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
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以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为例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新兴的领域。
它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区域化的遗产保护战略方法,是绿色通道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
就其概念来讲.遗产廊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
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
“它的保护隶属于美国国家公园体系(The National ParkSystem,整个指定、规划及管理过程都有法律保障并得到政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1984年美国议会指定了第一条遗产廊道:伊利诺伊和密歇根运河(The Illinois and Michigan Canal)国家遗产廊道。
截至2001年美国国会已经指定和认可了23个类似的项目。
加上州立的遗产区域以及其他朝着正规的指定和承认的方向努力的项目.数已达到100多个(附录11。
在这23个项目中黑石河峡谷美国国家遗产廊道是其中做得比较成熟的形成了有效的保护。
我们以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为例来探讨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措施.希望通过对美国国家遗产廊道的研究能够对今天我国遗产廊道的建设和保护有一定的启发。
1. 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概况概况黑石河峡谷遗产廊道全长74km (46英里).起始于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市.终止于罗德岛州的普罗维登斯市.途经黑石河、密尔维尔、尤斯桥、北桥、格拉弗顿、萨顿,密尔巴瑞和马萨诸塞等24个城镇和地区>这条遗产廊道对于美国历史有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美国工业革命的诞生地·它是首先在美国广泛运用水力于工业方面的地区·它是美国罗德岛州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地方;·它是新英格兰地区民族宗教信仰广泛的区域;·它的工业和运输系统对新英格兰的第二大和第三大城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1.历史性的资源根据美国国家登记注册的历史地区的文献资料记载黑石河地区有471个非常有价值的历史和考古资源.这些资源包括144个建筑物、4个石碑、165个考古与非考古地点和158个构筑物。
生态恢复和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
生态恢复和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分享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许多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生态恢复和保护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分享一些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恢复和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旨在提供灵感和启示,推动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北美大草原的修复北美大草原是一片广阔的自然草原,曾经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大草原遭受过过度放牧、农药污染等问题,导致植被严重退化,物种多样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加拿大和美国政府联手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计划。
他们通过限制放牧的数量和密度,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促进植被恢复,同时加强对野生动物和濒危物种的保护。
经过数年的努力,北美大草原得到了显著的恢复,植被状况改善,野生动物数量逐渐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护。
胡志明市的城市湿地恢复胡志明市是越南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胡志明市政府针对城市湿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恢复和保护工程。
通过停止填海造陆、制定湿地保护政策和采用可持续城市规划,胡志明市成功地保留和恢复了许多湿地,包括一些珍稀的物种栖息地。
这些生态湿地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生态服务,改善了空气质量,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景观和生态系统。
然而,长期以来,一些自然遗产面临严重的人为破坏和开发威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国际社会加强了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例如,澳大利亚大堡礁是世界自然遗产的典范,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了河流污染、过度捕捞和旅游活动的影响,成功地保护了大堡礁的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系统。
类似地,非洲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严厉打击了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恢复了大象和犀牛的数量,保护了这个自然遗产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首先,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依法保护。
法律是保护和管理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国外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严格的保护。
例如,世界文化遗产的申遗和管理必须按照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法律的规定进行,确保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多方合作。
国外普遍建立了政府、民间组织和专业机构之间的多方合作机制,共同保护文化遗产。
政府通常负责制定政策和法规,组织专家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和保护,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
这种多方合作的模式可以发挥各方优势,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效应。
第三,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创新保护措施。
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国外注重研究和应用先进的保护技术和方法。
例如,文物修复、数字化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国外还探索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以确保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
第四,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加强教育和宣传。
教育是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有效手段。
国外通过学校教育、博物馆展览、文化活动等方式推广文化遗产知识,加强公众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同时,国外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文化遗产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最后,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是参与国际合作。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国际合作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国外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通过共同研究、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国外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包括依法保护、多方合作、创新保护技术、加强教育宣传和国际合作等。
