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扫描版无答案
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开普勒发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圆,而是椭圆C.库仑指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D.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2、某段高速公路对载重货车设定的允许速度范围为50~80 km/h,而上坡时若货车达不到最小允许速度50 km/h,则必须走“爬坡车道”来避免危险,如图所示.某质量为4.0×104 kg的载重货车,保持额定功率200 kW在“爬坡车道”上行驶,每前进1 km,上升0.04 km,汽车所受的阻力(摩擦阻力与空气阻力)为车重的0.01倍,g取10 m/s2,爬坡车道足够长,则货车匀速上坡的过程中( )A.牵引力等于2×104 NB.速度可能大于36 km/hC.上坡过程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D.上坡过程增加的机械能等于汽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3、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质量为M,固定在小车上的杆用长为l的轻绳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将小球拉至水平右端后放手,则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A.mlM m+B.MlM m+C.2mlM m+D.2MlM m+4、随着世界航空事业的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假设深太空中有一颗外星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有( )A.该外星球上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第—宇宙速度的2倍B.在地面上所受重力为G的物体,在该外星球表面上所受重力变为2GC.该外星球的同步卫星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D.该外星球上从某高处自由落地时间是地面上同一高处自由落地时间的一半5、如图所示的虚线呈水平方向,图中的实线为与虚线成30°角的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图中OM与电场线垂直,且OM=ON。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单选题(4分*8)1. 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当Δ0t →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 B.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中,伽利略把斜面实验的结果推广到坚直情况,这种方法被称为“合理外推”C. 物体所受重力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心”概念的提出用到了假设法D.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将其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采用了微元法 【答案】C 【解析】【详解】A .在变速运动中,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时,时间越短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当Δ0t →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维法,故A 正确; B .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实验中,伽利略把斜面来“冲淡重力”,将实验的结果推广到竖直情况,这种方法被称为“合理外推”,故B 正确;C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体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故C 错误;D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将其看成很多小段匀速直线运动的累加,这样无数“矩形的面积”就无限接近“梯形的面积”了,因此采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 。
2.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t 时刻,小球回到出发位置B. 2135t t =C. 小球的回弹高度为202gvD. 小球从0到2t 时刻的总位移是20825v g【答案】D 【解析】【详解】A .由图像可知,t 2时刻,小球反弹到最高点,选项A 错误; B .由图像可知1v t g=2135v t t g-= 可得2185t t =选项B 错误; C .小球的回弹高度为22003()95250gv v h g ==选项C 错误; D .小球的下落高度为202v H g=小球从0到2t 时刻的总位移是2'0825v h H h g=-=选项D 正确。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5-2016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高二年级物理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1 .在科学发展史上,很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在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的思想方法。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描绘抽象的电场,这是一种形象化的研究方法B.库仑得出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C.用点电荷来代替实际带电体是采用了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D.电场强度的表达式和电势差的表达式都是利用比值法得到的定义式2.如图所示,真空中O点有一点电荷,在它产生的电场中有a、b两点,a点的场强大小为Ea,方向与ab连线成60°角,b点的场强大小为Eb,方向与ab连线成30°角.关于a、b两点场强大小Ea、Eb的关系,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3. 在真空中上、下两个区域均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其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有一带负电的微粒,从上边区域沿平行电场线方向以速度v0匀速下落,并进入下边区域(该区域的电场足够广),在如图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符合粒子在电场内运动情况的是(以v0方向为正方向)( )4.如图所示,三条平行且等间距的虚线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其电势分别为10 V、20 V、30 V。
