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潇侠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王佳琛【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胫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胫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年(卷),期】2018(018)010【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变;针灸;神经传导速度;生活质量【作者】王佳琛【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漳州36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和感觉异常[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着患者身体健康,影响其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与手段,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则显示出一定的功效[2]。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2.7±5.3)岁;病程 1~10 年,平均病程(4.7±1.3)年。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为神经营养障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导致神经纤维损伤和再生障碍。
高血糖、糖化终产物、血脂异常等因素对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损害,也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
研究表明,血糖的持续高浓度刺激会导致神经细胞代谢障碍,阻碍神经细胞内钙离子的正常平衡,最终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异常。
炎症反应和自由基的产生也对神经细胞产生直接损伤。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所致,需要多种治疗手段共同作用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与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思路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并结合针灸的特点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症状。
1. 针灸治疗手法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手法包括毫针、温针、电针、灸法等。
毫针疗法是最常见的针灸治疗手法,通过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神经功能,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温针疗法则是在穴位刺激的同时加热,以加强治疗效果。
电针疗法则是利用电流刺激穴位,加速神经再生和修复。
灸法是在穴位上燃烧中草药或艾叶,通过穴位的热刺激来调理患者的气血运行。
2. 适应症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适应症包括:①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症状;②运动障碍,如肌肉无力、运动不灵活等症状;③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心率不齐、血压波动等症状。
3. 穴位选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穴位包括:足三里、阳陵泉、委中、照海、太溪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针灸师会结合患者的体质、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三、临床疗效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尤其在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肌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一、针刺治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针刺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针刺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针刺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神阙、曲池等。
通过在足三里穴位进行针刺,可以刺激肠胃蠕动,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功能;神阙穴位的针刺可促进肝胆排毒,改善肝功能,减轻神经病变的表现;曲池穴位的针刺则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等症状。
二、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的药物组成及作用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药物组成,包括丹参、红花、桃仁等。
这些药物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祛痛的作用,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丹参是活血化瘀的经典药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减轻痉挛疼痛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病变症状。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的肌肉疼痛,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三、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的临床效果临床实践证明,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针刺治疗,可以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流通,改善患者的症状。
同时,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中的药物成分具有良好的药效,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针刺与中药结合,相辅相成,使疗效更加明显。
临床研究表明,在应用针刺结合自拟活血化瘀通络汤进行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肌肉痉挛减少,神经传导功能改善。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善微循环: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提高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氧供和
营养供应,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
2. 调节神经功能: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
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疼痛和感觉异常。
3. 抗炎作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针灸可以通
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水平,从而减少神经损伤。
1. 穴位选择: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穴位。
常用的穴
位包括足三里、膝眼、外关、委中等。
这些穴位与脏腑经络相吻合,可以促进气血畅通,
改善病情。
2. 操作方法: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采用丝线针、针刺疗法等方法。
针刺
疗法是将针刺入皮肤局部或全身的穴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节机体的功能,从而达到
治疗的效果。
3. 针灸疗程: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需要一定的时间。
通常需要持续多个疗程,每个疗程为2-4周,每天治疗1-2次。
治疗的频次和时间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
目前的研究显示,针灸对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
明显的疗效。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能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和感觉异常,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针灸还能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糖尿
病的风险。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
