接触时间长短,补充精制过程中白土类型与用量。

2、色度(chromaticity)定义:用来评价色质刺激。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而色度则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其值由色度坐标或主波长(或补色波长)和纯度确定。

意义: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基础油及润滑油知识

全合成油的定义市面上有很多所谓的全合成油,其实并非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它们大多数属于高度精炼的第三类矿物油(GroupIII),而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全合成油分两种,第一种是Polyalphaolefins(PAO),是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乙烯、丙烯经聚合、催化等复杂的化学反应炼制成的大分子基础液,另一种便是以酒精和脂肪酸为基础材料,经化学缩聚反应而合成的酯类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Synthetic”(全合成)这二个英文字。

在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

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对机油的常见误解1)从包装上去辨别一款机油的品质2)机油的黏度越高越好这是一个很常见的误解。

通常,机油的黏度越大,所形成的油膜就越厚,流动性较差,阻力大所以耗能大,高黏度机油通常会用于比较旧的汽车,厚油膜有助于加强密封性,新车或刚大修过的汽车则适宜使用低黏度的机油,以节省燃料。

当然,在夏季高温、怠速、开开停停等恶劣的行驶情况下,品质较差的低黏度机油容易变稀,难以维持正常的油膜厚度从不利于发动机的寿命,适当选择黏度高一点的机油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利的,但并不代表要盲目追求高黏度。

如果你在黏度的选择上举旗不定,应参考《车主手册》的建议。

3)换油看里程很多车主习惯按公里数换油,基实这样并不科学,换油期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而定,驾驶模式、路面的状况(高速公路、市区堵车、爬坡、空气混浊)、室外温度、燃料的质量、还有就是机油本身的质量都会影响油的寿命,公里数只是一个参考。

润滑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分类标准一、概述润滑油是一种在机器内部各摩擦表面之间起润滑、冷却、防锈和清洁等作用的油类物质。

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应用场景,润滑油有多个分类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分类标准,包括基础油类型、粘度等级、质量等级、特殊性能要求、应用领域、添加剂要求和环境温度范围等方面。

二、基础油类型1. 矿物油:由石油提炼得到的基础油,是最早的润滑油原料,成本较低。

2. 合成油: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的基础油,具有较高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3. 生物基油:由可再生资源提炼得到的基础油,环保性能较好。

三、粘度等级粘度等级是衡量润滑油粘稠度的指标,通常用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等级进行标识。

常见的粘度等级包括:0W、5W、10W、15W、20W、25W、SAE20、SAE30、SAE40等。

四、质量等级1. API(美国石油学会)质量等级:API对润滑油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分类,常见的质量等级包括:API SF、API SL、API SM等。

2. 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质量等级:ACEA对润滑油的性能要求比API更为严格,常见的质量等级包括:ACEA A1/B1、ACEA A3/B3等。

五、特殊性能要求1. 高温性能: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高温性能的润滑油。

2. 低温性能:对于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低温性能的润滑油。

3. 抗磨性能:对于摩擦表面磨损较大的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抗磨性能的润滑油。

4. 抗氧化性能:对于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抗氧化性能的润滑油。

5. 清洁性能:对于需要保持清洁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清洁性能的润滑油。

6. 防锈性能:对于需要防止金属表面生锈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防锈性能的润滑油。

7. 导热性能:对于需要传递大量热量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导热性能的润滑油。

8. 密封性能:对于需要保持密封的润滑部位,需要选择具有较好密封性能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分类以及作用

润滑油的分类以及作用

润滑油的分类以及作用润滑油是指用于降低摩擦和磨损的润滑剂,可以用于各种机械设备、汽车、船舶等领域。

润滑油的作用是提高机器零件之间的滑动性能,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并降低能源消耗。

润滑油的分类按照基础油性质分类•矿物油:也称为精制石油或白油,是从石油提炼出来的基础油,主要用于一些基础润滑油产品。

•合成润滑油: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合成或改性得到一类新型润滑油。

按照运动状况分类•液压油:用于液压系统推动液压泵,使得工作物体产生线性或旋转运动的润滑油。

•齿轮油:用于齿轮传动系统,平稳地传输动力,并承受高负荷和强烈冲击作用。

•车用润滑油:如变速箱油,机油等,用于汽车发动机和传动系统上的润滑油。

•工业齿轮油:用于工业设备上的齿轮润滑,相对于车用齿轮油而言,更具有适应多样性和维护期。

润滑油的作用降低摩擦和磨损润滑油涂覆在机器零件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机器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使得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并提高使用寿命。

