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小班教案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认识元宵节》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认识元宵节》](https://img.taocdn.com/s3/m/7ae346a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4.png)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认识元宵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学习制作元宵的方法。
3.初步掌握元宵节的相关词汇及基本习惯。
二、教学内容1.元宵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
2.制作元宵的方法。
3.元宵节相关词汇及基本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讨论班级布置的元宵节氛围,激发孩子们对元宵节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主体活动(1) 元宵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让孩子们认真观察班级布置的元宵节氛围,提问:我们班上的这些东西是用来庆祝什么的呢?•根据孩子们的回答,引出元宵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元宵节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新年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让孩子们跟随老师,一起了解元宵节中的传统习俗。
例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2) 制作元宵的方法•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将制作元宵的原料(糯米粉、水、糖、花生馅)展示给孩子们看。
•老师示范制作元宵的方法:首先将糯米粉和热水搅拌均匀,揉成团后搓成小球,压扁后放入馅料,用手揉圆,成为一个漂亮的元宵。
•让孩子们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动手制作元宵,体验制作的过程。
(3) 元宵节相关词汇及基本习惯•让孩子们认识元宵节相关的词汇,例如:元宵、花灯、猜灯谜等。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基本习俗和礼仪,例如:吃元宵、赏花灯等。
3. 延伸活动让孩子们制作元宵节小手工,例如:花灯、饺子等。
四、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孩子们制作元宵的过程中的表现和孩子们的口头回答,进行课堂互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对元宵节的由来、传统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元宵的制作方法和元宵节相关的词汇和基本习惯,此外,孩子们也在本次活动中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和快乐,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身心发展。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的来历》故事传说教案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的来历》故事传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0856b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b.png)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的来历》故事传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2.培养幼儿的节日意识和传统文化意识;3.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轻松简单地介绍元宵节的来历;2.选择简短的元宵节传说故事;3.通过互动游戏和手工制作等形式,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元宵节的氛围。
教学内容1.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的。
元宵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不仅是一种欢乐的场合,更是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元宵节源于古代人们的习俗,传说古代天上有十太阳,这使得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后来,英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为人民带来了光明和生机。
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人们就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日赏月、吃元宵,以表达对后羿英雄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2.传说故事–后羿射日:传说在古代神话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使得人们受尽了炎热和干旱的折磨。
后羿是当时著名的英雄人物,他听到人们的呼声,决定出手解救人们。
于是他拿起自己特制的弓箭,射下九个太阳,让天空变得明亮而舒适。
为了纪念他英勇的事迹,人们在元宵节的时候会燃放许多彩烟火,以此表达对英雄后羿的敬意。
–仙女散花:古代神话中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经常在天上散发着五彩缤纷的花瓣,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
为了感谢这位仙女的恩惠,人们在元宵节里会点起彩灯和烛火,让弥漫在天上的五彩花瓣之下,人们感受到来自仙界的温暖和祝福。
教学方法与步骤1.以朗读故事的方式,对幼儿讲解元宵节的来历;2.在故事中穿插相关情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幼儿阐述着古代的传说;3.利用游戏方式进行复习和深化学习:–游戏一:抢筷子。
按照习俗,吃元宵总是要用一个特殊的工具——“筷子”,因为这样吃元宵会感觉更加有趣和快乐!在这个游戏中,老师准备好至少六把筷子,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抢完所有的筷子,完成任务。
–游戏二:制作元宵。
制作元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习俗,在教学结束之前,老师和幼儿一起互动制作元宵,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aec5bb4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7.png)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第二章,详细内容为“元宵节的来历”。
通过讲述元宵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意义,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知道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让幼儿掌握元宵节的基本习俗,如赏花灯、吃元宵等。
3.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元宵节的基本习俗,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花灯、元宵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图片中的内容,引发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
2. 讲解:(1)讲述元宵节的起源及意义。
(2)介绍元宵节的基本习俗,如赏花灯、吃元宵等。
3. 实践:(1)组织幼儿制作花灯,体验传统习俗。
(2)品尝元宵,感受节日氛围。
4.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关于元宵节的习俗的选择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5. 随堂练习:让幼儿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元宵节的主题画。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跟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花灯。
(2)用彩泥捏一个你最喜欢的元宵。
2. 答案:(1)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制作花灯。
(2)自由发挥,捏出自己喜欢的元宵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家长参与,开展元宵节亲子活动。