中医针灸作为传统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治疗机制、临床疗效、作用机理、关键穴位、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多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针灸能够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等症状,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对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医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针灸、治疗机制、临床疗效、研究进展、作用机理、关键穴位、操作技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应用前景、深入研究、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简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该病变与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神经营养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运动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等。
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仅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疾病的发展进程,延缓病情恶化。
1.2 中医针灸治疗的重要性中医针灸治疗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中医针灸疗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中医针灸治疗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往往伴随着气血不畅、阴阳失调的症状,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病情。
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分析
01
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 神经功能和症状,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
02
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03
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 刺激对治疗效果和医生的治疗方案满意度较高,认为该治 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他们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05
讨论与结论
研究结果分析与解释
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 床上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和症状,降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多方面 的,包括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促进 神经修复等。
《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糖 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 观察》
2023-10-26
目 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与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 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2
中医针灸治疗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 有一定的疗效,配合刺血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 。
3
本研究旨在观察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 治疗方法。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观察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 组基础上采用老十针配合刺血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也有着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就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以糖尿病为基础的神经病变,主要累及患者的四肢神经。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烧灼感等,严重时还会导致肌无力和肌肉萎缩。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周围神经的变性和功能障碍。
针灸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全身状态。
在中医理论中,针灸治疗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全身的代谢状态。
通过调理经络,激活经络腧穴,针灸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糖代谢的速度,从而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水平,减轻高血糖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针灸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状态。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减轻疼痛和麻木感。
针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减缓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
针灸还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而针灸在中医理论中认为通过调整气血,可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从而调整情绪,缓解心理症状。
除了以上的临床应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针灸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的有效性。
大量的临床实验和研究表明,采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和麻木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治疗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操作,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掌握了正确的治疗技巧和方法,才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针灸治疗需要结合中医的整体观念,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危害性不可忽视。
目前,中医针灸已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1.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虚、寒、湿、瘀有关。
针灸疗法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活化神经系统,达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目的。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采用单种针法或针法交替使用。
2.1 常用针剌穴位根据中医理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的针灸穴位有百会、大椎、肺俞、脾俞、肝俞、肾俞、足三里等。
2.2 针刺方法常用的针刺方法有搔针、提针、转针、抽针等。
2.3 针灸疗程针灸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
一般需要连续治疗20次左右。
每次治疗时间在30分钟左右。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目前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
3.1 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其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功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
3.2 缓解疼痛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针灸可以活化神经系统,增强神经组织的代谢,改善神经组织的营养状况,从而缓解神经痛。