实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运动的轨迹,对于轨迹上的a、b、c三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一定是先过a,再到b,然后到cB.带电粒子在三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Fb>Fa>FcC.带电粒子在三点动能的大小:Ekb> Eka>EkcD.带电粒子在三点电势能的大小:Epb>Epa>Epc5.如图为多用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Ig=300μA,内阻Rg=100Ω,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50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Ω,电池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A.30 kΩ~80 kΩB.3 kΩ~8 kΩC.300 kΩ~800 kΩD.3000 kΩ~8000 kΩ6.如图所示,为一比较两个电源输出功率的实验电路图,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内阻分别为r1和r2.单刀双掷开关置1或2时,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相同,两电源可能有相同的输出功率的是( )A.E1>E2、r1>r2B.E1=E2、r1>r2C.E1>E2、r1=r2D.E1>E2、r1<r2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选不全得2分)7. 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2m、3m,B小球带负电,电荷量为q,A、C两小球不带电(不考虑小球间的电荷感应),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小球连接起来悬挂在O点,三个小球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大小为E.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B.静止时,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5mg-qEC.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3D.剪断O点与A小球间细线瞬间,A、B两小球间细线的拉力为qE/68.用电场线能直观、方便地比较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强弱.如图甲是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图乙是场中的一些点:O是电荷连线的中点,E、F是连线中垂线上相对于O点对称的两点,B、C和A、D也相对于O点对称.则( )A.B、C两点场强大小和方向都相同B.A、D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E、O、F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强D.B、O、C三点比较,O点场强最弱9. 如图所示,两面积较大、正对着的平行极板A、B水平放置,极板上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其中A极板用绝缘线悬挂,B极板固定且接地,P点为两极板的中间位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在两极板间加上某种绝缘介质,A、B两极板所带电荷量会增大B.A、B两极板电荷分别在P点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若将A极板竖直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将增大D.若将A极板竖直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原P点位置的电势将不变10.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能忽略。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物理试题(pdf版)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上期高2019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10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与这两点间的距离的乘积B. 空间中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的方向C.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 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本领2.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 、b 两点. 其中a 、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A. 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 、b 两点B. 乙图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 、b 两点C. 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 、b 两点D. 丁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a 、b 两点3.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A .1∶4 B .1∶8 C .16∶1D .1∶164.右图所示,电阻R 1、R 2、R 3、R 4满足R 1:R 2:R 3:R 4=1:2:3:4,则当A 、B 间接上直流电压时,流过R 1、R 2、R 3、R 4的电流I 1:I 2:I3:I 4为 A. 1:2:3:4 B. 6:3:2:11 C. 3:2:1:6 D. 3:2:1:45. 匀强电场中的三点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 的长为m 1,D 为AB 的中点,如下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 所在平面,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V 、6V 和2V . 设场强大小为E ,一电量为6101-⨯C 的正电荷从D 点移到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 ,则A. 6108-⨯=W J ,8>E V/mB. 6106-⨯=W J ,6>E V/mC. 6108-⨯=W J ,8≤E V/mD. 6106-⨯=W J ,6≤E V/m6. 如图所示,直线A 为电源的U-I 图线,直线B 和C 分别为电阻R 1、R 2的U-I 图线,用该电源分别与R 1、R2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P 1、P 2,电源的效率分别为η1、η2,则 A . P 1>P 2 B. P 1<P 2 C. η1>η2 D. η1<η27. 用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 带正电的小球B ,另一个也带正电的小球A 固定在绝缘竖直墙上,A 、B 两球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 .小球B 在重力、拉力和库仑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如图所示.现将细绳剪断后A. 小球B 在细绳剪断瞬间开始做平抛运动B. 小球B 在细绳剪断瞬间加速度等于gC. 小球B 落地的时间等于2h gD. 小球B 落地的速度大于2gh8.如图所示,竖直绝缘光滑的半圆形槽半径为R ,在槽内静置有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的小球A 、B ,两球质量相等、间距为R .若将两小球看做质点,将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 作用在A 球上,缓慢将A 球推到半圆形槽的底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槽对B 球的支持力增大 B .两球间距离保持不变C .推力F 做的功等于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D .两球组成的系统的电势能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15届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卷(2014.10)

成都七中2014-2015学年度2015届第一学段考试物理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可能不止一个符合题意,每题全选正确得 6分,漏选得3分,不选或有错得0分,满分共42分)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C.只有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开普勒第三定律T 2/R 2=K ,K 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不变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息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都是相同的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不一定指向圆心。
