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学术前沿

合集下载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近代中国的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差异性,是一个备受学者关注的话题。

传统史学是指中国古代的历史研究学术体系,而新史学则是指近现代的历史研究学术体系。

两者在研究方法、视角、对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至关重要。

传统史学注重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侧重于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分析,尤其是对经典文献的研究。

而新史学则更加关注历史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强调理论研究和方法论创新。

传统史学以编修工作为主,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而新史学更注重学科的跨界性和交叉性,注重历史研究的学术性和前沿性。

在研究视角上,传统史学着重于政治史和文化史,尤其是皇权史和官制史。

而新史学则更关注社会史和民俗史,重视底层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变迁。

传统史学的研究视角较为局限,绝大多数研究对象是政治人物和官僚机构,忽视了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的历史。

而新史学则强调多元视角和多元文化,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注重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

传统史学注重史学家的思想和个人风采,往往将历史研究与文人意识相联系。

而新史学则更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注重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规范。

传统史学往往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史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往往受到儒家思想和文人风范的影响。

而新史学则更为开放和包容,倡导科学方法和世界性思维,更加强调对历史现象深层次规律的探究。

传统史学与新史学在研究方法、视角、对象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传统史学注重史料的搜集和整理,侧重于对古代文献的解读和分析,视角较为局限,忽视了社会底层和少数民族的历史。

而新史学更注重历史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强调理论研究和方法论创新,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注重普通人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更强调科学性和客观性,注重历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规范,更为开放和包容,倡导科学方法和世界性思维,强调历史过程和历史机理的揭示,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的讨论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的讨论

近年来中国近代史若干问题的讨论关键词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义和团;共和;现代化;革命近些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思想活跃,异彩纷呈,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是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看法,引起了讨论。

有一些是学术界的正常讨论,其讨论情况对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是有意义的。

本文不是专门对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综述和评论,而是对若干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观点(包括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所发表的),加以介绍和评论。

一、关于太平天国性质的讨论太平天国是中国进入近代以后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带有新的时代特点、规模最为巨大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是明显的。

1949年以后,我国学术界对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不断掀起高潮,同时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也有拔高的现象,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这种拔高现象更为明显,这样在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中就出现了违背历史事实的现象。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历史学界拨乱反正,逐渐纠正了太平天国研究中不正确地拔高太平天国的不良学风。

同时,太平天国的研究,也逐渐走向退潮。

这本来也是学术发展的正常现象。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极力贬低太平天国的情况。

北京大学哲学系著名教授冯友兰出版《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卷,把太平天国贬为“神权政治”,认为这种“神权政治”是历史的反动和倒退;认为太平天国如果成功,中国将会退到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曾国藩率领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避免了中国倒退到“神权政治”的黑暗时代,是挽救了中国的命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朱东安研究员曾著文商榷。

近年来,否定太平天国地位和历史作用的声音又有升高。

2000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潘旭澜著《太平杂说》,2001年史式发表的《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这一书一文是一个标志。

潘旭澜指斥洪秀全是“暴君”、“邪教主”,认为洪秀全“披着基督教外衣,拿着天父上帝的幌子,以中国奴隶主和封建帝王的腐朽思想、条规,对他控制下的军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剥夺与统治,实际上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政治性邪教”。

201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综述

201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综述

张德明:2014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综述作者:文章来源:《团结报》2014年12月25日第07版点击数:1017 更新时间:2014年12月25日一近代政治史研究2014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继续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出发,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国内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繁荣。

因篇幅所限,本文仅选取2014年大陆学者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代表性论著,进行简要回顾介绍。

关于甲午战争研究。

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学界除了在威海、上海、大连等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外,也出版了多部相关论著。

如张海鹏等主编的《甲午战争的百年回顾》、戚其章的《甲午战争史》、马勇等著的《甲午战争十二讲》与《甲午战争简史》、吉辰的《昂贵的和平:中日马关议和研究》等书,都是有关甲午战争的全面或专题性研究著作,辽宁省档案馆则整理了《中日甲午战争档案汇编》;在论文方面,张海鹏的《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周溯源的《甲午战争中西方人士目睹的日军暴行》、关捷的《甲午清军陆战评价的几个问题》与邵雍的《甲午战争时期的上海反应》等文章,也从不同角度深化了对甲午战争的研究。