3.3 提高自觉神经的功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过针灸治疗后,其自觉神经的功能得到了提高。
针灸疗法可以改善末梢神经的营养状态,增强其再生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自觉神经功能。
4. 注意事项4.1 饮食调理积极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或避免食用高糖、高油、高盐等刺激性食物。
4.2 生活方式调整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4.3 禁忌症针灸治疗有一定的禁忌症,包括严重心血管病、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总之,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成效分析
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成效分析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其影响。
除了高血糖以外,糖尿病还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以双侧对称性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为主要特点的神经系统疾病,以感觉异常、疼痛、麻木和肌无力为主要临床症状。
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常用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耐药性和药物副作用等问题。
研究和探索具有疗效且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涉及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血糖代谢: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等途径,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2. 促进神经再生:针灸可以通过促进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和释放,改善神经营养不良,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从而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来的症状和并发症。
3. 舒缓疼痛: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等途径,减轻神经病变所致的疼痛、麻木和刺痛等不适感。
二、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积累,主要包括对不同针灸方法、不同穴位的疗效观察以及对其机制的探究。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肌无力等,并且对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如神经传导速度等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有研究对1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了电针治疗观察发现,治疗后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2. 针灸穴位和方法的研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还包括不同的针灸穴位和方法的比较。
有研究通过比较不同穴位的针灸疗法发现,激发肾俞穴和足三里穴对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最为显著。
而另一项研究则通过比较电针和手法针的疗效差异,发现两种方法在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上无显著差异。
消渴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汇总
附件7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途径一、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
西医诊断: 第一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 E14.408+)。
(二)诊断根据1.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原则:参照《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 2023年)。
(2)西医诊断原则: 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医学会, 2023年)。
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案”。
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常见证候:气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旳选择治疗方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方案”。
1. 诊断明确, 第一诊断为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原则住院日为≤20天。
(五)进入途径原则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消渴病痹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ICD-10编码: E14.408+)旳患者。
2.患者同步具有其他疾病, 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旳临床途径流程实行时, 可以进入本途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测四诊合参, 搜集该病种不同样证候旳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旳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旳检查项目:⑴血糖、糖化血红蛋白⑵肌电图、感觉定量检查或测量⑶肢体动脉多普勒⑷血常规、尿常规;⑸肝功能、肾功能⑹心电图。
2. 可选择旳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如四肢血管彩超、踝肱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流变、动态血糖监测等。
(八)治疗措施1.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⑴气虚血瘀证: 补气活血、化瘀通痹。
⑵寒凝血瘀证: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⑶阴虚血瘀证: 滋阴活血、柔筋缓急。
⑷痰瘀阻络证: 化痰活血、宣痹通络。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中医针灸作为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理、临床研究证据、注意事项和生活方式改善方面探讨了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中医针灸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缓解症状。
在治疗过程中仍需注意剂量和频次,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部分展望了中医针灸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并指出其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通过综合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中医针灸有望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针灸、病因、治疗原理、临床研究、有效性、注意事项、生活方式、应用前景、不足、展望1. 引言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概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造成残障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累,其中尤以周围神经为主要受累部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减退、疼痛、肌力减退、麻木、痉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足部溃疡、坏疽、截肢等严重后果。
病变的进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神经营养不足、自由基损伤等因素有关。
在治疗方面,目前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控制血脂等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病变。
但现有治疗方法常常不能根治病变或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1.2 中医针灸在疾病中的应用中医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灸是一种通过在特定部位插入针刺或施加压力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传统疗法。