3.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鲍姆加特纳曾经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着陆,一举打破多项世界纪录。
假设他从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ts 内运动员和所有装备整体所受重力大于空气限力,且空气阻力不断减小B. ts 秒末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此后做匀减速运动至t 2秒未C. t 1秒末到t 2秒末运动员竖直方向的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在逐渐增大D.t 2秒后运动员保持匀速下落4.我田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从道上建造空间站。
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 处与空间站对接。
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 ,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 月球的质量为2324r M GTπ= B.航天飞机到达B 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轨道时必须加速 C.图中的航天飞机正在减速地飞向B 处D.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324R g T π=月5.摄制组在某大楼旁边拍摄武打片,要求特技演员从地面飞到屋顶。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出租车是按路程的大小来计费的C.在田径场1500m长跑比赛中,跑完全程的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1500mD.高速公路路牌上显示“上海100km”,表示该处到上海的位移大小为100km2.质量为50kg的乘客乘坐电梯从四层到一层,电梯自四层启动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是0.6m/s2,则电梯启动时地板对乘客的支持力为 ( )( g=10m/s2)A.530N B.500N C.450N D.470N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为使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盘和重物的总重力,则盘和重物的总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应满足的关系是()A.m远大于M B.m远小于M C.m略大于M D.m略小于M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如果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那么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一个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必受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D.要使物体保持直线运动,一定要对它施加一个大小、方向合适的力5.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合力的大小一定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6.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7.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假设她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从上述数据可以确定( )A.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加速度B.她在车底运动时的平均速度C.她刚“滑入”车底时的速度D.她刚“滑出”车底时的速度t=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和B是原点x t-图线8.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7B .22m/s 3C .25m/s 8 D .22m/s9.如图甲、乙所示的x – t 图像和v – t 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0~t 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 2时刻相距最远D .0~t 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0.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A .2vt B .0012t vt t ⎛⎫- ⎪⎝⎭ C .202t t v D .()202v t t t - 1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 末速度变为10m/s ,则汽车的( )A .加速度为2m/s 2B .4s 内的位移为40mC .4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 .2s 末的速度为5m/s1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石块重10N ,使地面受到10N 的压力,则( )A .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地球B .该压力就是重力,施力者是石块C .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产生的D .该压力是弹力,是由于石块发生形变产生的13.下列有关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运动的物体有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1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位移是()A.4.5m B.3.5m C.2m D.1m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6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60 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车从出发到B杆所用时间为10sB.车的加速度为15 m/s2C.经过A杆时速度为5 m/sD.从出发点到A杆的距离为15m16.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第2s内通过的位移是()A.0.5m B.1.5m C.2.0m D.3.5m17.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a.位移b.路程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e.时间f.加速度g.速率A.只有acdfB.只有adfC.只有afgD.只有af18.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小男孩从右侧梯子爬上滑梯,用时10s,然后在上面平台站了5s,接着从左侧的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滑到水平地面,用时3s.下面关于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路程相等B.他爬上去和滑下来的位移相同C.他在第15s末开始要下滑,指的是时间间隔D .他整个过程用时18s ,指的是时间间隔19.如图所示,汽车里有一水平放置的硅胶魔力贴,魔力贴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花瓶.若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花瓶受到三个力B .