例如,添加在减速器上的润滑油,可以减少不同齿轮之间的摩擦和磨损,提高传动效率,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冷却和清洁润滑油能够进行冷却和清洁机器零件表面,以保持机器运转稳定。

在汽车中,润滑油能够在发动机内部形成润滑膜,降低高温环境对发动机的影响,并且协助冷却系统承担降温任务。

密封和防腐蚀润滑油能够在机器内部形成密封层,防止灰尘和其他杂质沉积在机器内部,避免零件锈蚀、腐烂和氧化,从而保持机器的良好状态。

结论润滑油在机械工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改变基本油和添加剂的配比可以获得不同用途的润滑油。

润滑油的作用包括降低摩擦和磨损、冷却和清洁以及密封和防腐蚀等。

因此,在选用润滑油时需要根据不同机器的运行状况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润滑油种类及使用方式。

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

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
政策法规影响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润滑油行业进行规范和管理 ,包括产品质量标准、环保要求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对 润滑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
行业标准解读
润滑油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等 。了解并遵循这些标准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增强市场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分析
分类
根据基础油的化学组成、生产工艺和 使用要求,可将其分为矿物基础油、 合成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等。
基础油性能指标
粘度
粘度是润滑油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影响着润滑油的 流动性、摩擦性能和冷却性能。
闪点
闪点是润滑油安全性的重要指标,过低的闪点可能导致 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火灾。
ABCD
倾点
倾点是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指标,对于寒冷地区使用的 润滑油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润滑油的性能要求和成本考 虑,选择合适的基础油类型(如 矿物油、合成油等)和粘度等级。
添加剂选择
针对润滑油的特定性能需求,选择 具有相应功能的添加剂(如抗氧剂、 极压剂、抗磨剂、防锈剂等)。
搭配策略
通过合理搭配基础油和添加剂,实 现润滑油性能的协同增效,同时避 免不同组分之间的不良反应。
配方优化方法与实践案例
抗氧剂能够保护油品不受高温、氧化等因素的影 响,保持油品的稳定性。
抗磨剂能够减少机械部件的磨损,提高机械效率 和延长机械寿命。
添加剂选用原则与建议
根据机械设备的要求 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 的添加剂种类和剂量。
避免过量使用添加剂, 以免对机械设备造成 不良影响。
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 添加剂品牌,确保油 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05 润滑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 势
国内外市场现状分析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润滑油是一种用于减少摩擦、保护机械设备的润滑剂。

它可以填充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间隙中,减少摩擦力,降低能量损失和磨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润滑油的基本知识及作用分类。

一、润滑油的基本知识1.润滑油的组成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从石油或合成方式获得的液体,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耐高温性。

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润滑油的性能而添加的材料。

常见的添加剂有抗氧化剂、抗腐蚀剂、减摩剂等,可以提高润滑油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2.润滑油的性能指标润滑油的性能指标包括黏度、粘度指数、闪点、凝点等。

黏度是润滑油流动性的度量,决定了润滑油对摩擦表面的覆盖情况。

粘度指数是度量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粘度指数越高,润滑油黏度随温度变化的能力越小。

闪点是润滑油在加热后开始放出能燃烧的蒸汽的温度,反映了润滑油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

凝点是指润滑油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3.润滑油的分类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主要有液态润滑油和润滑脂两种形式。

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式得到的润滑油,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高温和重负荷工况。

润滑脂是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的胶状润滑剂,常用于润滑部件无法自行润滑的情况下。

二、润滑油的作用分类润滑油的作用可以分为润滑减摩、密封、冷却和清洁等。

1.润滑减摩润滑油可以填充金属表面之间的间隙,形成润滑膜,使摩擦表面之间的接触减小,从而降低摩擦力和磨损,提高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

2.密封润滑油可以在密封面之间形成薄而均匀的润滑膜,减少泄漏和气体渗入,提高密封性能。

3.冷却润滑油可以通过吸收和传导热量,起到冷却的作用,防止摩擦表面因温度过高而变形和损坏。

4.清洁润滑油中的添加剂可以吸附和中和有害物质,如金属切屑、灰尘和酸性物质等,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避免其受腐蚀和污染。

