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
读地理学思想史
读《地理学思想史》这几年来,从本科到读研,我一直在学习地理,人们对地理系的评价不断涌来,包括同学,老师和一些受地理系人原创说法影响的其他学科的人的人云亦云的所谓评论,这种以讹传讹的不负责任的说法及其传播曾一度让我很苦恼,其实这里边又有多少人能仔细研读过整个地理学发生、发展直到今天的学史著作。
我只是想看看地理学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象大家说的那样!由此,在书馆找到了这本已经是十分破旧的《地理学思想史》开始研读,读此书算作建构地理学学科认识的第一步。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学科的发展、延续:辩证法我这里所说的“辩证法”,是指源于黑格尔,经恩格斯后写入我们学校教材中的对历史(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解释过程的一种理论,是马克思的哲学被称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或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辩证”之意。
黑格尔把辩证看作是一个概念由于它自己固有的矛盾双方冲突的结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采纳了黑格尔的定义,并应用于他们对社会和经济过程所作的解释中。
历史是一长串的思维。
黑格尔指出辩证法就是这一长串思维的规则。
他说,任何深入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
黑格尔把这个现象称为一种辩证过程。
”这三个知识的阶段为“正”、“反”、“合”,或“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他认为历史本身就展现了这种辨证模式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适用于历史。
当我们讨论事情时,我们也是以辩证的方式来思考。
我们会试看在别人所说的道理中找出缺失。
,黑格尔称此为‘否定的思考’可是当我们在一个道理中找到缺点时,我们也会把它的优点保存下来。
地理学思想史中的辩证法及我的认识:《地理学思想史》这本书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学思想史的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十九世纪以前,地理学的发展无疑是十分缓慢的,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标志出现在1874年的德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由专业教师们讲授的高级课在大学设置,自此也开启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时期。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第一篇古典时期古典地理学的发轫,作者是用一系列人物的发现及其观点组成,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数学还是文学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并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尼罗河的洪峰期与其他河流不同),尽管人们在对问题答案的探索中不断出现错误(如认为赤道地区温度太高而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在南半球因无法倒立而不可能生存),可能有时还有一些野蛮(如“将身上长毛的野蛮男女”残忍的杀害),但我认为这是文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从地球形状的扁平到圆后来又到球,从柏拉图的直觉理论到亚里士多德的注重观察事实,到埃拉托色尼提出地理学并计算出地球圆周长度。
在中世纪,虽然不同的宗教对地理学的影响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大陆的人们逐渐开始交流,出现了马可波罗、伊本巴图塔等旅行家,航海和制图等技术也有了显著改进。
对中国古代地理学,作者提到《禹贡》及著名旅行家玄奘等人的成就及著作。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作者重点讲述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旅行,其获得的空前大量的新资料及制图成就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还提到地球形状和运动方面的新概念。
古典时期的最后,作者详细讲述了洪堡和李特尔两位地理学开山大师的生平及成就著作,二者的死代表着古典学术的顶峰与结束。
第二篇近代时期对于近代时期地理学的发展,作者首先介绍什么是新地理学,接着对主要国家地理学的发展分别进行论述。
新地理学是1874年在德国开创的,后来德国的新地理学很快传到其他国家,主要是法国、英国和俄国,又(通过其他途径)传到美国。
上述几国对地理学性质这个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德国的新地理学,作者介绍了佩舍尔、李希霍芬等人的地理思想,并评述了其对区域地理、景观学的各种论说与方法。
法国学派的特点是自然与人文两者的平衡发展,不像其他国家出现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明显分家。
英国的地理学发展是从探险考察开始的,作者评述了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和郝伯森的世界大自然区,并论述了英国区域地理学的研究状况。
《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地理学思想史》是一部关于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著作,作者是美国地理学家普詹姆斯杰马丁。
这本书详细地阐述了地理学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地理学思想的梳理,展现了地理学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书中,普詹姆斯杰马丁首先回顾了地理学的起源,古希腊时期的地理学家们,如赫卡泰俄斯、埃拉托色尼等,他们对地理学的贡献。
这些地理学家们不仅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貌、气候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还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书中接着讲述了地理学在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现代的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地理学逐渐从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转变为一门注重理论和科学研究的学科。