这些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帮助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导读:本文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自然遗产重要性并第一个提出自然遗产保护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遗产地,是美国于1872年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到目前为止,美国共有12项世界自然遗产。
美国也是对自然遗产管理和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基于此,本文试图考察美国自然遗产保护过程中3次重要的国家立法,探讨这3次保护自然遗产的国家立法得以通过的原因,并总结了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的自然遗产的立法与保护提供参考。
1 《黄石法案》1872年3月1日,美国格兰特总统签署了由国会通过的《黄石法案》,联邦政府在怀俄明州西北部划定200万英亩(1英亩=4 047m2)的土地,以保护那里的温泉、间歇泉以及峡谷等风景。
《黄石法案》规定:"黄石河边的广阔山林将永远保护起来。
保护所有的树林、矿藏、自然奇观和风景,使之永远免遭损害和不合理利用。
"并规定,公园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享受"[1].这一法案标志着黄石国家公园成立,它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的国家公园,以后世界各国竟相效仿。
分析《黄石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如下。
第一,美国东部的探险家和学者对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870年,一支由蒙大拿州测量师亨利。
瓦什伯恩率领的探险队前往黄石,这个探险队由18人组成,其中有记者、律师等知识分子。
他们的探险日记发表在《西部月刊》上,其中有些日记记载了队员们对黄石未来规划的讨论,"在今天凌晨,我们在宿营地进行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讨论。
有队员主张把探得的土地分成几块归个人所有。
但是有人不同意这么做,队员刘易斯。
赫奇斯说,他不同意这个计划,这块土地任何部分都不应该有私有权,整个地区将建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公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完成这个任务"[2]41.这个提议受到大部分队员的赞同。
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发表时间:2016-01-29 来源:微信公众号:水信息作者:一、美国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历程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的环保理念主要是资源保护主义和自然保护主义。
它以一些知识分子的理论为先导、依托环境保护组织和民间力量,零星、成文的国家法律法规为保障,走的是一条自下而上的环境保护路线。
这一阶段,美国先后出现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超功利性质、功利性质以及生态主义色彩的环境保护意识,虽然并没有解决美国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却从空想到实际。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美国现代生态环保运动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不同种族的人开始接受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生态环保运动的重要推动者。
二战后,美国居民收入增加,开始注意改善生活环境,政府积极推动对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关注点集中放在污染和健康问题上。
同时,非政府生态环保组织的成立种类多样,关注点也有所不同,生态环保运动表现出多样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这一阶段,虽然出现反生态环保运动,但总体上仍是继续发展,基层环保组织队伍壮大,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反映了美国生态环保运动的壮大。
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理念。
为了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设,美国推行的政策及措施工具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综合利用政治、法律法规、经济和社会等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联邦政府还扩大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范围,如环境教育、环境技术开发和应用、弱势群体的生态环境利益等。
近年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以奥巴马为首的联邦政府采用“绿色新政”、推动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等,美国国内生态环境保护又重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二、美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一)以立法形式进行生态环保,严格执法。
美国针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从上世纪60年代末才开始逐步完善起来的。
美法日韩等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许多保护成果,步入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重要行列。
但是,目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因此,借鉴美法日韩等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经验,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行为,也有利于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千年中华文明留下了许多珍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与文明发展的进程,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越来越重视。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于2004年正式加入该公约。
2005年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推动了我国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通知还进一步明确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至今我国公布了1~6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共2348个,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单的共35项;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028项,合并项目147项。
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我国与蒙古联合申报的蒙古放长调民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美国大学校园遗产保护的体系化经验及启示
112美国大学校园遗产保护的体系化经验及启示Systematic Experiences on the U.S. Campus Heritage Preserv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摘 要:大学校园遗产作为一种专类遗产,其保护体系建设是实现校园遗产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
目前,中国尚未正式出台任何专类遗产保护标准。