因为汽车向前开,所以摩擦力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C .小花瓶所受的合力为零D .魔力贴对小花瓶的摩擦力大小为mg20.把一个重为G 的物体,用一个水平力F =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下图所示,从t =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 随t 的变化关系是( )A .B .C .D .二、多选题2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2π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22.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光滑的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 .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 点,另一端从B 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 点靠近(C 点与A 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A .由B 到D 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B .由B 到D 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C .由D 到C 的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大D .由D 到C 的过程中,拉力保持不变23.粗糙水平面上a 、b 、c 、d 四个相同小物块用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连接,正好组成一个等腰梯形,系统静止。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上)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上)段考物理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可能不止一个符号题意,每题全选正确得6分,漏选得3分,不选或有错得0分,满分共42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是恒力C.只有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位移与路程.分析: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成正比.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其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可能是静摩擦力.两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两者间不一定有滑动摩擦力.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第一次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误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一定是恒力,B错误C、只有做单方向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C正确D、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且接触面不光滑时才存在静摩擦力,静摩擦力要求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与它们的运动的方向无关,则其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故D错误.故选:C点评:研究摩擦力时,要区分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正比,而静摩擦力则不一定,注意摩擦力与弹力的方向关系,及运动方向的关系.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开普勒第三定律=K,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不变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息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都是相同的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不一定指向圆心考点:开普勒定律;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平抛运动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具有指向圆心的加速度,加速度方向时刻改变.解答:解:A、开普勒第三定律=K,K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故A正确;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在改变,故B错误;C、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息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方向都是相同的,竖直向下;故C正确;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指向圆心;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不一定指向圆心;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知道平抛运动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在改变,做变加速运动.3.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了鲍姆加特纳曾经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高空跳下,并成功着陆,一举打破多项世界纪录.假设他从氢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下到落地的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4.我田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从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发动机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沿椭圆轨道向月球靠近,并将在椭圆的近月点B处与空间站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月球的半径为R.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是()得,月球的质量M=、根据重力等于万有引力=5.摄制组在某大楼旁边拍摄武打片,要求特技演员从地面飞到屋顶.如图所示,导演在某房顶离地H=12m处架设了滑轮(人和车均视为质点,且滑轮直径远小于H),若轨道车从A处以v=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到B处,绳BO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由于绕在滑轮上细钢丝的拉动,使质量为m=50kg的特技演员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车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取g=10m/s2,sin53°=0.8.cos53°=0.6)()﹣6.(2012•南通一模)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木板加速度大小a可能是()﹣μμ,则其加速度为:=则获得的加速度为:7.