尤其是在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如探险、测量、遥感等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使得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日益丰富。
在书中,普詹姆斯杰马丁还重点分析了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等。
他认为,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地理学的发展不仅得益于其他学科的滋养,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阅读这本书,我对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地理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更是一门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
正如书中所说:“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的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在地球上的分布、移动和适应,以及人与地的相互影响。
”第二篇范文:《地理学思想史》[美]普詹姆斯杰马丁著读后感——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审视《地理学思想史》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地理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总结《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是一本系统介绍地理学发展历程和学术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和分析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总结出地理学的发展脉络,揭示出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
本书分为十个章节,介绍了古代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各个阶段的地理学思想。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地理学的发展,包括古希腊地理学的起源及其代表人物。
其中,作者提到了古希腊的高风亮节,带动了早期的希腊地理学的发展。
此外,笔者还介绍了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这本书对地理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二章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思想的发展。
这一时期,地理学逐渐从神秘到科学,从探索到知识积累。
笔者从地图制图、探险以及科学革命的角度,概括了文艺复兴时期地理学的特点和贡献。
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发展。
笔者从自然地理学的起源、地理误差的概念以及地理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气象学、植物生态学等,以及这些研究方法在地理学中的应用。
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笔者强调了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认为地理学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也包括了人文方面。
本章还介绍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人文地理学与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
第七章到第九章分别介绍了区域地理学的发展。
作者介绍了区域地理性质和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并列举了一些区域地理研究的案例。
同时,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亚洲和非洲两个大洲的区域地理学。
最后一章则是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和展望。
笔者认为地理学正日益重视地理空间的概念,并将地理思维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此外,作者还对当前热门话题进行了展望,包括全球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总的来说,《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是一本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
作者通过梳理地理学的发展脉络,系统阐述了地理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本书还以批判性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地理学思想的机会。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
对地理学思想史的总结地理学思想史概述地理学思想史是研究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其中涌现的重要思想流派和学说的学科。
地理学思想史涉及对地球表面与特征的观察和解释,以及对地理现象背后原因和关系的探究。
本文将对地理学思想史进行总结。
地理学思想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对地球和周围环境的认知。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地理观察和理性思考。