因此,如何实现与现行历史保护大系统“嫁接”,完善自身体系构建,是校园遗产体系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而21世纪初,美国校园遗产面临类似问题,却在国家、高校以及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形成一套“政策-研究-实践”相互融合的保护体系,其成功经验具有较高借鉴价值。
回溯美国校园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从“价值观念”“保护方法”“管理机制”3个维度剖析其体系构成。
最后,针对国内大学校园遗产保护体系建设的现实问题,提出5点启示:1)丰富校园遗产保护的尺度层级;2)提升历史景观概念的法定地位;3)确定校园遗产评估的价值等级;4)集成校园遗产保护的技术标准;5)建立校园遗产档案专职管理机构。
关 键 词:风景园林;校园遗产;美国大学;遗产保护;体系化经验;启示Abstract: As a kind of special heritage,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preservation system is the key to realize the legal,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ampus heritage. At present, China has not officially introduced any speci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standards. Therefore, how to realize the "grafting" with the current historical preservation system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system is the key to 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campus herita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American campus heritage faced the same problems, but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state, universitie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it finally formed a set of "policy-research-practice" mutual integration preservation system, and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has high reference value. The research traces back t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campus heritage preserv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nalyzes its system composi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values", "preserva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Finally, based on existing problems of campus heritage preservation system in China, f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1) enriching the scale and level of campus heritage protection; 2) enhancing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concept of historical landscape; 3) determining the value level of campus heritage evaluation; 4) integrating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of campus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5) setting up a full-tim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of campus heritage archives.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ampus heritage; American university; heritage preservation; systematic experience; implication杨嵩林[1]、谢凝高[2]、冷天[3]等的研究,为校园遗产的认知与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遗产理论为历史校园研究开启了新方向,如张天洁等[4]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村为例,阐释其遗产分类、构成与价值;阳建强[5]等以东南大学历史校园为例,从总体、物质和非物质3个方面总结遗产价值。
解说规划的美国经验及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启示
* 通讯作者:冯 珊 (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 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景观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副教 授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 游 开 发 管 理 邮 箱 :ff d ic k 007@163. com 〇
【文 章 编 号 】1006-3862(2019)06-C0 0 7 - 0 5
解说规划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经验及对我国遗产保护的启示
中彩页
江 畔 2 邵 龙 冯 珊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黑龙江省寒地景观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 要 】借 助 “遗产教育”促进公众对于遗产资源的认可是可持续性遗产保护的根本性途径:解说规划以挖掘遗产资源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对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 风景名胜区、历史街区、古村落、历史建筑等相继开展了解说 规划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并形成了诸如“地质公园的科学解说 系统规划要求[21”等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在区域性遗产 保护的研究中,解说系统所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任务也得以探 讨 [3'\这些研究涉猎旅游学、景观规划、遗产保护与开发、 行为心理学、公共艺术等多学科视角,涵盖了遗产特征、价值 评价、解说系统构建、解说效果评价等研究内容,但从综合视 角探讨解说规划本质问题的研究尚有不足。另外,相关研究偏 重于探讨解说规划与旅游之间的关联性,而弱化它与遗产资源 保护之间的联系。本文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的解说规划进行 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其成熟的经验可为我国遗产保护提供有价 值的参考。
为 基 础 ,通 过 建 立 人 与 遗 产 资 源 之 间 的 积 极 关 系 ,向 公 众 灌 输 正 确 的 环 境 伦 理 观 ,强 化 公 众 的 遗 产 保 护 意 识 ,从 而 实 现 可 持 续 的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吴思震(苗族)在当今的世界,不少国家都在执行和探索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诸如法国,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就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比较成功的国家。
其中,有的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虽然这些国家所采取的保护举措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而且也未必完全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但从他们的各种保护举措来看,他们成功的历史经验给我国的遗产保护工作带来很多深层次的启示。
一、国外一些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美国模式。