关于太平天国研究。

今年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50周年,在上海也举行了专门的学术研讨会。

同时,也有朱从兵的《太平天国癸甲政局述论》、陈力等的《太平天国屠满问题研究》、刘浦江的《太平天国史观的历史语境解构》等代表文章发表。

关于晚清政治史研究。

在专著方面有茅海建的《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利用“张之洞档案”对戊戌变法进行考察,打破了传统的康梁叙述模式,揭示了许多新的史实。

赵云田的《清末新政研究》、史新恒的《清末提法使研究》、潘崇的《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肜新春的《晚清中国道路》及社科院近代史所编《晚清政治史研究的检讨:问题与前瞻》,也是有关晚清政治史的最新专著。

李细珠的《论慈禧太后及其统治的是非功过》、崔志海的《建国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杨天宏的《清帝逊位与“五族共和”》、冯筱才的《近代中国的“僭民政治”》、郭卫东的《转折之地:曾国藩在祁门》、戴海斌的《试析1900年“东南互保”中的几个问题》、张华腾的《袁世凯与清末新政》、王忠良的《翁同龢与光绪朝的立嗣风波》及李在全的《亲历清末官制改革》等文章,则专门探讨了晚清政坛人物与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

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的新观点介绍关注学术研究动态,吸纳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活跃史学思维,这是一个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形成了以“八大事件”“三次革命高潮”为基本内容的结构体系,这一体系突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突出了阶级斗争和进步势力的作用。

但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历史的多样性;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一些新的理论范畴,如现代化理论、国家与社会的理论等引入史学研究,导致研究视角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历史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交叉,大大扩展了史学研究的内容,社会史、制度史、思想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城市史、人口史等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区域、社区、阶层、群体、基层组织、乡村社会、民众信仰等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出现。

史学研究的深入,促使很多问题的认识发生新的变化。

现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为对照,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一、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转换研究视角、更新研究理论、开拓研究方法,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研究的学术园地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大量涌现。

1、运用现代化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作为历史研究的范式或主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所接受。

有学者指出:“‘现代化’并不排斥‘革命’,但‘革命’显然不能涵盖现代化的全过程。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于:它拓宽了史学家的视野与史学研究领域,并且将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融入史学,进一步实现了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跨学科的研究,有利于对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历史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观广泛的多,也比较接近历史的真实。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近年来的热点、前沿问题、学术之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近年来的热点、前沿问题、学术之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近年来的热点、前沿问题、学术之争一、湮没的辉煌沈从文、周作人、张爱玲,当这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经那么辉煌耀眼的名字再度从尘封湮没中走出,重现昔日光彩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应该不仅是怀旧的快慰、知性的咀嚼,更能由此而引发出对历史的反思和清理,对文学本质的思考和探究,对世态人性的洞察和体验。

1、沈从文一个早在30年代就已卓有成就的作家,却在不适合其生存的环境中,活埋式地沉默了四十多年,忽然于衰朽之年,再获关注,成为文坛的传奇人物。

其遭遇和经历,正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所经受的屈辱与埋没。

而沈从文作品的终归社会,一版再版,广受注目,终于证明了历史上曾被冷落的文学现象不一定永远地遭受冷落。

奇特的经历创作的特点沉默与归来2、周作人周作人的名字被淹埋得太久了,直至近些年,它曾有过的光彩才再度显露出来。

有关的年谱、传记、论著接连出现,他的为数众多的小品散文不断被结集出版,他的作品丰富了人们的阅读趣味,他的文风成为追慕仿效的对象……但人们关注周作人,在更深的意义上,或许是因为可以从他复杂的经历和人格状态中,看到中国现代历史的纷纭变化和身处其中者所面临的多重选择。

双重面貌文学实绩淹埋与显露3、张爱玲张爱玲可说是个矛盾的结合体,她的一生充满奇异而不协调的内容,虽身出名门,但早年的生活环境却极端阴冷恶劣;两度婚嫁,或汪伪要员,或左翼作家,感情难得超脱;远渡重洋,将近三十年与世绝少交涉,寂然而终。

她的作品也一如其人,交织着新与旧、雅与俗……。

更为重要的,张爱玲遭逢的是一个乱世,而她是“废墟上的罂粟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