西方古希腊的地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阿那克西曼德等人的思想为地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毕达哥拉斯提出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观点,而赫拉克利特则关注地球的物质和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阿那克西曼德提出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对立,这为后来人们对大陆漂移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在18世纪和19世纪,地理学思想经历了重要的变革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地理观察和研究。
德国地理学家荷尔德林开始将地理学定义为“人类与环境关系的科学”,并将其划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
其他重要的地理学家包括德国地质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和英国地理学家弗兰西斯·盖尔。
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其著作《自然景观的画像》中,强调地理学应该是综合性和综合研究的学科。
他提出了地理景观形成的理论,并辩称地质、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对地貌的塑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弗兰西斯·盖尔则提出了地理决定论,认为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和社会结构。
20世纪初,地理学思想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诸多地理学家将其研究集中在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上。
一方面,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策尔对地形表达进行了系统化和科学化。
他创立了现代地貌学,并提出了地貌周期和地貌类型的观点。
另一方面,波兰地理学家爱德华·斯廷格勒提出了环境决定论,主张环境条件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地理学家伊萨卡·鲁比斯微超等人开始利用空间分析和定量方法进行地理研究,从而推动了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二战后,人类社会迎来了少有的黄金发展时期,力推技术革新的方兴未艾席卷全世界,学术界,包含地理学包括界也被席卷其中。
二战后至现在,地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大洲之间的非常频繁对话阶段,詹姆斯的这本著述对此论述很少,对这段时期的学科发展史思索的辩证审视,将留待阅读《地理学和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时在下一份读书笔记中详述。
我对辩证法的认识其实从辩证法而已的原初论述中可以看得出来,它只是用于描述解释社会、经济、历史的发展过程。
不用太费心思,你便可以发现,辩证法在解释本体论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无往而不胜的,这里有陷于“诡辩”的嫌疑。
在预测方面,我觉得它是基本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功用的。
当年爱因斯坦当年看过辩证法后就强调指出,这玩意对自然科学没有任何作用。
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有待考证,但很少辩证法在预测科学发展时的有用成果却是一个现实。
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推断出,否一个命题的否命题其次是否定之否定的命题是什么。
在学科辩证发展过程中,辩证法也无法告诉不足以我们这些。
相反我们却常能见到辩证法的滥用和误用。
这可能是很严酷的现实。
或者我说,辩证法是一只不会生蛋的鸡。
比如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在临考前一个月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考试设定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那么同种说法是,只学语文,第二种说法是极少学数学,这可以看成是“正”和“反”,那么“合”呢?是既学外语又学数学么,这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不太会有人愚蠢到在分析这样的问题时候,搬出哲学思想如此思考。
在网络上的bbs论坛上我们可以看到问题的这种辩证的进步方式,大家以某一弊端为中心陆续发言,发言给我们以不同程度的演说启发,如果非得要用辩证法阐述的路子去阐释,大打折扣你会发现其中的不稳定性会大打折扣。
一个见解的精彩,往往不一定往往产生于所谓的表面上的“否定之否定”或“合题”,有时还会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在不同的人眼中,同一论述的精彩大相迳庭程度会大相径庭,甚至会恰恰相反。
地理学思想史第三版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第三版读后感一开始,我还以为这会是那种干巴巴地罗列一堆地理学家和他们理论的书,就像在看一本古老的、充满灰尘的地理知识清单。
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书里讲地理思想的发展,就像是在讲一个超级长篇的冒险故事。
从古代那些对大地充满好奇,靠着双脚和简陋工具探索周边世界的先人们说起。
他们可能只是想知道翻过那座山后面有啥,或者沿着河流走最终会到达哪里。
那时候的地理思想就像刚发芽的小幼苗,虽然简单却充满生命力。
就好比一个小孩第一次发现自家院子外的世界原来那么大,那些古代地理先驱们也在一点点发现地球这个“大院子”的奥秘。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越来越精彩。
到了中世纪,宗教的影响就像一片巨大的乌云,笼罩在地理思想的天空上。
当时很多关于地理的解释都得和宗教教义相契合,感觉地理思想像是被绑住了手脚,只能在宗教设定的小圈子里打转。
不过呢,就像乌云背后总有阳光,在这个时期也有一些勇敢的学者在偷偷探索,试图冲破这种限制,就像在乌云的缝隙里透出的几缕倔强的光线。
然后就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哇塞,这简直就是地理思想发展的“大爆炸”时期。
那些勇敢的航海家们就像游戏里的超级玩家,开着他们的破船(在现在看来是破船,但当时可牛了)满世界跑。
他们每到一个新地方,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未知宝藏的宝箱。
这个时期地理思想就像突然吃了生长激素一样,疯狂地成长。
新的大陆、新的海洋、新的人种、新的动植物,一下子全涌进了地理学的视野里,感觉地理学像是一个突然暴富的穷人,不知道该先研究哪个好了。
再往后,各种地理学派就像武林中的各个门派一样纷纷登场。
有这个学派注重自然地理,整天研究山川河流的脾气秉性;那个学派专注人文地理,对人类在大地上的活动充满好奇,想知道人们为啥在这儿盖房子,在那儿种庄稼。