中医针灸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为基本理论,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体内机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除了单独应用针灸外,中医针灸还可以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结合使用,从多个层面对疾病进行综合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一、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在于气滞、血瘀、肾虚等因素导致气血循环障碍,从而引发神经功能障碍。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温通经络等作用,来改善这些病因所致的病理状态。
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过程中,针灸能够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及神经传导功能,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发挥出积极的治疗作用。
二、临床研究进展1. 针刺穴位的选择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应选择与神经病变症状相关的穴位进行针刺。
常用的穴位有太冲、足三里、气海、神聪等。
太冲穴位位于足底部,是活血通络的重要穴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前侧,有益气血、调经活络的功效;气海位于腹部,可调和脾胃、补益气血;神聪位于头部,有开窍明目、宁心安神的作用。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功能。
2. 针刺方法的应用针刺方法是针灸治疗的关键,不同的针刺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温针是一种常用的针刺方法,通过灸温加温针的方式来治疗病患,能够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肌肉无力、酸痛的患者。
激络针刺也是一种常用的针刺方法,它能够更直接地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症状。
3. 配合其他疗法的应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还可以配合中药煎煮、贴敷、推拿等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中药煎煮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起到调理气血、活络经络的作用;贴敷可以在患者的穴位上敷以中药贴膏,通过渗透力温热效应,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推拿则是通过按摩来达到活络筋骨、舒筋活络的效果。
这些疗法与针灸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三、临床病例分享1. 患者某某,男,45岁,糖尿病患者。
患者主诉双下肢麻木、刺痛,行走困难,影响日常生活。
经过针灸治疗,选择足三里、太冲等穴位,采用温针方法加以治疗,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针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新药 临床研究 指导原 则》 中有关 糖 尿病 的疗 效标 准拟 定。 显效 : 自觉症状及体征消失 ; 有效 : 自觉症状 及体征 明显减
轻; 无效 : 自觉症状及体 征无好转 。 32 治疗结果 : 0例 中显效 9例 , . 4 有效 2 6例 , 中治疗后 其 第 2日感 觉 症状 明 显 好 转 者 5例 , 效 5例 , 无 总有 效 率
滞 而定 痛 , 祛血 中之 寒 气 ; 翘 具 有 清热 利 湿 解 毒 连 之 功效 ; 夏枯 草 、 山慈菇 、 箭 羽均 有 散 郁 结 、 鬼 破瘀 清热之 功 效 ; 归 养 血 活 血 , 上 药 破 瘀 伤 血 之 当 缓 力 。通 过辨 证加 减 , 加 切 合 本病 病 机 , 以破 解 更 可 下焦之 瘀 阻 , 经 脉通 畅 , 除疼 痛 , 使 解 消散 包 块 , 调
・
2 0・
山西 中 医
21 0 0年 1月第 2 6卷第 1 期
S A X O C Jn 0 0V 1 6N . H N I FT M a.2 1 o 2 o 1 J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用 可 抑制子 宫 内膜 使 异位 病 灶 萎 缩 消 失 。但 长期 服用 易发 生 肝 功 能 异 常 及 月 经 不 调 , 床 上 有 许 临 多妇 女难 以坚持 服药 6个 月 , 致半 途而 废 。 导 中 医认 为 , 病 是 由于瘀 血 凝 结 下 焦 , 滞 流 本 瘀
3 疗 效 观 察
善血 管 、 经及其 生物 活性 物质 的异常 生化 变化 , 神 改善神
经的缺血缺氧状态 , 调节 自身 免疫 。且针 刺具有一 定 的镇 痛作 用。该疗 法经济实用 , 能够减 少患 者和社会 的医疗 经 济负担 , 值得推广应用 。
针灸可治疗 糖尿病神经并发症
针灸可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也日新月异。
然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并不多。
糖尿病除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神经并发症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
而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治疗病痛,也对糖尿病神经并发症起到了一定的疗效。
首先,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系统,如感觉神经、自主神经等。
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者的手脚麻木、疼痛、乏力、皮肤溃疡、感染等。
这些症状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而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有效舒缓患者的疼痛,改善肌肉麻痹等症状。
其次,针灸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肌肉功能和神经功能。
在传统的针灸理论中,认为通过针灸可以刺激患者的经络,调整其气血流通,保持身体的平衡。
这种对身体的调整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神经的功能,从而缓解症状,防止进一步的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副作用。
相比于药物治疗,针灸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也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依赖。
针灸治疗也比手术更为安全,可以避免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过长的问题。
总之,在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时,针灸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然而,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之前应该寻求医生的建议,确保自己没有任何对针灸有反应的疾病或症状。
同时,患者应该选择专业的针灸医生,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因素,以促进康复。
总之,针灸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流通等方式,可以治疗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神经功能,避免副作用,是一个比较安全有效的选择。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也可以考虑针灸治疗。
当然,患者需要提前咨询医生的意见,选择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因素,以全面促进身体的康复。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摘要】中医针灸作为传统的治疗方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本文通过对中医针灸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介绍。
首先介绍了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基础,然后探讨了中医针灸在临床应用中的实际效果,并深入探讨了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
随后,通过临床疗效评估研究和预防作用的探讨,进一步证明了中医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
最后结论指出,中医针灸在治疗这一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并呼吁进一步研究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中医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机制探究,疗效评估,预防作用,优势,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之一就是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副作用。
