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方言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序言 (2)
一、地理位置 (2)
二、中原官话 (2)
三、地方特色与方言语法 (2)
(一)构词的灵活性及多样性 (2)
(二)组句的特殊性和奇异性 (3)
(三)具体体现 (4)
参考文献 (7)
陕西省定边县方言研究
内容摘要
定边县位于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地区西端。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定边方言划入中原官话秦陇片。定边方言是榆林地区唯一一个划归中原官话的方言,事实上,在定边方言的内部,既有中原官话又有晋语。定边方言的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相同,但在民间语言交流中相互吸纳渗透,形成许多差异,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方言语法的复杂化、多样化。构词上采用重叠、加缀、颠倒、借用、“的”字组词、后带(sǎn)、儿化韵加“来”字、加“圪”字、保留古词语等手法使之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的特点,组句上采用倒装句、假问句、后补句,残缺句、颠倒词序等特殊手法使之具有特殊性与奇异性。具体体现在行为动词、日常用语、人体名词、衣服、时间、称呼、动植物、形容词等之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定边地名词语反映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理地貌,记录了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融合的踪迹,折射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农业文明,反映了上至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的心理愿望,定边方言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语言表现形式,更加真实地反映广大人民的思想情感,对于语言的深入研究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理位置中原官话地方特色与方言语法
序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是其使用者的具体情感的体现,是一种文明的高度浓缩。定边地名词语反映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理地貌,记录了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迁徙、融合的踪迹,折射着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农业文明,反映了上至统治阶级下到平民百姓的心理愿望,反映广大人民的思想情感,体现劳动人民精神追求。
一、地理位置
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榆林市最西端,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荒漠草原过渡地带,东至东南与本省靖边县、吴旗县相接;南至西南与甘肃省华池县、环县相接;西与宁夏盐池县毗邻;北至东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乌审旗相临,系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
二、中原官话
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定边方言划入中原官话秦陇片。定边方言是榆林地区唯一一个划归中原官话的方言,事实上,在定边方言的内部,既有中原官话又有晋语。《定边县志·方言》将定边方言分为四个方言小片:定边话、安边话、南山话和外狩话。其中,定边话指定边土著方言;安边话指安边镇及其附近的方言;南山话指西南山区的方言;外狩话指长城以北乡镇(如白泥井、周台子等地)的方言。白泥井、周台子等地位于长城之外,《定边县志·方言》的作者很自然地把该片方言命名为“外首话”,可能不知道本字就记成了“外狩话”,我们猜测,大概是该作者联想到长城以北的少数民族有狩猎习俗使然。