这些学派之间有时候还会像武林高手过招一样,互相争论、互相学习。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是一个在地理学游乐场里玩耍的孩子。
一会儿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能有那些地理发现;一会儿又被近代学者们复杂而又严谨的理论弄得晕头转向,不过这种晕头转向还挺好玩的。
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读后感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心想,这讲地理学思想的书会不会特别枯燥,满篇都是难懂的理论和干巴巴的历史陈述呢?结果发现,詹姆斯就像是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把那些看起来很遥远的地理学思想的发展历程,讲得津津有味。
从古代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者开始,那时候人们对地理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像是在雾里摸索着世界的轮廓。
但就是这种懵懂中的探索精神,特别让人着迷。
就像第一个发现某个新大陆的人,他站在那片未知的土地上,心里可能又惊又喜,这种感觉詹姆斯写得好像我自己就在现场一样。
书里提到不同时期的地理学家们提出的各种理论,有些理论在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天真,但在当时那可是思想的大突破啊。
比如说,早期有人对地球形状的各种猜测,从扁平的圆盘到像个鸡蛋一样的形状,每一种想法都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认知局限,但也正是这样一步步走来,才让地理学变得越来越科学、准确。
而且詹姆斯在讲述这些思想史的时候,还巧妙地穿插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这就好像告诉我,地理学不是孤立地在一个小角落里自己发展的,而是跟整个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交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航海时代的到来,那些勇敢的水手们满世界跑,带回了各地的奇闻异事和地理信息,这就大大地推动了地理学的发展。
在说到近代地理学思想的时候,那些复杂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就像是在搭建一座超级宏伟的知识大厦。
地理学家们从单纯地描述地理现象,慢慢地深入到探究背后的原理,什么气候为什么这样分布啦,为什么有的地方地形是这样奇特啦。
这时候我就感觉地理学像一个神秘的宝藏,越挖越深,越挖越有趣。
读这本书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
有些地方涉及到很深奥的哲学思考和专业的地理术语,就像路上突然遇到了几个小水坑,得稍微停下来琢磨琢磨才能继续往前走。
但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让我意识到地理学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玩意儿。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地理学思想史》一书,作者罗马·切尔菲(ROMANO GHERARDI)是意大利帕尔马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书中涵盖了地理学的诸多方面,内容充实广泛,思维独到,精彩纷呈。
读完本书,我对地理学的思想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漫长的人文传统、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地球科学、20世纪的地理思想。
其中,漫长的人文传统一章,文字流畅易懂,从远古时期开始,按时间顺序阐述了人们在地理学方面的认知和思考,如早期的地图绘制、古希腊的自然地理学、罗马的实用地理学等。
我最为关注的是第二部分的内容,作者详细讲述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地球科学,这一时期,地球本身开始成为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科学的诸多学科逐步形成,人们对地球的认知史无前例地加深了。
而在这个时期,欧洲各国的探险家、地理学家勇往直前地探索着未知的大陆、未知的海洋,开展了一系列地理探险活动。
其中,英国的达尔文和德国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是两位地理探险家和地球科学家。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追问了生物起源和演化的问题,提出了物种选择的理论,这一理论激发了后来的生态学研究;而亚历山大·冯·洪堡则通过实地考察和大量的测量工作,发现了物质的等量变换规律,推动了地学、气象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发展。
再来说一说本书最后一部分,作者将20世纪的地理思想分为5个主题进行阐述。
其中,文化地理学对我影响很大,它将地理和人文文化相结合,从这个视角来认知地理空间、地域发展和人文活动。
文化地理学提出了人文-自然相互作用的观点,强调地理要素的空间联系和相互影响,预示着地理学的全面转型和广泛应用。
人与空间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被提上了议程,地理学也不再只是在某一科学范畴内被研究,而是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更好地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总之,读完《地理学思想史》这本书,我深感地理学作为人文与自然研究领域,对人类的认知和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掌握地理学知识,具备地理学思维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也能帮助我们做好区域规划和开发,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法国地理学思想史法国地理学发展史:其中我们一般认识的就是2个人,维达尔·布拉什和戴维斯,一个是人文地理学法国始祖,一个是在地貌学上以轮回侵蚀理论著称。
他们都是法国地理学的牛人。
另外通过读书,也同时认识到另外几个知名人物。
阿德芒戎和白吕纳,德马东。
其中阿德芒戎和白吕纳都是维达尔的徒弟,在人文地理上上贡献有所不同。
其中白吕纳主张区域的观点,而阿德芒戎曾经和德马东分别主持《法国地理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部分。
回到本书中,诞生(1872-1905),直觉(1905-1939),分化(1939-1969),重组时期(1969-1994)。