在文坛销声匿迹三十年后,张爱玲奇迹般地被唤醒,人人争读,“张爱玲热”从港台席卷大陆。

探寻“张爱玲热”的实质,除了她的作品迎合了世纪末渐盛的怀旧热之外,或者是她的作品所具有的"现代性"而引发起人们对文学的本质的深层思考。

新旧交织雅俗边缘消失与再热二、认识的重建时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在这些年来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九一八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学术派别

九一八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学术派别

九一八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学术派别近代史是历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九一八事变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史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派别,各自对于九一八事变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与解读。

本文将对九一八中国近代史学者的学术派别进行探讨。

一、民族主义派别民族主义派别的学者们主要关注九一八事变对于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发以及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他们认为九一八事变是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呼吁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推动抗日斗争的开展。

这些学者通过研究九一八事变的政治经济背景、国内外力量的作用等,探讨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派别马克思主义派别的学者认为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集中爆发,帝国主义侵略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所导致的。

这些学者通过阶级斗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等,强调了中国近代史的阶级性和经济基础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

他们提出了“中国革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论断,并在实践中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行。

三、文化史派别文化史派别的学者们则将九一八事变与文化变革联系起来,认为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变迁对于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们主要关注思想家、文化人物、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文化现象的深入分析,试图揭示九一八事变对于中国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的复兴与嬗变。

四、国际关系派别国际关系派别的学者们将九一八事变置于国际背景下进行研究,他们关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争夺、国际体系的变革以及九一八事变对于国际秩序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学者较为注重对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以全球视野来解读和分析九一八事变。

五、地方史派别地方史派别的学者主要关注九一八事变对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影响及其在地方史上的意义。

他们通过细致入微的地方史考察,探讨了九一八事变对于不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与变化。

这些学者对于地方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多个层面与维度。

中国近现代史热点

中国近现代史热点

2、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
• 广义的历史教育,是指包含了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诸多方面不同层次的 各种教育形式在内的历史教育. • 狭义的历史教育,仅指学校教育中以课 堂教学为主的历史教育,它是以传授系统 历史基础知识为主旨,包括课堂历史教育 活动和课外历史教育活动两个方面。 • 历史教学实际上就是狭义的历史教育。
五、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
• 参考文献 • 曾景忠:《中华民国史研究述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2年版。 • 武 力:《重新审视“官僚资本”的几点想法—— 评《从 投资 • 公司到“官办商行”》,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 郑会欣:《对“官僚资本”的再认识》,《民国档案》 2003年第4期。 • 李少兵、王 莉:《20 世纪4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四大 家族官僚资本”问题研究》,《史学月刊》2005 年第3 期。 • 高海萍:《近十年来资源委员会研究综述》,历史教学 问题2006年第3期。
中国近现代史热点问题 与研究前沿
• 参考文献:
• • • • • • • • 马敏《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 《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8-11期 . 李胜利 著《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近代史的主题
• 观点一: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 • 题 • 观点二:现代化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中国近代历史基本线索
• 胡绳:‚三次革命高潮说‛ 。 • 李时岳 :‚三个阶梯说‛ 。
三、关于历史能否“假设”的问 题
• 参考文献 • (1)曹大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历史研 究不应拒绝假设》,《光明日报》,1999年10月22日。 • (2)郭铁柱:《用假设的方法来研究历史“不可取” 吗?——与龚书铎、吴效马商榷》,《辽宁师大学报》, 1999年第2期。 • (3)房德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评“‘假如’ 史学”》,《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 (4)张绪山(清华大学):《“假设”的历史与历史研究的 “假设”》,《光明日报》2004年4月6日。 (5)朱宗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不要在“假设”上浪费时间》,《近代史研究》2006年 第5期 。 • (6)张宁(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历史研究 与“反设事实 ”》,《历史教学 》2005年第1期。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自20世纪初以来,随着西方史学思想的引入和中国史学的逐步转型,中国近代史学逐渐实现了科学化。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的转折点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早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方法论的引进对中国史学的影响方面。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西方科学哲学理论在中国史学中的应用,以及中国史学家在科学化进程中的角色和贡献。

尽管存在一些争论,但多数研究者认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影响。

搜集和阅读与主题相关的学术著作、期刊论文等资料,了解研究现状和主要观点。

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代表性史学家及其作品的科学化特点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总结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的转折点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其标志是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广泛引进以及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和反思。