总结:。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

基础油分类标准基础油是炼制润滑油产品的重要原料,根据其化学组成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基础油分为不同的分类。

基础油的分类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基础油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特定的要求。

1.按照石蜡含量分类1.1 非蜡基基础油非蜡基基础油是指在炼油过程中去除了绝大部分或全部蜡质的基础油。

非蜡基基础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低温性能,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润滑要求,如北方寒冷地区的机械设备。

1.2 蜡基基础油蜡基基础油是指保留了较高含量蜡质的基础油。

蜡基基础油由于蜡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和润滑性,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润滑要求,如发动机和工业齿轮箱等。

2.按照硫含量分类2.1 低硫基础油低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低于0.03%的基础油。

低硫基础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长期使用和高负荷润滑的设备,如航空发动机。

2.2 中硫基础油中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在0.03%至0.5%之间的基础油。

中硫基础油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润滑性,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工业设备的润滑系统中。

2.3 高硫基础油高硫基础油是指硫含量在0.5%以上的基础油。

高硫基础油在润滑性能方面较差,主要用于特殊工艺要求或特定工业领域,如军工设备或特种机械。

3.按照粘度指数分类3.1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低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80以下。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大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小的场合。

3.2 中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80至120之间。

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好的黏滑性,适用于一般机械设备的润滑要求。

3.3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一般在120以上。

高粘度指数基础油具有较小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点,适用于温度变化较大的场合。

综上所述,基础油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非蜡基基础油和蜡基基础油、低硫基础油、中硫基础油和高硫基础油、低粘度指数基础油、中粘度指数基础油和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等。

润滑油的技术指标

润滑油的技术指标

润滑油常见性能指标润滑油脂的基本性能 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一般理化性能 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对润滑油来说,这些一般理化性能如下: (1) 外观(色度)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

对于基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

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2) 密度: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

润滑油的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3) 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内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剂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流动性越差。

(4) 粘度指数: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5)闪点: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反之,油品的馏分越重,蒸发性越小,其闪点也越高。

同时,闪点又是表示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为易燃品,45℃以上为可燃品,,在油品的储运过程中严禁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温度。

在粘度相同的情况下,闪点越高越好。

因此,用户在选用润滑油时应根据使用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即可安全使用。

(6) 凝点和倾点: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润滑油(脂)的分类和性能

润滑油(脂)的分类和性能

工业润滑油主要有液压油、齿轮 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 机油、变压器油、真空泵油、轴 承油、金属加工油(液)、防锈油 脂、气缸油、热处理油和导热油 等。此外,还有润滑油为基础油, 并加有稠化剂的润滑脂。
4.2润滑油的分类
工业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和主要选用原则是粘度,参照GB3141-1994(与 ISO3448--1992等效): 等级之间粘度递增约50%,大致可分为低粘、中粘、高粘和很高粘度级,见下图 一般说,在中转速、中载荷和温度不太高的工况下,选用中粘度润滑油;在高载荷、 低转速和温度较高的工况下,选用高粘度润滑油或添加极压抗磨剂的润滑油;在低 载荷、高转速和低温的工况下,选用低粘度润滑油;在宽高低温范围、轻载荷和高 转速,以及有其它特殊要求的工况下,选用合成润滑油
1.3.2添加剂
润滑油添加剂是加入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以使润滑剂得到某种新的特性或改善润滑剂中 已有的一些特性。添加剂按功能分主要有抗氧化剂、抗磨剂、摩擦改善剂(又名油性剂)、极压添加 剂、清净剂、分散剂、泡沫抑制剂、防腐防锈剂、流点改善剂、粘度指数增进剂等类型。市场中所 销售的添加剂一般都是以上各单一添加剂的复合品,所不同的就是单一添加剂的成分不同以及复合 添加剂内部几种单一添加剂的比例不同而已。
2.1 润滑作用
• 发动机在运转时,如果一些摩擦部位得不到适当的润滑,就会产生干摩擦。 实践证明,干摩擦在短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足以使金属熔化,造成机件的损 坏甚至卡死(许多漏水或漏油的汽车出现拉缸、抱轴等故障,主要原因就在 于此)。因此必须对发动机中的摩擦部位给予良好的润滑。当润滑油流到摩 擦部位后,就会粘附在摩擦表面上形成一层油膜,减少摩擦机件之间的阻 力,而油膜的强度和韧性是发挥其润滑作用的关键。
PART 05