(2)引导幼儿关注其他传统节日,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设计;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操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9a14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f.png)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我们的节日”章节,详细内容为“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围绕元宵节的起源、习俗、美食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意义,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制作灯笼、猜灯谜等活动,体验元宵节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学会在节日中与家人、朋友分享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元宵节的起源和意义,以及猜灯谜的技巧。
教学重点:制作灯笼、品尝元宵等实践活动的开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灯笼制作材料、元宵制作材料、PPT课件、灯谜卡片等。
学生准备:安全剪刀、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元宵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元宵节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节日知识学习:(1)教师讲述元宵节的起源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节日。
(2)学生分享自己家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3. 实践活动:(1)制作灯笼:教师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学生跟随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2)猜灯谜:学生分成小组,合作猜灯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品尝元宵:学生动手制作元宵,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节日氛围。
六、板书设计1.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2. 内容:(1)元宵节的起源与意义(2)元宵节习俗:制作灯笼、猜灯谜、品尝元宵(3)实践活动:动手制作、团队协作、分享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元宵节的起源和意义,并尝试制作一个灯笼。
2. 答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实践、分享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加入更多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元宵灯会,亲身感受节日氛围。
元宵节的由来幼儿园教案
![元宵节的由来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fda0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元宵节的由来幼儿园教案一、教案内容简介•年龄段:3-6岁幼儿•学科:社会科学•教学目标: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授课材料:幻灯片或图示卡片,手工制作的元宵节灯笼,元宵节小吃等物品。
•教具:黑板、彩笔、幼儿乐园器材。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与引导(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展示元宵节灯笼和小吃等物品,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有关元宵节的知识,你们知道元宵节是什么节日吗?看看这些灯笼和小吃,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呢?2. 学习元宵节的来历(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图示卡片向幼儿讲解元宵节的来历。
•教师: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在农历正月的第15天。
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它是为了庆祝农历新年过去一个月,人们彼此祝福,希望新一年一切都好。
元宵节的来历还与中国的汉族民间传说有关,传说是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叫做“福瑞”的小精灵带着一个兔子到人间来,给人们带来了美福和快乐,于是人们就在元宵节的时候都吃汤圆,庆祝元宵节。
3. 学习元宵节的习俗(30分钟)教师以简单而形象的方式介绍元宵节的习俗,例如吃元宵、猜灯谜、舞龙灯等。
•教师:元宵节是一个吃汤圆的日子,吃汤圆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汤圆吗?因为汤圆是圆圆的,代表团圆和美满。
还有,我们在元宵节还会猜灯谜呢!猜灯谜是一种智力游戏,我们需要从一些线索中猜出一个字、一个成语或一个人物。
最后,我们还可以一起舞龙灯,龙是中国的神兽,代表着吉祥和长寿。
4. 制作手工元宵灯笼(30分钟)幼儿利用纸、剪刀和彩色笔等制作简单的元宵节灯笼。
•教师:现在,我们用纸和彩色笔一起来制作元宵节的灯笼吧!你们可以选择喜欢的颜色并按照我给你们的示范进行剪纸,然后用彩笔给它涂上漂亮的图案。
5. 学习制作元宵节的小吃(20分钟)组织幼儿制作元宵节的小吃,如汤圆等。
•教师:元宵节最重要的传统小吃就是汤圆,现在我们一起动手制作汤圆吧!我们用糯米粉和水搅拌成团,然后在球形的面团中夹入甜的馅料,最后煮熟就可以啦!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幼儿展示他们制作的元宵节灯笼和汤圆,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和体验的乐趣。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精选5篇)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11bbe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c.png)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1活动目标:1.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2.能完整地朗诵儿歌。
3.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活动准备:彩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
活动过程:一、教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
教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彩泥变出了什么?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
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
是哪一天呢?二、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闹元宵》。
2.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3.看图标跟念儿歌,分析理解"团团圆圆"、"闹元宵"的意义。
教师:谁知道"团团圆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
)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
)三、完整朗诵儿歌。
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2/3遍。
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美术区搓团圆。
2.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元宵节传统活动。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要吃元宵,对制作元宵感兴趣。
2、初步学习用油泥搓圆的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人手一份油泥和一块塑料垫板。
活动过程:1、出示生元宵,问:这是什么?今天为什么要吃元宵?老师请大家吃元宵,高兴吗?2、欣赏教师做元宵。
小班社会活动——元宵节
![小班社会活动——元宵节](https://img.taocdn.com/s3/m/dec301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01.png)
小班社会活动——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小班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了解传统文化,增进亲子关系。
下面我将从元宵节的历史渊源、习俗传承、教育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元宵节的历史渊源元宵节起源于汉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最初是为了祭祀天神、土地神和祖先,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民间节日。
在唐朝时期,元宵节已经成为了一个盛大的庆典活动,人们会举行各种游园、猜灯谜等活动。
