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孩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涉及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其中家庭教育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肩负着教育的重任,那么家长如何在孩子心智未成熟以前塑造孩子完整人格?如何在

孩子心理与行为表现偏差时及时矫正?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成

长道路中的各种矛盾,这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充分说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转变观念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毋庸置疑,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孩子是谈不上有良好道德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意志是有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是人的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意志坚强还是薄弱,对人的学业,乃至一生的事业关系极大。凡是在学业和事业上卓有成效,作出了较大贡献的人,都具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反之,那些意志薄弱,知难而退,不愿艰苦奋斗的人,即使他们有超常聪明才智,也很难获得成功。发生在70年代中国的神童悲剧,就早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转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会葬送很优秀的天才啊!13岁的江西男孩宁伯被中国科技大学录取,他2岁半就能背数十首毛泽东诗词,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和使用中草药,8岁熟读《水浒传》

并精通围棋,9岁能吟诗作赋,13岁是高二学生。还有11岁的谢彦波、12岁的干政等天才神童成为轰动一时的事件。但是,谁能想到,宁伯当了和尚,谢彦波和干政,一个“自我封闭”,一个“有心理问题”。这则案例说明,神童们由于心理压力巨大,而缺少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不平衡,最终酿成悲剧。为人父母者必须把心理健康作为孩子的培养目标和内容加以充分重视。

2.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是了解孩子

作父母的教育好孩子,必须懂得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了解孩子的个性、理想、情感、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这样才能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心智发展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采取适合孩子接受水平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不用成人化的手段去强制孩子做这干那。一般儿童好活动、好模仿、好奇、好问,还具有喜欢成功、喜欢称赞、渴望得到同情和理解的心理等。3岁前是孩子和谐的心理态度、健康人格形成的黄金期。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教育着孩子,譬如,家长对于不喜欢的来访者或电话,即使在家也随便说“告诉他我不在家”,无形中教会了孩子说谎;又如看电视过程中,对内容过激的评价不回避孩子;还有就是当着孩子的面,议论单位的人和事;这些不恰当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因此,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在发展初期就予以正确引导,使孩子能够顺着健康、阳光的方向成长。

3.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信任孩子

对孩子的信任,做孩子的朋友,能够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让孩子体会到被尊重和认可的快乐。他们会在父母充满信任和友好的目光与言语中,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实现他们心中的理想。因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要引导孩子尊重别人但不迷信别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成功与失败。正确看待自己的进步,要有成功的自信心。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惜;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同子女之间意见不统一或产生矛盾时,应在平等、信任的基础上,采用民主协商的方法,并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平时,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们,关心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正当愿望和要求,使他们真正感到父母可亲、可爱、可以信赖。

4.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忌讳是心理惩罚

孩子遭受心理惩罚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二是迫使孩子说谎。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

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有的问题儿童本身就有情绪上的障碍,如果家长自身容易冲动,就会更加严重。更不要在学习上、升学上对孩子施加压力,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标准,久而久之,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憎恨考试等心理障碍。

3.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是还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关心、爱护他们,可又有多少父母“真正地”关心过孩子、爱护过孩子呢?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给他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们经常可以在学校的门口看见这样的现象:孩子到学校不愿意进去,哭哭闹闹,我们家长有时也不知所措,有的家长会气急败坏

的狠狠的破口批评孩子,有的甚至暴跳如雷的动手去收拾孩子。可结果只是两败俱伤,拉大了与孩子的“心距”。其实,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和孩子交流。“这样做好不好?”“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有时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去学校还是不去学校。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样做孩子反而会觉得很舒服,他们会懂得坚持,懂得遵守集体制度的必要性,家长也会和孩子拉近彼此的“心距”!

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我们有时候觉得孩子很小,关注不到他们的想法,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片小天地,虽然不像大人那样复杂,但这片天地是他们心灵成长的沃土,作为家长,我们真的应该关注一下孩子的想法,经常和他们沟通,不要用大人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平等地交流。现代社会比较复杂,孩子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孩子们不成熟的心智很难把握,家长们很困惑,不知与孩子怎么沟通,时常会以一种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这个可以,这个不可以,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真正考虑他们的思想,总认为自己的苦心都是为了孩子好,按自己的意志去安排孩子的生活,而没有考虑他们的感受。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扼杀他们的自我意识,而要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应该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来提出适当的要求,制造出合适的目标。积极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应尽力做到配合与支持,适当地降低要求,就会扩展孩子的空间。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