润滑油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润滑油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润滑油的选型和使用方法润滑油在机械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选用和使用润滑油可以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和故障率。

本文将从润滑油的基本分类、选型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润滑油的基本分类1. 按照性质分类(1)矿物油:是从天然石油中提取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稳定性,但容易被氧化,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2)合成油:由合成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具有优异的防磨损、抗氧化、抗腐蚀和抗高温性能。

(3)半合成油:是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混合物,综合了两者的优点,成本相对较低,但性能也相对较差。

2. 按照用途分类(1)液压油:用于各类液压系统,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2)齿轮油:用于各种齿轮传动装置中,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和黏度温度特性。

(3)轴承油:用于各种轴承、减速器和泵等设备中,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二、润滑油的选型1. 润滑脂的选择通常情况下,润滑脂是用于小摩擦、高负载或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如各类轴承、车轮轴等处。

选择润滑脂应从润滑条件、工作负载、工作温度、工作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般情况下,润滑脂的性能指数应符合要求,粘度应适中,使用寿命应长。

2. 润滑油的选择润滑油的选择应从使用要求、机器的品牌和型号、工作负载、工作温度、工作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同时要根据不同机械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润滑油。

一般情况下,矿物油适用于常规机器设备,而合成油和半合成油适用于高速、高温、高负载和高精度要求的机器设备。

三、润滑油的使用方法1. 加注润滑油必须在机器停止运转后进行润滑油的加注,避免出现极端危险情况。

加注时要注意润滑油的品牌和型号,防止因品牌不同导致的不兼容现象出现。

2. 更换润滑油必须在机器停止运转后进行润滑油的更换,避免出现极端危险情况。

更换润滑油时要将旧油完全排出,清洁机械设备和润滑系统,避免新旧油混合。

3. 润滑油的保养润滑油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氧化和污染现象。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T551 551 金属减活剂 噻二唑衍生物
T561 561 金属减活剂 噻二唑衍生物
T601 601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
T602 602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甲基丙烯酸酯
T603 603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异丁烯
T603A 603A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异丁烯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合成基础油:
1、聚α-烯烃油:由α-烯烃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优异的破乳化性、优异的抗高温结焦积炭性、优异的粘温性、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润滑性、挥发性低、成本较高。
T406 406 油性剂 苯骈三氮唑脂肪酸胺盐
油性剂 亚磷酸三苯脂
油性剂 磷酸三乙酯
油性剂 油酸丁酯
油性剂 硬脂酸丁脂
油性剂 苯二甲酸二辛酯
油性剂 风吹菜油
油性剂 油酸
油性剂 SOS 油性剂
油性剂 SOAE 油性剂
4、氟油和氟氯油:通过氟化剂氟化或氟化乙烯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特殊的化学惰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润滑性、成本高、粘温性较差。
5、聚醚:由环氧烷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出色的润滑性、优良的粘温性、良好的抗轻烃稀释性、良好的抗氧化性、成本较高。
T708 708 防锈剂 烷基磷酸咪唑啉盐
T743 743 防锈剂 氧化石油脂钡皂
T746 746 防锈剂 烯基丁二酸酯
防锈剂 烯基丁二酸酯
防锈剂 羊毛脂镁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