到了明清时期,元宵节的规模更大,参与人数更多,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元宵节的习俗传承1.观花灯:元宵节的最大特色就是观赏花灯。
各地都会制作各种各样的花灯,如龙灯、凤灯、狮子灯等,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在小班社会活动中,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花灯,让他们亲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人们会在花灯上挂上谜语,让游客来猜。
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孩子的智力,又能增加他们的趣味性。
在小班社会活动中,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灯谜供孩子们猜测,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3.吃元宵:元宵是元宵节的特色食品,由糯米粉制成,内馅多样,有芝麻、豆沙、果仁等。
吃元宵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在小班社会活动中,老师可以教孩子们如何包元宵,让他们体验到制作的乐趣;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品尝美味的元宵,感受到节日的温馨。
三、元宵节的教育意义1.传承文化:通过观看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从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2.增进亲子关系:在小班社会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参与各种活动,增进彼此的感情,促进家庭和谐。
3.培养团队精神:在制作花灯、猜灯谜等活动中,孩子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欢乐与祥和的节日,对于小班社会活动来说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团队精神,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元宵节优质教案《元宵节的来历》
![幼儿园元宵节优质教案《元宵节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e2a373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3.png)
幼儿园元宵节优质教案《元宵节来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材中关于“元宵节”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元宵节来历、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解我国这一传统节日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元宵节来历、时间、习俗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和热爱,培养他们家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元宵节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掌握元宵节来历、时间和传统习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元宵节故事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棒、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元宵节传说故事,引发幼儿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2. 讲解:向幼儿介绍元宵节来历、时间、习俗等基本知识,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幼儿更直观地解元宵节。
3. 实践活动:(1)手工制作:教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棒等材料制作灯笼,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
(2)元宵制作:组织幼儿动手制作汤圆,让他们感受传统节日氛围。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个关于元宵节谜语,让幼儿思考和讨论,提高他们表达和沟通能力。
5. 随堂练习:组织幼儿进行猜灯谜、元宵知识问答等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元宵节来历2. 内容:(1)元宵节来历(2)元宵节时间(3)元宵节习俗(4)元宵节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关于元宵节故事、习俗等资料,下节课分享。
(2)画一幅关于元宵节画。
答案:(1)故事、习俗等资料,根据幼儿收集实际情况进行评价。
(2)画作评价标准:主题明确、色彩鲜艳、构图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活动、游戏等形式,让幼儿解元宵节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幼儿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
小班元宵节来历教案(通用8篇)
![小班元宵节来历教案(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6038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1.png)
小班元宵节来历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元宵节来历教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元宵节来历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刚过元宵节,儿童还沉浸在节日的欢快中。
但是很少有儿童知道元宵节的来历。
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把传统传承下去。
活动目标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3、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元宵节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元宵节的来历活动过程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问题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幼:看花灯、吃汤圆等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教学反思《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小班元宵节来历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品尝元宵的习俗。
2.通过做、煮、品尝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
3.能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尝元宵时的心情。
活动准备:面粉、点心盘、围裙、电饭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动过程:1.激发做元宵的兴趣和愿望。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2)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2)](https://img.taocdn.com/s3/m/959d423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9.png)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中国传统节日”章节,详细内容为元宵节的起源、习俗、美食以及相关的民间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意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传统、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的讲解,以及相关民间故事的讲述。
重点:培养学生对元宵节的喜爱,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故事书、灯笼、彩纸等。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
2. 老师讲解:详细讲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美食等,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制作灯笼、猜灯谜、品尝元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猜灯谜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猜灯谜活动。
5. 随堂练习:进行猜灯谜、灯笼制作等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2. 内容: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十五起源:祭祀太乙神、祈福消灾习俗:观灯、猜灯谜、吃元宵、舞龙舞狮等美食:元宵、汤圆、饺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元宵节的主题画,要求色彩鲜艳,内容丰富。