美国从建国起虽只有2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还不太深厚,但美国政府及人民却不因历史短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是以非常虔诚的态度和相对完备的措施,促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立法上,美国分别于1906年和1966年公布了《国家文物保护法案》和《国家历史保护法案》,就凭这两套法案,对历史留下的遗迹、遗址、场馆、各类主题建筑及文化娱乐表演、象征性纪念碑、艺术成果、手工制品等进行依法保护。
因而在市政建筑中,美国各级政府都很恰当地处理如历史与文明的协调关系,使历史文化成为国民生活的重要精神食粮。
大凡在50年以上有雕刻、装饰等文化内涵的建筑物,都列入了保护范围并纳入法制化管理,其如何保护与利用,不是由哪一个部门说了算,而必须经过专家咨询委员会来表决。
美国文化遗产保护最突出的亮点是在教育上,美国政府把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堂,当书本中涉及到文化遗产内容,就组织学生到相应的文博馆室和遗产地去进行现场教学,有教师讲解,老兵讲解,遗产地人民讲解。
他们的遗产教育不是单一的参观而完全是一堂课,这种现场教学与我国学生进入遗产场所只仅仅为一种参观是完全不同性质的。
美政府还拨专款鼓励诸如印第安人,美国苗族等有自己鲜明文化特征的民族开展自己的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地方教育部门专设有针对这种教育的执行委员会机构,在加利福尼亚我有好几位苗族朋友就是在其中任职。
这种开放性教育方式成为美国文化遗产保护举措的一大看点。
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中国有关改革的启示 (1)
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中国有关改革的启示苏杨汪昌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北京,100010)摘要美国是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管理较为成功的国家,其基本管理理念是根据遗产资源的公益性确定遗产资源的使命,然后建立与使命相应的资金机制、管理机制、经营机制、监督机制等,以确保管理能力、管理手段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本文以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为例介绍了这种理念的形成过程和具体体现方式,总结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与美国的差别,并在剖析中国有关改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遗产管理应该借鉴美国的基本管理理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自然文化遗产;研究;管理;启示美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以国家力量介入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和最早提出世界遗产地概念的国家,也是自然文化遗产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
目前,美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体系①主要由国家公园(由内务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国家森林(由农业部林业局管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由内务部鱼和野生动物管理局管理)、国土资源保护区(由内务部土地管理局管理)、州立公园(一般由各州政府的自然资源部管理)和某些博物馆等组成。
其中的国家公园体系规模最大、制度最先建立、最完善,且包括了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因此,本文将主要以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为例来说明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一、美国自然文化遗产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根据美国197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公园事业许可经营租约决议法案》:“国家公园体系是现存和未来的,由内务部长通过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的公园、文物古迹、历史纪念地、观光大道、游憩区等陆地和水域”。
目前,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包括57个国家公园,327处自然文化保护地,1.2万个历史遗址和其他建筑,还有8500座纪念碑和纪念馆,总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
2004年度财政预算约23亿美元,当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各成员的命名是多样化的。
国会在扩大国家公园体系的过程中使用过28种以上的名称,这些名称通常都是描述性的,如:海岸、湖岸、历史遗址、战场和游憩区等。
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张国超【摘要】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主要集中在民间组织引领方向、完善的法律保障、政府信息公开、税费政策激励、参与活动灵活多样等几个方面。
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参与动力和技能不足、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参与成本高、渠道不畅等方面。
借鉴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从提高参与内驱力、加大法律制度供给、降低参与成本、拓展参与渠道等方面构建对策。
%The experience of America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civil organizations leading,a sound legal protection,open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incentives in taxes policy and flexible participation activities.The proble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involving in motivation and inadequate skills,lack of supply of the legal system,the high cost in participation and poor access.Learning from American experience,we build participation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to increase participation,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legal system,reduce the participation cost,and expand the channels.【期刊名称】《天中学刊》【年(卷),期】2012(027)004【总页数】4页(P128-131)【关键词】美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民间组织【作者】张国超【作者单位】武汉工业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湖北武汉43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112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在其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结果,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是世界各族民众共同的文化财富。
美国遗产景观档案系统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杨晨 韩 锋*
YANG Chen HAN Feng