中医针灸作为传统中医治疗方式之一,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也展现出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开展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应用进展研究,探索其疗效和机制,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医针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有望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多新思路和方法,为广大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效果。
1.2 研究目的1.探讨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中医经络理论、腧穴定位以及针灸治疗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揭示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内在原理。
3.探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深入研究针灸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探讨针灸在修复神经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及途径。
研究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研究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中医针灸,并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神经体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体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针灸;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有效率;神经体征评分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Novemb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3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and neurological sign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eurological sign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Treatment efficiency; Neurological sign score临床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一旦发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糖尿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运动障碍、四肢疼痛等,在早期下肢会发生病变【1】。
谢潇侠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谢潇侠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摘要】介绍谢潇侠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
根据“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谢老师选穴既考虑到消渴最基本的病机为阴虚,又考虑到“气阴两虚、瘀血痹阻经络”为本病的病理基础,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治法,选穴以太溪、足三里、三阴交为主,同时还按照局部取穴的原则配穴,临床随症加减取穴。
选穴简练,标本兼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疗法;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85-02谢潇侠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管理科科长,甘肃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甘肃省五级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
谢潇侠老师致力于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20余年,其临床经验丰富,博采众长,善于辨证施治,擅长运用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面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胃轻瘫、帕金森氏病,带状疱疹等,笔者为内分泌科临床医生,近3年有幸跟谢老师随诊,因为专业原因,对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学习较多,老师运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善于辩证,灵活选穴施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将谢老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总结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谢老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合并“痿证”、“痹证”范畴[1],本病的病机为消渴病日久,耗伤气阴,脉络瘀滞,气血津液升降出入失常,气血营卫功能失和。
多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要在于肾阴亏虚。
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2]。
由于气虚不能帅血而行,阳虚寒凝血滞、阴虚火旺煎灼津液,导致瘀血痹阻。
可见气阴双亏、瘀血痹阻脉络是消渴病发生并发症的病理基础[3]。
2.治疗原则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谢老师以“标本兼治”为原则,选穴既考虑到消渴最基本的病机为阴虚,关键为肾阴虚,又要考虑气阴两虚、瘀血痹阻经络,治则兼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会
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会
马艳红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5(35)4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出现在糖尿病虚、损阶段,病程日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病变病位在络。
其病机关键是气血两虚、瘀血阻络,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大法。
针灸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肺俞、脾俞、胰俞、肾俞为主,随症加减穴位。
【总页数】2页(P898-899)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疗法;气血两虚;瘀血阻络
【作者】马艳红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航空总医院天通苑门诊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72
【相关文献】
1.中医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J], 于浩艳
2.糖尿病治疗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体会 [J], 姚冬福
3.中药熏洗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护理体会 [J], 张凌;李培源;
4.自拟益气补脑汤联合针灸治疗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J], 赵晓光
5.温针灸联合益气滋阴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J], 王利娜;方朝晖;费爱华;潘龙;胡培佳;葛侠;丁诺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潇侠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发表时间:2017-04-25T10:20:43.96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期作者:车红霞赵剑芳敏书琪
[导读] 经脉不利所致的下肢痿痹。
谢老师还认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还应按照局部选穴的原则配穴,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兰州 730020)
【摘要】介绍谢潇侠主任医师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经验。
根据“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谢老师选穴既考虑到消渴最基本的病机为阴虚,又考虑到“气阴两虚、瘀血痹阻经络”为本病的病理基础,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治法,选穴以太溪、足三里、三阴交为主,同时还按照局部取穴的原则配穴,临床随症加减取穴。
