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列宁
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 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 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 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 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 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
----余秋雨
实战演习:
根据对新闻的学习,请你以学校举行的运动会 为新闻报道材料,试写一篇100字以内的新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罗森塔尔
我的故乡, 有百万坟墓。 我的故乡, 让战火烧尽。 我的故乡, 是多么不幸。 我的故乡, 有奥斯维辛。
---------波罗涅夫斯基(波兰)
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 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 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 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 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 页,
难道时间已将历史风化,坚忍的犹太民族已 似“一笑泯恩仇”。没有!不但犹太人没有忘记 那曾经的苦难,德国人民也没有忘记。每当犹太 纪念日那天,德国总理总是跪在营前,默默悔过 。男儿跪地惊天动地,何况总理,而这又是为什 么呢?因为他们没有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时间长河滚滚不 息,他们没有忘记。犹太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 知耻而后勇,于是在诺贝尔奖面前,他们经常是 胜利者。德国人没有忘记,因为他们把昨日的罪 过,当作今日的教训,防止明日的错误。全世界 人民都没有忘记,因为和平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渴 望。
▪ 毒气室和焚尸炉-----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 长满雏菊-----
生命不息,顽强抗争
讽刺
控诉
▪ 作者将这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一 起,组合成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既 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 又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 义必定战胜邪恶,连这种地方都能开 出胜利之花,正义之花,地球上还有 什么邪恶不被打倒呢?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 一扇高墙上写着:“来 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 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 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 网。”集中营的头目在 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 们说明白:“……集中 营进得来,出不去,除 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 出去。”
奥斯维辛集中营密布的电网
男人和妇女与儿童被强行分开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只找到 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死亡 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
凭吊者在昔日枪决人的高墙下献上束束花环
周奥 年斯 纪维 念辛 活集 动中
营 解 放
60
今天的“死亡墙”
德国总理向遇难者致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是 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 中营博物馆之后才写的。发表之后,各大 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 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谁都不想让奥斯维辛 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宁静,但这也不会 影响到我们忘记中的伤痕,它只会作为我们的一 个和平的标志,以示警钟常鸣。现在的犹太民族 早得到了公正的对待,但他们也未曾将自己的历 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 门,门上的格言非常著
名:“劳动意味着自由”
61年前的奥斯维辛 集中营
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博物馆
▪问题3: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写到
与奥斯维辛集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 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 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 有什么作用?
“而另一些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 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 长满了雏菊。”
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 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 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 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
2007山东高考,请以“记忆永远不会风化”为题写 800字文章。
当记忆流经奥斯维辛
当历史的车轮压过奥斯维辛,听到的是男人 的怒吼与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亲的哭泣与孩 子的惊恐。而今,奥斯维辛的天空湛蓝而且透明 ,一排排高耸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这里的 宁静。
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祈祷。
▪ 这是一段很精辟的议论。做祈祷,或 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 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 做祈祷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 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 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祈祷忏悔自 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 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 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为什么这篇新闻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的框框,以冷峻的视角,描写奥斯维辛带给 我们的反思,唤醒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人 性的思索以及对生命的希望。这篇新闻充分 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以迫人的力 量震撼生者的心灵。
主题
归纳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 诉。
一个年轻姑娘,大约只有20多岁,丰满可爱,
金发碧眼。她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
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
温和地微笑着-------
对生死的超越,表 明生命的坚韧
姑娘的微笑说明在绝境中她并没有泯灭 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即使这样一位 象征美好与幸福的姑娘连同她的追求梦 想也被残暴地毁灭,更加表明法西斯的 罪行罄竹难书。
犹太人在被送进杀人中心之 前,正在最后一站的等待。
被饿死的囚犯
苏联摄影师尤金1945年在 奥斯维辛集中营拍摄的照 片
集中营里堆积如山的尸骨
这是集中营1945年5月12日 纳粹警察正对大规模“解决” 解放后被搬运埋葬的尸体。
后还活着的犹太妇女射杀
被处死的囚犯的尸体.照片上显示的仅为死难者的一半不到, 他们大多数是饿死或被枪杀的。