摘 要:美国是全球最早开展遗产景观档案系统化建设的 国家之一。从遗产景观研究和保护的现实需求出发,回顾了 美国遗产景观档案系统化建设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其代表 性项目——美国历史景观调查,总结了该项目在建设理念、 运行机制、技术标准和发布途径等方面的经验。结语部分提 出了该项目对中国遗产景观档案建设的启示:保证遗产景观 档案项目的独立地位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围绕遗产景观 档案工作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是完善体系、增强执行力的保 障,遗产信息共享是档案建设工作的最终归宿。 关 键 词:风景园林;遗产景观保护;美国历史景观调查;遗 产档案;启示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ountries that developed documentation systems for heritage landsc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itage landscape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history of heritage landscape documentation in America. It also examines four aspects of a representative project, Historic American Landscapes Survey, including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 technological guides and the approaches for publication. The conclusion presents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heritage landscapes in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ensuring the independent status of the heritage landscape documentation project is the basis for carrying out related work; establishing the necessary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the guarantee for perfecting the system and enhanc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gram; and the sharing of heritage information is the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the heritage landscape documentation.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eritag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Historic American Landscapes Survey; heritage documentation; implication
文化景观、历史景观与城市遗产保护——来自美国的经验启示
| 73社会人文SOCIETY & HUMANITIES文化景观、历史景观与城市遗产保护——来自美国的经验启示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1.014文 \ 肖 竞 \ Xiao Jing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讲师,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后流动站李和平 \ Li Heping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 珂 \ Cao Ke \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讲师摘要:“文化景观”遗产作为一种结合人文与自然,侧重于地域景观、历史空间、文化场所等多种范畴的遗产对象拓展了人们对历史遗产保护的认识,并直接孕育了之后“城市历史景观”(H U L)概念。
可见,景观遗产不仅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当前和未来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重新发掘相关遗产概念的内涵,结合美国文化景观、历史景观与城市遗产保护的相关经验与探索以及美国景观遗产的类型划分与保护特点,以期为我国城市历史遗产保护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Cultural Landscape, Historical Landscape and City Heritage Protection关键词:文化景观;城市历史景观;保护与发展一、从“文化景观”到“城市历史景观”:景观遗产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文化景观(C u l t u r a l L a n d s c a p e s)与历史景观(Historic Landscape)的原初概念源自西方人类学与地理类学科,在人类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与文化地理学中均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
[1]随着1992年与2011年世界遗产委员会(World Heritage Committee)相继将上述两大概念纳入世界遗产保护的体系范畴,“景观遗产”作为一种新的遗产对象,重新引起了遗产保护学界的思考与重视。
[2-3](一)世界遗产保护观念的转变进入20世纪后,从单个文物古迹到整体城市环境,从有形物质实体到无形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保护的思维理念不断发展变化。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评析
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验评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一)背景介绍 (3)(二)研究意义 (4)(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状 (6)(一)遗产数量及分布 (7)(二)保护机制与政策分析 (8)(三)保护成效评估 (10)三、可持续发展国际经验 (11)(一)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实践 (1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4)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15)3. 世界自然基金会 (16)(二)国家层面的探索与实践 (18)1. 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与管理 (19)2. 生态旅游的推广与发展 (21)3. 社区参与的机制与效果 (22)(三)典型案例分析 (23)四、经验总结与启示 (24)(一)原则与策略 (26)(二)挑战与对策 (27)(三)对中国的建议 (28)五、结论与展望 (29)(一)主要发现总结 (30)(二)未来研究方向 (32)(三)政策建议与实践指导 (33)一、内容综述概述世界自然遗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自然遗产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科学价值。
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自然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当前国际自然遗产保护的发展现状,包括国际社会在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与努力,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成立、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建立等。
介绍各国在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如法律法规的制定、保护区的设立等。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探讨自然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自然遗产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保护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各国在保护自然遗产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对各国在自然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经验进行评析。
包括成功的案例、存在的挑战以及经验教训等。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值得借鉴的共性和特点。
提出针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未来发展建议,包括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保护技术与方法等方面。