在这一时期,中国史学家开始运用西方科学方法论来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推动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

同时,新文化运动等社会思潮的兴起也加速了中国近代史学的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史学家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史学范式转换,促进了中国史学的科学化。

然而,也应该看到,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科学化进程初期,中国史学家对于西方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着简单化和片面化的问题。

同时,中国传统史学的优秀成果和人文精神在科学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被忽视或消解的风险。

因此,如何实现中国史学的科学化,同时保持其人文性和独特性,仍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的研究,总结了其转折点及其影响。

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的转折点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其标志是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广泛引进和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和反思。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

20、梁启超与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创立 《学术前沿》2004年第五期
21、略论中国古代史书的体裁和体例 《 中国当代教育》2004年第三期
22、刘勰历史编纂学思想刍论——《文心雕龙·史传》读后
《红河学院学报》2005年第一期
23、梁启超史学思想研究回望 《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三期
三 历史思想──关于天人关系和古今变化的理论
16、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研究 《求实》2003年第6期
17、从偏激到理性: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判 《华文精颉》2003年第五期
18、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编撰三题 《天府新论》2003年第四期
19、论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第一期
28、杨绪敏主编《中国历史要籍研究资料辑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9、周文玖著《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周文玖著《史学史导论》,学苑出版社2006年
31、罗炳良著《18世纪中国史学的理论成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2、罗炳良著《清代乾嘉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一 史学史的性质
二 史学史的任务
三 史学史的内容
第三节 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一 意义
二 方法
三 参考书
上 编 史学的创立与传统史学的发展
第一章 史学的初创时期──先秦史学
第一节 史学的源头
一 反映人类最早的历史记忆与历史意识的传说
28、明清史学史研究的力作——读《万斯同与〈明史〉修纂纪年》
《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第三期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差异性研究【摘要】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新史学兴起于近代,注重对历史的重新解读和批判。

传统史学则侧重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历史的呈现更为客观。

在研究方法上,新史学倡导跨学科的交叉研究,而传统史学侧重于单一学科的深入探讨。

新史学更加注重历史观念的变革和多元化,而传统史学则遵循传统的历史观念。

这些差异性不仅丰富了历史研究的视野,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认识和思考方式。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继续探讨新史学和传统史学的互补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两者的优势,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近代中国新史学、传统史学、发展背景、研究意义、兴起、特点、研究方法、史料选择、历史观念、差异性总结、启示、未来研究、关键词。

1. 引言1.1 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发展背景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两方面:政治环境和学术思潮。

在政治环境方面,清朝末期至民国初年的社会动荡不仅带来了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影响了历史学的发展。

清朝末年,中国经历了战乱和外国侵略,使得历史学者开始反思传统历史观念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清朝政府的衰颓也让历史学者有了更多言论自由和研究空间。

在学术思潮方面,近代中国史学界涌现了一批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新一代学者,他们受西方思想的启发,开始倡导以现代科学方法来研究历史,推动了新史学的兴起。

这些学者对于传统史学的僵化和经验主义进行了批判,主张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解释历史现象。

他们的出现使得中国历史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启了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对话之路。

近代中国新史学和传统史学的碰撞和交流,也为中国历史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1.2 研究意义近代中国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差异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的比较分析,可以深化对历史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学研究的脉络和方向。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述要宋小庆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出了诸多新的见解。

其中有些涉及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原则性问题,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关于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思想理论界就曾围绕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近十年的大论战。

参加讨论的人在政治理念、学术主张、所用依据方面虽不尽相同,但是,凡是否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人,同时也就不赞成中共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反之,则大都会肯定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性。

这说明单从学术层面上看,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也不是一个孤立的、无关大局的问题,它同时关系到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改良和革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

事实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工作者正是通过这场论战,不仅判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且重新研究、勾画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的发展进程和未来趋向,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作出了许多新的阐释,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史学体系。

中国共产党也在对近代社会性质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观点,为史学界所普遍接受,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则被公认为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明。

但是,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的学术刊物还曾专门开辟了专栏,邀请学者对此发表意见。

有人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系统全面冲突的产物,对此很难以形态区分标准来分析,所谓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等概念,都带有认识上的偏差。