如图所示,置于足够长斜劈上的盒子A内放有光滑球B,B恰与盒子前、后壁接触,斜劈上表面光滑静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一轻质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在斜劈上的木板P拴接,另一端与A相连,今用外力推A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然后由静止释放盒子,释放盒子前后斜劈始终相对于地面处于静止状态()二、实验题(每小问3分,共18分)8.(18分)某小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脸装置如图1,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1)打点计时器选择的电源是BA.220v交流电B.4﹣6v交流电C.220v直流电D.4﹣6v直流电(2)该小组研究加速度和拉力关系时.得到的图象将会是如图2中的图B(3)图象上端弯曲的原因是钩码和托盘的质量没有远小于物块质量(a)为减小误差该小组同学将木板的左端垫起,以平衡小车的摩擦力:重新实验,图3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计数点O、A、B、C、D和E,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进行测量,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x,通过计算得到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以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5)实验小组又通过绘制△v﹣s图线来分析运动规律(其中△v=v﹣v0,v是各计数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0是0点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中标出了0、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2﹣s图线.(6)实验小组绘制的△v2﹣s图线后发现斜率大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木块的左侧垫得过高.=三.计算题(共5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过程,只有最后结果不给分)9.(12分)如图所示,水平平台的右端安装有滑轮,质量M=2.0kg的物块放在与滑轮相距L=2.5m 的平台上,物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左端与物块连接,右端挂质量为m的小球,绳拉直时用手托住小球使其在距地面h高处能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1)若m=1.0kg,放开小球,系统运动,求小球做匀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以及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T;(2)若m=1.0kg,放开小球,系统运动,小球着地后立即停止运动,求:a:小球着地后,M的加速度.b:要使物块M刚好能运动到右端滑轮处,小球静止时距地面的高度h.h=10.(18分)“嫦峨一号”探月卫星为绕月极地卫星.利用该卫星可对月球进行成像探测.己知卫星在绕月极地轨道上做匀速圈周运动时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月球半径为R M,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6,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为R0;地球半径为R E,己知光速为C.(1)月球的第一字宙速度.(2)“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月运动的周期(3)如图所示,当绕月极地轨道的平面与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垂直时(即与地心到月心的连线垂直时),求绕月极地卫星向地球地面发送照片需要的最短时间.)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V=)根据示意图的几何关系可得卫星到地面的最短距离为t=t=)月球的第一字宙速度为探月卫星绕月运动的周期为)绕月极地卫星向地球地面发送照片需要的最短时间为11.(20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3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两个转轴间的距离L=4m,竖直光滑圆弧轨道CD所对的圆心角θ=37°,圆弧半径r=0.5m,轨道末端D点切线水平,且紧贴倾斜转盘上表面最高点,转盘沿逆时针方向绕轴匀速转动,其转轴倾斜且与水平面夹角α=53°,质量m=lkg 的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将物块以向右速度V′=5m/s 滑上传送带左端,物块向右运动一段时间后反向,最终从传送带左端水平抛出,恰好沿C点的切线滑入CD轨道,再由D点水平滑落到转盘上表面最高点.物块落到转盘上时的速度恰好与落点处转盘的线速度相等,物块立即无相对滑动地随盘转动.(取sin37°=0.6,cos37°=0.8.g=10m/s2.设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块从传送带上抛出的速度;(2)传送带的上表面到转盘最高点D的竖直高度H;(计算结果保留位3有效数字)(3)要物块随转盘转动时无相对滑动,且物块与转盘间摩擦系数μ′<1,求转盘半径的取值范围.考点: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物体在传送带加速过程,由滑动摩擦力产生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求解位移x.(2)根据x与L的关系,判断物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得到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抛出时的速度.物块从传送带左端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据题知到达C点时速度沿C点的切线方向,根据速度的分解求出C点的速度,再根据机械能守恒求解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即可得到H.(3)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物块落到转盘上时的速度大小,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求解摩擦力F的大小.解答:解:(1)物块在传送带上滑动时,有μmg=ma,解得:a=4m/s2.由v2=2ax解得减速运动过程相对于地面的位移x==3.125m.因x<L,故物块在传送点上将先减速后反向加速最后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从左端抛出的速度v=3m/s;(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1=mv12﹣mv2;解得h1=0.25m.由几何关系,h2=ED=r(1﹣cosθ)=0.1m.传送带的上表面到水平转盘的竖直高度H=h1+h2=0.35m;(3)物块从抛出点到D点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v D=4m/s物块在圆盘上做圆周运动最低点滑动的临界条件得μmgcosθ﹣mgsinθ=且μ<1 转盘半径R>8m;答:(1)物块从传送带上抛出的速度3m/s;(2)传送带的上表面到转盘最高点D的竖直高度H为0.35m;(3)转盘半径的取值范围为R>8m点评:此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速度的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圆周运动等知识点,运用程序法按顺序进行分析和答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试题(扫描版)

15届高三文科地理上期半期试题参考答案(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题1】1.D【题2】2.C【题3】3.B【题4】4.A【题5】5.A【题6】6.B【题7】7.B【题8】8.D【题9】9.A【题10】10.C【题11】11.D【题12】12.B【题13】13.(24分)(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部和南部高,东部和北部低;地势起伏较大。
(6分)(2)北京气温年较差较大;北京夏季受(来自低纬的)东南季风影响,气温高,冬季受(来自高纬的)西北季风影响,气温低;北京距海较远,受海洋的影响较小。