⊙⊙⊙

⊙⊙⊙

⊙ ⊙⊙
⊙⊙
Ⅱ类、Ⅲ类加氢基础油黏度等级以 100℃运动黏度中心值来表示。其中根据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Q/SY44-2009)中规定,将Ⅱ类加氢基础油 分为高黏度指数加氢Ⅱ类基础油(HVIH)和高黏度指数优质加氢Ⅱ类基础油 (HVIP)两类;而Ⅲ类加氢基础油用 VHVI 表示“很高黏度指数加氢Ⅲ类基础 油”。
综上,节能、环保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已成为润滑油基础油发展的主要驱动
力。目前国际市场对基础油的需求正在从Ⅰ类油向Ⅱ类及Ⅲ类,尤其是Ⅲ类加氢
基础油转变。不久的将来,Ⅱ类及Ⅲ类油将以优异的性能取代Ⅰ类油的市场地位。
2. 基础油划分标准 矿物基础油是由原油加工提炼而成。根据基础油黏度,国外通常采用赛氏通
用黏度(s)划分,馏分基础油称作中性油(Neutral),中性油黏度等级牌号以 37.8℃ (100F)赛氏通用黏度表示;如 150N、500N 等;残渣基础油称作光亮油(Bright stock),光亮油黏度牌号以 98.9℃(100F)赛氏通用黏度表示,如 150BS。国际 标准化组织对中性油尚未制定出统一的代号和标准。相当长一段时期,国外各大
石油公司曾根据原油性质、加工工艺和深度,制定出石蜡基中性油和环烷基低凝
中性油标准。我国亦于 70 年代起草制定出三种中性油标准,即石蜡基中性油、 中间基中性油和低凝的环烷基中性油三大标准,如表 1。例如:75SN、100SN、 150SN、200SN、350SN 等,这些中性油的规格标准在国内实行国一段时期,对 于润滑油总体生产技术起促进和提高作用。基础油的黏度牌号见表 2 和表 3。
赛氏黏度
通 HVI 用 MVI 型
LVI
专 HVIW 用 HVIS 型
MVIW
MVIS
表 5 通用基础油标准和专用基础油标准
60 75 10 15 20 25 30 35 40 50 60 65 75 90 120 90 120 125/1 150 230/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BS BS 40BS BS 0BS
表 2 中性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
运动黏度范围 (40℃),mm2/s
9~10
赛氏通用黏度范围 40℃,s 55~59
13~15
70~74
20~22
98~106
28~32
133~151
38~42
178~196
55~63
256~292
65~72
302~334
95~107
440~496
110~125
510~579
表 6 加氢基础油标准
项目
2 4 5 6 8 10 12 14 20 26
30
0BS 120BS 150BS
HVIH ⊙ ⊙ ⊙ ⊙ ⊙ ⊙ ⊙ ⊙ Ⅱ类
HVIP ⊙ ⊙ ⊙ ⊙ ⊙ ⊙ ⊙ ⊙


Ⅲ类 VHVI ⊙ ⊙ ⊙ ⊙ ⊙ ⊙ ⊙ ⊙ ⊙
表 1 我国于 1983 年建立统一的润滑油基础油分类
原油性质
低硫石蜡基
低硫中间基
环烷基
馏分油代号
SN
ZN
DN
残渣油代号
BS
ZNZ
DNZ
黏度牌号
60 75 100 150 200 300 350 500 600 650 750 900 1200
黏度牌号
90 120 125/140 150 200/220
120~135
556~625
135~150
625~695
160~180
741~834
200~230
927~1065
表 3 光亮油黏度牌号及黏度范围
运动黏度范围
赛氏通用黏度范围
(100℃),mm2/s
100℃,s
16~22
82~107
25~28
120~134
26~30
125~143
30~33
143~156
度指数 度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140 120~140 90~120 40~90
<40
通用基础油
UHVI VHVI HVI
MVI
LVI
专用
低凝
UHVIW VHVIW HVIW MVIW
-
基础油 深度精制 UHVIS VHVIS HVIS MVIS
-
注:其中 W 是指倾点得到进一步降低;S 是指经深度精制后氧化安定性得到提高
41~45
193~211
同时润滑矿物基础油又可以按黏度指数的大小,分为超高黏度指数基础油
(UHVI)、很高黏度指数基础油(VHVI)、高黏度指数基础油(HVI)、中黏度 指数基础油(MVI)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LVI)。
表 4 我国于 1995 年修订的基础油标准
超高黏 很高黏 高黏度 中黏度 低黏度
润滑油基础油分类及性能归纳
2011/7/20 张耀
1. 国外润滑油基础油发展趋势 ①热氧化安定性好 延长润滑油寿命、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消耗量
②挥发性低 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③黏度指数高 黏指剂会降低润滑油氧化安定性
④低硫或无硫 硫同添加剂相互作用,并使添加剂配方难以优化
⑤黏度低 提高内燃机效率
⑥环境友好 降低芳烃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