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硫和氮氧化物》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此外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用所学化学知识进一步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态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本阶段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做实验。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利用实验,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学习。
但他们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不高,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3)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在社会中的应用。
(2)通过SO2的功与过,认同赞赏化学学科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增强科学探究精神(3)通过SO2性质探究活动,激发学生透过观察探究本质的兴趣。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氧化物》教案2篇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氧化物》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sulfur and nitrogen oxides compulsory 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氧化物》教案2篇前言: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本教案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氧化物》教案2、篇章2: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氧化物》教案篇章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氧化物》教案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
教学重难点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可逆反应。
教学工具多媒体翻页笔白板笔白板刷教学过程[投]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讲]请看当天空气质量日报的污染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首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讲]今天我们来共同讨论关于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问题[板书]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一、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和三氧化硫[投影视频]硫磺的存在形式和硫单质的物理性质[讲解并投影小结]存在形式:游离态: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石化合态:硫化物和硫酸盐,如硫铁矿FeS2、黄铜CuFeS2、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板书](一)、硫(sulphur)俗称硫磺。
1、硫的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熔沸点都很低。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教科书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环境问题,最后教学内容落实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给自然环境、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方法等。
总体的思路是先弄清楚有关污染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教材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氧化硫的性质;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时可将本节教材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最后综述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的预防措施。
本节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二氧化硫的相关知识。
教材从空气质量日报引出二氧化硫,以此为基点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等相关性质进行探讨,同时简要介绍了硫和三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理解起着加深巩固的作用。
通过实验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空气质量日报引入二氧化硫,让学生初识SO2,知道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从而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学习SO2,通过实验探究污染物SO2的性质、并了解酸雨的成因。
最后学以致用,对比旧知识探讨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鉴别。
三、教案使学生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珍爱家园——做地球的主人。
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难点可逆反应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通过学生探讨、设计实验,类比、归纳总结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体系。
2.启发引导:引导学生将SO2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作用比较;对SO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来理解。
3.多媒体辅助:采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增大课堂容量,增强课堂效果。
仪器、用品Na2SO3固体、浓硫酸、品红溶液、石蕊试液等;矿泉水瓶、分液漏斗、试管、烧杯、酒精灯等;投影仪,多媒体。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硫、二氧化硫的性质。
2、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漂性。
教学重点使学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可逆反应。
教学方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分析以上图表)空气污染物包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
一、二氧化硫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10℃),易溶于水(1∶40)。
(演示实验)展示二氧化硫的水溶性以及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2.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SO2+H2O=H2SO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
例如:CO2+H2OH2CO3【思考】2H2O=2H2+O2与2H2+O2=2H2O是可逆反应吗?(2)漂白性(演示实验)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思考:在亚硫酸溶液中滴入几滴品红试剂,红色立即褪去,说明SO2具有什么性质?加热后,红色恢复,说明了什么?SO2具有漂白性,但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使颜色恢复。
(展示图片)SO2的漂白性[思考]除了SO2,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漂白性?(播放动画)对比氯水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物质/漂白氯水二氧化硫原理、氯水中HClO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SO2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效果、永久性、暂时性、范围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石蕊变红)(3)SO2中的化合价是+4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二氧化硫的用途⑴制造硫酸。
⑵可以漂白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方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本节课是化学人教课标版高中必修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的内容。
是在学完了硅及其化合物和氯及其化合物之后,连续进展的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的学习。
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是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响,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响。
对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教学,应留意使学生学会通过试验得出物质性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试验,然后进展分析得出结论,并能够由性质联系其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指导实践。
本节课为 1 课时,45 分钟。
二、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1、了解氮、硫等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2、了解氮、硫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生疏氮、硫及其化合物的广泛用途。
4、了解某些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
过程与方法:1、以非金属学问的学习为线索,通过多种活动,进一步把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力气。
2、体验通过试验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加以分析的争论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试验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体会试验对生疏和争论物质性质的重要作用,养成求实、创的良好品质。
2、在指出某些非法的应用会对人体安康和社会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是高一学生;·学生有过分组试验学习的阅历;·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有较深厚的兴趣;·学生已经学习了硅、氯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学生对常见的化学现象很生疏。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承受试验法和自主探究法,即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性质,并将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相联系,与实际生活、生产相联系,理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中留意以下原则:①贴近生活,着眼于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试验,争论并表达结论。