美国与日本世界遗产地管理案例比较与启示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污水治理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 题。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本次演示将围绕美国和日本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与启示展开讨论。
美国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
美国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
在美国,乡村污水治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主要由政府、环保组织、居民团体等 构成。政府在乡村污水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并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环保组织则扮演着监管和协调的角色,对政府的政策执 行进行监督,同时协调各方利益,推动乡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开展。居民团体在乡 村污水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参与作用,通过组织志愿活动、宣传教育等方式,提 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比较与分析
其次,在法律法规方面,美国和日本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遗产地管理 提供法制保障,但在具体规定和实施细则上存在差异。美国的法律法规更注重保 护生态和自然景观,而日本的法律法规则更注重文化传承和社区参与。
比较与分析
最后,在政策规划方面,美国和日本都注重制定长远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 重视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将其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而日本则注重通过整体规 划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内容三
内容摘要
作为一位从事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的专业人士,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许 多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保护自然 遗产的重要性,并深入了解了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护管理规划。
内容摘要
首先,我认识到自然遗产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资源之一。这些地方拥有独特 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 成部分。同时,它们也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保护和管理自然遗产地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
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重在立法、机构明确、全民参与、确保经费投入,美法日韩等国都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国家。
透过它们的经验,给我们以启示美法日韩等国都是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国家。
它们的经验,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
重在立法。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国家,1840年法国颁布了《历史性建筑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保护文物的法律。
美国于1906年颁布了《联邦文物法》。
日本于1871年颁布了《古器旧物保存法》。
韩国于1962年制定了《文化遗产保护法》。
机构明确。
法国文化部下设文化遗产局,地方上也有相应的机构,负责调查文化遗产的现状、监督文化遗产的维护情况。
文化部决定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体工作则由部所属的组织来完成。
美国政府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可分为国家、州、地方县市三个组织层面,分别履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间社团等职能。
日本1950年在文部省内部组建“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1954年规定地方必须组建“地方公共及教育委员会”,1968年废除了“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改在国家文化厅内设置“文化遗产保护审议会”,专门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指导、技术咨询和调查审议以及相关的文化遗产保护事物的工作。
韩国1962年成立了隶属于文化遗产厅的文化遗产委员会,下设有8个分课,均由保护团体、大学、研究机构的专家组成,还聘请各类专门委员。
全民参与。
法国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当巴黎的民居即将面临毁灭时,巴黎人挺身而出,写文章、办展览,成立街区的保护组织。
1984年法国设立“文化遗产日”,是最早提出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家。
美国除了国家重视外,全国有众多的基金会、民间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城市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在学校设有“保护我们的历史”等课程。
日本以居民、自治体为主体,以历史保护为重点,营造社区保护环境。
韩国大众对文化遗产非常偏爱,民间文化大多数在各种各样节庆中得到保存和发展。
美国自然保护法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
美国自然保护法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美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为了保护和管理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自然保护法。
本文将介绍美国自然保护法对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影响。
I. 自然资源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是指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形式,确保自然资源受到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法律法规集合。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联邦和州一级的法律,旨在保护土地、水资源、大气环境、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
1. 土地资源保护美国自然保护法针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规定。
其中著名的一项是国家公园法案,该法案于1916年通过,使得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洛克菲勒国家公园。
此后,美国陆续创立了众多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用于保护和管理土地生态系统。
2.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美国自然保护法通过一系列的法规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其中包括1972年通过的《清洁水法案》,该法案要求对所有美国河流、湖泊和水体进行保护,并设立了联邦水质标准。
此外,美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用于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的法规,例如《河流与渔业保护法》。
大气环境保护是美国自然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0年通过的《清洁空气法案》是美国第一部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法案,旨在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大气质量。