(6分)(3)位于玫瑰主产区,原料丰富;原料品质上乘;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知名度高;生产技术先进。
(8分)(4)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促进民俗文化传播。
(任答3点给6分)【题14】14.(28分)(1)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年降水量空间差异变化明显,西北部年降水量空间差异变化小(高原内部降水差异小,高原边缘降水差异明显);北部年降水量最小,东南部降水量最大。
(6分)(2)A地为河谷农业(种植业),B地为高寒牧业(畜牧业)。
B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植被以高寒荒漠、草甸为主,适宜发展畜牧业。
A地处于高原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较充足,降水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
(12分)(3)赞同。
理由:该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当地煤、石油等能源缺乏;离拉萨等城市较近,能源需求量较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大拐弯处人口稀少,淹没损失小,移民数量少。
(任答4点给8分)不赞同。
理由:西藏地区人口城市稀少,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该地有丰富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可满足其需要;大拐弯处地质不稳定、地势起伏大,修水电站易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修水电站会破坏峡谷生态环境;距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远,加上群山阻隔,输电投资大。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成都七中 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2026届半期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 100分注意事项:答题前,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并用2B 铅笔把准考证号对应的标号涂黑;选择题的作答: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作答: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区域内。
一、选择题(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4分;710小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符合题意,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共40分)1.2023年10月27日,成都七中第44届田径运动会顺利开幕,运动员们拼搏奋进夺取佳绩,同学们在观看运动会的同时,也在思考运动中的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塑胶跑道粗糙不平是为了增加运动员的静摩擦力B. 已知运动员 100米赛跑从静止加速到 10m/s 需要6s ,可算出它在起跑瞬间的加速度大小C. 实心球在空中下降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 运动员跳高采取背越式比跨越式更容易取得好成绩,是因为背越式过杆时重心更低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体P 连接,P 与斜放的固定挡板 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处于竖直方向,则斜面体P 此刻受到外力的个数可能为 ( )A. 2个或3个B. 2个或4个C.2 个或5个D. 3个或4个3.成都七中小胡同学的国庆假期物理选修作业——实验设计荣获一等奖,他用Phyphox 软件记录了电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加速度a 与时间t 的图像,如图1所示,可以将该图像理想化如图2所示,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 =8s,电梯的速度大小为0B. 根据图2可以求出电梯运动的最大速度C. 根据图2可以求出电梯在该过程中的位移大小D. 电梯是从高楼层下行至低楼层4. 质量分布均匀的杆,其重力为G ,一端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另一端系在一条水平轻绳上,杆与水平面成α角,如图所示,已知水平轻绳上的弹力为F ,则地面对杆下端的作用力大小为 ( )A.G sinαB.F cosαC.√G 2+F 2D. Fcosα + Gsinα5. 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图中1、2、3、4所示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T ,每块砖的厚度为d ,不计空气阻力,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2d T 2 B.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 7d 2T C. 从静止下落到“4”位置时间为5T D. 初始位置距“2”位置的距离为 49d 8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A系一小段轻绳(带绳结),将木板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个质量为m的钩码挂在绳结上,静止时描下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₀;用水平力拉A点,使A点在新的位置静止,描下此时橡皮筋下端点的位置A₀;逐渐增大水平力,重复实验。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

15届高三文科语文上期半期考试试题参考答案(注:每道题号前面的红色序号表示该题在得分明细表中填写的对应位置。
)【题1】1.D(D项的读音分别为liǔ/niǔ,kuànɡ/kuāng,jié/jiē,jiàn/xiàn。
A项的读音分别为nìng,xué/xuè,xù/chù,yīng/yìng;B项的读音分别为tòng/dòng,pī/pēi,ju àn/quān,qū;C项的读音分别为fēi/fěi,ān/yīn,zài,chèn/chēng)【题2】2.C(A项瞋目结舌——瞠目结舌,B项敲榨——敲诈,D项三角架——三脚架)【题3】3.C(A项纵然: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
此处可以用“固然”等表转折的连词。
B项蜕化:比喻腐化堕落,此处应该使用“退化”。
C项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
D项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此处可以“熟视无睹”)【题4】4.A(B项搭配不当,“经验阅历”与“大幅度提升”不能搭配;C项否定不当,去掉“切忌”或“不要”。
;D项句式杂糅,可改为“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或“观众好评如潮”)【题5】5.D(A项张冠李戴,从原文可知,以游离态形式出现的是谷氨酸,而不是味精。
B 项理解有误,“味精最初是池田菊苗制造的”的表述无中生有,池田菊苗只是发现了一种海带汤蒸发后留下的晶体,而不是制造了味精。
C项表述绝对,原文为“我国味精行业大都采用玉米……”)【题6】6.B(“使其作为发酵工具”表述不合文意,原文为“以谷氨酸产生菌为发酵工具”)【题7】7.C(强加因果)【题8】8.C(察:被推荐)【题9】9.D(D项的“为”均为介词,译为“为”或“替”。