三、地方特色与方言语法
定边方言的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相同,但在民间语言交流中相互吸纳渗透,形成许多差异,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方言语法的复杂化、多样化。
(一)构词的灵活性及多样性
1.重叠。如:瓶瓶、盖盖、馍馍、饼饼、锤锤、蛋蛋、刀刀、剪剪、桌桌、凳凳、苗苗、杆杆、盆盆、罐罐、桶桶、栓栓、手手、脸脸、袄袄、帽帽、好好的、美美的、扎扎的、干干的、晒晒的、凉凉的、惯惯的、够够的、多多的、光丢丢、亮休休、粘挖挖、癞抓抓、黄拉拉、白达达、秃叽叽、气哄哄、圆腾腾、乱纷纷、美美实实、红红火火、漂漂亮亮、羞羞答答、臊臊刮刮、藏藏摸摸、明明白白、累累赘赘等等。
2.加缀。如:溜溜光、饿得慌、碎碴碴、油花花、憨娃娃、愣大大、这点儿、哪会儿、差不多、近得很、死了、哭了、门子、虫子、盆子、铃子、刀子、蒿子、羊子、箱子、雀儿、
鸦儿、猪儿、狗儿、这么多、那么少、怕死人、气死你等等。
3.颠倒。如:跑赛、球赛、热天、冻脚、害灾、红眼、嚷叫、荒草、生瓜、馋羊、冷冬寒天、纷纷乱乱等。
4.借用。如:“戏有多好看”。“她红着脸说话。”“人有些怪毛病”。“这件事黄了”。“话说得满在理。”这里就借用了形容词“多”、“红”、“怪”、“黄”、“满”作了副词状语。
5.“的”字组词。如:歪的、损的、热的、凉的、瞎的、好的、浅的、薄的、狗的、牛的、谝的、粘的、囊的、能的、鳖的、抖的、精的、蒙的、洋的、土的、穿的、戴的、铺的、盖的、吃的、喝的、烧的、煨的等等。
6.后带(sǎn)。如:“快来!” 快走!”“慢些!”“你吃!”“快喝!”“甭哭!”“别闹!”“凉咧!”“看烫!”等等。带表示催促、乞求、警示及不耐烦等语气。
7.儿化韵。如:酒瓶儿、茶盅儿、豆芽儿、肉片儿、毛桃儿、石榴儿、圆圈儿、像片儿、脸盆儿、气罐儿、吹笛儿、唱歌儿、悄悄儿、乖乖儿、高高儿、多多儿、人样儿、对象儿、口诀儿、书本儿、小猫儿、牛犊儿、筐攀儿、犁把儿、奶嘴儿、调羹儿、貌盖儿、光秃儿、口袋儿、麦穗儿、鸡儿、猪儿、羊儿、鹿儿、蛾儿、蜂儿、鸟儿、燕儿、葱儿、蒜儿、坛儿、罐儿、月儿、馅儿等等。
8.加“来”字。如:“你在哪达来?”“我在王家来”。(闻见腥膻味问)“你吃啥来?”“我吃羊肉来”。(看见满身泥巴问)“你干啥着来?”“我上房泥来”。(发现碗被打碎了问)“这是谁来?”“不是我来,是他来”。“你去街上来没有?”“去来”等等。
9.加“圪”字。如:圪台、圪梁、圪坨、圪瘩、圪堆、圪卷、圪截、圪抓、圪扒、圪、圪桩、圪搅、圪柳、圪弯、圪尖、圪嗯、圪囔、红圪丹丹、蓝圪茵茵、黄圪灿灿、端圪峥峥、水圪淋淋、酸圪溜溜、圆圪墩墩、亮圪闪闪、绵圪茸茸、尖圪竖竖、热圪腾腾、绿圪争争、白圪刷刷、胖圪念念、好圪端端等等。
10.保留古词语。如“嗾”shòu(指使狗咬)、“捋”1ǚ(用手顺着条状物抹过去)、“聒”guó(杂音刺耳)、“籴”dié(总买东西)、“粜”tiào(出卖粮食)、“蜇”zhé(被虫子叮咬)、“先后”xiànhòu(妯娌)、“菢”(母鸡孵蛋,菢小鸡)等等。
(二)组句的特殊性和奇异性
1.倒装句。如:“肚子疼的我。”“你看能的他。”“亮堂堂的月亮。” “火辣辣的太阳。” “黑洞洞的夜晚。” “明晃晃的电灯。” “快断气的老牛。” “吃屎的是狗。” “有毒的是蛇。” “门上站着讨吃子。” “水坝里泡一本书。” “受罪的是你。”等等。2.假问句。如:“羊肥了?”“猪胖了?”鸡杀了?”“狗喂了?”“草铡了?”“麦收了?”“吃得香吧?”“睡得甜吧?”“事情办妥了?”账算清了?”等等。这种句子前面都像定语,而后面又带询问。
3.后补句。如:“狗肉不吃”、“凉菜不要”、“这衣服好看”、“那大夫不走”等,全是把动词用在后面作定语,听完全句才能明白意思。
4.残缺句。如:“家里穷得没法。”“车上挤得没法”。“生瓜苦得没法”。“有水脏得没法”。“钢笔秃得没法”。“想嫁羞得没法”。这些句子如果分别加上“过”、“坐”、“吃”、“喝”、“写”、“说”才显得完整,但不加这些字,读者、听者也能明白其意。5.颠倒词序。如:“好人品”也说“人品好”;“坏毛病”也说:“毛病坏”;“认不得”也说“不认得”;“材料好”也说“好材料”;“特别的富”也说“富得特别”;“丑得出奇”也说“出奇的丑”;“哭得伤心”也说“伤心地哭”;“晒得要命”也说“要命的晒”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达形式。如“把“拿着”也说“拿上”;把“等候”也说“等一等”、“等等”;把“来不及”也说“赶不上”、“跟不上”;把“上面”也说“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