此后,美国政府陆续通过了一系列与大气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并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
4. 矿产资源保护美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法规进行约束和管理。
其中包括《矿产资源管理法案》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案》,通过这些法案,美国政府对采矿、开发和运营等活动进行监管,以保护矿产资源及其所在地的生态系统。
II.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美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生物多样性,美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
美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经验及对中国有关改革的启示
根据美 国 1 7 9 0年颁布 实施 的《 国家公 园事业 许
可 经 营 租约 决议 法 案》 “ : 国家公 园体 系 是 现存 和未
来 的, 由内务部 长通 过 国家公 园管 理局 管理 的公 园 、
第 三 .所 有 这些 成员 的管 理 单位 都是 非 营利机
原 因有 少数例 外 。 如在体 系建立 的早期 , 一些 资 源价
值一 般 的遗产 地 因为 土地权 国有也 被 纳入 国家公 园 体 系 ) 事实 上 , 建立 这一 体 系起 , 这种 分级 管理 。 从 在
界, 没有合 适 的州政府 机构 来接 收 并管 理这 片 区域 ,
所 以该 区域 以国家公 园 的形式 直接 由内务部 负责管
关 改革 的基础 上提 出了 中国遗 产管理 应 该借 鉴 美国的 基 本 管理 理 念 。
关键 词 风景 园林 ; 自然文化 遗 产 ; 究 ; 研 管理 ; 示 启
美 国是世 界公 认 的最 早 以 国家力 量介 入 自然 文
化 遗产 保护 和最早 提 出世 界 遗 产 地 概 念 的 国家 , 也
构 . 以提供 公 益服务 为 主要 使命 , 主要 靠联 邦政 都 都 府 的财政 资 金维 持运 行 。
二 、美 国 自然 文化 遗产 管理 体 制的发 展历 程和
主 要 经 验
文物古迹 、 历史 纪 念地 、 观光 大 道 、 憩 区等 陆地 和 游 水 域 ” 目前 ,美 国国家公 园 体 系包括 5 。 7个 国家公
遗产 资 源 的合 理使 命 。通过 国家公 园和州立 公 园两
套体 系 .美 国基本 实现 了根 据 资源 的价 值 和公 益性 的差 别对 自然 文化 遗产 资 源 的分级 管 理 ( 由于历 史
美国阿拉伯山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特点评述及启示
Re v i e w on Con s er v a t i o n an d Ma Mo u n t ai n Na t i on a l He r i t a g e
摘要 : 美 国国家遗产区域是 由美国国会认定的 ,集合 自然、文化 、历史 及游憩资源 ,反映出特定 自然地理 条件 下所形成 的人类行为特征 的一 个整体的 ,可 以代表
专题 / 国家公园保护与管理
中 圈 分类 号
T U 9 8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收 稿 日期 修 回 日期
1 6 7 3 — 1 5 3 0 ( 2 01 7 ) 0 7 — 0 0 5 0 — 0 7
2 0 1 7 - 0 4 — 2 0 2 0 1 7 - 0 6 — 0 8
man a g emen t s y s t em an d t h e” pr o t ec t i on c o nn e c t i o n e du c a t i on “ o v e r al l pr o t ec t i on s t r at e g y ar e i t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s . Ba s e d on t h e c a s e s t u dy , s o me s u gg es t i on s a r e p u t
与监 测研究” ( 编号 5 1 4 7 8 2 3 4 )
Ab s t r a c t : As de f i n e d b y NP S, t h e Na t i on a l He r i t a ge Ar e a i s a r egi on t h a t h as b e en r e co gn i z e d b y t h e Uni t e d S t a t e s Co n gr es s f or i t s u n i q ue qu a l i t i e s a n d r es ou r c e s I t i s a p l a c e wh e r e a c om b i n a t i o n of n a t u r al , c ul t u r a l , h i s t or i c an d r e c r ea t i on a l r e s ou r c e s h a v e s h ap e d a c oh e s i v e, n a t i o na l y l di s t i n c t i v e l a n ds c a p e T h e s t u d y an d r e v i e w on t h e n e w n a t i o n al p a r k mod el i n t h e US… t h e n a t i on a l h e r i t a ge ar e as , whi c h ar e ba s e d on t h e o v er a l l p r o t e c t i on c o n ce p t a n d t h e c o m pl e x l an d t e n u r e , i s o f gr e at s i g ni f i ca n c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导读:本文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与启示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自然遗产重要性并第一个提出自然遗产保护的国家。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遗产地,是美国于1872年建立的黄石国家公园,到目前为止,美国共有12项世界自然遗产。
美国也是对自然遗产管理和保护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基于此,本文试图考察美国自然遗产保护过程中3次重要的国家立法,探讨这3次保护自然遗产的国家立法得以通过的原因,并总结了美国自然遗产保护的经验,以期为我国的自然遗产的立法与保护提供参考。
1 《黄石法案》1872年3月1日,美国格兰特总统签署了由国会通过的《黄石法案》,联邦政府在怀俄明州西北部划定200万英亩(1英亩=4 047m2)的土地,以保护那里的温泉、间歇泉以及峡谷等风景。
《黄石法案》规定:"黄石河边的广阔山林将永远保护起来。
保护所有的树林、矿藏、自然奇观和风景,使之永远免遭损害和不合理利用。
"并规定,公园的保护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享受"[1].这一法案标志着黄石国家公园成立,它是美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的国家公园,以后世界各国竟相效仿。
分析《黄石法案》得以通过的原因如下。
第一,美国东部的探险家和学者对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870年,一支由蒙大拿州测量师亨利。
瓦什伯恩率领的探险队前往黄石,这个探险队由18人组成,其中有记者、律师等知识分子。
他们的探险日记发表在《西部月刊》上,其中有些日记记载了队员们对黄石未来规划的讨论,"在今天凌晨,我们在宿营地进行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讨论。
有队员主张把探得的土地分成几块归个人所有。
但是有人不同意这么做,队员刘易斯。
赫奇斯说,他不同意这个计划,这块土地任何部分都不应该有私有权,整个地区将建成一个伟大的国家公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完成这个任务"[2]41.这个提议受到大部分队员的赞同。
探险队回到东部以后,队员男森耐尔。
朗福德在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资助下,在华盛顿、纽约发表了一系列的演讲,在议会议员和学者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1871年由美国地质学家费汀南德。
海登率领的考察队,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对黄石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考察。
3个月后,考察团携带大量详实的资料返回了东部,这些资料为后来的《黄石法案》在国会中的通过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国会公共土地委员会的要求下,海登提交了一份详实的考察报告,这份报告中,海登反对把这一地区壮丽的自然美景圈起来向游人收费,而是设立一个公共公园并且免费向所有公众开放。
海登又在委员会的要求下划出了他认为应该受到保护的面积和边界。
在国会之外,海登联合其他持共同意见者积极进行院外游说活动,他甚至尽可能多地挨个拜访议员。
最后,倾向保护的马萨诸塞议员亨利。
道斯提出了《黄石法案》,1872年3月1日,格兰特总统签署了《黄石法案》。