A项第一个“以”介词,可译为“凭借”,第二个“以”连词,可译为“来”。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k2.(6分)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甲放在一个事先不带电的金属球乙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a、b为电场中的两点,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3.(6分)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G=m,=mg,则得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mr=,故4.(6分)一玩具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启动后,小车的水平牵引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相应的小车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根据图上信息可得()还可以根据,则内的平均速度,内的平均速度内阻力的平均功率,故5.(6分)轻质弹簧吊着小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A位置,现用水平外力F将小球缓慢拉到B 位置,此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6.(6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圆弧形光滑管道半径略大于小球半径,管道中心到圆心距离为R,A点与圆心O等高,AD为水平面,B点在O的正下方,质量为m的小球自A 点正上方h处由静止释放,自由下落至A点时进入管道,则()则小球在最高点对内侧轨道产生是mg=m=(的压力,故mg=m7.(6分)在空间中水平面MN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由MN上方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从B点进入电场,到达C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B=2BC,如图所示.由此可见()二、实验题(8题4分,9题13分,共17分)8.(4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图甲中AO方向的是F′(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9.(13分)用滑块、一端带滑轮的木板、打点计时器、细沙和小桶等主要实验器材,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一、甲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通过改变小桶内细沙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在长木板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1)图线①(选填“①”或“②”)是在长木板左侧抬得过高的情况下得到的.(2)由a﹣F图线可得,滑块的总质量m=0.5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实验二、乙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其步骤如下:a.小桶内盛上适量细沙,用轻绳通过滑轮连接在滑块上,滑块连接纸带.合理调整长木板倾角,让滑块沿木板匀速下滑.b.取下轻绳和小桶,测出小桶和细沙的质量m及滑块质量M.c.取下细绳和小桶后,换一条纸带,让滑块由静止释放,打出的纸带如图(d),O为打下的第一点.O与A之间省略了一些点,已知交流电的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1)步骤c中滑块所受的合外力为mg.(2)为验证从O→C过程中滑块合外力做功与滑块动能变化的关系,则C点的速度为.需要验证的关系式为mg(x0+x1+x2+x3)=(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②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和依据,满分51分)10.(15分)如图甲所示,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块处于一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当整个装置被置于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小物块恰好静止.重力加速度取g,sin 37°=0.6,cos 37°=0.8.(1)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若将电场的场强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如图乙所示,试求:①物块对斜面的压力;②物块下滑距离L时的动能.E==11.(17分)如图所示,劲度系数k=25N/m轻质弹簧的一端与竖直板P拴接(竖直板P固定在木板B的左端),另一端与质量m1=1kg的小物块A相连,物体A静止于木板B上,P 和B的总质量为M=4kg且B足够长,A右端连接一细线,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m2=3kg物体C相连.木板B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开始时用手托住C,让细线恰好伸直但没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C,直至B开始运动.全过程物体C 没有触地,弹簧在弹性限度内,g=10m/s2.求:(1)刚释放瞬间物体C的加速度;(2)从刚释放C到B开始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体A所做的功;(3)B刚开始运动时,弹簧弹力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所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可得:=由动能定理可得:==v=×7.5m/做功的功率为12.(19分)如图所示,半径R=2.1m的光滑圆弧与光滑平台相切于O1,O1与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在OO1连线的右侧有场强E=3×108V/m的匀强电场,平台右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2m/s,方向如图所示,长为L=4.84m.质量m=2kg,电量q=2.0×10﹣8C的滑块从A点(A点与圆心O点等高)无初速度释放,经过平台到达传送带上,平台宽度O1B=S=1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不考虑电场的边缘影响,全过程滑块电量不变,g=10m/s2,求:(1)滑块刚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时间;(3)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产生的热量Q.=g+= ==2m/s=1m2。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解析)

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半期考试高三数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考生个人留存试卷并将答题卡交回给监考教师.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复数12i34i +-的虚部是( )A. 15-B.15C. 25-D.25【答案】D 【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至i a b +的形式,则虚部可知.【详解】因为()()()()12i 34i 12i 510i 12i 34i 34i 34i 2555+++-+===-+--+,所以虚部为25,故选:D.2. 式子1tan151tan15+-oo的值为()A.B. 2C.D.【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来求得正确答案.【详解】()1tan15tan45tan15tan 4515tan 601tan151tan45tan15+°°+°==°+°=°=-°-°°.故选:A3. 设{a n }是由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已知a 2a 4=1,S 3=7,则S 5=( )A152B.314C.334D.172【答案】B 【解析】【分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易得a 3=1,进而由求和公式可得q 12=,再代入求和公式计算可得.