③充分调动学生的乐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化学人教课标版高中必修①·特地为本课制作的课件·相关试验仪器和用品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教师活动:用天气预报引入课题。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来源;2.掌握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危害和防治措施;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1. 硫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和三氧化硫(SO3)。
它们是工业生产和燃烧化石燃料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燃油、燃气、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以及交通运输、家庭燃料燃烧等。
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它能刺激呼吸道,引起气喘、支气管炎等疾病;还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雾,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土壤、水体、植物等造成严重的损害。
(2)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它的主要来源是硫酸生产过程中的排放。
三氧化硫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很大。
它能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眼结膜炎、气管炎等疾病;还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雾,导致酸雨的形成。
2. 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它们也是工业生产和燃烧化石燃料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等。
一氧化氮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但它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进而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损害。
(2)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它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等。
二氧化氮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很大。
它能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引起眼结膜炎、气管炎等疾病;还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雾,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土壤、水体、植物等造成严重的损害。
3. 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处罚;2.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3.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等;4.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个人和家庭的能源消耗。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随堂练习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组成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2. 氮的氧化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氮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2. 教学难点: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和制备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2. 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硫和氮的元素性质,引导学生思考硫和氮的氧化物。
2. 教学新课:介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组成和分类。
3. 实验演示:展示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5.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1. 判断题:(1)硫的氧化物只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氮的氧化物只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3)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 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硫的氧化物?A. 二氧化硫B. 三氧化硫C. 二氧化硅D. 三氧化二硫(2)下列哪个不是氮的氧化物?A. 一氧化氮B. 二氧化氮C. 氮气D. 三氧化二氮3. 简答题:(1)请简述硫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2)请简述氮的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4. 计算题:某实验室制备了20g二氧化硫,请问理论上可以制备多少氮气?(提示:根据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六、教学内容1. 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应用:环境污染和大气化学。
2. 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检测方法。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 《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
必修1 第四章第三节《硫与氮的氧化物》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和环境问题;2. 掌握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环境问题;2. 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3. 如何防治酸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的环境问题;2. 培养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探究性学习法;2. 合作学习法;3.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以“邂逅酸雨”为题,引导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过的环境问题,思考酸雨对环境的危害;2.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性质,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新知(30分钟)1. 学习硫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硫的氧化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2. 学习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结构式、性质和用途,了解氮的氧化物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影响;3. 学习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了解酸雨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4. 学习如何防治酸雨,了解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三、巩固与拓展(25分钟)1.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完成《硫与氮的氧化物》的思维导图;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讨论;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并以小组展示的形式呈现。
四、反思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质量,及时整理反馈意见;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
教学反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硫与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和控制硫和氮的氧化物排放。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对大气、水体、植物、土壤的环境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高一化学上册必修1《硫和氮的氧化物》教案三篇
【导语】教学是⼀种创造性劳动。
写⼀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酸⾬的形成的原因。
【过程与⽅法】 运⽤实验观察获取信息,通过归纳对信息进⾏加⼯。
体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热爱科学,树⽴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SO2的漂⽩性、还原性和氧化性。
【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第⼀环节:导⼊新课 教师:同学们好,我们知道在⼲燥的季节⾥⼤家都希望有⼀些⾬⽔降临,那么除了正常的⾬⽔之外,还有⼀种⾬⽔被称作酸⾬,⼤家了解它么?今天⽼师就给⼤家带来了⼀段有关酸⾬的视频,请看⼤屏幕。
教师:播放酸⾬视频,酸⾬视频展⽰酸⾬对我们环境,动物⽣存,建筑物及⼈类⽣活⽣产的影响以及酸⾬知识。
组织学⽣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酸⾬危害有哪些,酸⾬的主要成分有什么? 学⽣活动:回答危害⽅⾯并说出酸⾬主要成分有⼆氧化硫、⼆氧化氮、⼀氧化氮等。
教师展⽰:⼤家请再看看⼤屏幕上展⽰的图⽚,酸⾬对空⽓污染的报告,SO2中毒现象,被SO2漂⽩过的⾷物,⼤家说这些现象中都免不了⼀个始作俑者,是什么呀? 学⽣回答:SO2,(由此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语⾔:今天我们就⼀起来认识⼀下SO2。
【板书】课题3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环节:新课教学 1.SO2的物理性质研究 教师多媒体呈现并讲授:⼆氧化硫中重要的是硫元素的存在,硫的物理性质如下:淡*晶体,脆,不溶于⽔,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硫或者含硫化合物在空⽓中燃烧⾸先⽣成⼆氧化硫。
化学⽅程式为:S+O2====SO2,硫在空⽓中燃烧发出淡蓝⾊的⽕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焰。
教师提问:经过前⾯的学习,⼤家思考下我们从哪些⽅⾯可以确定SO2的物理性质呢? 教师引导:回忆上节课研究氯⽓的性质的⽅法,思考从哪些⽅⾯去研究SO2的性质。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实验探究的快乐。
2、了解SO2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的技能。
3、培养实验设计、观察、分析能力,训练知识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难点:SO2的化学性质、可逆反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重大的空气烟雾污染事件,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虽然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那么如何在保护我们的自身健康基础上合理利用二氧化硫,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新知学习思考交流从物质组成形式看, SO2和C02从组成上看相似,其性质可能相似。