有人则提出,半封建半殖民地并不是个统一的整体,半殖民地与半独立相对应,是对国家地位的描述;半封建的另一半则是半资本主义。

中国近代的总趋向是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毛泽东“两半论”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发生和发展的巨大进步意义。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

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华南师大黄珍德教授一、(美)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在1898—1912年,特别是1901—1910年间,中国在思想和体制方面,把长期形成的典范变为不同质的外来典范。

中国统治阶层的精英,方向转变得如此激烈和持久,人们可以毫不犹疑地把它定性为革命,或者说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清廷从未提“新政”一词,也未对改革的目的系统地解释,其真实含义近似于“新的政治体制”,包括教育、军事、警务、监狱、法律、司法和立宪政府——新政改革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发起者的意图或想象。

虽然未能达到梁启超提出的革命最广义,改造“社会一切无形有形”的因素。

无论如何,它终归提供了理解新世纪中国的必不可少的基线。

二、《临时约法》内容解析规定中华民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及其各自的职能。

参议院是立法机关,选举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接见外国使节,总统受参议院制约。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协助总统处理政务;法院为司法机关,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的法官组成,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的干涉。

这种三权分立的政权形式,是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推崇的分权制衡原则,它采用内阁制,参议院拥有广泛的权力,国务员负有实际责任,而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则受到多方限制。

三、李泽厚关于辛亥革命的若干看法▪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

比如,当时制定了许多法律,甚至新闻法都有了,而且构成了比较完备的新闻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明确赋予国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权利,相当不错。

另外,很多主要省份都有了咨议局,议会已经成型,而且很像个样子了。

各地立宪派已经大体长成,许多新的制度、机构、规则也在不断建立、筹划和实行。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非常偶然的。

武昌起义后,清廷派袁世凯去镇压起义军。

北洋军队把汉口、汉阳打下来后,袁世凯就按兵不动,开始和清廷讨价还价。

假如慈禧在世,袁世凯根本就不敢这样做。

慈禧有权谋,能够统帅、控制比袁世凯的权势大得多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慈禧面前,袁世凯是非常畏惧的,根本不敢心存异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键词]本科教学,教学比较,香港历史教学在不同的教育体制下从事教学,是一种很有意义的体验。

笔者自1997年起,在中山大学历史系担任本科生根底课“中国现代史”课程的教学,至今共担任过6届课程。

2002年因被遴选为香港浸会大学与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中国内地访问学人,于2002年9月至2003年5月在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进行访问研究,期间在香港浸会大学独立担任了“民国史上的革命与民族主义”本科课程,及参加了“近代中国思潮”个别专题的讲授(该课程由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林启彦教授主讲),从而对香港的本科历史课程教学有了一次亲身体验。

广州与香港两地的高等教育,在体制、内容和教学风格、教学习惯上都有较大的不同,现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为根底,将两地教学的不同体验加以整理和比较,以期能够对进一步改进教学产生有益启示。

一、课程设置:广州重视体系,香港重视专门领域广州中山大学历史系对于本科生的培养,强调良好的综合素质,宽广扎实的专业根底,系统的结构。

“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课程,也是课时最长、教学力量配置最强、教师倾注精力最多的课程。

同时,辅之于一定数量的配套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显示出重视体系的特点。

课程设置分两个层次,一种根本上以近代史的不同领域和分支来设置,从多种三级学科来配合通史课程;一种利用本系教师的研究优势和特点,使课程尽量表达学术前沿性。

第一种课程如: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文化史近代中国社会思潮近代中外关系史第二种课程如:孙中山研究近代国学与国际汉学研究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研究近代中国学术开展史近代中国教育与社会变迁HIST2110十五世纪以来的中国与西方HIST2160二十世纪香港史HIST2210中国现代史导论HIST2220现代中国对外关系HIST26901900年以前的香港史HIST3210当代中国政治思想HIST3220台湾史HIST3620近代中国教会HIST3630二十世纪中国妇女与政治HIST3640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开展HIST3650近代中国思潮HIST3660民国史上的革命与民族主义HIST3680二十世纪中国与亚洲HIST3780中俄关系HIST3790中美关系HIST3810中国现代史HIST3820当代中国从这些课程的设置中可以看到,香港的本科课程,重视专题,比方有多门课程都属于近代中外关系的具体领域,显示出香港作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汇点,对于近代历史变迁的关注点自有其特殊性,以及学术视野较内地不同。