【详解】由题意可得a 2a 4=a 32=1,∴a 3=1,设{a n }的公比为q ,则q >0,∴S 3211q q =++1=7,解得q 12=或q 13=-(舍去),∴a 121q ==4,∴S 551413121412æö´-ç÷èø==-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属基础题.4. 在()()()342111n x x x +++++×××++的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是( )A. 33C n + B. 23C 1n +- C. 33C 1n +- D. 331C n +-【答案】C 【解析】【分析】求出()1nx +展开式中含2x 的系数为2C n ,再利用组合数的计算性质11C C C m m mnn n -++=求和即可.【详解】解:()1nx +Q 展开式中第1r +项为:1C rrr n T x +=,()()()342111n x x x +\++++×××++中含有2x 项的系数为:22222322234334C C C C C C C 1n n +++++=++++-L L 232244C C C 1n +=+++-L L.33C 1n +=-.故选:C.5. 已知函数()f x 对x R "Î都有()(4)f x f x =-,且其导函数()f x ¢满足当2x ¹时,(2)()0x f x ¢->,则当24a <<时,有( )A. ()()22(2)log af f f a << B. ()()2log (2)2af a f f <<C. ()()2log 2(2)af a f f << D. ()()2(2)log 2af f a f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导函数()f x ¢满足当2x ¹时,(2)()0x f x ¢->,可得()f x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可得(2)f 为最小值,再根据对称轴和单调性可得2(log )(2)af a f <,从而可知选D【详解】因为函数()f x 对x R "Î都有()(4)f x f x =-,所以()f x 的图象关于2x =对称,又当2x >时,'()0f x >,2x <时,'()0f x <,所以()f x 在(,2)-¥上递减,在(2,)+¥上递增,所以2x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因为24a <<,所以2221log 2log log 42a =<<=,2224a >=,所以224log 3a <-<,所以224log 2aa <-<,所以2(4log )(2)a f a f -<,所以2(log )(2)af a f <,所以()()2(2)log 2af f a f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考查了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属于中档题.6. 若a r ,b r ,c r 满足,||||2||2a b c ===r r r ,则()()a b c b -×-r rr r 的最大值为( )A. 10B. 12C. D.【答案】B 【解析】【分析】设OA a =uuu r r ,OB b =uuu r r ,OC c =uuu r r,表示出a b -vv,-r rc b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求出最值.【详解】解:设OA a =uuu r r,OB b =uuu r r ,OC c =uuu r r ,则a b BA -=r r uur ,c b BC-=r r uuu r()()cos a b c b BA BC BA BC ABC\--==×Ðr r r r uuu r uuu r uuu r uuu rg g ||||2||2a b c ===r r r Q 4BA \£uuu r ,3BC £uuu r 当且仅当BA uuu r ,BC uuur 同向时()()a b c b --r r r r g 取最大值12故()()max12a b c b--=r r r rg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属于中档题.7. 若对x "ÎR ,函数()2x f x a =+的函数值都不超过函数()2,12,1x x g x x x x ì+<ï=í+³ïî的函数值.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2a ³- B. 2a £ C. 22a -££ D. 2a <【答案】C 【解析】【分析】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y f x y g x ==的图象,然后考虑临界位置:()f x 经过点()0,2以及()f x 与()()21g x x x x=+³相切,分析此时a 的取值,通过平移()y f x =的图象可求解出a的取值范围.【详解】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2x f x a =+,()2,12,1x x g x x x x ì+<ï=í+³ïî的图象如下图所示:且()02g =,即()g x 与y 轴交于()0,2,当()f x 位于其对称轴左侧的图象经过()0,2时,此时()0,2在2xy a =--的图象上,所以2a -=,解得2a =-;当()f x 位于其对称轴右侧的图象经过()0,2时,此时()0,2在2xy a =+的图象上,所以2a =,接下来分析当2x y a =+与()()21g x x x x =+³相切时的情况:()221g x x ¢=-,令()12g x ¢=,解得2x =(2x =-舍去),()22232g =+=,所以切点坐标为()2,3,所以232a +=,解得2a =;由上可知,当2a =时,22x y =+经过()0,2且与()()21g x x x x =+³相切,结合图象,通过平移()y f x =的图象可知,当22a -££时,()()f x g x £恒成立,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a -££,故选:C.8. 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A CB CC ==,AB =,1C 在面ABC 的投影为ABC V 的外心,二面角11A CC B --为π3,该三棱柱的侧面积为( )A. 3+B.C.D. 【答案】C 【解析】【分析】先由外心性质和1C O ^面ABC 结合三角形全等得111BC AC CC ==,从而得11CBC CAC V V ,均为正三角形;接着取1CC 中点E 得BEA Ð是二面角11A CC B --的平面角,从而得π3BEA Ð=,进而求出12CC =,于是可求出11BCC B S 侧面和11CAA C S 侧面;再求证AB ^平面1CC D 得1AB CC ^,从而得1AB BB ^可求出11AB A B S 侧面,进而得解.【详解】设ABC V 的外心为O ,则由题意可得1C O ^面ABC ,如图,连接11,,,,OA OB OC BC AC ,则OA OB OC ==,所以111Rt Rt Rt OBC OAC OCC V V V ≌≌,故111BC AC CC ==,又1CA CB CC ==,所以11CBC CAC V V ,均为正三角形且11CBC CAC V V ≌,取1CC 中点E ,连接,BE AE ,则11,BE CC AE CC ^^,且BE AE =,1π6C BE Ð=,所以BEA Ð是二面角11A CC B --平面角,故π3BEA Ð=,所以BEA △是正三角形,B B E AE A ===,所以1111π22tan26AA BB C CC E =====,所以11112BCC B CAA C S S ===侧面侧面延长CO 交AB 于点D ,则由O 为ABC V 的外心和CA CB =可得CD AB ^,又由1C O ^面ABC ,AB Ì面ABC 得1C O AB ^,又11,C O C O O D C D C =ÌI 、平面1CC D ,所以AB ^平面1CC D ,因为1CC Ì平面1CC D ,所以1AB CC ^,所以由棱柱性质1AB BB ^,所以112B A AB S ==侧面,所以该三棱柱的侧面积为111111ABB BC B A C CAA C S S S =++=+侧面侧面侧面.故选:C.【点睛】关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点1是由三角形全等得到111BC AC CC ==,从而得11CBC CAC V V ,均为正三角形;关键点2是取1CC 中点E 得BEA Ð是二面角11A CC B --的平面角,且π3BEA Ð=,进而求出12CC =,于是可求出11BCC B S 侧面和11CAA C S 侧面,再求证1AB BB ^求出11AB A B S 侧面即可得解.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 对于样本相关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样本相关系数可以用来判断成对样本数据相关的正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