总的说来,就是地理学的自己的经历发展过程,并不是单单的法国的地理学过程。
曾经自己说道地理学没有自己专业的研究对象,对自己学科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定义。
而这些现象在这本书也提到了,可见地理学危机不是单单中国,法国问题,而是全球地理学的问题。
而我读完这本书后,书中说道2种思路可以缓解危机(注意是缓解,并不是根治)。
1是用地理学观点介入到其他工作或者专业学习中,毕竟地理学观点在很多方面对决策是起重要好区域作用的。
比如说规划决策,项目策划等等。
或者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中。
2是地理学自己研究对象的重组,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结合导师等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自己特长或者兴趣重点。
这一点我可以结合我们学院的情况来说。
目前地理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老师,大多数都有专业分工和协作。
保罗·韦雷说:“专门化无疑造成地理学一分为二的趋势,久而久之,会走向其否定的。
但是,人民可以期望一种研究的分工。
地理学必然地要走前演进,不必为此惊慌失措。
况且,这种演化还可能带来有益的事实,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
”而老师分工中,我大概可以提及一下:薛德升老师负责工业地理,社会地理等,比较全面的老师;刘云刚老师是政治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方面,李志刚老师和何深静老师是偏社会地理学方面,但是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地理学思想史王爱民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王爱民”读后感
这本中国人写的地理书,注重概括,注重多维度的分类与诠释,注重全面,推荐像我这样对地理学一知半解且哲学逻辑思维不强的人看。
作者学习约翰克利斯顿,从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基本哲学维度切入,首先介绍什么是地理学,进而在哲学与科学的途径下审视地理学思想,再以以时间、国家、主题三个维度阐释地理学思想史的发展的地域差异。
最后对地理学思想从人地关系论、区域论、生态论等方面加以评述。
这个的逻辑是先概览,站在高维视角的审视,回到思想史本身,再进行评价与批判的逻辑。
第一篇和第二篇的逻辑思辨,如果不是逻辑基础很踏实的,比如我,看起来比较吃力,当然收获也很大,例如对哲学三论的认识,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榜样;第三篇是这本书的核心,因为通过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的地理学思想流变,基本可以概览地理学思想的全貌,再到后现代,就明白为什么后现代是乱的了;第四片的话,是再帮读者整理,引导读者去批判和归纳。
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读后感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心里还犯嘀咕呢,这讲历史的书会不会很枯燥。
没想到啊,詹姆斯就像一个会魔法的故事大王。
他从地理学最初的那些模糊概念讲起,就像是在讲一个古老部落里人们对周围山水的懵懂认识。
原来,最初的地理学不过是人们为了生存,搞清楚哪里有水源,哪里有猎物,哪里适合居住。
这种最原始的需求就像是地理学这棵大树的种子,小得不起眼,却有着无限的生机。
随着书页翻动,我看到地理学慢慢长大。
古希腊那些聪明的脑袋开始琢磨地球到底是个啥形状。
有人说平的,有人说圆的,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就像一群小孩在争论天空中的星星到底是不是神仙点的灯一样。
不过呢,正是这种争论,推动着地理学一步步往前走。
那些古希腊学者对地球形状的探究,就像给地理学注入了第一剂成长激素,让它开始茁壮成长。
书中讲到地理大发现时期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超级刺激的冒险大片。
那些探险家们就像一群勇敢的牛仔,驾着船冲向未知的大海。
麦哲伦环球航行那段,我感觉自己的心都跟着他的船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起伏。
他们不仅仅是在寻找新的贸易路线,也是在给地理学的地图添砖加瓦。
每一个新发现的岛屿,每一片新探索的大陆,都像是地理学这个大拼图里新找到的一块。
而且这些探险家可有意思了,有的是为了财富,有的是为了名誉,有的可能就是单纯好奇,想看看海的那一边到底有啥。
再往后看,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又像是一场科技的狂欢派对。
各种仪器、技术都加入进来。
卫星在天上飞,能把地球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给地球拍了无数张超级高清的自拍照。
地理学家们拿着这些照片,就像拿到了打开地球奥秘的金钥匙。
这时候的地理学不再只是研究山川河流,还开始关注人类和环境的关系。
比如说城市的发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是怎么折腾地球的。
感觉地理学就像一个多功能的工具,一会儿是考古学家的小铲子,挖挖古代地理的秘密;一会儿又像环保卫士的盾牌,守护着地球这个美丽家园。
詹姆斯把这么复杂的地理学思想史写得这么生动,让我这个以前对地理学历史只知道个大概的人,像是突然走进了一个装满宝藏的山洞。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研究生学位课程读书报告封面科目地理学思想史专业自然地理学学号 201000000 姓名□□□日期 2010年00月00日西北大学研究生处制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现状及进展——读《2008-2009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地理学)》非常有幸能上□□□教授和□□□副教授讲授的《地理学思想史》,亦缘于此,阅读了《2008-2009地理学学科发展报告(自然地理学)》。
为了更好的理解,还先后阅读了郑度院士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瞻》,郑度和陈述彭院士合著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杨勤业研究员、郑度院士、吴绍洪研究员和葛全胜研究员合著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宋长青主任和冷疏影研究员的《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倪绍祥教授的《论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等一系列综述性文章。
原本信心满满,以为阅读大牛巨著后就能站在“巨人的肩上”,鸿篇阔论。