第二,诸如铁路公司之类的利益集团是该法案得以通过的重要推手。
国家公园的建立将会吸引大量东部人前往西部参观,而乘坐火车则是当时旅行者的主要选择,因此铁路公司将是主要的受益人。
早在1871年1月,探险队员男森耐尔。
朗福德在东部城市发表的有关黄石的演讲就是在铁路公司的赞助下进行的。
1871年10月,海登考察团回到东部,北太平洋铁路公司高层就给他写信,征询他"是否可以让国会通过一项议案,把黄石地区作为一个永久的公共公园"[2]45.第三,美国人环境意识的转变为该法得以通过提供了思想基础。
随着美国西部开发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的破坏性越来越明显,呼吁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也日益壮大。
一些具有先见之明的有识之士,如乔治。
卡特林、亨利。
梭罗等就是这股潮流中的佼佼者。
他们告诫人们不要肆意破坏自然,呼吁政府制定措施保护自然环境。
画家卡特林是第一个呼吁保护的人士。
他曾在30年代到西部写生,呈现在他面前的除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外,还有让他感到触目惊心的是:印第安人为了获取白人的供应品而疯狂猎杀野牛的场景,他感到有必要用一个巨大的公园把这一切都保护起来。
卡特林指出:"在未来岁月里,对美国来说,她所保护和呈现给她的文明化的市民和世界,是多么美丽和激动人心的标本啊!在一个国家公园里,人和野兽都保留着他们自然的野性和美丽".梭罗关于自然与文明的思想为以后自然保护实践提供了思想启蒙。
梭罗认为脱离自然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文明,他感叹道:"这里有广袤的、野性的、荒僻的自然,我们的母亲,她无处不在,如此美丽,对她的女儿如此爱抚,就像母豹一样;而我们却很早就从她那里断了奶,投向了社会,转向了只有人与人交往的文化--这种近亲繁殖充其量只产生了英国的贵族,是一种注定要很快达到极限的文明。
"他宣称:"世界保全在野性之中",这句名言后来成了着名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的座右铭。
从这些思想出发,梭罗提出建立公园的设想"每个城镇都应该有一个公园,或者说是一处原始森林,要有500到1 000英亩大小,这里哪怕一根树枝都不能砍了做柴火,而应永远作为一块用于教育和娱乐的公地"[4].总之,在他们的努力下,美国人的环境意识在慢慢发生变化,原来对自然的敌视与厌恶之情逐渐被一种新的欣赏和亲近之情所代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加入到了环境保护主义的行列。
第四,该法案得以通过与19世纪下半叶美国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有直接关系。
"19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工业增长属规模和数量扩张型,工业的发展是以消耗大量原材料和燃料为代价的,由于大规模重工业较轻工业会消耗更多原料和燃料,这势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和破坏"[5].除了工业化导致的资源破坏和环境变化以外,对美国来说,19世纪下半叶还是一个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如城市污浊喧嚣的环境、城市带给人们的精神压力等激发了人们的自然情结,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自然的保护。
第五,文化民族主义是早期国家公园建立的内在驱动力。
在与欧洲特别是英国文化比较时,19世纪的美国知识分子发现美国缺乏显着的艺术和人文遗产,美国的民族主义者试图去"寻求一种独有的‘美国性',以让美国人从土里土气的乡下人转变为骄傲自豪的城里人"[6]67.于是,美国民族主义者开始认识到,只有在壮丽的荒野风景中才能真正找到美国的特性。
罗德里克。
纳什指出:"美国人继续以征服荒野引以为豪,在19世纪中期的几十年中,荒野被认为是文化与道德的基础,并且是一个国家自尊的基础"[7]67.19世纪美国哈德逊画派的艺术家托马斯。
科尔对美国的荒野"特别强调:"尽管与欧洲相比美国的景色还是贫乏的,但它有不为欧洲所熟知的独特性……美国风景中最不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或许就是它的荒野"[6]81.2 《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1916年8月25日,美国威尔逊总统签署了《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正式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使其成为美国内政部下属机构之一。
法案阐述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目标是"保护风景和具有自然和历史意义的对象及其野生生物,以使我们的后代和我们一样,享有愉悦于不被破坏的景物的权利"[2]141.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建立结束了过去对自然遗产管理混乱的局面,国家公园有了独立的联邦最高主管机构,实行统一和科学的管理原则。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公园管理局倡导保护优先原则,认同和维护荒野保护理论,能有效地与破坏国家公园体系的政策和行为作斗争,成为美国自然遗产的重要保护机构之一。
此外,《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的通过以及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建立,促使林业局慢慢走上了荒野保护的道路。
为了抵消国家公园管理局的优势,林业局决定支持在国家森林内也划出一定的荒野区域加以保护。
分析《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法》得以通过的原因如下。
第一,"赫奇赫奇事件的失败使自然保护主义者和国家公园支持者认识到了建立独立统一的国家公园体系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8].赫奇赫奇山谷是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内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峡谷。
旧金山市希望在此峡谷修建大坝储水,以满足该市日益发展的用水需求,约翰。
缪尔领导的塞拉俱乐部与其他保护人士为此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保护山谷的宣传运动。
于是,1901年到1913年双方展开了赫奇赫奇争论,这场争论最终以旧金山市的胜利而告终。
赫奇赫奇事件凸显了国家公园体系在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主管部门的实用主义做法是国家公园体系面临的最大敌人。
在政府部门中,美国林业局和垦务局主张在保护的同时应科学利用保护地内丰富的资源,这一事件中这些机构都站在旧金山市一边,特别是吉福德。
平肖领导的林业局影响力极大,是资源开发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和倡导者;而自然保护主义者在华盛顿却没有自己的代言机构。
受到"赫奇赫奇争论最终失利的刺激,他们加快了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步伐"[9]19.第二,自然保护主义者们吸取了赫奇赫奇事件的教训,改变了自然保护的策略。
他们不再单纯强调国家公园的神圣性,而是强调国家公园的经济吸引力和实用性,公园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经济效益。
美国公民协会的领导人麦克法兰解释了国家公园的实际用途:除了审美价值外,国家公园还可以让工作疲惫的人重新得到精神上的激励。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罗伯特。
马歇尔把国家公园与战争联系起来,认为国家公园可以提供一个锻炼身体的场所,以使居于拥挤城市的国民免于退化。
美国地质调查局主任乔治。
史密斯也认为,国家公园可以提高国民素质,使美国赢得工业霸权。
风景园林设计师马克。
丹尼尔斯指出,"抽象的理想(保护荒野)和经济两者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风景保护有利于国民经济。
为了建立与企业的同盟,塞拉俱乐部的斯蒂芬。
马瑟大力宣传国家公园蕴含巨大商机的观点。
他许诺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将致力于公园体系内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会为一些企业带来巨额的商业利润[2]95-97.3 《荒野法》1964年9月3日,约翰逊总统在白宫的玫瑰花园签署了《荒野法》,将一定的联邦土地划为荒野地区,阻止对这些地区的开发。
该法规定:"荒野被认为是这样一个地区,在那里地球及其生命共同体没有受到人类的干预,而人类自身是一个游客而不是居留者"[10].美国《荒野法》的签署,不仅对美国而且对国际自然遗产保护事业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荒野法》切实地保护了美国的自然遗产。
这之前联邦政府都是通过行政条例的手段保护荒野,如林业局的L-20条例。
但行政政策遇到外力容易发生改变,事实证明,行政政策无法很好地保护自然遗产。
而采取法律的手段能切实地保护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