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画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元宵节的场景,如灯笼、烟花、舞龙舞狮等。
短文:学生可从元宵节的起源、习俗、美食等方面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分享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元宵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元宵节庆祝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幼儿园《元宵节的来历》优质教案
![幼儿园《元宵节的来历》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83d2a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b.png)
幼儿园《元宵节的来历》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第二节《元宵节的来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故事,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知道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2. 通过故事、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元宵节的热闹氛围,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幼儿与人合作、分享的品格,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及相关故事。
难点:让幼儿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灯笼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元宵节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元宵节的热闹氛围,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10分钟):向幼儿讲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制作灯笼:让幼儿分组合作,利用学具制作灯笼,体验合作的乐趣。
(2)品尝汤圆:组织幼儿品尝汤圆,感受元宵节的特色美食。
4. 随堂练习(5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说出图片中的元宵节习俗,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元宵节的来历》2. 内容:(1)元宵节的起源(2)元宵节的习俗(3)元宵节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灯笼。
(2)画一幅关于元宵节的画。
2. 答案:(2)画作要求:以元宵节为主题,发挥创意,描绘出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元宵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民间元宵节庆祝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方式。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1)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1)](https://img.taocdn.com/s3/m/5fa775b4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b.png)
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材,具体章节为《传统节日与文化》,详细内容为《元宵节的来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道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及相关文化内涵。
难点:让幼儿理解元宵节的文化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元宵节故事图片、PPT、视频、灯笼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元宵节的小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利用PPT、视频等形式,详细讲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3. 实践:组织幼儿制作灯笼,感受元宵节的氛围。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道关于元宵节习俗的例题,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回答关于元宵节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元宵节的来历》2. 内容:元宵节的起源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元宵节的画。
2. 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以元宵节为主题的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开展“元宵节习俗知多少”的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课后作业,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元宵节活动,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4. 教学过程的实践环节设计。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
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幼儿园《元宵节的来历》教案
![幼儿园《元宵节的来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8e8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幼儿园《元宵节的来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元宵节的来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祖国、尊重传统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难点: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元宵节相关图片、故事课件、手工材料等。
学生准备: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元宵节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激发幼儿对元宵节的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讲述《元宵节的来历》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3. 实践操作(15分钟)(1)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制作灯笼、元宵等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互动游戏:组织幼儿进行猜灯谜、踩高跷等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元宵节的乐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相关图片,让幼儿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元宵节的来历》2. 内容:(1)元宵节的起源(2)元宵节的习俗(3)元宵节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元宵节的作品。
(2)和家人一起制作灯笼,感受元宵节的氛围。
2. 答案:(1)作品要求:体现元宵节的元素,如灯笼、元宵、烟花等。
(2)制作灯笼:根据教材或网络教程,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便于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50eb5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9.png)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中国传统节日”章节,详细内容为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意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和感受元宵节的氛围,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元宵节的来历,了解元宵节的主要习俗和文化意义。