然落笔时却显生怯,地理学究竟是什么?我们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本质是什么?……是的,有太多的“明确的答案”:“地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是研究时空组合”;“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以智慧圈为核心”……诸如此类。
但没有一个可以让地理学人“扬眉吐气”的定义,亦因为此,地理学从哈佛等著名高校消失,钱学森同志成为了中国地理科学的“擎天一柱”,地理学一心往国民经济核心部门靠拢往往却靠边、靠后站……自然地理学毕业生出了可怜巴巴的几个研究院所和高校外,几乎就业无门。
面对这样的窘境,中国自然地理学发展的怎样?应该怎样发展?一、提出地表过程研究,把握住时代脉搏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黄秉维先生提出综合研究地表物理过程、化学过程与生物过程的方向。
国内一般认为,这比发达国家在全球环境变化中开展类似的研究约早20多年。
也正是这一前瞻性的指导,使得中国自然地理在经过描述阶段(自然现象的整编)后,能够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竺可桢引领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入“格物”之门,那么,黄先生的地表过程研究则属于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之举,当然,中国由于阶级斗争错过了“计量运动”的命中注定,使得谢费尔对例外主义方法论进行挑战之时,中国也开始了地理学究竟算不算一门科学的争论。
地理学思想史第三版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第三版读后感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嘀咕着这会不会是那种干巴巴、充满艰涩理论的书。
没想到,它就像一个知识渊博又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地理学思想发展的长河里。
从古代开始,那些先哲们对地理的认识就充满了奇思妙想。
他们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全靠眼睛看、脚去丈量,还有大脑里天马行空的想象。
古希腊人觉得地球是圆的,这在当时可真是超级前卫的想法啊!就像在一群人都以为世界是平的情况下,突然有人跳出来说,“咱们其实住在一个大圆球上呢!”那得引起多大的轰动。
这让我不禁感叹,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真是与生俱来的,哪怕啥都没有,光凭好奇就能琢磨出这么厉害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到中世纪,地理学的发展有点像是被摁下了慢放键。
宗教的影响就像一团浓雾,笼罩着人们对地理的认识。
不过呢,这也像是黎明前的黑暗,为后来的大爆发积攒着力量。
到了地理大发现时代,哇塞,那就像是地理学的狂欢派对开始了!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起航,像麦哲伦这种猛人,直接绕着地球转了一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这时候的地理学就像被注入了超级能量,一下子就突飞猛进。
探险家们带回来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动植物、关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故事,就像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地理学家们忙得不亦乐乎,一边整理这些新发现,一边思考着背后的地理规律。
再往后,近现代的地理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同的流派就像武林中的各个门派一样,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有研究自然地理的,整天和山川河流、气候土壤打交道,感觉就像是大自然的好朋友,能读懂大自然的喜怒哀乐。
比如说研究气候变化的学者,他们就像地球的气象预报员,只不过这个预报的时间跨度超级长,要预测地球未来的气候走向,这任务可艰巨了,但又特别酷。
还有人文地理这个分支,关注的是人类和地理环境的互动。
这就有趣了,研究城市地理的就像城市的“医生”,看看城市哪里布局不合理,哪里交通堵塞,然后想办法给它“治病”。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doc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法国地理学思想史法国地理学发展史:其中我们一般认识的就是2个人,维达尔·布拉什和戴维斯,一个是人文地理学法国始祖,一个是在地貌学上以轮回侵蚀理论著称。
他们都是法国地理学的牛人。
另外通过读书,也同时认识到另外几个知名人物。
阿德芒戎和白吕纳,德马东。
其中阿德芒戎和白吕纳都是维达尔的徒弟,在人文地理上上贡献有所不同。
其中白吕纳主张区域的观点,而阿德芒戎曾经和德马东分别主持《法国地理卷》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部分。
回到本书中,诞生(1872-1905),直觉(1905-1939),分化(1939-1969),重组时期(1969-1994)。
总的说来,就是地理学的自己的经历发展过程,并不是单单的法国的地理学过程。
曾经自己说道地理学没有自己专业的研究对象,对自己学科的定义也没有一个完整权威的定义。
而这些现象在这本书也提到了,可见地理学危机不是单单中国,法国问题,而是全球地理学的问题。
而我读完这本书后,书中说道2种思路可以缓解危机(注意是缓解,并不是根治)。
1是用地理学观点介入到其他工作或者专业学习中,毕竟地理学观点在很多方面对决策是起重要好区域作用的。
比如说规划决策,项目策划等等。
或者参与其他研究项目中。
2是地理学自己研究对象的重组,结合自己兴趣爱好结合导师等等多方面因素,选择自己特长或者兴趣重点。
这一点我可以结合我们学院的情况来说。
目前地理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的老师,大多数都有专业分工和协作。
保罗·韦雷说:“专门化无疑造成地理学一分为二的趋势,久而久之,会走向其否定的。
但是,人民可以期望一种研究的分工。
地理学必然地要走前演进,不必为此惊慌失措。
况且,这种演化还可能带来有益的事实,如果我们能从中汲取。
”而老师分工中,我大概可以提及一下:薛德升老师负责工业地理,社会地理等,比较全面的老师;刘云刚老师是政治地理学和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方面,李志刚老师和何深静老师是偏社会地理学方面,但是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地理学思想史读书笔记