C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SO2是否也是? 如何验证? 学生根据酸性氧化物的定义思考检验方法实验探究 1、展示一试管SO2气体,观色并闻味2、将一集满S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晃动、观察、橡皮塞塞上后,取出水面,3、用PH试纸测(实验2)所得溶液的酸碱度。
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4、在盛有二氧化硫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震荡。
观察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总结物理性质,归纳整理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易液化(-10℃)。
2、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3、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思考交流1、课本上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我们写的有何差别?为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可逆2、那么可逆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有何联系和区别?的代表什么含义?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探究SO2溶于水和H2O反应生成H2SO3,H2SO3很不稳定,易分解成SO2和H2O。
高中化学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doc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课时。
本节教材是在介绍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基础上引入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即让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基础,又让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设计思路:本堂课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引申、分析讨论,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
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这种由狭义至广义、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安排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教学流程:激发兴趣------- ►提出课题 ---------- > 研究产生一> 对比归纳三、教案仪器、用MnO2, H2O2, NO, NO2, H2O,试管,铁架台,导管,集气瓶,水槽。
品2NO (无色)+O2=2NC)2 (红棕色)透过现象看本【提问】现在同学们对NO 和NO2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请问,一瓶无色的NO气体,在空气中打开瓶盖,可以看到什么现象?【演示实验】在通风橱中打开装有NO气体的集气瓶。
【追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NO? 溶于水可生成硝酸。
【演示实验】将一支充满NO2的试管倒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
请同学们观察现象并把你看到的现象描述出来。
【追问】气体是否完全溶解?为什么?【设疑】请同学们设计实验使NO2尽可能多的被水吸收。
画出你所设计的装置图。
【演示实验】向盛装NO2气体的试管中通入氧气。
请大家观察并写出此实验的原理。
【观察,思考】在瓶口出现红棕色,最终整瓶气体变成红棕色【观察,回答】NO?在水中溶解,气体的颜色逐渐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设计摘要:课前准备、课上的讲授及课后的复习是教学设计的前提,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只是从知识结构角度去讲授;教师通过引导、讲授等方式,以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点安排了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so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有关no、no2、o2等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简单计算。
其目的是能更好的传授改节的识。
关键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185-01
一、教学目标
掌握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性质,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其控制。
通过对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推测及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了解酸雨形成的途径及防治方法,增强环保意识;通过对氮氧化物的功与过的探讨,认识事物的两面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性质。
so2的氧化性与还原性;有关no、no2、o2等混合气体与水反应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
利用网络搜索查询当地城市某一天的空气质量报告,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下列问题。
1.为什么空气质量报告中要提供so2、no2的指数?它的意义何在?
2.空气中的so2、no2主要来源是什么?
启发学生从自身感受的角度讲述大气污染的情况。
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
对以上问题要更深一步了解,引入本节课的课题——硫和氮的氧化物。
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co2也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它们性质上有何异同?
co2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a、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
b、化学性质:①一般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②与水化合co2+h2o=h2co3。
③与碱反应 co2+ca(oh)2=caco3↓+h2o。
④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是酸性氧化物。
我们如何验证一种氧化物是否酸性氧化物?从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分析;从大多数酸性氧化物与水作用的情况分析;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1.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so2气体。
2.在通入so2的蒸馏水中滴加石蕊试剂。
从上面的实验和以前学习的知识了解到so2、co2通入石灰水中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要求学生写出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问学生:如何鉴别so2、co2两种气体?
利用so2的气味、漂白性、还原性等进行鉴别;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动手实验可参考如下设计。
1.收集so2、co2各一瓶,闻气体气味;
2.将so2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3.分别将so2、co2气体通入酸化的kmno4溶液中。
so2可使紫红色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的漂白作用吗?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so2,在so2中硫是+4价,它可以在反应中升高,也可降低,故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o2物理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它还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根据二氧化硫的性质,联系生活实际分析,so2有哪些用途?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织物都可利用so2来漂白,但某些不法商家却利用so2来漂白食物,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在现实生活中,你如何利用化学知识来辨别是否添加了so2?组织学生讨论。
品红溶液通入so2再加热到沸腾。
so2与有色物质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是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2的漂白作用与氯水漂白作用是有区别的;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用几分钟时间给小组成员归纳要点,由学生代表陈述,其余同学补充)。
氮也具有的氧化物,那么氮的氧化物有几种、其中氮有几种价态、氮的氧化物中属酸酐的有哪些、no、no2的互变关系如何?
1.氮的氧化物有5种价态
no2与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气体,根据已学知识如何鉴别这两种气
体?组织学生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回答,可参考以下方法:
1.将两种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水溶液的颜色;
2.利用agno3溶液鉴别。
设计实验:给你一试管二氧化氮,要求尽可能多地使no2被水吸收。
从3no2+h2o=2hno3+no;2no+o2=2no2两化学反应综合考虑,归纳小结no、no2、o2等混合气体与h2o反应的两个总反应: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拓展延伸例:将一充满no2和no的混合气体倒立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若水上升到1/4处,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为多少?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试管中气体体积缩小的原因是什么;利用差量法计算。
3no2+h2o=hno3+no δv=2
[课堂讨论]保护环境——如何防治so2、no2对大气的污染?
[教学反思]在本小节的教学上,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对凡是学生能自己掌握的知识,都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小结,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点评,如本节有关so2与co2的性质对比,因而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可用于典型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实验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按学生的思维层次提出了一系列的拓展延伸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实
验探索的环节及资料查询上,可考虑课前以小组形式开展活动,从而保证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小结no2和no对比等内容;按学生的思维层次提出一系列的拓展延伸问题;重点设计实验探索和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查询等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