2. 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和动手操作,积极参与到元宵节的相关活动中,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意义。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元宵节的氛围,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元宵节主题图片、故事书、挂图、灯笼、彩泥、画纸、画笔等。
2. 学具:彩泥、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宵节主题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内容,引导幼儿进入元宵节的主题。
2. 故事讲解:讲述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幼儿了解元宵节的文化意义。
3. 实践活动:(1)制作灯笼:教幼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灯笼,体验元宵节挂灯笼的习俗。
(2)包汤圆:让幼儿观看教师演示包汤圆的过程,然后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4. 随堂练习:分发画纸、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元宵节场景。
六、板书设计1.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2. 内容:(1)元宵节的来历(2)元宵节的习俗(3)元宵节的文化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元宵节场景。
2. 答案要求:画面内容丰富,有元宵节元素(如灯笼、汤圆等),色彩鲜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当地元宵节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节日氛围。
(2)开展家庭活动,让幼儿与家人一起制作灯笼、包汤圆,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实施;3.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有效性;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
![2024年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a326e0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c.png)
2024年幼儿园元宵节教案《元宵节的来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第一节《元宵节的来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来历,知道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2.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民间习俗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元宵节的来历及相关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元宵节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元宵节的来历,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对元宵节有更直观的了解。
3. 讲解:详细讲解元宵节的习俗,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4. 实践活动:分发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花灯。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元宵节灯谜的例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制作的灯笼,并猜一猜同学出的灯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元宵节的来历》2. 主要内容:元宵节的起源元宵节的习俗制作花灯猜灯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元宵节灯笼,并写一篇关于元宵节的日记。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对元宵节的喜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传统节日,了解更多的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的来历》故事传说教案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的来历》故事传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ce4f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d.png)
幼儿园小班《元宵节的来历》故事传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元宵节的故事传说并能口述。
2、通过故事学习,了解元宵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传说故事口述2、学习元宵节的历史文化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圈和一个兔子,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和为什么,引出话题:“今年我们过了春节,下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2、学习(1)教师简述元宵节的由来和历史,向学生介绍元宵节的重要意义。
同时在讲解过程中,进行画图或石膏制作等互动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述元宵节的传说:汉武帝为了表示对一位忠臣吕不韦的敬意,对朝廷中的官员下令为吕不韦制造水灯。
他的爱妾,月亮宫中的仙女嫦娥,在不经意中喝下了长生不老药,飞到了人间。
她曾经和吕不韦同住宫中,深感善良忠诚的吕氏夫妇为生老病死所苦,便想让他们也得到长生不老药。
于是她偷偷将长生不老药带回人间,却不想引来嫉妒心理的王母娘娘派人来抢夺。
嫦娥只能将药丸投入嘴中,一口吞了下去,饮恨投身于月宫,成为月宫的神仙,成为人们眼中的月亮上的仙女,人们便在此时点起水灯,表达对嫦娥的怀念,让她在人间度过一个幸福的十五夜。
(3)教师请学生吸收故事中的信息,表述出嫦娥为什么投身月中,元宵节是为了怀念谁。
3、巩固教师请学生读一下自己所写的元宵节的感想,或签名画。
4、拓展(1)请学生背诵古诗或现代诗中与元宵节相关的篇章、诗句;(2)进一步了解汉服、灯谜等内容,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故事了解了元宵节的历史、传说和文化背景。
同时,互动式教学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拓展内容,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学习才能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价值和自身的重要性。
2024年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精彩教案通用
![2024年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精彩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fdf89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5.png)
2024年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小班精彩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教材《我们的节日》第二章《欢乐的节日》,详细内容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习俗以及相关的文化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起源,认识这一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的讲解。
教学重点:让学生动手制作灯笼,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灯笼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元宵姑娘》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元宵节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元宵节的来历、习俗,展示PPT课件,让学生了解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灯笼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制作简单的灯笼,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灯笼。
六、板书设计1. 《欢乐的元宵节》2. 内容: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的习俗灯笼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一个元宵节灯笼,并介绍给家人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灯笼制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元宵节的相关活动,如猜灯谜、吃元宵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3.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反馈。