《地理学思想史》(詹姆斯著)读书笔记一、古典时期古典地理学的发轫,作者是用一系列人物的发现及其观点组成,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数学还是文学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并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尼罗河的洪峰期与其他河流不同),尽管人们在对问题答案的探索中不断出现错误(如认为赤道地区温度太高而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在南半球因无法倒立而不可能生存),可能有时还有一些野蛮(如“将身上长毛的野蛮男女”残忍的杀害),但我认为这是文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从地球形状的扁平到圆后来又到球,从柏拉图的直觉理论到亚里士多德的注重观察事实,到埃拉托色尼提出地理学并计算出地球圆周长度。
在中世纪,虽然不同的宗教对地理学的影响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大陆的人们逐渐开始交流,出现了马可波罗、伊本巴图塔等旅行家,航海和制图等技术也有了显著改进。
对中国古代地理学,作者提到《禹贡》及著名旅行家玄奘等人的成就及著作。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作者重点讲述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旅行,其获得的空前大量的新资料及制图成就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还提到地球形状和运动方面的新概念。
古典时期的最后,作者详细讲述了洪堡和李特尔两位地理学开山大师的生平及成就著作,二者的死代表着古典学术的顶峰与结束。
二、近代时期对于近代时期地理学的发展,作者首先介绍什么是新地理学,接着对主要国家地理学的发展分别进行论述。
新地理学是1874年在德国开创的,后来德国的新地理学很快传到其他国家,主要是法国、英国和俄国,又(通过其他途径)传到美国。
上述几国对地理学性质这个问题做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德国的新地理学,作者介绍了佩舍尔、李希霍芬等人的地理思想,并评述了其对区域地理、景观学的各种论说与方法。
法国学派的特点是自然与人文两者的平衡发展,不像其他国家出现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明显分家。
英国的地理学发展是从探险考察开始的,作者评述了麦金德的大陆腹地说和郝伯森的世界大自然区,并论述了英国区域地理学的研究状况。
读《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
读《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正如一句名谚“地理学就是地理学家所做的事”所揭示,地理学家之间,地理学与地理学家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补充和促进的关系。
杰弗里·马丁通过提供了古代、中世纪以及现代西方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地理观念的演变史,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地理学与地理学者的概况,让我们对世界范围的地理学研究和实践有了跨文化理解。
杰弗里·马丁是美国著名地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地理学史和地理学思想史。
他是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教授和名誉教授。
除了《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他还著有《地理学的性质》等。
该书总共有20 章,分为3 大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第一章,可以算作全书的导言,概括介绍地理学思想史的性质、阶段划分以及地理学学科的总括介绍;第二部分是古典时期的地理学发展历史,叙述了从古典地理学的萌芽、中世纪、地理大发现时代到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和李特尔(Carl Ritter)时代的地理学沿革与演变;第三部分是近现代时期,作者以国家学派为主,着重介绍了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日本、美国的地理学发展,而尤以美国介绍为多(3 章),并用 2 章专门介绍应用地理学以及新的观察和分析方法,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地理学的传统和创新。
在什么是地理学的关键问题上,杰弗里·马丁赞同著名地理学家赖特(John Wright)“地理多样性”(Geodiversity)的提法,即认为地球表面的差异性是地理学的关键。
这是因为,感受地方差异可以说是人的本能之一。
从洪堡和李特尔时期直到赫特纳(Alfred Hettner)和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都把区域作为地理学的主要或核心的研究对象。
美国地理学家威廉·帕特森曾在《地理学的四个传统》一文中归纳了地理学的四个传统:自然地理学、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
读书报告 地理学思想史
5
第三篇现代时期(1945—1972)共分为三章, 介绍了二次大战以后的最近三十年来地理学的新 动向。作者把这个时期成为地理学的革命时期。 这一篇中,詹姆斯阐明了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空 间的范式,探索了区域一词的含义、区域分析的 方法、区域类型与级别,阐明了通论和区域地理、 描述与解释的关系,论述了六十年代以来解释学 派的论点和计量革命的意义。另外,作者还专门 介绍了现代地理学中所采用的新的观察与分析方 法。
8
3、地理学思想史指要—杰弗里· 马丁《所有可能 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评介。 作者:叶超,蔡运龙。 主要内容:(1)地理学与地理思想史 地理学思 想史是地理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 说是地理学史的精华,它渗透并体现在地理学史 的发展过程中。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对地理学至 关重要,它是了解地理学内容和理解地理学性质 的必然路径。通过了解地理学思想史,我们可以 把握地理学的关键并抓住它的突出特点。
12
二是近代地理学阶段---综合自然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以洪堡《宇宙》——自然地理学、李特尔《地学 通论》——人文地理学、 李希霍芬:用综合的观 点研究自然界、 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理研究为主 要代表,标志着综合自然地理学萌芽时期。 三是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20世纪四十年代理论 体系的形成,主要以并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学原 理》 、伊萨钦科《自然地理学原理》为主。