中国近代史 学术前沿

中国近代史 学术前沿

范式-理论
现代化范式: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938年提出 •内部两派: a.李泽厚‚告别革命论‛(支流) b.罗荣渠、章开沅、虞和平‚一元多线 历史发展观‛,以‚民族化、工业化、 民主化‛为衡量标准(主流) 代表作: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范式-关系
主要观点: 取代派(少数);包容派(较多); 并存派 • 实际操作中无法取代,无法包容,两 种范式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论分歧 •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尝试革命史 范式为主,兼采现代化范式的写法
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 特别专题:留学、城市化、移民、地方 自治、租界、买办、商会、会馆、公所、 帮会、党团、军阀、民间宗教、传教与 教案、土匪、特务、毒品、娼妓 • 主要观念:进化论、民族主义、人道主 义、唯意志论、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激 进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科学 主义、资本主义、政党政治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人大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教学讲稿 非史学论著,但影响不小,要客观看 待 以往看待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惯常态度: ‚三妇心态‛(怨妇、泼妇、情妇)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第一种是怨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 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 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我们苦 大仇深,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 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 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现代化范式取代革命史范式的代表作 收录大量代表性学术论文,共88万字 分为四大部分:重要事件、特别专题、著 名人物、主要观念 • 重要事件: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 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 废除科举、庚款退赔、保路运动、辛亥革 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东西文化论战、南 京国民政府建立、民主与专制论战、新生 活运动、抗日战争、第三次国内战争

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问题

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问题

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问题作者:胡成【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虽然成就空前,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具体说来,就是过于注重新领域的开拓和空白的填补,重新分离具体研究和理论思考的辩证统一,单向度地比附或对应西方史学理论,并导致了某种程度的碎化趋势。

总体上似可认为,自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发展创新,至今还未确立自己的思想史和精神史意义。

原因则在于这一时期的创新发展缺乏理论建树和重建价值原则的热情,未能提出鲜明的时代主题和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整个研究缺乏必要的批评和争论。

因此,克服上述缺陷,将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确立创新意义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研究/创新/价值原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各种新思想、新规范、新观点、新方法、新领域,不一而足,令人目眩神移;但不成比例的是整个研究缺乏必要的批评和争论。

即使有,也多为相互酬唱——赞扬和褒奖之后象征性地写上“略显一二不足”,或“大醇小疵”等字样。

这种失语状态,导致难有正面的学术交锋。

真理通过批评和争论来确立,难道说我们这个创新和繁荣的时代竟分娩不出鲜明的时代主题和更具时代特征的共同话语?所以,本文从史学认识和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特征,及化解的途径,希望对未来的创新有所裨益。

一、价值原则始终未能确立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界存在着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学术繁荣,成就实属空前,另一方面“史学危机”却始终声不绝耳,挥之不去。

对此,张芝联教授在反思这一时期学术发展的历程时,不禁问道:“是哪里出了毛病?”[1]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中国历史学的整体发展状况,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所在。