1945年1月27日,席卷波兰的苏联红军在波兰南部克拉 科夫的奥斯维辛小镇发现了一座用铁丝网围起的集中营, 当时有700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犹太人。所有人都表情呆 滞,瘦弱不堪,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此为外人所知。奥斯维 辛集中营是德军在1939年建立的。到苏军解放时为止,有 400多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因此它又被称为“死亡工厂”。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 1000多座集中营中最大的一座,这里成为了犹太人永远的 “噩梦”。
1944年春季,不知道何故,党卫队军士伯恩哈德. 瓦尔特竟然得到允许,拍下了一火车匈牙利犹太
人正被送往奥斯维辛的“白桦林”毒气室的情景。
一个怀里抱着婴儿,旁边跟着另外3个孩子的妇女 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领着穿戴严实的孩子们步履
艰难地走向“白桦林”毒气室。
毒气室中等死的囚犯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用来 做医学实验的犹太儿童
写作要求:内容包括新闻的三要素(标题、导 语和主体)。写完之后,同学们相互欣赏并指 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季 节
春
夏
秋
冬
月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冬腊 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月
节立惊清立芒小立白寒立大小 春蛰明夏种暑秋露露冬雪寒
气雨春谷小夏大处秋霜小冬大 水分雨满至暑暑分降雪至寒
Biblioteka Baidu
1、读了资料和课文后,你们对奥斯 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集中营如何 残害“犯人”的?你是怎么体会到 它的可怕的呢?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 残酷,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 观者的感受表现出来的。(侧面描写)
问题1:参观者在集中营里
看见了哪些东西?他们在看见 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
1945年5月,美军进入了战败的德 国,所见到的不禁令人触目惊心- 大批的犹太人尸体。
这个囚犯还保持着被烧 死时的姿势。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房 焚尸炉
集中营里的万人坑
运送政治犯尸体的火车
“…人们对他说,这是 ‘小的’,还有一个更大 的。…”
——《奥斯维 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
遇难者的鞋子
对受害者的哀悼。
对历史的反思。
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世 之师”。
那段历史已成往事,但它留给人类的绝不只是断 壁残垣和受伤的心灵,还有许多许多值得全人类 去反思的东西。人类是高级动物,为什么还会出 现奥斯维辛这样有计划地大批屠杀自己同类的行 为?为什么从古至今几千年的时间里,全世界没 有战火的日子寥寥可数?为什么还有人去跪拜凶 手的灵位?这样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 思考… …
员说:“够了。”
▪ 人们感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人们感情的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 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 法想象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 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问题2:
课文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一 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 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结尾又写道:“这里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 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 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内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欢乐的小孩反衬集中 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遇难者的怀念。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 这一切,物非人非,悲上加悲。
(2)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乃愤激之言 ,首尾写平静的景物,暗示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讨论:
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 么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 新闻”,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 ?
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 的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 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 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 道了。
2.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 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 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 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 ,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遇难者的遗物
“…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 抖。…”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里 拥挤的囚犯宿舍
“…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 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 进去五到十人睡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 闻》
部分死难者的照片
“…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 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这里是奥斯维辛。
奥斯维辛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兰
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 在此修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 中营,并于同年6月14日将首批犯人运抵奥斯维辛。 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 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 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营内采 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 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 人死于集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 开辟为国家博物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人油熬制成的肥皂在全德国范围内使用;焚 烧尸体的骨灰被撒入农田;剥下的人皮被制作成 精美的工艺品。
后来发现了一些精美而奇怪质地的灯罩。如 果没有文字说明,谁都不会想到,那些柔和的灯 光竟然是人皮在闪耀!
幸存者只有7600人,他们目光呆滞、面无表情 。不会说话,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男性的平均 体重35公斤,女性的平均体重25公斤。
在文中找出参观者表情变化的句子, 讨论这些变化说明了说明?
▪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 么使的。
▪ 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
是叫不出来” ▪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 ▪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
十字。 ▪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