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对于本节课而言,难点在于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的讲解,这是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教案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0a7f0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e.png)
小班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教案教案标题:小班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教学目标:1. 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意义;2. 掌握元宵节的主要习俗;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包括元宵节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2. 元宵节的相关装饰品:如灯笼、元宵等;3. 课件或教具:用于辅助教学的相关课件或教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制作一个元宵节的主题背景,如挂上一些元宵节的图片和装饰品;2. 引导学生观察背景,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知识讲授:3. 通过PPT或图片资料,向学生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和意义,讲解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是为了纪念古代抗击外敌的英雄,并庆祝春天的到来;4. 向学生展示元宵节的主要习俗,如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并解释每个习俗的含义。
互动探究:5. 分发一些与元宵节相关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然后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6.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哪些元宵节的习俗?你们觉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拓展活动:7. 分发一些元宵节的彩绘纸和彩笔,让学生自由绘制他们对元宵节的印象和喜欢的习俗;8. 鼓励学生互相展示和分享他们的作品,让他们通过展示了解更多关于元宵节的信息。
总结回顾:9. 回顾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元宵节的意义;10.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觉得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作业布置:1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与家人一起庆祝元宵节,并写下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元宵节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或元宵,加深对元宵节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评估:1. 在互动探究环节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的质量;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他们对元宵节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3. 是否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园小班节日教案《元宵节》
![幼儿园小班节日教案《元宵节》](https://img.taocdn.com/s3/m/ebce4a59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0.png)
幼儿园小班节日教案《元宵节》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文化内涵及主要庆祝方式;2.培养幼儿的民族文化意识,增强其爱国情感;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集体意识;4.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材料1.《元宵节》绘本;2.元宵节灯笼、糖果、汤圆等相关物品;3.视频和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2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告知活动的主题为“元宵节”。
与此同时,老师通过上小班的互动,引导幼儿从其以往的经验出发对“元宵节”有一个初步了解。
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庆祝一个非常特别的节日,猜一下这是什么节日?幼:是圣诞节吗?师:不是,这是中国传统节日,叫做“元宵节”。
你们知道元宵节是什么意思吗?幼:不知道。
师:元宵节在中国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我们会吃汤圆、看花灯,你们想和我一起了解一下吗?2. 学习环节(40分钟)2.1 探究元宵节的文化内涵(20分钟)教师通过观看《元宵节》绘本、视频和图片,向幼儿介绍元宵节的起源、文化内涵及主要庆祝方式。
师: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开始的时候,人们是怎么庆祝的呢?我们观看一下这个视频,看看元宵节有哪些有趣的活动。
(播放视频)师:元宵节最重要的食品叫什么呢?(供幼儿回答)没错,就是汤圆,下面我们一起来包汤圆吧!(老师将材料和糖果分给每个幼儿,让幼儿们一起动手包汤圆)2.2 制作元宵灯笼(2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灯笼材料分发给幼儿,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制作灯笼的乐趣。
师:元宵节最美丽的东西是什么?没错,就是花灯,我们要一起动手制作美丽的灯笼来庆祝这个节日。
(老师发送材料)3. 拓展环节(20分钟)教师将准备好的汤圆、糖果等食品分发给幼儿,让幼儿体验品尝汤圆的同时了解其文化内涵;同时,老师通过讲解花灯的寓意,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灯情结”。
师:我们刚才制作好的灯笼、包好的汤圆和糖果,现在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宵节的来历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
2、让孩子们深刻感触到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
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
幼:玉帝要烧毁民间,所以人们得知消息后提前挂灯笼放烟火,免去了这一难。
师:元宵节的历史悠久,人们从古至今,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用同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个节日,到了现在过元宵节意味着什么呢?
幼:看花灯、吃汤圆等教师总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以挂灯笼的形势,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欢庆一年的丰收,喜气洋洋、快乐融融。
三、让幼儿把元宵节的来历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给他们讲故事《元宵节的来历》。
活动反思:
《元宵节的故事》是一个神话传说,传达的是一份浓浓的爱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为了感谢仙女救了人间的百姓,让孩子们感触到,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传承热爱、歌颂中国的传统节日。
元宵节的来历小班教案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元宵节的民风民俗。
2、欣赏花灯,感受花灯的美。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丰富元宵节的相关知识。
物质准备:有关元宵节的由来及只要活动的课件,谜语若干。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环境准备:收集各种花灯,布置灯展。
活动过程:
1、结合课件讲解元宵节的由来和只要活动。
2、引导幼儿参观灯展,说一说:最喜欢那盏花灯?为什么?花灯美在哪儿?
3、欣赏儿歌《做彩灯,闹元宵》
4、猜灯谜。
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谜面贴在花灯上,教师读谜面,幼儿来猜。
小结: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这一天不仅要欣赏花灯、猜灯谜,还要品一种美食-------元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