仅就中国近代史研究来看,这种矛盾现象不可忽视。

从外在原因来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创新脱颖于80年代初的思想解放。

最初,是对“文革”极左思潮的批判,但“文革史学”不过是“四人帮”以工农兵的名义重写阶级斗争的历史,与其说是一个学术滥用,毋宁说是当时大批判的伸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
‚落后就要挨打‛ • 当时中国并不落后,GDP仍居世界第一, 便是证明 • 当时中国对外并不封闭,源源不断由 日本、美洲流入中国的白银,渠道就 在对外贸易 • 至鸦片战争才有人开眼看世界,错。 明初郑和下西洋、明末徐光启等人与 耶稣会士的交往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
• 从逻辑上看,鸦片战争因为中国落后 才挨打,错。在英国之前,葡、西、 荷兰等国入侵中国,不是因为中国一 穷二白,恰恰是因为中国比欧洲富有!
范式-超越与重建
马敏:以新社会史为主的总体史范式 • 新社会史范式具有总体史的特性,大 历史的特征,同时不排斥微观的、具 体的历史研究 夏明方:新革命史范式 • 非狭义的革命,而是包括改革在内的 广义的革命
范式-超越与重建
新革命史范式包含以下方面:以不断 变动着的近代或当下为节点的通变史观、 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史观、以人的全面 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史观、以反思和对话 为核心的多元史观、以复杂性理论和生 态系统分析法为主导的新辩证史观、以 相对真理与视域交融为中心的叙事史观、 以口述历史与田野调查、资料集成与数 据库建设为重点的新史料观、超越本土 与西学之争的开放史观
范式
范式(paradigm):美国著名科学哲 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hn) 提出,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 中系统阐述
范式-概念
库恩对科学发展持历史阶段论,认为 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都有特殊的内在结 构,而体现这种结构的模型即‚范式‛。 范式通过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 表示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如亚里 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科学,托勒密 天文学之于中世纪科学,伽利略的动力 学之于近代科学的初级阶段,微粒光学 之于近代科学的发达时期,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之于当代科学。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第二种是泼妇心态,凡事讲打,打不 过我挠。我要反抗,把整个近代史写成 仅仅是反抗的历史,这个反抗的过程虽 然可歌可泣,但毕竟没打过什么胜仗, 充其量就是挠人一把,还挠不到脸上。 但是我们觉得很好,还很推崇,因而创 造出很多神话。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第三种是情妇心态。它跟前面两种心 态正相反,在它看来,殖民历史也是好 历史,不殖民我们怎么进步?但是被殖民 的过程实际上是很屈辱的,不论在哪个 国家都是如此,尤其对这个民族的上层 精英来说……但是情妇心态把这一层抹 掉了——就觉得殖民是好事,能看到它 给被殖民国家带来文明,却看不到殖民 本身的掠夺和奴役。这种心态,其实有 点变态。
范式-理论
现代化范式: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938年提出 •内部两派: a.李泽厚‚告别革命论‛(支流) b.罗荣渠、章开沅、虞和平‚一元多线 历史发展观‛,以‚民族化、工业化、 民主化‛为衡量标准(主流) 代表作: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范式-关系
主要观点: 取代派(少数);包容派(较多); 并存派 • 实际操作中无法取代,无法包容,两 种范式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理论分歧 •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尝试革命史 范式为主,兼采现代化范式的写法
下限
1919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1947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划分标准:革命的领导者不同(资、无)
下限
1949 • 1956年,首次提出 依据:社会性质 半殖半封 • 1979年,《近代史研究》创刊 ‚本刊欢迎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稿件‛ • 1997年,胡绳在祝贺《近代史研究》 创刊100期时提出,响应者甚众
范式-概念
最早将库恩的范式概念及范式转换理 论应用于中国近代史解释的是:美国学 者德里克《革命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 研究中的当代危机》1995 德里克指出中国近代史领域存在两种 研究范式:革命史学、现代化史学
范式-概念
范式-理论
革命史范式: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1947年提出 • 代表人物:胡绳、刘大年等 • 理论:一条线索、两个过程、三次高 潮、八大事件 • 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 的学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 主义与人民大众;反帝反封)
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 特别专题:留学、城市化、移民、地方 自治、租界、买办、商会、会馆、公所、 帮会、党团、军阀、民间宗教、传教与 教案、土匪、特务、毒品、娼妓 • 主要观念:进化论、民族主义、人道主 义、唯意志论、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激 进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科学 主义、资本主义、政党政治
范式-弊端
革命史范式:僵化、单调、片面性 • 问题不在其书写革命的历史,而是自 定为唯一的解释模式,排斥其他历史 诠释 现代化范式:遮蔽了一些革命的问题 • 仅强调现代化,其‚意识形态化与其 所抨击的革命史学相比实际上毫不逊 色‛——德里克
范式-超越与重建