选穴简练,标本兼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针灸疗法;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85-02
谢潇侠主任医师,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兼中医管理科科长,甘肃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第三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甘肃省五级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
谢潇侠老师致力于针灸临床、科研与教学20余年,其临床经验丰富,博采众长,善于辨证施治,擅长运用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面瘫、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胃轻瘫、帕金森氏病,带状疱疹等,笔者为内分泌科临床医生,近3年有幸跟谢老师随诊,因为专业原因,对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观察学习较多,老师运用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善于辩证,灵活选穴施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现将谢老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总结如下。
1.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谢老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消渴”合并“痿证”、“痹证”范畴[1],本病的病机为消渴病日久,耗伤气阴,脉络瘀滞,气血津液升降出入失常,气血营卫功能失和。
多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其要在于肾阴亏虚。
早期阴虚火旺,中期伤气出现气阴两虚,晚期阴损及阳导致阴阳双亏[2]。
由于气虚不能帅血而行,阳虚寒凝血滞、阴虚火旺煎灼津液,导致瘀血痹阻。
可见气阴双亏、瘀血痹阻脉络是消渴病发生并发症的病理基础[3]。
2.治疗原则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治,谢老师以“标本兼治”为原则,选穴既考虑到消渴最基本的病机为阴虚,关键为肾阴虚,又要考虑气阴两虚、瘀血痹阻经络,治则兼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3.取穴
主穴:太溪、足三里、三阴交。
配穴:气阴两虚型,配气海、关元。
瘀血痹阻型,配膈俞、血海、阳陵泉、太冲。
局部取穴: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合谷、内关;下肢取阴陵泉、阳陵泉、解溪;颜面部取风池、攒竹、承泣、阳白、丝竹空、球后。
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2天。
4.针刺手法
手部感觉异常者针刺手三里时,要求同侧手腕上跳,合谷以食指上跳为得气。
足部感觉异常者三阴交针感要求患肢抽动3次。
当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受累出现斜视、复视、眼睑下垂等症时,风池穴针刺方向为对侧眼球,针感以传到同侧眼球为度[4]。
5.典型病案
王某,男性,80岁,2013年5月4日就诊。
主诉:糖尿病史近20年,四肢末端麻木刺痛10余年,左眼睑下垂半月,伴复视、斜视、视力下降、眩晕、左鼻塞。
纳可,寐差,大便每日一、二行,小便频。
舌暗红,舌尖有瘀点,苔白,脉沉。
查体:BPl20/80mmHg,左上眼睑下垂、无力,完全不能睁开,左眼球不能向右转动,双足触压觉测试异常。
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动眼神经麻痹。
中医辨证为:肝肾不足,瘀血痹阻脉络。
治法:补益肝肾、行气活血。
取穴:太溪、三阴交、足三里、风池、攒竹、承泣、阳白、球后、光明、曲池、手三里、合谷、膈俞、血海。
每日1次,针灸治疗3次时,病人自觉患侧眼睑有力,检查可见提上眼睑时已能露出眼球,卧位时可睁开一半。
10次后患眼已能完全睁开,但仍乏力。
连续治疗20次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基本消失。
此病案分析: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通常病程比较长,久病多瘀累及肝肾,气滞血瘀、肝肾不足,经脉失养,故表现为肢端麻木、刺痛或顽固性疼痛;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气血瘀滞,目失所养,故临床可见复视、斜视及眼睑下垂。
治疗以太溪、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滋补肝肾,行气活血。
手三里、合谷、三阴交,通过手法运用,可起到活血通经络的功效。
风池有平肝熄风、清利头目的作用,膈俞配血海活血化瘀。
攒竹、承泣、四白、丝竹空、球后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诸穴相配,相辅相成、标本兼治,故临床效果显著。
6.小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代谢异常、血管障碍、蛋白非酶糖基化、免疫因素、维生素缺乏、静脉血气变化等参与其中[5],其临床表现主要以双侧对称性多见,少部分发生于单侧或不对称性,临床常见双侧肢体末端出现对称性麻木、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
疼痛呈刺痛、灼痛或痛觉过敏,每于夜间加重,并可伴有四肢冷凉、皮肤蚁行感,或发热触电感,或手套、袜套样感觉。
晚期患者肢体肌肉可发生萎缩,导致功能失用,单神经病变累及第六对颅神经表现为斜视,第三、第六对颅神经同时受累表现为斜视、复视及眼睑下垂。
糖尿病神经病变也是足底溃疡、糖尿病足干性坏疽与截肢(趾)的主要原因之一。
谢老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既有师古的一面,又有创新的一面。
根据“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谢老师选穴既考虑到消渴最基本的病机为阴虚,又考虑到“气阴两虚、瘀血痹阻经络”为本病的病理基础,运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治法,同时还按照局部选穴的原则选择配穴,临床随症加减取穴。
选穴精练,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原)穴,以滋肾阴,《难经》有云:“输主体重节痛”,《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之说,说明原穴有调整其脏腑虚实的功能。
另外,清岳含珍所撰《经穴解》中指出肾经太溪穴可治“肾之本病,热病汗不出。
……消瘅。
”《甲乙经》有“消瘅,善噫,气走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太溪主之。
”取此穴乃从滋阴以固其本入手,兼消其兼症。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可调脾经之气,既可健脾又可活血化瘀。
因其为足三阴之交会穴,还通肝、肾二经之气,有助于滋补肾阴。
《针灸甲乙经》有三阴交主治“足下热痛不能入坐,湿痹不能行。
” 《千金翼方》载有“脚疼,三阴交三百壮,神良。
”及“手足逆冷,灸三阴交各七壮,不差更七壮。
”其中“足下热痛”、“脚疼”、“手足逆冷”等症状与由消渴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表现相似。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甲乙经》中有“阴气不足,热中,消谷善饥,肢热身烦,狂言,三里主之。
”指
出足三里穴可除胃中热,以治消渴之消谷善饥,并且可解肢热身烦,其中肢热与糖尿病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感觉障碍相似,因此,此穴可从除燥热入手治疗消渴,又能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瘀血,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谢老师在辩证选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气阴两虚型,配气海、关元。
气海、关元与足三里相配,阳生阴长,有气血双补之功效。
对瘀血痹阻型配膈俞、血海、太冲、阳陵泉,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与血海、太冲相配,以活血化瘀。
血海是脾经腧穴,有祛瘀生新,引血归脾之效,与阳陵泉相伍,则理气活血,养血柔筋,治疗脉络痹阻,气血瘀滞,经脉不利所致的下肢痿痹。
谢老师还认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还应按照局部选穴的原则配穴,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参考文献】
[1]周晖,高彦彬,刘铜华等.糖络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59-61.
[2]王金树,卢爱萍.F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实用临床医学,2006,7(10):46-48.
[3]李道华,李仁铭,徐骁.针灸加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68-70.
[4]张振国,邱作成.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53-2354.
[5]吴兆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从血瘀论治[J].中国中西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71.。