作者:宋长青,冷疏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 会地球科学部,北京 100085 ) 文章主要论述了地理学的学科战略地位、地理学 的发展概况、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自然地 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
15
文章摘要主要谈到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 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 住机遇、迎接挑战。 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 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 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 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 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 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 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 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 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 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
地理学思想史读后感读《地理学思想史》〔刘盛佳〕有感城环学院曹阳 2022210006 地科一班[摘要]之前就被刘盛佳教授的事迹所感染,对他的钻研精神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一次我走进了他的《地理学思想史》可谓是如同与哲人交谈,收获颇丰,在此与大家分享几分我的收获与感悟。
本文主要讲了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的起源,新大陆的发现,刘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中国地理学说的出现以及中国的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单源说双源说地理大发现沈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1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的起源“开头是好奇心引起的〞,人类的生存与开展离不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开展的条件,故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了解是凡人类皆必须有的,世界上地理知识的产生,不受地域国界的局限,正是因为人们好奇心,推动着人们不断的探索发现,对地理环境的认知不断加深,地理学一步步向我们走近。
对于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的起源,刘教授提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单源说,也是地理学家赫特纳所持的观点,他认为地理知识和地理学起源于希腊。
而另一种是地理学发双源的学术观点,近年来,日本学者野间三郎、松田信、海野一隆、高桥正在新纂人文地理学著作《地理学的历史和方法》中将地理学的历史分“东洋〞和“西洋〞两局部表达,这种双源观点较单源观点更进步,更确切些。
这两种观点让我对地理学的起源有了更新的认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杂乱无章。
2中国与地理大发现也许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然而在这本书中,刘教授又一次提到了是中国人最早发现了美洲,这也是有证据的。
因为亚、美两大陆相隔的最近点是只有86公里,而这86公里的白令海峡又有漫长的结冰期,无需航行就可互达。
在此还不得不联系到中国的航海事业,中国可谓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这绝对不是没有根据。
航海事业的开展有两个必备的要素,一是造船技术,二是导航技术。
众所周知,指南针是中国的四大创造之一,海上事业由于指南针的应用,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开展,不仅使我国成为古代最大的航运国,而且跻身于印度洋的航运大国,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也是值得今天的中国人骄傲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姓名:周觅 学号:2009210137
《地理学思想Biblioteka 》(詹姆斯著) 读书笔记 第一篇 古典时期
古典地理学的发轫,作者是用一系列人物的发现及其观点组成,这是人们对地球的初级探索阶段,无论在数学还是文学都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开始思考并发现问题(如为什么尼罗河的洪峰期与其他河流不同),尽管人们在对问题答案的探索中不断出现错误(如认为赤道地区温度太高而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在南半球因无法倒立而不可能生存),可能有时还有一些野蛮(如“将身上长毛的野蛮男女”残忍的杀害),但我认为这是文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从地球形状的扁平到圆后来又到球,从柏拉图的直觉理论到亚里士多德的注重观察事实,到埃拉托色尼提出地理学并计算出地球圆周长度。
在中世纪,虽然不同的宗教对地理学的影响不同,但总体来说各大陆的人们逐渐开始交流,出现了马可波罗、伊本巴图塔等旅行家,航海和制图等技术也有了显著改进。对中国古代地理学,作者提到《禹贡》及著名旅行家玄奘等人的成就及著作。
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作者重点讲述了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旅行,其获得的空前大量的新资料及制图成就对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作者还提到地球形状和运动方面的新概念。古典时期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