‚后现代主义‛立场上的新范式: • 马敏:以新社会史为主的总体史范式 • 夏明方:新革命史范式 《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新陈代谢》 载《近代史研究》2010.2 • 李怀印:在时、当下开放的近代史 《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 想象与真实》中华书局2013
左玉河《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范式之争 与超越之路》《史学月刊》2014.6 /Item/26298.aspx
重写中国近代史‚思潮‛
分期与范式 贯彻、推行 重写中国近代史
重写中国近代史‚思潮‛
冯林 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1998 改革出版社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2010 中西书局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2011 中国致公 出版社 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2006.1.11 《中国青年报》 李怀印《重构近代中国》2013 中华书局 马勇《重寻近代中国》2014 线装书局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人大政治学系教授、博导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教学讲稿 非史学论著,但影响不小,要客观看 待 以往看待中国近代史的三种惯常态度: ‚三妇心态‛(怨妇、泼妇、情妇)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第一种是怨妇心态,凡事以哭闹为主, 就是觉得你们总欺负我们,你们从头到 尾都欺负我们,我们冤得要死,我们苦 大仇深,比窦娥还冤。总是在哭,总是 在闹。不仅哭闹,还时不时要掀起衣襟 给人看:我这伤疤就是当初你弄的。
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教科书没有只字提及义和团敌视现 代文明和盲目排斥外国人以及外来文化 的极端愚昧的行为。义和团毁电线、毁 学校、拆铁路、烧洋货、杀洋人和与外 国人及外国文化有点关系的中国人…… 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 快。‛
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 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 明、反人类的错误,何况正是这些罪恶 行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莫大的灾难!这 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史实,也是中国人不 能忘记的国耻,而我们的少年儿童必读 的教科书却偏偏闭口不谈。‛
学术前沿
‚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 学术研讨会(2014.8.25-28)
胡优静 2015.9.1
分期
范式
重写中国近代史的现象
涉及的三篇论文
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赵庆 云) 中国近代史的范式之争与超越之路 (左玉河) ‚重写中国近代史‛思潮评析(张建 平)
分期溯源
梁启超:上世、中世、近世 ——《中国史叙论》1901 上世:黄帝至秦统一,中国的中国时代 中世:秦统一至清代乾隆末年,亚洲的 中国时代 近世:乾隆末年至今,世界的中国时代
分期溯源
【日】桑原骘藏:上古、中古、近古、 近世 ——《东洋史要》1899 影响深远:民国初年出版的历史教科 书‚概以桑原氏为准,未见有变更其纲 者‛——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 1918《北京大学日刊》
分期溯源
中国传统的朝代分期法:备受批判 ‚一姓之变迁诚不足据为分期之准 也‛——傅斯年 近世、近代 至1940年代,少‚近世‛,多‚近代‛
下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真正贯彻1949为下限的有: • 2007 《中国近代史纲要》高教 • 2006 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江 苏人民出版社 • 2012 高校历史专业教材《中国近代史》 高教
界标受挑战
1840-1949 界标为1919 受挑战 新说法: • 1901,义和团等标志中国社会的局部 质变 • 1912,中华民国的成立意义远大于五 四运动的意义 • 1911,辛亥革命,【台】张玉法
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19、20世纪中国人干了不少‘无法 无天’的事,义和团事件是其中的典型。 值得重视的是不但至今有人把野蛮的行 为说成是‚革命‛,而且到了20世纪90 年代,有人竟把主张遵守现行国际条约 的观点视为应该严加批判的卖国投降观 点!说到底,这是把革命粗鄙化的流 毒。‛
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批驳李泽厚提出的‚告别革命论‛: • 不能因为现实社会不再搞阶级斗争, 就对中国历史上的革命和战争持全盘 否定的态度,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革命和战争是中国 近代历史的重要内容,是客观存在
朱维铮《重读近代史》
复旦大学著名近代思想文化史专家 ‚我对‘近代史’,只想充当读 者……五年来所撰短文集为一编‛—序 质疑之前近代史研究中常见的理论, 如‚落后就要挨打‛‚两炮论‛等,认 为这些并不符合历史真相
上限
民国学人: 明清之际:着眼于中西交通,欧人东渐 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入侵 李鼎声《中国近代史》1933:系统阐 述鸦片战争为近代开端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确定‚中国 近世史‛为历史系必修科目,‚起自 道光至抗战为止‛
上限
至1950年代,鸦片战争说成为主流 毛泽东的‚指示‛ 政治影响学术 唯一例外:尚钺 持16世纪中叶说 (依据:当时已有资本主义萌芽) 备受攻伐
范式-超越与重建
李怀印:当下开放的近代史观 • 既要克服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固 有的弊端——目的论倾向和意识形态 化倾向,又要克服新社会史放弃宏大 叙事的弊端 • 基本路径:不含目的论的、在时的探 究,并且以终端开放的视角,解读中 国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并超越任何意 识形态的推定和猜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