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国内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的对策,对我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绿色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柔性制造与即时物流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筹码。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环境因素,强调供应链上战略伙伴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产品制造与销售以及资金回收全过程考虑环境影响,通过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经济利益及环保效益的双赢。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发展新的战略模式,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从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引入“绿色”或“环保”理念,对产品从原材料购买、生产与消费,直到废料回收再利用的整个过程进行生态设计,通过供应链中各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使整个链条在环境管理方面协调统一,求得资源消耗对环境的负作用最小,从而达到系统环境最优化的目标。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供应、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二、国内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环境观念束缚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萌芽。由于从众心理,大多数企业经常忽视生产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认为企业经济效益好就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好的贡献,实施环境管理只会增加企业相关方面的成本,浪费企业资金和社会资源。绿色供应链管理需要整个供应链上各环节齐心协力,才能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但是,陈旧的环境观念禁锢了企业管理当局的头脑,思想上把环境治理作为一项经济负担,行动上就不能主动实施生产过程的绿色管理。

2.不完善的环保制度限制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倡导。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较轻且缺乏有效监督,如现有排污费的收取标准远低于污染的综合治理费,本意是扶持企业发展,表象上却产生了重生产轻污染的后果。企业是经济实体,会算“经济帐”,只要通过成本比较,往往会直接选择交纳排污费而不考虑治理其污染。尤其是某些地方政府没有绿色生产观念,往往为了获取政绩实施短视化行为,认为地方经济发展必须依靠企业,而企业发展必须牺牲环境,只有先让企业发展了,才有能力治理环境,更谈不上对企业的监管。这种不完善的环保制度和政策让企业有利可图,有空可钻,供应链上各成员都在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其个体目标必与绿色供应链整体目标冲突,环境相容的原则在各成员之间得不到遵循,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也自然得不到倡导。绿色供应链的“绿色”目标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某一

阶段,只要供产销某一环节没有达到环境目标既将形成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瓶颈。因此,要全面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首要任务就是完善政府的环保制度,倡导科学合理的环保理念。

3.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阻碍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绿色环保思想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集成,要求供应链成员更新环保观念,学习环保知识,掌握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的潜能,彻底抛弃传统的末端环境治理方式,实施“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功能只包含时间、质量、成本和服务,不能满足环保要求。传统供应链始于原材料供应商、止于用户,没有形成闭合回路,无论是物流、信息流,还是资金流均为单向运动,不利于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阻碍了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思想强调供应链上各环节形成闭回路,让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呈现双向运动,逆向物流表现为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逆向信息流有利于各成员之间信息反馈,逆向资金流则实现了供应链上环境相容带来的收益在各成员之间的分配。

三、国内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1.完善政府环境保护政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规划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虽然近来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并出台了一些相关制度,或为环境污染后的治理整顿措施,或为末端控制手段,实施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涉及标本兼治的相关产业供应链的绿色管理政策则不多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优劣体现一个国

家或企业竞争水平的高低,因此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政策和扶持措施,将会使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国际影响。制定环保政策应该借鉴国外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行业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出口量较大且易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行业如服装行业、消费者已经认可的绿色行业如建筑行业等等要求参照实施。我国政府应该有效制定相关环保政策,严格约束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加大企业环境危害的惩罚力度,落实企业环境保护的违约责任,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引导企业乃至全社会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共创节约型社会。

2.巩固供应链伙伴战略关系。我国是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料加工厂,原材料需求量大,波动性强。原材料供应商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缺少长期稳定的保障,大多数供应商提供的原村料不能很好地满足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考虑到我国国情,企业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时不能盲目地将那些尚未满足环保要求的供应商排斥在外,而应该积极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结成战略联盟,共同努力,提高原材料和产品质量,保证环保效果。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供应链上各成员同样受到环境法规的严格约束,一旦某个成员违反环保法规被迫退出,整条供应链的运作将被迫中断。所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应当为其他企业提供相应的理论培训或技术支持,以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环境管理能力,保证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管理某些方面的小小成功会对供应链整体产生巨大的杠杆作用,而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的鼎力合作则正好发挥积极的

杠杆效应。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不仅仅采取出售的方式,还可以考虑出租,这样,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一方面,企业可以回收包装或翻新产品,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消费方式,降低使用成本,两方面都符合环保的要求,既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又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3.搭建供应链绿色管理平台。搭建供应链绿色管理平台要求合理确定供应链的长度,缩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程,减少供应链管理的中间环节。供应链的长度越大,合作企业就越多,制造、环保、质量和交货时间等方面的协调难度也越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供应链中流动的时间也越长,信息的传递不可避免地产生“牛鞭效应”,同时也影响到供应链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一般来说,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个数与地域范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信息化

程度和供应链中企业的协作程度。如果信息化程度高、协作时间长,则可适当增加供应链的长度。合理的供应链长度,有利于各成员之间密切合作,采用绿色材料以实现“源头减少”,实施绿色营销以倡导消费观念,实现绿色物流以减少运输废物。各成员之间充分沟通、信息共享、通力合作,共同搭建绿色管理平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改善和保护社会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计划的实施必将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和产品竞争力,最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绿色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全体人员都具有较强的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